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之前还是海(代序)
《家》的序和跋
巴金
巴金(1904--2005)现代作家。原 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曲” —《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短篇小说集:《复仇》《将军》 《神· 鬼· 人》《海行集记》《忆》;随 笔集《随想录》等。
《家》的故事:
1931年2月,巴金发表长篇小说《家》,是作者“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中的第一部。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素 材,描写“五•四”时期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 合的故事。小说围绕高家长房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爱情, 展开了高公馆内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专制统治势力对青年 一代的迫害和新旧两种思想斗争的描写。觉新本是个有理想的 聪慧青年,因高老太爷想早抱重孙,让他成婚。觉新本与表妹 梅芬恋爱,由于姨妈反对,加上两人八字不合,不能相配。由 父亲用抓阄办法决定,与不相识的瑞珏成婚。三方陷入痛苦之 中。不久梅芬抑郁而死。觉民、觉慧比大哥接受更多的新思想, 更具有反抗精神。觉民不服从高老大爷的指婚命令逃婚在外, 与志同道合的表妹琴自由恋爱,取得胜利。
爱怜( lián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累赘( zhui )
扉页 ( fēi )
跋 (b á )
二、记一记
⒈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
( 扉页 )
⒉周到而细致。 ⒊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⒋(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 周密 ) ( 掩饰 ) ( 累赘 )
《逍遥游》基础知识整理
——期末复习专用
一、实词
1. 通假字
(1)北冥有鱼( 通“溟”,大 ) 有鱼(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 ) 海 边际 (3)三餐而反( 通“返”,返 ) 三餐而反( 不及大知( (4)小知不及大知( 通“智”,智 ) 回 此小大之辩 (5)此小大之辩也( 通“辨”,区) 慧 征一国( 别 (6)而征一国( 通“能”,能 ) 五日而后反 (7)旬有五日而后反( 通“又”;通“返”, ) 往返 (8)辩乎荣辱之境( 通“辨”,辨别 乎荣辱之境( ) 而御六气之辩 (9)而御六气之辩( 通“变”,变 ) 10)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0)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通“耶”,疑问语气 ) 化 词 • 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语气词) 汤之问棘也是已( 语气词)
4. 倒装句 •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否定句中,代词作 )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否定句中, 宾语,宾语前置) 宾语,宾语前置) • (2)彼且奚适也(适奚,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 )彼且奚适也(适奚,疑问代词作宾语, 前置) 前置) •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介词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奚以知其然也(以奚,介词宾语前置 • (4)彼且恶 乎待哉( )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 乎待哉 宾语前置) • (5)之二虫又何知(知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 )之二虫又何知(知何,疑问代词作宾语, 语前置) 语前置) • (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宾短语后置) 宾短语后置) • (7)翱翔蓬蒿之间 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 于蓬蒿之间翱翔, )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 后置) 后置 • (8)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宾语后置)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宾语后置)
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
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诸子喻山水》是一篇从先秦诸子著作中选取的有关章节组合而成的课文,以山水为中心,设喻说理,展示了诸子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悟,蕴含了许多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人生真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诸子喻山水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诸子喻山水先秦:先秦诸子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韩非子·大体》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论语·子罕》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500字左右10篇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500字左右10篇城南旧事的读后感500字左右(精选篇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自从读了《城南旧事》,这首歌便一直环绕在我耳边,虽然它并不出名,但却令我想起了主人公英子童年时所经历的一切。
会惠安馆门口疯女人秀贞的一笑,草垛里蹲着的“老实的”年轻人,与德先叔离开的兰姨娘,回到故乡的宋妈,喜欢花朵的父亲,这一切是那么清晰,却又那么模糊。
这令我难忘的是那个年轻人,他与英子交谈时所流露的后悔,小孩总想长大,但大人却总想变小。
便衣侦探利用樱子抓住了年轻人,那些不知情的围观者,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指责年轻人。
