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照度测量.
照度实验报告
照度实验报告一、背景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工作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
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
此外,利用照明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
在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四、实验要求1、照度采集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五、分析1、主观分析(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
所以: s(1)= s(2)= s(3)= s(4)= s(5)=s(6)==16.4 =10.8 =12.4 =12.6 =12.4 =12.6 s(7)= s(8)= s(9)= 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 s s= =9.2=8.2=9.4=10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 所以: 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因为10<11.4<=50所以根据上表的结论,本实验的光环境质量等级为3,含义是:问题较大2、客观分析(照度数据采集及分析)(1)、照度采集现场在进行照度值测量的时间点上我们选择了一个晴朗的下午2点~3点之间,光照十分充足,因为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就没有对阴天和晚上进行测量和分析。
照度测试标准
明设计手册》第22章照明测量2008-02-16 20:55:59| 分类:ttt001版规范阅读114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ttt001制作,网络word首发,欢迎传播学习。
编写者:彭明元第一节概述照明装置在工作面上或在所要求的位置上产生的照度或亮度水平,是照明设计的重要指标,并有国家标准予以规定,因此,对新建、改建或运行中的照明装置应进行照度或亮度测量。
对照明进行测量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检验实测照明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2)了解不同照明装置产生的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取得设计经验;(3)确定是否需要对照明装置进行改装或维护。
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并有可比性,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都应遵守国家标准GB 5700--1985《室内照明测量方法》和GB/T 15240--1994《室外照明测量方法》及有关规定。
第二节照度计一、照度计的构造测量照度的仪器是照度计,或称勒克斯计。
照度计通常是由硒光电池或硅光电池和微安表组成,见图22—1。
硒光电池是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光电元件。
当光线射到硒光电池表面时,入射光透过金属薄膜4到达半导体硒层2和金属薄膜4的分界面上,在界面上产生光电效应。
产生电位差的大小与光电池受光表面上的照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时如果接上外电路,就会有电流通过,电流值从以勒克斯为刻度的微安表上指示出来。
光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灰射光的强弱和回路中的电阻。
照度计有变档装置,因此可以测高照度,也可以测低照度。
图22—1硒光电池照度计原理图1金属底板;2一硒层;3一分界面;4一金属薄膜;5一集电环二、照度计的技术要求照度计的质量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决定:(1)光谱响应;(2)余弦响应;(3)响应的线性:(4)对温度的敏感性。
1.光谱响应硒光电池或硅光电池的基本光谱响应不同于人的视觉系统的光谱响应。
如果光电池不加修正而直接使用,在测量光谱能量分布不同的光源,特别是测量具有非连续光谱的气体放电灯产生的照度时,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职业卫生】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技术
振动
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 生产性振动和非生产性振动
非电离辐射 (1)
指无足够的能量使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的 电磁辐射,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工频超高压电 场、微波、高频、超高频、一般的光辐射、 紫外辐射和激光辐射
非电离辐射 (2)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 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高频是指频率为10kHz~30MHz,相应波长为 3km~10m范围内的电磁波 超高频辐射(即超短波)系指频率为30MHz~ 300MHz,相应波长为10m~罩的控制风速应在作业面边缘(最远零 点或最危险点)测定,该风速称为“零点控 制风速” 下吸罩和伞形罩一般测罩口风速
