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学习资料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考试焦虑 的主要表现:
1、生理反应: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 压升高、出汗、手脚冰凉等。 2、心理反应:苦恼、无助、担忧等,还 可能产生自我否定或胆怯心理。 3、严重时的表现:坐立不安、注意力不 能集中,思维处于僵滞状态等,这时 学生往往会采取逃避的方式,或者胡 乱作答,早早离开考场,或者东张西望、 无心作答。
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
(1)期望过高型 (2)溺爱型 (3)专制型 (4)放任型(二)学因素:1、课业负担过重
2、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四、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培养抗挫能力,提高心理素 质 (三)培养勇于承担责任的下一代 (四)教师要学会悦纳学生
(一)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2、心理健康的含义:
其一: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 康最基本的条件。
其二:具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这是 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
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恐怖症、学习障碍、肥胖症 口吃、多动症、强迫症、撒谎 退缩行为、不合群、羞怯、厌学 考试焦虑、自卑、注意力分散 自我为中心、嫉妒、虚荣、猜疑 依赖行为、攻击行为、意志薄弱、 自负、情绪不稳定、抑郁、孤独、 早恋、自残、迷恋网络、承受能力差等。
嫉妒的主要表现:
1、当别人比自己强,心理就不是滋
味。 2、不承认别人的优点,不是挑剔就 是讽刺挖苦。 3、在感情上比较自私,希望老师只 关心自己,看到老师关心别的同 学就会生气,甚至怨恨那个同学。
三、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 因素:
(一)家庭因素
(二)学校因素
(一)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不完整 2、家庭氛围不和谐 3、错误的家庭教养方式 4、父母的榜样作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 常见问题与对策
小学生学习心理疏导
小学生学习心理疏导心理是人的感觉、意识、思维、判断、记忆、想象和情感等心理活动的总称。
心理疏导是指通过合理引导和帮助,帮助小学生克服心理困扰,积极应对学习问题,达到心理平衡和健康发展的过程。
本文将从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疏导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小学是孩子们学习的起点,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存在一些共性的特点。
首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感受直觉期和操作期,他们更加注重感官直觉的获取和操作行为的实践。
其次,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他们难以全面系统地把握知识,更容易陷入片面和局部的认知。
此外,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扰。
二、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常见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
首先,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其次,学习焦虑,对学习压力过大,产生消极情绪。
再次,学习自信心不足,缺乏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
此外,学习方法不当,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小学生学习心理疏导方法针对小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家长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疏导。
首先,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激发学习动力。
其次,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安静、整洁、宽敞的学习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再次,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规律,培养良好的纪律性。
此外,鼓励孩子参与课外活动,开拓视野,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增强学习的乐趣。
另外,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习心理疏导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和常见问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疏导方法,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关心和引导,是帮助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辅导
06
幻想,很不现实。这种心理障碍已从入学持续到现
07
在了。我觉得自己的日子像发霉了一样,极度的困
08
惑和难受。我很担忧,因为期末考试就快要到了,
09
我还是处在这种困境当中,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
10好。”Fra bibliotek学校应试教育压力的直接承受者是教师。教
师心理压力的积聚往往会使他们失去常态下本来可
以保持的教育理智,抑制他们原本潜能无限的教育
损,或者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残缺。
提示:学习障碍不等于学习成绩落后。 要把学习障碍与智力落后(智商70以
下)区分开; 要把学习障碍与生理残疾(脑损伤)区分
开; 要把学习障碍与家庭变故、个人情绪障碍
1
2
3
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区分开。
4
学习障碍(困难)的基本类型—— 前苏联学者卡尔梅科娃提出五种类型: 1、一般性学习落后(含入学学习适应不良、 学习方法缺陷、学习技能缺失); 2、语言表达能力差; 3、数学成绩极差; 4、不遵守纪律(恶性循环); 5、学习活动偏离本人最佳点(动机水平低,学 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低于实际可达水平/ 教师 要求高,学生努力超出极限/ 学习方法的缺陷,导 致潜能被压抑)。
07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
人的思维总是指向未来的,青少年尤其是这
样。
如果一个学生屡屡遭受现实生活的挫折和打
击,又根本看不到自己摆脱这种困境的希望所
在,得不到来自外部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他就会
出现自我的迷失(我是谁?),找不到生活的意
义,看不清人生的方向,他就会放弃奋斗的意
念,甚至出现严重的抑郁心理。
一、学习障碍
01
定义—— 一般是指中小学生的学习困难严重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1. 为什么需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2.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在小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 - 学习压力:小学生面临来自学业的压力,如考试、作业等。
过重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焦虑和紧张情绪。
- 自尊心问题:小学生正处在自我认知和认同的发展阶段,自尊心可能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 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开始接触社会,与同学、老师等建立起各种人际关系,但有时也会遇到友谊纠纷和欺凌问题。
3. 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教师的角色教师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2)家校合作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问题,与学校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计划。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共同关注和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3)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情绪管理培训等。
这些活动旨在增加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应学会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学校可以通过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开展情绪管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情绪的本质,学会积极应对各种情绪。
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益处(1)提高学业成绩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业成绩。
