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下料计算
第一章煨管设备及弯管计算
第一章煨管设备及弯管计算弯管按其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煨制弯管、冲压弯管和焊接弯管。
煨制弯管又分为冷煨和热煨两种。
本章着重介绍常用煨管设备的结构特点、性能及操作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煨制弯管的下料计算。
第一节弯管的一般知识弯管是改变管道方向的管件。
在管子交叉、转弯、绕梁等处,都可以看到弯管。
煨制弯管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耐压高、阻力小等优点。
因此,在施工中常被采用。
弯管的主要形式有:各种角度的弯头、U形管、来回弯(或称乙字弯)和弧形弯管等,如图1—1所示。
弯头是带有一个任意弯曲角的管件,它被用在管子的转弯处。
弯头的弯曲半径用R表示。
R较大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大,弯管就比较平滑;R较小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小,弯得就较急。
来回弯是带有两个弯曲角(一般为135°)的管件。
来回弯管子弯曲端中心线间的距离叫做来回弯的高度,用字母h表示。
室内采暖立支管与干管及散热器连接,管道与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接点连接时,一般需采用来回弯。
U形管是成正半圆形的管件。
管子的两端中心线问的距离d等于两倍弯曲半径R。
U形管可代替两个90°弯头,经常用来连接上下配置的两个圆翼形散热器。
图1-1弯管的主要形式弧形弯管是带有三个弯曲角的管件。
中间角一般成90°,侧角成135°。
弧形弯管用于绕过其它管子,在有冷热水供应的卫生设备配管时,经常采用弧形弯管。
弯管尺寸由管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三者确定。
弯曲角度根据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然后制出样板,照样板煨制并按样板检查煨制管件弯曲角度是否符合要求。
样板可用圆钢煨制,圆钢的直径根据所煨管径的大小选用,10-14mm即可。
弯管的弯曲半径应按管径大小、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而定。
既不能过大,也末虚选得太小。
因为弯曲半径过大,不但用材料多,而且管子弯曲部分所占的地方也大,这样会给管道装配带来困难;弯曲半径选得太小时,弯头背部管壁由于过分伸长而减薄,使其强度降低,而在弯头里侧管壁被压缩,形成皱纹状态。
金属煨管及弯管计算
金属煨管及弯管计算一、弯管的一般知识1)弯管的主要形式:各种角度的弯头、U形管、来回弯(或称乙字弯)和弧形弯管等,如图1—1所示。
图1-1弯管的主要形式①、弯头是带有一个任意弯曲角的管件,它被用在管子的转弯处。
弯头的弯曲半径用R表示。
R较大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大,弯管就比较平滑;R较小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小,弯得就较急。
②、来回弯是带有两个弯曲角(一般为135°)的管件。
来回弯管子弯曲端中心线间的距离叫做来回弯的高度,用字母h表示。
管道与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接点连接时,一般需采用来回弯。
③、U形管是成正半圆形的管件。
管子的两端中心线间的距离d等于两倍弯曲半径R。
U形管可代替两个90°弯头。
④、弧形弯管是带有三个弯曲角的管件。
中间角一般成90°,侧角成135°。
弧形弯管用于绕过其它管子。
2)弯管尺寸由管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三者确定。
①、弯曲角度根据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然后制出样板,照样板煨制并按样板检查煨制管件弯曲角度是否符合要求。
样板可用圆钢煨制,圆钢的直径根据所煨管径的大小选用,10-14mm即可。
②、弯管的弯曲半径既不能过大,也不能选得太小。
因为弯曲半径过大,不但用材料多,而且管子弯曲部分所占的地方也大,这样会给管道装配带来困难;弯曲半径选得太小时,弯头背部管壁由于过分伸长而减薄,使其强度降低,而在弯头里侧管壁被压缩,形成皱纹状态。
因此规定冷煨弯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子外径的4倍。
③、弯管时,弯头里侧的金属被压缩,管壁变厚;弯头背面的金属被拉伸、管壁变薄。
