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音乐舞蹈卷》辞条定义-音乐声学

合集下载

浅谈音乐考古学

浅谈音乐考古学

摘 要 :论述 了音 乐考 古学的定义及其特殊性, 并通过对 中国音 乐考古学的历 史回顾 , 出 提 了音 乐考 古 学 的研 究 对 象及研 究方 法 。 关 键 词 :音 乐 考 古 学 ; 究 对 象 ; 学 研 显 中图 分 类 号 : G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0 83 ( 0 )4 0 1 — 2 63 1 9 A 10 — 162 81 — 17 0 0 时期 , 形成 了“ 乾嘉考据学派” 。这时的金石学著作很多 , 中具 其 有代表 性的是 《 西清古鉴》 《 、 西清续鉴 甲篇》 《 、西清续鉴 乙篇 》 和 《 宁寿古鉴》 这 四部书被合称为《 , 乾隆四鉴 》 。 到了2 O世 纪 上 半 叶 , 中国 音 乐 考 古 学 研 究 主要 以 两条 线 索 发 展 。一 方 面 , 些 学 者 坚 持 乾 嘉考 据 学 的方 法 ; 一 方 面 , 文 一 另 新 化运动 的先锋人物 引入科学 的研 究方法 , 刘复对北京故宫 、 如 天 坛所藏编钟 、 编磐进行过测 音。他 的工作开创了中国音乐考古学 测音研究的先例。 新 中国成立 以后 , 中国考古学发展 到科学考 古学的建立期 。 这时 , 学的考古 发掘为音乐考古研究提供 了丰富的材料 , 科 重大 的音乐考古发 现不 断涌现 , 现代意义 的音乐考古研究开始进入萌 芽阶段 , f出现许多音乐 考古 的著作。 并 i 2 O世纪年代 , 中国的音乐学家开始投入音乐考古 的研究工作 并取得 了许多成就。】5 9 7年出版李纯一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 第 分册》 可谓是我 国音乐考古学最早的著作。 书中开辟了新的研究
方法和研究途径 , 如运用 了考古学、 文字学 、 物理声学( 测音 ) 等方 法或 手段 , 合 文 献学 和 民族 学 材 料 , 古 至 商代 的音 乐 文化 进 结 对远 行 了多 方 面 的 研究 。 这 时起 ,对 出土 乐 器 的测 音 研 究 逐 渐 兴 盛 。 15 年 , 9 7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对河南信 阳长台关楚墓 出 土 的 编钟 进 行 了测 音 。 同年 , 音 乐研 究 所还 对 山 西长 治分 水 岭 民族 十四号墓 编钟 以及安徽寿县蔡侯墓编纂进行 了测音。1 7 年 , 9 1 长 沙 马 王堆 一 号汉 墓 出 土 了瑟 、 、 律等 重 要 的古 代 乐 器 以及 有 关 竽 竽 的乐 器 图像 资 料 。 1 7 9 7年 , 吕骥 、 翔 鹏 、 湘 和 J 自 4人 组 由 黄 王 宝 成的音乐考古小组 , 考察了山西 、 陕西 、 河南 、 甘肃 四省的出土乐 器 。 在这 次 考察 中黄翔 鹏 提 出 了先 秦 编钟 一钟 两 音 的 问题 。 17 98 年湖北随县曾侯 乙墓出土 了大批战国前期的乐器 ,这一考古发现 改写了中国音乐 中先秦音乐的地位 , 使得音乐考古成为热潮 。 2 O世纪 8 O年代后 ,各专业音 乐院校纷纷设立 音乐考古 专 业 , 国 内学 术 界发 表 了许 多 音 乐 考 古 研 究 论 文 , 批 音 乐 考 古 在 一 学 专著 也 陆续 出版 。如 : 东 升 、 全猷 《 国音 乐 史 图 鉴 》 李 纯 刘 袁 中 、 《 先秦音乐史》 。最重要 的是 】8 等 9 8年开始编纂 的《 中国音乐 文物 大系 》 。以次 可见 , 2 自 O世纪 8 O年代以来 , 音乐考古学在中 国得 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大管声学原理及音色在实际演奏中的运用与研究

大管声学原理及音色在实际演奏中的运用与研究

046《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乐器音色是乐器生产、演奏和欣赏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各种乐器的音色也各有不同,因而不同的乐器组合起来便形成了美妙、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

以大管发音原理、管体声学研究为基础,阐述声学对大管音色的影响,从而探讨如何发挥高质量音色在大管演奏中的实际运用。

剖析哨片震动对声音的影响、干预音色的物理参数以及声学指标,从而在声学科学理论指导下解决大管演奏中音色的相关技术问题。

[关 键 词] 大管;声学原理;音色要素;演奏运用大管声学原理及音色在实际演奏中的运用与研究张玉哲一、大管的哨片(簧)振动与发声原理大管在乐器分类中属于气鸣乐器,是以气流激发声源体振动而发音的乐器。

从声源体的结构差别来看,大管是簧振动方式的吹奏乐器。

大管所用的簧片也就是哨片,为芦苇内部的薄片。

当哨片受到气流冲击后,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哨片会产生震动,当簧的弹性恢复力高过气压时,簧短时间内会返回并越过平衡位置,接着在气流作用下簧再向着相反方向运动,这样就会震动而产生声音。

哨片的密度以及尺寸直接决定了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其三维尺寸越大,密度越低,则对应的频率越低,相反情况下则越高。

