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长度的常用单位
长度的常用单位本文旨在介绍长度单位,对于每一个常用单位,我们将详细介绍它的起源、应用和定义,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长度的各个方面。
一分米(1m)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分米是以米为标准,表示为1/1000的一米。
它是一种国际单位,用于衡量和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
物理学中,一分米也用来衡量光波的波长。
厘米(cm)是一种衡量外物尺寸和距离的单位。
一厘米是一米的十分之一,即1/100米。
它用于衡量物体的长度,比如身高、长度等,它也用于衡量一个地区的面积。
毫米(mm)是一种十分精确的长度单位。
它是1/1000厘米,即1/1000米。
毫米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比如制造工业里的零件,也可以用来衡量一米的距离,例如人行道上的缝隙。
微米(μm)是一种非常精确的单位,它是1/1000毫米,即1/1000000米。
这是一种极小的量度,可以用来衡量微小物体的尺寸,如细菌、病毒、大分子等。
在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微米也用于衡量组织的长度,如血管和神经细胞的长度。
纳米(nm)是1/1000微米,也是1/1000000000米。
它用于衡量物质的微小尺寸,如原子、分子和蛋白质。
现代科学技术中,纳米单位也用于研究纳米器件、微纳米机器、纳米材料等。
英尺(ft)是英国、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使用的一种长度单位,它等于30.48厘米。
英尺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它也用于衡量建筑物的高度和游泳池的深度。
英里(mile)是英国、美国和一些其他国家使用的一种长度单位,它等于1.609344公里。
英里可以用来衡量距离,比如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距离,以及海岸线的长度等。
千米(km)是一个国际单位,它等于1000米。
它用于衡量广阔的长度,比如一个国家的面积或河流的长度等。
总之,以上就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衡量物体的长度、宽度或距离,在工程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学科中,这些单位都很常用。
然而,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长度单位,因此,在衡量物质长度时,我们必须牢记这些长度单位,以正确地计量物质的大小。
长度单位大全
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等。
1里=150丈=500米。
2里=1公里(1000米)1丈=10尺,1尺=10寸。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
33厘米。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光年、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丝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纳米(nm)、皮米(pm)、飞米(fm)、阿米(am)等。
他们同米的换算关系如下:1光年=9.46×10^15m(光年)1PM=1×10^15m(拍米)1Mm=1×10^6m(兆米)1km=1×10^3m (千米)1dm=1×10^(-1)m (分米)1cm=1×10^(—2)m (厘米)1mm=1×10^(—3)m (毫米)1dmm=1×10^(-4)m(丝米)1cmm=1×10^(-5)m(忽米)1μm=1×10^(-6)m(微米)1nm=1×10^(-9)m(纳米)1pm=1×10^(—12)m(皮米)1fm=1×10^(-15)m(飞米)1am=1×10^(—18)m(阿米)其他1 millimetre 毫米=0。
03937 inch 英寸1 centimetre 厘米=10 mm. 毫米=0。
3937 inch 英寸1 decimetre 分米=10 cm。
厘米=3。
937 inches 英寸1 metre 米=10 dm。
分米=1。
0936 yards 码=3.2808 feet 英尺1 decametre 十米=10 m。
1.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备课人夏立芳
教学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
认识线段;确定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
4.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数)。
5.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初步掌握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4、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2、初步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单元总课时:5课时
纸条长()厘米。
纸条长()厘米。
纸条长()厘米。
剪刀长()厘米。
)
)灯管长
)
5 )大树高
)教室长10厘米。
.估一估。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1.长度,时间测量笔记
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长度单位大全
长度单位大全(总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等。
1里=150丈=500米。
2里=1公里(1000米)1丈=10尺,1尺=10寸。
1丈=米,1尺=分米,1寸=厘米。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光年、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丝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纳米(nm)、皮米(pm)、飞米(fm)、阿米(am)等。
他们同米的换算关系如下:1光年=×10^15m(光年)1PM=1×10^15m(拍米)1Mm=1×10^6m(兆米)1km=1×10^3m (千米)1dm=1×10^(-1)m (分米)1cm=1×10^(-2)m (厘米)1mm=1×10^(-3)m (毫米)1dmm=1×10^(-4)m(丝米)1cmm=1×10^(-5)m(忽米)1μm=1×10^(-6)m(微米)1nm=1×10^(-9)m(纳米)1pm=1×10^(-12)m(皮米)1fm=1×10^(-15)m(飞米)1am=1×10^(-18)m(阿米)其他1 millimetre 毫米= inch 英寸1 centimetre 厘米=10 mm. 毫米= inch 英寸1 decimetre 分米=10 cm. 厘米= inches 英寸1 metre 米=10 dm. 分米= yards 码= feet 英尺1 decametre 十米=10 m. 米= yards 码1 hectometre 百米=100 m. 米= yards 码1 kilometre 千米=1000 m. 米= mile 英里1 mile marin 海里=1852 m. 米= mile 英里2。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小学作业设计案例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目录一、长度单位概念介绍 (2)1.1 单位的概念 (2)1.2 长度单位的分类 (3)二、常用的长度单位 (4)三、长度单位的换算 (5)3.1 米与分米的换算 (6)3.2 米与厘米的换算 (7)3.3 米与毫米的换算 (8)3.4 分米与厘米的换算 (9)3.5 分米与毫米的换算 (9)3.6 厘米与毫米的换算 (10)四、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 (11)4.1 课堂练习 (12)4.2 小组合作探究 (13)4.3 实际生活应用 (14)五、作业设计建议 (16)5.1 基础性作业 (17)5.2 提高性作业 (17)5.3 创新性作业 (19)六、总结与反思 (19)6.1 本单元知识点总结 (20)6.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 (21)6.3 对未来教学的建议 (23)一、长度单位概念介绍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是数学学习中基础且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单元,学生们将首次接触并学习到关于长度单位的基础知识。