(2)改善人际关系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其交往能力和友善合作的态度,改善人际关系。
(3)预防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能够及早了解和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扩大。
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
小学生心理辅导资料第一节: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1. 发展阶段问题2. 注意力集中和分散注意力问题3. 自我意识问题4. 学习压力和焦虑问题第二节:心理辅导方法与技巧1. 倾听和尊重2. 积极参与游戏与活动3. 激发兴趣并提供支持4. 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的方法第三节: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1. 分离焦虑症状及其应对策略2. 集体欺凌及个别欺凌处理方法3. 考试焦虑及提高自信心的措施4. 家庭变故对小学生的影响及相关干预方案第四节:家长参与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建议1. 加强家校合作关系2. 提供积极的榜样引领3. 给予鼓励和支持4. 学会倾听,并帮助孩子找到适当的答案在小学阶段,儿童人格、社交技能、智力发展等形成基础。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辅导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心理辅导的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1. 发展阶段问题小学是儿童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逐渐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仍然需要实物来辅助学习和理解概念。
此外,小学生常常表现出天马行空和好奇心旺盛等特点。
2. 注意力集中和分散注意力问题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常常是一个挑战。
他们容易分心、疲劳或者无法专注于课堂活动。
因此,在心理辅导中需要教会他们如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
3. 自我意识问题小学生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并对自己进行评估。
因此,他们可能会担心他人的评价和自身形象等问题,这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自尊心。
4. 学习压力和焦虑问题班级测验、考试成绩等压力源不断增加,这给小学生带来了更多的焦虑。
在面对失败或者困难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挫败或失望。
第二节:心理辅导方法与技巧1. 倾听和尊重在心理辅导中,教师或心理咨询师需要倾听并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尊重。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提高自尊心,并且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2. 积极参与游戏与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各种适龄游戏和活动,小学生可以锻炼社交技能、发展品德、管理失误和竞争等方面的能力。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面对学习任务的增多、考试的压力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很多小学生会感到焦虑不安。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学不好、考不好,从而出现紧张、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2、学习疲劳长时间的学习和过重的学习负担可能导致小学生出现学习疲劳。
他们会感到身心俱疲,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3、厌学心理当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内容枯燥或者在学习中遭遇多次挫折时,一些小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
他们不愿意上学,对学习抱有抵触情绪,甚至出现逃课、逃学的行为。
4、自卑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小学生经常与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比较,而自己的成绩又不理想,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
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聪明、能干,从而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5、依赖心理有些小学生在学习中过度依赖家长、老师或同学,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遇到问题时,不是自己尝试解决,而是立即寻求他人的帮助。
6、逆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
他们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听从安排,故意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过于严厉,或者经常批评、指责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此外,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环境也可能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学校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都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焦虑等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对策。
一、学习焦虑小学生们因为考试、作业等事情而感到焦虑,这种焦虑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
对策: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告诉他们不要太过于看重成绩,要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孩子一些轻松的时间,让他们减轻压力。
另外,孩子们应该学会调节情绪,遇到问题及时通过和父母、老师的沟通来解决。
二、自闭情绪自闭情绪是一种孤独、沉默、不喜欢交流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对孩子的社交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策: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主动交朋友,不要太过自闭。
同时,家长也应该着重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三、注意缺陷障碍注意缺陷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小学生心理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和冲动等症状。
对策:识别和预防ADHD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多给孩子制定一些具体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同时,家长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
四、心理抑郁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心理抑郁的问题,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消极情绪、孤独感和情感发泄等。
对策:孩子们需要给予关爱和鼓励,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并帮助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此外,家长和老师也应该与孩子进行更多的交流,了解和解决孩子们的情感问题。
总之,对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孩子们也应该学会积极应对问题,调节情绪,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小学生常见的20条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小学生常见的20条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1. 分离焦虑•表现:不愿意离开父母,上学时哭闹,害怕独处,经常感到不安。
•原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
•后果:影响学习和社交,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和自信心下降。
•教育及应对:o逐步适应:提前带孩子参观学校,熟悉校园环境。
o正面鼓励:表扬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o建立信任:与孩子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让孩子知道父母会按时接他们回家。
•预防:o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如整理书包、穿衣等。
