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静与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中的动与静

----浅议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作者:鲍海祥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金渡中学摘要:“静”与“动”是音乐课中的一个比较普片的外在现象,然而这样的一静一动实际上是一种教学智慧的体现。在静中感受乐美、感受乐美、感悟乐情。在动中活跃思维大胆表述、手脑并用掌握节奏、勇于表演敢于创新。还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间灵活运用动静二法,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动态教学、静态教学、优化教学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重视情感的培养及表达。而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间,单纯的让学生去听去唱,不仅枯燥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在一节音乐课中间会出现两种场面和情绪上对立统一的情形,那就是“动”与“静”。这亦动亦静的教学是一种方法也是一门学问。“动”在音乐课的教学中间不应该仅仅是指肢体的动作或歌唱,它还包括思维的活跃度和情感的表达能力(如表情、眼神等等)。而“静”这一特性也正符合音乐这一听觉艺术的特点。在静态的环境氛围中不应仅仅是听,而应有所为之。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欣赏音乐的美感、理解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的思想、升华自我的情感等等。

因此如果能在音乐课的教学当中灵活运用这动静二法,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会在这一动一静之中获取,音乐带来的最

大的学习价值。那么我就音乐课中的动与静,以及就此如何优化音乐学习方式作更加细致的阐述。

一、音乐课中的静态教学

音乐课中的静态教学,一般主要是在学生聆听音乐和听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较为专注,容易运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音乐和理解教师的讲解。这一过程能较大程度的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但如果一节课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时间久了不免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会大大降低。所以静态教学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静态教学又是包括那些内容呢?

1、静心聆听感受乐美

一般教师上课的时候,导入结束以后就会奔向上课的主题。在主题出现以后就会播放乐曲或歌曲。在第一次播放乐曲或歌曲的时候,由于是新课或是学生比较生疏的音乐,所以一般会让学生去感受音乐的美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要求,认真聆听感受音乐的美感。

如初中二年级第一单元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学生在初次静心聆听的时候,教师就就应该提醒学生从歌曲的旋律、速度、演唱形式等方面进行感受。聆听结束可让学生就以上的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理解和看法,教师最后总结出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速度庄严舒缓、歌曲中有独唱和合唱两种演唱形式等等。

通过静心聆听,让学生感受到《让世界充满爱》的基本情感基调,为后面的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静坐听讲理解乐理

这里的乐理是指跟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基本乐理知识,如乐曲或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节奏等等。在这个环节里面教师需要学生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去接受汲取。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必然要去认真的听讲。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安静,教师可以以问答的方式进行一些互动。静听讲解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加清楚有效的理解掌握相应的乐理知识,以便更好的理解音乐的内涵。

3、静听思考感悟乐情

在学生感受乐美和理解乐理之后,教师在课程将要结束或课程过半的时候,让学生带着以上所认知的内容再次聆听音乐。这时候的聆听是希望学生的思想情感能够得到升华,感受音乐的情感,体悟这种情感给自我带来的启迪。由此树立和本课内容相关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由此联系实际,反思自己。从而更加有效的将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和品质,真正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

还以初中二年级第一单元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为例,在聆听之前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在理解这首歌曲是表达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与憧憬的同时,可以去回想身边的人和事,反思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间是否做过充满爱的行为,并告诫自己要用爱心、宽容去对待别人。相信只要人人有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音乐课中的动态教学

动态教学是要调动学生身体所有器官的积极性,也不应只是手、脚、嘴的动作,还有学生的思维、情感、表情等等。让这一系列的元

素积极的活跃起来,使音乐的课堂相对的轻松愉悦,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塑造学生的自信、勇敢、创新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

1、活跃思维大胆表述

很多人对于音乐课的理解有一个误区,就是简单的认为,学生在课上学学唱唱就完了。事实上音乐课和其他的课程一样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一切事物都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活跃自己的大脑,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换而言之也可以说在音乐课中间,教师要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的表述自己的理解,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教师不应以对错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而是要积极的鼓励引导。

如在学习初二第四单元音诗画《美丽村庄》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村庄的美景,让学生在纸上画出来。然后可以让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台前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象内容。这种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于更好的理解歌曲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由衷热爱。

2、手脑并用掌握节奏

节奏的音乐的灵魂所在,所以在音乐课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而拍节奏也是音乐课中比较活跃气氛的一种教学内容,学生面对千变万化的节奏时,通常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乐此不疲。在一些因与人课中间,教师会抓住一些比较普片或重点的节奏类型,

作一些强化训练。如节拍的训练、切分音、弱起等等。在接受节奏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手脑的协调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一系列的拍手动作,特别在学生们的节奏都保持一致的时候,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充满了生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勇于表演敢于创新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间,我会根据学期阶段的特点或者是借助一些值得关注的节日,定期的开展一些以班级为单位的主题音乐活动。这些活动都是要求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只是作辅助工作。让学生在舞台上“动”起来,这些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在台前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锻炼了自我,获得了更好的成长。在培养自信的同时,拓展了自己的行为办事能力和表演才华。

在表现和发扬音乐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大脑也能积极的“动”起来。在讲解音符的时候,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会让学生根据要求创造自己的节奏。如以四二拍为拍号创造两个小节。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音符时值进行组合,最终创造出自己心中的节奏,并准确的表现出来。虽然学生创造出来的节奏并不新鲜,可对于他们来讲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三、音乐课中动静的有机结合

以上我就音乐课教学中的静与动作了简要的阐述,并结合课程的实际进行了细致的讲述。在实际的教学中间,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有静无动,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动无静会难以控制课堂正常秩序,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