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青岛校本课程教案古诗词鉴赏

青岛校本课程教案古诗词鉴赏

青岛校本课程教案古诗词鉴赏第一章:古诗词鉴赏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古诗词的定义和分类古诗词的语言特点古诗词的鉴赏方法1.3 教学活动讲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古诗词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欣赏古诗词第二章:古诗词的韵律与节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特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韵律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古诗词的韵律类型古诗词的节奏特点韵律与节奏在古诗词中的作用2.3 教学活动讲解韵律和节奏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具体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学生自主练习欣赏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第三章: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概念。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意象和意境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古诗词中的意象概念及其作用古诗词的意境特点及表现手法意象与意境在古诗词中的相互关系3.3 教学活动讲解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具体古诗词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古诗词的意境第四章:古诗词的情感与哲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把握古诗词中的情感和哲理内涵。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情感和哲理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古诗词的哲理内涵及表现手法情感与哲理在古诗词中的相互关系4.3 教学活动讲解情感和哲理在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及特点分析具体古诗词的情感和哲理引导学生体验古诗词的情感和哲理第五章:古诗词的鉴赏实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欣赏古诗词。

培养学生独立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鉴赏实践的方法和步骤选取适合进行鉴赏实践的古诗词5.3 教学活动讲解鉴赏实践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欣赏古诗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鉴赏心得第六章:唐代古诗词鉴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唐代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培养学生对唐代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6.2 教学内容唐代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风格和特点具体唐代古诗词的鉴赏案例分析6.3 教学活动讲解唐代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分析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鉴赏具体的唐代古诗词作品第七章:宋代古诗词鉴赏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宋代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教案【篇一: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一、理解诗词大意1.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的流波中的影子”。

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注意让学生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还要了解诗词的语言、相应的表现手法以及与之有关的典故、成语等。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信息。

课上采用学生汇报信息和教师补充介绍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对作者的身世、写作风格及时代背景等有总体的了解,为理解古诗词内容作好铺垫。

2.高声朗读,理解大意。

初读诗歌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自由朗读古诗词,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直至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读出诗词合仄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感悟诗词情境1.在诵读中感悟诗词情境。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等特点,最适合诵读。

这时的诵读要求高于初读课文时的朗读。

教师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得如痴如醉。

在读中去理解诗词的含义,在读中去品味诗词的意境,在读中去体验诗词的美,感受诗词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

2.在歌唱中感受诗词情境。

我们都知道,诗歌起源于劳动,最早的诗歌都是可以唱的。

《诗经》305篇,经过孔子“弦歌之”,诗乐合一,每篇皆可入乐歌唱。

用今曲来唱古诗词,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反复教唱,可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教学时,对已有曲调的,像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王维的《阳关三叠》……可直接播放歌曲录音。

对未有曲调的诗词,教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根据对诗的意境、格调的把握,调动自己的音乐素养,选择与之基本相配的曲调,用民歌、通俗歌曲、影视歌曲、儿童歌曲来套曲。

每组选定曲调之后便试唱,试唱成功后,展开诗词歌唱比赛,评出最佳者,让全班学生学唱。

如,有的学生用《我们的田野》的曲谱唱《登金陵凤凰台》,用《上海滩》的曲谱唱《秋浦歌》等。

“古诗词赏析”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古诗词赏析”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古诗词赏析”校本课程建设方案一、课程价值: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学习欣赏诵读古典诗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程引领学生学习古诗词,鉴赏古诗词,诵读古诗词,提升学生文化积淀,丰富学生精神修养,同时以诗育人,以诗化人,培育学生向善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

二、参加对象和时间安排:时间统一,全员参与。

实现“晨读、午读、晚诵”三步曲,达到“拳不离手,诗不离口”:每天早操后学生全部进教室,安排十分钟的晨读课,以班级为单位,语文老师具体负责,班主任协助指导;中午午休前安排十分钟时间再次读一读所学古诗词;放晚学时,学生排路队中诵一诵古诗词。

全体学生参加,班班开展,人人参与,持之以恒,形成常态。

三、课程内容:以《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背诵篇目为基础,以学校《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校本读本所遴选的古诗词为参考,去除《语文》教材中已选用的古诗词,择优选择160首,分散安排于各年级各学期。

