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doc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教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课程背景•目标群体:重度残疾儿童•课程目的: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课程时间:每周定时上门教学•课程地址:学生家庭课程目标1.帮助残疾儿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2.促进残疾儿童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发展3.支持残疾儿童的运动和协调能力培养4.培养残疾儿童的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课程内容和活动1.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洗手和洗脸技巧训练•穿衣和穿鞋能力培养•饮食自理技巧培训2. 感知和认知能力培养•视觉刺激识别训练•听觉刺激辨别练习•触觉体验和探索活动3. 运动和协调能力训练•微弱肌肉控制和手眼协调训练•姿势和平衡感觉培养•大肌肉活动和运动技巧练习4. 社交和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合作和分享活动•情绪认知和情绪表达练习•人际互动和沟通技巧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辅助教学•游戏教学: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度•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进行个别化的教学指导和支持•辅助工具:使用辅助器具和工具,如语音合成器、电子沙盘等评估方法•参与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记录评估:记录学生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反馈评估: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变化和成长处理不可预见情况•对于突发的身体不适或紧急情况,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并寻求他们的协助•如遇到家庭因素等临时约束,尽量与家长协商安排替补教学时间•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需要专业支持的情况,及时联系相关专业人士给予支持或转交结束语通过这份教案,我们将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定制化的教育服务。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获得优质的教育,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教学安排1.第一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课程:洗手和洗脸技巧训练、穿衣和穿鞋能力培养、饮食自理技巧培训。
–感知和认知能力培养课程:视觉刺激识别训练、听觉刺激辨别练习、触觉体验和探索活动。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特殊儿童送教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特殊儿童送教教案第一章: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意义与目的1.1 理解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概念1.2 探讨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3 明确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目标和意义1.4 分析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优势和挑战第二章:特殊儿童的评估与鉴定2.1 介绍特殊儿童的评估方法和工具2.2 分析特殊儿童的鉴定标准和流程2.3 探讨评估和鉴定结果对送教上门的指导作用2.4 强调评估和鉴定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特殊儿童权益第三章: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教学策略3.1 分析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3.2 介绍适合特殊儿童的教学方法和策略3.3 探讨如何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目标3.4 强调教师与家长、康复师等团队成员的协作与沟通第四章: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操作4.1 介绍送教上门的实施流程和注意事项4.2 分析如何准备教学资源和环境4.3 探讨如何进行家庭访问和与家长沟通4.4 强调特殊儿童送教上门中的安全与保护措施第五章: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评估与反思5.1 介绍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评估方法和指标5.2 分析评估结果对教学策略调整的意义5.3 探讨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反思和持续专业发展5.4 强调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持续改进和优化的重要性第六章:家庭支持与社区资源的整合6.1 介绍家庭在特殊儿童送教上门中的角色和支持方式6.2 分析社区资源对于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的重要性6.3 探讨如何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6.4 强调家庭与学校、社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第七章: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心理支持7.1 分析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可能面临的心理挑战7.2 介绍心理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心理教师的的角色7.3 探讨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7.4 强调心理支持对于特殊儿童教育质量和家庭满意度的意义第八章: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案例分析8.1 分析具体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案例8.3 探讨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和家庭支持方式的适用性8.4 强调案例分析对于提高特殊儿童送教上门质量的重要性第九章: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9.1 介绍特殊儿童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9.2 分析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指导作用9.3 探讨如何在实践中遵守和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9.4 强调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于保障特殊儿童教育权利的重要性第十章: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未来发展10.1 探讨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0.2 分析未来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10.3 探讨如何提高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质量和效果10.4 强调全社会对于特殊儿童教育的关注和支持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意义与目的:理解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的概念、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其目标和意义,以及分析优势和挑战。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第5册,第十章“我们的身体”。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身体各部位名称,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学习描述身体特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并说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