o提前准备:在开学前与孩子讨论学校的日常生活,减轻恐惧感。
2. 学习压力•表现: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下滑,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
•原因:作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家长期望过高。
•后果:可能导致厌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教育及应对:o合理安排: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过度压力。
o情感支持: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鼓励和支持,减轻心理负担。
o兴趣引导: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预防:o家校合作: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解决问题。
o减压活动: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释放压力。
3. 人际关系问题•表现:不合群,经常被同学排斥或欺负,情绪低落。
•原因:性格内向,社交技能不足,同伴关系紧张。
•后果:可能导致孤独感、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教育及应对:o社交技能:教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如分享、合作、表达感受等。
o情感支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提供帮助和安慰。
o积极干预:发现欺凌行为时,及时与学校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预防:o团队活动:组织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
o情感教育: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孩子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4. 自卑感•表现:对自己评价过低,不敢尝试新事物,害怕失败。
•原因:家庭环境不支持,同伴比较,学习成绩不佳。
•后果:可能导致自信心下降,影响学业和社交。
•教育及应对:o正面肯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完整版)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完整版)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小学生是国民未来的希望,他们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在小学教学中,了解学生研究中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疏导手段,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有自己的世界,但当他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往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差生和优秀的学生都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以下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消极放纵后进生在成绩上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导致对研究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
这会导致学生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以引起别人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伺机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
2、内向自卑后进生由于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又缺少老师对其的重视,从而觉得自己怎么“处处不如人,难有如人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常见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使得学生做事缺乏自信,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容易封闭自己,一些胆小学生更是心有余悸,三缄其口。
3、紧张焦虑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其表现经常是加以批评,因此在一次次研究失败的体验后或者在考试不及格后,就产生了忧虑、烦躁、精神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研究热情。
4、抑郁孤独一些学生在研究中遇到挫折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可能会变得消极、沮丧,甚至抑郁孤独。
这时,我们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采取适当的疏导手段,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以上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疏导手段,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处理与人的关系时,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研究表明,孩子在9岁到10岁之间开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存在的意义。
因此,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个规律,并注意发展孩子的独立人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01-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这样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周围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对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
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接受过人学准备教育的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其他一些儿童则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
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问题,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缺乏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一般的孩子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
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问题。
02-学习方面的问题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学生身心因此可能受到损害。
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
如果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
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影响学生的身体状态,使其产生视力下降、食欲缺乏、精力不足等症状。
在心理方面也有可能使学生出现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思维迟缓等现象。
03-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调查总数的5%一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画书或玩玩具,或者在课堂上打瞌睡,甚至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
有些农村孩子的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
也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很多,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情绪管理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学业压力
1. 与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询问他们的困惑和压力源。
2. 分担压力: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休息和玩耍,不要过多安排课外班。
3. 解压方法:教导孩子学习方法,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
力等。
4. 授权孩子: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人际关系问题
1. 增加社交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班级聚会、学校社团等,增加结
交朋友的机会。
2. 培养交往能力:教导孩子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换位思考和友善待人。