至学生小学毕业时,每位学生至少能够熟背200首以上古诗词(含语文教材的必背诗词)。

四、课程实施:1.推行“每周一诗”制。

古诗词诵读重在任务分散,长期积累,推行“每周一诗”制,能够使学生的古诗词诵读积水成渊、聚沙成塔。

具体办法是:将教室前面黑板左面辟为“每周一诗”栏,前一周五放晚学时由语文教师或班级学生志愿者按照本年级本学期的古诗词安排,抄上一首新的古诗词,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赏、悟、诵,达到全员耳熟能详。

2.扎实“每日诵读”制。

每天早操后的晨会时间为固定的古诗词诵读时间,任何人不得占用,使它成为学生们最期待的的诵读时光,你读,我读,彼此聆听,轻轻松松,畅快自由,让校园的琅琅诵读声成为最悦耳的听觉盛宴。

3.开设“古诗赏读日”。

将每周一作为学校的“古诗赏读日”,早晨的早自习由语文教师到班,指导学生读一读新诗词,初步读通、读熟新诗词;中午的午自习也定为学生古诗词诵读的专项时间,由语文老师负责,主要指导学生理解本周的新诗词,引导学生赏读、品悟、美读,让学生能够在理解、赏析的基础上去诵读古诗词,真正入情入境,增强文化底蕴。

小学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古诗欣赏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古诗欣赏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古诗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提高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古诗中的优美词汇和句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教学内容1.古诗欣赏:《静夜思》、《春晓》、《村居》2.古诗背后的故事及文化内涵3.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欣赏古诗的美,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夜晚,你有没有想过家乡、亲人?2.诗歌欣赏让学生自主阅读《静夜思》,感受诗句的美。

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故事分享讲解《静夜思》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修辞手法解析分析《静夜思》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

5.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静夜思》中的意境。

第二课时:《春晓》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春天,你看到了什么?2.诗歌欣赏让学生自主阅读《春晓》,感受诗句的美。

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故事分享讲解《春晓》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修辞手法解析分析《春晓》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

5.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春晓》中的意境。

第三课时:《村居》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乡村生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诗歌欣赏让学生自主阅读《村居》,感受诗句的美。

教师讲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3.故事分享讲解《村居》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4.修辞手法解析分析《村居》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借代等。

5.课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村居》中的意境。

2.拓展向学生推荐其他优秀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欣赏并分享给同学。

(整理)小学低年级校本教材《古诗词鉴赏》

(整理)小学低年级校本教材《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校本教材小学低年级中和镇东夏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编写组编著梅河口市中和镇东夏小学校本教材开发组主任:牟春玲副主任:崔志颖主编:郭强责任编辑:郭强编著: 郭强刊首寄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佚浩繁,在中国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结合艘一次美的洗礼。

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精华,对美的强烈追求,促使我们在诗歌的土壤里不懈耕耘。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古诗词鉴赏更是如此。

2002 年古诗词鉴赏被列入高考内容,不仅高三毕业生,还是高中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应该提早做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古诗词鉴赏》就是在为同学提供这方面的知识素材。

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领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一课。

《回乡偶书》第二课。

《风》第三课。

《劝学》第四课。

《池上》第五课。

《望庐山瀑布》第六课。

《赠汪伦》第七课。

《望天门山》第八课。

《夜宿山寺》第九课。

《别董大》第十课。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评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

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

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

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

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2、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字巨山。

赵州赞皇人。

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

小学中年级校本教材《古诗词鉴赏》

小学中年级校本教材《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校本教材小学中年低主任:副主任:主编:责任编辑编著:刊首寄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佚浩繁,在中国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结合艘一次美的洗礼。

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精华,对美的强烈追求,促使我们在诗歌的土壤里不懈耕耘。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古诗词鉴赏更是如此。

2002 年古诗词鉴赏被列入高考内容,不仅高三毕业生,还是高中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应该提早做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古诗词鉴赏》就是在为同学提供这方面的知识素材。

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领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一课。

《春望》第二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三课。

《浪淘沙》第四课。

《泊秦淮》第五课。

《望洞庭》第六课。

《登乐游原》第七课。

《饮酒》第八课。

《塞下曲》第九课。

《望天门山》第十课。

《书湖阴先生壁》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①这两句说,国家残破,山河未改,春光依旧,来到长安,但草木深深,自生自长,景象凄惨。

