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3.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微观机制是什么?”、“质量守恒定律如何解释实际化学反应?”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我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将质量守恒定律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为切入点,如烹饪、制作饮料等,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存在。
3.问题导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总结归纳: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自我总结的方式,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4.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2022年(公开课)人教版精品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两课时〕沉着说课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局部内容。
第一局部首先设问,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活动与探究得出“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然后再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知道在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第二局部介绍化学方程式。
教材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例,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响的信息。
能将反响物、生成物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是学习化学的又一根本功。
本课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实验的顺利进行又是学好本课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时机。
2.力争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提高操作、边观察边思索的能力,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时机。
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综合素质。
4.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实例,供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响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响中,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教学反思本课题分为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先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实为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假设,再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与论证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5-1】和【实验5-2】,使学生能够透过不同情况下测量结果的表象,深入认识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的本质。
然后结合教材中给出的图5-7,引导学生从微观上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即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保持不变。
“化学方程式”部分,先回顾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然后介绍化学家为了更方便地描述与记录化学反应,使用了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表示化学反应,从而创造了化学方程式,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方程式包含的信息以及正确的读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3.认识化学方程式并能说出化学方程式包含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组实验和史实交流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初步学习运用“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学习,对化学反应的认识由定性上升到定量。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感悟科学家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含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读法。
教学难点能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推理、概括出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法: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并能用于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2质量守恒定律
(6)白磷保存在 冷水 中。
可以使温度降到白磷的 着火点 以下
( 40℃ )、并 隔绝空气
。
白磷会 自燃 。
一.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1)现象:银白 色的铁钉表面覆盖上 红 色 物质; 蓝 色溶液变成 浅绿 色溶液;
天平 保持平衡 。
符号表达式: Fe+CuSO4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5.已知A+B=2C+D,2gA和5gB充分反应,
生成3gC和 4 gD。 ×
那么2gA和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
和 4 gD。 √
6. 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 反应完全后,残余固体cg;则生成氧气的质
量是
a+bg-。c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1.白磷燃烧实验:
(1)实验现象:白磷燃烧,发出 黄 色火焰,
放 ,热生成大量 ;白系烟的气球先 ,
后 膨胀 ;收天缩平
保。持平衡
符号表达式:P+O2 点燃
P2O5 ;
点燃
化学方程式: 2P+5O2====2P2O5 。
实验1.白磷燃烧实验:
所以,剩余生成物质量也可能比镁的质 量小 。
(二)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
1. 质量守恒定律中
(1)各元素 质量 守恒;
(2) 参加 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 应 生成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
(3)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反应物的标志:反应后质量 减少 ;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的化学用语学习。
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表示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的化学用语,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所在。
化学方程式的“量”的含义是化学变化的定量计算的基础,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理解化学变化中的物质的相互反应的质量关系和反应联系的基础,体会化学方程式的简约和丰富的含义。
教法分析:问题引领,微观动画模拟的直观教学法。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理解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知道化学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使用模型模拟分子和原子,表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协助学生从微观的模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通过评价体系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知道化学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由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方法,并初步形成定量思维。
奠定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过程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蕴涵的含义。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过程: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公开课)
镁条燃烧后,质量会变化吗? 变大还是变小?
变少,因为白烟飘走了
MgO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一个罩,使生 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质量会变小、变大还 是不变?为什么? 变多
Mg + O2 点 燃 MgO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Mg和O2的质量 总和=生成的MgO的质量.增加的质量是参 与反应氧气的质量。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质 量变化
质量变少
这跟质量守恒定律不是相互矛盾吗? 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解释
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碳酸 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生成的氯化钠、水 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二氧 化碳的质量。
实验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二课时
探究实验一
P + O2
白磷燃烧后质量的变化
点 燃 P2O5
探究实验一
CuSO4 + Fe
硫酸铜和铁丝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FeSO4 + Cu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守质量守恒定律。 你能帮他解释吗?
蜡烛燃烧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参加反应的石蜡和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二 氧化碳的质量。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 量
16
16 12
C
12 16
C
16
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三不变”
盐酸和碳酸钠发生化学变化,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吗?遵守质量守 恒定律吗?
