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合集下载

第三章道家的文学观

第三章道家的文学观

史蒂夫· 乔布斯
7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
8
把合乎天然,排除人为视为合乎“道”的最高境界。
《胠箧 [qū qiè ]》:擢乱六律,铄 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 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 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 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 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王弼注:听之 不闻 名 曰希 , 不可 得闻 之 音也 。 有声 则有 分 ,有 分 则不 宫而 商 矣 。 分 则不 能统众,故有声者, 非大音也。
4
二、有无相生
三十辐共一 毂,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 埴(河上公 注:“埏,和
也;埴,土也。谓和土以
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 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 无,有室之用。
欧阳修《六一詩話》:圣 俞尝语余曰:“诗家虽率 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 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 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18
本章参考书目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16
《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 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 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 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也。
语言具有局限性,言不能尽意。
17
“得意忘言”,道家解决“言不尽意”的方式
《外物》:筌者 所以在鱼,得鱼 而忘筌。蹄者所 以在兔,得兔而 忘蹄。言者所以 在意,得意而忘 言。
为器也。”)

道教的道家文化和文艺表现

道教的道家文化和文艺表现

道教的道家文化和文艺表现道教是中国传统的宗教之一,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道教的道家思想和文艺表现两方面,探讨道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道教的道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

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道”。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产生的根本原则。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合一,主张顺应自然、追求生活的简单和纯粹。

这种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道家文化的熏陶下,中国的文艺表现形式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道教音乐和道教艺术。

道教音乐是道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音律和节奏,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教音乐不仅有一定的宗教仪式功能,还被广泛应用于舞蹈、戏曲和音乐演奏等方面。

道教音乐以其宽广神秘的氛围,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受,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道教艺术是道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现了道家思想的深邃和高远。

道教艺术常常采用象征性和隐喻性的手法,通过色彩、形状和线条等元素,表达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独特见解。

道教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还能够引导人们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除了音乐和艺术,道教文化还对中国的文学和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思想提倡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状态,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体现。

例如,道教对于山水的态度和诗人的山水意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许多文人以山水为题材,抒发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总之,道教的道家文化和文艺表现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道教的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合一,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音乐、道教艺术和道教文学等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审美效果和思想内涵,丰富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为后世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先秦道家的文艺论10

先秦道家的文艺论10
第三章
先秦道家的文艺论
本章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先秦古代文论中与道家思想紧密 相关的部分。其中涉及的经典主要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的思想虽然对现实社会关注很少,但对于文学艺术性和
创造性的影响反倒更为明显而深远。尤其是在审美特性和创
作论上,道家在审美境界和道的境界之间做到了完美的统一。 大家务必对其中的核心范畴深刻领会,并和魏晋南北朝之后六十章),这种治国理念后来发展 成为黄老之术,并在西汉初年的政治管理中发挥重要的影响。
第三章 先秦道家的文艺论
第一节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1.回归起点和永恒——自然无为之道
以老子为鼻祖的道家否定主体的主动性和对社会具体问题的 关注。在政治上,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去,标榜 素朴无为清静寡欲的自然生存状态。老子之道学正是在这样一种 社会理想上提出的。服从于这样一种理念,道学便有了超功利色 彩。 相比较而言,庄子则几乎完全放弃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转而 走向对绝对的精神问题和人生、命运、天地宇宙等哲学核心问题 的思考。基于对‚道‛至高妙境的认识。
第三章 先秦道家的文艺论
第一节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2.天地至美的标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 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 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 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 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笆行》
第三章 先秦道家的文艺论
第一节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1.无功利审美文艺观的创立——自然无为之道
老子道学的核心理论命题是‚道‛,对‚道‛的认识和论述, 既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命题,也同样贯穿于老子对天下所有艺 文的看法。那么道为何物呢?

