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浙江省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浙江省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浙江省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戏曲”在文本结构上从未以“情节整一性”为前提,传奇剧本更是如此,它恰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卷轴手卷,具有典型的手卷式结构。

戏曲中的传奇与绘画中的手卷最为直观的相似点,就是特殊的长度。

正如手卷的长度超出了一般意义上应该让欣赏者“一目了然”地完整欣赏的绘画应有形态,传奇的长度也和通常为实际演出撰写的剧本不同,明显超出了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的需要。

明清传奇作为戏剧文本的长度,根本就不曾预设要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完成演出,其前身宋元南戏的文本,就超出了这一要求,而从传奇之始祖——元末时期高则诚的《琵琶记》开始,传奇的文体更有如一匹脱缰骏马,戏剧的逻辑从未对其构成制约。

值得特别提示的是,高则诚创作《琵琶记》之前,以四折为一本的格律严整的杂剧早就风行天下。

明清传奇均以数十出为常例。

按《六十种曲》所收录的传奇,40出左右的剧本在传奇中比比皆是,明清传奇不仅没有如元杂剧那种只有4折的作品,20出以下的都极为少见。

这是因为多数传奇作家创作剧本的最初动机,主要是供案头阅读的文学读本,他们要通过篇幅与容量证明才情,竞相以长度争胜。

传奇除了长度远离一般对剧本文学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传奇作者安置戏剧故事的铺排方式,与从开端、冲突、高潮直至结局的“整一性”的戏剧理念大相径庭,更缺乏作为“对立双方”之矛盾的戏剧冲突。

从传奇的文本结构看,尽管一部传奇叙述的故事本身是可以具有其完整性的,但是优秀的传奇作者,似乎都偏好于在故事发展过程的时间延展中,有意地点缀着几个间隙性的段落,就像长卷中的山水起伏一样,时有枝蔓逸出,形成有张有弛、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这样的结构安排,古代戏曲理论家和昆曲表演者称之为“冷热相剂”,显然为传奇作家普遍认可,它也强化了传奇的文本结构与绘画手卷相似和相通的特征。

明代传奇的结构对昆曲的演出形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传奇作品动辄数十出,假如按一出演出半小时计,明代的多数传奇作品按全本演出超过20小时,如同一二十米的长卷一般,这样的长度,无论是对表演者还是观赏者,显然都并不适宜。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3月9日9:00~11:30】2023年重庆高2023届3月月考语文试题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根据《周礼·保氏》的记载和历代相关注疏,文字教育首在明解“六书”,即通过六种构形方式和原理来了解文字形体、读音和义项,明确用法,一一和语言中的“词”对应,也称之为“小学”。

文字教育始于识读,重在应用,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按照既定的方法、标准来书写,要进行贯穿小学教育始终的长期训练,以及持续进行的考核。

传统“六艺”中列具“书”的内容,足见其重要性。

书,书写。

《说文解字》释云:“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著”,指文字的具体应用,如记事记言、属文作、著述等,竹帛指书写材料。

“如”,《说文解字》释云“从随也”,意渭书写要恪守字形结构和书体样式,亦即后世“正字”和“正体”的标准,兼有文字与书法两方面内容。

析言之,一是准确地把握文字的形音义,代表了知识的传承与理解;二是认识和把握书体样式的意义,从观念上、书写心理上打好基础,如造字本原与文化涵义、象形字与“画成其物,随体诘屈”的书写特征等等;三是在书写方法、标准的潜移默化下,理解并认同秩序和法度之美,随着书体演进而调整认知,推演新的书写审美旨趣和技术标准,这就是大篆、小篆、隶、楷诸正体规范的先后确立与书法审美的发展主线。

如果说商代的象形装饰文字和甲骨文所代表的原始书法美出于“集体无意识”的创造,那么由西周金文建立起来的正体大篆所代表的秩序之美则出于礼乐文化陶冶化育的自觉审美。

从商周时代开始,书法即已深深地打上文化的烙印,实缘乎此。

正体的产生及其对秩序之美的崇尚,表明书法作为文化的象征符号,与日益高涨的人文精神有直接关系。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命题人:审题人: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得分: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二八定律又叫帕累托法则,最早用于描述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即约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帕累托法则的核心观点是约20%的变量操纵着80%的局面,所以,二八定律又名“80/20法则”,是一种基于“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则的量化标准。

