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概论美术教育!
美术概论
招生专业:美术学一。
简答题{每题4分,共8题}写出下列四个艺术流派中的2~3名代表性艺术家1、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画派2、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法国新古典主义3、十九世纪的英国拉斐尔前派4、二十世纪初的德国表现主义5、青铜器的纹饰有哪几类,每类的代表纹样,其主要成就6、汉代壁画有哪些代表,举例说明其表现风格7、清初四画僧的绘画风格8、清末“海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二、分析题{每题8分,共4题}1、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艺术家凡爱克兄弟的艺术特色及其贡献2、为什么说毕加索的作品《亚威农的少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宋代花鸟画对当代的影响4、陈洪绶的主要艺术成就三、论述题{考生从以下A、B两组题中各选一题解答。
共两题,每题18分}A1、在当今的造型艺术诸流派中,你如何评价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A2、浅论二十世纪的美国纽约画派及其抽象表现主义手法之盛衰。
B1、“新文人画”简论B2、刘海粟与徐悲鸿画风比较考试科目:美术史论招生专业:(美术教育学方向)美术学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6题}1、董其昌的南北宗论2、近代中国绘画史上的“上海画派”3、敦煌壁画4、法国印象派绘画5、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南北方艺术的代表画家二、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6分,总计52分}1、试论美术史研究在美术教育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2、试论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与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3、试论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现代艺术的发展考试科目:美术概论招生专业:美术学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40分}1、美的规律2、直觉3、形象思维4、“美的世界”的构造5、巫术论6、“解衣般礴”7、表现论 8、美术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请论述美术的三种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2、请就艺术的综合发展与门类的开放性美术概论复习资料(部分)一. 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 B.经济基础 C.政治2. 艺术的认识作用基于A. 艺术作品的形式B.对现实生活的反映C. 艺术作品的语言D.艺术作品的主题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 )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4. 艺术构思的过程是( )A.对生活的艺术体验过程B.加工艺术素材的过程C.艺术表现的过程D.塑造典型形象的过程5. 艺术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意象思维D.想象思维6. 抽象表现派的代表人物是( )A .达利B .毕加索 C.康定斯基 D.马蒂斯7.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是( )A.相互影响的关系B.决定的关系C.从属关系D.没有关系8.艺术作品的主题即A.题材B.政治思想C.体裁D.中心思想二、填空题1.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手段是___________。
美术教育学简答题
美术教育学简答题1. 美术教育的含义是什么?答:美术教育的含义可以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来体现,根据对两方面不同倚重,我们可以相应地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
2. 美术学科性与美术教育的关系是什么?答:美术是确立美术教育的学科基础,在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中地位十分突出,因而传播与发展美术文化成为其主要追求的目标,在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中美术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基础因素。
传授适量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仍是十分重要的,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教育学功效的获取,不忽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才能突出美术教育的学科性。
3. 普通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的区别?答:其区别体现在以下几点方面:1、是培养目标。
2、是个体性与工具性。
3、是对象。
4、是内容。
5、是评价。
4. 简述我国美术学科教育理论和课程发展的过程?答:我国美术教育有一个由教学法向教育学演进的基础过程,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美术教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的从近代师范教育出现后算起,在美术教学法的课程的开设过程中相关的研究也开始起步,新中国成立以后教学法课程得以继续巩固和发展,20年代起改革开放后我国美术教学法的研究又上高峰,大量的学术著作材料和文论相继出现和发表,烘托出浓郁的学术气氛。
5. 简述美术教育教学的性质和研究方法及教学方法?答:美术教学的性质::1、理论性2、应用性3、综合性。
美术教学的研究方法有:1、方法论基础2、一般方法3、具体方法。
美术的教学方法教学:1、讲授法2、阅读法3、观摩法4、讨论法5、实践法6. 简述全面发展的美术思想经济目的与经济状况美术本身的发展变化与美术教育的关系?答:全面发展的美术思想,其一是中国虽有漫长的封建社会但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种政教合一的严酷的宗教统治,而且中国还有影响至深的老庄思想。
其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系统思维古代称之为“体”。
美术教育发展与经济的关系是:1、美术在造型性上与非美术的造型活动相同,从而使美术教育在造型力的培养上满足广泛的经济生活的要求,反过来说广泛的经济生活的种种需求也将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完整版)美术教育学新编
(完整版)美术教育学新编第⼀章美术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第⼀节美术教学的实质——教育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的意图:发出指令——指导和要求学⽣完成⼀系列的学习⾏为传播知识——获得知识,形成进⼀步⽣发的知识结构传授技能——获得完成特定⾏为的⽅法、程序和处理材料的技能传达情感——形成喜爱、厌恶等情感与态度传递价值观——形成好与坏、有⽤与⽆⽤的价值态度第⼆节完成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分析教材⽂字类:课题、主课⽂、提⽰、说明、解释、祈使图像类:主题图、活动场景图、欣赏范作、步骤图、学⽣作品范例⼆了解学⽣◎学⽣的发展分期:⑴⼉童时期(6-12岁)⼩学阶段·⾝体发育迅速——黄⾦时期·记忆⼒发展迅速,能够逐渐理解抽象概念。