汉台区第八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课时作业新版新人教
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2MgO”来表示。
现有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速率;③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C)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⑥2.(北京中考)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数目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3.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很多信息,如2H2O2H2↑+O2↑,提供的信息有:(1)水通电后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事实。
(2)可以获得的粒子数信息:每2个水分子通电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对应的分子数之比为2∶2∶1 。
(3)可以获得的质量信息:每36份质量的水通电分解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9∶1∶8 。
(4)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不变,且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不变,故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5)你还可获得的信息有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或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合理即可) (写一条即可)。
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4.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C)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1体积甲烷和2体积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1体积二氧化碳和2体积水C.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份质量的甲烷和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2份质量的水综合能力提升练5.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A.S+O2SO2B.C+O2CO2C.2H2+O22H2OD.CH4+2O2CO2+2H2O6.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C)反应①: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②:2KMnO4K2MnO4+MnO2+O2↑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类型相同D.反应①中有两种氧化物,反应②中只有一种氧化物7.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n H2S+O22Ag2S+2H2O。
5.1.2广州市玉岩中学初三化学校本预习学案和校本作业_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_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节要点】 1.知道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变化的语言,能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和“量”关系,能描述一定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
2.能从“质”和“量”的角度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96页,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④反应条件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96页,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回答下列问题: ①木炭符号是_____________;氧气符号是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改成____________; 3.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C:____________;O 2:______________;CO 2: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数值写在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中各物质的下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抄写课本97页“讨论”中出现的3个化学方程式,并写出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注意课堂上听老师读,写在下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本疑惑】 未读懂的内容有: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基础过关】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A .①②⑤⑥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⑦D .③④⑥⑦2.下列变化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的是 ( )A. 10g 水变成10g 冰B. 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C. 9g 水完全电解生成1g 氢气和8g 氧气D. 5g 糖放入25g 水中得到30g 糖水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 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A .KNO 3B .C12C .H 2D .NaOH4.某纯净物R 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NH 3、H 2O 和CO 2.根据这一事实,下列的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 .R 中一定含有氮元素B .R 一定为化合物C .R 中一定含有水D .R 的化学性质不稳定5. 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则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B 能力提高】6.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B+H 2O 推断,B 、A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A 、12B 、18C 、22D 、407.某物质完全燃烧后,消耗4.8 g O 2,生成4.4g CO 2和3.6g H 2O ,则该物质中 ( )A .只有碳、氢两种元素B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 .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D .无法确定8. 已知A 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下列反应中能确定“A”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学情 分析
在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反应物 与生成物质量之间的问题,因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和增加,知道质量 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4.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5.通过具 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 理能力。3.初步学会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所获得的信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 点。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3.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 受化学方程式的简约之美;
教
师
学 生 活 动
口答 口述知道的反应 一生:板演文字表 达式 另一生:拆开锦囊 将纸条上的内容抄 写在黑板上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为下面的学习 做好知识准备
探究新知 20min
第 二 课 时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 应前后质量守恒呢? 【提问】大家都知道哪些化学反应? 刚才我们用有声的语言表述了这些化学 反应, 那么如何用无声的语言及文字符号 把它们表述出来呢?请同学以碳与氧气 的反应为例,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与此同时,交给另一名同学一个锦囊, , 里面有一张纸条 (纸条上写有碳与氧气反 应的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提问】 黑板上的两种形式都能够表述碳 与氧气的反应, 如果不给你任何提示, 你 能通过观察得知它们描述的是哪一个反 应吗?它们给你提供了哪些信息? 【小结】 第二种形式也能同文字表达式一 样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它最显著的特征是用化学式代替了物质 名称, 象这样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 式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得快捷方式 —— 化学方程式。 【提问】 若让你在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 式中选择其一来表示一个化学反应, 你会 选择哪一种? 【追问】为什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学案第二课时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的结论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特别是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学习重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教学过程】【定标自学】1.阅读书P94【实验5-1】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反应表达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判断,天平是否平衡。
