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复习资料共26页word资料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复习资料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f64e7427284b73f24250ed.png)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复习资料公共危机的分类。
按产生的诱因可分为:1、外生危机2、内生危机3、内外双生危机按发生的层次可分为:1、全球危机2、国际危机3、国家危机4、地区危机5、组织危机6、个人危机按发生的领域可分为:1、政治性危机2、社会性危机3、宏观经济性危机4、生产性危机5、自然性危机按不同利益主体可分为:1、一致性危机2、冲突性危机按发生的不同方式可分为:1、渗透性危机2、定期性危机3、突发性危机按造成的不同后果可分为:1、有形损失危机2、无形损失危机按发展的速度可分为:1、龙卷风性危机2、腹泻型危机3、长投影型危机4、文火性危机三株集团在一次突发事件中走向败亡说明了什么问题。
应对突发事件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应急处理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管理主体必须要有主见,并及时作出反应强调与社会公众、舆论媒体进行沟通应对突发事件要强调以人为本的首要原则公共危机基本特征。
1、突发性2、威胁性3、不确定性4、紧迫性5、破坏性6、无序性7、隐蔽性8、公开性9、社会性10、扩散性公共危机的发展趋势。
诱发公共危机的因素不断增多,公共危机发生得更加频繁;地区性危机事件减少,跨国性危机事件增多;公共危机信息扩散的速度加快;公共危机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呈增长态势;公共危机的种类增多;单一型危机事件减少,复合型社会危机事件增多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内涵。
1、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防、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成机会,就是公共危机管理2、具有控制和制约的含义,即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和限制冲突行为的发展,改变冲突各方不断相互刺激和冲突逐步升级的趋势,使冲突得到隔离和抑制,减少由危机引发战争或大规模暴力对抗的危险3、为应对危机情况而采取得预先防范措施、事发时采取得应对行动、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及减少损害的行为,就是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
1、生命第一的原则2、第一时间的原则3、以防为主的原则4、及时沟通的原则5、树立权威,分级管理的原则6、决策果断的原则7、安全、适度的原则8、合法、守法的原则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的作用。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55ca2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2.png)
3、行为模拟法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进展培训的一种方法。
行为模拟法先对受训者就如何处理危机进展指导,然后再让受训者表现如何进展危机处理,并立即对表演中出现的错误进展纠正,直到受训者能熟练地掌握处理危机中特定问题的技能为止。
4、危机预警系统是指组织为了能在危机降临时能尽早地发现危机的降临,建立一套能感应危机降临的信号,并判断这些信号与危机之间关系的系统,通过对危机风险源,危机征兆进展不断地监测,从而在各种信号显示危机降临时及时地向组织或个人发出警报,提醒组织或个人对危机采取行动。
5、危机处理不力是指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采用了一些并非非常有效的方式,从而导致了危机蔓延和危机的连锁反响,使危机影响到更为广泛的领域。
6、危机管理是指个人或组织为了预防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发生所造成的损害,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或者为了某种目的以在有控制的情况下让危机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危机采取的管理行为。
7、日常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对潜在的危机进展管理,以预防危机的发生,并采取事先措施以减少危机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和提高组织的危机恢复能力。
8、危机预警系统是指组织为了能在危机降临时能尽早地发现危机的降临,建立一套能感应危机降临的信号,并判断这些信号与危机之间关系的系统,通过对危机风险源,危机征兆进展不断地监测,从而在各种信号显示危机降临时及时地向组织或个人发出警报,提醒组织或个人对危机采取行动。
9、危机事件管理危机事件管理是指在危机发生时,组织或个人对危机进展管理,以尽快控制危机,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并尽快从危机中恢复回来,使组织或个人保持持续的开展,甚至使组织或个人获得新的开展。
10、负面刺激强化是指通过向人们展示危机给受害者所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痛苦,使危机的潜在受影响者提高危机意识。
12、危机风险转移是指组织或个人使危机风险或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由其他组织或个人承当,即转让方将危机风险或潜在的损失与财务后果转移给受让方。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a81a07f18583d0496459b3.png)
腹泻型:这类危机的特点是:通常都要经过一个长期、逐渐的演进过程,但结束速度较快。它要求管理者防微杜渐,避免危机与冲突突破临界点。
六、
指一系列机构和职能运行的路径和程序,是对公共危机进行预警和监测、面对危机进行决策和有效的资源配置、危机发生后进行善后处理和评估的动态管理。
PSR体系被国内外学者普遍承认和应用。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拓展改造,应用于其他公共安全评价
(二)OECD的原概念框架
特色:压力模块同时考虑了来自人文社会的和自然界的影响因素
(三)改造1:驱动力-PSR概念框架模型
特色:压力模块同时考虑了来自人文社会的和自然界的影响因素
二、
2004年,UNDP在一份“REDUCING DISASTER RISK——A CHALLENGE FOR DEVELOPMENT”的全球报告中,提出了灾害风险指数。DRI认为灾害风险并不是由危险事件引起的,而是人类长期历史活动和过程的积累所引起的。因此主要评估两方面:危险性和脆弱性
公共安全评价在危机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预防阶段危险源识别
2预警阶段风险监测
3应急阶段风险诊断
4恢复阶段需求评估
十一、
(1)事故灾难(生产、交通运输、设施设备、环境生态)
吉化爆炸、温甬动车、孙家湾矿难
(2社会性和公共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极大的危害性、影响的双重性)
十二、
1前提:领导指挥系统2危机决策,根据危机确认进行决策3启动应急预案4发布消息5紧急疏散6紧急救援7危机控制
一、
(一)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①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说明“为什么发生?”