11岁左右,能够系统理解事物;12岁能⾃由组织抽象思维·热衷于与同学交往,“结党期”。
9岁开始,⾃我意识减弱,开始理解他⼈⽴场和思维⽅式⑵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体发育的第⼆次⾼峰,关注异性和⾃⼰在异性眼中的形象。
·最⼤特征是⾃我意识的觉醒·关注⾃⼰的⾝体、容貌、能⼒、性格和家庭环境,是从孩⼦到成⼈的发展阶段,控制⼒差,易冲动·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抽象思维为主导,但具体形象在思维中仍占重要地位⑶青年时期(14、15岁-17、18岁),⾼中时期·发育接近成熟·形成⾼度概括化的观察能⼒·记忆⼒成熟·形成抽象思维逻辑能⼒·语⾔成熟·热情、易激动,情感持续时间长·⾃我意识基本成熟◎学⽣美术能⼒发展:⑴涂鸦期:2-5岁,动觉快感⑵图式期:5-8岁,概括图式表现事物⑶写实期:9岁开始,尊重视觉感受三教案撰写※教案的要素与形式课题年级授课⼈教学⽬标(认知、情感、技能领域)教学⽅法(讲述法、⽰范法、演⽰法、实践指导法、提问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指导法、问题发现和探索指导)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新课、学习新课、布置活动、⼩结)课后反思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五常⽤的美术教学⽅法第⼆章理解美术教育第⼀节美术教育的构成第⼆节美术教育的内涵与分类任何学科教育都是由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构成的。
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的分类
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的分类(一)一般的分类对美术教育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某一美术教育类型的特征,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有针对性地研究和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目前,对美术教育一般存在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从年龄段上分为学前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育和大学美术教育学前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主要指在幼儿园、托儿所或学前班进行的美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指在各类小学实施的美术教育。
中学美术教育包括在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以及中等师范学校进行的美术教育。
大学美术教育则包括在专业美术院校进行的美术教育和普通高等院校进行的美术教育。
此外,各类老年书画学校,则可相应地归为老年美术教育。
2.从教育的场所方面可分为学校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和家庭美术教育学校美术教育是在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的美术教育。
这类美术教育一般有权威性的教学大纲,正式教材,严格的教学计划和一定的考核方法等。
社会美术教育包括青少年宫美术教育,以及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各类短训班、补习班进行的美术教育。
家庭美术教育指在家庭进行的美术教育,一般由家长或家庭教师担任指导。
(二)根据美术教育涵义进行的分类从美术教育涵义出发进行划分时,我们可以按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将美术教育相应地分成以技能传授为主,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美术教育和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美术素质为目的的普通美术教育。
这2种美术教育类型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目标专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各类美术专门人才,并以此满足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学生以某种专业技能获取社会职业。
而普通美术教育的着眼’点是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社会角色不具备决定性,但具有问接和隐性作用。
这表现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美术素养的人完成某些工作的有效性更高,从而被社会选择的机会更大。
2.本体性与工具性专业美术教育着眼于美术本体,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美术文化。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教案
知识目标:掌握美术、学前儿童美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概念;
明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理解国内和国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利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服务;
初步学会利用美术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素质目标:
教学重点
3.幼儿开始脱离实际物体在符号意义上进行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想象。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
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的创造力
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绘画发展之中。从最初的乱涂乱画,到画出一些符号和形状,再到把各种基本形状有选择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图像,幼儿的创造力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同时也在绘画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不同的绘画类型对于幼儿的创造力发展的作用也不相同。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遵循学前儿童的总体要求,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旨在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2. 雕塑
雕塑可以用雕和塑的材料制作三维也就是立体的形象。雕是从整块的坚固材料上把多余的东西去掉,使剩下的部分形成形象,如泥塑、陶塑等。雕塑作品是具有实在体积的,它的特点是三维性。
3.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一种美术分类,通常又分为实用工艺和观赏工艺两类。
4. 建筑
建筑及人类的居所,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生存设施。