该原理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他发现20%的产品或活动通常带来了80%的收益。

在管理学中,二八定律通常用于识别和优化关键的20%因素,以获得80%的成果,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应用效益。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总体呈现出这样的统计规律,但占比不一定恰好是20%和80%。

长尾效应最早由美国的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常用于解释在线商业和经济模型,指销量较小或不被重视的产品或服务,由于种类繁多,总销量庞大,累计总收入超过了主流热门产品的收入。

从曲线的形状来看,除了较短的头部,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1所示),随着互联网和产信息化的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的压力逐渐降低甚至抵消,消费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长尾理论的应用蓬勃发展。

在经济学领域,二八定律早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法则,企业通过重点关注核心客户、大客户和热门产品、畅销产品等,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二八定律阐释的是稀缺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即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较为缺乏,企业没有足够的货源架空间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每一类产品,也无力承担滞销产品所占有的生产成本。

在此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盈利,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标准化服务战略,通过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促使产品快速流通,避免长期占用货架和生产成本。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B. 《红楼梦》是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所以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
C.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因为我们不只是在读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
D. 《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小说中的妙玉家道败落,出家为尼,孤芳自赏,心中积压着郁浊的苦闷。
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
但是妙玉呢?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败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来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郁浊的苦闷。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她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难有朋友,在世俗社会,总是招人嫌怨。我们能够“不喜欢”妙玉吗?我们能够嘲笑妙玉吗?
故选A
3.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
李耳
春秋楚国人
《道德经》
道家学派
B
《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
英国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
米考伯夫妇
C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美国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圣地亚哥
D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
奥菲利娅
A. AB. BC. CD. D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文学科 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大家考试顺利!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得分: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隐喻不是寻常的语言,而是诗意的想象和修辞多样性的一种策略,非同寻常。

而且,隐喻通常被看成语言文字的特征,而非思想和行为的特点。

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的存在,他们依然可以自如地生活,而我们发现事实恰恰相反。

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日常生活中隐喻无所不在,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是以隐喻为基础。

这些支配着我们思想的概念不仅关乎我们的思维能力,它们也同时管辖我们日常的运作,乃至一些细枝末叶的平凡细节。

这些概念建构了我们的感知,构成了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以及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

因此,我们的这个概念系统在界定日常现实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们的概念系统大部分是隐喻——如果我们说的没错的话,那么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每天所经历所做的一切就充满了隐喻。

但是我们的概念系统不是我们平时能够意识到的。

我们每天所做的大部分琐事都只是按照某些方式或多或少地在自动思维和行动。

这些方式是什么却并非显而易见。

要搞清这些,一个方法就是研究语言。

既然交流是基于我们用以思考和行动的同一个概念系统,那么语言就是探明这个系统是什么样子的重要证据来源。

基于语言学证据(linguistic evidence),我们已经发现我们普通的概念系统,究其实质,大都是隐喻的,并且找到了一种方式来仔细鉴定那些建构我们如何感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隐喻究竟是什么。

为了说明什么样的概念是隐喻,这样的概念又如何建构我们的日常活动,让我们从“争论”(ARGUMENT)以及“争论是战争”这个概念隐喻开始阐述吧。

日常生活中总是能见到这类表达:争论是战争你的观点无法防御。

他攻击我观点中的每一个弱点。

上海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海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海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类1.下列古诗文名句出处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选自曹操《燕歌行》)B.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选自《论语十二章》)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选自苏洵《六国论》)D.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选自李白《蜀道难》)二、小阅读-课内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在《赤壁赋》中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两句慨叹人生短暂,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B.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士大夫之所以“耻学于师”,是因为他们有“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思想在作崇。

C.《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谈治国之志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比及三年,可使民足。

”D.《老子》四章中,从“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等常见事实中,推论出凡事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普遍道理。