弯曲半径越小,弯头背面管壁减薄就越严重,对背部强度的影响就越大。
为了使管子弯曲后不致对原有的工作性能有过大改变,一般规定管子弯曲后,管壁减薄率不得超过15%。
管壁减薄率可按下式进行计算:010021⨯⎥⎥⎥⎥⎦⎤⎢⎢⎢⎢⎣⎡+-=W D R R A式中A ——管子弯曲后外侧母线处管壁的减薄率(%);D W ——管子外径(mm);R ——弯管的弯曲半径(mm)。
铁管折弯计算公式
铁管折弯计算公式
1、90°弯管尺寸的计算
一般90°弯管在管道的工程中应用的最为广泛,其弯曲的半径月因制作的方法不同而异。
而对于冷煨弯管,常取值R=(4~6)D;热煨弯管取值R=4D;冲压弯头或者是焊接弯头,常取值为R=(1~1.5)D。
当弯曲的半径在确定以后,即可以计算出弯曲部分的下料长度,并且还能够确定热煨时的加热长度。
2、任意弯管尺寸的计算
而任意弯管则是指任意弯曲的角度和任意弯曲半径的这种弯管。
这种弯管其弯曲部分的展开长度则可按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L=πaR/180=0.01745aR式中L——其弯曲部分的展开长度(mm);
a——弯曲角度(°);
p——圆周率;
R——弯曲半径(MM)。
管子弯曲下料长度计算
α—弯曲角度
π—圆周率
例:制作一个¢159×4.5、R=600的90°弯管,弯曲部分的长度应为:L=2πRα/4=1.5708×600=942mm
二、 弯曲半径的选择
弯曲半径的尺寸,从减少弯管有害变形方面来看,应选得越大越好,从便于弯管的制作安装方面来看,又希望越小越好,所以合理的选择弯曲半径的原则应该是:在不影响弯管有害变形超出允许的范围的条件下,弯曲半径应选得尽量小一些。
弯曲半径选择的一般规定是:
¢108以下时,选R=3.5D;
¢133~¢159时,选R=4D;
¢219~¢273时,选R=5D;
¢273以上时,选R=6D。
三、 弯管制作前的算料和划线、下料
1.弯曲部分长度计算
L=πRα/180=0.0175R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中:L—弯曲部分长度
R—弯曲半径
弯管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弯管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弯管下料长度计算是在管道工程设计和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计算。
下料长度是指将管道弯曲后,所需要的原始管材长度。
正确计算下料长度可以有效节约材料成本,提高制造效率,保证管道质量。
弯管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下料长度 = 弯曲角度× 弯管半径× π / 180其中,弯曲角度是指管道在弯曲过程中的转角,弯管半径是指弯管的曲率半径,π是圆周率,取3.14159。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
假设我们需要制造一个半径为100毫米的90度弯管,我们可以根据公式计算出下料长度:下料长度= 90 × 100 × 3.14159 / 180 ≈ 157毫米这意味着在制造这个弯管时,我们需要一段长度为157毫米的原始管材。
弯管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是基于几何原理推导出来的,它考虑了弯曲角度和弯管半径对下料长度的影响。
通过合理地选择弯曲角度和弯管半径,我们可以控制下料长度,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一些修正因素,如弯头的长度和弯管两端的伸长量。
这些修正因素往往会增加下料长度,因此在计算时需要进行修正计算,以确保准确性。
弯管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弯管,如180度弯管、45度弯管等。
只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弯曲角度和弯管半径的数值,即可得到相应的下料长度。
弯管下料长度的计算是管道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管道制造的质量和成本。
合理应用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可以精确控制管道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总结起来,弯管下料长度计算公式是管道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弯管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原始管材长度。