因此,为调节发音的高低,可对这些参数进行调节。

大管的结构组成包括哨片、乐器管体、音孔和按键等几部分。

哨片在发声后可激活鸣管体的振动。

当吹奏大管哨片时,哨片会同步振动,此后整个自由端也会产生震动。

哨片振动的频率不同,自由端的振动区域也存在差异。

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哨片振动范围大;而吹奏中、高音时,哨片分别是前段和顶端振动。

大量的演奏经验表明,哨片上需要设置哨骨,这样才可以控制簧片,有劲力,发音集中,从而产生更好的音效。

哨片的劲度和厚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不过在哨片过硬过厚的情况下,哨片拉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气体能量,转变为声振动的能量较少,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同时也导致哨片杂音增多,音量不能很好地调节。

在哨片过软过薄的情况下,音色缺乏光泽,难以很好地强奏。

基于praat工具的歌唱声学分析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praat工具的歌唱声学分析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适当的频率和振幅 ( 频谱 )的许多不 同的正弦波来模拟 ,人
类 听力设 备 ( 由耳朵 和大脑 组成 ) 通 常 可 以找 出这 些声 音 。 当两 个 或多 个音 调播 放一 次 ,空气 压力 的变化 在耳 边“ 包含” 各 自的 间距 ,人 耳和脑 分离 并解 码分 成不 同 的色调 。
的并 非 声音 感受 过程 中的 , 而是 发声 过程 中的生理 声学 问题 。
中的峰值 ,以及该声室的谐振。任何房间 ,可以说有一个共
振峰 独有 的特定 的房 间 ,因为声音 可 能反 弹不 同在其 墙 壁和
对象的方式。这种性质的房间共振峰通过强调特定的频率和
吸收 体现 。 歌手共 振 峰的研 究始 于 巴塞洛 缪 , 限于许 多历史 和技 术
仿照乐器声学的分析方法, 人类发声器官亦可从能源 、 声源 、
9 8 2 0 1 4年第 8期 ( 总第 9 2期)
的原 因,尽管巴塞洛缪没有给出相应的歌手共振峰声点 ,但
随后西方 国家在关于声乐的研究中给出了歌手共 振峰的范
围 :男 性 出现 在 2 8 0 0 ~ 2 9 0 0 H z ,而 女性 共振 峰在 3 2 0 0 H z 。 在 巴塞洛 缪之 后 ,许 多学 者对 歌手 共振 峰进 行 了研 究 , 如 Ai p a e r m a n 、克 兰德 尔 、范 纳德 等 。其 中瑞 典声 学 专家 桑
在 声学 上 ,它指 的是 一个 在声 音包 络 和在声 源 ,特别 是乐 器
嗓音声学、音律和谐的声学、室内声学等六大部分。在 《 中 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卷 》 中有关嗓音声学的定义u J 是: “ 就 其涉及人体器官的生理状态而言 ,嗓音质上不同 ,所研究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将于今年问世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将于今年问世

作者: 晓龙
出版物刊名: 音乐研究
页码: 86-86页
主题词: 筹备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音乐;音乐教育家;音乐舞蹈;贺绿汀;条目;国内外;
辞书;音乐理论
摘要: <正> 中国音乐界早就盼望编写一部自己的百科全书,这一愿望到1979年12月12日才得以实现。

当时,在北京召开了编篡《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部分的筹备会议,建立了由吕骥、贺绿汀、缪天瑞、赵沨等24人组成的筹备委员会。

音乐部分条目框架总表是由数十位研究中外音乐的专家制定的。

他们参考了国内外大量音乐辞书,从中精选条目,最后由缪天瑞先生负责平衡、归类。

中国音乐史名词解释论述题(DOC)

中国音乐史名词解释论述题(DOC)

中国音乐史名词解释论述题中国古代音乐史名词解释1歌舞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具有重要地位。

歌舞大曲这种艺术形式,在隋唐时期的雅乐、清乐、胡乐或是坐、立部伎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有很强的艺术性。

唐代歌舞大曲又称燕乐大曲,其结构基本上可分为三大部分:(1)散序:无拍无歌,节奏自由,由器乐演奏。

(2)中序:人拍歌唱,多为抒情慢板,由器乐伴奏。

(3)破:以舞蹈为主,节奏逐渐加快,由器乐演奏,在热烈气氛中结束。

2、《牡丹亭》“四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牡丹亭》,是继王实甫《西厢记》之后戏曲史上的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该剧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塑造了女主人公鲜明的形象,表达了在封建制度重压下,青年追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的呼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腐朽。

它文辞造句纤巧,用意深远,音乐上不受格律的束缚,大胆革新,作曲时强调文采,注重曲意。

2大司乐既是音乐机构,又是最高乐官。

在严密的礼乐制度的职官体系中,大司乐所属乐职人员有1463人,主要施行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三种职能。

又大司乐、乐师、大师、小师、磬师、钟师等乐官、乐工。

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作为乐官的大司乐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他们被赋予了崇高的社会职能与社会意义。

大司乐主调其音,以音乐之事教育贵族子弟。

3板腔体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

又称“板式变化体”。

即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作各种节奏、速度的板式变化,如散板、流水板、一板三眼、一板一眼等。

