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成绩时间:100分钟满分:10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B.元昊C.忽必烈D.赵匡胤2.“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了北宋建立后()A.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C.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D.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3.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共同点是()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订立的。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4.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A.B.C.D.6.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南宋定都临安B.宋军收复建康C.宋金达成和议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7.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8.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10.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11.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
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初一历史第二单元考试即将来了,同学们必须要做大量的历史单元试题来练手。
那么应该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在下面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 宋代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时期,北宋建立的时间是 ( )A .公元 960 年B .公元前 960 年C .公元 916 年D .公元 1038 年2 .北宋与辽之间订立“澶渊之盟”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维持了两者的和平关系③两者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④加剧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 . 12 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了哪两个政权 ( )A .北魏、西夏B .西夏、北宋C .辽、西夏D .辽、北宋4. 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 A .地方军阀割据 B .南北政权对峙 C .民族政权并立 D .战乱长期不息5 .《满江红·怒发冲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中的“匈奴”指的是 ( )A .女真统治者B .匈奴统治者C .契丹统治者D .党项统治者6 .五代、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下面历史时期最相似的是 ( )A .春秋B .战国C .三国两晋南北朝D .隋唐7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 .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B .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C .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D .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8. 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9 .有时从谚语中也能看出历史发展的变化。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50 分)1.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是通过()A. 玄武门之变B. 陈桥兵变C. 澶渊之盟D. 靖康之变2.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A. 极力提高皇权B. 竭力削弱相权C. 削弱将帅权力D. 削弱地方势力3. 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A. 辽B. 西夏C. 金D. 蒙古4. 澶渊之盟发生在以下哪两个政权之间()A. 北宋与辽B. 北宋与西夏C. 南宋与金D. 南宋与西夏5. 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 地方军阀割据B. 南北政权对峙C. 民族政权并立D. 战乱长期不息6.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使用的是()A. 木活字B. 陶活字C. 铜活字D. 铅活字7.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 唐朝B. 北宋C. 南宋D. 元朝8. 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A. 瓦子B. 坊郭C. 蕃坊D. 市舶司9.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 转运使B. 市舶司C. 通判D. 宣政院10. 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A. 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B. 他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C. 他坚持抗金斗争是正义的D. 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获得持久和平11. 南宋的都城是()A. 东京B. 长安C. 临安D. 上京12. 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A. 灭亡西夏B. 建立元朝C. 统一蒙古D. 定都大都13. 元朝建立的时间是()A. 1206 年B. 1260 年C. 1271 年D. 1276 年14. 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A. 行中书省B. 中书省C. 尚书省D. 门下省15. 元朝时,开始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 回族B. 维吾尔族C. 蒙古族D. 女真族16.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唐朝B. 北宋C. 南宋D. 元朝17. 下列哪一项不是元朝对后世的影响()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 行省制度的创立C. 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D. 改变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18.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水稻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B. 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C. 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D. 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9. 下列人物中,属于南宋著名抗金将领的是()A. 寇准B. 岳飞C. 文天祥D. 陆秀夫20. 元朝能够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A. 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B. 元朝骑兵的强大战斗力C. 其他政权的腐朽没落D. 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1. 下列关于宋代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宋时服装样式变化最多的是妇女B. 以棉布作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始于南宋C. 广泛流行高脚家具是在宋朝D. 宋代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饮酒、踢球22. 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 诗B. 词C. 赋D. 小说23. 下列词人中,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并善于运用口语的是()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陆游24.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A. 《声声慢》B. 《资治通鉴》C. 《窦娥冤》D. 《史记》25. 元朝时期,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是()A. 唐诗B. 宋词C. 元曲D. 明清小说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1.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通过“______”的办法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金夏元时期》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西藏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是在()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两宋与下列少数民族并立过程,没有送岁币的是()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3.著名学者余秋雨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
”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市民文化的发展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④城市经济的繁荣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南宋灭亡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③蒙古军队灭金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5.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A.修建长城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开发江南6.元朝商业繁荣,其中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是()A.长安 B.泉州 C.大都 D.杭州7.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A.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C.苏湖地区成为全国政治中心D.宋代长江太湖地区开始开发8.《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9.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白族10.宋太祖在进行统一的同时,加强中央集权。