工业通风(3)
新风量的计算是新风口通风量除以人数 换气次数的计算是风口通风量除以室内有效 容积
噪声
作业位噪声测量 作业场所环境噪声测量 非生产场所的噪声测量 等效声级的测量 脉冲噪声的测量
工作场所物理性因素检测
1、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电离 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采光、照明、新风量等。 2、这些物理因素中,气象条件包括气温、相对湿度、 风速、气压、热辐射强度和湿球黑球温度等,振动 包括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非电离辐射包括了通常 所说的工频超高压电场、微波、高频、超高频、一 般的光辐射、紫外辐射和激光辐射。紫外辐射包含 了短波紫外线和电焊弧光。
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仪是用作高温 作业分级的 高温作业综合温度的测定采用通风温湿度计 和黑球温度计的测定值,按高温作业场所综 合温度计算方法,用公式计算出综合温度
工业通风(1)
工业通风按换气原则可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 通风 局部通风设施的控制风速和罩口风速 全面通风设施的新风量和换气次数
一、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采光、照明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采光、照明检测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采光照明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采光、照明的测量。
2 引用标准GB/T 5699-2017采光测量方法、GB/T 5700-2008 照明测量方法3 工作目的与要求3.1 确保操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3.2 熟练运用本作业指导书,确保方法规范、检测分析判定准确。
4 采光、照度测量方法4.1 一般要求:4.1.1 测量目的检验采光设施、照明设施是否与GB50033、GB50034的符合情况,保障视觉工作要求和有利工作效率与安全,确定维护和改善照明措施;进行采光、照明的测量和效果的判定。
4.1.2 测量条件(1)应在建筑使用的情况下进行采光、照度测量。
(2)采光、照度测量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3)操作人员应熟悉检测仪器的操作,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
(4)操作人员应着深色衣服,并远离接受器,以防止对接受器产生遮挡和反射。
同时,室内照明测量还应符合:(1)在现场进行照明测量时,应在下列时间后进行:白炽灯和卤钨灯应点燃15min;气体放电灯类光源应点燃40min。
(2)宜在额定电压下进行照明测量。
(3)室内照明的测量应在没有天然光和其它非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
(4)应排除杂散光摄入光接受器,并应防止各类人员和物体对光接受器造成遮挡。
4.1.3 测量仪器照度计(指针式或数字式)精度要求不宜低于一级。
照度计的量程应满足0.1~105lx。
4.2 采光、照度测量4.2.1 测量要求采光系数的测量要求:采光系数测量的天空条件为全阴天。
室内照度测量应选在一天内照度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进行,一般选取当地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
室外照度与室内照度测量应同时进行。
照明测量应在夜间进行。
测量时接受器应水平放置,或平放在实际工作面上。
使用光电式照度计时,测量前应使接受器曝光2min后,方可开始测量。
照明测量要求:4.2.2 照度测量4.2.2.1 室外测点布置测量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建筑物的屋顶,接受器应置于与周围建筑物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的六倍处。
工作场所照度测定方法细则
1 目的规定了用照度计法测定公共场所照度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共场所人工照明和昼夜照度的测定,也适用于银幕亮度和光通量的测定。
3 编制依据《工作场所照度测定方法》(GB/T 18204.21-2000)。
4 检测原理照度计是利用光敏半导体元件的物理光电现象制成的。
当外来光线射到硒光电池(光电元件)后,硒光电池即将光能转变为电能,通过电流表显示出光的照度值。
5 仪器TES-1332A数位式照度计6 测定步骤6.1 测定点的确定6.1.1 整体照明:在无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中,测定面的高度为地面以上80~90cm。
一般大小的房间取5个点(每边中点和室中心各1个点)。
影剧院、商场等大面积场所的测量可用等距离布点法,一般以每100m2布10个点为宜。
6.1.2 局部照明:在场所狭小或因特殊需要的局部照明情况下,亦可测量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点。
由于有些情况下是局部照明和整体照明兼用的,所以在测量时,整体照明的灯光是开着还是关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要在测定结果中注明。
6.2照度测定时注意事项6.2.1测定开始前,白炽灯至少开5min,气体放电灯至少开30min。
6.2.2为了使受光计不产生初始效应,在测量前至少曝光5min。
6.2.3受光器上必须洁净无尘。
6.2.4测定时受光器一律水平放置于测定面上。
6.2.5测定者的位置和服装不应该影响测定结果。