②状态指标:标识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况;描述“发生了什么?”
危机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危机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de13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7.png)
危机管理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危机管理概念1. 危机管理的定义危机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运行中,针对突发危机事件所进行的全过程的全面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的一种专门工作,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消除危机可能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以及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
2. 危机管理的目标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资产,维护社会秩序,恢复社会功能,减少在危机事件中的损害和争议,降低社会动荡和危机事件对整体社会的影响,同时也要增强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和扩散。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特点(1)突发性:危机事件是在预料之外、突然发生的,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害;(2)紧急性:危机事件要求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应对;(3)危害性:危机事件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不确定性:危机事件导致固有社会制度和规范的破坏,使社会的运行陷入混乱;(5)随机性:危机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6)非常规性:危机事件具有常规事件所不具备的特殊性。
4. 危机管理的原则(1)预防原则(2)应对原则(3)评估原则(4)责任原则(5)灵活原则(6)公开透明原则二、危机管理的组成要素1. 危机管理的组成要素(1)前期准备:包括人员培训、设备、场地、预案、危机管理团队等;(2)危机应对:包括危机发生后的应急响应、暂时恢复局面、短期恢复等;(3)事后总结:包括对危机事件的分析和总结、对危机管理工作的评估等。
2. 危机管理的能力要素(1)预警与预防能力:能够在危机发生之前对可能的危机进行预警,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2)应急处置能力:在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对处置;(3)恢复与重建能力:危机事件过后能够迅速恢复社会秩序,重建受损的基础设施。
三、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1. 预防危机的能力(1)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2)风险管控:采取预防措施,对危机事件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管控;(3)预案制定:制定好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c6537a192e45361166f53f.png)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公共危机(public crisis)p8:是指对整个社会政策秩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或危害,需要做出关键决策进行处置应对的各类突发事件。
2、恢复与重建(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p175:公共危机的恢复与重建可以广泛地界定为在应急处置结束后,管理主体为恢复政策的社会秩序和运行状态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和,这一阶段的危机管理由非常态转向常态的关键环节,其基本要求是实现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的有机结合与顺利转换。
3、公共危机预测(public crisis forecast ):是指准确把握公共危机事件的脉络,为防范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
4、公共危机管理保障(protection of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p237:是指组织运用后勤力量,在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中,对特定对象所进行的保障,包括资金支持和物质支持两个方面。
5、公共危机决策(public crisis decision)p50:就是在公共危机状态下,要求组织在极为有限的时间、信息、资源、人力等严格约束条件下快速采取非常规的危机应对具体措施来控制、降低和消除公共危机。
6、公共危机管理体制(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p29:广义:是指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企业甚至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主体在公共危机应对和处理中所形成的关系模式。
其中,政府部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狭义:是指国家和政府机关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中所采用或形成的关于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及运行机制等各种制度的总和。
7、公共危机沟通(public crisis communication)p208:是指公共部门以沟通为手段、以解决危机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化解危机和规避危机的活动过程。
8、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p10: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为。
危机管理考试重点
![危机管理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b3c291daef5ef7ba0d3c47.png)
第一章危机管理基本理论一、危机的特征:1.突发性2.难以预测性3.严重的危害性4.舆论的关注性二、危机的类型:1.按原因划分:人为危机、自然危机 3.按与组织关系:组织内部危机、组织外部危机2.按损失:有形损失危机、无形损失危机 4.按涉及内容:产品危机、市场危机、媒体危机三、危机产生的内部原因分析:1.管理者公关理念淡泊,缺乏危机管理意识2.组织自身决策违背公关基本原则和要求3.组织人员素质低下,行为严重违背组织宗旨4.没有建立正常有序的传播沟通渠道四、危机管理的含义:P17★★危机管理是危机管理者通过危机信息分析、危机应对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职能管理过程来最大程度地降低组织和其各个利益相关者可能遭受的各种损失,最终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健康和持久运动的动态过程。