4.对学前儿童而言,美术还是对其实施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美术的种类、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了解中外美术的发生发展,掌握中外美术的共性与差异性;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以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及作品、美术现象与重要流派为媒介,探究中外美术作品形成的文化背景、历史必然以及美学意义;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总结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具有对美术创作、美术评论及美术理论研究的能力。
并能运用所学的美术理论知识,关注美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达到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和增强人文素质的目的。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范梦主编.美术概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2)邹跃进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主要参考书
(1)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全8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蒋勋.艺术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3)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4)房龙.人类的艺术,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5)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6)张道一.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术教育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完善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教育既可以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包括美术教育的价值、内容、方法及其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等。
众多研究表明,美术教育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感受和表现力,促进心智发展。
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艺术史、学习艺术技巧、培养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等。
通过学习艺术史,学生可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
学习艺术技巧则是让学生掌握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表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培养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感情。
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是研究的重要方面,包括教师主导的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讲授方法是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来传授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合作学习方法则是在小组或团体中,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完善人格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美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
此外,美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尽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方面有很大的价值,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教学资源和条件的限制,有些学校和地区的美术教育并不充分,学生接触艺术的机会较少。
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艺术不感兴趣,对美术教育的效果不甚理解。
美术教育学
填空1儿童美术向成人美术的发展大致分为涂鸦期,图式期和写实期2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是汉代的鸿都门学。
3最早对审美教育进行论述的哲学家是德国的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最早讲工艺制造的书是《考工记》4 1911年冬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美术专门院校—上海国画美术院成立。
1918.4.5我国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成立。
5人类的思想传统不论表现如何复杂多样,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两级,一是科学理性主义之极,二是浪漫表现主义之极。
6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三类:1美术创作(创作制作展示)2美术批评(欣赏批评)3 美术历史(历史情景文化)7美术教科书涉及的三方面主题或课题:1美术与自我2美术与社会3美术与自然8美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体现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
9知识教学,任何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美术学科也是如此。
在美术学科中,知识类的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事实性的知识,一个是概念性的知识。
10最能区分是否是改善评价的是质性评价。
名词解释1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目的是为了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能,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要。
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以美育代宗教”:此观点由蔡元培提出认为美的教育可以改变人们单纯追求物质的倾向,完善人性,起到宗教在西方文化中起到的作用。
3包豪斯:起源于德国现代设计流派,追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崇尚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教育模式对现代美术教育影响至深。
4视觉文化美术泛化的当代表现,这一概念大大拓展了美术的内涵,只要基于视觉形象之上的图像艺术形式均可称为视觉文化的一部分。
5研究型美术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而且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6美术的情感性特点:情感是艺术的共性特点,因此也是美术学科的特点。
