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病人护理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常规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常规
按传染科一般护理常规,床旁隔离。
急性期有肺出血早期症状者要绝对卧床,切忌搬动,恢复期也不宜过早活动,热退后休息2-3周。
严格按消毒制度处理排泄物,呕吐物,痰,及大小便。
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充分供给水份,消化道大出血者应禁食至出血停止后24小时。
密切观察病情,按时测T,P,R,BP,如有胸闷,呼吸加快,咳嗽加剧,咯血等应立即报告医师。
青霉素药用后30分钟至4小时应注意有无赫氏反应的发生。
大出血患者可根据医嘱早期用镇静剂,并安慰病人以消除其烦躁紧张情绪。
肺大出血时头偏向一侧,注意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随时备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用物。
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增加心脏负担,肺大出血病人输液速度更应减慢。
尿少尿闭时,应严格准确记录尿量,限制入水量,给低蛋白饮食。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与护理
钩端螺旋体病一、定义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与全身酸痛,重者可累及多个脏器,引起肺出血、黄疸、肾衰竭、脑膜炎,甚至死亡。
我国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猪和犬等。
人体主要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带菌动物从尿排出钩体,污染周围环境,钩体通过皮肤和黏膜,特别是破损的皮肤侵入体内。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
但对不同型钩体仍然易感。
以青壮年、农民、渔民、屠宰工人发病为主。
主要流行于夏秋季(6~10月)。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原体为钩端螺旋体。
钩体穿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经淋巴管或微血管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形成钩体败血症。
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和有关脏器的病变。
恢复期可由于免疫病理反应,引起眼及中枢神经等后发损伤。
病情轻重与钩体菌型和人体免疫状态有关。
各种菌型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各种临床类型可由多种菌型引起,故临床表现多样,轻重差别很大。
钩体病的基本病变是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重者引起内脏病变。
其中以肝、肺、肾、心脏、脑、横纹肌、肾上腺等损害较严重。
三、临床表现钩体病的潜伏期为2~20天,一般为7~13天。
病情轻重不一,整个病程分为3期。
(1)早期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畏寒发热,热型多为稽留热,部分为弛张型,热程一般为4~7天。
头痛、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及腰背肌疼痛最为显著,腓肠肌压痛,拒按。
全身乏力,腿软,行走困难。
浅表淋巴结肿大与压痛,以腹股沟淋巴结及腋下淋巴结群较常见。
一般为黄豆至蚕豆大小,呈软性隆起,伴压痛。
部分患者伴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可能有肝脾大及出血倾向。
(2)中期为症状明显期,常见临床类型如下。
①流感伤寒型:又称感染中毒型,即单纯败血症。
除初期表现外,无明显内脏损害,病程一般5~10天,发热渐退而愈。
②肺出血型:病程3~4天后病情加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出血。
轻度肺出血型表现为咳嗽与痰中带血,肺部可闻及少量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双肺散在点状或小片状阴影,经及时而适当的抗菌治疗较易痊愈;肺弥漫性出血型表现为发热及其他中毒症状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面色改变,由潮红转为苍白或青灰,继之在口唇、甲床、鼻尖等处出现发绀,这往往是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病情严重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严重缺氧的一个标志。
钩端螺旋体病的诊疗与护理
钩端螺旋体病的诊疗与护理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
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有本病散发或流行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经皮肤和黏膜接触含钩体的疫水而感染。
主要临床特征早期为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为各脏器损害和功能障碍,后期为各种变态性反应后发症,重症患者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弥漫性出血,危及生命。
一、病原学钩体呈细长丝状,有12~18个螺旋,长约6~20pm宽约01pm,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
钩体革兰染色阴性,在光学显微镜下,镀银染色易查见。
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可看见钩体沿长轴旋转运动。
有较强的穿透力。
电镜观察到钩体结构包括圆柱形菌体、轴丝(又称鞭毛)和外膜3部分,外膜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其相应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钩体需氧,常用含兔血清培养基培养,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8~30℃,生长缓慢,约需1周以上。
用幼龄豚鼠腹腔内接种分离,可显著提高分离阳性率。