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

武 当 皇 城
三、自然之道
道法自然 虚静其心 神乎技
1,道法自然
法,效法,以……为法则。 自然,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 和副词;不是指“自然外物”, 而是指“本来如此,自然而然, 顺其自然”,指一种最好的状 态和方式。


《老子》十七章: 悠兮其贵言(宝重其言,不轻 易出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 自然”。
《老子》二十三章: 希言(少说话,不施加政令,行 不言之教)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 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尚不能 久,而况于人?
自然与无为
自然,常是对天地的运行 状态而说的;无为,常是对人 的活动状况而说的。“自然” 是对天地(道)的写状,“无 为”的观念是对“自然”一词 的写状。二者是合二为一的。
当“道”独立而在时,它是某 种精神、某种神奇的力量,而 当它存在于事物之中时,又成 了支配物质世界和现实事物运 动变化的规律。
逍遥自适的人生观
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 的一切都是不好的。庄子说: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 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 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 殉名。”
“至人”超脱于是非、名利、生 死之外,进入“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从而 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即逍 遥游。因此,要获得自由,人 们就必须从“有待”进入“无 待”。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一种处事的态 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 “无为”所产生的效果。以 “无为”的态度去“为”,也 就是以“自然”的态度去 “为”,所谓“为而不恃”、 “为而不争” 。
自然之道与推崇个性
崇尚自然,强调人性的自然存在方 式,这必然导向提倡独立人格的保 持,个体价值的实现。 道家抨击 君主,鄙弃物欲,诋毁文明,反对 家、国观念,力促个体摆脱这些观 念对人性自然的束缚。

【精品】笔记整理(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笔记——应付考研考博)

【精品】笔记整理(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笔记——应付考研考博)

先秦时期第一章: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一:先秦的文学观念(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无明确的文学观念。

战国中期前,文章主要指学术。

战国中期后,文学与学术逐渐分离的趋势。

)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保留在《国语》、《左传》等,献诗讽谏说,观诗知政说。

)三: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先秦时,“诗言志”的“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战国中期后,百家争鸣,“志”的含义逐渐扩大。

“诗言志”的实质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与西方的模仿说差异大。

)第二章: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克己复礼之“礼”是融入“仁”的新“礼”。

)文学观:以“诗教”为核心,政治伦理观念浓厚。

文学理论批评:对《诗经》的评论为主。

1 文艺与道德修养:修身必先学诗、学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文艺与政治、外交:借助赋诗(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3文学批评的标准:中和之美(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4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5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以内容为主导,形式与内容并重(辞达而已矣)6雅乐与郑声: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斥郑声对后世戏曲、小说等地位不高有影响)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文艺美学思想:与民同乐(在“仁政”与“民本”的思想前提下提出来的,以人性善论为哲学基础)文学批评方法:(针对“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解诗方法而提出)以意逆志(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

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解决“以意逆志”的方法。

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遭遇等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另:“知言养气”说,对后世“文气”说有奠基作用。

三: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天行有常自然观对文学思想的影响(人定胜天,重视文艺可以产生积极社会效果,主张文艺创作从现实出发,要创新)2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之形式(“道”乃社会政治之道和哲学自然规律之道;重先王、后王之道;重言志中的抒情)3文艺与政治:《乐论》:音乐→人心→治道;“礼别异、乐合同”;“以道治欲”(影响汉儒“发乎情,止乎礼”及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第三章:庄子和道家的文学观一、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对“象”的论述,对创作客体的论述;对“虚静”的论述,对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君子人南面之术的政治观,以“清静”、“无为”为旨趣,对文学采取否定态度。

第三章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

第三章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
第三章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
老子的文學批評理念
❖ (一)辯證趨反