体现在美术作品不是通过理性的方式说服人,是通过情感的方式打动人心、改造人的精神世界,起到愉悦人心和唤起观看者内心情感的作用简答1美术教育学的性质:1理论性所谓理论性应体现为对现实事物的概括性的知识体系,必须具有抽象与概括的品性。
《美术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3.质量监控:实施教学过程监控,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一、课程展望
1.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使之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
2.加强与国内外美术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课程的国际影响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输送优秀人才。
2.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十五、课程持续改进与发展策略
1.深入分析评价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2.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课程评审,引入外部视角,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
3.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过程的组织技巧与管理策略
-创新性教学策略的应用与实践案例分析
八、教学资源与环境
1.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美术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络资源、美术馆等。
2.教学环境:提供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实践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九、教师团队与学术交流
2.实践成绩:包括模拟教学、作品创作、案例分析等,占比30%。
3.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占比40%。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美术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五、教学支持与服务
2.第五周至第八周:美术教育心理学
-学生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
-美术学习心理过程与教学方法
-美术教育评价与心理测量的应用
什么是儿童美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
儿童美术教育什么是儿童美术教育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 1、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学前儿童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儿童美术教育应为学前儿童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儿童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儿童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像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儿童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儿童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像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儿童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像、理解相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孔起英副教授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1、美术教育能健全儿童的大脑,开发智力; 2、美术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3、美术教育能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美术教育可以塑造儿童良好的个性; 传统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美术教学,注重临摹,忽视儿童的个性表现常用简化了的图形做为形象表现的模式,通过临摹灌输给儿童,把称为让儿童掌握绘画“词语”;儿童在成长中,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成人先入为主地教他们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使儿童形成定势,儿童学会了这些形象公式,套用在自己的画里,就出现了所有儿童画一个模子的太阳、大雁、花、树……;比如常见少儿园的孩子用一条折线画大雁,他们从老师那值得到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这个符号代表鸟,他们不知道绘画形象来源于生活,他们不懂得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各种形态特征的鸟长得是不一样的,临摹教学使儿童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生动有趣的物象不会画也不敢画,每个孩子的画没有个性;2、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儿童成长的历程,教材内容脱离儿童实际如教材内容由简到繁,从成人的眼光看儿童的造型能力发展,认为:物象的形状越简单,儿童越容易掌握和接受,所以教材从简单形到复杂形安排,以体现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所以教材规定由平面形开始: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形……看来这种安排似乎是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实际上儿童生来认识世界并不以形的繁简来发展认识,他们喜欢画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他们一开始拿笔画画就先会画人;儿童在成长中的思维常常产生掌握世界、了解世界,并证明世界神奇的冲动,儿童图画常表现了人类发展中各阶段的创造力,他们能把大千世界中变化万千的事物,自由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实践证明儿童绘画题材并不存在繁简问题,我通过教学实践了解到,富于变化的复杂形反而易于被儿童接受,如,中学教材中的旅游鞋、自行乍、古建筑……,都是儿童写生的好题材; 3、传统美术教育的评估标准,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只以象不象为评价作业的标准,忽视了艺术中的多元化表现;戎安娜:怎样正确进行少儿美术教育一:儿童美术教育就应该“还孩子以率真的童年”倡导提高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还他们以率真的童年,在美术教育里面释放孩子的天性;让美术届和教育届的官方权威机构通过儿童美术事业得到很好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 二:家庭美育环境是儿童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庭美育,能够带给孩子和父母多少美好的沟通、能够点燃多少父母已经遗忘的艺术热情、又能对生活的质量有多大的提升,一个知晓艺术、知晓美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必定有着更好的情操、理想和志趣,所以,我们希望能通过努力把“艺术教育”从人为设定的功利架上解放出来,还艺术一个真正的意义,让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情感、幻想和快乐; 