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材料成本,还可以保证管道质量。
因此,在管道工程设计和制造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和应用弯管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达到最优化。
易安防施工标准:金属煨管及弯管计算
易安防施工标准:金属煨管及弯管计算一、弯管的一般知识1)弯管的主要形式:各种角度的弯头、U形管、来回弯(或称乙字弯)和弧形弯管等,如图1—1所示。
图1-1弯管的主要形式①、弯头是带有一个任意弯曲角的管件,它被用在管子的转弯处。
弯头的弯曲半径用R表示。
R较大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大,弯管就比较平滑;R较小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小,弯得就较急。
②、来回弯是带有两个弯曲角(一般为135°)的管件。
来回弯管子弯曲端中心线间的距离叫做来回弯的高度,用字母h表示。
管道与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接点连接时,一般需采用来回弯。
③、U形管是成正半圆形的管件。
管子的两端中心线间的距离d等于两倍弯曲半径R。
U形管可代替两个90°弯头。
④、弧形弯管是带有三个弯曲角的管件。
中间角一般成90°,侧角成135°。
弧形弯管用于绕过其它管子。
2)弯管尺寸由管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三者确定。
①、弯曲角度根据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然后制出样板,照样板煨制并按样板检查煨制管件弯曲角度是否符合要求。
样板可用圆钢煨制,圆钢的直径根据所煨管径的大小选用,10-14mm即可。
②、弯管的弯曲半径既不能过大,也不能选得太小。
因为弯曲半径过大,不但用材料多,而且管子弯曲部分所占的地方也大,这样会给管道装配带来困难;弯曲半径选得太小时,弯头背部管壁由于过分伸长而减薄,使其强度降低,而在弯头里侧管壁被压缩,形成皱纹状态。
因此规定冷煨弯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子外径的4倍。
③、弯管时,弯头里侧的金属被压缩,管壁变厚;弯头背面的金属被拉伸、管壁变薄。
弯曲半径越小,弯头背面管壁减薄就越严重,对背部强度的影响就越大。
为了使管子弯曲后不致对原有的工作性能有过大改变,一般规定管子弯曲后,管壁减薄率不得超过15%。
管壁减薄率可按下式进行计算:010021⨯⎥⎥⎥⎥⎦⎤⎢⎢⎢⎢⎣⎡+-=W D R R A 式中A ——管子弯曲后外侧母线处管壁的减薄率(%);D W ——管子外径(mm);R ——弯管的弯曲半径(mm)。
弯管一般知识及计算下料方法
第一章煨管设备及弯管计算弯管按其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煨制弯管、冲压弯管和焊接弯管。
煨制弯管又分为冷煨和热煨两种。
本章着重介绍常用煨管设备的结构特点、性能及操作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煨制弯管的下料计算。
第一节弯管的一般知识弯管是改变管道方向的管件。
在管子交叉、转弯、绕梁等处,都可以看到弯管。
煨制弯管具有较好的伸缩性、耐压高、阻力小等优点。
因此,在施工中常被采用。
弯管的主要形式有:各种角度的弯头、U形管、来回弯(或称乙字弯)和弧形弯管等,如图1—1所示。
弯头是带有一个任意弯曲角的管件,它被用在管子的转弯处。
弯头的弯曲半径用R表示。
R较大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大,弯管就比较平滑;R较小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小,弯得就较急。
来回弯是带有两个弯曲角(一般为135°)的管件。
来回弯管子弯曲端中心线间的距离叫做来回弯的高度,用字母h表示。
室内采暖立支管与干管及散热器连接,管道与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接点连接时,一般需采用来回弯。
U形管是成正半圆形的管件。
管子的两端中心线问的距离d等于两倍弯曲半径R。
U形管可代替两个90°弯头,经常用来连接上下配置的两个圆翼形散热器。
图1-1弯管的主要形式弧形弯管是带有三个弯曲角的管件。
中间角一般成90°,侧角成135°。
弧形弯管用于绕过其它管子,在有冷热水供应的卫生设备配管时,经常采用弧形弯管。
弯管尺寸由管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三者确定。