②这两句的意思是:春花春鸟平时虽使人喜爱,现在我正为了国家残破和家人离散而伤感,看见春花烂漫,反而使我流泪;听见众鸟和鸣,反而使人惊心。

③连三月:指从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战争不绝。

作者在沦陷区经过两个春天。

抵万金:比喻十分难得。

④白头:白发。

搔:抓。

人在苦闷时往往抓头,甚至扯乱头发。

浑:简直。

这两句说白发越搔越少,简直将不能插簪子了。

古人留长发,在头顶挽成髻,插上簪子和冠连接起来。

[译文]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了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做好《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实施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显特色、出成果、争示范,特将方案制定如下:一、课程开发的背景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源远流长。

尤其历代名篇名作,不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

以“学生成长体验”为出发点,植根于学生阅读生活领域,借助古典诗歌这一载体,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多元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文化具体目标:1、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接触、学习古典诗歌作品,从小广读博览,接受名家名篇的熏陶。

在大量诵读、欣赏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大量语言文字的精华,丰富孩子的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孩子的语文读写能力,形成语文学习宽厚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2、造就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教师教育应该从读书开始。

教师们沉下心跟学生一起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外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

一方面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在实践中自觉培育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的新人;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学生多读书。

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2、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课后活动、练习评价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诗词背景介绍- 诗词语言赏析- 诗词意境感悟- 诗词创作启示教学步骤1. 诗词背景介绍- 介绍作者:介绍诗词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等。

- 解读题目:分析诗题,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主题。

2. 诗词语言赏析- 字词解析:分析诗词中的生僻字、关键字,解释其含义。

- 句式分析:分析诗词的句式结构,如对仗、排比等。

- 修辞手法:讲解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诗词意境感悟- 描绘画面:引导学生想象诗词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

-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如喜悦、忧伤等。

- 价值观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词中的价值观,如爱国、敬业等。

4. 诗词创作启示- 写作技巧:分析诗词中的写作技巧,如构思、用词等。

-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培养文学素养。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词创作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 诗词文本: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词。

- 参考资料:有关诗词背景、作者生平等的资料。

-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等。

教学建议-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指导。

-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兴趣。

-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诗词学习的氛围。

以上为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四年级古诗赏析校本课教案

四年级古诗赏析校本课教案

四年级古诗赏析校本课教案
主要内容:古诗赏析
唐诗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唐诗的发展过程,对唐诗有个总体感知。

2、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唐诗的发展过程,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古诗。

二、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三、了解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2、认识一些代表诗人
四、布置作业
1、收集唐诗
2、搜集有关资料
《赠汪伦》赏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体会真情实感。

2、使学生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时候啊,会吟诗的人被叫做秀才,秀才很了不起哦,人们都会尊重他们。

你们中间有秀才吗?今天我要先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同学是今天的秀才。

怎么考呢?我们来做个游戏。

2、课件出示:看谁最聪明,能说出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牧童骑黄牛,()。

谁知盘中餐,()。

(),霜叶红于二月花。

知有儿童挑促织,()。

六年级古诗词赏析课程纲要

六年级古诗词赏析课程纲要

《古诗词赏析》校本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古诗词赏析
课程类型:学科特长类课程
教学材料:选编
授课教师:闫绍茹徐晓毅
适用学生:六年级学生
时间: 1课时/周
【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研究,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赏析古诗词的能力,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灵武市中所表达的情感。

2、通过赏析,学生不仅能够赏析诗词的内容,同时能够区分最基本的诗词样式,掌握简单的格式、韵律等方面的知识。

3、能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并且能够写简单的诗词。

感受作诗写词的乐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的精神。

课程内容:
1、选择较有思想的历代诗人、词人的品,赏析诗词的内容,灵武诗词要表达的情感。

2、有关诗词格式、韵律、对仗等方面的简单知识。

课程实施:
1、教师讲授,师生讨论。

2、学生尝试独立理解感受,并尝试利用些诗词的技巧,写简单的诗。

3、提出质疑,归纳总结,
课程评价:
1.学生互评。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学生的上课表现情况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

2.教师评价:根据每次学习的考勤、完成作业及学生课上表现的积极程度、独立创作能力等进行评价。

并与学生评价结合,最后确定学生本课程学习成绩。

成绩分A、B、C、D。

2009年9月。

小学《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3)西边,人道是,赤壁。

乱石穿空(崩云),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5)。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6)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fā)(8)。

羽扇纶(guān)巾(9),谈笑间,樯橹(10)灰飞烟灭。

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2)。

人生(13)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14)江月。

注释(1)(2)淘:冲洗,冲刷。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175-210)字公瑾,人。