为此,下列不属于他采取的措施的是( )A.给予主要文官武将更大的权力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11.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12.宋代为了改变武将专横跋扈的局面,采取了不少应对策略。
下列属于这方面改革措施的是()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③重用武将平定全国④领兵权与发兵权分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毕昇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以下发明与他相关的是()A.造纸术 B.元代火炮 C.宋代罗盘针 D.活字印刷术14.下列史实与“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无关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唐朝文成公主入藏C.元朝回族的形成 D.明朝戚继光抗倭15.以下为《大唐盛世》历史剧的若干场景,其中需要修改的是()A.农民使用曲辕犁耕种土地 B.李白在酒馆的墙壁上题诗C.玄宗接见各国来访使节 D.僧人阅读活字印刷的佛经16.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金夏元时期》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苏州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我国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的朝代是(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2.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杭州 B.泉州 C.广州 D.景德镇3.下列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C.商业繁荣 D.文化繁荣4.马克思曾这样写道:“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族。
”马克思评价的“他”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骨打 D.元昊5.“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设立宣政院 B.建立三省六部制C.推行行省制度 D.设立刺史6.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
”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
这一幕发生在( ) A.907年 B.950年 C.960年 D.966年7.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
这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C.重武轻文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8.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 )A.东京 B.临安C.应天 D.建康10.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
下列事件按照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赵匡胤建立北宋②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 ③元昊建立西夏国④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1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
这里的他是()A.赵匡胤B.赵光义C.赵普D.石守信2.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宋朝具备的历史特征有()①机构重叠,权力分散,繁复而低效的政府②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兴起③以文治国,文官制度完善,书院教育发达④科技文明居历代之首,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宋朝时,下列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①契丹②党项族③女真族④蒙古族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4.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秦桧5.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A.对敌人的仇恨B.对祖国统一的渴望C.对人民生活的同情D.揭露统治者的腐朽7.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A.赞美杭州的繁华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8.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农业文明趋向精致化,就是所谓精耕细作的精致型的农业在宋代开始定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_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班级: 姓名: 成绩:1. 右图是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那么,你知道西夏政权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吗?A.契丹族B.匈奴族C.鲜卑族D.党项族2.我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方式有很多。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被手下将士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的是谁?A.李渊B.杨坚C.武则天D.赵匡胤3.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西夏 B.金 C.辽 D.元4.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
最早创作于哪个朝代?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 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②③④①B.③④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④③②6.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鼎盛的时期。
你知道唐朝之后我国进入哪段历史时期吗?A.宋B.三国C.南北朝D.五代十国7.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穌”,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8.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著作中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这里说的此城是指A.开封B.西安C.泉州D.大都9.“南海Ⅰ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Ⅰ号”从广州出发前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A.瓦子B.市舶司C.早市D.勾栏10.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的功绩最主要的是什么呢?A.统一蒙古B.灭亡西夏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12.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A.唐朝B.元朝 C.明朝 D.清朝13.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历史第2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A.黄帝B.禹C.舜D.启2.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制代替……制,……天下变成……天下。
”你知道残缺部分是什么吗()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D.选举制,禅让制;公,家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4.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奴隶制5.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6.右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A.司母戊鼎B.利簋C.毛公鼎D.四羊方尊7.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8.下列成就中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是()A.青铜铸造B.铁制农具的使用C.牛耕技术的推广D.兴修水利工程9.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A.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10.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此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万国衣冠拜冕旒”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如果你要查找有关她的资料,应查阅( A )A.《资治通鉴》B.《史记》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A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3、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作为一位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 D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B.偶尔去吃一碗宋嫂鱼羹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4、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B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C北宋和西夏D北宋和吐蕃5、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惟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