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长度单位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是用来衡量物体长短或距离的一种标准量化工具,就像我们用来数数的数字一样,长度单位帮助我们比较和测量物体的尺寸和距离。
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会遇到需要使用长度单位的情况,比如测量家具的尺寸、计算步行的距离等。
在二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并接触到一些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毫米(mm)、厘米(cm)、米(m),以及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1 单位的概念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将会学习到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单位。
单位是用来衡量和比较物体大小或数量的基准,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
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我们会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单位,如厘米(cm)和米(m)。
这些单位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例如铅笔的长度、书本的宽度等。
通过使用这些基本单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比较周围世界的物体尺寸。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数学教材分析 (1)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特点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改变了线段的单元。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单元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
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具体单元1.长度单位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长度单位的换算与比较
长度单位的换算与比较长度是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延伸距离,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测量量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
在工程、建筑、制造等行业中,长度单位的换算与比较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并探讨不同长度单位的比较。
一、长度单位的换算1. 米(m)与厘米(cm)的换算米(m)是国际标准长度单位,常用于科学研究和测量工作中;而厘米(cm)是一种常见的较小长度单位,常用于日常生活和绝大多数实际应用中。
换算关系为:1米(m)= 100厘米(cm)换算方法:将米数乘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厘米数,反之,将厘米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米数。
2. 米(m)与千米(km)的换算千米(km)是较大的长度单位,常用于描述较长的距离,比如城市之间、国家之间的距离。
换算关系为:1千米(km)= 1000米(m)换算方法:将米数除以1000即可得到对应的千米数,反之,将千米数乘以1000即可得到对应的米数。
3. 米(m)与毫米(mm)的换算毫米(mm)是一种较小的长度单位,常用于工程、制造、医学等精细测量中。
换算关系为:1米(m)= 1000毫米(mm)换算方法:将米数乘以1000即可得到对应的毫米数,反之,将毫米数除以1000即可得到对应的米数。
二、长度单位的比较不同长度单位的选择取决于所测量的距离范围和精确度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比较:1. 米(m)与英尺(ft)的比较英尺(ft)是英制长度单位,常用于英美国家和一些特定行业,如航空、建筑等。
换算关系为:1米(m)约等于3.2808英尺(ft)当需要将米数转换为英尺数时,可将米数乘以3.2808;反之,将英尺数除以3.2808可得到对应的米数。
2. 米(m)与海里(nmi)的比较海里(nmi)是海洋导航中常用的长度单位,也称为海里英里。
换算关系为:1海里(nmi)约等于1852米(m)当需要将米数转换为海里数时,可将米数除以1852;反之,将海里数乘以1852可得到对应的米数。
长度单位明细
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等。
1里=150丈=500米。
2里=1公里(1000米)1丈=10尺,1尺=10寸。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光年、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丝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纳米(nm)、皮米(pm)、飞米(fm)、阿米(am)等。
他们同米 1光年=9.46×10^15m(光年)1PM=1×10^15m(拍米)1Mm=1×10^6m(兆米)1km=1×10^3m (千米)1dm=1×10^(-1)m (分米)1cm=1×10^(-2)m (厘米)1mm=1×10^(-3)m (毫米)1dmm=1×10^(-4)m(丝米)1cmm=1×10^(-5)m(忽米)1μm=1×10^(-6)m(微米)1nm=1×10^(-9)m(纳米)1pm=1×10^(-12)m(皮米)1fm=1×10^(-15)m(飞米)1am=1×10^(-18)m(阿米)其他1 millimetre 毫米=0.03937 inch 英寸1 centimetre 厘米=10 mm. 毫米=0.3937 inch 英寸1 decimetre 分米=10 cm. 厘米=3.937 inches 英寸1 metre 米=10 dm. 分米=1.0936 yards 码=3.2808 feet 英尺1 decametre 十米=10 m. 米=10.936 yards 码1 hectometre 百米=100 m. 米=109.4 yards 码1 kilometre 千米=1000 m. 米=0.6214 mile 英里1 mile marin 海里=1852 m. 米=1.1500 mile 英里。
长度单位名称
长度单位名称长度单位是指用来测量空间距离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标准单位。
长度单位有很多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制。
本文将介绍长度单位的名称、定义、换算和发展历史,帮助读者了解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
1.长度单位的名称长度单位的名称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表示数量级的前缀,一个是表示基本单位的词根。
例如,米(m)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长度单位,而千米(km)是在米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表示千倍的前缀k。
不同的前缀表示不同的数量级,常用的前缀有以下几种:长度单位的词根可以表示不同的基本单位,例如,米(m)、英寸(in)、英尺(ft)、码(yd)、里(li)、寸(cun)、尺(chi)、丈(zhang)、里(li)、公里(km)、英里(mi)、海里(nmi)、光年(ly)、天文单位(au)、秒差距(pc)等。
不同的基本单位可能属于不同的长度单位制,例如,米属于国际单位制,英寸属于英制,里属于市制等。
不同的长度单位制可能有不同的换算关系,例如,1米=100厘米=39.37英寸=3.28英尺=1.09码=0.00062英里=0.00054海里=3.24×10^-17光年。
2.长度单位的定义长度单位的定义是指确定长度单位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长度单位的定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测量的精度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的定义:-米(m):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定义为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
-英寸(in):英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定义为0.0254米。
-英尺(ft):英制中的常用长度单位,定义为12英寸或0.3048米。
-码(yd):英制中的常用长度单位,定义为3英尺或0.9144米。