2. 培养学生描述身体特征的能力,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名称的记忆,描述身体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身体各部位,学会描述身体特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模型、卡片、图片、录音机、录音带。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人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我们都有一个神奇的身体,你们知道身体都有哪些部位吗?”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初步感知身体各部位。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教师发放卡片,让学生对照人体模型,将卡片上的身体部位贴在正确的位置。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卡片上的身体部位名称,巩固记忆。
(3)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描述身体特征,如:“你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你的眼睛是大还是小?”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请用彩笔画出你最喜欢的身体部位,并描述它的特征。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彩笔和画纸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展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另一部分展示描述身体特征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笔和画纸,画出一个身体部位,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眼睛。
我的眼睛是黑色的,很大,闪闪发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身体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语文》
《残疾儿童教育送教上门教案(语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章《关爱身边人》,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关爱残疾人,尊重和帮助残疾儿童的主题。
通过故事《送教上门的小老师》,让学生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现状,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们。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学生关爱残疾儿童的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残疾儿童的关注和关爱,使他们学会尊重和帮助残疾儿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困境,并产生关爱之情。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残疾儿童的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残疾儿童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残疾儿童的生活现状。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认读生字词。
3.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关爱残疾儿童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例题,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2. 主要内容:a. 故事梗概:送教上门的小老师关爱残疾儿童b. 关爱残疾儿童的措施:尊重、帮助、关心c. 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关爱残疾儿童的作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关爱残疾儿童”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关爱残疾儿童的志愿者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困境,并产生关爱之情。
2. 教学过程:导入、课文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课堂小结。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特殊儿童送教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特殊儿童送教教案第一章:送教上门的意义与目的1.1 了解送教上门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儿童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校接受教育。
强调送教上门对残疾儿童的重要性,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
1.2 明确送教上门的目标确保残疾儿童接受适合其身心特点的教育。
提高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残疾儿童与家庭、社会的融合。
第二章:残疾儿童评估与分类2.1 残疾儿童的识别与评估介绍残疾儿童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如何识别和评估残疾儿童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2.2 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根据评估结果为残疾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
第三章:送教上门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残疾儿童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教学内容。
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培养残疾儿童的实践能力。
3.2 教学方法的应用采用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图片、教具、游戏等。
注重手把手教学,帮助残疾儿童掌握技能。
第四章:家庭支持与协作4.1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强调家庭在残疾儿童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鼓励家长参与教学过程,给予心理和生活上的支持。
4.2 家庭协作的方式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定期与家长交流儿童学习进度。
培训家长教育技能,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第五章:送教上门的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估定期对残疾儿童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估。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儿童的需求。
5.2 教学效果的反馈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家长,使其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
鼓励家长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改进教学质量。
第六章:送教上门的安全与伦理6.1 安全知识教育教授残疾儿童基本的安全知识,如紧急情况下的求助方式、防火防盗等。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无潜在危险物品。
6.2 伦理原则与尊重强调尊重残疾儿童的人格和选择,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侮辱。