梆子、皮黄系统的剧种是板腔体的代表。

4曲牌体亦称“联曲体”或“曲牌联缀体”。

属于套曲结构。

即以曲牌为基本单位,将若干只不同的曲牌联缀成套,构成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

在以梆子、皮黄为代表板腔体音乐出现以前,曲牌体音乐史戏曲音乐的主要结构体式,也是说唱音乐和器乐曲的主要形式。

5海青拿天鹅简称《海青》,在元代已流行,是目前能确定创作年代最古老的一首琵琶独奏曲。

《中国大百科音乐舞蹈卷》辞条定义-音乐

《中国大百科音乐舞蹈卷》辞条定义-音乐

音乐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是混生性社会文化现象中的一个要素,到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音乐又同时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在中国,春秋战国以前,“音”和“乐”两个词一直是分别使用的。

在古汉语中,把声、音、乐分为三个层次。

按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专著《乐记》的说法:“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可见,“声”泛指一切声音,古代又称之为天籁、地籁、人籁等,其中包括各种噪声;“音”特指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的声音,相当于由乐音缀合而成的音调、曲调、音响组合等;至于“乐”,在上古时代指的是诗歌、音乐、舞蹈三种因素混为一体、尚未分化的艺术活动,孔子时代作为教育必修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之一的“乐”,就是这种混生性的艺术活动。

中国古籍上第一次出现“音乐”一词,是在《吕氏春秋·大乐》中:“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

”此后,“音乐”一词逐渐取代原先“音”一词的地位,用以指称音乐这一艺术门类;而“音”一词的含义则逐渐变窄,仅指有确定音高的乐音(例如“五音”)。

到后来,“乐”一词才作为“音乐”一词的简称而用来指称音乐。

在欧洲,拉丁文中的音乐一词“Musica”,起源于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科学的女神缪斯的名字,它的含义不象汉语中“音乐”一词那么明确。

但是希腊神话中缪斯的职责是侍奉太阳神阿波罗,从这点看,借用缪斯的名字来转述音乐这一语义演化中,隐含着一种象征性的寓意:赞誉音乐令人心旷神怡的社会功能,并赋与她以高贵纯洁的形象。

当人们将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较时就会发现:①音乐的内容与文学、戏剧、绘画等那些大量地描绘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情景(再现性、描摹性)的艺术门类不同,音乐所直接呼唤、激发的是情感与意志(表现性、表情性);由情感体验出发,不同的个人凭自己的生活经历而联想到的具体对象也很不相同。

《管弦乐配器法》主要参备考资料文献

《管弦乐配器法》主要参备考资料文献

《管弦乐配器法》主要参考文献A. 中文参考书目一。

音乐声学类李万海:《录音音响学》,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2年版梁广程:《乐声的奥秘》,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年版朱起东:《音乐声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年版龚镇雄:《音乐声学》,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二。

乐器法及配器法类N.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管弦乐法原理》,万叶书店,1952年版G . 雅戈:《管弦乐法》,万叶书店,1953 年版E. 普劳特:《管弦乐法教程》,音乐出版社,1955年版C. 维多尔与D. 罗加尔-列维茨基:《现代乐器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W. 辟斯顿:《配器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C. 瓦西连科:《交响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63年版中央音乐学院编:《民族乐队乐器法》,音乐出版社,1963年版H. 柏辽兹-R. 施特劳斯:《配器法》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德. 罗加尔-列维茨基:《管弦乐队讲话》,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I. 加拉米扬:《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原则》,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胡登跳:《民族管弦乐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张宏俊:《长笛的泛音》,载《音乐艺术》1983年第3 期德. 罗加尔-列维茨基:《现代管弦乐队》,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乐声:《西洋乐器》,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田进勤:《电子乐器》,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版H. K. 沃尔夫:《从晚期浪漫派到现代管弦乐法的发展概述》,载《近现代音乐研文集》,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编,1985年版朱起东:《圆号和它的特殊演奏法》,载《音乐艺术》 1985年第 2期H. 伯夫:《圆号创新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施咏康:《管弦乐队乐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电子乐器译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朱起东:《小号表演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丹尼斯. 维克:《长号吹奏技巧》,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牟洪:《管弦乐队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三。

西方音乐流派介绍

西方音乐流派介绍

绪论:音乐与欣赏一、音乐音乐有两类1.是交响乐和轻管弦乐2.是舞蹈音乐以及一切形式的节奏音乐、流行音乐和爵士音乐。

古典音乐的编制,各声部的音量是平衡的,要求乐队的整体有较大的声响。

1.乐队人数10人以内室内乐2.乐队人数10人以上室内管弦乐3.大规模的器乐演奏称为管弦乐,管弦乐团又称交响乐团和交响管弦乐团。

交响乐团的舞台排位:交响乐团4个主要的声部:(1) 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倍司)。

)(2) 木管乐器(长笛(横笛)、短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竖笛、黑管)、低音管(大管、巴松管)。

)(3) 铜管乐器(小号(小喇叭)、长号(拉管)、圆号(法国号)、大号。

)(4)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鼓、钹、三角铁、铃、铜锣、木琴、钢片琴等。

有时还有钢琴或竖琴。

音乐的元素是音,音乐的4个基本要素: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旋律:谈起旋律先要介绍音高,音高用音名曲分,代表着七个固定音高的音名分别用CDEFGAB 或其小写表示。

唱歌时通常唱成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上述7个音名称为基本音级,其中E、F之间为半音,其余两相邻之间皆为全音。

旋律是以音的高低走向而组成。

旋律在音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下行旋律,多表达悲痛、郁闷、伤感恐怖等气氛。

上行旋律多表兴奋、紧张疑问或趋向高潮的情绪。

节奏:《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是这样给节奏下定义的:“节奏是乐音时值的有组织的顺序,是时值各要素一-一节拍、重音、休止等相互关系的结合。