钩体抵抗力弱,在干燥环境下数分钟死亡,对常用的各种消毒剂均无抵抗力,极易被稀盐酸、70%乙醇、含氯石灰、苯酚和肥皂水所灭活。
但在pH7.0~7.5的潮湿土壤和水中,可存活1~3个月。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钩体的动物宿主相当广泛,在我国证实有80多种动物,鼠类和猪是主要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
鼠类以黑线姬鼠、黄胸鼠、褐家鼠和黄毛鼠为最重要,是我国南方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鼠感染钩体后带菌率高,带菌时间长,甚至终生带菌,由尿排出钩体污染水、土壤及食物。
鼠类所带菌群主要为黄疸出血群,其次为波摩那群、犬群和流感伤寒群。
猪是我国北方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猪带菌率高,排菌时间长和排菌量大,与人接触密切,易引起洪水型或雨水型流行。
猪带钩体主要是波摩那群,其次是犬群和黄疸出血群。
犬的带菌率也较高,由于犬的活动范围大,因而污染面广,是造成雨水型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钩端螺旋体病的护理
患者男,18岁,因发热、乏力、少尿、双小腿酸痛1 周入院。体温最高39.5℃。发病第6天出现黑便,伴 呕吐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发病前2 d有在山塘游 泳史。查体:T 37℃,P 90次/min,BP 13/10 kPa,全 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可触及腹股沟淋巴结,双 侧结膜充血较明显,心肺腹无异常体征。双下肢无 水肿,双侧腓肠肌压痛明显,腱反射对称,病理征 未引出。
对青霉素过敏的钩体患者,可选用 红霉素、 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
治疗
对症治疗 (1)赫氏反应:镇静剂+激素,并降温、补液、强心 (2)肺大出血型:三个半措施 镇静:氯丙嗪(冬眠灵)、地西泮(安定)等; 解毒:氢可300 ~ 500mg/日,iv;100-200mg,继
200mg静滴维持。如首次静注病情无改善,可半小时到1 小时内重复静脉推注,直至患者面色转红,全身出汗, 逐安静,肺部罗音减少,病情得到控制
黄疸出血型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消化道症状
较明显
重
出血
无 重度
重度
DBIL 〈85umol/L 85-170umol/L 〉170umol/L
凝血功能 基本正常 异常
明显异常
尿蛋白 阴性 阳性
( ++)以上
管型
可见
较多
预后 良好 可逐渐恢复 较差
死亡率:肾衰 70%;肝功能衰竭 20%; 严重出血10%
治疗
原则: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就近就地治疗
一般治疗 病原治疗 对症治疗 后发症治疗
治疗
病原治疗:关键和根本措施 首选青霉素,首次剂量为40万,肌肉注射,
病情重者可2小时后追加40万U,每日的总量 为160万U-240万U,避免发生赫氏反应。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常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温过高与钩体败血症有关。
(1)休息与活动:各型钩体病人均应卧床休息。
不宜搬动病人,以免加重疼痛,诱发大出血。
病情重者恢复期亦不宜过早活动,直至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后再下床活动,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延长活动时间。
(2)用药护理:首剂使用抗菌药物后,必须严密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及血压变化,用药6小时内加强监护。
一旦发生赫氏反应,应积极配合医生釆取镇静、降温、给氧等抢救措施,可遵医嘱静滴或静注氢化可的松,以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
钩体病一般不用退热药,因服用退热药后,可使体温骤降,易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3)对症护理:高热时可予以冰敷和温水擦浴,如有皮肤出血倾向时,避免酒精擦浴。
其他2.潜在并发症:出血。
(1)病情观察:①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有无呼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出血性休克表现。
②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及瘀斑,有无鼻出血、呕血、便血、血尿等。
如突然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肺部出现湿啰音以及咳血丝痰提示肺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
③及时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査。
(2)对症护理:肺弥漫性出血为本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须特别重视。
一旦发生,应注意:①病人绝对静卧,并立即给哌替陇、苯巴比妥钠等镇静药。
②给予氧气吸入。
③备好急救药物以及吸引器、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囊等器械。
④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病人岀现呼吸困难、烦躁、发绡、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呼吸道阻塞征象,应及时吸出血块,必要时配合医生施行紧急气管切开。
⑤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氢化可的松等。
静脉补液时速度不宜过多、过快,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及诱发出血。
如出血严重或有失血性休克时,及时配血,争取少量多次输新鲜血,并用低分子右旋糖酊或平衡盐液等补足血容量,纠正循环衰竭。
⑥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使其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3)其他部位出血的护理:【其他护理诊断/问题】1.活动无耐力与钩体感染有关。
钩端螺旋体病病人的护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八章 钩端螺旋体病病人的护理