五、危机管理的特征:1.危机管理追求的是社会大众的利益;2.危机管理的可预测性;3.危机管理的处置具有应急性;4.危机管理要依法行政,以强制力作为管理的基础(以行政、法律手段为主,以经济手段为辅);5.危机管理的对象和预测具有不确定性;6.危机管理的预控和预案也具有不确定性;7.危机管理受大众的监督和约束;8.危机管理具有综合性;9.危机管理具有国际性;六、危机管理的原则:(6F原则)1.事先预测原则2.迅速反应原则3.尊重事实原则4.承担责任原则5.坦诚沟通原则6.灵活变通原则七、危机管理的模型和阶段:张成福——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1.政治承诺、政治领导、政治支持2.全危机管理3.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4.全过程危机管理5.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6.整合的危机管理7.建立在充分资源支持基础上的危机管理8.以绩效为基础的危机管理八、危机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开始提出危机管理这一概念。
20世纪80~90年代的主要理论发展: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劳伦斯·巴顿——《组织危机管理》第二章危机管理战略一、危机管理战略的定义:P37★★危机管理战略指的是在公司战略的制度性安排上,把危机管理列为公司战略的实施环节,从战略的高度将危机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和资源流入公司战略管理的体系当中。
危机管理复习要点
![危机管理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b284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0.png)
危机管理复习要点公共危机管理复习题1、公共危机的内涵与特性是什么?答:公共危机可以定义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社会公众正常的生活、工作以至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状态。
公共危机的特征突发性与紧急性不确定性和易变性社会性和扩散性危害性与破坏性2、如何对公共危机进行分类?答: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3、导致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答:危机发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自然力产生的天灾,如洪水、地震等等。
二是人为造成的人祸,包括全局性的或局部性的社会冲突。
三是以自然灾害表现出来的人为危机,如火车相撞、飞机失事、船舶沉没、核泄露、爆炸等事故,以及大规模的突发性疫病流行所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三废排放造成的大规模生态灾害,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植被破坏形成洪水或干旱;乱吃野生动物引起流行疾病,等等。
自然危机是天灾,具有不可抗拒性。
人们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且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比较成熟。
政府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措施,开展有效的救治行动。
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的预警和救治,可以把自然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人为危机是人祸,更具偶然性,危害也更大。
人们对人为危机的认识还很不够,政府对人为危机的预警、动员、救治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这是危机管理的薄弱领域。
这三类灾变和危机的成因与特点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又有相互关联性,危机之间的相互关联往往会使得某种单一的危机会转化为复杂性危机。
对于政府来说,危机虽然会造成危害和损失,但它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和政治压力也往往会转化为变革的推动力,促使政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公共政策,重新评估原有的政策和行为,改进政府管理过程之缺失。
4、公共危机的发展周期分几个阶段?答:危机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潜伏期。
危机处于量变阶段,这是解决危机最容易的时期。
二是发展期。
三是爆发期。
关键性的危机环节突然爆发,而且演变迅速。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d8da12c5da50e2524d7f9e.png)
我国的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既包括“紧急事件”,也包括“灾害”。
公共危机的特征:1.公共威胁性(对公共利益、公共安全构成威胁,是一种非均衡状态);
4.生产自救,多样补偿; 5.防灾减灾,寻求发展。
结合我国的国情,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包括:1.做好灾民的安置; 2.实现心理干预的长效化;
3.加强未来的风险防范; 4.以恢复重建促进区域的发展。
恢复重建的选址
住房的恢复重建原地原址重建
危机恢复中的重要问题 经济的恢复重建恢复重建的选址原地异址重建
第七章 危机响应与决策
危机决策更为复杂,表现出非常规决策的特点。
危机响应战略包括:
消除威胁 规避威胁
进攻性战略 消减威胁 防御性战略
隔离威胁 提高弹性
医疗急救检伤分类表:
颜色
优先次序
描述
黑色
第一优先
伤势严重,可能死亡
红色
第二优先
伤者可能存活,但必须手术或接受其他救治
黄色
第三优先
伤者需要医疗救护,但可以等待几个小时或几天
第六章 公共危机预警
预测与预警是迥然不同的事情:前者说明的是将要发生什么,而后者则是一种行动建议。危机的预测与预警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关系。科学的预测是精确预警的前提和基础。
预测预警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监测,显示科技维度;2.预警,显示制度维度;3.响应,显示社会维度。
预警的功能:1.预测功能;2.警示功能;3.消解功能;4.教育功能。
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复习材料
![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60442eec3a87c24128c41d.png)
目录题型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单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多选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判断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判断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判断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判断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判断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判断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简答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简答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简答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简答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简答题18级/行政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专题论述题公共危机管理专题---复习材料题干正确答案A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加强教育培训投入和()。