强弱、快慢、松紧是节奏的决定因素。

其作用是把乐音组织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体现某种乐思”。

和弦:按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叠置起来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做和弦。

例如l、3、5三个音,叫做主和弦,5、7、2三个音叫属和弦。

1.大三和弦:大三度上叠置小三度(例如135、572等)属于协和的,具有辉煌、明亮的色彩,最能表明大调的特征,用大写英文字母来表示如C2.小三和弦(例如613、357等)也属于协和的,但其具有柔和、暗淡的色彩,最能表明小调的特征。

(完整版)小学音乐常见百科知识大全

(完整版)小学音乐常见百科知识大全

(完整版)小学音乐常见百科知识大全小学音乐常见百科知识大全1. 什么是音乐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旋律、节奏和和声等元素,可以通过乐器演奏、歌唱和作曲来传达。

2. 音符与节拍- 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音高和音长。

- 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时间和节奏。

3. 乐器分类- 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等。

- 键盘乐器:如钢琴、电子琴等。

- 木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等。

- 铜管乐器:如小号、长号等。

- 打击乐器:如鼓、木琴等。

4. 声音的高低- 高音指发出的声音频率较高,音调较高。

- 低音指发出的声音频率较低,音调较低。

5. 主要音乐类型- 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交响曲、巴赫的管风琴曲等。

- 流行音乐:如流行歌曲、摇滚乐等。

- 民族音乐:如中国的京剧音乐、非洲的部落音乐等。

6. 音乐家- 费尔南多·索尔(Fernando Sor):著名的古典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

-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被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 李斯特(Franz Liszt):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

7. 音乐常见术语- 运动:指音乐作品中的一个独立部分。

- 和声:指不同音符在一起发出的声音效果。

- 节奏:指音乐中的有规律的时间分割。

- 装饰音:指在音乐中用来装饰主旋律的音符。

8. 音乐研究的好处- 提高听音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 增加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和理解。

- 培养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

9.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唱歌:通过唱歌培养儿童的音乐感觉和发声技巧。

- 舞蹈:通过舞蹈活动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 游戏:通过音乐游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音乐知识。

以上是关于小学音乐常见百科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音乐精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

中国传统音乐精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

中国传统音乐精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四川音乐学院第一章测试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 “()”和“()”。

()参考答案:雅、颂2.号子具有( )和()两种功能。

()参考答案:实用、表现3.山歌中的自由延长音用于句首、句间、句尾,常构成密集的()曲调和()的曲调,使山歌的抒情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参考答案:朗诵性、舒展性4.小调的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

南方小调节奏较(),北方小调节奏显得()。

()参考答案:跳动、平稳5.中国56个民族语言分属()大语系。

()参考答案:五6.中国民族音乐界一般认为: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参考答案:劳动与生活7.《》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诗集?()参考答案:《楚辞》8.劳动号子根据劳动工种的不同,一般分为:()参考答案: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和船渔号子9.4山歌根据不同的歌唱方法,还可以分为:()参考答案:高腔山歌、矮腔山歌和田秧山歌。

10.孟姜女调的变体遍布中国大江南北,但大多擅长表现()的感情。

参考答案:哀怨第二章测试1.刘宝全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参考答案:京韵大鼓2.明代万历后词话分为两支,南方以三弦、琵琶伴奏,称为()。

参考答案:弹词3.明代万历后词话分为两支,北方支系称为()。

参考答案:鼓词4.我国现有的大部分说唱音乐曲种都是在()形成的。

参考答案:清代5.我国说唱音乐的唱腔体系分为()。

参考答案:曲牌体;综合体;板腔体6.说唱音乐也称曲艺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曲艺音乐的释文:“中国音乐体裁的一种,具有以叙述性为主、兼有抒情性与语言音调密切集合的音乐特征”。

()参考答案:对7.乔清秀、董桂枝、程玉兰是我国著名的四川清音表演艺术家。

()参考答案:错8.李德才是我国著名的四川扬琴表演艺术家。

()参考答案:对9.唐代是我国说唱音乐的成熟期。

()参考答案:错10.二人转属于说唱音乐中的板诵类。

()参考答案:错第三章测试1.中国戏曲中最早采用板腔体结构的戏曲声腔是()。

《中国大百科音乐舞蹈卷》辞条定义-音乐史学

《中国大百科音乐舞蹈卷》辞条定义-音乐史学

yinyue shixue音乐史学historiography of music研究与音乐史著述有关的问题以及研究音乐论著中所显现音乐在过去的变化形态,诸如音乐内容与形式的演变、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属于整个人类文化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是与文学、美术、舞蹈等史学研究并列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与范围音乐史学的研究中心是专业音乐、民间音乐、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发展,通常包括以下具体内容:世界各国原始民族的音乐生活及其演变;历史上及现存各民族、国家的音乐状况;作曲方法、作曲理论的发展;各种体裁形式的起源、相互影响及其演变过程;乐器及其演奏乐谱、演奏方法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声乐、器乐艺术的历史发展;作曲家、演奏家的艺术生涯、作品风格特征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艺思潮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音乐的影响以及对各时代音乐文献的研究等等。

由于音乐史学涉及范围极广,它往往与音乐学的其他学科密不可分,但音乐史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具体历史事件、按照年代顺序分析研究具体人物、具体作品所起的作用,阐述其成果,作出一定的评价,并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

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音乐史学可以按地区分为世界音乐通史和地区音乐史(如中国音乐史、拉丁美洲音乐史、欧洲音乐史等);按年代分为通史与断代史(如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西方现代音乐等);也可分门别类作专业史研究(如钢琴音乐发展史、歌剧发展史等)。