(三)特异性检查 1. 病原体分离发病10天内取血或脑脊液,1~2周取尿,以超速离心集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八章 钩端螺旋体病病人的护理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钩体由皮肤、黏膜侵入后,经淋巴管或微血管进入血循环,繁殖并释放
毒素,引起全 身中毒症状。此后广泛侵入肝、肾、脾、肺及脑等组织器 官,造成毛细血管损伤及各器 官严重的功能紊乱。由于钩体血清型及其 毒力、黏附素和个体反应性不同,各器官的损伤 程度不同,临床上常表 现为某个脏器病变突出,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如肺弥漫性出血 型、 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等。钩体侵入后最早出现非特 异性免疫反 应,发病1周左右,血中先后出现IgM、IgG抗体,使血液及 各组织中的钩体减少并消失, 临床上进入恢复期。少数患者可出现发热、 眼部和神经系统等后发症。
下一页 返回
第八章 钩端螺旋体病病人的护理
(二)流行病学 1. 传染源 主要是野鼠和猪。黑线姬鼠为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携带黄疸出血 群;猪携带的主要是波摩那群。患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 小,因为钩体病患者尿中虽有钩 体排出,但排出量少且不规则。 2. 传播途径 主要为直接接触传播,鼠和猪的带菌尿液污染周围环境, 人群接触疫水 或湿土后,钩体便通过破损皮肤侵入机体。进食被鼠、猪 带菌的尿液污染的食物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其他还可通过哺乳及先天性 感染而发病。
疼痛,诱发大 出血。病情重者恢复期亦不宜过早活动,直至临床症状与 体征完全消失后再下床活动,注 意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延长活动时间。 2. 体温过高的护理 首剂使用抗菌药物后,必须严密观察病人体温、脉 搏及血压变 化,用药6h内加强监护。一旦发生赫氏反应,应积极配合 医生采取镇静、降温、给氧等抢救措施。高热时可予以冰敷和温水擦浴, 如有皮肤出血倾向时,避免酒精擦浴,钩体病一般不用退热剂,因服用 退热药后,可使体温骤降,易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钩端螺旋体病病人的护理
Company Logo
查房目的
再一次学习钩端螺旋体病的相关知识,加强理论 的掌握。 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观察及护理要点 ,预防各种并发症
培养临床护士观察护理能力,为病人实施预见性 护理。
Company Logo
主 要 内 容
病情七知道--钩体的概述及流行病学特点---钩体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什么----钩体的治疗 相关注意事项,针对这个病人,我们的病情 观察护理重点是什么--- 钩体的常见并发症是什么,我们怎么预防护 理及健康宣教----
P1
P2 P3
出血
活动无耐力 有损伤的危险 P4 P6 气体交换受损 焦虑
P7 潜在并发症:肝衰竭、急性肾 衰竭、
呼吸竭、循环衰竭、脑水肿。
Company Logo
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无出血,有无出现赫 式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吸氧 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恢复期不宜过早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时间。 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适量蛋 白的饮食,禁食粗糙及刺激性食物。
Company Logo
临床表现之分型
流感伤寒型 肺出血型
黄疸出血型 肾衰型 脑膜炎型
Company 特征,起病比较急骤 ,胃寒,发热,头痛,全 身肌痛并有鼻塞,咽痛和 咳嗽等,没有黄疸和中枢 神经系统症状,但本病患 者同时或随机出现肝肾功 能的损害,且伴有皮肤粘 膜的出血。
Company Logo
分型
肺出血型和肺结核支气 管扩张应该注意鉴别一 下,黄疸型容易误诊为 黄疸性肝炎,肾衰型与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 现有相似的地方。 脑膜炎型和乙脑都在夏 秋季流行,但是乙脑通 常是没有全身酸痛,结 膜充血以及腓肠肌压痛 的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课件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目录
01.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02. 护理措施 03. 预防策略
1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定义及特点
1
定义:钩端螺旋体病是 一种由钩端螺旋体引起 的人畜共患病
3
症状:发热、头痛、肌 肉疼痛、皮疹、黄疸、 肾功能不全等
特点:感染源广泛,传 播途径多样,临床表现 多样,易复发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
手、勤换衣
02
避免接触污水、垃圾
等污染源
01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
消毒
THANKS:)
临床表现
01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02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或出血点 03 肝脾肿大、黄疸等肝功能异常 04 肾功能异常、蛋白尿等肾脏损伤表现
2
护理措施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基本护理
保持清洁:保持患者皮肤清洁,避 免感染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04 钩端螺旋体病的早期 症状和诊断方法
疫苗接种
01
钩端螺旋体疫苗:预防钩端螺旋体 02
接种对象:高风险人群,如户外工
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军人等
03
接种时间:每年一次,建议在雨季 04
注意事项:接种前需进行过敏测试,
前接种
接种后需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环境卫生
04
避免食用生食、不洁
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03