因其相貌英俊而有之称。

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回忆。

(8)英发:英俊勃发。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指假战场黄州。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

这首词写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

“穿林打叶”形容风雨急骤,“吟啸”、“徐行”表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指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体现倔强豁达的风度,宛然在目。

下片转入雨后,经风雨洗礼,人醒、雨霁、天晴、日出。

回首往事,一切阴晴、雨霁,无不消逝一空。

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履险,从容应变,岂有闯不过的风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乐观自信、飘逸旷达的人生态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于平常生活小景描写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无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古诗词赏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古诗词赏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古诗词赏析古诗词赏析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古诗词赏析活动,培养小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初步认识: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简短古诗词,帮助他们初步了解古代诗词的特点和韵律。

2. 古诗词赏析:选择一些优秀的古诗词,通过阅读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意境。

3. 古诗词创作: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古诗词形式,进行简单的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古诗词的特点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初步认识。

利用示范、动画资料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美感。

2. 古诗词赏析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首简短的古诗词,通过朗读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感情。

例如,可以选择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或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两首更复杂的古诗词,通过讲解其中的典故和意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例如,可以选择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或李白的《将进酒》。

3. 古诗词创作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古诗词形式,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题目或词汇,引导他们进行自由发挥。

例如,可以让学生以“春天”为题材,创作一首古诗词。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古诗词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古诗词初步认识:教师以示范的方式朗读一首简短的古诗词,鼓励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韵律和美感。

3. 古诗词赏析:教师选择一两首古诗词,通过阐释其中的意境和感情,引导学生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关诗词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4. 古诗词创作:教师给学生一些词汇和提示,引导他们进行古诗词的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例,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5. 总结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古诗词的美感和人文价值。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篇教案旨在通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的鉴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技能。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几首古诗词,了解其作者和背景。

2. 能力目标:学会欣赏古诗词的美,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的特点,学会用正确的方法鉴赏古诗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诗词配乐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欣赏选择一首与本周课文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欣赏,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引导学生从字词的意义、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3. 学习通过分析古诗词的内涵,辅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教授古诗词中的生字词、句式结构等,并进行适当的语言点讲解。

4. 鉴赏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师的指导,分析鉴赏不同古诗词的优美之处和艺术特点。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背诵、演唱等形式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以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展示个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评价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理解程度。

2.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古诗词鉴赏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五、教学延伸在语文课余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和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他们对语言艺术的热爱和创造欲望。

六、教学资源1. 音视频资料:准备与所学古诗词相关的音视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高年级校本教材《古诗词鉴赏》

小学高年级校本教材《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校本教材小学高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编写组编著刊首寄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佚浩繁,在中国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结合艘一次美的洗礼。

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精华,对美的强烈追求,促使我们在诗歌的土壤里不懈耕耘。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古诗词鉴赏更是如此。

2002 年古诗词鉴赏被列入高考内容,不仅高三毕业生,还是高中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应该提早做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古诗词鉴赏》就是在为同学提供这方面的知识素材。

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领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一课。

《春日》第二课。

《秋夕》第三课。

《送元二使安西》第四课。

《芙蓉楼送辛渐》第五课。

《送友人》第六课。

《山中相送》第七课。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八课。

《四时田园杂兴》第九课。

《清平乐村居》第十课。

《夏日绝句》1 春日【清】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2、寻芳:游览(河边),欣赏春花。

3、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4、一时:一下子。

5、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及其精神。

译文: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2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秋夕:秋天的晚上。

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银烛:指烛光皎洁如银。

画屏:饰有彩绘的屏风。

轻罗小扇:用一种很薄的丝织品做成的小扇子。

流萤:萤火虫。

天阶:皇宫中的石阶。

[译诗、诗意]秋夜里的月光,就像是一盏银色烛光。

原来刻画著图案的彩色的屏风,也被这样凄冷的月光照的透露出一股的凉意。

宫女手里拿著轻丝做成的小圆扇,追扑著满天飞舞的萤火虫。

这时院子里的石阶清凉如水,宫女扑累了萤火虫便斜卧在石阶上,凝视著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唐诗欣赏》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唐诗欣赏》