3. 培养团队意识: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孩子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指导解决冲突:教导孩子处理人际冲突的方法,如倾听、表达、妥协等。
三、情绪管理困难
1. 了解情绪:教导孩子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绪,正确认识和表达情绪。
2. 情绪调节方法:指导孩子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做运动、写日记等。
3. 情绪宣泄方式:鼓励孩子通过绘画、写作、唱歌等方式来宣泄负面情绪。
4. 接纳负面情绪:帮助孩子理解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教导他们积极面对和处理这些
情绪。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小学生时期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许多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业压力、社交问题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了解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1. 学习焦虑:小学生由于升学压力或者学习困难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学习焦虑。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适当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 社交问题:小学生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朋友关系不好、孤独感等社交问题。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小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能力,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找到朋友。
3. 自卑情绪:小学生可能会出现自卑情绪,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或者不被重视。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赞赏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自信心。
4.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或者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律,适当进行休息和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注意力。
5. 家庭问题:小学生的家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矛盾、争吵、离异等,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给予小学生温暖和关怀。
6. 过度依赖:小学生可能会出现过度依赖的问题,不愿独立解决问题,以及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等。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小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适当的训练和指导,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7. 兴趣缺乏:小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社交或家庭问题等原因,导致他们对生活丧失兴趣。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活动机会,鼓励他们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和老师要通过关心、支持和教育等手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咨询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咨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在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都面临各种压力。
这些压力都很容易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咨询解决方法。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1. 学习压力问题小学生在学习上可能面临成绩不理想、课业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容易造成学习上的焦虑和压力。
2. 情感问题小学生在交往中可能面临同伴关系不好,父母离异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引发情感问题,比如情绪低落、消沉等。
3. 行为问题小学生在行为上可能出现学习不认真、不听老师讲课、不遵守纪律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行为方面的困扰。
4. 竞争压力问题小学生在班级排名、考试成绩等方面面临竞争压力,这些问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比较和压力。
5. 自我意识问题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意识还不够成熟,可能存在过度自信或缺乏自信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咨询解决方法1. 专业心理咨询小学生遇到心理问题,第一步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家庭关怀和支持家庭关怀和支持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3. 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小学生要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小学生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4. 适度放松和娱乐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放松和娱乐活动,比如看看书、画画、听听音乐、和朋友玩耍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缓解压力,调整情绪。
5. 教育引导学校和家长应该对小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引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以及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总体来说,小学生心理问题多种多样,但解决方法也是多样化的。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①逃学与厌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有数据表明,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
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地看重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状态,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②过度依赖问题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当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最先想到是父母,一次次向父母求助,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小学生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自己做错事了,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
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深感不安。
③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
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
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
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④情绪方面的问题1. 羞怯。
表现: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上课不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参加活动不积极,不敢带头或自愿做事情。
2.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3. 焦虑(分离焦虑)。
表现:不愿意上学,不愿意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外出等。
小学生心理疏导教案(精选6篇)
小学生心理疏导教案小学生心理疏导教案(精选6篇)小学生心理疏导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奥运图片、以及书中的图画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学习中只有能坚持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帮助学生找到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并找到督促自己坚持做事的方法。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只有坚持做事才能取得胜利,让学生找到半途而废的原因,找回自信,督促自己要坚持不懈地做事情。