保护残疾儿童的隐私和个人信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章:特殊教育资源的整合7.1 特殊教育资源介绍了解和介绍各类特殊教育资源,如专业教师、辅助设备、教材等。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doc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第一课时
培养计算能力
时间:10月16日
送教内容:建立0—5 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
1、唱数
游戏法(木头人)
2、认数
游戏法(数字变一变)
3、数实物
学具操作、比一比
4、用手指表示数字
儿歌《手指变变变》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第二课时
时间:10 月17 日
送教内容:书写0—5,并能比较大小
送教过程:
1、书写练习
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
2、听写数字
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
3、比较大小
操作法、游戏法
4、评估
口试、笔试
第三课时
时间:10 月19 日
送教内容:建立6--10 的数字概念送教过程:
1、唱数0—10,10--0
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
2、认数,数实物
儿歌、游戏法(贴标签)
3、用手指表示数字
游戏法(手指变变变)
4、书写练习
书空、临摹、看图写数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第四课时
时间:10月20 日
送教内容:应用10 以内的数字
送教过程:
1、说一说,
如:(9)张桌子练习法
2、比一比:
谁多谁少?操作法
3、操作:
请给我5 支笔演示法(小小服务员)4、目测实物数量
练习法(完成统计表)。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优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生活适应”章节,详细内容为第三部分“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围绕重度残疾儿童的生活需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生活技能、简单社交互动、以及基础认知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至少两种基本生活技能,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与家人、教师进行简单社交互动的能力,增进情感交流。
3. 提高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针对重度残疾儿童的特点,设计符合其认知、行为能力的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简单社交互动能力的培养以及基础认知能力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生活用品、文具、简易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如穿衣、洗漱等,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其中。
2.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基本生活技能、简单社交互动、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基本生活技能简单社交互动基础认知能力2. 教学目标掌握至少两种基本生活技能培养简单社交互动能力提升基础认知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今天所学的两种基本生活技能。
(2)与家人进行一次简单的社交互动,记录下来。
(3)用图片或文字描述你所认识的一种物品。
2. 答案:(1)示例:学会了穿衣、洗漱。
(2)示例:与妈妈分享了一块饼干,并说“谢谢”。
(3)示例:苹果,圆圆的,红色的,很好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生活技能、简单社交互动和基础认知能力。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设计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特殊教育学校教科书·生活语文》第三单元“家”的第一课“我的家庭”。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家庭成员及其称谓,通过图片和实物,了解家庭生活场景,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谓,能正确指认家人。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表达、交流等方式,描述家人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懂得感恩,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及其称谓,了解家庭生活场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庭场景图片、爱心卡片、录音机、教材。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和家人的重要性。
2. 讲解家庭成员及称谓利用家庭成员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称呼家人。
3. 实践活动:家庭场景描述让学生观察家庭场景图片,分组讨论并描述图片中的家庭成员和场景。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我爱我家”为主题,制作一张爱心卡片。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爱心卡片,表达对家人的爱。
6. 情感交流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爱心卡片,感受家人之间的关爱。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及称谓2. 家庭场景描述3. 爱心卡片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画一幅全家福,并标注家庭成员的称谓。
2. 答案:学生作品,家庭成员称谓正确,画面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鼓励学生主动与家人交流,分享课堂所学。
同时,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我心中的美好家庭”演讲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提高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课程教案设计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课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重度残疾儿童了解和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技能目标:培养重度残疾儿童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饮食、如厕等。
3. 情感目标:培养重度残疾儿童的积极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常识:教授重度残疾儿童认识家庭成员、日常用品等。
2. 生活技能:指导重度残疾儿童进行穿衣、饮食、如厕等基本生活自理。
3. 社交沟通:通过游戏、故事等,帮助重度残疾儿童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让重度残疾儿童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重度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日常生活情境,让重度残疾儿童在实践中学习和生活技能。
四、教学评价:1. 观察法:观察重度残疾儿童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2. 问答法:通过与重度残疾儿童的互动问答,了解他们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3. 作品展示法:让重度残疾儿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如绘画、手工等。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教授认识家庭成员,通过图片、游戏等方式,让重度残疾儿童了解家庭成员的名称和特点。
2. 第二周:指导穿衣技能,教授重度残疾儿童如何穿衣、系鞋带等。
4. 第四周:如厕训练,教授重度残疾儿童如何使用厕所,保持个人卫生。
5. 第五周:学习简单社交礼仪,通过情境模拟,让重度残疾儿童了解如何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中与人交往。
六、教学策略:1. 个别化教学:针对每个重度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 渐进式教学:从简单的技能开始,逐步提高难度,让重度残疾儿童逐步掌握所需技能。