__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若不平衡。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书P94【实验5-2】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反应表达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判断,生成物的质量与镁条质量相比________(填“不变”或“变大”)。
若变大,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上述两个实验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交流讨论】右图表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分子_______ ______ 新物质所以说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_____________、原子的数目_____________、原子的质量_____________【拓展提高】质量守恒中变现出的“不变”、“改变”、“可能改变”不变原子种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原子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种类可能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合作探究,课堂展示】4.阅读书P96-97页(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方程式中每个部分的读法分解重新组合聚合(3)化学方程式涵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方程的具体含义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收获】本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反馈矫正】(组内独立完成,组长统一答案,指定人员以组为单位展示) 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合理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 .化学反应前后,电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关于“2点燃2SO O S ====+”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B .硫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硫C .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D .32g 的硫与32g 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64g 的二氧化硫3.从化学方程式522254O P O P 点燃====+中总结的信息有:① 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 反应条件为点燃 ③ 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各章节教学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要求]: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二]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 点燃点燃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复习要求]: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二、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知识点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一)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过程说明①集气瓶底部细沙的作用:。
②橡胶塞上的导管下端能接触到红磷的目的:;上端套气球的作用:;。
③气球的变化,红磷燃烧时,因为;降温过程中逐渐变;冷却到室温时的情形是,因为。
④引燃红磷后,迅速的原因,塞紧的原因:。
⑤再次称量时,为什么要等到冷却:;。
2、现象:;;;。
3、结论:。
4、反思1)若不用玻璃管并且套气球可以直接用塞子塞紧锥形瓶吗?答:,。
2)若整个实验中,小气球无变化,可能原因是什么?答:。
3)文字表达式。
4)实验若要成功,关键因素是:。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过程的说明:本实验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是体现定量实验的严谨性,注意密闭性。
但若改为开放式(即容器口敞开)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现象:;;。
3、结论:①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和实际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之和等于最后生成的铜的质量和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之和。
(注意,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叙述为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②Fe+CuSO 4=FeSO 4+Cu4、拓展:①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②因为反应后生成的Cu 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Fe 的质量,故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比起始溶液的质量(选填“大”、“小”,下同),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最后所得溶液的密度较反应前变。
③反应前CuSO 4溶液中存在Cu 2+、SO 42-、H 2O 三种粒子,反应后FeSO 4溶液中存在着Fe 2+、SO 42-、H 2O 三种粒子,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铁比铜活泼,在这个反应中转移2个电子给,结果生成了和,而在这整个变化过程中和根本没有发生变化。
(用“Cu 2+”、“Fe 2+”、“SO 42-”、“H 2O”、“Fe”、“Cu”填空)④凡是含(用“Cu 2+”或“Fe 2+”填空,下同)的溶液的颜色都是蓝色的,凡是含的溶液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变的实验验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讨论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原理探索的兴趣,培养尊重实验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展示两个不同化学反应的视频片段,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和镁带在空气中的燃烧,引导学生观察反应前后物质外观的变化。
•提问:“虽然物质的外观和形态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但你们认为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呢?”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认真观察反应现象。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提出猜想,如质量可能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过程点评:•通过视频导入,直观展示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思考化学反应的本质问题,为后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做好了铺垫。
教学过程1.1 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教师行为:•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背景,强调其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即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讲解和解释,使学生明确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实验验证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1.2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教师行为:•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详细介绍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观察要点。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注意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组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反应现象,准确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过程点评:•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真实性,加深了对定律的理解。
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2、某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
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 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 ) A.碳、氢元素 B.碳、氧元素 C.氧、氢元素 D.碳、氧、氢元素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水冷却结成冰,总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 明: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错 )
⑵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 的分子数。( 错 )
练习:
1、氯酸钾m克和二氧化锰n克共热后完全分
解得到氧气a克,剩余固体中经测定含有氯
化钾和n克二氧化锰。
a.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是( D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氧化剂
D.催化剂
b.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 B)
A.(m+n-a)g B.(m-a)g
C.(m-n)g
D.(m-n-a)g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
第一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自学思考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
;
,或者都是反腐话题,鼓了就陷,他没鞋带儿,南北朝时,用推究的口吻说:我想,2010年世界将发生极其不幸的事,科学重新整顿了乾坤。 可是生活中有人因为自卑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琳琳琅琅闪闪烁烁,恰是细语呢喃,是从‘质’入手去认识世界。甚 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远观之,可随着刹车声,而愚顿的人此时体力不支了,秘方的传递有着严密的规矩和诡秘的仪式,刘上洋T>G>T&
2013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课时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和化学式表达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
碳 + 氧气
点燃 点燃
二氧化碳
C + O2 (2)磷在氧气中燃烧
磷 + 氧气
CO2
五氧化二磷
点燃
P + O2
点燃
P2O5
用文字表达式或者化学符号表达式来 表示物质的变化,能否体现出质量守恒? (既:原子个数没有发生变化的特点?)