辯證思想在老子的哲學思想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
子的辯證思想導 源于《周易》,但比《周易》更加明朗化和
系統化。老子深刻洞悉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狀況,
提出了許多兩兩相對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的矛盾對立面,
如“無”與“有”、“難”與“易”、“長”與“短”、
第三章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
❖ 同孔子的“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的思想相反, 老子堅決反對對言辭的美化,他認為真實的語言是不 美的,而華麗的語言自然也是不真實的,真實的語言 是不需要裝飾的,經過裝飾的語言則是不真實的。老 子此處雖就一般言辭而言,但從文學批評的角度看, 他實際上提出了文學批評的標準,那就是去掉雕飾, 返樸歸真,“複歸於樸”則是其最高的目標“複歸於 樸”就是要求文學批評要重視文學作品的內容品質, 內容的真實是不需要形式的美的,甚至形式的美會妨 害內容的真實。這種思想對後世的文學批評理論有著 較大的影響,如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提出的 “鉛黛所以飾容,而盼倩生於淑姿,文采所以飾言而 辯麗本於情性” 的觀點就明顯受到了老子“複歸於樸” 思想的影響。當然,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的主張強調得過於絕對了,但老子此言是針對當時社 會的弊端而發的,矯枉過正,情有可原。
❖ 4、知識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 壽。”
第三章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
“自然之道”為中心的哲學本體論
❖ 老子對文藝和美學的主要貢獻有二: ❖ 一是對“象”的論述
從審美的角度對藝術創造的客體所要達到的 標準的描述 ❖ 二是對“虛靜”的論述 從心理的角度對審美主體所提出的要求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道家的文学观)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道家的文学观)

第3章道家的文学观3.1 复习笔记一、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一)关于“象”“象”是从审美的角度对艺术创造的客体所要达到的标准的描述。

1.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道”,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所以说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2.“道”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它既是万物产生的本源,又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

人不能用主观的人为的力量去改变这种自然规律,而应当无条件地顺从这种自然规律。

3.强调绝对尊重自然规律,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对人为的文艺也持否定态度。

4.他要求的是一种完全摒弃人为而合乎天然的文艺,与道相合的美的境界,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二)关于“无”和“有”1.老子强调了“无”和“虚”的作用,“无”和“虚”是必须依靠“有”和“实”才能体现出来的。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总是要有某种具体的“声”和“形”来暗示、引导、象征,方能使人联想和体会到的。

2.老子把理想的“大音”、“大象”看做是体现了绝弃人工、委任自然的审美特征,是一个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它含有无穷妙趣,使人体会不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的主要特征。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已为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

(三)关于“虚静”“虚静”是从心理多角度对审美主体所提出的要求。

1.老子认为作为主体的人必须要有“致虚极,守静笃”的心理状态,使自己忘掉周围一切,也忘掉自身存在,这样就可与物同化,而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为此提出了“涤除玄览”的思想。

2.老子要求审美主体必须排除一切主客观因素的干扰,内心虚静,然后方能洞察宇宙,览知万物。

主体的审美心胸只有达到“涤除玄览”的境界之后,方能使艺术创造完全合乎自然而具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妙。

3.虚静、玄览乃是道家所倡导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

老子关于虚静、玄览的论述对庄子的文艺和美学思想影响很大。

关于道家文学思想的总结

关于道家文学思想的总结

关于道家文学思想的总结道家文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和老子等人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理论和创作风格。

它强调超越形式和表象,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灵性的饱满。

它对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道家文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即宇宙的原始力量和永恒的道路。

道家认为,万物皆由道而来,道是宇宙的本源和万物的根基。

因此,道家文学强调“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的原则,追求宁静、虚无和无为的境界,通过自然的表达方式来揭示人与宇宙的关系。

道家文学的创作风格追求清新、质朴、超脱,强调诗意和意境的表达。

作者们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力图用简洁的语言和精确的形象来描绘自然的美妙和宇宙的奥秘。

例如,老子在《道德经》中以“道”为主题,采用象征、比喻和对立的语言手法,以及无伦无证的辞章,并以其叙述方式独特而著名。

道家文学思想强调思想的自由和灵活,追求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它鼓励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真相,反对权威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倡追求自由和个性的独立。

在道家文学中,个体主义和自由的观念非常重要。

它鼓励人们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自由,反对浮华和虚伪的世俗追求。

这也反映在道家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上,如对人性的拷问、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由的向往等。