正如英子所说:“我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善与恶,这与假究竟该怎么区分?我也不知道。
书中的故事看起来杂乱无章,却那么有序,它记录了英子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都给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尽管秀贞,兰姨娘,年轻人,宋妈,父亲,德先叔,小桂子,都失活在世界的最底层,可他们却将生活活出了光彩。
小孩子的眼睛是透明的,透明的不带一点杂质,英子对待书中的所有人(年轻人兰姨娘,德先叔,宋妈,父亲)都能以一种理解的姿态去看待他们,体会他们心中的苦,如果所有人都能像英子这样真心待人,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些快乐。
城南旧事的读后感500字左右(精选篇2)《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它记叙自己在北京城南的童年生活。
大柯的几根垂落的枝条,存留的枯叶,临街被涂盖的字号,还有屋顶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墙上的冬雪……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近了书里,看着英子在城南度过的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微风不知不觉地渗入我的脑海中∶缓缓的骆驼队、惠安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骆驼队、井边的妞儿、惠安馆的疯子——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形影不离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与“我”建立下了深深的感情,都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但是他们都是在岁月中消失了。
指南录后序
❖ 会:适逢。
❖ 当国者:掌管国务的人,如丞相。
❖ 纾:缓和,解除。
❖ 意:估计,料想。
❖ 以口舌动:用言语打动。
结合课 文二~ 五段, 弄清文 天祥出 使北营 的经过 和遭遇
高邮
城子河
高沙
泰州 海安
贾家庄 桂公堂
扬州 瓜洲
仪征 江 常州
如皋
南京
镇江
江阴 南通
长
无锡
崇明岛
宜兴
太湖 苏州 北营
杭州
苏州洋
第六段
❖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 忍废,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 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 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 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 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 悲予志焉。
第七段
❖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名曰《指南录》。
江西吉安文天祥纪念馆
江西上饶文天祥纪念馆
广东湛江文天祥纪念馆
北京文天祥祠堂
字 词 正 音
(1)德祐( yòu ) (2)缙绅( jìn ) (3)纾祸( shū ) (4)觇北( chān ) (5)献谄( chǎn ) (6)诟虏帅( gòu ) (7)贵酋( qiú ) (8)羁縻( jī )( mí) (9)二阃( kǔn ) (10)渚洲( zhǔ ) (11)自刭( jǐng ) (12)殆例( dài ) (13)巡徼( jiào ) (14)檄文( xí ) (15)毗陵( pí) (16)邂逅( xiè )( hòu ) (17)号呼靡及(háo ) ( mǐ )
❖ 1.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 以用言语说动的)——企图以外交手段来挽回败局
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
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第一篇: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良师的推荐,故选读了《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这本书,我大约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对这本书进行了精读,纪伯伦散文诗精选读后感。
阅读完大诗人纪伯伦的精髓之作,使我无论是对于人生,还是在诗歌创作方面都有很大收益。
尤其是在诗歌创作方面,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应该怎样用诗歌反映生活、怎样用诗歌礼赞生命,使我在诗歌的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有了创作新思路。
在纪伯伦诗歌创作手法的影响下,我创作了我的三首诗歌《孤独》、《守望》和《大海和浪花》,这三首诗,它们是我这个人类个体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真实个人解读,如果说这三首诗带有纪伯伦诗歌色彩,那是因为我的创作灵感正好产生于我阅读纪伯伦诗作的过程中,是纪伯伦诗歌创作手法在我表述我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时的自然流露。
我感觉我抓到了纪伯伦诗歌创作的精髓。
我认为纪伯伦的诗歌创作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纪伯伦在生命的每一刻钟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垂问着自己的灵魂,从未背叛自己的心灵所指,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解读,始终都在用一双哲学与理性的眼睛观察生活、体验生命。
2、纪伯伦的诗歌语言酷似音乐,随着情感的自然流露与释放,或是低沉,或是高仰,使读者很自然地投入到了洞察心灵、体验生命的过程之中。
纪伯伦在诗歌创作的内容、形式、语言、思维等方面给了我很多启示。
1、诗歌的内容:主要是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在人类文明的大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人性的特点,热衷于揭示生命、生活和人性的本质。
2、诗歌的形式:或是用人与人对话的方式,或是用第一人称,或是将人的众多欲望拟人化、角色化,或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或是以一个先知的身份将人性的哲学播撒给芸芸众生。
3、诗歌的语言:注重用情境化的语言描写自己的心灵所想,使哲学与理性蕴含于情境和生活之中,给了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他的诗歌语言的押韵不是外在上的,而是内在的,充满了音律美。