弯曲角度根据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然后制出样板,照样板煨制并按样板检查煨制管件弯曲角度是否符合要求。
样板可用圆钢煨制,圆钢的直径根据所煨管径的大小选用,10-14mm即可。
弯管的弯曲半径应按管径大小、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而定。
既不能过大,也末虚选得太小。
因为弯曲半径过大,不但用材料多,而且管子弯曲部分所占的地方也大,这样会给管道装配带来困难;弯曲半径选得太小时,弯头背部管壁由于过分伸长而减薄,使其强度降低,而在弯头里侧管壁被压缩,形成皱纹状态。
管道施工典型弯管的计算与放样下料
也有其它非特殊角度的垂直弯管,这里以45。弯管为 BA=a,过点 A作 AC I OY,以 O为圆心、1.414R
例 来论述垂直 弯 管的计 算与放样 下料 。
(R=I.5D)为半径画弧交于 AC于点O ,以O。为圆心、
如 图 4所 示 ,根据三 角形 原理 :
1.5D为半径画弧交弯头中心线于点M,连接 OM并延
摘 要 在管道施工过程 中,经常会遇到各类弯管,特别是在空间狭小 、管线密布的装置 区,管道的各类弯
管就特别常见。根 据多年 的施工经验 ,系统地 论述 了几种典型的常见弯管的计 算与放样下料方法 ,希
望给 以后的管道施工起到一定 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管道 弯管 放样 计算 中图分类号 TG50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9323(20o7)03—0014—10
水 平来 回弯管 我们 只讨论 a<3D、b>3D时 的情 况 。
分 别 向 O O,两边 作距 O O,为 1.5D的平行 线 ,分
任意角度水平弯管
水平来回弯管
别交管道 于 点 A、B、C、M ,分别 以 AB、CM 为弯头 的一端 ,进行一 个 90。弯头 的放样 ,两 弯头相 交于点
O O,并 延长交 弯头于 EF,则 EFGH为 所求弯 管实样 。
假 设两个 管道 的夹 角为 ot,则任 意一个 弯头 的角
计算 过程 :
度为 (180。一0【)/2即90。一0【/2。
求 角 (0【一 )
(收稿 日期 :2006—10—30)
sin =(a一 1.5D)/ 1.414R=AO/O.O
(2)3D > a> 1.5D 时 ,如 图 6所示 。
一 只管道 旋转一 定角度 而成 ,因此 ,只要两个 管道 的其
钢管折弯下料计算公式
钢管折弯下料计算公式钢管折弯下料计算是在钢管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指根据钢管的长度、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等参数,计算出需要裁剪的钢管长度。
正确的下料计算可以有效地避免浪费材料,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下面我们将介绍钢管折弯下料计算的相关公式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参数。
在钢管折弯加工中,常用的参数包括弯曲角度、弯曲半径、钢管直径和壁厚。
弯曲角度是指钢管在加工过程中的弯曲角度,通常用度数来表示,比如90度、180度等。
弯曲半径是指弯曲的曲率半径,它决定了钢管在弯曲过程中的变形程度。
钢管直径和壁厚则是钢管的基本尺寸参数,直接影响到下料计算的结果。
钢管折弯下料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L = π D (θ/180) (1 + K (θ/180))。
其中,L为裁剪长度,π为圆周率,D为钢管直径,θ为弯曲角度,K为弯曲系数。
弯曲系数K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33到0.5之间,根据具体的加工情况和经验可以进行调整。
在实际的下料计算中,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钢管的基本尺寸参数,包括直径、壁厚等。
2. 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
3.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裁剪长度L。