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 C )A.尚书省B.安西都护府C.市舶司D.遣唐使6、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C )A、市B、坊C、瓦子D、勾栏7、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A )A.北宋与辽的争战B.北宋与金的争战C.南宋与辽的争战D.南宋与金的争战8、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C)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 C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汉朝的五铢钱C.北宋的“交子”D.南宋的“会子”10、《资治通鉴》是一部(B)A、纪传体通史B、编年体通史C、纪传体断代史D、编年体断代史1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C )A.游夜市,喝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C.逛“瓦子”,吃甘薯D.挂年画,贴“桃符”1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D )①北宋建立②澶渊之盟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13、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C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14、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时代特征是( B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B、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C、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5、下列各项中,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 D )A.结束了双方较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16、南京境内的将军山曾是宋代牛首山大捷的古战场,有位将军曾在这里大败强敌金兀术,一举收复了建康城(今南京),将军山因此得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附答案)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2.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匈奴、契丹B.匈奴、女真C.吐蕃、女真D.吐蕃、契丹3.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材料表明()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B.江南地区的开发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闭关锁国的危害4.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产生于商业纠纷中B.是印刷技术进步的产物C.是民间交易的凭证D.只在少数富人之间流通5.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6.著名学者孙伟祥认为,“宋辽之间的澶州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3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
……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①为宋朝赢得了和平的环境②促进了宋辽经济的发展交流③岁币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A.东京B.临安C.应天D.建康8.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A.①④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9.《宋史•岳飞传》记载:“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习题含答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A. 诗、杂剧B. 乐府、散曲C. 词、散曲D. 杂剧、散曲【答案】D2.下列有关宋词的叙述,不确切的一部()A. 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B. 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经出现C. 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D. 经过五带到两宋,获得极大发展【答案】B3.下列反映宋朝电视剧中出现以下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A. 夜市有小吃B. “瓦肆”上演《红楼梦》C. 百姓中秋赏月D. 朋友一起饮茶喝酒【答案】B4.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了市民文化生活的繁荣。
以下体育活动中,宋代市民不能参与的是()A. 相扑B. 蹴鞠C. 跆拳道D. 水上运动【答案】C5.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做()A. 城B. 市C. 坊D. 瓦舍【答案】D6.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其根本原因是()A. 政权并立,民族融合B. 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C.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 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答案】C7.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
”宋朝城市经济生活开放的特点表现在( )A. 娱乐生活丰富B. 使用交子购买物品C. 出现夜市等D. 传统节日丰富【答案】C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绘了我国下列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这个朝代的文学主流是?()A. 唐朝;诗B. 宋朝;词C. 元朝;曲D. 明朝;小说【答案】B9.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 士大夫的提倡B. 达官贵人的提倡C.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D. 农民的需要【答案】C10.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A. 集市B. 瓦子C. 勾栏D. 邸店【答案】B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含答案

《元朝的统治》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 市舶司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西域都护【答案】C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 行政军事监察B. 行政外交军事C. 财政监察外交D. 财政军事监察【答案】A3.“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描绘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的疆域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C4.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D6.澎湖巡检司是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行政机构,历史上哪一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这一行政机构A. 汉朝政府B. 唐朝政府C. 元朝政府D. 明朝政府【答案】C7.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司农司D. 行省制【答案】D8.元朝时,管辖现在的北京的行政区是A. 尚书省B. 辽阳行省C. 行中书省D. 中书省【答案】D9.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其中,设置宣政院加强的管辖地区是A. 新疆B. 台湾C. 西藏D. 东北【答案】C10.据有关资料统计,□□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心,所以有陈桥之变。
”“太祖”是指()A.刘邦B.李世民C.朱温D.赵匡胤2.据史料记载,1000多年前的北宋都城“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都市。
北宋的都城是()A.长安B.洛阳C.开封D.北京3.如果请你为完颜阿骨打写一份人物简介,合格的是()A.契丹族首领,建立辽国B.党项族首领,建立大夏国C.女真族首领,建立金朝D.蒙古族首领,建立元朝4.陆游的《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是哪两个政权分界线的一端()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5.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西夏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6.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战争频繁,冲突不断B.和平共处,共同发展C.时战时和,以和为主D.闭关锁国,互不往来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渊之盟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此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金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8.历史很精彩,我要去读读。
小丽读了《马可·波罗行纪》。
此书记载的是马可·波罗在中国元代的所见所闻。
元代在下图中的位置是()A.①B.④C.③D.②9.某校在文化节期间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宋朝休闲生活”的征文比赛,下列不适合选为写作素材的是()A.勾栏观杂技B.杯酒释兵权C.茶馆听说书D.逛夜市吃小吃10.在《资治通鉴》中可以查阅的历史资料是()A.黄帝战蚩尤B.赤壁之战C.澶渊之盟D.杯酒释兵权11.“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12.北宋初期纸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B.铜钱和铁钱携带不便
C.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
13.宋朝时,任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体现出宋朝()
A.重本抑末B.重武轻文C.重文轻武D.重农抑商
A.唐朝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四川D.北宋四川
3.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阿骨打建立金B.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D.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4.泰国香米在我国卖的非常火爆。早在宋朝时,人们就能品尝或种植外来优良稻米——占城稻,它引进于()
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缅甸
14.宋辽夏金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其消亡的先后顺序是( )
A.辽、西夏、金、南宋、元B.西夏、辽、金、南宋、元
C.辽、西夏、南宋、金、元D.南宋、辽、西夏、金、元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
A.秦朝B.西晋C.隋朝D.元朝
16.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9.宋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词,最杰出的词人有( )
①白居易 ②苏轼 ③李白 ④李清照 ⑤辛弃疾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D.②④⑤
10.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
A.造纸术、印刷术B.印刷术、火药C.指南针、火药D.造纸术、火药
11.关于北宋建立方式表述准确的是()
A.农民起义夺权B.少数民族人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
18.如下图所示局面的出现发生在哪一事件后?( )
2019-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评-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