4、诗歌的思维:注重从两面或多面对要表现的事物进行解读,给读者一个立体的思维空间。
岩石一类的七字诗歌
岩石一类的七字诗歌关于“岩石”的诗句有哪些?1.坚持青山不放松,根在破岩。
——《竹石》清代: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2.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石钟山记》唐代:李贺翻译: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3.谁拥有百世莲花,举着佛灯六个小时?——《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唐代:李商隐翻译: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
4.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
——《咏孤石》南北朝:惠标翻译:在江西省鄱阳湖出口入长江处,横扼大湖,孤峰独耸,因山形似鞋,故又名鞋山。
已经不知道年份了。
5.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沧海》两汉:曹操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6.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翻译: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7.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中》唐代:王维翻译: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8.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题李凝幽居》翻译: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9.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唐代:杜甫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翻译: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10.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溪》唐代:张旭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关于“岩石”的诗句有哪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清代: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石钟山记》唐代:李贺翻译: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唐代:李商隐翻译: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
——《咏孤石》南北朝:惠标翻译:在江西省鄱阳湖出口入长江处,横扼大湖,孤峰独耸,因山形似鞋,故又名鞋山。
普希金 致大海 赏析
《致大海》赏析《致大海》是普希金的一篇简短的政治抒情诗,创作于1824年。
朴实的文字里表达了诗人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决心。
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旨归,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
感情凝重深沉而富于变化,格调雄浑奔放而激动人心。
《致大海》的诗情变化展现了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三步曲”。
海之留恋诗歌第一至第七节为第一层,主要描绘诗人热爱大海,追求自由的心声和因自身的不自由而感到的悲伤痛苦。
诗人引大海为知心朋友,以面对面、心交心的方式向大海倾诉心曲,首先是一往情深地话别大海,激情洋溢地讴歌大海。
大海自由奔放,雄浑沧茫,具有一种惊天动地、狂放不羁的精神力量。
它呈现在作者心目中,有容光焕发的娇美活力,有蔚蓝翻滚的光泽雄姿,有深沉浑厚的深渊音响,有滔滔向前的奔腾气势。
更有反复无常的激情变化,时而温柔娴静,如风鼓船帆,顺水推舟;时而惊涛骇浪,似闪电裂空,地动山摇;时而深情缱绻,像朋友告别,召唤等待;时而抑郁幽怨,给朋友分忧,如诉如泣。
总之,大海有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奇伟的力量,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
有风卷残云、扫荡一切的伟力,有狂放不羁、冲决网罗的魄力。
诗人纵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气度、性格力量,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景仰,对伟力的崇尚。
其次,诗人还声情并茂地向大海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和伤心。
这里有作者想摆脱黑暗,投奔自由而不得的难言之苦;有心灵挣扎,归于枉然的无奈决绝;更有追随大海,奔向远方而未能如愿的遗憾。
但是,自由也是。
两面性的在大海面前,诗人时而徘徊茫然,时而狂欢高歌,时而深情呼唤:喜怒哀乐,毫不保留的泼向大海。
听这样的诗句:“我曾想永远地离开/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大海波飞浪涌,滚滚向前,奔向远方,这一画面形象鲜明地传达了作者反抗暴政,追求光明,传播自由的信念:让自由之波奔向远方,让自由之歌唱响世界,让自由之心沸腾激荡。
新教材高中语文重点课文归类整理(教室稿)
新教材高中语文重点课文归类整理(现代文、文言文)20100514一、象征手法1,《合欢树》史铁生,散文母亲亲手栽种的合欢树,发芽长叶的时候,母亲认为是“好兆头”。
花开的时候,母亲不在了。
“我”内心的歉疚、伤感沉积淀成一种藏而不露的深情。
“我”始终不敢去看花开,邻居们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
合欢树象征平凡而伟大、柔弱而坚强的母亲对病中儿子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也象征着“我”对含辛茹苦的母亲永远的愧疚、感激和怀念,“我”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创作热情回报母爱、回报生活。
合欢树是母子情深的寄托与见证。
2,《双桅船》舒婷,现代诗歌“朦胧诗”派代表人物。
“双桅船”象征勇敢迎接黑暗的挑战,朝向彼岸寻求光明的执着和坚定。
不惧“风暴”,只因“一盏灯”的照耀。
表达80年代人性的复苏和自我觉醒。
3,《病梅馆记》散文,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清),一名巩祚zuò,字璱人,号定庵,思想家、文学家。
“病梅”“夭梅”象征受到摧残扼杀的人才,影射统治阶级禁锢思想、压制人才的丑恶行径。
“必复之全之”的决心体现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也可从比喻角度解读,以梅喻人)4,《雨巷》新诗,戴望舒。