4. 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实际的下料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是一个理论值的计算公式,实际加工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材料的弹性变形、机器设备的精度等。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以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此外,钢管折弯下料计算也可以借助一些计算软件来进行,这些软件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精确的计算,并提供可视化的操作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实际的下料操作。
在实际的生产中,正确的下料计算可以帮助企业节约材料、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此,加工人员需要熟练掌握钢管折弯下料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钢管折弯下料计算是钢管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下料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铜管弯制时下料尺寸和弯制点的计算方法
图 1 铜 管 弯 管 示 意 图
这 种 方 法 可 以 简 便 地 计 算 下料 长 度 , 在 实 并
以图 1为 例 , 铜 管 管 径 为 1/ nh 413 若 38i (4 . c rr) na且 = o 则下料长度为 9o
置 ( 曲的拐 点) 若 所使用 的弯管机 经 过一 次装 夹 弯 ; 就能 弯制 出所有 的弯 , 下料后 只须 要标 出第一 个 在 弯制点 ( 第一个弯 的拐点 ) 的位置 即可 。
为 10Im, 2 l 弯管完 成后再 锯 掉多余 的料 头 即可 。 T
铜 管 在 弯 曲 时外 环 面 会 拉 伸 , 续 弯 制 时若 连 最后 一个 弯 距 铜 管 末 端 的 距 离 很 短 , 管 末 端 则 铜 会 由于拉伸 得 不 到 足够 补 偿 而 出 现 斜 口, 致 铜 导 管无法 使用 , 而造 成 浪费 。采用 1 铜管 弯制 多 从 根 个 工件 , 后再 用切 断分 开 的方 法 就 可 以 解 决 这 最
如果 为最后 一 个 弯 , 铜 管 的末 端 L 的长 且
度 小于 10mm, 由于 铜 管 拉 伸 变 形 , , 会 出 2 则 L段 现 一个斜 口 。为避 免 这 种情 况 发 生 , , 长 度 应 L的
收 稿 日期 :0 O0 5 2 1-10
很容 易得 出下 料 长 度 及 弯 制 点 位 置 , 可 以节 省 这
实 践 中 , 者 根 据 铜 管 的延 长 率 总 结 了 以下 笔
金 拉制管 》 规定 的材 料 T 2铜 管 为例 , P 各种 管径 铜 管 的伸 长量如 表 1 示 。 所
第二章_第二节_弯管参数计算
图2-10 弯角在弯模上形成过程第二节 弯管参数计算弯管参数计算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管段实长、弯曲角和旋转角的计算;一部分是关于弯头的起弯点和管长总长度以及无余量下料长度的计算。
求解弯管参数的方法有图解法和计算法两种。
图解法是利用平面投影图,根据所给出的具体条件,在图上增加必要的辅助线,利用几何关系做出所需的参数,然后用长度标注、角度标注在计算机中直接量出。
计算法是根据所给出的管路各点的坐标值(或相对值),应用几何和三角函数或矢量代数进行人工计算,也可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计算的精确度只决定于给定的坐标值,与图形的绘制准确程度无关。
一、三角函数计算管子弯曲形状参数(一)弯角管子的弯角是指一根管子要弯成一定形状时,管子的一端所弯过的角度,一般用α表示,见图2-9所示。
如果用弯管机弯管,先将管子夹持在点A , 随着弯模旋转,A 移至A ',如图2-10。
这时管段 P A 和Q A '与弯模处于相切位置,A 和A '是切点(即管子起弯点),弯角α就等于弯模所旋转的角度,即A AO '∠=α。
所以在使用弯管机弯管时,只要掌握好弯模旋转的角度,就能得到所需要的弯角。
管子的弯角数αn 与管段数n 的关系为αn =n -1。
一般地讲弯角︒<180α,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当弯角所在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则投影 角与弯角相等,如图2-11所示。
x y tg =α xy arctg =α 2、当弯角所在平面不平行投影面时,则投影角不等于弯角,如图2-12所示。
图中:QF 是QR 在管段PSQ 所在平面内的投影;RF 垂直于上述平面;RF 垂直于SQ 并与SQ 的延长线相交于E 。
显然,EF ⊥QE ,并且QE=x ,EF=y ,RF=z 。