三、选择题3.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A.小丁听了同学对自己阅读疑惑的解答,评价说“昭然若揭,深刻透辟”。

B.小李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造化万千,巧夺天工”。

C.球队冲击冠军,同学们拉出横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队员加油。

D.主持人希望各位同学在教授的抛砖引玉后,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4.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定位长远,围绕整条供应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促进企业文化不断融入“绿色”。

①不断培养员工的协作精神与“绿色”意识②有机整合企业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③这既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④也需要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对供应链能长期回馈社会的作用有了解⑤统领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发展A.①⑤③②④ B.①③②⑤④C.③④①②⑤ D.③④②⑤①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宁波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宁波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宁波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借鉴同行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本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脱离本企业的实际而生吞活剥,那就可能适得其反,付出惨重的代价。

B . 近年来,我省煤炭企业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改造,产业创新能力欣欣向荣,使得煤炭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C . 电视剧《借枪》中的熊阔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物”,尽管身处社会的底层,整日为生计发愁,但遇事却能通权达变。

D . 贺国强书记告诫年轻干部的话可谓语重心长,既寄托着党和人民对年轻干部的殷切期望,也包含着国家对年强干部的善意爱护。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江西东乡县、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发生了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采取了捕杀和紧急强制免疫,疫情已得到控制。

B . 北京市有关部门指出:招聘洽谈会“谁主办,谁负责”,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C . 2004年是美国的大选,为了连任,布什不得不对选民关心的问题给出慎重答案,其中包括伊拉克问题。

D . 一些青少年因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的问题,已成为心理学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3. (2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__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_____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

_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 . 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B . 只要就而况甚至而且C . 只要就但是特别况且D . 即使也而况特别况且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4. (6分)(2017·河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高三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完卷时刻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21分)一、(12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按照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看法,能够将我们所处的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所谓的物理世界,第二世界即精神或心灵世界,第三世界指既有的文化世界。

事实上,遮挡了第二世界,其他二者就成了互不相干的悠闲世界。

因此,有关问题能够着眼于主体进行阐释。

历史进展至今天,人们进行学术创新第一必须从把握第三世界的相关知识开始。

不熟悉已有的相关文化成果,企求创新必定要流于虚妄和空疏,即使思维富有制造力,提出的所谓“新见”可能早已是旧闻,白费而无功。

我们需要在综合中实现创新,在既有文化成果基础上切实推进,尽可能融合中西,会通古今;然而必须看到,文化观念既是财宝又是包袱,若沉溺于第三世界不能超拔,皓首穷经却述而不作,就始终只能停留于“照着讲”。

诚然,我国古代典籍需要整理挖掘,西方文化观念需要翻译介绍,然而整个学界若被这两股拉力牵引而双脚不能着地,就会心感失重,口中失语,哪里还有原创性可言?西方学者所说的“在那个地点”、“到那儿”、“回那个地点”的往复过程有助于克服这一时弊,它要求学人在第三世界获得装备和给养后,应脚踏实地深入于第一世界,了解实际情形,直面事物本身,从而制造新的文化财宝。

只是,严格说来,“直面事物本身”是专门难做到的。

一方面,我们的感官容易受到外部现象的诱惑和欺诈;另一方面,我们的心灵容易被某些文化观念束缚和遮挡,也确实是说,来自第一和第三世界的信息都有可能产生负面阻碍。

专门是关于后者的干扰,专门需要注意排除。

自笛卡尔、康德到胡塞尔,都倡导“还原”,用加括号的方法将有关成见予以“悬搁”。

重要的是让心灵(第二世界)空明澄澈,是此方能鉴照无隐,庄子和柳宗元等称之为“明”。

事实上,学术创新的关键是有“我”,有“我”的基础条件是第二世界的“灵”、“明”。

清人袁枚曾总结体会道:“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

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今天,他站在角落里,模
样憔悴得好像一把()。

A.老针B.旧磨刀C.衰草D.凋零的花2.就在我们
展望未来的同时,也要记住在一切的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是()。