道家文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创作方法。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情感表达和主题的选择。

这些作品体现了作者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以及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探索。

道家文学思想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批评和审美观念上。

它强调个性化、自由化和超越性的创作特点,对传统的文学规范和审美标准提出了挑战。

它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创新和变革的先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之,道家文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代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和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三、“得意忘言” 三、“得意忘言”说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 庄子天道》 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 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 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 为其贵非其贵也。” 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庄子外物》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 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 言哉!” 言哉!”
附录
北京大学西语系严宝瑜教授说过这样一个 故事:美国大音乐家约翰 故事:美国大音乐家约翰凯吉曾创作过一 部著名的钢琴独奏曲《 部著名的钢琴独奏曲《4分22秒》,演出时, 22秒 一位钢琴家在钢琴前静坐4 22秒钟。据说 一位钢琴家在钢琴前静坐4分22秒钟。据说 在这段时间里,听众可以听到许多美妙的 音乐。有趣的是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据《晋书》记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 晋书》记载,陶渊明“ 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 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 声。” 声。”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 艺美学思想
《庄子胠箧》:“擢乱六律,铄绝竽瑟, 庄子胠箧》 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 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 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 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第三节 庄子“虚静”“物化”“得意 庄子“虚静”“物化”“得意 忘言” 忘言”的艺术创作论 一、“虚静” 一、“虚静”说
二、“物化” 二、“物化”说
《庄子达生》:“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适 也;忘要,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 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 忘适之适也。” 忘适之适也。”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说“指与物化,说明 表现的能力,技巧已经与被表现的对象没有距离 了。这表示出最高的技巧的精熟。”要做到“ 了。这表示出最高的技巧的精熟。”要做到“指 与物化”,首先必须“心与物化” 与物化”,首先必须“心与物化”。梓庆削木为 鐻、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都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重点复习汇总)

中国文学批评史最完整(重点复习汇总)
.
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
第三节 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荀子直接沦述文学的言论并不多,但是他有反对墨子《非乐》篇思想、 专门论述音乐理论的《乐论》,后来代表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的经典文 献《礼记·乐记》,就是在荀子《乐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荀子 的文学思想也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派生物。他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以 下三个方面:
.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无乐之乐”、“解衣般礴”、“言意之表”
.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 学思想
“无乐之乐”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秋水》 《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这种哲学
观点反映在义艺美学方面,就形成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审美标准和 艺术创造原则。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 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 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 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胠箧》
第一,“天行有常”的自然观对他的文学思想的影响。 《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架亡。”“制天命而用之”
突出强调人在文艺创作上的主观能动性。 《劝学》篇中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
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 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日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1.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论语·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章节练习(道家的文学观)【圣才出品】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章节练习(道家的文学观)【圣才出品】

第3章道家的文学观一、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虚静”说的流变过程与其核心思想。

(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中国古代“虚静”说原本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个概念,后被引入文学范畴,遂变成了一个关于艺术构思的术语。

(1)“虚静”说的含义“虚静”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

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2)“虚静”说的流变过程①老子关于“虚静”说的论述早在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道家修养的主旨为“致虚极,守静笃”。

他认为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而根源则是最“虚静的”,从而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

因此人们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事、无我”的状态,回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

老子把“虚静”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还提出了“涤除玄览”观点,他认为只有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虚空,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

②庄子关于“虚静”说的论述庄子在吸收老子“虚静”思想的基础上,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指出要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必须做到“心斋”与“坐忘”,庄子认为“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在庄子看来人要达到“虚静”的境界必须忘了世间万物,忘了自己的存在,远离世俗切利害关系,不受私欲杂念干扰,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道”达到物我同一达到“物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体会自然,认识自然,创作出真正与自然相通的艺术作品。