2
治疗:抗生素治疗为 主,对症治疗为辅, 预防为主
4
发病原因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一例钩端螺旋体病的护理经验分享
一例钩端螺旋体病的护理经验分享患者xx,男,32岁,在家务农。
因反复发烧、乏力伴双下肢疼痛来我院急诊科就诊。
患者主诉4天前因下农田耕作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6℃,在家自行予以退烧药后可降至正常,病情控制欠佳,反复发烧,伴全身乏力,腓肠肌压痛,眼结膜充血,无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无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既往体健。
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后,根据患者病史体查及辅助检查,急诊拟“钩端螺旋体病?”收入ICU病房治疗,告病危。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阳性检查结果:入院查体:T37.7℃,P93次/分,R27次/分,Bp114/68mmHg。
血氧饱和度:93%(鼻导管3L/min)。
患者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
双侧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侧腓肠肌有压痛。
肺部CT提示:两肺弥漫性病变。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阳性。
主要阳性检验结果:主要治疗经过:患者入ICU第一天经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50.50 ↑ s ,报危急值。
在住院期间曾咯血两次,量约5ml,提示有出血的危险,需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情况。
入院时体温37.7℃,予以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后可降至正常。
入院以后主要予以补液、青霉素抗感染、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各脏器并发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变化。
经治疗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凝血功能均较前好转,治疗有效。
本病诊断依据:患者病前有疫水接触史,并反复发烧,伴全身乏力,体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啰音。
双侧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眼结膜充血。
肺部CT提示:两肺弥漫性病变,住院期间有咯血,提示可能为钩体病中期的轻度肺出血型。
最重要的一个鉴别诊断就是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阳性,可确诊钩体病。
(一)一般护理1.隔离与消毒钩端螺旋体病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所以一定要做好标准预防。
5第五章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钩端螺旋体病 | 检查
2.特异性检测
有病原体分离和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均是用已知钩体抗原检测血中出现的相应抗体, 不能做到早期诊断。近年来开展了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与间接荧光抗
体染色试验等可以测出血中早期存在的钩体,已取得了早期诊断的初步成果。
钩端螺旋体病
消灭和管理 传染源
灭鼠防病,结合“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良水井、厕所、 畜圈、炉灶、环境),开展圈猪积肥,不让畜尿粪直接流入附近的阴沟、 池塘、河流、稻田,防止雨水冲刷。加强猪钩体病的预防治疗。
1、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护理。 2、熟悉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诊断、治疗和预防。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特征。
钩端螺旋体病
病因
致病性钩体为本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 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 或 S 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 4 ~ 20 μ m ,平均 6 ~ 10 μ m ,直径平均为 0.1 ~
钩端螺旋体病 | 检查
1.常规检查与血液生化检查
无黄疸病例的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黄疸病例的白细胞计数大 多增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尿常规检查中多数患者有轻度蛋白尿、白细胞、红细胞 或管型出现,黄疸病例有胆红素增高。一般在病期第1~2周内持续上升,第3周逐渐下 降,可持续到一个月以后,血清转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轻重并不平行, 不能以转氨酶增高的幅度作为肝脏受损的直接指标。半数病例有肌酸磷酸激酶(CPK) 增高(平均值是正常值的5倍)。
2.中期 (器官损伤期)
在起病后3~14日,此期患者经过了早期的感染中毒败血症之后,出现 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等。
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表现应该如何护理-
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表现应该如何护理?
一、概述
某同事一个朋友最近患上了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表现,某同事想帮他问问这个病应该如何做好护理,因为他是外来打工者,所以生病了也没什么家人在身边,所以都是大家这帮朋友在帮着照顾他,在这里某同事想帮他问问医生这个病是不是很严重啊,因为某同事看他整天都不太好受的样子,想问问这个病是不是很容易能够治好?最重要的是这个病应该如何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好?