A.社会义
务B.历史传承C.民族文化D.个人能力3.天下危在旦夕,()变化着中国
的命运。

A.动荡的潮流B.空前的绝后C.稳定的现状D.日新月异的4.在我
们这里,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立足于()。

A.心灵B.社会C.母
校 D.大众5.为生活寻求一个发挥自我体验自由的更宽阔的容器,这是()的不可抹去的宿命。

A.人间B.世界C.上帝D.社会二、短文填空(每小题
1分,共15分)请根据下文内容,在空格处填入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明的发展,变革的实践,可以从人类尊重自然开始,开始依靠自然,以自
然为伴,这种共生共存的思想,就是一种文明发展的思想,就是一种文明()。

关爱自然和传承文化,这两者本来就相连,而传承文化,就是要用
文化把历史上积淀下来的经验,传递给后代,形成一种智慧的()。

答案:观念,守护。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附详细答案) (2)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附详细答案) (2)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搭载.(zài)倔.强(juè)狗血.喷头(xuè)飞来横.祸(hèng)B、渐.染(jiān)羞赧.(nǎn)解.甲归田(jiě)噤.若寒蝉(jìn)C、脂.肪(zhī)弄.堂(lòng)怙恶不悛.(quān)差.之毫厘(chà)D、龋.齿(qǔ)笨拙.(zhuō)韦.编三绝(wěi)不落窠臼.(ji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无上光荣仗义执言波澜壮阔气势磅礴B、故步自封鸠占鹊巢委屈求全融汇贯通C、人才汇萃针贬时弊一愁莫展老羞成怒D、无庸置疑脱颍而出不径而走纷至踏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赵柯的定妆照有恰到好处的美,有些青涩..,又带些害羞,更有些期望,与小乔的年龄、心理相符。

B、垂花门后檐柱处常设的门扇,作用类同..仪门,平时关闭,人由门前左右廊道绕入,贵客莅临才开启。

C、雨中逛南山,游人热情倍增,三五成群的游客在谈笑自若....中感受生态文化、福寿文化和佛教文化,体验着别样的乐趣。

D、明代官员要在朝中求得一个好的职位,盛行行贿请托,一旦出现肥缺,请托之人如同过江之鲫....。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请你问问她,花瓶是不是她打破的,是不是她答应了愿意赔钱?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

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D、课文《药》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鲁讯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京拉开帷幕,参展的各个省区市纷纷亮出民间艺术绝活,让观众近距离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

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页上。

一、语言文字应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关卡./ 饭卡.活塞./ 边塞.应.接不暇/应.运而生B.着.想/ 着.手画舫./ 脂肪.锐不可当./安步当.车C.殉.职/ 徇.私供.认/ 供.给遂.心如愿/半身不遂.D.露.骨/ 露.脸冠.军/ 桂冠.横.征暴敛/蛮横.无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身膨胀怦然心动突如其来B.惋惜频率粗制烂造不记其数C.砝码脉膊首屈一指珠光宝器D.胁迫赡养扬长而去细水常流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上次赛场上队员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们在下次比赛中一定要形成合力,克服风头主义。

②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清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月就开始密切()太阳的活动。

④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显得太单薄了。

A.鉴于曼延监测未免B.基于蔓延观测不免C.鉴于曼延观测不免D.基于蔓延监测未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对敌人强迫施行的办法,和我们对于革命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不能同日而语....。

B.针对街头信笔涂鸦....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痼疾。

C.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要提倡。

D.在清静的街道上,在鳞次栉比....的住宅区,这是一处很不引人注意的房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今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5%。

B.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跟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C.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毛骨悚然B. 峰回路转铁杵成针C. 悲天悯人沦落风尘D. 蹉跎岁月鸿毛一羽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确保这次高考,学校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解决考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B. 由于这次疫情,很多学生不得不在家上网课,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都多次获奖。

D.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就,可谓是“初露锋芒”。

B. 这场音乐会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场面热闹非凡,真是一场“雅俗共赏”的盛宴。

C. 她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公益事业,不求回报,真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D. 在比赛中,他发挥出色,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了冠军,可谓是“独占鳌头”。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上,一片生机勃勃,麦苗青青,犹如绿色的海洋。