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
”这段话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2.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的措施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B.削弱和分割相权C.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D.重视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3.“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主要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
下列哪一事件不会..出现在“杨家将”的系列故事中( )A.阿保机发起澶州之战B.宋真宗亲征澶州城C.宋辽议和结澶渊之盟D.北宋北伐辽遭失败4.两宋时期是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时期。
下列史实反映了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A.楚汉之争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渊之盟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
“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交纳的岁币以及绢帛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利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市贸易往来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北宋和南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 )A.西晋和东晋的关系B.隋和唐的关系C.曹魏和北魏的关系D.武周和北周的关系7.“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两宋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秦汉时期8.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质量检测习题(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 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1.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蒙古杰出首领是( )A.忽必烈B.成吉思汗C.元宪宗D.文天祥2.“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
”这首《成吉思汗的传说》中,成吉思汗被人们传扬的“恩德” 是( )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修筑长城D.开发江南3.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形成是在( )A.契丹灭亡后B.北宋灭亡后C.西夏灭亡后D.金朝灭亡后4.“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唐太宗B.成吉思汗C.忽必烈D.朱元璋5.“他是蒙古政权的一位大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这里的“他”是( )A.完颜阿骨打B.耶律阿保机C.铁木真D.忽必烈6.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英雄,他们为了捍卫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是( )A.岳飞和寇准B.文天祥和寇准C.岳飞和文天祥D.岳飞和班超7.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定都大都B.攻占临安C.文天祥被俘D.消灭南宋残部8. 统一是中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结束了辽、宋、西夏、金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B.隋朝C.清朝D.元朝9.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功绩不相符的一项组合是( )A.①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B.②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C.③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D.④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0. 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
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11.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郾城大捷 ②陈桥兵变 ③澶渊之盟 )D.回纥族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二、非选择题D.③②④①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阿保机B.元昊C.赵构D.苻坚2.关于五代十国的实质,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末以来潘镇割据局面的延续B.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C.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发展D.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3.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
”与这句诗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B.李世民C.赵匡胤D.忽必烈4.下列有关宋辽议和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议和的背景是北宋军队在澶州之战中遭到失败B.宋辽议和的内容是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C.宋辽议和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澶渊之盟D.宋辽议和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5.郭靖和杨康是金庸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来源于灭掉北宋政权的“靖康之变”。
灭北宋政权的是( )A.西夏B.蒙古C.辽D.金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该词反映的史实是( )A.宋军抗辽B.宋军抗金C.宋军抗元D.宋军反击西夏7.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开始B.1141 年宋金达成协议C.郾城大捷D.南宋收复建康8.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图片,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政权巩固B.宋代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农业发展9.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商业贸易的繁荣B.手工业的兴盛C.农业的发展D.文化的昌盛10.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有一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质量检测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 课元朝的统治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元朝疆域最大的特点是( )A.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B.元朝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王朝C.元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D.元朝的疆域不断向外拓展3.下列图1、图2、图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 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4.以下对元朝中书省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C.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元朝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5.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6.1988 年海南建省、1997 年重庆建市后,我国现拥有了34 个省级行政区。
我国这种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B.元朝C.隋朝D.汉朝7.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A.四川行省B.宣政院C.西域都护D.伊犁将军8.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
以下名词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A.澶渊之盟、宣政院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C.西域都护、中书省D.大都、玄奘西行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元朝的是( )A.创立行省制度B.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C.由宣政院统辖西藏地方事务D.在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中“至元八年”是哪一年? “遂一天下”是怎么回事? 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3)元朝时,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哪一地区? 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11.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汇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2.“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3.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4.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5.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6.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交子 B 会子 C 美元 D英镑7.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唐朝关中地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9.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10.