作品运用多种意象创造意境,表达处于人生前途命运十字路口的茫然、迷失、犹豫彷徨的无奈无助,渴望获得希望和新生。
“丁香”象征愁思;“姑娘”象征幽远、美丽、求而不得的希望;“雨巷”象征迷茫、悠远的现实前景;“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象征作者求而不得的内心失落和迷茫、痛苦。
二、小说1,《最后的常春藤叶》短篇小说,欧〃亨利(美国)。
作品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后人将此手法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琼珊因“叶子”而生,贝尔曼因“叶子”而死,生死之间,表现出人类的善良、勇气、智慧和对生命的理解。
现代诗歌 导入
现代诗鉴赏方法
• 四、品味语言。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 • 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 • 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 “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 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 • 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 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 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 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 的感受。
现代诗鉴赏方法
• 六、重视诵读。 •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诗也会吟。” • 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 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还可 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讲 究节奏的现代诗歌。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无题》吴斌
• 03高考题: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 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 章
• 无题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题记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不论你喜欢 赤橙黄绿青蓝紫 当然情感无罪
但它好像变色墨镜 把整个世界 染得非喜即悲 把所有面孔扭曲 给你看 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
现代诗与古诗不同之处
• 运用“比”,苏东坡 “好风似水,明月如 霜”。现代诗人却说,“落叶是风的椅子, 树木是风的镜子”。 • 苏东坡用静态的描写;而现代诗人却是表 现动感状态。 • 显然,现代诗中把“比”大胆用了象征与 超现实的表现技巧,使诗获得了更大的内 涵和更深一层的活力。
现代诗 特点
• 古诗与现代诗在表现‘时空’感上也不同。 • 古诗人陈子昂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 现代诗人同样也置身于空寂的心境,他写道: “他带着随身带的影子,朝自己的鞋声走去;一 颗星也在很远很远里,带着天空在走”。 • 陈子昂写得显然偏重意念的直叙法,而现代诗人 所写的多采用了象征与超现实的表现技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观海聆雨,倚楼听风,一曲断人肠。
大海茫茫,何处觅天涯?面朝大海,在那水天相接的一线,几道斜掠的白影剪断了雨沫的相思,烟波浩渺,落在海面上,点点滴滴。
掬一捧月光如水,弹一曲碧海升潮。
弯弯盈月,把那清辉流洒,于是海风轻拂的水面,顿时荡漾着万顷光华。
黑夜下的大海显得格外宁静,犹如一泓秋水明眸,远方时不时地闪现渔船的黑影,似乎在赶着返回码头,船上昏黄的灯光闪烁着,像极了迷途的萤火虫,在无尽的黑夜里挣扎……灯塔依旧在孜孜不倦的指引方向,一道道光束划破黑夜的诅咒,似要将光明呼唤……我的思绪寻着夜色的脚步蔓延整个大海:座头鲸歌声曼妙的小夜曲,被海浪抛上沙滩磨得沧桑的贝壳,椰林树影的马尔代夫还有默默忍受岁月沧桑的海角断崖……大海以它独特的魅力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美。
然而,大海为什么如此之美?海浪轻轻拍打着双腿,我出神地向远方眺望彼岸,然而无边无际的海水却将我的视线淹没。
这时我忽然想起庄子的那篇《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心中无端升起一股明悟:原来,大海之所以无边无涯,是因为海纳百川。
大海用宽容造就了它的美,而宽容也为大海赢得了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的赞扬。
很久以前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男孩他的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当他发脾气时,就钉上一根钉子到后院的篱笆上。
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钉的钉子越来越来少了。
他发现控制脾气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于是他告诉他的父亲,说他已经可以控制脾气了。
于是父亲让他每当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已经将钉子拔完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
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
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
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
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解读《存在与时间》-对“此在”的理解
解读《存在与时间》-对“此在”的理解摘要: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问世于一九二七年,海德格尔在他对古希腊残片断简的所有随心所欲的注释中都强调说,事情不只是涉及到文字的准确翻译,因为准确的译文有时候可能对真正的义理骚不到痒处。