采取的策略是观看奥运图片及书中图画谈感受,初步感知坚持做事情的重要性,然后教师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及他人在生活中的坚持做事情以及半途而废的事例进行对比谈体会,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坚持就是胜利。
【教学内容】坚持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人们做点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人贵有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虎头蛇尾现象,就是缺乏坚持性的表现。
小学生的果断性、坚持性比较差,果断中显出盲动,坚持中表现出对教师或家长帮助的依赖,所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训练,应当着重培养学生意志的坚持性品质,使学生体会自己的意志力是多么强大,使他们做事的坚持性得到发展。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多媒体创设情景、语言沟通、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等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一提到鸟巢、水立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万分,自豪无比,2008年的奥运会的确不同凡响,它带给我们太多的回忆,至今为止还有许多幅画面让老师记忆犹新,有没有兴趣一起看一看。
二、欣赏画面谈感想1、学生欣赏图片。
2、欣赏了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一些什么?3、教师小结:他们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是因为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而最终坚持到底。
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坚持就是胜利。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一起来聊一聊。
三、教学导航灯1、刚才呀,我们了解了一些体坛健儿的事迹,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和你们同龄的小朋友,看看他是怎么坚持做事情的。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小学生是一个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和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自卑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家长和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常见问题,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 分离焦虑小学生正值心理发育阶段,对于离开家长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往往会感到害怕和焦虑,这种焦虑表现在学校上课、社交活动或者独自面对陌生环境时特别明显。
2. 学业压力小学生开始接触各种学科知识,学习任务增加,可能因学业压力造成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3. 自我认知小学生对自我认知尚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误解,有时会出现自卑、自傲等心理问题。
4. 恐惧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和未知环境可能会感到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怪物等。
5.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因为好奇心强,很容易分心,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难以专心听讲或专心做事情。
1. 分离焦虑当小学生出现分离焦虑时,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建立安全感:给孩子一个稳定、安全的家庭和学习环境,让孩子感到安心。
(2)逐步分离:不要突然离开孩子,可以逐步延长离开的时间,慢慢让孩子适应离开的过程。
(3)沟通交流:多跟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让孩子感受到关心和支持。
(4)鼓励独立性: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些小事情的能力,提高孩子自信心。
2. 学业压力学业压力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以下策略:(1)调整学习任务: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降低学习压力。
(2)鼓励家庭教育: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减轻学业压力。
(3)关注学习方法: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3. 自我认知对于小学生的自我认知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正面引导:对于孩子的自卑感和自傲感,家长应该进行正面引导,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一、马虎:经常是本来不该答错的题却答错了,本来不该看错的题却看错了,本来不该写错的字却写错了。
1 .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可用提示:“做完之后,自己认真检查。
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这样使学生形成一做完题就能自觉检查的习惯。
另外,也要引导孩子自己提醒自己检查。
告诉他们:自己要督促自己检查,自己能协助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我喜欢做事认真的好孩子。
2 .使用厌恶疗法。
对马虎很严重的孩子,能够手腕上套橡皮筋,每马虎一次,自己拉几次橡皮筋,会有疼痛感。
几次之后,一做作业就会想到不认真就要手腕疼,这样逐渐改掉坏毛病。
同时,也可在认真做作业后,给自己奖赏,如做自己喜欢的事。
3 .告诉孩子,马虎是坏毛病,但并不可怕,只要有决心改,按大人说的去做,一定能改掉。
4 .学会自我暗示。
让孩子学会当自己每犯一次马虎的错误时,就把马虎的原因用笔记下来,平时多看几遍,或是警告自己,并在心里默念:“别人都不马虎,为什么我马虎呢?一个马虎的人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
马虎并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
”二、注意分散:一直无法安心学习,越是想学习的时候,越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头脑总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头占据着,无法摆脱掉。
有时候,脑子里又一片空白,上课老走神,不知道老师都讲了些什么。
1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因学习负担重,有的学生一到晚上便熬夜,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
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
所以,要早睡早起,养足精神,提升白天的学习效率。
2 .学会自我减压。
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教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学生心理加上一道砝码,假如学生再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看得很重,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焦虑,心理上难得片刻安宁。
所以,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
3 .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材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材料导语: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积极面对困难、处理人际关系等,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材料。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心的和谐状态,即心理、情绪、认知等各个方面的水平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能够正常适应周围环境和与他人进行良好交往。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自卑感:可能是受到周围环境或同伴比较的影响,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缺乏自信心。
2.学习压力:小学生面临着学习任务的增加和考试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孩子带来焦虑和压力。