-里(li):市制中的基本长度单位,定义为1800尺或500米。
-寸(cun):市制中的常用长度单位,定义为1/10尺或0.033333米。
-尺(chi):市制中的常用长度单位,定义为10寸或0.33333米。
长度单位概念
长度单位概念长度单位概念长度是指物体的线性距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量。
为了方便测量和计算,人们使用长度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大小。
本文将详细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种类、历史以及应用。
一、长度单位概念长度单位是用来度量物体线性距离的标准,通常用于测量距离、高度、深度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不同的长度单位,但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单位是米(m),它是国际计量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
二、长度单位种类1. 国际标准单位国际标准单位是指由国际计量局(BIPM)制定并推荐使用的计量单位。
其中最基本的是米(m),它定义为“光在真空中在1/299792458秒内走过的路程”。
其他常见的国际标准单位包括千米(km)、分米(dm)、厘米(cm)等。
2. 英制单位英制单位主要由英国和美国使用,其基本长度单位为码(yard),1码等于3英尺,1英尺等于12英寸。
其他常见的英制长度单位包括英里(mile)、英寸(inch)、公寸(span)等。
3. 其他单位除了国际标准单位和英制单位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长度单位。
例如日本使用的尺(shaku)、中国使用的尺、寸、分、厘等。
三、长度单位历史长度单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埃及,人们使用身体部位作为长度单位,例如“肘”、“掌”等。
在希腊,人们使用“拇指”、“脚”等作为长度单位。
在罗马帝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步”作为长度单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自己的长度单位,并逐渐形成了现代计量体系。
最早提出采用米作为基本长度单位的是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和拉格朗日,在1795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提出了这一建议。
四、长度单位应用1.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长度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因此需要使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
例如,在物理学中需要测量物体运动时所经过的距离;在化学中需要测量化合物分子间距离等。
2. 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对各种建筑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测量房屋的面积、长度等;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测量零件的尺寸等。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基本概念:1.国际单位制①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②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③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长度的测量①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②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4.时间的测量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5.误差①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②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b.仪器本身不准确。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二、重难点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③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0后面均为立方)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1.长度单位
一、长度单位第1 课时统一长度单位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重点: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难点: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等物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谈话: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裁缝”的故事。
请同学们仔细听,想一想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帮帮他吗?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件衣服,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
紧接着,裁缝师傅认真地量出了衣服的长是3拃,小裁缝也认真地在布料上拃了3拃,裁出了衣服,并缝制好了。
过了几天,客人来取衣服,穿在身上一试,新衣服太小了。
这时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两拃?”小裁缝心里想:“我明明量的是3拃,怎么变成了2拃?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要用到些什么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出示课本、铅笔、铅笔盒等学习用品。
谈话: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它们,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物体。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
(出示数学课本)提问: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品来量。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可以是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或者小正方体,同学们一起来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宽,好吗?交流:同学们量得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呢?告诉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认识线段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特点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研究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研究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看法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看法,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改变了线段的单元。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单元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
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详细单元1.长度单位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尺度,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尺度那末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需要性。
国际标准的长度单位 (1)