3. 正向激励:及时给予重度残疾儿童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七、教学资源:1. 实物教具:家庭成员图片、日常用品模型、穿衣系鞋带教学视频等。
2. 教学材料:制作精美的教学卡片、图画纸、彩笔等。
(完整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最新
(完整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重度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教材》第三单元“日常生活中的我”,具体包括第5章节“认识我的身体”和第6章节“我会表达”。
详细内容涉及认识身体各部位名称,通过简单动作表达自我需求,以及基础的交流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指出自己身体的五个部位。
2. 培养学生用简单动作表达基本需求的能力。
3. 增进学生与他人的基本交流,提升其社交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身体部位的认识与指认,用动作表达需求。
教学重点:身体部位的名称记忆,基础交流方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部位图、卡片、表情图、动作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色笔、画纸、人体部位图学生副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轻松音乐,让学生随音乐做简单身体动作,自然引入主题。
教师动作示范,学生跟随。
教师提问:“我们刚才动了身体的哪些部位?”2. 新课内容(15分钟)教师展示人体部位图,引导学生一起认识并指出身体部位。
教师用卡片和动作展示,教授如何用动作表达需求(如:拍肚子表示饿)。
学生与教师一起做“我来做,你来猜”的游戏,巩固认识。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教师展示表情图和动作图,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情境作出相应动作。
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
4. 互动交流(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需求接力”游戏,一个学生用动作表达需求,下一个学生模仿并继续。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
教师给予积极反馈,强调每个学生的进步。
六、板书设计1. 人体部位图(包含五个身体部位名称)2. 动作与需求对应表3. 学生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的身体部位,并用至少三个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
2. 答案示例:画出头部、手臂、腿部,并标注名称。
用拍肚子表示饿,拍额头表示累,挥手表示再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每位学生提供更个性化的支持。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重度残疾儿童教育指导手册》第5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围绕“送教上门”主题,通过实际情景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数数、识数能力,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基本的数数、识数技能。
2.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送教上门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的概念,将数与实际物体对应起来。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数、识数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数器、图片、卡片、故事书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计数器、日常生活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送教上门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数学元素,如数量、大小等。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学习数数、识数。
讲解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与实际物体的对应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分享解题方法。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生活中的数学2. 内容:数的概念数数、识数方法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数一数家里的物品,记录下来。
选取一个物品,观察其数量变化,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共同参与送教上门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7. 作业设计的互动性和实践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重度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送教上门”主题,确保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第一课时培养计算能力时间:10月16日送教内容:建立0—5 的数字概念送教过程:1、唱数游戏法(木头人)2、认数游戏法(数字变一变)3、数实物学具操作、比一比4、用手指表示数字儿歌《手指变变变》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第二课时时间:10 月17 日送教内容:书写0—5,并能比较大小送教过程:1、书写练习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2、听写数字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3、比较大小操作法、游戏法4、评估口试、笔试第三课时时间:10 月19 日送教内容:建立6--10 的数字概念送教过程:1、唱数0—10,10--0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2、认数,数实物儿歌、游戏法(贴标签)3、用手指表示数字游戏法(手指变变变)4、书写练习书空、临摹、看图写数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第四课时时间:10月20 日送教内容:应用10 以内的数字送教过程:1、说一说,如:(9)张桌子练习法2、比一比:谁多谁少?操作法3、操作:请给我 5 支笔演示法(小小服务员)4、目测实物数量练习法(完成统计表)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指导纲要》中“重度残疾儿童教育”章节,详细内容涉及生活适应、基本沟通、感知动作三个方面。
主要针对教材第一部分“我的身体”,旨在帮助重度残疾儿童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触摸,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如手、脚、头部等。
2. 培养学生用简单的手势、眼神、表情等非语言方式进行基本沟通。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认识身体部位。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基本沟通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部位图、卡片、镜子、日常生活用品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人体部位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触摸自己的身体部位,帮助学生认识手、脚、头部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卡片展示,让学生用手指、眼神等非语言方式表达身体部位。
如教师出示“手”的卡片,学生用手指自己的手。
3. 随堂练习(15分钟)教师分发练习册,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用非语言方式表达身体部位。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认识身体部位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属帮助下,用镜子观察自己的身体部位,并用非语言方式表达。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身体2. 内容:身体部位:手、脚、头部等非语言沟通:手指、眼神、表情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自己的身体部位,用非语言方式表达。