危机管理-重点整理
![危机管理-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810f6e1ed9ad51f01df2c5.png)
第一章导论1.危机管理是指个人或组织为了预防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或者为了某种目的以在有控制的情况下让危机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危机采取的管理行为。
2.危机的定义:危机是指事物由于量变的积累,导致事物内在矛盾的计划,事物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这种质变给组织或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3.危机的理解方面:首先,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其次,危机是指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指事物稳定运行的状态;再次,危机是指那些给当事人带来严重损失的质变,并非所有的质变;最后,危机是从人的角度来定义的,危机必须对人造成损害才能成为危机。
4.危机与机会:1)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的合理性【危机中也孕育着机会,将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可以使人们积极地面对危机处理危机,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并尽早的从危机中回复过来,甚至使组织和个人获得新的发展】;2)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3)从不同视角看待危机中的机会;4)危机与风险【危机是风险中的一种,风险包括危机,也就是说,所有的危机事件都是风险事件,但风险事件不一定是危机事件】5.危机与风险的区别:1)危机必须造成严重的损失,而风险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只要有可能造成可知感的损失就可以认为存在风险;2)危机一般是事物质变的结果,而风险不一定是事物质变的结果,它可以是事物量变过程中造成的损失;3)人们对危机和风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4)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而危机是偶然的6.危机的特点:1)突发性;2)破坏性;3)不确定行;4)紧迫性;5)信息不充分;6)资源严重缺乏7.危机的三个阶段:危机开始阶段、危机爆发阶段、危机持续阶段。
8.危机开始阶段:危机开始阶段是指危机的第一个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个阶段9.危机开始阶段的管理不尽如人意的原因:第一人们往往会忽视危机的征兆,不认为这种征兆会带来什么危害,也就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及时人们已经注意到危机的征兆,人们也会怀疑这些征兆是否真的表明危机即将来临,于是人们会暂时不采取行动;第三,如果危机管理人员重视危机征兆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阻止了危机的发生,既然危机没有发生,事后人们又会怀疑这些征兆是否真的就是危机的征兆;第四,如果危机管理人员在危机开始极端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成功阻止了危机的发生,人们只是感到非常庆幸,有时甚至会怀疑危机是否真的会发生;10.危机爆发阶段:危机爆发阶段是指从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到危机已经无法继续造成明显的损失这个阶段。
危机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危机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77c4cf1da38376baf1fae5f.png)
危机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危机:是指社会遭遇到重大的天灾人祸,这些重大紧急事件的爆发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构架产生了严重威胁和损害,对这些紧急事件的管理、控制超出了政府和社会常态的管理能力,要求政府在时间很有限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性决策,采取特殊的措施来应对。
2、国际危机: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或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由于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或文化的冲突而引发的危机。
3、危机管理:是指一种系统的、动态的、有组织、有计划、决策非程序化的管理过程。
4、国民经济动员: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赢得战争胜利,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将国民经济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5、危机预控管理:是指根据监测、预警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先的控制和防范,以防止危机的发生或减轻危机发生后的危害后果。
6、危机预案:是指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需的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7、危机管理计划:是指政府需要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危机事件的预防、预测、处理和监控的有关规定和确保社会安全、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8、危机管理的传播计划:针对危机事故发生后,政府的声誉受损、形象受挫以及伤亡事故发生等制定的目的在于维护声誉、消除误解、告知公众的书面或口头计划。
9、危机管理小组:是一个决策委员会,负责做出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应急与恢复计划等重大决策与决定。
10、专家意见法:又叫“特尔菲法”是综合不同专家意见,就危机管理中诸多问题进行咨询、评价,从而形成对评价内容较为一致的判断和结论。
11、日志法:组织实施危机管理时,往往对整个管理过程留有工作日记,这种全面准确的活动记录是重要评估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评估资料。
12、传媒审计法:是指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全面搜集和审核分析有关危机管理的信息报道,以此评价组织的危机管理成效。
13、双向互动原则:是指沟通双方互相传递、互相理解信息。
危机管理学复习资料
![危机管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0d8ba213169a4517723a397.png)
危机管理学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危机概述危机的基本内涵危机的内涵(危机、公共危机)危机的特征危机的分类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危机产生的基本原因危机发展的周期(五个阶段)危机发展的趋势一、危机的内涵(一)危机的定义危机的含义危机: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受到破坏,严重威胁到其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危机是指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它的外延是系统内外的各种矛盾关系,当这种矛盾激化的时候将演化为恶性突发事件。
