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10824240c844769eaeef9.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1不能忘记的屈辱学习目标:⒈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⒉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⒊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⒋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第一课时活动一: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中国国宝⒈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
(播放短片)⒉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
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⒊都是特别行政区。
⒋是的。
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
在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⒌学生互相讨论。
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⒍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
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⒎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活动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⒈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六年级上册思品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思品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c7bd6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b.png)
六年级上册思品全册教案第一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1.1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
1.2 学会尊重他人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包括尊重他人的意见、感受、权利和特点。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和态度。
第二章:做一个负责任的人2.1 培养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如家庭、学校、社会等。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2.2 学会自律引导学生理解自律的重要性,自律是个人的内在规范,能够帮助人们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自我反思等形式,培养学生自律的习惯和能力。
第三章:做一个有爱心的人3.1 学会关爱他人引导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3.2 培养同情心让学生了解同情心的含义,同情心是对他人的困难和痛苦产生共鸣和关心的情感。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同情和关心。
第四章: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4.1 培养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通过小组讨论、创意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和创造的精神。
4.2 发展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如思维导图、逆向思维、跨界思维等。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做一个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5.1 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效方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5.2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习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沟通、协调、分工、合作等。
通过小组活动、团队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5f5e688e9951e79b89274f.png)
第一单元走向文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
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
(播放申奥成功录象)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
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
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9c07bcd240c844769eaeec1.png)
品德与社会
学校:中心校本部
班级:六(2)
执教者:
制订时间:2013.9 教者:曾美凤李鹏辉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中心学校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45a397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2.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总结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章:我与集体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集体的意义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集体的意义讲解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总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方法。
第三章:我与社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总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法。
第四章:自尊与尊重他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自尊的意义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方法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自尊的意义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尊重他人的方法。
第五章:诚实与信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的意义,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
六年级品社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社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1b3c9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2.png)
六年级品社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1课:我们的国家1. 学习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
2. 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2课:我们的价值观1.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 讨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单元:我们的团队第3课:团队的力量1. 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学习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第4课:团队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五、教学课时本单元共4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一课时:我们的国家第二课时:我们的价值观第三课时:团队的力量第四课时:团队活动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我们的权利和义务第5课:我们的权利1. 学习宪法和法律中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
2. 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保护权利。
第6课:我们的义务1. 学习宪法和法律中关于公民义务的规定。
2. 讨论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素养。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f6b3bf69eae009591becf6.png)
第一单元走向xx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学目标:⒈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⒉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⒊学会用科学思想认识、分析事物,树立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第一课时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⒈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⒉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⒊小组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举例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
其次,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
如:1/ 44表格展示式。
将“科技成果名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我们的理由”等栏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然后在每个栏目中填写内容。
图文并茂式。
与教材第 2 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拟人表演式。
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⒋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⒌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活动二从“双刃剑”说起⒈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573385f27d3240c8447ef44.png)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品德与社会六年级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
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指导思想 1、积极转变观念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b0e05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e.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合作共事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4. 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会1. 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认识各种社会角色,了解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和秩序。
2.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环境,认识社会角色,遵守社会规则。
第二章:规则与秩序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2. 教学重点:认识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章:尊重他人1. 内容简介:本章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2.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和谐相处。
第四章:合作共事1. 内容简介:本章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学重点:合作共事,团结协作。
第五章:学会明辨是非1. 内容简介:本章引导学生学会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 教学重点: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教学内容。
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应用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册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课时第一章:4课时第二章:3课时第三章:3课时第四章:3课时第五章:3课时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六章:我与集体1. 内容简介:本章让学生认识集体的重要性,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85f4f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2.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章:主题一我们这样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认识到我们正在过的生活与以往不同的原因。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我们这样生活的特点2. 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化3. 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己的生活,了解生活的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活方式的变化原因。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生活方式变化原因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体验和理解。