三:走出少儿美术教育误区一、准确把握的目标定位; 少儿美术教育目标应定位在孩子的终身受益上,而不能只限于年龄阶段;年龄特征强调的仅仅是此阶段少儿的一般规律,我们应该从每个孩子具体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目标的定位指向塑造个性、开发潜能和培养创造力上,使孩子终身受益;少儿美术教育的目标还应该把培养能力放在比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位置上;当然,没有知识和技能支撑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知识和技能应是少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多方面的经验,而不纯粹是通过记忆储存起来的特定的知识与技能;所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应该整合在一起; 二、准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少儿美术教育领域的“教”与“学”跟其他领域一样,确是一对比较难以处理好的矛盾;要解决好这对矛盾,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少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尊重少儿的主体地位,就是支持少儿的自主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坚持在支持中引导,使教育与发展融为一体;具体地说,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要从孩子的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孩子的发展中把握“教”;让少儿在感受体验、操作尝试、中去理解知识、学习技能; 三、正确处理“即时效应”与“终身发展”的关系应根据少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少儿选择既贴近生活又让少儿感兴趣的美术教育内容;教师也可以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如: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少儿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出参观回来,教师可以让少儿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四、正确处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在少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重视过程评价;首先,要重视少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少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少儿建立自信;其次,评价中要重视少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教师应允许少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再次,要重视培养少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这样,我们的评价对孩子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 美术活动是儿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孩子来说既是玩画游戏,同时又是一种再创造;同时,儿童美术教育同专业的美术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儿童美术教育主要靠发展直观知觉,通过观察、体验、记忆、联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人的一切感官,让儿童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儿童美术是综合性教育,需要利用多种媒体对儿童进行刺激,使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顺应儿童自然发展,把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完善创作所要表达的感受。
《美术教育学》课件
教学资源开发
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未 来美术教育将进一步开发丰 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数字 教材、在线课程等。
跨界合作拓展
未来美术教育将积极寻求与 其他领域、行业的跨界合作 ,以拓展教育的边界和可能 性。
质量监控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与评估 体系,以确保美术教育的质 量和效果,是未来美术教育 发展的重要保障。
美术教育学涉及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方法、课程设计、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旨 在为美术教师提供全面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
美术教育学的重要性
培养审美意识
美术教育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 创作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 意识和审美判断力,提高个人素 质和综合素养。
促进社会交流与沟通
美术作品可以成为人们交流与沟 通的桥梁,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 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跨文化 交流能力。
评价美术教育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 和认知水平,是否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 。
教学方法
教学氛围
评价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是否能够有效地 传授知识和技能。
评价美术教育的教学氛围是否有利于学生 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否能够培养学 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美术教育的评价方法
促进创造力发展
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承文化
美术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 过美术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 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感。
美术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美术教育
古代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承 技艺和满足社会需求,如中国的 书画教育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
Part
02