二、步骤/方法:
1、该类病人通常在发生感染后2周之内发病,临床患者发病会经过三个阶段:早期,患者出现发热、头痛的症状;中期会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后期大部分病人完全恢复,少数会产生并发症。
2、严格来说,该类疾病正常人不会感染,接触受感动物的组织、尿液,接触被污染的地下水、以及蔬菜等容易引起患者感染,该类病菌可以通过皮肤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造成患者的突发性感染。
3、对于该类疾病的防治,临床上还是以预防为主,安排患者转移治疗地点,做好患者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工作,增强患者自身的营养供给,做好饮水消毒的工作,避免患者接触受感染动物等是预防的关键。
三、注意事项:
该类疾病并不可怕,患者应对该类疾病做好充分的认识,放松心情,积极接受医生的治疗,做好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卫生防疫工作,对于防治该类疾病效果较好。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常规
钩端螺旋体病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与意识状态。
2.出血的表现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及其特点等。
3.有无肺出血先兆。
4.有无食欲减退、黄疸等肝、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5.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时了解辅助检查的结果。
6.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应对方式及心理状况。
【护理措施】
1.按传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给予血液-体液隔离。
2.休息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
3.饮食给予高热量、低脂、适量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以补充足够的液体。
4.遵医嘱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5.对症护理尿少或无尿时,给予低蛋白饮食,并限制入水量,准确记录尿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高热用物理降温,可作冰敷,有皮肤出血者忌用酒精或温水擦浴。
肌痛时可热敷以减轻疼痛。
6.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支持,积极应对和治疗疾病。
【健康指导】
1.进行预防教育,疫区内应大力灭鼠;加强对各种家畜及疫水的管理;加强个人防护;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督促群众按时进行预
防接种。
2.进行疾病知识教育,本病为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因人体接触被钩体污染的水、土壤等经皮肤和黏膜而感染。
其临床表现复杂、轻重悬殊,严重者病死率较高。
本病发现后应尽早休息、尽早给予病原治疗及其他对症抢救处理。
若能存活,一般不留后遗症。
一例钩端螺旋体病患儿的护理
一例钩端螺旋体病患儿的护理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由感染动物传染给人,属于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轻重悬殊,主要症状为骤起高热、头痛、腓肠肌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及出血倾向。
部分病例进一步加重出现黄疸、肝大、肾炎、肺出血。
肺大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部分患儿在恢复期出现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视网膜炎、脑膜炎、脑血管炎等后发症。
1.病例介绍患儿,男性,5岁8个月,因发热7天,腹胀、浮肿5天,气促2天于2013年6月20日入院,入院时体温39.4℃心率140次/分,呼吸60次/分,血压85/43mmHg,体重15㎏,精神疲倦,眼睑浮肿,上下肢凹陷性水肿,阴囊水肿,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有压痛,肝右肋下2cm,质软,边沿锐,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入院诊断:1.支气管肺炎;2.左侧胸腔积液;3.发热浮肿查因:⑴肾病综合征?⑵急性肾小球肾炎?3.脓毒症;4.营养不良Ⅰ°;5.轻度贫血。
患儿在当地私人医院曾输液治疗3天,具体不详,无好转后来我院就诊。
患儿入院时查动脉血气分析示PH7.37,PO265%,c2.7,查凝血功能示PT-S16.2,PT-INR1.41,FIB 0.35,APTT-S56.9,AT-Ⅲ39,TT-S 35.4,3P阴性。
尿红细胞21.4个/ul,24小时尿蛋白0.56g/24h,腹部B超显示肝脾增大,右肋缘可探及肝长4.1cm,腹部胀气,腹腔积液,右腹可见深径1.8cm不规则液性暗区。
胸片示右肺透光度弱,右肺可见斑片状模糊影。
入院第二天示胸片两肺中下野淡斑片状影,查血示钩端螺旋体IgM阳性。
入院后予晶体液、多次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扩容,予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1次)、泰能(8天)、青霉素G(8天)抗感染治疗,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小剂量甲强龙免疫调节,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小剂量肾上腺素、肝素钠减轻炎症反应,多次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防治出血,纠正贫血等治疗。
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护理
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护理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钩虫污染的水源或者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经皮传播传播。
其中,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是其严重的一种表现。
脑膜脑炎型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平衡电解质、控制脑水肿、预防并发症等方面,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病情观察是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患者病情进展较快,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但不限于观察体温、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症状、呼吸情况等。
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的迹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积极报告医生。