还可以扩大到包括研究音乐史料的音乐文献史,研究音乐史学一般原理及其研究方法的音乐史学概论,将各国、各民族的音乐史进行比较研究的比较音乐史等等。

总之,对整个音乐的历史都可作综合、分地区、分期或分类的研究。

历史在西方,对于音乐史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亚里士多塞诺斯的《和声原理》中即有关于音乐起源及更早的音乐史料的介绍。

普卢塔克(约46~120或127)的《论音乐》对古希腊音乐已有较多的介绍。

但两书主要是关于音乐理论的叙述以及引用前人的言论,并无今日所指的历史的意义。

中国音乐的乐理知识讲解

中国音乐的乐理知识讲解

中国音乐的乐理知识讲解关于中国音乐的乐理知识讲解中国音乐的乐理知识有哪些?下面是介绍中国音乐的乐理知识文章,欢迎阅读参考!一、古代“声”和“音”两个字有时互通,有时有别,又可合称为“声音”,情况较复杂。

《史记・乐书》中讲“音”和“乐”的成因时说:“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这段话和《乐记》的文字相同。

此处之“声”和“音”为何意?郑玄加注说:“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

”[2]即“声”是个体概念,系单个音级,数个“声”组织起来,构成的集体则称为“音”。

这个注很重要,今天我们还在沿用他的界定。

虽然不少乐理书上把“宫、商、角、徵、羽”分别称为“宫音”、“商音”,而不叫“宫声”、“商声”,然而由这些“音”构成的“阶”还是被称为“五声音阶”而不叫“五音音阶”。

原因便是“宫、商、角、徵、羽”是“声”不是“音”,五个“声”构成的“音”按高低为序排为阶梯状,叫“五声音阶”,七个“声”构成的“音”排成“阶”则称“七声音阶”。

“杂比曰音,单出曰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声成文,谓之音”[3],讲的都是把一个个的“声”按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便构成了“音”。

这里,“音”的意思不是“乐音”而是“旋律”,现代汉语中还在这样用。

西北人把欢乐的曲调称“欢音”,悲哀的曲调叫“苦音”,将秦腔和眉户的旋律分为“欢音”和“苦音”两类。

河北人把曲调叫“音儿”,如可以说“你哼的那个‘音儿’很好听”。

既然“音”是曲调,“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就应译为“一个个单独的‘声’在互相应和中,发生了变化,这些按照一定规律而变化的‘声’组织起来,才能构成曲调。

”“声”的哪一方面可以变?从民间音乐家的实践来看,音高可以变。

他们唱工尺谱时许多谱字都在音高上有变化,有的向上滑,有的向下滑,有的来回滑动。

因此,这段话的意思是“‘声’互相应和,其中一些‘声’的音高发生了变化才能形成曲调”。

音乐考古学之浅识

音乐考古学之浅识

音乐考古学之浅识一直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相应学科建设的学术群体,学术著作的产生,以及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音乐考古学也不例外。

从考古学产生以来,就不断有音乐文物被挖掘出土,迫于现实,最开始的考古团队还未能对这些音乐文物进行音乐视角的分析,当务之急,黄翔鹏、李纯一先生站在了音乐考古的前列,诸位前辈可谓这门学科建设的奠基人。

随着音乐考古开始作为研究方向陆续招收研究生,学术群体开始逐渐成形,相继《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的编撰,也成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之作。

在不断探索中,音乐考古学也具备了约定俗成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直到今天,它成为音乐学下属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世界范围内颇受关注。

对于音乐考古学这门学科的认识我想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一、音乐考古学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音乐考古学是一门专业性要求极强的学科,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随着音乐考古文物的相继出土,在对这些文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和年代划分基础上,想要对音乐文物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只能由音乐考古学家来完成,这也是相对于历史考古学家而言,音乐考古学的相对独立性。

尽管音乐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但在考古现场,音乐考古学家同样掌握有话语权,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礼乐文明古国,研究中国历史,离不开礼乐文化、研究礼乐文化就脱离不了中国古代礼器,比如编钟、编磬等。

这是历史赋予音乐考古学家们的得天独厚的权利。

我们试想,如果没有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我们至今都无法对曾随之迷、曾楚关系进行有效诠释,也无法对对我国古代礼乐制度进行更好的阐释,同样,曾侯乙编钟所体现出来的金属铸造技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也就无法刷新学界对在先秦乐律的既往认知,同样也无法彰显了曾国文化与楚文化、楚文化与中华文化、战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

上述所谈到是音乐考古学在整个文化界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在音乐学内部,从当今音乐学界的发展来看,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学研究者都有资历进入音乐考古现场,这和现今学界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音乐考古学学科特征刍议问

音乐考古学学科特征刍议问

音乐考古学学科特征刍议问作者:楚寒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01期摘要音乐考古学以音乐史为研究目标,以考古为手段,以古代遗存为依据,其研究对象包括器物、图像、文字等。

这种涉及多因素的研究范围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复杂多样,既需要在微观层面对古代遗存进行技术分析,如分析器物形制、测音、研究图像和文字,又需要在宏观层面与相应时代的音乐社会历史文化联系,如文物与文献印证、运用断代法等。