6.3 银幕亮度和光通量的测定:先把特制的规格“九孔板”放在片面(放面孔)外,再把放影灯打开,然后用照度计逐一测定银幕上的九个光照处。
测定时照度计受光器与银幕平行,背向银幕,距银幕10cm处测定。
6.2 检测技术6.2.1 打开电源。
6.2.2 选择适合测量档位。
6.2.3 打开光检测器头盖,并将光检测器放在要测光源之水平位置。
6.2.4 读取照度计LCD之测量值。
6.2.5 读取之测量值,如左测最高位数“1”显示,即表示过载现象,应立即选择较高档位测量。
各种场所照度标准
各种场所照度标准(包含CNS国家标准)照度:照度的定义为被照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光通量,其单位为勒克斯(LUX)。
每一不同使用目的的场所,均有其合适的照度来配合实际需要。
例如,一般家庭书房的全般照明照度约为100 LUX,阅读时则需要照度600 LUX,此时可用台灯作为局部照明,以达到所需照度。
照度太低时,容易导致眼睛疲劳造成近视,照度太高则过分明亮刺眼,形成电力浪费。
测量方式:可使用数位照度计测量办公场所照度(LUX)场所1500~750办公室,设计,制图750~300办公室,会议室,计算机室300~100厕所,走廊,楼梯,休息室,其他场所75~30太平梯工厂照度(LUX)场所3000~1500组装作业,检查,测试,分析,超细微作业,检查1500~750组装作业,检查,测试,分析,细微作业750~300组装作业,检查,测试,分析,普通作业300~150包装,仓库学校 照度(LUX) Place1500~300精密制图,精密实验,图书馆 750~200教室,图书阅览室,教职员休息室,体育馆300~75 演讲大厅,礼堂,衣物间,走廊,楼梯,休息室 75~30 仓库,安全梯 10~2 通道(夜间使用)CNS 标准办公室照 度 Lux 场 所 (1)作 业 2000 ──1500 ○设计 ○制图 ○打字 ○计算 ○打卡1000办公室 (a) (2) ,营业所,设计室,制图室,正门大厅 (日间) (3)750500 ─办公室 (b) ,主管室,会议室,印刷室,总机室,电子计算机室,控制室,诊疗室 ○电器机械室等支配电盘及继器盘 ○服务台 ─ 300礼堂,会客室,大厅,餐厅,厨房,娱乐室,休息室,警卫室,电梯走道 200书库,会客室,电气室,教室,机械室,电梯,杂务室─ 150 ─ 盥洗室,茶水间,浴室,走廊,楼梯,厕所100 饮茶室,休息室,值夜室,更衣室,仓库,入口 (靠车处)75 ─ 50 安 全 梯30注:(1)关于室内停车场请参照表10。
作业场所照度标准
作业场所的照度标准通常是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而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作业场所照度标准作为参考:
1. 办公室:办公室一般要求照度水平在300-500勒克斯(lx)之间,办公桌区域的照度不应低于500 lx。
2. 工厂车间:工厂车间通常需要更高的照度水平,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例如,机械加工车间应至少达到300 lx的照度水平,电子元器件生产车间则应达到500 lx的水平。
3. 医院和医疗设施:医疗场所的照度标准根据不同的区域和任务而有所不同。
例如,手术室通常需要1500-2000 lx的高照度水平,而一般病房则需要100-150 lx的照度水平。
4. 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通常需要较高的照度水平,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质量。
例如,食品加工厂的包装区域通常要求照度水平高达1000 lx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照度标准同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天气、光源、人员活动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建议您查询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职业卫生照度测量方法
职业卫生照度测量方法
职业卫生照度测量方法是指一种用于衡量工地光照强度的
方法。
它可以检测出每个关键位置的光照强度,并能够把这些
测量结果汇总归纳,将光照负荷以照度单位表达出来。
因此,
职业卫生照度测量方法成为企业落实职业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
照度测试时,需要坚持正确的测量方法,准确地测量光照
强度。
测量标准是按照《安全卫生照明的职业健康保护技术规范》中的要求来进行的,需要连续测量当地工bf病害可能发
生的关键工作位置。
测量范围要求包括所有可能影响职业卫生
的部位,如各类作业台、平台、通道背景、地板、墙壁等。
此外,在测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
须按照规定使用认可的照度仪;其次,测量光照按照真实作业
时的动态情况进行,不得擅自改变不影响照度的设备参数;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测量结果,并就职业健康监管提出相
应改善措施。
职业卫生照度测量方法是重要的职业健康保护手段。
照度
在安全卫生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确保作业场
所光照环境良好,还能预防职业性疾病的发生。
只有采取正确
的照度测量方法,才能保障职业环境的光照强度。
作业场所光环境测定与评价实验报告