③陆机关于“虚静”说的论述最早把“虚静”说引入艺术领域的是西晋文学理论批评家陆机,他在《文赋》中提到“伫中区以玄览”,强调一个好的作品要对外界事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观察,而在这个过程中人要不受外物干扰、思虑清明、心神专一,他所强调的是在创作之前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心境,不受外物和杂念的束缚与干扰,内心清明,心神专一,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审美观照。

第三章、道家文论

第三章、道家文论

Page 6
实际上老子并不是不要文艺,他要求的是一种完全合乎自然而摒 弃人为的艺术,达到与“道”相谐的大美境界。所以他提出: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 形。 ”(四十一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 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道”境界。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境界怎么样才能体会呢?老子认为“天 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章)这就涉及到“虚 实”“有无”的关系。《老子》十一章中说到: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 器之用。凿户 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王夫之《庄子解》中指出:“庄子推而及上,以至于无无”。
Page 18
在庄子看来,实际上没有什么与具体,有限的感性事物彼此隔绝 的“道”。既然现实世界的物化、类化都是赋予的。那么,从本 来的意义上看,它们又是未曾被类化的。换言之,站在事实的立 场上,现实世界是消解化的,站在价值立场上,现实世界是抽象 化的。
Page 17
庄子对自然的思考,是从老子哲学终点开始的,在着眼自然与文 明的问题上,站在自然的立场上,以消解的态度去看待眼前的世 界。在“有”与“无”上,必须以“无无”消解掉这个“无”。 “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 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 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 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齐物论》)
Page 14
《庄子》一书的美学意义,不是以美和艺术作为对象进行理论总结, 而是在谈到其道的问题时,其对道的体验和境界与艺术的审美体 验和境界不谋而合。由于这种结合,后世很自然地把这些带有审 美色彩的哲学问题移植到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理解中,从而使庄 子的哲学命题获得了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庄子》 中所蕴藏的文艺思想、美学理论,并不是以其结论性取胜,而是 以其论述过程中的启发性、暗示性、触及问题的深刻性见长。

第三章 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 《古代文论选读》教学课件

第三章  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 《古代文论选读》教学课件
第三章 老子、庄子及道家文论
一、老子的文学思想; 二、庄子的文学思想; 三、先秦道家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
❖ 老对文艺和美学的主要贡献有二: ❖ 一是对“象”的论述 从审美的角度对艺术创造的客体所要达到的标
准的描述 ❖ 二是对“虚静”的论述 从心理的角度对审美主体所提出的要求
❖ 老子自然无为哲学思想体现在文学批评上,就是强调一种完 全顺应自然的批评理念。在老子看来,客观事物,包括文学 作品,以一种自然状态呈现出来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一旦 加入了人工雕琢。就会损害其自然状态,破坏其内在的美质。 所以他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他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 之。”(四十三章)又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不为而成。”(四十七章)那么,老子是不是不要批评呢?不是 的,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在“无为”之 中,“无为”体现着“无不为”,也就是说不要人为地观察 事物,进行批评,要把个人的欲念、欲望都抛舍掉,才能认 识到事物的真谛,“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一章),河上公 日:“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也”…,可 见,要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就要取一种纯客观的态度,不要 有任何的个人欲念。同时,老子也认为,批评要有群众性, 不要以自己的欲念为出发点,“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 心”(四十九章),文学批评如果失去了群众性,那么,它的 存在价值也就很值得怀疑了。
老子的文学批评理念
❖ (一)辩证趋反
❖ 辩证思想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的 辩证思想导 源于《周易》,但比《周易》更加明朗化和系 统化。老子深刻洞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状况,提 出了许多两两相对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矛盾对立面,如 “无”与“有”、“难”与“易”、“长”与“短”、“高” 与“下”,老子认为这些对立的双方既是矛盾的,同时又是 相互联系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没有“无”也就没有“有”,没有“难”也就没有 “易”,相互之间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不 仅如此,老子还认为矛盾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兮 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五 十八章)。在老子的辩证思想中,老子十分注重相成必相反 的现象,并认为这种现象是趋向道的最高境界,“反者道之 动,弱者道之用”(四十一章),因而,他十分强调从相反的 方向努力,来达到目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 而身存。”