第二章:主题二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要在不同环境中生活。
2.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认识自己和他人2. 适应不同的环境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认识自己和他人。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体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
3. 开展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自我介绍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主题三大家一起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合作的重要性2. 合作的方法和技巧3. 合作带来的快乐【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实践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3. 开展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合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1c399ac281e53a5802ffd0.png)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学目标:⒈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⒉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⒊学会用科学思想认识、分析事物,树立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第一课时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⒈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⒉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⒊小组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举例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
其次,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
如:表格展示式。
将“科技成果名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我们的理由”等栏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然后在每个栏目中填写内容。
图文并茂式。
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拟人表演式。
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⒋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⒌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活动二从“双刃剑”说起……⒈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5700c03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e.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我们生活的社会1.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的基本情况,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组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1.2.1 社会的基本情况:人口、地理、文化等。
1.2.2 社会中的组织:家庭、学校、政府、企业等。
1.2.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1.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社会的基本情况。
1.3.2 分组讨论,了解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及其作用。
1.3.3 小组分享,探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规则2.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生活中的规则,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2.2 教学内容:2.2.1 生活中的规则:交通规则、学校规则、家庭规则等。
2.2.2 规则的重要性: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2.2.3 遵守规则:如何自觉遵守规则,遵守规则的好处。
2.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生活中的规则。
2.3.2 分组讨论,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3.3 角色扮演,学会遵守规则。
2.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三章:我们身边的资源3.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身边的资源,学会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
3.2 教学内容:3.2.1 身边的资源:水、土地、能源等。
3.2.2 合理利用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3 保护资源:如何保护资源,防止资源浪费和污染。
3.3 教学活动:3.3.1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身边的资源。
3.3.2 分组讨论,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方法。
3.3.3 小组分享,交流保护资源的实际行动。
3.4 教学评价:以小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作为评价标准。
第四章:我们的权利与义务4.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的权利与义务,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2.1 我们的权利:人身权利、言论权利、受教育权利等。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3(8篇)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3(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a9805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a.png)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3(优秀8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学会处理信息。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一些邮票、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我最关心的问题1、教师:环游世界一周,你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是不是更感兴趣了呢?2、提问:你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从哪里可以获得信息?3、生答。
二、从衣着开始认世界1、分小组研究各国的衣着为什么不同?2、组员一起讨论研究计划,也可参考书上的基本研究过程。
三、领略异域风情认世界1、教师提示学生搜集一些邮票、图片等,合作办一个“世界风情展”,让更多的人领略异域风情,了解世界。
2、各小组讨论、探究更多如何去了解世界的方法。
四、计划去旅游1、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某洲、某国家你最感兴趣的事物,想想用什么办法来了解?2、小组商议,确定最佳旅行路线,安排行程。
五、活动——世界真奇妙▲抢答赛1:1、你知道这些国家的别称吗?泥泊尔——高山之国(泥泊尔是当之无愧的高山之国,大部分土地都位于世界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马尔代夫——无猫之国(马尔代夫人认为猫是祸根,从不养猫,以至于国内的老鼠又大又肥,成群在大街上乱窜。
)墨西哥——仙人掌之国(在墨西哥,随处可见仙人掌。
在墨西哥的国旗、国徽和货币上,都可以见到仙人掌图案。
仙人掌以成为墨西哥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梵蒂冈——无理发店之国(梵蒂冈国内有高大的教堂、宫殿和电台,可却没有一家理发店,人们理发,需要到外国去。
)泰国——千佛之国(泰国是佛教王国。
泰国男子成年后,必须削发为僧一次,否则,将会受到他人的歧视及家人的冷淡。
)冰岛——冰与火之国(冰岛是一个冰川广布、气候寒冷的国家,可就在这样一个国家,却又有着众多的火山与温泉,形成一道别致的景观。
)(芬兰——千湖之国瑞士——钟表之国新西兰——绵羊之国法国——葡萄之国荷兰——风车之国塞内加尔——花生之国)2、小组合作交流:给国家取别称。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社会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9333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7.png)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社会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教案针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道德与社会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道德与社会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道德与社会的概念- 掌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研究一些简单的道德准则和生活规则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力-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努力向上的精神三、教学内容1. 模块一:我与家庭- 研究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 探讨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 研究尊重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2. 模块二:我与同学- 了解友谊的意义和内涵- 探讨友谊中的互相帮助和信任- 研究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3. 模块三:我与社会- 了解社会的组成和结构- 探讨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研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4. 模块四:我与他人-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研究尊重他人的差异和惯- 探讨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社会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4. 多媒体展示法:结合多媒体教具,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法: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问答评估法:通过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堂作业评估法:布置相应的作业,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六、教学资源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社会教材2. 多媒体教具:电脑、投影仪等3. 案例材料和活动素材七、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道德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b1208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e.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范和道德准则。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选择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规则化的社会第1课:社会生活的规则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社会生活规则的种类、遵守规则的意义、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等。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第2课: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教学内容:道德规范的含义、行为准则的来源、如何践行道德规范等。
教学活动: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价值观体现。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素养进行全面评价。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2. 辅助材料:案例、图片、视频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5.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的社会第3课:尊重他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差异。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26f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a.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全册教案第一章:尊重他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1.2 教学内容介绍尊重他人的概念。