3.恐惧和焦虑:可能会因为一些经历,如父母长期离家,缺乏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4.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尚不成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5.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在与同伴交往中,可能会遇到友情问题、排斥问题等。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技巧1.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给予他们情感的支持和关怀。
2.提升自信心:鼓励孩子们多参与体验活动,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且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以保持身心健康。
4.情绪管理:教会孩子们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通过绘画、写作或谈话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5.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孩子们发展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有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
6.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教导孩子们与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学会分享和合作。
四、培养小学生积极心态1.自信心的培养激发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培养积极心态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孩子们提高自信心:-肯定孩子们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
-帮助孩子们制定目标,并指导他们逐步实现。
-鼓励孩子们尝试新的事物和克服困难,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一、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
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
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学生视学习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
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
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棋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
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
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学生,普照遍存在的问题。
一个是自信心的培养的问题。
另一个就是注意力的培养。
其实这不属于心理辅导的范圉而属于心理训练的范圉。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行,是个聪明的,有主见的,有能力的,可爱的孩子。
让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孩子在心里上认可自己。
就会在心理上按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做这样的孩子。
其实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赏识教育有点象。
如果你总说一个孩子笨、是个淘气的捣乱的不关心集体的。
长了他也会觉得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反正也这样了,那就这样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李岚清曾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小学生作为国民未来的希望,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点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
因为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要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和内化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也是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所以,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其先成人再成才,这将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学校各科教育的一个共同基础。
为此,在小学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疏导手段,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小学生之常见心理问题小学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化素质教学,当我们教学的对象是8-14岁的少年儿童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水平以及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
小学生一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擅长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周围的事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常都很高,但是当他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往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
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差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优秀的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存在些心理问题。
下面我就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分析,针对不同的小学生群体,来介绍一下常见的一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1、优秀生的常见心理问题那些品学兼优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我们往往把他们列为优秀生。
他们主要表现在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并且学习刻苦、成绩突出、遵守纪律,还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等工作。
这些学生深得教师的关爱和同学们的羡慕。
由于其经常被奖励和赞赏所包围,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又往往被其优秀的成绩所掩盖,被看成是比较有个性或者是“可爱的小毛病”。
如果对这些“小毛病”不及时加以疏导,就会影响优秀生的健康成长。
(1)争强好胜。
优秀生往往都比较争强好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之一。
但是物极必反,如果优秀生好胜心过强,凡事总要比高低,论输赢,又缺乏虚怀若谷的气度,听不得反对意见,容不得别人超越自己,不让人、不容人,那样对自身的发展就会产生负面效应。
(2)心高气傲。
优秀生由于他们自身条件的优越,在某种程度上总感觉自己高人一等,盛气凌人,处处唯我独尊,支配欲极强,即使错了,也不听劝告,处处显示与众不同的姿态和神情。
(3)猜疑嫉妒。
优秀生往往在意自己的表现,凡事总想抢个“先”,超过别人,虚荣心较强。
但一旦被人超越,就容易产生嫉妒情绪,嫉妒心理的产生就使得他们变得抑郁多疑、神经过敏、推卸责任,或是想方设法把排在自己前面的“拖下来”。
(4)恐慌脆弱。
优秀生一般都是“温室的花朵”,一贯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宠爱,很少遇到困难,更不知受挫的滋味。
因而,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意志变得薄弱,心理上也难以承受,不知如何接受眼前的挫折和挑战。
脆弱心理使他们变得心理恐慌,精神萎靡等。
(5)消沉失落。
俗话说:“爬的越高,摔的越疼”。
优秀生往往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激烈的竞争使部分优秀生丧失了优越的地位,失落感也就油然而生,变得苦恼、自卑、消沉或自暴自弃。
2、后进生的常见心理问题那些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差,比较懒散,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一般被列为后进生。
他们的顽劣表现常常会让别人甚至他们自己忽视和低估了他们的潜能和已有的能力,长此以往,后进生的心理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恶性循环更加导致学生产生新的一系列问题。
(1)、消极放纵后进生往往在成绩生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