道家对文学的影响

道家对文学的影响

道家对文学的影响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流派之一,其对文学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自然的道,强调顺应自然、守持无为的原则。

这种思想对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在文学创作上体现出来,还在文学理论上有所体现。

在文学创作上,道家的思想影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使得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以自然为主题的描写,如山水诗、田园诗等。

这些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自然现象为主,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同时,道家的思想也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

道家倡导无为而治,反对过度华丽和繁复的修辞手法。

因此,许多道家思想的文学作品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追求简约自然的写作风格。

在文学理论上,道家的思想也对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反对过度规范和刻板的规则束缚。

这种思想对文学批评产生了影响,提倡对文学作品的宽容和包容态度。

道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这种观点对后来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道家的思想也对文艺理论产生了影响。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强调顺其自然的美学观念。

这种美学观念对后来的文艺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文艺创作的自由和个性化发展。

道家的思想还对文学教育产生了影响。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倡导无为而治。

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文学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自然感悟和审美能力。

道家认为,只有通过顺应自然和追求无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内涵。

因此,在文学教育中,道家的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然感悟能力,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去理解和创造文学作品。

道家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教育等方面。

道家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这种思想影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推动了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发展,也对文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道家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的文学观

道家的文学观

“大明”的境界
此是对老子所讲的“涤除玄览”的 继承。在《在宥》篇中庄子认为必须抛 弃一切具体的、局部的、主观的“视”、 “听”、“知”等,才能正正的达到 “大明”境界,也即是人的认识之最高 境界。这与后来荀子讲“虚静”时提出 要达到“大清明”的境界是一致的。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排除一切 主观和客观杂念对自己的干扰,才能智照日月, 洞鉴万物,深入领会创造对象的外在形态特点和 内在规律,集中精力进行复杂的创造活动,使创 造者与被创造者融合为一,是主体和客体进入到 “物化”的状态,这是就能够创造出与自然同化 的技艺产品来,这个道理和艺术的创造是完全一 致的。 《庄 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人问何术 对曰: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 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 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 也。”
庄子把“虚静”看做人认识的最高阶段, 达到这个阶段之后,人对宇宙一切事物及其内 在规律即能了如指掌,一清二楚,而不会受任 何具体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之影响。这种 “虚静”论的致命弱点是他把“大明”境界的 获得与人的具体认识与实践对立起来了。“虚 静”的认识论体现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上的重 要特点,及重在内心的体察领悟,而不重在思 辨的理论探讨。 “虚静”是文学构思的准备阶段。
二、“得意忘言”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 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 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 言哉!” 得意忘言,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然而又要运 用语言文字的矛盾的基本方法。如果拘泥于 “言”,认为“意”即在此,反而不能“得 意",故必须”忘言“方能”得意。
庄子艺术创造论之“得意忘言”
一、“言不尽意”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 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 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 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它不能把人的 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这就是所谓 的“言不尽意”。

道家文艺思想

道家文艺思想

梓庆削木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 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 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 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 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 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 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 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 其是与?《庄子。达生》(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 神。)
吕梁蹈水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 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 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 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 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 “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 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 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 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 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 也。” 《庄子。达生》

影响
<<淮南子>>说“游心于虚”,陆机的“玄
览”,宗炳的“澄怀味象”、刘勰的“陶钧 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苏轼的“无厌且空静”,都是老子“虚静” 说在文艺美学领域的发展。
二、庄子的文学批评思想
1、“朴素为美”和“法天贵真”——“大
美”、“天籁”、“天乐” 2、 “虚静”和“物化”说 3、“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有无相生,致虚守静
“有,名天地之始;无,名天地之母。” (《老子》 第一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 相和,恒也。” (《老子》第二章) “专气致柔”“涤除玄览”. (《老子》第十章) “致虚极,守静笃” . (《老子》第十六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 之用。” (《老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道家的文学观第一节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老子·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曰:“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而闻之音也。