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这最能说明南方()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交通十分发达1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12.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拾东南”的说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A.隋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13.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A.唐朝B.元朝 C.明朝 D.清朝14.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2.“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3.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4.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5.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6.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交子 B 会子 C 美元 D英镑7.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唐朝关中地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9.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10.南宋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这最能说明南方()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理位置重要 C.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交通十分发达11.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A.战国时期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12.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拾东南”的说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A.隋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13.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A.唐朝B.元朝 C.明朝 D.清朝14.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 D.军机处15.元朝以前,就有许多山西汾州、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
这说明()A.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 B.维吾尔族、蒙古族人民非常友善 C.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非常紧密 D.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16.“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C.完颜阿骨打D.耶律阿保机17.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兆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18.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 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19.崔致远和马可·波罗是与古代扬州有关的两个外国人,他们来到扬州的时间分别是()A.秦朝和汉朝 B.汉朝和唐朝C.唐朝和元朝 D.元朝和清朝20.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21、元朝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不包括()A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 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C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已同汉族融合 D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开始形成22、两宋政府设立的市舶司,其主要职能是()A管理对外贸易 B监督船舶制造 C管理国家财政 D管理少数民族事务23.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24.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 )①福州②广州③泉州④明州⑤杭州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25.下列关于宋代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B.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C.王安石看到东京城外棉花长势喜人 D.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材料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1)材料一中诗人为什么会“但悲不见九州同”?当时是什么样的局面?(3分)(2)“王师北定中原日”的愿望能实现吗?南宋统治者是怎样做的?(3分)(3)材料二中的杭州、汴州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直把杭州作汴州”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分)(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2分)(3)对比材料一语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3分)(4)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28.同桌因事缺席一节课,请你以下面这首诗和问题为线索,帮她补上这节课好吗?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1)诗中描绘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2分)(2)该民族建立政权后,曾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最终双方改和,史称什么?对此你是怎么看的?(4分)29、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材料三元朝疆域图(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2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3分)(3)材料三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实施的原因是什么?(4分)30.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读下列两枚邮票,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1)图一左边所示器物是什么?它发明于我国哪一朝代?(2分)(2)据图一,从左边大图与右边两小图的配置,可以看出邮票设计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2分)(3)图二左边人物是谁?据图二,说说他对人类作出的主要贡献。
(3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也令所有的炎黄子孙引以为豪,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民谚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唐朝农耕技术的重要创造,请写出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材料二中“苏湖熟”的“苏”是指哪里?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该地从哪里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该现象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32. 阅读下列中国古代经济的相关材料:(6分)材料一: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目,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元史》:元世祖上位之初,首昭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请回答:(1)历史上称材料一中的“全盛日”为什么?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被后人称为什么?(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述的现象?当时居世界首位的是哪个行业?(3)元世祖属于哪个少数民族?材料三反映了元世祖的什么治国思想?图一图二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一、每小题2分,共50分26、(1)1127年,金灭北宋,占领北方;南宋建立后,只拥有半壁江山,所以“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金和议后,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形成宋金对峙局面。
(2)不能实现。
南宋统治者杀害了抗金英雄岳飞,阻挠、破坏抗金。
(3)杭州是南宋的都城临安,汴州是北宋的都城开封。
“直把杭州作汴州”说明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贪图苟安,不思进取,甘愿向金称臣,而不打算收复失去的国土。
27.(1)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水平比较落后,人们生活处于不饥饿也不富足的状态。
(2)两宋时期。
(3)变化:北宋时期政府收入仰仗南方,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人口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4)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应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原因等。
28、(1)契丹族(2)澶渊之盟(1分)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从整个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发展和统一。
(3分)(3)辽阿保机上京(9分)西夏元昊兴庆北宋赵匡胤东京29、(1)西周:分封制(1分)秦朝:郡县制(1分)(2)唐朝:三省六部制(1分)作用: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
(1分)(3)元朝:行省制度(1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分)30. (1)司南;战国;(2)意在告诉我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的指南针,装在指南车上用于辩别方向,制成罗盘针用于航海;(或:指南针用途广泛等意思相近即可)(3)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31.(1)曲辕犁筒车(2)苏州占城(或越南)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南宋32. (1)开元盛世;诗圣(2)经济重心南移;造船业(3)蒙古;重视发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