作业场所光环境测定与评价实验报告作业场所光环境测定与评价实验报告【序号】:一、引言二、研究目的三、研究方法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4.1 光照强度测定及分析4.2 光色测定及分析4.3 光照均匀度测定及分析五、实验评价与总结六、对作业场所光环境改善的建议七、结论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作业场所的光环境质量对于生产效率、工作质量和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作业场所光环境的测定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光照强度、光色和光照均匀度等指标,对作业场所光环境进行评价,并提出改善建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作业场所光环境的测定与评价,了解光照强度、光色和光照均匀度等指标的情况,为改善作业场所的光环境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1. 实验设备:光照度计、光色测量仪、均匀度测试仪等。
2. 实验步骤:(1)选择几个代表性的工位进行测量。
(2)使用光照度计分别测量每个工位的光照强度。
(3)使用光色测量仪测量每个工位的光色。
(4)使用均匀度测试仪测量每个工位的光照均匀度。
(5)记录并整理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4.1 光照强度测定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不同工位的光照强度分别为:工位A为1000 lux,工位B为800 lux,工位C为1200 lux。
通过对比数据,可以发现工位C的光照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工位,而工位B的光照强度较低。
光照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工作效率和员工视觉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在光照强度过低的工位B,需要增加光源或改善照明设施,以保证足够的光照强度。
4.2 光色测定及分析通过光色测量仪得到的数据显示,不同工位的光色分别为:工位A为6500K,工位B为5000K,工位C为7000K。
光色对于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测得的结果,工位C的光色偏向蓝色,而工位B的光色偏向偏向黄色。
建议在工位C增加适量的红光源,以调节光色的平衡。
4.3 光照均匀度测定及分析通过均匀度测试仪的测量,得到的数据显示,不同工位的光照均匀度分别为:工位A为0.85,工位B为0.75,工位C为0.90。
有限空间作业光照检测记录
有限空间作业光照检测记录1. 概述该文档旨在记录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光照检测情况。
光照检测是确保有限空间中的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步骤。
通过记录光照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与光照相关的问题,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检测方法光照检测可以使用光照计或光照仪进行。
在进行检测之前,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
3. 检测频率根据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光照检测应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
一般来说,检测频率应在每次有限空间作业开始之前进行,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光照符合要求。
4. 检测记录每次光照检测都应记录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日期和时间:记录检测日期和具体时间,方便查询和追溯。
- 检测地点:记录检测的有限空间的具体位置,方便对比不同空间的检测结果。
- 光照数值:记录光照计或光照仪所示的具体数值。
- 检测人员:记录进行检测的人员,方便责任追究和资质审查。
- 其他信息:记录其他相关信息,如天气状况、工作内容等。
5. 检测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光照是否符合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
如果光照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善,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6. 管理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和分析,对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光照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光照设备维护:确保光照计或光照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 工作程序调整:根据光照检测结果,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工作程序进行调整,确保工作人员的光照安全。
- 培训和宣传:对工作人员进行光照安全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其对光照安全的意识和知识。
7. 审核和改进定期对光照检测记录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评估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以上是对有限空间作业光照检测记录的简要说明,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业场所光环境测定与评价实验报告