如何理解危机的含义?1、危机是一种状态第一,危机是一种事件第二,危机是一种对组织构成重大威胁和危害的事件,它妨碍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第三,危机是一种突发性事件,往往出乎组织的预料,突如其来;第四,危机是一种具有急迫性的事件,它给予组织决策和回应的时间很短,对组织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强的时间性要求。
2、危机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3、系统是这种不平衡状态的范围对于危机来说,它总是发生在某一个系统之中,可以是大系统,如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可以是小系统,如一个公司、家庭乃至个人生活中的危机。
(二)危机的分类危机(3)投资者企业危机一般包括(1)管理者危机(2)产品危机(3)投资者关系危机(4)劳资者关系危机(5)媒介关系危机(6)竞争者关系危机(7)营销危机(8)行业危机(9)社会责任危机(10)战略危机第一类:龙卷风型危机:这类危机来得快去的也快,例如劫持人质危机;第二类:腹泻型危机,这类危机往往酝酿时间很长,但爆发后结束得也快,例如发生在刚果的千人大屠杀事件;第三类:长投影型危机,这类危机往往突然爆发,但影响深远,例如马丁路德金被刺事件引发的危机;第四类:文火型危机,是来得慢去得也慢的危机,例如巴以冲突。
(三)公共危机1、含义公共危机就是指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公众正常的生活、工作以至生命财产构成威胁的状态。
既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经济原因造成的,也可能是政治原因造成的,还可能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公共危机涉及的对象不是单个的个人,而是社会大众,至少是一个特定单位或地域中的一群人。
危机管理考试内容
![危机管理考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ea97e03763231126edb1177.png)
名词解释(9选6共30分)1.危机管理: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转移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
2.识别危机:通过危机监测系统或信息监测处理系统认识和辨别出危机潜伏期的各种症状。
3.危机决策:组织(决策单位和人员)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
危机决策是危机管理的核心。
4.危机公关5S原则:是指危机发生后为解决危机所采用的原则。
其包括承担责任原则、真诚沟通原则、速度第一原则、系统运行原则、权威证实原则。
5.群体盲思:在危机决策中,人力资源紧缺的第一个表现就是高水平决策者的缺乏。
特别是在危机情境下,因某些特殊的决策环境组合,会使决策团体的内在群体压力升高,而使此决策团体的心智效能、检验真实的能力及道德判断受到破坏,此种情境即是群体盲思。
6.墨菲定律:事情往往会向你所想到的不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有这个可能性。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7.危机:指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作出迅速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
8.“海恩法则”:任何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9.危机预警:危机预警主要是指人们对危机的认知,表现为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以及在认知基础上构建的预警系统。
指根据有关危机现象过去和现在的数据、情报和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危机现象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估计与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使政府和民众提前了解事态发展的状态,以便及时采取应对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一系列活动。
企业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危机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de44617f18583d0496459df.png)
1、危机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内涵:对组织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构架产生的严重威胁,要求组织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情景状态。
特征:(1)突发性。
危机的爆发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但是量变的过程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2)不确定性。
危机的发生从表现形式、波及的范围、造成的影响等方面看具有不确定性。
(3)紧迫性。
主要体现在时间紧迫、资源匮乏、信息不畅等三个方面(4)破坏性。
所有的危机都必然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损害,破坏性是危机的本质属性。
(5)隐蔽性。
隐蔽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是危机量变的阶段。
(6)扩散性。
在当今互联网普及,通信技术发达和传播手段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危机一旦爆发很容易扩散。
2、如何对危机进行分类?按照危机的性质划分为自然危机和人为危机。
按照危机产生的诱因划分为外生型危机、内生型危机和内外双生型危机。
按照危机的影响范围划分为国际危机、国内危机和组织危机。
3、什么是危机管理?它具有哪些特点?危机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危机的事前控制、事中处理和事后恢复,最大限度的降低或消除危机带来的损害的一系列过程。
特点:(1)危机管理的可预防性。
不论是人为危机还是自然都是可预防的,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进行监测与控制,可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2)危机管理的系统性。
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做一个系统,危机管理也不例外。
(3)危机管理的灵活性。
危机管理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与难预测性,管理上也强调灵活。
(4)危机管理的开放性。
危机管理本身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危机管理的环境是开放性的、多元化的。
4、危机管理具有哪些功能?(1)危机监测与预防功能。
危机管理的监测和预防功能是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严密的控制,从而从根本上将危机消灭在萌芽阶段。
(2)危机决策与评估功能。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决策的核心在于分析、评价和比较的基础上,对活动方案进行选择。