美术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与指导》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美术及美术教育的含义。 2.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3.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及方法。
第一节 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
“美术” 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 平面或立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作者对客观 世界的感受,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美术的主要类型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 和书法篆刻等。
(1)欣赏对象
具 体 内 容
(2)欣赏知识和技能
① 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如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 ② 作品主题的分析,如艺术家的意图等。 ③ 对作品的联想。 ④ 对作品的表达。 ⑤ 作品的背景知识。如艺术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
2.绘画
(1)绘画工具和材
具
料的认识和使用
体
内
(2)绘画的形式语言
内
(2)绘画的形式语言
产工具、建筑物、简单的生活事件、动画影片的情节、
容
自己想象中的物体与事件以及简单的装饰画等
(3)绘画的题材
3.手工
(1)材料和工具
具
体
内
(2)基本形式
容
(3)手工题材
3.手工
(1)材料和工具
具
体
内
(2)基本形式
容
(3)手工题材
3.手工
(1)材料和工具
具
体
内
(2)基本形式
容
(三)区角活动中的美术活动 区角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组织形式 之一。这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类低结构化的活动。 活动没有统一的目标和内容,多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 材料,并与同伴、教师互动,以自己生成为主的方式进行活 动。区角活动多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有时接近于幼儿的 游戏活动。
(完整版)美术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美术教育概论复习题库(所提供的题库是不完整的,但是可以从中看出出卷的思路和方法,重点是论述题与案例题,要提前准备的,所以一定要尽早落实;简答题是拿分的关键,可以用关键词记忆的方法,做到纲举目张,抓住关键;选择题用泛读的方法,要做到有印象;还有,必须将复习的内容充实到题库中,先尽量充实,然后合并同类项)识记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 A )为主,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美术教育.A。
技能传授 B。
审美欣赏 C。
美术素养 D.知识学习“游于艺”是( D )的重要教育主张和教学方法之一。
A.孟子 B。
荀子 C。
墨子 D.孔子德国著名哲学家( A )主张用实物和图画帮助提高学生的记忆,通过美术教育发展儿童的个性。
A。
康德 B。
赫尔巴特 C.福禄贝尔 D.佩斯泰洛奇古希腊提倡的“美育”与中国西周提倡的“乐教”属于大美术教育观,思想内涵极其一致,但( A )的概念还未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
A。
专业美术 B。
学校美术 C.画院 D.美术英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 A )是“工具论”的代表人物。
A.赫伯.里德B.罗恩菲尔德 C。
艾斯纳 D。
古力清末年间福州船政局设立马尾绘画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学生被称作( A )。
A。
图画生 B.画院生 C.制图生 D。
绘事生俄罗斯巡回画派的( C )创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教学体系,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A。
彼罗夫 B.克拉姆斯科依 C。
契斯恰科夫 D.列宾20世纪初,( D )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给美国的教育输入了新鲜血液。
主要表现在摄影艺术和照片在广告设计领域的应用,以及对材料的新态度,建筑也被接受为美术教育计划的一个固定内容。
A.巴格雷B.夸美纽斯C.契斯恰科夫D.包豪斯( D )是美术教学的一大特点,是通过作品、教具、多媒体等形象教学手段和景物境遇,促进学生感性认识。
A.观赏性B.感知性C.情境性D.直观性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和( D ).A。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
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
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轻视美育,片面地理解“术”育,为画而画,忽略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缺乏表现的愿望,机械的地画,这就势必造成美术教育上的偏差。
学生在参加美术活动中,基本素质是:(l)感知,(2)愿望,(3)动作活动,(4)再现能力。
这四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不可缺一,但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以激发兴趣、培养愿望为抓手,同时全面照顾,使各个因素都向着积极方向和谐发展。
这几年,我根据上述思想,以提高欲望、提高自信心为主要目标,把愿望与感知、动作活动、再现能力有机结合,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绝大多数儿童都喜欢上美术课,有的说:“我长大以后也要像赵老师一样当画画老师。
”有的升到高年级的的学生遇见我总问:“赵老师,你什么时候再教我们美术课?”同时,他们作品上的创造能力与绘画技能有明显提高,构思比较新、奇,色彩较鲜艳,形态表现较富童趣。
下面,我就具体做法作一简要介绍:一、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上注意娱乐性。
教材内容是学生创造愿望的最基本源泉。
在选择教材上,我采取了三种做法。
1.拓宽原教材主要形式--临摹的内涵,使临摹教材内容由刻板机械模仿而转化为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
在美术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临模临摹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学画方法,一种踩在巨人肩上上楼的好方法,确能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登堂入室,但也带来不少弊端:思维受束博,画面效果呆板,千篇一律。
我认为应拓宽临摹概念,以原作为主,但可取舍。
形式、内容、构图、表现对象基本相似即可,色彩亦可加以变化,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创造大地,加强创造意识,使他们求异思维、想象力、情感的表现有舒展的可能,并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育学-美术教育概论美术教育!一、美术教育的涵义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