B.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极了,高楼大厦的灯光犹如一条条闪烁的项链。

C. 他的声音洪亮,仿佛能穿透云霄,震撼人心。

D. 她的笑容温暖如阳光,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写的这篇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是一篇优秀的作文。

B.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C. 他对我们说:“这次考试很难,但我要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

”D. 她激动地说:“我终于考上心仪的大学了,谢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那年的夏天刘震云那年的夏天,我十六岁。

我站在学校门口,等我的父亲。

他穿着一件白色的工作服,手里拿着一把大锁,看上去有点疲惫。

【高三】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试卷说明:福建省福州三中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1. , 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2.,余不忍为此态也。

(《离骚》) 3.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劝学》)4.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5.大弦嘈嘈如急雨,。

(《琵琶行》) 6.,术业有专攻。

(《师说》)7.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8.,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一)选择题(12分)、l、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张良出,要项伯B、距关,毋内诸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愿足下更(再)虑之张良入谢(辞别) B、余嘉(赞许)其能行古道俯首系颈,委(托付)命下吏 C、适(恰逢)得府君书始适(女子出嫁)还家门 D、所以兴怀,其致(表达)一也复击轲,被(遭受)八创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起如厕纵一苇之所如B.及时相遣归枝枝相覆盖C.君既若见录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以致天下之士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C、序八州而朝同列晋军函陵,秦军汜南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5、下歹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孰能讥之乎其皆出于此乎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因召樊哙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请以战喻以乱易整,不武6、下列对句式特点划分正确的一项是()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⑨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④夫晋,何厌之有⑤沛公安在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⑦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⑨以其无礼于晋⑩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A、①⑨/②⑦/③⑩/⑥⑧/④⑤ B.④⑤/⑥⑧/①③/②⑩/⑦⑨ C、①②/③⑩/④⑤/⑥⑧/⑦⑨ D、①②/⑥⑧/③④/⑤⑦/⑨⑩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2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考试完整版(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

202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考试完整版(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学)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早期的测量技术相传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就是说,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握着规和矩。

“准”和“绳”是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规”是校正圆的工具,而“矩”则是画方形的曲尺。

尽管这些测量工具不一定真发明于大禹时代,但说明在上古时代,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已经掌握了这些工具,也说明至迟在战国后期或汉初已经有了专门的测量人员。

《诗经·大雅》中有一篇《公刘》,其中有一句称公刘“既景乃冈”,就是在一个山冈上立表测影,以确定方向。

公刘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15世纪末。

《周礼·考工记》称匠人“水地以县”,根据郑玄的解释,“水地以县”就是“于四角立直而县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从这一记载看来,当时已经掌握了利用挂着重物的线来测量水平面的方法。

《周礼》的成书不会晚于战国时期,而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肯定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证明,至迟在西汉时,人们已经能够使用多种方法测量山高、谷深、距离,并有方法同时测量山高及远。

指南车和计里鼓车至迟在汉代已经出现,这为大规模、长距离测量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古代发达的天文学.还为人们提供了利用天象来定位的条件。

《诗经》中《小雅·大东》有“维南有箕”(南有箕星)、“维北有斗”(北有斗星)这样的诗句,这首诗大致作于公元前684年前,证明当时人已经知道利用星座的位置来确定方向。

《尚书·尧典》中记载的方向已有东、西、南、北四个,《尚书·禹贡》中增加到八个。

1977年在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西汉初的六壬式盘上,由八干、四雏组成了12个方位。

而在成书于西汉前期的《淮南子》一书的《天文训》中,已出现了24个方位。

将式盘和指南针组合,就能构成测量方位的仪器,可以测出山川城郭的具体位置,比较精确地表示在平面图上。

“十字仪”或测距仪曾经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测量工具,一般认为,是由普罗旺斯的犹太学者利瓦伊·本·格尔森在1321年首先提到的。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36分)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曲肱.(hóng)昏塞.不通(sāi)襟裾.(jū)贪戾.(lì)B.絜矩.(jù)音声相和.(hé)忿懥.(zhì)谏诤.(zhèn)C.鲠.议(jīng)天下鲜.也(xiǎn)嗔.责(chēn)纂.组(zuǎn)D.愆.过(qiān)商略诋诃.(hē)拙.迹(zhuō)稽.首(qǐ)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3.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C.传统节日时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D.将往昔林林总总....的记忆吐露在纸上,我意识到完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行动,我注定为记忆而生。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按照四部分类法,可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最大的类别是集部,收集个人的作品是“别集”,如《白氏长庆集》,收集众人的作品是“总集”,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书梁带萧统编的《文选》。