音乐考古学的学科特征要求其研究者做好大量的基础调查工作,同时具备开阔的视野,也意识到跨行的问题,此外还应培养建立一定的人脉资源,以保证音乐考古项目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音乐考古学古代遗存音乐史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history of music, as the means of archaeology, the research objects include objects, images, text, etc.. This study involves many factors determine the research method is complicated, not only to the micro level of the ancient relics of the technical analysis, such as analysis objects shapes, images and text, sound research, and at the macro level and the corresponding music from the age of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e, such as cultural relics and Literature confirms, use dating method. The study on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archaeology are good basis for a lot of research work, and have a broad vision, also realized cross line problems, it should also be to establish a network of resources,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music archaeology project.Keywords music archaeology; ancient relics; music history1 音乐考古学研究范围之特征音乐考古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指哪些对象、哪些领域的内容能为该学科所关注。

从艺术发展看乐器研究的“他律”与“自律”

从艺术发展看乐器研究的“他律”与“自律”

I Yi Shu Jiao Liu-艺术交流|从艺术发展看乐器研究的“他律”与“自律”顾君怡南京艺术学院摘要: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社会制约性,会经历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也会涉及民族与世界的内容,而在乐器研究中同样如此。

乐器研究讲究对原有乐器的继承和未来乐器的改良与创造,同时在发展乐器时,民族性与世界性等一些特性也是乐器研究者们关心的热点。

从艺术发展视角看待乐器研究过程中的"他律”和“自律”,为乐器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乐器研究艺术发展他律性自律性乐器理论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173-03乐器研究,是艺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分支。

在乐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脱离了理论,只进行实践,或许过于单一;如果削弱实践的重要性,只进行理论研究,那么乐器就会较为片面,理论与实践缺一不可。

从艺术发展的视角看待乐器研究中的发展规律,区别“他律”与“自律”的关系,将理论与乐器研究中的实际操作、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乐器研究打下基础。

一、乐器研究的基本形式乐器研究的基本形式,是探究“他律性”与“自律性”的轨迹。

首先,要从乐器学的定义开始。

乐器学,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是以乐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将除人声外用于音乐的发声器称为“乐器”,而在乐器学中,将一切非艺术领域的发声器作为乐器研究的对象。

对乐器进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其基本形式涉及到乐器分类法,如古时的“八音分类法”,又或者是后来的“霍恩博斯特尔-萨克斯分类法”等;历史学法,即用历史文献和考古研究结合的方式;科学性方式,即涉及到音乐声学、乐器律学等科学性学说;田野调查法,即前往当地进行实地考察。

一件乐器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以此乐器为单一个体而进行。

一件乐器的完整研究过程,是综合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乐器,包括构造、材质、演奏、发音等都是经过大量实验后才开始进行制作。

杜亚雄中国乐理的十个基本概念

杜亚雄中国乐理的十个基本概念

杜亚雄中国乐理的十个基本概念杜亚雄中国乐理的十个基本概念1. 中国音阶和音律体系•中国音阶是指中国传统音乐所使用的音阶,以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为主要形式。

•中国音律体系是指中国传统音乐所采用的音律规则,包括宫商角徵羽五声等。

2. 音韵学与乐律学的关系•音韵学是音韵规律的研究,主要研究声音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乐律学是乐音的规律研究,主要研究音乐的构成和演奏规律。

•杜亚雄认为音韵学和乐律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互相影响和促进。

3. 声韵学与乐律学的关系•声韵学是声音的发音规律研究,主要研究语音和音韵的产生和演变规律。

•乐律学是乐音的规律研究,主要研究音乐的构成和演奏规律。

•杜亚雄认为声韵学和乐律学相互关联,通过对声韵学的研究能够推动乐律学的发展。

4. 声韵学与音乐学的关系•声韵学是声音的发音规律研究,主要研究语音和音韵的产生和演变规律。

•音乐学是音乐艺术的研究,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欣赏等。

•杜亚雄认为声韵学和音乐学是相互联系的,通过对声韵学的研究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分析。

5. 中国声音学的基本方法•中国声音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实践观察、比较研究和系统总结等。

•实践观察是指通过实际的乐器演奏和歌唱等方式进行观察和实验。

•比较研究是指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和共同点。

•系统总结是指将观察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概括,形成理论体系。

6. 中国音乐的声音语言特色•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声音语言特色,包括变音、抹尘、笛音等。

•变音是指演奏乐器时,通过特定技巧让音色产生变化,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抹尘是指在演奏乐器时,有意追求音色的模糊和混沌感,使音乐更具韵味。

•笛音是指演唱音乐时,通过调整喉腔和口腔的形状,产生特殊音效。

7. 中国音乐的律动特色•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律动特色,包括节奏的拖拉、起承转合等。

•节奏的拖拉是指在演奏过程中,通过拖长音符时间来营造音乐的宽松感和舒缓感。

•起承转合是指音乐的起始、发展、转折和高潮等不同阶段的过渡和衔接。

二胡专业学习入门之道

二胡专业学习入门之道

二胡专业学习入门之道梁伟浙江音乐学院摘要:二胡专业学习对每一位专业学习者而言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训练过程;而对于专业教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起步阶段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这在二胡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作为一名二胡专业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右手长弓训练与左手把位训练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提出了训练目的与期望达到的效果;然后,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训练中的次序安排与在训练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都做了一定论述,特别是关于右手运弓的弓段“力度分区”训练与左手换把的“基本把位”手型训练,对于二胡专业学习者“如何入门?”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二胡专业学习运弓把位概念中图分类号:J63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70-04作者简介:梁伟(1975-),男,毕业院校:西安音乐学院,毕业专业:二胡演奏,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浙江音乐学院,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胡演奏与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音乐学院教改课题,项目名称:二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项目编号:G001A3031632。