而危机状态下的决策由于时间紧迫、可利用的资源有限,沟通不畅、情景复杂等因素,对组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危机管理 复习
![危机管理 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25ea9e4fab069dc5022014b.png)
1.企业“危机管理”与政府“危机管理”危机管理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
具体是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因应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以突发性危机事件为目标指向,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及其关联事物的管理活动,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危机发生前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时的反应能力与控制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处理危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2.从生存伦理道德危机层面浅析《欢乐颂》在欢乐颂里面,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樊胜美之一个物质女,她说过“别人有房有车,我只有一堆衣服。
”她用美貌和打扮来装饰自己,她向往金钱与高贵的生活,她将自己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谁会知道她每天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甚至陪酒。
她要养活老家的父母甚至还要接济自己那不争气的大哥。
在父亲住院时,她四处借钱却遭受言语侮辱,也许她拜金,但是现有的生活条件却让她不得不如此。
3.Alphago--科技--人类社会危机“机器已然战胜了人类,这是人类的一个里程碑”新闻媒体大赞科技的发展,人类造就了科技,推进科技的发展。
甚至战胜了人类。
现在科技已经无处不在,电子设备,交通设施,无处不彰显合计进步为大家带来的便捷。
但是这背后人类对于科技的依赖也越来越重,最简单的例子:手机。
手机不离身,上网、游戏、视频…4.以“危机”来理解《克力同》中苏格拉的坚决赴死。
雅典贵族会议的权力分别交给公民大会、民众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从而使民主政治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了民众的权利,实行了少数服从多数,但是也是这种公民大会,判定了苏格拉底的死刑,这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机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真理是否真的掌握在多数人的手里,雅典的公民制度激发了民众的自由权利,但是又从赐死苏格拉底这件事情上推翻了这一理论.苏格拉底认为受恶而施恶,虽然法律错了,国家错了,但是自己逃走了,那么错的就是自己,法律是错的,但是服从法律是作为一位公民的天职, 作为一位好公民,他坚决赴死.1.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即庸才误国。
危机管理复习提纲
![危机管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5977b0bcf84b9d528ea7ad5.png)
复习提纲第一章一、危机的定义与特征1、危机的概念:危机是一种对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要求组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
2、危机的特征:突发性、危害性、公众性、紧迫性、二重性二、风险的定义危险是指发生对组织不利事件的可能性;风险的存在,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前提三、危机与风险的关系6危机和风险的区别一、风险的定义要比危机广泛二、风险是危机的诱因三、并非所有的风险都会诱发危机四、两者的管理方式不同四、危机的生命周期7-8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解决期第二章1、危机管理的定义与特征26-27危机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针对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危机,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乃至变危险为机会危机管理的特征:预控性、动态性、全局性、决策的非程序化、艺术性2、危机管理的原则30-37预防第一原则、公众利益至上原则全局利益优先原则主动面对原则快速反应原则真诚坦率原则系统运作原则灵活运作原则3、4R模型38-39缩减、预备、反应、恢复第三章1、危机预防的定义与特点49-51预防是对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在企业中树立起广泛的危机意识,并在危机意识的指导下建立起一套全面深入的危机防范制度,对企业的危机隐患和危机征兆进行监控和预控,以将危机消灭在萌芽或尽量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转。
危机预防的特点:战略性、主动性、潜在性、2、危机预防的内容52战略层面的危机预防:塑造重视危机管理的文化、形成深入全体组织成员的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的自觉性和员工对危机的警惕性战术层面的危机预防:对企业的危险程度进行自测;修订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创建危机预警制度、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进行预演练在企业中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保证危机信息的及时传递制定具体的危机传播方案,当危机发生是,掌握危机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7b391614791711cc79176c.png)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P5简:如何理解危机的定义,从哪几个方面理解?首先,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其次,危机是指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指事务稳定运行的状态,说明剧烈的变化是危机的表现。
再次,危机是指那些给当事人带来严重损失的质变,并非所有的质变。
最后,危机是从人的角度来定义的。
P6论:如何正确认识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和机会?(一)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的合理性1.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可能给人们只带来坏处而没好处。
2.将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的思想。
3.人们在接受危机造成损失和带来痛苦的同事,也应该看到危机中存在的机会,并好好的利用机会。
(二)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1.危机毕竟不是人们愿意发生的事,过分强调机会会使人们忽视对危机的警觉性,疏于对危机的防范。
2.危机中的确存在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一定需要通过危机来获得,组织或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来获得这些机会。