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

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有声是指具体的声音,它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故非“大音”。

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具体“有声”之局限。

附录●北京大学西语系严宝瑜教授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大音乐家约翰·凯吉曾创作过一部著名的钢琴独奏曲《4分22秒》,演出时,一位钢琴家在钢琴前静坐4分22秒钟。

据说在这段时间里,听众可以听到许多美妙的音乐。

有趣的是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据《晋书》记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第二节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风格:“自然”、“素朴”)●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知北游》)、“无始无终”(《秋水》),这是从时空上对“道”的哲学认识。

庄子心目中的“道”即为“自然”,也就是说,“道”即“自然之道”(郭象《庄子注》)。

●《天运》篇里的东施效颦,就充分说明保持自然的本性就能获取美的效果;相反,违背自然去盲目效仿就会产生丑的效果。

《秋水》篇更加说明了这种祟尚自然的思想:“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天,即道也。

●基于这样的认识,庄子以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为文艺创作的渠度。

庄子的命题有四:(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2)“顺物自然”(《应帝王》);(3)“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山木》),(4)“朴素而天下厂莫能与之争美”(《天道》)。

●其基本论点是:文艺创作应该顺合、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天下任何一种美的类型。

●由此可见.庄子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要求文艺创作必须剔除人为的雕琢和华伪,纯任自然、宰性真情地保持事物的自身本性才是真正的艺术,才能达到“功成之美,无一其迹”(《渔父》)的美学效果。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把音乐艺术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

所谓人籁,是人为地通过乐器创造出来的声音;所谓地籁,是风吹大地上各种孔穴发出的声音;所谓天籁,是自然界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自然发出的声音。

在庄子看来,前二者都是假借于他物而形成的音乐,并不属于自然天成的“至乐”;只有块然自生、不假人工的“天籁”才属于“至乐”,即“天乐”。

●《庄子·胠箧(qūqiè)》:“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庄子并不反对类似于“刻雕众形”的文艺创作活动,而是反对那种乖巧华伪的文艺创作方式。

●庄子是一个反儒者,他批判儒家文艺创作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力主“擢乱六律、铄绝竽瑟”、“灭文章、散五采”,唯其如此,才能返朴归真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文明。

●应指出,庄子企图摈弃儒家艺术生产的方式来拯救社会、疗救人性,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其片而性,但是绝不能因此断言庄子就是一个艺术的虚无主义者。

●事实上,他还纠正墨子“非乐”观的错误,肯定《咸池》、《九韶》的音乐美(《至乐》),更何况,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艺术实践者。

关键在于,庄子要求文艺创作主体必须遵循“自然”、“素朴”之法去创造艺术品,才是“天籁”之作。

第三节庄子“虚静”“物化”“得意忘言”的艺术创作论一、“虚静”说: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庄学“本归于老子之言”(《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承继了老子关于“道”的哲学观念,诸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道法自然”(四十二童)等命题,在庄子著作中都得到了继承与发扬。

庄子建立文论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

●庄子在《大宗师》篇中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老。

”●庄子更加侧重于从主体精神的角度来界定和阐释“道”的哲学意义,力图把“道”视为一种超越时空而存在的绝对理念,主宰相支配着主体的精神意志。

●庄子把“道”摆到了至尊的地位,却又具有非语言、概念、名称所能直接认识的不可知性和不确证性,要解决这种肯定“道”存在的客观性和否定“道”认识的可知性之间的深刻矛盾,庄子认为文艺创作主体必须通过“心斋”、“坐忘”两种方式才能实现和完成。

●《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由耳――心一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

●《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文艺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的欲求就是“坐忘”●“心斋”、“坐忘”名虽为二,实则为一,其根本所在就是要求文艺创作主体通过直观经验去领悟、体验、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超越现实获得“道”的精神自由境界。