它适直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丽渐趋成熟。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门类,美术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八的精神与肉体,促进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正是在这种互动联系中,美术教育与人类及其社会形成了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
美术教育虽然历史久远,但这一术语的出现则是19世纪的事,它最早起源予德国。
“类术教育”一词在德文中为Kunstereziehung od Kunstlerisohe Erziehung,在英文中为Art Education。
可以说,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是一个历史事实;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科目、则是近代教育的产物。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
作为近代美术教育发源地的德国,从19世纪开始就比较重视美术对人的零质的影响,将美术教育视为一种文化哲学的应用学科。
其目的在于纠正科学理性主义殆社会及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完善人格.表达个性,陶冶情操,提高民众的审美趣睬。
德国艺术教育运动的先驱利希德瓦克就是针对唯理主义独霸欧洲,人间生活唯理是则、寡无情趣,而极力倡导艺术敬育的。
美国美术教育则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其目标主要是为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及识图、作图能力的劳动者。
1870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的工业图画法案.以及英国人史密斯在该州的美术教育牾动典型地体现出这一倾向。
同时,美国的美术教育也帮助人们从美的角度选择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美化环境,欣赏和评价各类美术作品,发展个人创造力。
另外,美术教育的种类也因目的、对象的不同存在种种差异。
摇英国《牛津艺术指南》的划分,美术教育包括“专业画家和雕塑家的教育、爱好者的教育,工业设计或手艺人的教育。
以及作为儿童普通教育一部分的儿童教育”。
要进一步确立美术教育的学科地位,准确把握其本质,全面而充分地实现其价值,首要条件就是正确理解美术教育的涵义。
尽管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轴心和基点,但它基本上是由美术和教育合二而一。
因此,美术教育的涵义可以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
根据对两者的不同倚重,我们可以相应她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一)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这种美术教育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
换句话说,即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横向和纵向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发展。
美术是最明显的人类行为之一,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是由视觉形式记录的。
创造和运用美术交流、表达观念,传递心愿和感情,在整个历史中是一种基本的人类行为;美术是人类获得想象形式、美化环境的基本方法。
作为人类文化托重要门类,美术诞生于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世界的不断交往中,在人们适应、征服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人自身的充实、完善和进化起着极大的催化作用。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劳动经验的传授,造型活动是这类劳动经验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美术教育就发轫于劳动经验的传授。
譬如,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已能打制各种粗石器,如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这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造型活动。
当然,以审美性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造型尚未从中分离出来。
随后,实用性和审美性可能溶台在一起,或者说,人们_在考虑造型的实用性的同时,也在考虑造型的审美意义和其他象征功能。
这一点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西安半坡文化的遗物中,已表现得十分明显。
这时石器的打制工艺已发展到蘑制工艺,出现了各种光滑、锋利,制造随心所欲的细石器。
更为引人注目的则是陶器工艺的出现。
这些陶器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品。
它们因实际用途不同而分为盆、碗、壶、钵、瓮、罐、甑等,丰富多变的步卜部形态十分符合其功能要求。
陶器表面的纹饰更是丰富多样——奔跑的鹿,飞翔的鸟,游动的鱼,以及水波纹和人面纹等。
这类早期彩殉艺术的辉煌成就,是通过数代人的不断积累和探索而形成的。
在发展过程中,它所蕴含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的增值,是通过教育的方式而获得的。
像制陶这类专门技艺,一般由有经验的妇女掌握,然后由她们有意识地向年轻一代传授。
当然,无论是美术还是教育,在原始时代都尚未独立于生活之外,原始人几乎都是美术家,他们总是运用敏锐的感受力,发挥生动的想象力,在制造工具、装饰生活和宗教仪式等活动中,将神秘的观念、跃动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愿望,以一些富有美感的形式表现出来。
原始美术教育同样是自然形态的,没有相应的教学机构和规范。
教学大都是在一些前辈和能者的指导下,边实践边进行的。
因此,广泛的社会性和生活化可以说是原始美术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
原始美术教育的另一个特征是由直接的目的性导致的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非形式化。
现代社会的活动普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表现在方法与终极目的之间包含着许多中介环节。
这些中介环节.既可被看作是多重方法,也可被视为不同的前级目的。
人们在追求终极目的的时候,必须按一定的梯度达到若干前级目的。
这样,当这些前级目的被作为多重方法看待时,其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人们在这些阶段留连、玩味,致使中介环节的意义独立起来,并赋之以模式化或形式化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研究某种方法的学问体系。
而在早期人类活动中,方法与目的的关系十分简单和直接,_人的活动往往直指意识到的最终目的。
原始美术教育也是如此,其目的简单而明确——传授完成某种美术活动的技能。
相对而吉,美术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却往往显得并不重要,以致未能发展到一种相对独立形式的高度。
与现代美术教育比较,原始美术教育只能算是一种隐性教育。
原始美术教育虽然处于低级水平,但其作用不可小觑。