B.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最初是由宋代理学家朱熹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

C.老子强调“道法自然”,把自然看成万事万物的最高准则,在治理国家上,他强调“无为而治”的办法,和孔子一样,希望建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PDF版

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文化热”的持续升温,汉字设计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形成了多元的设计体系,也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格局。

文化维度,汉字的意象表意性,体现了汉字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使其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

设计师们巧妙利用汉字形义相生的特质,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汉字整体结构与基本笔画的意象表达,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智慧。

由设计师邵柏林设计的故宫博物院院徽标识,是彰显汉字意象之美的典型代表。

该标识以“官”字为基础,设计者将“宫”字上一点巧妙转化为海水江崖纹和玉璧的组合形象,取“珍如拱璧”之意。

“宫”字方正的结构象征紫禁城的建筑格局,下不封口的设计则寓意现今的开放与包容。

标志整体“天圆地方”,既生动表现了故宫之“形”,又充分传递出其文化精髓,充满设计巧思与艺术趣味。

价值维度,字体的繁盛中国汉字经历岁月洗礼,薪火相传,如今已发展出成熟而多样的字体系统。

当计算机字体中常见的宋体字、黑体字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传播的需求,多样化的字库字设计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

许多极富中国传统美学价值的书法字体陆续被设计师们整合并转化为字库字,如深受大众喜爱的康熙字典体、颜体、柳体等。

此外,一批字体设计师通过创新的设计方法激活了古老汉字的文化魅力。

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设计的“汉仪陈体甲骨文”字库,是首例将甲骨文转换为计算机字库字的设计作品。

设计师通过探索甲骨文蕴含的数学几何之美,提出“格律设计”的方法论,为古老的汉字穿上“新衣”。

空间维度,形式的探索与传统汉字的演变多是围绕笔画的写法展开不同,在文化交融互渗的大数据时代,现代汉字的设计则是从字形、结构、笔画、字义等全方位介入的。

字体设计师们或是以剪切手段分割文字,形成局部或整体的位移与重叠,使其产生错位感;或是将汉字局部进行主观缩放,构建新的视觉焦点,从而改变文字的语义指向;抑或是择取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并以巧妙的手段融入汉字的构造,创作出多种文化意象叠加的艺术符号……比如,在考察了众多传统样式的相关设计后,蒙古族设计师李岩松决定以全新的角度和设计方法设计“福禄寿喜”。

天津市耀华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天津市耀华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天津市2024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I卷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州的美是含蓄的。

要是不下一番寻索的(),你就别想领会它。

________走到山腰,站在“迎笑亭”前,回头一看,原来这么美!眼下是一片松树的海,没有风,但是闭上眼睛,就能听到一种()的声音,正如悠远的琴曲。

深吸一口气,就闻到松脂()的芳香。

再远一点,有整齐的农田,有蜿蜒的小河,有模糊的远山。

传闻这条小河是为西施到对面象山而开凿的。

你怎能信任这条满怀青春的小河倒有两千岁!正如我跟前这座“迎笑亭”,一个四角方方的房子,你怎能信任这就是传闻中苏东坡到过的地方。

可是假如四周的美景把你迷得(),你是什么都会信任的,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仙山。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功夫飒飒沁人心脾神魂颠倒B. 工夫铮铮神清气爽如痴如醉C. 功夫飒飒神清气爽如痴如醉D. 工夫铮铮沁人心脾神魂颠倒2.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站在灵若山跟前,觉得它不过是一个有树的山丘,所以没有什么稀奇的。