xz y QE RF EF QEREtg 2222+=+==α xz y arctg22+=α 显然,xyarctg=α是上述公式中当Z =0的特殊情况。
管道弯头下料最简单方法
管道弯头下料最简单方法
在管道安装工程中,弯头的下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弯头的下料方法有很多种,但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计算公式和辅助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计算公式和辅助工具的简单方法,帮助您快速准确地完成弯头的下料工作。
一、计算公式
弯头的下料尺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L = π×(R+r)×(θ/180)
其中,L为下料长度,R为弯头半径,r为直管半径,θ为弯曲角度。
根据不同弯曲半径和弯曲角度的组合,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下料长度。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弯曲半径和角度,并使用计算公式得出下料长度。
二、辅助工具
除了计算公式外,还可以使用辅助工具来简化弯头的下料工作。
例如,弯头展开样板、弯头下料模板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您快速准确地绘制弯头的展开图,并确定下料长度。
三、实际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弯头的下料:
1.根据计算公式或辅助工具,确定弯头的下料长度;
2.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直管、切割机、打磨机等;
3.根据下料长度,使用切割机将直管切割成相应的长度;
4.将切割好的直管固定在弯头展开样板或弯头下料模板上;
5.使用打磨机将直管的一端打磨成所需的弧度;
6.将打磨好的弯头与直管焊接在一起,完成弯头的制作。
总之,通过使用计算公式和辅助工具,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弯头的下料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弯管知识及计算下料
弯管知识及计算下料弯管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方法,用于制作管道、风管、油管等管状构件。
在弯管加工过程中,下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下料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弯管的加工结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弯管知识及如何计算下料。
1.弯管的分类根据形状和材质的不同,弯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直弯管、弯头、弯管、弯板等。
直弯管:直弯管是指无弯头的弯管,弯曲角度一般为90度、45度等。
弯头:弯头是一种弯角较大的弯管,一般用于改变管道走向。
弯管:弯管是指弯曲角度较小的管道,一般用于连接两段直管。
弯板:弯板是将平板加工成弯曲形状的构件。
2.弯管的加工方法弯管的加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冷弯管:利用冷弯机将金属管材弯曲成需要的形状。
冷弯管适用于钢板、铝板等材质。
热弯管:利用高温将金属管材加热软化后再弯曲成需要的形状。
热弯管适用于不锈钢管、铜管等材质。
液压弯管:利用液压机将金属管材弯曲成需要的形状。
液压弯管适用于各种材质的管材。
3.下料计算方法下料是指根据需求的弯曲角度和管材尺寸来计算所需的原始管材长度。
下面以冷弯管为例,介绍下料计算的方法。
3.1弯曲角度首先确定需要的弯曲角度,一般为90度、45度或其他角度。
3.2弯曲半径计算弯曲半径时,需考虑到管材的壁厚、材质和弯曲机器中心轴的半径。
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3.3确定下料长度下料长度的计算包括直管长度和两端直管的长度。
直管长度=弯曲管道的弯曲长度-弯曲角度所需的直管长度。
两端直管长度=弯曲半径×弯曲角度×π/180。
3.4确定加长长度由于在弯管过程中,管材会发生一定的伸长,因此需要在下料长度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加长长度。
3.5正确的下料根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将管材按照尺寸进行下料。