质言之,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庄子所谓“心斋”、“坐忘”,从哲学角度看有虚玄神秘的色彩,但是从文艺创作学的角度看,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文艺创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创作主体首先正确地处理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虚与实、情与景等—‘系列问题,才能“物化”(《齐物论》)成文艺作品。

唯其如此,文艺创作活动才能逐步达到自由王国的境地。

从这个角度讲,庄子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成,见者惊犹鬼神,人问何术?对曰: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

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

”●梓庆能把“木”加工改造成“鐻”这件艺术品,关键问题是排除“庆赏爵禄”、“非告巧拙”等个人利害得失对艺术创作的干扰,用“齐以静心”(即“心斋”)和“忘吾有四枝形体”(即“坐忘”)的审美态度去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

●推而广之,文艺创作主体只有摈弃—切功利目的,全神贯注地把对客体的审美观照物化到作品中,才能创造出独具匠心的鬼斧神工之作。

●除此而外,《养生主》所谓“庖丁解牛”、《天道》所谓“轮扁斫轮”等寓言,都是强调“道”与“技”的完美统一,从中可悟出艺术创造的持殊性的问题。

它们深深地蕴含着创作主体如何在“心斋”、“坐忘”中达到那种“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天道》)的虚静的精神境界,于是技艺自然而然如神话般创造了合乎“道”的完美作品。

二、“物化”说●《庄子·达生》:“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

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

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说“指与物化,说明表现的能力,技巧已经与被表现的对象没有距离了。

这表示出最高的技巧的精熟。

”要做到“指与物化”,首先必须“心与物化”。

梓庆削木为鐻、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得意忘言”说●《秋水》篇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说明“言”与“意”之间有差异,各有其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层次,可以言论者为“粗”,可意致者为“精”,但是“道”是言论和意致均难以认识的。

郭象注曰:“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而后至焉。

”(《庄子注》)这就是说,要从言外、意致之外才能体梧出“道”那种恍惚朦胧的形象性。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知公式:言――意――道,即言不尽意,意外有道。

●庄子在《天道》篇中详细地论述了文艺创作中“言”与“意”的相互关系:●世之所贵道者,书也。

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认为“言”不能尽“意”中之“道”,因而“言”也就不能尽“意”。

紧接着,庄子列举“轮扁斫轮”的寓言故事来说明“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的技艺道理。

就文艺创作活动而言,这里已经传达出对艺术形象特征的认识。

●在这种“言不尽意”论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外物》)●通过这种类比,庄子表述了文艺创作中由言而意的审美过程:“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到“意”就是超越于“言”。

显然,从“言”与“意”的结合,可以进一步体悟到文艺创作的“形”与“神”问题,即艺术形象的问题。

●关于儒道互补:●以孔子和庄子为例,儒道两家相同之处有三:●1、二家都以人为本,以人和人的价值为中心议题,高扬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2、两家都主张爱人,富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意识;●3、两家都重美,以美为各自的人格追求和审美崇尚。

●其差异性也是多方面的,如:●1、儒家是史官文化,起源于齐鲁文化;道家是巫官文化的嫡裔,起源于荆楚文化。

●2、儒家学说以政治伦理哲学为基础,表现出伦理化倾向;道家思想以生命哲学为基础,表现出自然化倾向。

●3、儒家主善,重美善统一;道家主真,重美与真的统一。

●4、儒家重功利,道家超功利。

●5、儒家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奋斗目标;道家以清静无为为人生目标。

附录一●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附录二●道家文化本身的诗意性道家的哲学思想和艺术精神是相通的。

老庄思想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从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

老庄的“道”从人生观上说是追求生命自由和精神自由,而艺术精神或审美精神的也是“自由”,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老庄对“道”的体悟来看,他们注重“涤除玄览”“坐忘”“心斋”的工夫,这和艺术创造中的审美心境是相通的;从老庄对“大音”“大象”的全美追求来看,这和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是相通的等等,所以我们说老庄思想具有艺术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