通过对康德哲学中的概念的梳理以及对海德格尔从现象学角度对相关概念所进行的批判性思考,此书核心概念就是从“我思”开始对迪卡尔到康德的西方“我思故我在”的传统批判的突破。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海德格尔在解释康德哲学时,特别引述康德本人的话,说康德著名的三大批判问题,其要害都归于一个核心的问题,即:“人是什么?”关键词:《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此在;康德一、《存在与时间》问题的起源长期以来,存在问题始终是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基本问题。
自古希腊以来,存在问题一直处于本体论的层次上研究,并且是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方式来探究作为本原的“存在”,这在海德格尔看来仅仅是一种关于对“存在者”的探究,而不是对“存在”意义的探究。
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通过回归到现实日常生活当中“去生活”来领会“存在”的意义这种方式,表达出了一种对哲学的探究其实亦是对我们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方式的反思这样一种思想。
全部近现代西方哲学形而上学,实质上都是围绕这个“我思”而展开,在这一意义上,黑格尔曾经正确的指出,笛卡尔通过“我思”概念的提出奠定了整个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开端,当之无愧地应当被称之为现代西方哲学的第一人。
换句话说,《存在和时间》海德格尔的问题在这里与笛卡尔,康德的问题是一脉相承的。
倘若我不知道我是否在做梦?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呢?这是发人深省的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海德格尔谈论“我思”的真理时,说出了很经典的话,即“唯有并且只有“Dasien”在,才‘有’真理”的缘故二、“此在”释义的演变Dasein现有诸中文译名“亲在”“此在”“缘在”等的理解、比较与辨疏。
鉴于上述从西方哲学形而上学历史角度而来的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Dasein概念的理解和定位,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概念在中文语境和汉语思想中的理解、接受与翻译。
《〈指南录〉后序》
第七段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 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 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 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 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 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 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 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 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 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
• “指南”是心向位于南方的南宋朝廷的意思。表 明自己“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字 词 正 音
(1)德祐( yòu ) (2)缙绅( jìn ) (3)纾祸( shū ) (4)觇北( chān ) (5)献谄( chǎn ) (6)诟虏帅( gòu ) (7)贵酋( qiú ) (8)羁縻( jī )( mí) (9)二阃( kǔn ) (10)渚洲( zhǔ ) (11)自刭( jǐng ) (12)殆例( dài ) (13)巡徼( jiào ) (14)檄文( xí ) (15)毗陵( pí) (16)邂逅( xiè )( hòu ) (17)余僇( lù ) (18)愧怍( zuò ) (19)号呼靡及(háo ) ( mǐ )
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 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忠心映照史册。]
江西吉安文天祥纪念馆
江西上饶文天祥纪念馆
广东湛江文天祥纪念馆
北京文天祥祠堂
关于“指南录后序”
一词多义
指南录后序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 “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 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 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 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 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 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前面都 有一段序。 语言表达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以一种表达方 式为主,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 农村调查>序言》以议论为主,文天祥的《<指南 录>后序》是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孙中山的《<黄 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把叙事、抒情、议 论融为一体。
课文讲解
积累文言知识
德祐 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 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 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 • • • • 除:授官。 都督:名词用作动词。统率。 迫:逼迫,这里引申为逼近。 迁:迁移,转移。 施:施行,实行,做。 缙:通假字,通搢,插。 • 萃:聚集。 • 莫:无定代词,没有谁。 • 所: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结第4节段意:
写出京口至永嘉的苦难历 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 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 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颈死;经北舰十 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 • • • • • • • • • 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几:问数量,多少。 诋:辱骂。 争:争论。 屡:多次,屡次。 去:离开,逃离。 挟:携带。 几:几乎,差一点儿。 为……所:表被动。 物色:古今异义,寻找,这里指“盘查”。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青春逢盛世,争做钱学森”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青春逢盛世,争做钱学森”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 年归国路,10 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
青春逢盛世,你我如何能够成为“钱学森式”的人才?请全面思考材料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作文材料主要由《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引出写作内容。
最后给出写作情景:青春逢盛世,你我如何能够成为“钱学森式”的人才?钱学森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不畏艰险,奋发图强,为祖国竭尽全力。
钱学森不仅是科学家,更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是青年学生们的榜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青年学生,应秉承他的精神,成为他那样的人,才有更高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1争做钱李森慷慨赴青春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钱学森的事迹隐秘而伟大,平静却神圣,感动并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更是我辈青年心中的榜样。
时代春潮激荡,青看扬帆远航,我辈青年正应以不畏艰险、勇于开创、心怀家国之姿,争做“钱学森”,慷慨赴青春。
以坚韧之躯,不畏艰险,笃行不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通往成功的道路必由汗水浇铸,必经万重沟壑,唯有敢于奋斗、坚持不懈之人才能跨越山高水长。
回望历史,胡震亨伏案十年、皓首穷经写就《唐音统签》,于历史长河中打捞唐诗碎片;还看今朝,钱学森埋名戈壁、兀兀穷年造得两弹,让蘑茹云升起在荒漠深处。
黄金般的前程,铺路却是苦涩的黄连。
若是没有一颗坚韧不拔的钢铁之心,必会在艰难险阻前被大浪击溃,又何以跨越万水千山抵达成功之彼岸?只有不惧风霜、踔厉奋发,你我青年才能在砥砺前行中成为“钱学森式”人才,看得姹紫嫣红开遍。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忽:迅速。
淹:久留。
代序:指季节更相替换。
这两句大意是:时光匆匆流逝啊,一刻也不久留,春去秋来,更相替换,年复一年。
出自战国·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表达了屈原先生一心报国却不得志的政治感慨和对时光流逝一去不返的惋惜。
出自屈原《离骚》。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
“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
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
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
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彼岸之前还是海(代序)(精)
彼岸之前还是海(代序)鹿鸣文学社指导老师吕驾宇一、关于鹿鸣有必要追溯一下历史。
那是1996年秋天的事情了。
我大学毕业初到丽中。
那时候年青啊,用毛主席的话讲正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
因为年轻所以气盛,所以很想干点事情。
于是在团委应之宁老师提议下,和语文组另一位老师郑丽丹一起立马行动,决定组建一个文学社。
这就是丽中文学社的最初由来。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几个都有点得意,从无到有这是开国元勋之类人做的事,我们差不多都做了。
后来翻翻校志,才知以前也是有过文学社后来却是断裂、无疾而终了。
然后我们才意识到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需要的不仅仅是书生意气,更需要勇气。
文学社的名字叫鹿鸣,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代表一种理想一种向往罢了。
尽管后来,有人从《诗经》中翻出有关鹿鸣的一句,但那已经不是我们的本意了。
实际上,在后来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人只记住了“南明”而忘却了“鹿鸣”。
“南明”是鹿鸣文学社社刊的名字,起初是一份杂志,是曲高和寡的那种,反映的是校园内某一小部分精英的追求。
后来它演变成了一份报纸,报纸是大众化、平面化的,它以丽中人人手一份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文学社以及校园文学的影响力。
从今天的眼光看回去,从杂志到报纸这一步的迈出是至关重要的,它以牺牲一部分的深度而换取了无限的广度,这是符合当今商业社会的时代特点的。
这一步的迈出源于学生的建议,然后我想,后生可畏啊,可以放手让他们去一展身手了。
接下去的时间我欣喜于自己作为一个参与者以及旁观者目睹了鹿鸣文学社的茁壮成长过程:拥有社员从最初的30多人到现在的200多人,《南明》发行量从杂志的不到两百本到今天报纸的突破两千份,影响面涉及省内各主要重点中学;在《读写月报》、《语文报》、《作文报》、《语文新圃》、《浙江青年报》、《钱江晚报》等全国十多家知名报刊发表作品200余篇;《丽水青年报》在一期八版的报纸里推出过四个版面的《南明》专版;《南明》编辑部每天收到大量的约稿信件以及稿件;获得“全国文学社百家”称号,一举实现冲出浙江走向全国的夙愿······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今天鹿鸣取得的一切成果都离不开各任学生社长以及学生编辑们的辛勤耕耘。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什么意思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什么意思1、明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翻译: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2、出处:战国后期屈原《离骚》
原文(节选)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砒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語道夫先路!