一、国际标准的长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这些长度单位均属于公制单位。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千米=1000米=1公里长度单位符号单位符号比值1千米/公里km米m分米dm 1/10 M厘米cm 1/100 M毫米mm 1/1000 M丝米dmm 1/10000 M忽米cmm 1/100000 M微米μm1/1000000 M纳米nm 1/00 M阿米 a 1/ M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2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3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41分=60秒1时=3600秒一、长度(一) 什么是长度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二) 长度常用单位* 公里(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um)(三) 单位之间的换算5* 1毫米=1000微米 * 1厘米=10 毫米 * 1分米=10 厘米 * 1米=1000 毫米 * 1千米=1000 米二、面积(一)什么是面积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
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长度单位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量纲之一,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长度单位的换算。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厘米与米的换算公式。
1米 = 100厘米。
1厘米 = 0.01米。
2. 厘米与毫米的换算公式。
1厘米 = 10毫米。
1毫米 = 0.1厘米。
3. 米与千米的换算公式。
1千米 = 1000米。
1米 = 0.001千米。
4. 英寸与厘米的换算公式。
1英寸 = 2.54厘米。
1厘米 = 0.3937英寸。
5. 英尺与米的换算公式。
1英尺 = 0.3048米。
1米 = 3.2808英尺。
6. 码与米的换算公式。
1码 = 0.9144米。
1米 = 1.0936码。
7. 公里与英里的换算公式。
1英里 = 1.6093公里。
1公里 = 0.6214英里。
8. 海里与千米的换算公式。
1海里 = 1.852千米。
1千米 = 0.5396海里。
9. 光年与千米的换算公式。
1光年 = 9.461×10^12千米。
1千米 = 1.057×10^-13光年。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长度单位的换算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换算公式,轻松地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一定要注意保留有效数字,避免四舍五入导致的误差。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长度单位,比如光年,我们需要了解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地按照换算公式进行转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总之,长度单位的换算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技能,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换算公式,更加方便地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长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谢谢大家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长度单位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同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让学生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3.对不同物体的长度能正确选用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2.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建议【教学指导】1.本单元以长度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先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认识用厘米量、用米量的实际意义,从而得到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3.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从观察实物入手,让学生感知线段,从而掌握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4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1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1课时认识线段………………………………………………………………………………1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材第2~4页例1、例2、例3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3.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重点难点】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发了新书,你们高兴吗?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书有多长吗?2.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度,可以用手比划。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新课讲授】1.认识长度,体会多样的测量。
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物体的结果不一样,进而得出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2.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教师板书: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根手指的宽度约是1厘米?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3)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
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4)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3厘米又有多长呢?师:同学们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3厘米的长度吗?学生在直尺上找出3厘米,同桌两人互相交流。
3.用厘米测量。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师: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
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学生测量纸条。
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交流反馈。
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4.巩固应用。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断了一节,没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么这把尺子能不能用来量物体的长度呢?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想办法。
(1)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测量物体的方法。
(2)指名学生到讲台前用这把尺子测量一件物体的长度。
(比如:铅笔盒)(3)方法:把尺子上的刻度3与铅笔盒的一端对齐。
然后看铅笔盒的另一端落在尺子上的什么位置,这个位置上的数字是几,用最后的这个数字减去数字“3”,就可以计算出铅笔盒的长度。