其次,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患者常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摄入过多的液体和补充适量的盐分。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根据医生的嘱咐合理控制液体摄入量,并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指标,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患者并发症较多,如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控制并发症的发展。
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持治疗,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辅助治疗等。
在护理过程中,还需要给予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
脑膜脑炎型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安慰,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病情,增强康复信心。
综上所述,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平衡电解质、控制脑水肿、预防并发症以及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等方面。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与医生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的护理 钩端螺旋体病病人的护理
主要内容
概
护 理
护合 理作 诊性
护 理
评
断问
措
述
估
及题
施
一、概 述
❖概 念: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 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 临床特点:急性发热、结膜充血、腓肠肌肉压痛 全身淋巴结肿大,继之中期并发出血、黄疸、肝 肾衰竭或脑膜炎。
后发症:即后发热、眼后发症、反应性脑膜炎及闭塞 性脑动脉炎等。
结膜充血
(二)身体状况
轻度肺出血型和肺弥散性出血型比较
(二)身体状况
黄疸出血型之三度表现
黄疸出血型
(三)心理-社会状况
各型预后悬殊,轻者可以自愈,重者可并发 肺弥散性出血、肾衰竭等,病死率较高。
故病人常有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
是否到过疫区。 接触过史(病人及疑似病人)。 接触前预防接种史。 接种过程防护措施,皮肤破损。 病人的职业状况等。
(二)身体状况
本病的潜伏期为~日。临床经过可分为个时期。 早 期: 病程~日,三个基本症状三个基本体征。 中 期: 病程~日,为型:①感染中毒型;②肺出血 型;③
黄疸出血型;④脑膜脑炎型;⑤肾衰竭型。 后 期: 经周左右热退后痊愈。
钩端螺旋体
二、护 理 评 估
1
流行病学资料
2
身体状况
3
心理-社会状况
4
辅助检查
5
治疗要点
(一)流行病学资料
❖传 染 源:野鼠和猪。
❖ 传播途径:皮肤黏膜直接接触。
❖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对同型钩体有
❖
较强的免疫力,但无交叉免疫力。
❖ 流行特征:①季节性;②地区性;
❖
③流行性;④职业性。
(一)流行病学资料
健康指导
(一)一般护理
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恢复期不宜过早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时间。 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适量蛋
白的饮食,禁食粗糙及刺激性食物。
(二)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黄疸、尿量、意识状态的变 化。
观察出血征象,一旦出现病重危象,应立即报告 并配合处理。
应及时就诊。
(六)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 开展防鼠灭鼠的运动,以控制传染源。 ❖ 从事污水作业及疫区劳动者加强个人防护,以切
断传播途径。 ❖在接触疫水期间,口服多西环素。 ❖在流行前个月预防接种钩体多价菌苗。 ❖ 对高度怀疑受钩体感染者,青霉素肌注,以预防。
(四)辅助检查
1
血常规
白细胞数和中性粒 细胞增高或正常; 血沉增快
2
尿常规
大多数病人有轻度 蛋白尿,镜检可见 红细胞、白细胞或 管型
3
特异性
l钩体的分离、培 养 l血清学实验 l酶联免疫吸附实 验
(五)治疗要点
强调“三早一就地”原则。 病原治疗首选青霉素。 给予支持、镇静、降颅压、 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
(五)心理护理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增强病人的安全 感和信任感。
❖向病人和家属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帮助其建立 康复信心,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六)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 本病为一种急性传染病,表现复杂,严重者病死
率较高,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发病后积极治疗。 ❖ 出院后仍需加强营养,避免过劳;出现 后发症,
(四)肺弥散性出血的护理
❖病人绝对静卧,遵医嘱立即给予镇静剂。 ❖氧气吸入。 ❖备好抢救药物、吸引器、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
器等器械。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氢化可的松等药物。静脉补
液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出血严 重而出现失血性休克、呼吸或循环衰竭时,应及 时配血,争取少量多次输新鲜血,并用低分子右 旋糖酐或平衡盐液等补足血容量。
(三)用药护理
首 选 药:青霉素。 不良反应:赫氏反应。 其 预 防:应小剂量,分次给药。 其 处 理:立即使用镇静剂、激素、物理降温
(禁用退热剂)、纠酸、强心、抗休克、呼吸兴 奋剂等综合抢救措施。
(三)用药护理
❖ 赫氏反应:钩端螺旋体病部分病人接受青霉素首剂注射 后~(~),突然出现畏寒、寒战、体温骤升,持续约~, 继之出冷汗,体温骤降至正常或以下,严重者出现低血压、 休克、厥冷;或发生超高热(℃以上),伴神志不清、抽 搐、呼吸心跳停止。发生原因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 死而释放素素引起的临床症状加重。
三、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体温过高 与钩体毒血症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钩体毒血症和肌肉损害有关。 ❖有损伤的危险 与全身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有
关。 ❖ 潜在并发症:肝衰竭、急性肾衰竭、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脑水肿。
四、护 理 措 施
1
一般护理
2
病情观察
3
用药护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