它直接促进了美术文化由粗至精、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在以后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又推进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术与西方美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是个博大精深的体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其形成非一日之功。
仅从已发现的战国帛画推算,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再上溯至我国北方广泛发现的原始岩画,则有近5000年的历史。
中国画在这漫长的进程中,不仅保持,而且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造型特色和各种笔墨技法,这是历代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并由教育来联结、承转。
西方写实美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有赖于美术教育。
仅就作为写实美术基础的狭义透视学(以焦点透视系统为特征)的诞生而言,我们就难以否认教育的作用。
狭义透视学是在14世纪逐渐成熟的,在此之前,世界上广泛运用着广义透视学方法,这在约3万年前的原始洞穴壁画中就已见端倪。
广义透视学方法包括斜透视、重叠法、近大远小法、近缩法、空气透视法和色彩透视法。
人们为了使绘画更好地再现客观物象,在广义透视学基础上进行了承前启后、始终不渝的探索,终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创立了线性透视法则,使西方写实性绘画向科学化和客观化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在绘画透视科学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离开了教育的作用,是难以为继的。
现代社会中,美术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普及,这一切均得益于美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进步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效用。
首先是教学内容及门类的多样化。
现代美术教育的内容日益分化,分门别类地对美术文化的局部领域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展现。
这些领域包括绘画、工艺、建筑、雕刻、设计、服装、陶瓷等,而且各自还可以作更细的分化。
专业院校和系科的设立,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此外,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等作为美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体系也能通过一定的教育机构向学生传播。
这种集中时间、精力于美术文化专门领域的研究和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其向精深发展。
其次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丰富性和有效性。
现代美术教育能调动多种教学手段,从多方面刺激人的感官,激发思维.训练技能,其强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已往不可比拟的。
这些手段主要包括讲授、示范、写生、临摹、记忆、创作、讨论等。
教学设备则包括教室、画室、工作室、幻灯、影视、电脑、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资料等。
在现代社会里,美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和美术专门技术的传授主要是由美术院校承担的。
但在美术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中,普通学校的美术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
普通学校的美术教育虽不以美术专门人才的培葬为己任,但它不仅为美术院校积累了取之不尽的丰富的人才资源,更重要的是为美术文化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承受者——对美术文化有较强兴趣,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某种程度的实践经验的社会成员。
他们是多样性的美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土壤,没有这一土壤,美术文化就不可能有较大的社会性,其自身的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综上所述,作为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主要方式的美术教育,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美术教育尤其要注意汲取有价值的知识,优化教学内容,发现和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推进美术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与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不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即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待美术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教育学意义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感、审美趣味、意志、智力和创造性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进行心理疏导和艺术治疗等。
任何教育科目都有双重功能,即除了传授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会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和行为特点发生相应的改变。
这种改变,首先是适应某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需要的副产品。
譬如,对数学的学习就能培养人思维的弘密性和~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对美术的学习则能培养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
教育的一个进步就是人们不断发现某种教育学科在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影响力和促动力.并将其作为一个教育目的而积极地追求.这种现象电几乎毫无例外地出现在美术教育中。
纵观中外美术教育的发展,最早被主观追求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功能.道德习俗的教育在原始社会郎已存在。
当时,教育的职能不仅是传播生产和生活的技能,而且必须将一定的道德习俗灌输给氏族成员,以维系一种稳定的氏族关系.在严酷的环境中协力为生存而奋斗。
美术形式芷是以其生动的直观的形象性,对道德教化起着很好的宣导作用.在我国,美术理论的功用说最早0己于《左传》对夏朝青铜器的记载。
其中认为青铜图纹的社会作用是“使民知神奸”,很明显,强调的正是道德教化作用。
这_重要思想.被我国古代先贤们承袭下来并发扬光大。
孔子在<论语·八佾篇>中就曾以“绘事后素”(绘画须先有素白的底子然后方可作画)喻应有仁的根基才有礼的文饰。
后汉王延寿认为美术的功能是“恶以诫世,善以示后一。
南齐谢赫则要求绘画“明劝戒.著升沉”。
唐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张彦远也提出绘画的功用是“成教化,助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