【课堂作业】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量一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
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
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4.教材第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课后作业】1.教材第4页“做一做”。
2.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2、10题。
教学板书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教学反思1.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进行测量,这样既可以加深1厘米的长度印象,还可以通过多测量物体掌握好测量的正确方法。
2.可以让学生多发现生活中可以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在测量前适时让学生进行估计,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长度的估计意识。
第2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材第4页例4、例5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厘米尺、10厘米长的纸条、绳子等。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什么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厘米)上节课的内容大家都掌握得不错,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量量黑板的长?请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黑板的长。
(学生用厘米尺子量黑板的长,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提问:这样的测量你感觉怎样?(很麻烦)师: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黑板的长很麻烦。
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
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能很快地量出黑板的长,想不想知道这个宝贝是什么?(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新课讲授】1.认识、感受米。
(1)(出示米尺)大家看,这个宝贝就叫作米尺,它的长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就方便多了。
(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小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提问:在米尺上你还能不能找出其他的10厘米?(2)同学们,下面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看看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高。
教师再在黑板上画出一条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3)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卷尺或盒尺,找出1米的长度。
同桌两人合作量一量,从地面到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是1米,并比划出来,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量一量,双手张开多大是1米?把这个长度记在你的头脑里。
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长约是1米。
(门的宽……)2.认识米和厘米间的进率。
(1)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请你用手比划出来。
(2)分组实验。
(课前让学生准备10厘米长的纸条若干条、1米长的绳子、不同长度的厘米尺作为测量工具。
)同学们,你们桌上都有一条1米长的绳子,你们能测量出它有多少厘米长吗?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工具去测量。
(3)指名汇报。
提问:从刚才大家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4)验证。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米尺,引导学生通过数米尺上的刻度验证刚才实验的结果。
3.用米量。
师创设故事情景:明明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有一个星期天,明明去看望奶奶。
他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家的窗帘已经破旧了,他想:平时奶奶多疼我啊,我也应该孝敬奶奶。
于是,明明决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奶奶买窗帘布。
他就自己先量出了窗户的长和宽,再把这个尺寸告诉布店的老板,老板帮明明选了一块又实惠又好看的布。
明明把这块布送给奶奶,奶奶用它做了美丽的窗帘。
大家直夸明明是个聪明孝顺的好孩子。
(1)师:同学们,我们应向明明学习,关心、孝顺爷爷奶奶。
你们能像明明一样,用米尺来量物体的长吗?(能)如果让你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你要怎样量?大家先交流交流。
学生讨论:假如让你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你要怎样量?尺子如果不够长,应该怎么办?学生汇报。
小结: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用卷尺或直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
尺子不够长,量一次作一个记号,再用尺子接着量,然后把量的结果加在一起,就是这个物体的长度。
所以量的时候一定要几个同学合作,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2)学生分小组测量教室中自己喜欢的一物的长度。
(汇报时,如果学生量同一物出现不同的结果,教师要注意让学生观察比较他们测量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以此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课堂作业】教材第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怎样用米尺来量?你们会吗?说一说。
【课后作业】1.教材第8~10页练习一第3~5题,第9题。
教学板书认识米和用米量1米=100厘米教学反思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团结合作来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样可以让学生观察比较他人和自己测量方法的不同,从而得到改正;也可以增进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渲染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氛围。
第3课时认识线段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认识线段(教材第5、6页例6、例7和“做一做”)【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重点难点】1.观察、感知线段,发现线段的特征。
2.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直、弯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出示一幅图,有很多条路,有直的,有弯的。
提问:走哪条路比较近?为什么?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新课讲授】1.认识线段。
拿出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和弯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找出直的物品。
从铅笔的一端摸到另一端,我们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书本的边等都有两个端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就叫作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