二胡专业教学自刘天华以降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演奏技术与艺术表现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今,我们看到莘莘学子在专业音乐院校中进行着艰苦的训练与长期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仍能发现一些二胡专业学生在左右手二胡基础训练中存在某种技术缺陷及理解误区,从而直接影响了其专业学习向纵深发展———花了很多时间、练了很多乐曲却仍然感觉徘徊于专业演奏门径之外。

究其原因,缺乏认真的思考与系统的训练仍然是其主要方面,在“枝经肯綮”中,如何使“入门”问题迎刃而解,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什么算是“入门”,也就是在专业学习中“登堂入室”,而非盲人摸象、管窥一斑。

掌握科学的演奏方法,获得严谨求真的思考习惯,培养初步的审美品格,具备在专业学习中逐步深入探究的能力……在这如许多的繁复要求中,培养自我主动思考能力是在整个专业学习中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inyue shengxue音乐声学acoustics of music亦称“音乐音响学”。

侧重研究与音乐所运用的声音有关的各种物理现象,是音乐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由于音乐是有赖于声音振动这一物理现象而存在的,因此对声音的本性、其各个侧面的特性以及声音振动的前因后果的认识和理解,就影响到人类创造音乐时运用物质材料、物质手段的技术、技巧、艺术水平,也影响到人类认识自己的听觉器官对声音、音乐的生理、心理感受与反应的正确与深刻程度。

由于这些原因,音乐声学作为音乐学与物理学的交缘学科,就成为音乐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声学包括如下几个知识领域:一般声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的一般声学,是音乐声学的基础,它向人们提供有关的基础知识:声音作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本性是什么,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何在,音高、音强和音色就其客观存在而言是一些什么样的物理量。

古代人对音质音色的认识带有神秘感,只能借助各种类比词加以描述。

用近代物理学方法进行分析的结果说明,每一种音色都是由许多不同频率(音高) 的振动叠加而成的复合振动状态,可采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解剖式的科学描述。

声音通常是通过在空气中的传播而到达人耳的,因此空气中的声波就是一般声学必须研究的对象,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速)、波长,遇到障碍物之后的反射、绕射,所形成的行波、驻波,不同频率的声能在空气中自然消蚀的不同程度等等,在声学中都已得到研究。

共振现象是声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就能量传导而言,可有固体、气体、液体(内耳淋巴液)等不同的传导途径;就其强度与稳定程度,则涉及共振体的固有频率问题,激发与应随共振的两物体频率之间的整数比例关系问题,即与谐音列有关的谐振问题;这也是和谐感、音程协和性、律制生律法问题的一般物理学、数学基础。

近半个世纪以来,电声学已成为一般声学中份量日益加重的组成部分,电鸣乐器的出现已使电磁振荡成为声源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音乐的保存、重放、传播也都借助于声波与电波的相互转化来实现,已使声与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成熟的工业社会里,电声学也是音乐声学的基础。

听觉器官的声学研究人耳的构造属于生理学、解剖学的范围,但人耳何以能具有感受声波的功能,却还必须借助声学才能得到说明。

况且由于听觉神经网络的构造过于精细,难以用神经系统解剖学的方法来研究,只能主要通过声学实验来了解其功能。

解剖学能提供的知识至今还是十分有限的。

鼓膜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面,它将听道中的空气分子振动转换为锤骨、砧(zhen1)骨、镫骨这三块听小骨的固体振动;镫骨底板所“踩”的卵形窗是中耳与内耳的分界面,它将固体振动又转换为耳蜗内淋巴液的液体振动,后者引起几千个微小器官里纤毛的共振,共振激起神经细胞的电脉冲。

内耳的功能,它对声音的音高、响度、音色的感受特性等有关知识,则是由生理声学实验所积累的。

关于对音高的感受:人耳可闻音的频率范围,为分辨音高所需的最短时值,音高辨认的相对性、绝对性和近似性,对同时性、继时性两音相互间协和与不协和的分辨;关于对响度的感受:人耳可闻音的强度范围,客观强度与主观响度之间的真数与对数关系(韦伯-费希纳定律),对不同音区的音客观上不同强度可能在主观上感受为同样响度(等响度曲线),同音持续与否对于响度感的影响,这些方面都积累了比较确凿的数据。

但是关于对音色的分辨能力,积累的资料还不多。

据推测,外周听觉神经具有分析功能,中枢神经的听觉区则具有综合功能;关于“主观泛音”现象(强的纯音会被感受为包含泛音在内),在解释中则假定内耳微小器官的纤毛可能发生谐振(谐音共振)。

至于内心听觉与对节奏、音调、和弦的想象等能力的研究,由于更多与心理学交缘,尚未在音乐声学中得到充分概括。

乐器声学是音乐声学中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实用性最强的一部分。

它从理论上阐明乐器的发音原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对乐器进行科学分类;面向实践则对乐器制作工艺学与乐器演奏技术提出指导性意见。

乐器的不同结构成分从功能上可划分为能源接纳、声源形成、共振、扩散等要素,而乐器分类则着眼于声源的类型。

声源由固体振动构成的是一大类,其下又可细分为体鸣、膜鸣、弦鸣,后两种依赖张力形成弹性振动的声源;声源由气体振动构成的是又一大类,其下又可细分为单纯气鸣与有固体(簧片、嘴唇)振动配合参与的气鸣两种;声源由电磁振荡构成的是第三大类。

但乐器制作注意的重点却在共振,音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振的均匀性与谐振性,音量则取决于共振的充分性(又及时扩散)。