3、文: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光阴似箭我好像跟不上,岁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身体逐渐衰老。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面引导开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岸之前还是海(代序)
鹿鸣文学社指导老师吕驾宇
一、关于鹿鸣
有必要追溯一下历史。
那是1996年秋天的事情了。
我大学毕业初到丽中。
那时候年青啊,用毛主席的话讲正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
因为年轻所以气盛,所以很想干点事情。
于是在团委应之宁老师提议下,和语文组另一位老师郑丽丹一起立马行动,决定组建一个文学社。
这就是丽中文学社的最初由来。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几个都有点得意,从无到有这是开国元勋之类人做的事,我们差不多都做了。
后来翻翻校志,才知以前也是有过文学社后来却是断裂、无疾而终了。
然后我们才意识到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需要的不仅仅是书生意气,更需要勇气。
文学社的名字叫鹿鸣,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代表一种理想一种向往罢了。
尽管后来,有人从《诗经》中翻出有关鹿鸣的一句,但那已经不是我们的本意了。
实际上,在后来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人只记住了“南明”而忘却了“鹿鸣”。
“南明”是鹿鸣文学社社刊的名字,起初是一份杂志,是曲高和寡的那种,反映的是校园内某一小部分精英的追求。
后来它演变成了一份报纸,报纸是大众化、平面化的,它以丽中人人手一份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文学社以及校园文学的影响力。
从今天的眼光看回去,从杂志到报纸这一步的迈出是至关重要的,它以牺牲一部分的深度而换取了无限的广度,这是符合当今商业社会的时代特点的。
这一步的迈出源于学生的建议,然后我想,后生可畏啊,可以放手让他们去一展身手了。
接下去的时间我欣喜于自己作为一个参与者以及旁观者目睹了鹿鸣文学社的茁壮成长过程:拥有社员从最初的30多人到现在的200多人,《南明》发行量从杂志的不到两百本到今天报纸的突破两千份,影响面涉及省内各主要重点中学;在《读写月报》、《语文报》、《作文报》、《语文新圃》、《浙江青年报》、《钱江晚报》等全国十多家知名报刊发表作品200余篇;《丽水青年报》在一期八版的报纸里推出过四个版面的《南明》专版;《南明》编辑部每天收到大量的约稿信件以及稿件;获得“全国文学社百家”称号,一举实现冲出浙江走向全国的夙愿······
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今天鹿鸣取得的一切成果都离不开各任学生社长以及学生编辑们的辛勤耕耘。
具体而言,小编们的任务包括:组稿、编稿、联系打印、校对、清样、发行、拉赞助······很惭愧,作为指导老师,我们更多的时间是站在一旁指手画脚,起的作用更多的是“破坏”、“打击”而非“建设”。
——我必须忏悔。
很显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文学社小编们承受的“打击”除了来自我等所谓的指导老师,更来自家长,来自班主任:文学是爱好,学业才是最主要,你不要不务正业……每当此时,我总是拍拍小编的肩膀说你爸你妈你班主任说得很对,必须分清主次。
是的,此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使命是那么的漫长,生存是那么的繁琐,理想又是那
么的高贵,这一切都需有思想准备,一个人活着绝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着,为自己活着的只有自己的梦想和不屈不挠的内心。
——梦想令人欲说还休,信仰令人不断成稳。
让我们学会微笑,是的,我们必须微笑着前行,不为彼岸,只为海。
二、关于丽中的文学创作
丽水,相对于浙江的中心,它是偏远甚至是蛮荒的。
但对于思考者来说,只有偏远落后的思想,没有偏远落后的生活,生活在什么地方都是中心,最前沿的生活肯定是最贴近他们肌肤心灵的生活,无论在何处。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丽水能涌现出诸如阙迪伟、韦晓光、夏季风、徐迅雷等在全国范围内都颇具影响力的文学家,诸如吴品禾、初小青等知名摄影家以及具有一定声望的巴比松画派。