作业场所光环境测定与评价实验报告作业场所光环境测定与评价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对作业场所的光环境进行测定和评价,以便了解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为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参考。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 光度计:用于测量光照度和光密度;2. 光谱辐射计:用于测量辐射光谱;3. 人眼模拟器:用于模拟人眼接收光的特性;4.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前准备:(1)确定测量位置和方向,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校准仪器并调整好参数;(3)确定测量时间和天气条件。
2. 测量过程:(1)使用光度计分别测量不同位置的照度值,并记录数据;(2)使用光谱辐射计分别测量不同位置的辐射光谱,并记录数据;(3)使用人眼模拟器模拟人眼接收到的光信号,并记录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2)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和比较;(3)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改善光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到如下结果:1. 照度值:在作业场所内,不同位置的照度值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办公室的照度值最高,达到了1000lx以上;而生产车间的照度值较低,仅有200lx左右。
此外,在同一位置不同时间的照度值也存在波动。
2. 辐射光谱:在作业场所内,不同位置的辐射光谱也存在差异。
其中,办公室的辐射光谱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要成分;生产车间则以黄色为主要成分。
此外,在同一位置不同时间的辐射光谱也存在波动。
3. 人眼模拟信号:根据人眼模拟器模拟出来的信号显示,在作业场所内接收到的光信号中,蓝色成分占比最高;其次是红色和黄色成分。
这表明,在作业场所内,蓝光辐射对人眼的影响比较大。
综合上述结果分析,作业场所的光环境普遍存在问题。
一方面,照度值不够均匀,存在明显差异;另一方面,辐射光谱和人眼接收信号中蓝光成分过高,容易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照度和功率密度的检测方法01--批注
照明测量方法1.测量要求1)测量目的以保障视觉工作要求和有利工作效率与安全,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确定维护和改善照明的措施为下列目的进行测量a.检验照明设施所产生的照明效果与和照明设计标准的符合情况(如GB 50034、CJJ45、JGJ 153、JGJ 163等)。
b.检验照明设施所产生的照明效果与设计要求的符合情况。
c.进行各种照明设施的实际照明效果的比较。
d.测定照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现场测量时光源满足的要求1)白炽灯、卤钨灯累计燃点50h并且点亮15min以上;2)气体放电类光源累计燃点100h并且点燃40min以上;2.注意事项1)测量时应在额定电压下进行测量,测量时监测电压,实测电压超过相关规定时则对相关测量结果做相应修正;2)室内照明测量应在无天然光和其他被测光影响下进行,室外则要在干燥、清洁的路面或者地上进行,不宜在有月光或者测量场地里有积水或者积雪时进行;3)应排除杂散光射入光接收器,并且防止有杂物或者各类人员对光接收器造成遮挡。
3.测试标准检测标准依据规范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需要注意的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及以上时,作业面或参考平面的照度,可按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1)视觉要求高的精细作业场所,眼睛至识别对象的距离大于5 ( X ) nun 时;2)连续长时间紧张的视觉作业,对视觉器官有不良影响时;3)识别移动对象,要求识别时间短促而辨认困难时;4)视觉作业对操作安全有重要影响时;5)识别对象亮度对比小于0.3时;6) 作业精度要求较高,且产生差错会造成很大损失时; 7) 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 8) 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高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及以上时,作业面或参考平面的照度,可按照度标准值分级降低一级。
1) 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 2) 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 3) 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
在一般情况下,设计照度值与照度标准值相比较,可有—10%—+10%的偏差。
作业场所光环境测定与评价
作业场所光环境测定与评价一实验目的1了解作业场所照度测量的一般方法及其注意事项,2能正确选择工作面,选取适当的测量方法,并能根据房间大小和空间位置选择适当的测点。
3能正确使用照度计进行照度测量,有效采集研究对象的光环境数据,正确评价照明环境,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或设计方案。
二实验原理照度计由接受光能的光度头于信号显示于处理两部分组成。
光度头包括光电转换器件、滤光器、余弦修正器等。