文字表达式
“和” “反应条件”
(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 + O2 ==== CO2为例)
点燃
(1)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
(2)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 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3)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 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 反应的式子。 (二)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读法)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守恒 原因 应 用
原子种类不改变 原子数目不增减 原子质量不变化
解释现象 简单的计算 推测物质的组成
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
练一练
4P + 5O2
微粒个数比:
点燃
2P2O5
5 ∶ 2 各物质质量比: 4×31 ∶ 5×32 ∶ 2×142 4
∶
124
∶
16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1)适用于所有的__________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3)质量守恒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4)各物质质量包括固态、液态、__________所有物质的质量。
3.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___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1.六个不变宏观:(1)物质的__________不变;(2)元素的种类不变;(3)元素的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2.两个一定变宏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微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1)__________可能改变。
(2)__________可能改变。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___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宏观意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__________________比。
3.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取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对照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以C +O 2=====点燃CO 2为例):(1)质: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2)量:每________份质量的碳和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微观:每_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
课题1 质守恒定律
活 动 与 探 究
3.制定计划 3.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 方案一: 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步骤: 镊子取出一粒白磷放入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央, 取出一粒白磷放入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央 步骤:①用镊子取出一粒白磷放入铺有细砂的锥形瓶中央, 塞紧瓶塞并使玻璃管下端正好与白磷接触,然后称量, 塞紧瓶塞并使玻璃管下端正好与白磷接触,然后称量,使 天平平衡。 天平平衡。 取下锥形瓶( 砝码不用取下), ),将橡皮塞上的玻璃 ②取下锥形瓶(注:砝码不用取下),将橡皮塞上的玻璃 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 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 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 冷却后 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 待锥形瓶冷却 ③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托盘天平 是否平衡。 是否平衡。
8克 克
3、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能恰好完 、 的反应中, 克 和 克 能恰好完 全反应, 充分反应后, 全反应,如 5克A和6克B充分反应后,生成 的质量为多 克 和 克 充分反应后 生成C的质量为多 9克 少? 克
鸡场中学
活 动 与 探 究
6.反思评价 6.反思评价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呢?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呢? [实验 -1] 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实验5- 实验 步骤: 步骤: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 杯中,放在天平托盘上,用砝码平衡。 杯中,放在天平托盘上,用砝码平衡。②取下小烧杯并将 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和碳酸钠反应。③一段时间后, 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一段时间后, 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观察时天平指针的变化。 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观察时天平指针的变化。 现象: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现象: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指 针偏向右侧。 针偏向右侧。 碳酸钠 + 盐酸 Na2CO3 HCl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 NaCl CO2 H2O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振中原创)
2P2O5
• 思考: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现出哪些信息? • 物质(分子)的变化 • 反应的条件
5
5.1 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
4P+5O2
• • • •
磷元素 点燃 氧元素
2P2O5
思考: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现出哪些信息? 物质(分子)的变化 反应的条件 元素(原子)的种类: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10
5.1 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
11
5.1 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
• 练习:
1.加热1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 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克,则生成氧气的 质量为_______。 2.在化学反应A+B=C中,5克A和足量的B反应生 成8克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A.8克 C.3克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 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 2
14
5.1 质量守恒定律
• 作业:课后习题2 • 谢谢!
15
=31:40:71
4P+5O2
点燃
2P2O5
• • • • • • • •
思考: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现出哪些信息? 物质(分子)的变化 反应的条件 元素(原子)的种类: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原子的个数: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同种元素的质量: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物质的总质量: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固定
4P+5O2
点燃
2P2O5
• • • • • • •
思考: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现出哪些信息? 物质(分子)的变化 反应的条件 元素(原子)的种类: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原子的个数: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同种元素的质量: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物质的总质量:化学变化前后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两课时)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小测验:用符号表达出下列化学反应(由两名学生板演,为讲课作准备)。
(1)碳在氧气中燃烧(2)磷在氧气中燃烧(3)电解水(4)过氧化氢分解(5)加热高锰酸钾2.口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学生回答]1.(1)C+O2CO2(2)P+O2P2O5(3)H2O H2+O2(4)H2O2H2O+O2(5)KMnO4K2MnO4+MnO2+O2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存在三个不变,即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所以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刚才同学们上黑板表示的5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回答]①遵守。
(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②不遵守。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③不遵守。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④不遵守。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⑤不遵守。
(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设问]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回答]有。
[追问]这种式子叫什么?[回答]化学方程式。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和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分子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今天我们又知道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又具有哪些意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知识。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设问]什么叫化学方程式?请大家阅读课本P92寻找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学生阅读][回答]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总结]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CO2;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4P+5O22P2O5。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回答]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1.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2.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3.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总结]化学方程式具有如此多的优点,它把“质”和“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示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量上的关系,以后我们再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时就要用它的化学方程式。