B. 站在灵岩山跟前,并不觉得它有什么稀奇的,不过是一个有树的山丘罢了。

C. 灵岩山不过是一个有树的山丘罢了,站在它跟前,不觉得它有什么稀奇的。

D. 灵岩山并不让人觉得它有什么稀奇的,不过是一个有树的山丘罢了。

3. 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琴曲有很多,比如著名的《高山流水》,据《列子》记载,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B. 西施是古代著名的美女,后世《红楼梦》中,曹雪芹却用“病如西子胜三分”来形容贾宝玉,别有一番趣味。

C. 苏轼的文化思想特别丰富,儒、道、释三家对其均有影响,我们从其作品中就可以感受到。

比如“人生如梦”一句,可以品出《庄子》的意味,“逝者如斯”,源自《诗经》,而“造物者之无尽藏”,则是佛家用语。

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默写

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默写

上海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汇编默写上海市黄浦区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陈情表》)(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

(杜甫《_______》)(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遭遇不公,但为了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海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1. 按要求填空。

(1)生乎吾前,_______,吾从而师之。

(选自_____《师说》)(2)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3)《六国论》中“_______,_______”八个字启示我们:面对威胁逼迫,越是退让讨好越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1.按要求填空。

(5分)(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_____《六国论》)(3)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课文《<老子>四章》中也讨论“知人”和“知己”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测验语文试题1. 按要求填空。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

(荀子《______》)(2)____________,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3)苏轼《赤壁赋》充满思想,深含理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自然与人类无穷无尽、永远长存的哲理。

(苏轼《赤壁赋》)上海师范大学嘉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按要求填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0学年度17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宁谧(mì)摇曳(yè)臆造(yì)铁砧(zhēn)B.中肯(zhōng)颀长(qí)拌和(hé)冠冕(miǎn)C.旁骛(wù)赧颜(hǎn)袅娜(nuó)颓废(tuí)D.深邃(shuì)奢侈(chǐ)虔诚(qián)亵渎(dù)2.选出下列词语中全错的一项()。

A.老奸巨滑心狠手辣遥相互应焕然一新B.变幻莫测惨绝人寰鬼计多端司空见惯C.破啼为笑要言不繁轰堂大笑异曲同功D.沽名钓誉提心吊胆明知固犯苟且偷生3.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B.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刚丝抛入天际。

C.绿茸茸的草坂,犹如一支优美的乐曲。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今后,我们的工作就是大力培养、引进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B.凡是在科学和学问研究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C.她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到离她家不远的王二婶家去,让王二婶陪她一同回家。

D.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还是旧的一套,特别是在培养年轻人的问题上。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二十篇。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了孔子的言行。

C、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6—9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未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

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在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

铅块上放一比重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钢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就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

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于液体的属性。

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都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

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混沌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己建立的模糊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

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

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

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己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6 .画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A .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镜头加以重映B .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C .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D .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7 .在作者看来,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A .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B .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C .金属球由于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D .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8 .在作者看来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的一项()A .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B .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C .人们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D .人们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9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B .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C .将人类灵活巧妙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D .“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世界的模糊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10-12题每题3分,13题6分)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注]①头风:头痛病。

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0.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相陈珪举孝廉举:推荐B.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宥:宽容C.太祖苦头风苦:痛苦D.佗亦不强,索火烧之强:勉强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B.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C.无所知,因破取/佗久远家思归,因曰D.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

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

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

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马上杀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①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3分)②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3分)四、1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15分)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颔联(第三、四句)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个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好在何处。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5分)。

(1)孔子在《为政》中说“_________,_________”,成为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经典语录。

(2)《劝学》中荀子指岀,螃蟹的身体虽比蚯蚓强健,但它们“___________”,这是螃蟹“_________”的缘故。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表达出物是人非、无限慨叹的句子是“___ _ 。

拿出了曹操《短歌行》_________ 、_________”的态度,希望人才多多益善。

(5)《登岳阳楼》中,杜甫用“_________ 、_________”表达了和《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相似的孤独病痛之感。

五、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共22分)锈损了的铁铃铛宗璞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

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

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

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

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

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

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

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

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