光电转换器件采用光电池。
光电池是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光电元件。
当光线射到硒光电池表面时,入射光透过金属薄膜4到达半导体硒层2和金属薄膜4的分界面上,在界面上产生光电效应。
产生电位差的大小与光电池受光表面上的照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这时如果接上外电路,就会有电流通过,电流值从以勒克斯(Lx)为刻度的微安表上指示出来。
光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弱和回路中的电阻。
照度计有变档装置,因此可以测高照度,也可以测低照度。
由于测量仪器限制,假定所有被照平面都是均匀漫反射平面,则有:,EL, (1) ,式中:L,被照平面亮度值;E被照平面照度值;ρ,反射比(率)。
测得被照点的照度,可得到该点的亮度估算值。
结合相应的国家规范,可对被照区域进行照明效果的评估。
三实验装置与测试仪器本实验的实验装置和仪器主要包括:Tes1332A或Tes1339R型照度计、卷尺1和可调节高度工作台或灯具等。
1 Tes1332型照度计的特点、技术指标及使用方法 1)功能特点(1)准确度高及反应速度快(2)3 1/2位液晶显示(3)输出可外接记录器(4)读值锁定功能2)主要技术指标Tes1332A型照度计如图1所示,主要技术指标的详细内容参见表1。
表1 Tes1332A型照度计主要技术指标显示器 3 1/2位液晶显示测量范围 200/2000/20000/200000 Lux (1332A)过载显示最高位显示"1"分辨率 0.1 Lux(1332A)取样率约 2 次/秒记录器输出 DC 2V/f.s. (满刻度)光检测器尺寸 100mm(L) x 60mm(W) x 27mm(H)重量 250g图1 Tes1332型照度计 2) Tes1332A型照度计的使用方法(1)键盘使用说明“POWER”键为开、关键;“RANGE”键为测定范围选择键;“HOLD”键为保持、最大值、最小值、多点平均值、时间平均值键。
作业环境 照明 条件 标准
作业环境照明条件标准1. 照明强度要求在作业场所,照明强度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作业场所,其照明强度也不相同。
一般根据作业要求、光源特性等方面进行衡量,如在机加工车间、电气器材安装车间、装配车间、制版车间等需要精细操作的工作区域,照度一般应在300lx以上;而在烘炉室、涂漆房等工作场所,照度可以降低到100lx。
2. 照度均匀度要求照度均匀度是指一个房间内各点的照度分布情况,一般是通过测量照度不同点之间的差异进行评估。
在作业场所,照度均匀度要求比较高,应控制在0.7以下,以防止照明不充分或出现阴影和眩光,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人的健康。
3. 显色性要求显色性指光源对物体本来的颜色产生影响的程度。
在作业场所,需要保证光源的显色性能良好,特别是在颜色判断非常重要的作业区域,需要选择较高的显色性光源。
4. 色温要求色温是光源发出光线的色彩特性,对于工作效率和工人的健康影响巨大,选择合适的色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工人眼睛健康。
在普通车间和办公室等通用场所,色温一般选择在3000-5000K之间,而在焊接、切割等高温作业场所,色温应选择高温的光源。
5. 光照度等级标准光照度等级是指评价照明质量的一个参数,对于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照明状态十分重要。
我国对于工作场所的光照等级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将作业场所照明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场所,其照度和光源类型也不同。
作业场所照明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 照明强度不足照明强度不足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可能存在于光源选择不当、灯具不足等方面。
解决方案为增加或更换更亮的灯具,或增加灯具的数量。
2. 照明均匀度不足照明均匀度不足也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可能是灯具摆放位置不当、区域过于狭窄等原因。
解决方案为增加灯具或优化灯具的摆放位置,增加照明均匀度。
3. 眩光或阴影过重眩光或阴影过重会对工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可能是灯具选择不当或灯具摆放位置不佳等原因。
解决方案为更换更适合的光源或灯具,并调整灯具的摆放位置。
检验岗位光照度 国标要求
检验岗位光照度国标要求【原创版】目录1.检验岗位光照度的重要性2.我国国家标准对光照度的要求3.光照度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4.如何保证岗位光照度符合国标要求正文一、检验岗位光照度的重要性在许多工作环境中,光照度对于保证工作效率和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充足的光线可以帮助员工更清晰地看到工作细节,降低视力疲劳和错误率。
对于一些需要精细操作的岗位,如装配、检测等,光照度更是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
因此,检验岗位光照度是保障工作质量和员工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国家标准对光照度的要求我国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对工作场所的光照度有明确规定。
标准规定,正常工作时,工作场所的照度应不低于200 勒克斯(lx),对于精细视觉作业,照度应不低于 500 勒克斯。
此外,标准还要求工作场所的光照度应均匀,避免出现明暗对比过大的区域。