2. 答案示例:学生可用手指、眼神、表情等表达身体部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长参与: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共同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医院、幼儿园等,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一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精品教案(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重度残疾儿童教育指导手册》的第二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初步的社交技能培养。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增强自我认知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基本需求。
2. 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清洁等。
3.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与他人交流的技巧,提高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描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以及与他人进行简单交流。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卡片等。
2. 学具:日常生活用品(如餐具、衣物、洗漱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基本需求。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个孩子在吃饭。
问:他在做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他在吃饭。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怎样正确地吃饭吗?引导学生回忆并演示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小组,互相描述对方的身体特征。
(2)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清洁等。
4. 社交技能培养:(1)教师展示情景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与他人交流。
(2)学生互相问候,练习礼貌用语。
六、板书设计1.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2. 教学内容: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初步的社交技能培养3. 教学目标:描述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基本生活自理、简单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的好朋友的外貌特征。
(2)请画一张你今天所穿衣服的图片,并标明衣服的名称。
2. 答案:(1)我的好朋友叫(名字),他/她长着(描述外貌特征)。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对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教案标题: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残疾儿童获得基本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2. 帮助残疾儿童提高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促进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 数字和计算能力的培养:例如数数,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等。
3. 生活自理技能的培养:例如如何穿衣、洗手,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卫生等。
四、教学方法:1. 个别指导:根据不同的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教学。
2. 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多感官教学: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提高儿童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步骤:1. 了解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与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残疾类型、程度和学习需求。
2. 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计划,并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3. 选择适合的教具和学习材料: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具和学习材料,如盲文教材、听觉教具等。
4. 实施教学: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与儿童的互动和沟通。
5. 检查学习效果:定期对儿童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评估:1. 学习成绩评估: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定期对儿童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
2. 教学反馈评估:与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反馈沟通,了解他们对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和环境:1. 教学场所:可以选择儿童的家庭或残疾儿童学习中心作为教学场所。
2. 教学资源:包括语言教材、数学教具、生活自理教具等。
3. 辅助设施:根据不同的残疾类型,提供相应的辅助设施,如视觉辅助设施、听觉辅助设施等。
八、教学建议:1. 热情与关爱:教师要用热情与关爱来对待残疾儿童,通过温暖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2. 教学过程中关注个别需求:根据每个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化教学,注重培养他们的个性发展。
2024年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重视。
残疾儿童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为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国教育部门推出了送教上门服务。
本教案旨在为小学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专业的教育服务,让他们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教学内容1.基础学科知识:根据残疾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
2.生活技能:教授残疾儿童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洗澡等,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社交技能:培养残疾儿童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特长培养:根据残疾儿童的兴趣和特长,开展音乐、绘画、手工等兴趣班,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5.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
三、教学方法1.个性化教学:根据残疾儿童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游戏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激发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生活化教学:将教学内容与残疾儿童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情景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残疾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残疾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结果评价:对残疾儿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升等。