同样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丽水中学的校园文学创作水平做出最乐观的估价。
我向来强调精英的作用。
一所学校的文学氛围通过几个精英的努力以及带动就完全可以营造,一所学校的文学创作水准同样具体体现在几个精英的水准上——而丽中是向来不缺少这样的精英的。
比如1999年毕业的潘科锋、崔璀同学,2000年毕业的董永悦、周洪兖同学,2001年毕业的黄桑若、俞烨同学,2002年毕业的黄微凹、张楠(剑渐无声)同学,以及现在还在校的李姗、郑谷晨、郑媛同学等等。
他们几乎成了同龄人的代言人,他们用自己的文字传达着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声音体现着自己的深度广度甚至是湿度,然后又用这些深度广度湿度去打动去感染别人。
我可以毫无疑义地说,他们的文学创作不仅是代表着丽水中学的最高水准,同样是代表着丽水校园文学的最高水准。
此外,相比于文学在当今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处的边缘位置,在丽中校园,文学的地位无疑要显赫得多,在这里,你可以置身文学创作之外,但你不能漠视文学的优秀创作;你可能无法从事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创作,但你还是会尽自己的能力尝试着去创作,你的创作可能无法打动别人,但你会努力去打动自己……总之,巴金所说的,写,才会写,在这里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大多数的人都相信:选择语言,本身是为了激活积淀的生命的金粉,这样子去做了,就已经是胜利了,不是一切都是美好的,而是一切可以变得美好,关键是坚持握住自己手中的笔,不挺懈的努力!
是的,除了物质,我们更要精神,除了经济,我们更需要文化,除了知识,我们更要神性,除了虚幻,我们更要现实,除了空想,我们更要实践。
当然除了——写,还是——写,除了——你们,我要的还是——你们,所有的从事文学创作的年轻朋友们啊!
三、关于《不为彼岸只为海》
2002年,对于丽水中学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
走进2002年,丽水中学也就奔走了100年。
呵,100年,整整一个世纪啊。
百年历史百年沧桑百年耕耘百年收获,薪火传递,前赴后继——站在100年的末尾,眺望已逝岁月,历史的深邃以及沉甸弥漫心间。
于是我说,我是幸福的,我赶上了丽中百年校庆,丽中所有的在校学生是幸福的,你们三年高中生活就刻在丽中最辉煌的记忆上。
那么,能为校庆做点什么呢?
语文教师出身的郑彩亮副校长说,出一本作文集子吧,为校庆献礼。
语文组组长陶友林老师说,让我们语文组将这个任务接下来吧!
于是,由郑彩亮副校长亲自挂帅具体负责,由陶友林组长直接指挥、落实,由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的编委小组就算成立了。
然后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让每个语文老师从自己所教两个班中挑出十多篇在校学生的作文,于是这一百来篇文章构成了集子的主体部分,然后又从以往各期的《南明》中挑出一部分文章构成第二部分内容,最后一块就是由教师提供的已经毕业学生在校时的优秀作文。
文稿基本选定,工作也就告一段落。
接下去,内心拥有过大量的遗憾,比如时间的仓促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文章水平的参差不齐——到底有多少优秀作品被遗漏?到今天心里还没底;这集子能代表丽中学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吗?这样的问题依然让人无法作答,但快乐还是满满的,尽力去做件事情,然后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让事情最终渐趋完美,这不同样是“不为彼岸只为海”一语所涵盖的内容吗?
最后,得衷心地感谢著名作家叶文玲女士以及夏季风先生对鹿鸣文学社的关心以及题字,感谢作家出版社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感谢所有关心、参与此书编辑的人!正是你们无私的支持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