三、光照度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适当的光照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员工的视力疲劳。
如果光照度不足,员工容易感到视觉疲劳,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近视、眼疾等问题。
而如果光照度过高,也会对员工产生不良影响,如眩光、视觉不适等。
因此,合适的光照度对于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四、如何保证岗位光照度符合国标要求为了保证岗位光照度符合国标要求,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对工作场所的光照度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2.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照明设备,保证光照度的均匀性;3.对于需要更高照度的岗位,应提供适当的辅助照明,如工作灯、台灯等;4.提高员工对光照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
总之,保证岗位光照度符合国标要求,是企业应尽的责任。
一般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
一般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车间和作业场所视觉作业等级照度范围(照度范围(Lx LxLx))混合照明混合照明中的一般照明一般照明金属机械加工车间粗加工Ⅲ乙300 500 750 30 50 75 ---精加工Ⅱ乙500 750 1000 50 75 100 ---精密Ⅰ乙1000 1500 2000 100 150 200 ---机电装配车间大件装配V ------50 75 100 小件装配、试车台Ⅱ乙500 750 1000 75 100 150 ---精密装配Ⅰ乙1000 1500 2000 100 150 200 ---焊接车间手动焊接手动焊接**、切割、切割**、接触焊、电渣焊V ------50 75 100 自动焊接、一般划线自动焊接、一般划线**Ⅳ乙------75 100 150 精密划线精密划线** Ⅱ甲750 1000 1500 75 100 150 ---备料(如有冲压、剪切设备则参照冲压剪切车间)Ⅵ------30 50 75 钣金车间V ------50 75 100 冲压剪切车间Ⅳ乙200 300 500 30 50 75 ---锻工车间X ------30 50 75 热处理车间Ⅵ------30 50 75铸工车间熔化、浇铸熔化、浇铸 X ------30 50 75 型砂处理、清理、落砂型砂处理、清理、落砂 Ⅵ------20 30 50 手工造型手工造型**Ⅲ乙300 500 750 30 50 75 ---机器造型机器造型 Ⅵ------30 50 75木工车间机床区机床区Ⅲ乙300 500 750 30 50 75 ---锯木区锯木区 V ------50 75 100 木模区木模区Ⅳ甲300 500 750 50 75 100 ---表面处理车间电镀槽间、喷漆间电镀槽间、喷漆间 V ------50 75 100 酸洗间、发兰间、喷砂间Ⅵ------30 50 75 抛光间抛光间Ⅲ甲500 750 1000 50 75 100 150 200 300 电泳涂漆间电泳涂漆间 V ------50 75 100电修车间一般一般 Ⅳ甲300 500 750 30 50 75 ---精密精密Ⅲ甲500 750 1000 50 75 100 ---拆卸、清洗场地拆卸、清洗场地** Ⅵ------30 50 75实验室理化室理化室Ⅲ乙------100 150 200 计量室计量室Ⅱ乙------150 200 300动力站房压缩机房压缩机房 Ⅵ------30 50 75 泵房、风机房、乙炔发生站生站Ⅶ------20 30 50 锅炉房、煤气站的操作层Ⅶ------20 30 50配变电所变压器室、高压电容器室Ⅶ------20 30 50 高低压配电室、低压电容器室容器室Ⅵ------30 50 75值班室值班室Ⅳ乙 - - - - - - 75 100 150 电缆间(夹层)电缆间(夹层) Ⅷ - - - - - - 10 15 20 电 源 室 电动发电机室、整流间、柴油发电机室间、柴油发电机室 Ⅵ - - - - - - 30 50 75 蓄电池室蓄电池室Ⅶ - - - - - - 20 30 50 控制 室一般控制室一般控制室 Ⅳ乙 - - - - - - 75 100 150 主控制室主控制室 Ⅱ乙 - - - - - - 150 200 300 热工仪表控制室热工仪表控制室 Ⅲ乙 - - - - - - 100 150 200 电话 站人工交换台、转接台人工交换台、转接台 Ⅴ - - - - - - 50 75 100 自动电话交换机室自动电话交换机室 Ⅵ - - - - - - 100 150 200 广播室广播室Ⅳ乙 - - - - - - 75 100 150 仓库 大件贮存大件贮存Ⅸ - - - - - - 5 10 15 中小件贮存中小件贮存Ⅷ - - - - - - 10 15 20 精细件贮存、工具库精细件贮存、工具库- - - - - - 30 50 75 乙炔瓶库、氧气瓶库、电石库电石库 - - - - - - 10 15 20 汽车 库停车间停车间 - - - - - - 10 15 20 充电室充电室 - - - - - - 20 30 50 检修间检修间--- - - - 30 50 75注:冲压剪切车间、冲压剪切车间、铸工车间手工造型工段、铸工车间手工造型工段、铸工车间手工造型工段、锅炉房及煤气站操作层为了安锅炉房及煤气站操作层为了安全起见,照度应选最高值。
一般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
车间和作业场所
视觉作业等级
照度范围(Lx)
混合照明
混合照明中的一般照明
一般照明
金属机械加工车间
粗加工
Ⅲ乙
300
500
750
30
50
75
-
-
-
精加工
Ⅱ乙
500
750
1000
50
75
100
-