讨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
1.3 教学步骤引入尊重他人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1.4 作业与评估学生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短文。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在小组中的尊重表现。
第二章:诚实守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持诚实守信。
2.2 教学内容介绍诚实守信的概念。
讨论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保持诚实守信。
2.3 教学步骤引入诚实守信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如何保持诚实守信。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2.4 作业与评估学生写一篇关于诚实守信的短文。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在小组中的诚实守信表现。
第三章:负责任的行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负责任的行为的意义。
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3.2 教学内容介绍负责任的行为的概念。
讨论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3.3 教学步骤引入负责任的行为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负责任的行为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如何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3.4 作业与评估学生写一篇关于负责任的行为的短文。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评估其在小组中的负责任行为表现。
第四章:合作与团队精神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态度和行为。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合作。
4.2 教学内容介绍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概念。
讨论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合作。
4.3 教学步骤引入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概念。
通过故事或案例来说明合作与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社会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社会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648fd6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1.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社会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是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社会上册编写的集体备课全册,旨在帮助教师系统地准备授课内容。
该教材共包含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涵盖了一定的主题和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研究。
二、教学目标1.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及教学目标。
2.明确教学内容和研究要求。
3.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4.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
三、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按照每个单元的顺序展开,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引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或提出问题引入主题。
2.探究:让学生进行实践或观察,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3.讲解: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解答疑惑。
4.练:通过练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思路。
6.延伸拓展:提供额外的研究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互动与合作,提高研究效果。
3.情境教学: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研究,增强研究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4.问题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积极参与,激发研究兴趣。
五、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1.教学课件:为每个单元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包含课堂展示和练内容。
2.教学工具:根据教学需要,准备适当的教学工具,如实物、图片等。
六、评估与反馈1.形成性评价:利用课堂练、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实时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2.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3.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进行个别辅导。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社会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共203人,本地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对教材知识的学生有兴趣,但少数学生学习相对困难,个别学生上课纪律也较差,平时表现不很乐观。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品德、科学、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由于六年级教材内容涉及的面广,教材采用了一定的主题将相关知识进行了高度综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
如第一单元以文明为主线,将科学、不迷信、社会文明、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等内容统整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着自己的物质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
史地内容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分之三。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的历史、地理学习的价值观不同之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内容是以“散点”式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六上教材在史地内容编写时,重视历史与现实、乃至未来之间的关系;历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沉淀、浮现;儿童在生活中能发现、理解和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引导儿童走进历史中,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他们懂得看待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应当联系地看、历史地看、辩证地看。
如第二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如两次洛杉矶奥运会;两个世纪开端的不同性质的两个事件;中国在世界上国际地位不断增强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历史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祖国的发展。
如第三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引导学生从餐桌上的变化,即农产品的变化,以及日常工业用品从无到有的变化,体会祖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和思考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学会综合地、联系地看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如第四单元,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周边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该国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联系地看问题的方法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生活;追求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自觉抵制黄赌毒和不良的生活嗜好。
(二)1、让学生初步了解近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面对列强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精神。
激发学生敬佩、爱戴革命先辈的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三)、1、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所带来的。
2、让学生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感到无比骄傲,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四)、1.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基础,以尊重和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俗。
2、让学生认识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世界文明的进程,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时主备人1 9.1-9.3 单元一: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1 牟行国2 9.4-9.10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2、社会文明大家谈3 牟行国3 9.11-9.17 2、社会文明大家谈 3 牟行国4 9.18-9.24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3 牟行国5 9.25-10.1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3 牟行国6 10.2-10.8 国庆节放假 3 牟行国7 10.9-10.154、学会拒绝单元二:1不能忘却的屈辱3 牟行国8 10.16-10.221不能忘却的屈辱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3 牟行国9 10.23-10.29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3 牟行国10 10.30-11.5 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3 牟行国11 11.6-11.123、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单元三: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3 袁誉东12 11.13-11.19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2、日益富强的祖国3 袁誉东13 11.20-11.26 2、日益富强的祖国 3 袁誉东14 11.27-12.3 3、告别贫困奔小康 3 袁誉东15 12.4-12.103、告别贫困奔小康4、打开国门,走向世界3 袁誉东16 12.11-12.174、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单元四:1、到周边去看看3 袁誉东17 12.18-12.24 1、到周边去看看 3 袁誉东18 12.25-12.31 2、环球旅行去 2 袁誉东19 1.1-1.7 2、环球旅行去3、文化采风3 袁誉东20 1.8-1.14 3、文化采风 3 袁誉东21 1.15-1.21 总复习 3 袁誉东授课教师:牟行国袁誉东第一单元走向文明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学内容: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教学目标: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累计1课时)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
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
如:(1)表格展示式科技成果采访对象大家的感受和认识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有了电话有了电视有了洗衣机有了冰箱有了电脑有了空调有了消毒柜(2)图文并茂式。
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
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第二课时(累计2课时)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
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3)全班交流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
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
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2、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内容:社会文明大家谈教学目标: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理念:(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