为了达到更理想的声源状态与共振状态,乐器制作在材料和形制上都须精心探寻(见乐器学)。

音准问题是某些定音乐器必须关心的,但它还受制约于律制。

乐器声学对乐器演奏技术的指导作用,主要集中在能源介入与声源形成这两个环节的处理方法上,是音乐声学中常被忽视的方面。

这固然是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家未能从声学的科学高度总结其演奏经验,同时也由于音乐学家多缺乏声学知识,在演奏评论中不善于从这一角度指出优劣。

嗓音声学人声可以算作广义的乐器之列,但它不同于一般乐器的主要特点有二:人类发声器官的各个部件都是柔软的肌肉韧带,不同于一般乐器的刚性部件;控制这些肌肉韧带的神经活动,不象支配手与唇舌肌腱的神经活动那样随意自由,而带有很大程度的本能性与不随意性;对这些肌腱状态的自我感觉,也不那么客观清晰,而带有很大的朦胧性与虚幻性。

就其涉及人体器官的生理状态而言,嗓音声学也可归属广义的生理声学,但它与听觉器官的生理声学本质上不同,所研究的并非声音感受过程中的,而是发声过程中的生理声学问题。

仿照乐器声学的分析方法,人类发声器官亦可从能源、声源、共振、扩散四个结构要素来讨论。

嗓音接纳的能源来自内脏对肺内空气的压力,但造成压力的运动部位并不在肺而当在下腹(丹田)。

声源是由声带(喉)的状态形成的,但紧靠着它的共振腔是从声带到口腔、鼻腔末端之间的管道(咽),管道的一定口径与长度使空气分子得以充分参与共振,咽与喉的状态配合是发声器官良好工作状态的核心。

随后,口腔内的空气分子当然也参与共振,但这已服从于歌词的元音、辅音的吐字,其功能已非旨在增大音量的共振,而是给咽喉传来的音波附加特定元音、辅音所应具备的“频谱共振峰”,随即扩散,把声波送到远处。

运用发声器官的技巧必须包括而应加以训练的方面很多,诸如:音域的伸展,真假声的选择互补,换声区的平顺过渡,气息长短缓急的控制,音量强弱幅度的扩大与调节的灵活,音色的变化,吐字的清晰准确,音准节奏的掌握等等。

古往今来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唱法与不同声乐学派,各有独特的运声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人声器官构造的复杂性,作为一门音乐学学科的嗓音声学至今尚在草创时期。

音律和谐的声学侧重数理的声学分支,为音阶、调式、和谐理论提供物理学、数学依据。

由于这一学科历史悠久,有关律制的研究成果已形成律学这一专门学问;但律学还不能包括这一学科的全部内容,近代以来,在结合听觉器官的声学特性研究和谐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有待解释的现象,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不同音高的两音波叠加,因互相干涉而形成时强时弱的周期性交替,当周期性的强音稀疏可数时,称为“拍”,当其稠密不可分辨时,就在听觉器官中融成第 3个音,称为“差音”,其频率是前两音频率之差,例如,前两音为g1、e2,则差音为C1。

差音现象最早为意大利中音提琴家兼作曲家G.塔尔蒂尼在1714年所发现。

差音之可被听到,与听觉的和谐感有关。

关于听觉对协和与不协和的分辨问题,19世纪后半叶德国生理学家兼物理学家H.黑尔姆霍尔茨(1821~1894)与音乐心理学家兼比较音乐学家C.施通普夫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

前者认为,听不到还是听得到“拍”,是感觉协和与否的分界线。

后者认为,感到还是感觉不到两音融合为一,是协和与否的标志。

但是这两种理论对于非同时性而是继时发出的两音之间协和与否的解释都是无效的。

并且由于听觉对音高分辨的近似性(带域特性),微微偏离协和关系仍可感觉为协和,例如平均律小六度和声音程有明显的“拍”,仍可感到协和;反之,由于使用条件的改变,协和的亦可变为不协和,例如大三度音程在调式中用作减四度音调时就令人感到不协和。

这就涉及人工律音程在听觉器官中向自然律音程转化及其规律性问题。

此外,关于泛音列与沉音列在和弦与调式形成中有无作用这一争论了几百年、对和声学与调式理论具有根本指导意义的问题,也并非听觉器官之外的物理学问题,必须结合听觉生理声学乃至与内心听觉等有关的心理声学这些特殊物理学领域的探讨,才有希望找到答案。

室内声学对音乐在室内表演的声学条件进行研究,是建筑声学与音乐学交缘的学科领域。

建筑声学中有些问题(例如隔声、抗震)是与音乐并无直接关系的,但有些问题则与音乐表演的音响效果关系密切,统称室内声学问题。

室内声学注意到如下问题:房室厅堂的几何形状,为了防止出现房间自身固有频率对音乐音响的干扰歪曲,必须消除相对墙面之间、天花板地板之间平行的方向关系,消除可能造成声灶的空穴、凹面;为了使声波在室内多次往返反射又防止出现回声,房间长宽比例不得过于悬殊,各个部分的吸音性能应当均匀,并在墙面上多设置扩散体;各个表面装修吸音材料的目标是达到适度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在各个频率区应大体均匀(过高区可趋短),而其秒数(0.8~2.2)则取决于房间容积的大小以及所唱奏的音乐的风格类型。

在结合使用电声的条件下,以及为录音工作创造良好室内音响条件的要求下,室内声学设备已有不少新发展。

(赵宋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