一般采用机械锯或割切机进行切割,确保平直度和尺寸精度。
总结:弯管加工是一项复杂的工艺,需要了解弯管的分类、加工方法以及合理的下料计算方法。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进行准确的下料和高质量的弯管加工。
弯管计算公式表格
弯管计算公式表格
弯头在水管连接中常常会用到,主要用于管道转为处,用来改变管道的方向。
所占比例较大,不同的管道材料或壁厚的弯头是不一样的。
那么弯头的长度计算公式怎么算呢?施工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我们马上来看看相关知识吧。
一、弯头的长度计算公式怎么算
以90°和45°的弯头为例,90°弯头的长度(㎜)=R*1.57(弯曲半du径单位㎜)2);90°弯头所需料(M)=直径*2.5*所需个数+半径;45°弯头长度(㎜)弯曲半径乘*tan22.5°(弯头度数的一半)。
大家在选购弯头的时候,应该根据弯头材质、外径尺寸、厚度而定,会更加合适。
二、管道弯头施工注意事项
1、在切割管道弯头前,要确定管道弯头有无吊好,还先看清两端的直管上有无安装吊筋,是否可靠。
如果无法吊筋的话,两侧直管先用葫芦吊好,方可使用。
这样才牢固,不会出现问题。
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先检查看看管道弯头有无存在沙眼、气孔等情况,而且还要看看管道弯头的弯曲角度、外径、长度等等是否正确,如果没问题的话,方可开始施工。
3、为了不让管道弯头受到意外伤害,大家应将待安装的管道弯头放置在木板上,注意不要摆放在地面上。
金属煨管及弯管计算
金属煨管及弯管计算一、弯管的一般知识1)弯管的主要形式:各种角度的弯头、U形管、来回弯(或称乙字弯)和弧形弯管等,如图1—1所示。
图1-1弯管的主要形式①、弯头是带有一个任意弯曲角的管件,它被用在管子的转弯处。
弯头的弯曲半径用R表示。
R较大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大,弯管就比较平滑;R较小时,管子的弯曲部分就较小,弯得就较急。
②、来回弯是带有两个弯曲角(一般为135°)的管件。
来回弯管子弯曲端中心线间的距离叫做来回弯的高度,用字母h表示。
管道与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接点连接时,一般需采用来回弯。
③、U形管是成正半圆形的管件。
管子的两端中心线间的距离d等于两倍弯曲半径R。
U形管可代替两个90°弯头。
④、弧形弯管是带有三个弯曲角的管件。
中间角一般成90°,侧角成135°。
弧形弯管用于绕过其它管子。
2)弯管尺寸由管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三者确定。
①、弯曲角度根据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然后制出样板,照样板煨制并按样板检查煨制管件弯曲角度是否符合要求。
样板可用圆钢煨制,圆钢的直径根据所煨管径的大小选用,10-14mm即可。
②、弯管的弯曲半径既不能过大,也不能选得太小。
因为弯曲半径过大,不但用材料多,而且管子弯曲部分所占的地方也大,这样会给管道装配带来困难;弯曲半径选得太小时,弯头背部管壁由于过分伸长而减薄,使其强度降低,而在弯头里侧管壁被压缩,形成皱纹状态。
因此规定冷煨弯管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子外径的4倍。
③、弯管时,弯头里侧的金属被压缩,管壁变厚;弯头背面的金属被拉伸、管壁变薄。
弯曲半径越小,弯头背面管壁减薄就越严重,对背部强度的影响就越大。
为了使管子弯曲后不致对原有的工作性能有过大改变,一般规定管子弯曲后,管壁减薄率不得超过15%。
管壁减薄率可按下式进行计算:010021⨯⎥⎥⎥⎥⎦⎤⎢⎢⎢⎢⎣⎡+-=W D R R A式中A ——管子弯曲后外侧母线处管壁的减薄率(%);D W ——管子外径(mm);R ——弯管的弯曲半径(mm)。
弯管一般知识及计算下料
弯管一般知识及计算下料弯管是一种常见的管道加工工艺,可用于制作各种形状的管道,如弯头、弯管、弯管接头等。
弯管一般通过加热和施加力量来使管材弯曲成所需的形状。
在进行弯管加工之前,需要对下料进行计算。
下料计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管材的长度和角度。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弯管知识及计算下料的方法。
1.弯管的基本知识弯管有三个重要的参数,即弯管的半径、角度和弯管的长度。
-弯管半径:指管材中心轴线到外弯曲面的距离,也称为弯曲半径。
-弯管角度:指弯管弯曲的度数,通常用度数(°)来表示。
常见的弯管角度有45°、90°等。
-弯管长度:指弯管的直线段长度,即指从弯管开始的一段直线到弯管结束的一段直线的长度。