3.危机中的机会是付出很大代价才获得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希望通过危机来获得这些机会。
4.危机中把握机会的难度很大。
5.危机中,人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危机处理,危机中出现的机会容易被忽略掉。
(三)从不同视角看待危机中的机会1.从面临危机的组织或个人来看。
2.从其他组织或个人来看。
P8名:风险: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事件是否发生无法确定,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状况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后果或严重程度不确定。
P8 简:危机与风险的主要区别在于哪里?1.危机必须造成严重的损失,而风险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只要有可能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就可以认为存在风险。
2.危机一般是事务质变的的结果,而风险不一定是事务质变的结果,它可以是事务量变过程中造成的损失。
3.人们对危机和风险的反应是不一样。
4.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而危机的偶然的。
P9 单:突发性(本段第一句话)破坏性(本段第一句话)紧迫性(本段第一句话)信息不充分(本段第一句话)P11 填:危机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危机开始阶段、危机爆发阶段、危机持续阶段。
危机管理 (1)概要共26页PPT
![危机管理 (1)概要共2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d4a28358fafab068dc02b2.png)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P5简:如何理解危机的定义,从哪几个方面理解?首先,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其次,危机是指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指事务稳定运行的状态,说明剧烈的变化是危机的表现。
再次,危机是指那些给当事人带来严重损失的质变,并非所有的质变。
最后,危机是从人的角度来定义的。
P6论:如何正确认识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和机会?(一)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的合理性1.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可能给人们只带来坏处而没好处。
2.将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的思想。
3.人们在接受危机造成损失和带来痛苦的同事,也应该看到危机中存在的机会,并好好的利用机会。
(二)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1.危机毕竟不是人们愿意发生的事,过分强调机会会使人们忽视对危机的警觉性,疏于对危机的防范。
2.危机中的确存在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一定需要通过危机来获得,组织或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来获得这些机会。
3.危机中的机会是付出很大代价才获得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希望通过危机来获得这些机会。
4.危机中把握机会的难度很大。
5.危机中,人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危机处理,危机中出现的机会容易被忽略掉。
(三)从不同视角看待危机中的机会1.从面临危机的组织或个人来看。
2.从其他组织或个人来看。
P8名:风险: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事件是否发生无法确定,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状况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后果或严重程度不确定。
P8 简:危机与风险的主要区别在于哪里?1.危机必须造成严重的损失,而风险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只要有可能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就可以认为存在风险。
2.危机一般是事务质变的的结果,而风险不一定是事务质变的结果,它可以是事务量变过程中造成的损失。
3.人们对危机和风险的反应是不一样。
4.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而危机的偶然的。
P9 单:突发性(本段第一句话)破坏性(本段第一句话)紧迫性(本段第一句话)信息不充分(本段第一句话)P11 填:危机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危机开始阶段、危机爆发阶段、危机持续阶段。
单:危机开始阶段是指危机的第一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个阶段。
P12 简:危机管理的原因?(每段第一句话,自填)第一第二第三第四P12 填:危机爆发阶段是指从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到危机已无法继续造成明显的损失这个阶段。
P13 单:危机持续阶段是指危机已不再继续造成明显的损失到危机造成的损失均已得到较好的解决这个阶段。
P16 单/填:危机的可把握性受危机中的障碍物、信息传递的通畅程度以及人的心里状况的影响。
单:危机中的人可以分为三类:危机受害人、危机反应者和旁观者。
P19 单/填:危机管理所需的管理行为包括危机风险评估、危机监测、危机预防、信息沟通、危机反应管理、危机恢复管理等。
名:危机管理是指个人或组织为了预防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发生所造成的损害,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或者为了某种目的以在有控制的情况下让危机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危机采取的管理行为。
P21 简:诺曼-R奥古斯丁提出危机管理的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危机避免,(完整的第一句)第二阶段是危机的准备管理(完整的第一句)第三阶段是危机的确认(完整的第一句)第四阶段是危机的控制(完整的第一句)第五阶段是危机的解决(完整的第一句)第六阶段是从危机中获利(完整的第一句)P25 名: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指那些贯穿危机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这些管理工作渗透于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之中,而不是危机管理某个阶段的特有行为,因此称之为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
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沟通、媒体管理和建立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
P29 简:组织与顾客沟通不良的表现有那些方面?1.顾客的不满无法向组织传递2.顾客的不满不被组织接受和重视3.组织不能了解顾客的需求、欲望和需求、欲望的变化趋势4.组织没有有效的途径与顾客沟通5.组织向顾客传递的信息引起顾客的误解P32 填:沟通过程的模型包括七个部分:1.信息的发送者、2.信息,连接各个部分、3.编码、4.通道、5.解码、6.接受者、7.反馈。