3.家长评价:听取家长对教学效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自我评价:鼓励残疾儿童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保障1.师资培训:加强送教上门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教学资源: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丰富、实用的教学材料。
3.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残疾儿童的教育成长。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精选24篇
目录第一篇:整理房间与日常安全教育 (1)第二篇:择洗青菜 (3)第三篇:1-5的认识及书写教学教案 (5)第四篇:认识人民币 (7)第五篇:打扫房间与自理能力培养教案 (9)第六篇: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学教案 (11)第七篇:基本汉字“大”、“小”、“上”、“下”教学 (13)第八篇:暑假安全知识防范 (15)第九篇:学习亲人的称呼,练习开口说话 (17)第十篇:复习亲人的称呼,练习开口说话 (19)第十一篇:认识家用电器(电饭锅、电磁炉等) (21)第十二篇:学习洗头 (23)第十三篇:学习洗手 (25)第十四篇:学习日常安全知识 (27)第十五篇:学习数数1—5 (29)第十六篇:学习拿笔写“1” (31)第十七篇:认识前后 (33)第十八篇:认识左右 (35)第十九篇:认识上下 (37)第二十篇:教学生洗碗 (39)第二十一篇:安全知识及学做饭 (41)第二十二篇:教学学生玩手机 (43)第二十三篇:使用手机看视频 (45)第二十四篇:教学生数数与感知个数的概念 (47)整理房间与日常安全教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整理房间的方法和步骤,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日常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预防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授学生如何分类整理物品,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整理房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自我保护。
三、教学准备1、整理房间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日常安全教育的案例或故事。
3、实物道具,如收纳盒、标签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与学生亲切交流,了解学生的房间整理现状。
2、通过提问激发兴趣:“你喜欢自己的房间是什么样的?”3、简短介绍整理房间和日常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新课讲解1、整理房间的方法:A、展示整洁与凌乱的房间对比图片,让学生感受整理前后的变化。
B、教授分类整理法,如衣物、书籍、玩具等分类放置。
C、演示如何使用收纳盒、标签等工具,让物品有序归位。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第一课时培养计算能力时间:10月16日送教内容:建立0—5 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 1、唱数
游戏法(木头人)
2、认数
游戏法(数字变一变)
3、数实物
学具操作、比一比
4、用手指表示数字
儿歌《手指变变变》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第二课时时间:10 月17 日
送教内容:书写0—5,并能比较大小
送教过程: 1、书写练习
练习法(贴图文数字条)
2、听写数字
练习法(数数再写数字)
3、比较大小
操作法、游戏法
4、评估
口试、笔试
第三课时时间:10 月19 日
送教内容:建立6--10 的数字概念
送教过程: 1、唱数0—10,10--0
游戏法(前跳、后退着唱)
2、认数,数实物
儿歌、游戏法(贴标签)
3、用手指表示数字
游戏法(手指变变变)
4、书写练习
书空、临摹、看图写数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第四课时时间:10月20 日
送教内容:应用10 以内的数字
送教过程: 1、说一说,
如:(9)张桌子练习法
2、比一比:
谁多谁少?操作法
3、操作:
请给我5 支笔演示法(小小服务员)
4、目测实物数量
练习法(完成统计表)。
(完整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最新
(完整版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学指导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数学”,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10,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10,并能够正确读出。
2. 使学生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的认识与读出,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他们运用数字进行生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学具:学生用计数器、数字卡片、画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水果、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实物的数量,引出数字的概念。
2. 新知识讲解(15分钟)(1)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并读出110的数字。
(2)通过实例讲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门牌号等。
(3)教授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用数字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数字计数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102. 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3. 用数字进行简单计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观察家里或学校的环境,找出5个用到数字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家里的门牌号是12,学校门口的公交站牌上有8路公交车,教室里有4盏灯,桌子上有3本书,笔筒里有5支笔。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作业,鼓励学生用数字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并运用数字。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螺旋形走。
1、沿直线走,注意保持
身体的平衡。
2、沿曲线走,注意适当
调整双脚着地的位置。
3、沿螺旋形走,注意适
当调整双脚着地的位
置,注意保持身体的平
衡。
注意身体始终保持平
衡。
保持平衡姿势,高质量
完成动作。
(七色花鼓
励)
应对不同的姿势的
走,作出相应的平衡姿
势。
(七色花鼓励)
衡能力,调动下肢
关节能灵活地、协
调地完成动作。
各种走的姿势的难
度逐步加大,让学
生体验应对突发地
形变化应该怎样正
确处置。
同时促进
下肢各关节协调发
展。
2、各种方法的跳(向上跳,向前跳)
3、各种形式的爬(手脚配合爬,双脚蹬地爬)
4、放松按摩活动1、手脚配合,前脚掌着
地,双臂用力,向上跳。
争取碰到老师的手。
2、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基
础上,前脚掌着地,双
臂用力,做出向前跳跃
的动作。
1、手脚配合爬,注意手
脚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2、双脚蹬地爬,努力用
双脚蹬地,完成动作。
老师在一旁加强保护,
防止摔倒,鼓励学生努
力向上跳跃,争取碰到
老师的手。
(七色花鼓
励)
加强防护措施,注意学
生安全,适当放置海绵
垫,鼓励学生使用双
臂,协同发力,完成向
前跳跃动作。
(七色花
鼓励)
学生必须手脚协调配
学生练习的难度
由易到难,要求学
生根据实际情况适
时调整动作,锻炼
学生机智、灵敏素
质,促进下肢力量
发展。
康复训练是一项比
较枯燥的过程,因
此在训练中加入一
些学生感兴趣的小
游戏,做到劳逸结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个别化教学教案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