2.弯管下料计算根据管道的设计要求和实际需求,我们可以计算出弯管的下料长度和角度。
弯管下料计算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弯管长度计算公式:L=πxDxA/360其中,L表示弯管的长度,D表示弯管的半径,A表示弯管的角度。
-弯管下料长度计算公式:L=πxDx(A/180)x2+2xT其中,L表示弯管的下料长度,D表示弯管的半径,A表示弯管的角度,T表示管壁的厚度。
-弯管下料长度和角度计算公式:A=180xL/(πxD)-2xT/D其中,A表示弯管的角度,L表示弯管的长度,D表示弯管的半径,T表示管壁的厚度。
在实际应用中,弯管的下料长度一般会有一定的余量,以保证在加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接头的焊接工艺。
3.弯管加工过程弯管加工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即冷弯和热弯。
-冷弯:使用机械力量对管材进行弯曲,不需要加热。
适用于直径较小、弯曲半径大的管材。
-热弯:在管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机械力量对管材进行弯曲。
适用于直径较大、弯曲半径小的管材。
在弯管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管材应有一定的余量,以防止加工过程中的误差。
-加工过程中的力量应均匀施加,以避免管材的变形或损坏。
-弯管加工后,应进行焊接或连接,以保证管道的密封性和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90°弯管的计算
90°弯管在管道工程中应用最广,其弯曲半径月因制作方法不同而异。
对于冷煨弯管,常取R=(4~6)D;热煨弯管取R=4D;冲压弯头或焊接弯头,常取R=(1~1.5)D。
弯曲半径确定以后,即可计算出弯曲部分的下料长度,并能确定热煨时的加热长度,如图1-3所示。
从图中可知,管道弯曲后,其弯曲段的外弧、内弧不是原来的直管实际长度,而只有弯管中心线的长度在弯曲前后不变,其展开长度等于原直管段长度。
现设弯曲段起止端点分别为a、b,当弯曲角为90°时,管子弯曲段的长度正好是以r为半径所画圆的周长的1/4,其弧长用弯曲半径来表示,即为
弧长
由式(1-3)可知,90°弯管弯曲段的展开长度为弯曲半径的1.57倍。
图1-3 90°弯臂
在弯制U形弯、反向双弯头或方形伸缩器时,如以设计图样要求或实际测量得出的两个相邻90°弯头的中心距尺寸进行划线煨制,那么弯成的两个弯头中心距将比原来的距离要大些,这是由于金属管材加热弯曲时产生延伸的结果。
下料时,应将两个弯头中心距减去这一延伸误差,再划出第二个弯头中心线和加热长度,这样才能使两个弯头弯好后,中心线间的距离正好等于所需要的尺寸。
延伸误差如图1-4所示,其数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L——延伸长度(mm);
R——弯曲半径(mm);
——第二个弯曲角的角度(°)。
图1-4U形弯划线示意图
1-第一个弯头 2-规定的第二个弯头中心线位置
3-实际第二个弯头中心线位置4-第二个弯头
下面以方形伸缩器为例,说明弯管划线下料计算方法。
在图1-5a中,已知方形伸缩器的尺寸单位为mm,管径为DNl50,弯曲半径R=4DN=600mm。
若划线在图1-5b的直线上进行,并以左边端点o为起点,由图上可以看出
Oa=1500—R=1500—600=900mm
ab是弯曲部分,其弧长为
ab=1.57R=1.57 X 600=942mm
从a到d由两个反向90°弯加一直管段bc组成,直管段bc的长度应减去延伸误差△L,则
bc=2100—2R—△L
由式(1—4)可知
△L=600X(1—0.00875×90)=127.5mm
那么bc=2100—2×600—127.5=772.5mm
依此类推,便可计算出各管段的下料长度,如图1—5b所示,划线工作便可顺利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煨制多个弯头组成的管件时,划线工作都分几次去完成。
首先在草图上计算出各段下料长度,选取适当长度的直管;然后从一端开始逐个弯头进行制作,在前一个弯头制作好之后,再划下一个,以便处理在弯管工作中的尺寸误差。
图1—5b方形伸缩器的下料
二、任意弯管的计算
任意弯管是指任意弯曲角度和任意弯曲半径的弯管。
这种弯管弯曲部分的展开长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L——弯曲部分的展开长度(mm);
α——弯曲角度(°);
π——圆周率;
R——弯曲半径(MM)。
此外,任意弯管弯曲段展开长度的计算,还可按图1-6及表1-1进行。
图1-6任意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