P33 单/填:信息在被信息发送者编码的时候会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即技能、态度、知识和社会—文化系统。
单:个人的技能决定了信息发送者将信息编码为特定信号的能力和信息接受者将信息解码并理解信息的能力。
P34 单:社会—文化系统是沟通的既定前提。
P36 单:口头方式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最常见的方式,也就是口头沟通。
P37 单:书面方式是指信息的发送者将信息转化为文字和符号,再以光信号的形式让接受者感知。
单:电子媒介在当今的沟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电子媒介具有快速、方便、低成本、同步传递的有点。
P38 单:非语言沟通是一种条件反射,是后天经历中形成的对特定信号的反应,它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温度来感知。
P38 论危机管理中的沟通?(一)将沟通过程细化(二)建立有利于沟通的组织文化(三)为了有效的解码和编码,对员工进行培训(四)建立合适的沟通通道,并使沟通通道有代偿性(五)采取抗噪音措施(六)使用标准化沟通方式P40 名: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P41 简:如何建设有利于沟通的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不但要内容丰富,而且要有利于促进沟通。
2.组织文化不要过于强调权威的作用,这样组织成员就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加强组织成员间的交流,不会因为权威的压制而保持沉默。
3.沟通是组织内部经常的行为,只有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组织成员养成不断沟通的良好习惯,才能尽早的发现危机和妥善的处理危机。
P45 填:标准化沟通方式包括程序的标准化和内容的标准化。
P46 简:标准化沟通的有利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之处:1.减少信息沟通的时间2.提高沟通的准确性3.提高沟通意识存在问题:1.沟通的内通融过于局限,只能对规定的信息进行沟通,这样就可能忽视那些没有列入规定的重要信息2.标准化沟通可能使人们对规定以外的信息缺乏沟通的动力,只能完成标准化沟通就认为任务完成了,这样反而减少了人们之间的沟通。
P47 论:媒体对危机管理的作用及不利影响作用:1.帮助危机管理者传递信息2.协助危机管理者进行危机预防反应和恢复3.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形象4.为危机管理者提供外脑5.为危机管理中提供社会支持不利影响:1.媒体可能成为危机的制造者2.媒体可能是危机的促进者3.媒体可能是危机管理的妨碍者。
P57 单:有关共同的媒体观点可以表述如下:猎取花边新闻以吸引当前受众并发掘潜在受众;趣闻总是反映人们兴趣的焦点;要尽可能快而便捷的获取新闻;不要报道错误信息,这里的错误信息是指来源不可靠的消息渠道的信息,新闻单位也怕失信于人。
单:Galtung和Ruge在1981年建议,新闻采编的标准在于新闻是否包含下述内容:适合媒体的时间表;富有戏剧性;对受众有意义;有预测性或很少发生;已被列入新闻材料;涉及强国或名人;有日益增多的消极效果。
P60 单/填:媒体管理机构的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对外职能和协调职能。
P61 简:平时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的作用:首先,媒体需要组织为其提高有价值的新闻。
其次,组织与媒体的密切联系使媒体对组织的情况和价值观有较为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再者,组织与媒体的密切联系使双方都比较了解对方。
P65 简:媒体管理者和新闻发言人的挑选有哪些要求:1.媒体管理者和发言人针对的是媒体,要求他们对媒体的运作和兴趣有较好的了解,只有先知而后行才能有把握的处理问题2。
媒体管理者和发言人的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3.要求媒体管理者和发言人要口齿清楚,语言发音准确,最好懂得多种语言(包括方言和外语),这样在与媒体的沟通中就不容易出现误解和理解的偏差,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失真4.媒体管理者和发言人最好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
P66 简:媒体管理中一些有用的技巧:1.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要在10到30秒的时间内简短明了的阐明重要立场2.接受采访时要表现的坦率和诚实,要谈论具体的事实,而非想当然的看法3.对问题保持冷静,以个人而不是以代言人的身份发言4.不要说无可奉告5.不要主观臆测6.不要传递不真实信息7.不要责怪他人和其他组织8.不要和媒体发生冲突P67 简:网络媒体有哪些新的特点:1.网络媒体传递的信息更加深入、细微,许多传统媒体认为不值得报道的信息和传统媒体不能得到的信息会被网络媒体传播2.网络媒体受到的法律约束要比传统媒体少,传统已经较为成熟,对传统的媒体的管理也比较完善,而网络媒体还处在不断发展中,对网络媒体需要不断的探索,因而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是不完善的3.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4.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广。
P70 简: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为什么说是不经济的:1.危机是组织中的突发事件,它并不是组织中经常发生的事,也就是说,危机发生的概率很小,而且危机管理的措施使危机发生的概率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2.有时甚至危机带来的损失也不太大,或许危机的损失是组织可以接受的3.成立危机管理部门的费用较大4.危机管理部门的成立可能对损失的改善不明显5.给组织带来的利益不明显。
P71 单:现实生活中的明显例证就是消防部门,一个城市中单个的家庭、企业各自发生火灾的概率是很小的,而且他们各自成立消防部门的成本很高,他们是不会单独成立消防部门的。
P74 简:成立危机管理部门会带来哪些管理问题:1.危机是组织中偶然发生的事,如果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进行危机管理,组织成员会认为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去对付组织偶尔才会发生的事,是否造成组织资源的浪费2.在日常危机管理中,危机管理部门的人员会感到他们的工作成效无法得到及时的检验,他们进行危机管理的动力就不足3.危机有时不是人为所能制止的,危机一旦发生,危机管理部门的人员又会遭到种种指责,使他们觉得在危机发生时压力很大4.人力资源部门难以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考核P77 填:罗伯特-希斯为危机管理小组设计了一个CMSS结构。
CMSS结构中管理人员是根据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承担危机事件管理的责任,而不是依据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年代决定他们的分工。
P78 单:危机事件管理的组织设置单:(注意记名称和括号的字母对应)1.危机管理者(CM)2.首席危机管理者(CCM)或督导权威3.管理联系部(MLO)4.信息整理部(INCO)5.信息侦察兵6.公众与媒体管理部门(PUMO)7.咨询形象管理部(IMMO)8.主要咨询团体(PAG)9.指挥协作部(CACO)10.战术反应部(TRUS)11.标准运作联络部(NOLO)12.后勤保障部P85 单/名:日常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对潜在的危机进行管理,以预防危机的发生,并采取事先措施以减少危机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和提高组织的危机恢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