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以引起别人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伺机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2)、内向自卑后进生由于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又缺少老师对其的重视,从而觉得自己怎么“处处不如人,难有如人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常见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使得学生做事缺乏自信,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容易封闭自己,一些胆小学生更是心有余悸,三缄其口。
(3)紧张焦虑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其表现经常是加以批评,因此在一次次学习失败的体验后或者在考试不及格后,就产生了忧虑、烦躁、精神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
(4)抑郁孤独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他们不喜欢同别人交往,朋友很少,对人比较冷漠,平时寡言少语,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不合群,基本属于孤独型。
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课堂问答,有时甚至还产生躲避心理。
存在这种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到一定程度后,学习成绩就很难再提高了。
二、成因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脆弱,也直接导致了各类心理问题的产生,但是真正促使这些问题浮出水面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下面我就从家庭环境、教师及学校环境以及学生个人三个方面,来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家庭不良教育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家庭的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家庭教育不良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优秀生,家长的要求往往是看重小孩的成绩,容易忽略其客观存在的缺点,尤其在家庭中,优秀生的“自我中心”及“个人主义”,家长视而不见,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就是最好的回报,而忽视了成绩背后的东西。
甚至有家长这样教育孩子“你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把成绩搞好,成绩好了你就有了一切,其他人也都会崇拜你”。
显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在这种教育的误导下,学生本身就忽视了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和同学们的沟通,容易争强好胜,在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就心高气傲。
在偶尔一次成绩考砸的时候又变得猜疑嫉妒、恐慌脆弱,甚至消沉失落。
在教师进行教育的时候,优秀生的家长由于其小孩以往的优异成绩容易一味护短,不愿听取教师对其子女的批评意见,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会产生骄横自负的心理,对自身缺点、错误缺乏认识,对学校教育极易滋生抵触情绪。
在后进生中,家庭教育不良占心理问题成因中的比例最大。
他们中大多数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环境差,家庭破裂或父母文化层次低。
其中一部分人的父母本身就有许多不良行为,如赌博、酗酒等。
一些消极的观念和行为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强加于孩子,很容易使他们沦为后进生。
有些家长尽管自己能起表率作用,但教育不得法,当孩子有缺点和错误时,不是讲清道理,相反,动辄就打、开口就骂,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长期如此,使得孩子性格孤僻,心理脆弱,脾气倔强。
(2)教师及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因此除了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学生大多数时间还是生活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一般是跟老师、同学朝夕相处。
学校环境的影响,老师的言行举止,同学的点点滴滴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社会现在对学校的考核标准往往是考取了多少个重点初中或者优秀率达到多少,学校屈从于舆论也是狠抓优秀生不放,导致对优秀生期望过度。
有些优秀生仅仅是考试成绩的出类拔萃,不是全面发展,一旦期望没有达到,会使优秀生饱受挫败的煎熬而失去学习和生活乐趣,滋长消极情绪。
社会竞争的优胜劣汰,使教师对分数过于“分分计较”。
学校教师加班加点,家庭课外题海战术,学生起早睡晚,课业负担沉重,以致忽略了分数“高压”背后非人性的一面,这种为分数而教、为分数而学的强烈氛围,给优秀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竞争的畸形发展。
教师期望对后进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育现实中,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对那些“聪明”的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对那些后进生抱有较低的期望。
比如,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教师会较长时间地等待他们认为的“好学生”回答问题;而对那些后进生则不然,一旦他们不能马上回答问题,教师很少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往往是带着厌烦的口气终止他们的回答,这必然造成后进生的自信心下降。
许多教育家都主张给后进生应有的期望和热情,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反对对他们冷眼相看。
许多教师看到后进生出了问题,不是做耐心细致的转化工作,找出问题的根源,而是批评训斥,久而久之,使师生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3)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一旦他们走入了某种心理误区,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从根本上说,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其自身的主观因素还是起了决定作用。
优秀生将学习的成功看得高于一切,考重点,升大学是大事情,名次是他们直接的核算标准,他们把考试的成功看得太重,精神负担重,加上缺乏应考经验,心理上会产生学习、考试紧张焦虑,最终不能很好地发挥已有的优势。
优秀生早在幼儿时期,因聪明伶俐,就成为家庭的中心,上学后受到的是教师的褒奖,同学的仰慕,这使他们往往不能善待他人,不能体会他人的感受,在心理上盲目自尊自大,必然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相对于一般学生而言,优秀生习惯了表扬,很少受到别人的批评和指责,误认为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充满阳光,而对前进路上的坎坷没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一旦面临生活的挫折,便可能不堪一击。
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头脑不聪明,也不是他不用功,而是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影响。
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疏导策略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低下,早已成为一个公认的话题。
可是,一味责备孩子心理脆弱是不合情理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难推其咎。
如果能较早地培养孩子应付挫折的能力,如果对孩子的期望更加切合实际,如果对孩子的关心更细致,我们的孩子何以不能“小小少年,阳光万丈”呢?1、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正因为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巨大影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我们所有的家长而言,就变得尤为重要。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培养良好情感的肥沃土壤,孩子的心理卫生问题和家长自身的教养、文化素养、生活习性有着莫大的关系。
首先,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据研究,孩子从9岁到10岁就开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存在。
因此,父母要认识这个规律,并注意发展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有意见、见解要让他们表达出来,不要总是搞家长一言堂;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准备足够的文具用品等,订阅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杂志,注意使孩子学习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还有,家长要配合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惜时、复习、预习、作业、自查、行为自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