《静夜思》李白教学要求:学习李白古诗《静夜思》,了解作者及古诗意思,会背诵。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二、作品欣赏(见后)三、诗文解释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四、指导诵读1.指名读2.同桌互读3.齐读五、小结《早发白帝城》李白教学要求:学习李白古诗《早发白帝城》,了解作者及古诗意思,会背诵。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二、作品欣赏(见后)三、诗文解释告别早晨彩云缭绕的白帝城,一天之间就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两岸猿声啼鸣声回荡不已,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了千重山峦。

四、指导诵读1.指名读2.同桌互读3.齐读五、小结《春晓》孟浩然教学要求:学习孟浩然古诗《春晓》,了解作者及古诗意思,会背诵。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六八九-七四零),湖北襄阳人。

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古诗词汇欣赏》校本课程开垦与真施规划之阳早格格创做为了充分掘掘本校资材,干佳《古诗词汇欣赏》校本课程的开垦、管制、真施处事,使校本课程开垦隐特性、出成果、争演示,特将规划制定如下:一、课程开垦的背景尔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文是尔国保守文化的粗髓,源近流少.更加历代名篇名做,没有但是内涵歉富,意境少近,具备很下的审好价格战很强的艺术熏染力,而且短小粗悍,词汇句柔好,韵律战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天符合小教死诵读.教习古诗词汇能制便战改变一部分的性格,能陶冶一部分的情操,能使人的志背、情操得到陶冶战降华.教习古诗词汇犹如正在花的天下中倘佯,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没有竭天普及自己的文化建养、洁化自己的灵魂.以“教死死少体验”为出收面,植根于教死阅读死计范围,借帮古典诗歌那一载体,让教死认识人类文化的歉盛广专,让教死闭心当代文化死计,吸支民族文化聪慧,吸与人类多元特出文化的营养,不妨普及教死的品德建养战审好情趣,提下教死的人文修养战概括本收,让教死充分享受童年的多彩与快乐中得到战谐死少,逐步产死良佳的本性战健康的人格.两、课程目标总目标:促成校园文化建制,创制浓重书籍香文化简直目标:1、让教死较为系统天交战、教习古典诗歌做品,从小广读专览,担当名家名篇的熏染.正在洪量诵读、欣赏等概括试验活动中,聚集洪量道话笔墨的粗华,歉富孩子的文化素量,周到普及孩子的语文读写本收,产死语文教习刻薄的战开阔的知识视线.2、制便有文化秘闻的西席.西席培养该当从读书籍开初.西席们重下心跟教死所有读,去读古典诗歌,从中中典范著做中汲与营养.一圆里能滋润自己的心田,提下自己的文化素量,正在试验中自愿培植具备下尚粗神地步战文化修养的新人;另一圆里,也能戴动教死多读书籍.知识与本收目标:1、使教死相识华夏古典诗词汇死少的履历战文化渊源.2、使教死掌握古典诗词汇的基础知识.3、使教死掌握古典诗词汇观赏的基础要收战本收.历程与要收目标:1、通过创建情境,提供知识疑息源,举止课堂教教、课后活动、训练评介等要收,帮闲教死掌握知识,掌握技能,帮闲教死产死粗确的人死瞅、价格瞅、审好瞅.2、以“读”为核心,举止观赏教教.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法”,如诵读,好读,比读,议读,研读等要收,培植教死自决商量教习古典诗词汇的本收.3、掌握粗确的观赏诗歌的要收,教会观赏诗歌.情感与价格瞅目标:1、培植教死读诗的兴趣,普及教死的人文修养战人文粗神.2、让教死正在“兴趣”中教,正在“诵读”中品,正在“训练”中悟,真真收会到诗歌的无贫魅力.3、让师死正在互动中共共死少,汲与诗歌的营养,谦脚自己的粗神需要,进而达到赢得知识、开迪思维、熏染情感、激励毅力战普及道话本收的手段.三、课程真量树立1、课程真量:根据课程总目标,校本课程的主要真量包罗古诗词汇、赏析等.2、真施对于象:一至六年级部分教死.3、真施形式.(1)诵读.(2)欣赏.(3)概括试验:办诗文小报、读者接流会、诗配绘、情境扮演、阅读一得道、合唱、诗文接龙等.五、课程真施管制书籍院正在抓佳课堂教教主阵天的共时,把典范文教诵读的教教背课中蔓延,为正在那圆里有快乐喜爱战本收的共教创制更多的机会战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战死少.1、开设古典诗歌欣赏课.纳进场合校本课表.2、教科渗透.每门教科根据古典诗歌的真量,分离自己教科特性,减少相闭真量,渗透正在教科教教中.3、盘绕古典诗歌开展概括试验活动.如:诵读角逐等.六、课程评介加强对于校本课程开垦战真施的评介,是普及校本课程开垦与真施品量的包管.1、脆持评介真量的多维化.对于教死的评介,没有但是闭注教死对于诗歌知识的获与度,更重视教死多圆里潜能的死少;没有但是闭注截止,还重视教死的教习历程战教习做风,更加是审好本收战试验本收圆里的先进与变更.将根据教死的教习情况,即时统计、考察、检测、评介战深思,加强教习历程的管制,以促进本课程的健壮死少.2、脆持评介主体的多元化.主要采与西席的评介、教死的自尔评介、教死之间的互评、考核评介等多种评介办法并止.正在互评的前提上,更要帮闲教死教会自尔评介.3、脆持评介办法的百般化.把截止评介与历程评介、定性评介与定量评介分离起去.针对于教死的缺乏,即时提出意睹战提议,并帮闲教死普及观赏诗歌的火仄易本收.对于教死的止为主要采与饱励、褒扬等主动的评介办法,采与激励性的评语,正里带收,进而完毕教教目标.七、包管步伐1、脆持教研制度,包管校本课程的开垦与真施处事没有竭完备战背纵深死少.2、书籍院将竭力天正在经费、人力战物力上赋予最大的支援.3、书籍院将对于介进校本课程的开垦与真施处事的西席赋予一定的赞好.如有超过结果的,将正在评劣、评先时赋予倾斜.4、构制的包管.那样,教死的死命之花常开正在书籍香天下里,让共教们天天“与诗人为友,与诗歌共止”,让死命的每一天皆果读书籍而光彩.。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和人民的智慧。