-
-
精密
Ⅰ乙
1000
1500
2000
100
150
200
-
-
-
机电装配车间
-
-
-
-
30
50
75
乙炔瓶库、氧气瓶库、电石库
-
-
-
-
-
-
10
15
20
汽车库
停车间
-
-
-
-
-
-
10
15
20
充电室
-
-
-
-
-
-
20
30
50
检修间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0
50
75
注:冲压剪切车间、铸工车间手工造型工段、锅炉房及煤气站操作层为了安全起见,照度应选最高值。
-
-
-
30
50
75
实验室
理化室
Ⅲ乙
-
-
-
-
-
-
100
150
200
计量室
Ⅱ乙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场所照度测量
作业指导书
(内部使用)
文件编号:Q/YMJ3
(第一版第0次修改)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2010年5月10日发布2010年6月1日实施
安全技术中心颁布
1 编制目的
为规范和指导作业场所照度的测定,制定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企业作业场所照度测定。
3制定依据
GB/T 5700—2008《照明测定方法》;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4 检验原理
通过光检测器接受光照并将光强转换成直流电信号,然后通过指示器中高
稳定度的直流放大器将电信号放大,并进行量化指示。
5 检测仪器和设备
JD—3型数字照度计。
6 测定方法
6.1 测定位置
无特殊规定时,一般在距地0.75m的水平面上测定。
6.2 测量条件
6.2.1 根据需要点燃必要的光源,排除其他无关光源的影响。
6.2.2 测定开始前,白炽灯需点燃5分钟,荧光灯需点燃15分钟,高强气体放电灯需点燃30分钟,待各种光源的光输出稳定后再测量。
对于新安设的灯,宜在点燃100小时(气体放电灯)和20小时(白炽灯)后进行照度测量。
6.2测量方法
6.2.1 测量时先用大量程档数,然后根据指示值大小逐步找到需测的档数,原则上不允许在最大量程的1/10范围内测定。
6.2.2 指示值稳定后读数,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一测点可取2-3次读数,取其算术平均值。
6.2.3用的照度计进行操作,操作方法见具体选定的仪器操作按所选规程。
6.2.3.1 JD-3型数字式照度计基本技术参数
a) 检定工作环境条件:
温度:20℃±5℃相对湿度:<85%
b) 精度:±4%,±1个字。
c) 色修正系数K为0.98~1.02(400~760nm波长范围内);
d) 余弦修正精度:(角度响应误差)
30°≤±2%,60°≤±5% ,80°≤±12%;
e) 疲劳误差:≤±1%,±1个字;
f) 示值再现性误差:≤±1%±1个字。
g) 测量范围:
h) 功耗:≤70mW
i) 工作电源:6F22 9V干电池一节
6.2.3.2 仪器使用方法
a) 将接收器插头插入仪表输入插口,接收器置于被测点;
b) 将电源开关拨向“开”位置;
c) 打开接收器遮光罩、并按下相应的换档开关,仪表显示屏显示出被测点的照度读数;
d) 若显示屏最高位出现“1”时,则说明实际照度超过该档量程范围,应将换档开关置于高一档量程;
e) 若测量场合照亮多变时,为便于读数,可将读数保持开关拨向“保持”一端,便可将测量结果保持一段时间,待读数结束后再将开关拨向“复位”便可进行下一次测量;
f) 仪器使用完毕应将电源开关拨向“关”的位置,以防止电源空耗;
g) 仪器打开电源开关,如液晶习左上方出现“LOBAT”符号,说明机内供电电源电压已不足,应更换新电池。
6.3测量时注意事项
6.3.1要防止测试者人影和其他各种因素对接收器的影响。
6.3.2在测量中宜使电源电压不变,在额定电压下进行测量。
7 测量记录
测量过程及结果按附表记录
8 结果报出
测定结果按XXX (LX)报出。
工业建筑一般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工业建筑一般照明标准值
9 注意事项
照度计是精密光学仪器,使用和保管时严防剧烈震动。
10 附件
附件一:作业场所照度的测定原始记录;
附件二: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报告。
附件一
项目编号:
作业场所照度的测定原始记录
(Q/YMJ4)
执行标准:GB/T 5700—2008《照明测定方法》;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受检(委托)单
位:
(盖章)
设备所在位
置:
单位联系电
话:
受检单位参与人
员:
检测人
员:
检测日
期:
安全技术中心
作业场所照度测定记录表
单位名称:检测仪器:
检测日期:
测定记录
检测日期:
附件二
项目编号: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检验报告
(Q/YMJ4)
受检(委托)单
位:
检测项
目:
检测类别:职业危害检
测
报告日
期:
安全技术中心
(公章)
声明
1、报告无安全技术中心检测专用章无效。
2、报告内容涂改无效;无授权签字人签字无效。
3、非完整复印检测报告无效。
4、检测委托方如对本报告有异议,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七日内向本实验室提出书面意见。
5、由委托单位自行采集的样品,本实验室仅对送检样品检测数据负责,不对样品来源负责。
6、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现场采样/检测,如生产负荷情况、现场环境情况不能重现,则不做复检。
7、本检测报告直接发给客户,并为客户保密。
检验机构名称:安全技术中心
检验机构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作业场所照度检测报告
单位名称:检测仪器:
检测日期:
测定记录
检测:审核:批准:
监测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