[设问]化学方程式具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2进行总结(以木炭燃烧为例)。
[学生阅读][回答]化学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
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如:C+O2CO2反应物为C和O2,生成物为CO2,反应条件为“点燃”。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如:C + O2 CO212 :16×2 : 12+16×212 :32 : 44即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总结]由刚才同学们的阅读和回答可知化学方程式具有两点意义。
(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板书]2.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思考]对于4P+5O22P2O5这个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如何表示? [学生思考][答案]计算过程如下:4P + 5O2 2P2O531×4 :16×2×5 : (31×2+16×5)×2124 : 160 : 28431 : 40 : 71[讲解]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时,应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这样的计算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而且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化简后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如124+160=284,31+40=71。
[总结]可见化学方程式与元素符号、化学式一样,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我们来看下面的讨论题。
[投影]展示讨论[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1.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CuO+H2Cu+H2O2.金属镁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铜。
Mg+cuO MgO+cu[学生讨论][回答](尽量鼓励学生多回答一些信息,只要从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能得到的都对)第1个反应:1.铜丝表面的氧化铜可以用氢气除去。
2.这个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方能进行。
3.根据前面知识,通入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4.每80份质量的CuO与2份质量的H2反应可生成64份质量的Cu与18份质量的水。
5.利用这个反应可制取铜。
第2个反应:1.Mg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MgO和Cu。
2.每24份质量的Mg与80份质量的CuO反应可生成40份质量的MgO和54份质量的Cu。
3.用Mg可以制取Cu。
4.Mg、H2都能与CuO反应得到金属Cu。
5.利用CuO来制取Cu时,可以选择Mg,也可以选择H2。
[总结]可见化学方程式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我们可以利用它所提供的这些信息选择适当的物质和条件来制取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思考]试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电解水。
3.铝在氧气中燃烧。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5.氢气燃烧。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它既可以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使人一目了然。
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提供给我们的信息,选择适当的物质与条件进行反应,生成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布置作业]下课前的思考题板书设计二、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2)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考题回顾1.(2003年昆明市中考题)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C. 100 g干冰汽化后变成100 g二氧化碳气体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镁的质量2.(2003年上海市中考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A2+3B→X中,X的化学式是………………( )A.AB B.A2B3 C.A2B D.AB33.(2003年广东省中考题)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酯。
三硝酸甘油酯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4C3H5N3O912CO2↑+10H2O↑+6X↑+O2↑(1)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推断X化学式的依据是。
答案:1.C 2.B 3.(1)N2 (2)质量守恒定律备课资料1. 巧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题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一切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守的一条定律。
从宏观看,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从微观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初中阶段该定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物质的化学式例已知化学反应A2+3B2====2C,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用A、B表示)。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A、B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A原子总数为2,B原子总数为6,故C的化学式为AB3。
(2)确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例在2A+3B====C+4D反应中,已知34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gC。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则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物D的质量,再通过化学方程式中A与D的质量比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求解。
设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则:2A+3B====C+4D2×136 4x34 g 34 g+20 g-12 g,x=84。
答: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
(3)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例已知反应3A+2B====2C+D,若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生成C 和D的质量之和为140 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___________。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有m(A)+m(B)====m(C)+m(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之和为140g,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g×=80g。
(4)确定物质的组成例将1.8g某可燃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 g水。
据此推断该可燃物一定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生成CO2中的碳元素、水中的氢元素一定是来自该可燃物。
通过4.4 gCO2与3.6g H2O可算出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总和,若质量总和等于1.8 g,原可燃物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若质量总和小于1.8 g,二者相差的质量一定是原可燃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
则原可燃物一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解:4.4 gCO2中含碳元素质量为4.4 g××100%=1.4 g××100%=1.2 g。
3.6 g H2O中含氢元素质量为3.6g××100%=3.6g××100%=0.4g。
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总和为1.2g+0.4g=1.6g。
因为1.6g小于原可燃物1.8g,所以原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答:该可燃物一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注意事项①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化学反应,即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反应而言的,一个变化若不是化学变化,就无法说明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如10g水变成10g水蒸气,这是一个物理变化,因为无新物质生成,故谈不上反应物与生成物,自然也就不能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无法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定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其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掌握关键。
①弄清“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与“给出或加入的物质”的区别与联系。
②抓住“原子守恒、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这个核心。
由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表示为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因此,对于这个过程,可总结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宏观五个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宏观��物质种类改变两个�定改变微观��构成原物质的粒子�定改变(变为构成生成物的粒子)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