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古诗词鉴赏》这一教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展开,为三年级语文教师提供一份详细的教案参考。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情;2. 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其审美情趣;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 鉴赏古诗词名篇,如《静夜思》、《将进酒》等;4. 朗读古诗词,感受其中的音韵美和意境;5. 创作简单的古体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入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2. 听说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多种方式全面感知古诗词,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学习、讨论古诗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 情景再现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古诗词**1. 导入:播放古诗词音频,让学生猜测是哪首古诗词;2. 学习:介绍古诗词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讨论;3. 活动:分组讨论,学生自带一首喜欢的古诗词,向同学介绍并解释其含义;4. 总结:学生总结古诗词的基本特点,教师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鉴赏古诗词名篇**1. 导入:展示《静夜思》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2. 学习:逐句解读《静夜思》,讲解其中的修辞手法;3. 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静夜思》,感受其中的音韵美;4. 分组讨论:学生就《静夜思》中的意象展开讨论,展示成果。

小学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

小学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

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单位:小学年级:负责人:1、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1、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作“直”。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词鉴赏: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词赏析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词赏析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词赏析古诗词赏析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篇文章将以小学语文教案的形式,针对古诗词的赏析进行深入探讨。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赏析的重要性和意义;2.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形式;3.学会运用诗词赏析方法,欣赏古诗词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古诗词赏析的重要性和意义;2.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形式;3.运用赏析方法进行古诗词的欣赏。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相关古诗词的选本;3.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古代音乐或展示一幅古诗词的插图,引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并开展相关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形式,包括韵律、格律、意境等内容。

3.示范(20分钟)教师选择一首经典的古诗词,进行赏析示范。

教师可以依次分析其中的韵律、格律、押韵等要素,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美妙之处。

4.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几首不同风格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赏析。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词,并运用示范中的赏析方法,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赏析成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评价和比较不同小组的赏析结果。

5.总结(5分钟)教师摘取学生的优秀赏析案例,进行总结,强调古诗词赏析的重要性和意义。

6.拓展(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自愿朗读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通过学生的分享,拓展学生的古诗词知识储备。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按照课上学到的赏析方法,撰写一篇古诗词的赏析文章。

文章要求包括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韵律特点、意境描绘等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古诗词赏析教学,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得到了增强,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赏析。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阅读材料,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纲要以课程纲要为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现有资源,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作用,拓展教育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孩子诵读经典美文已成为大家公认的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

实施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校本课程,将为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一些着名的诗人及着名的诗句。

2、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所学古诗词并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

通过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4、通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5、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一定的场景中联想到相应的名句,实现积累基础上的适当运用。

二、课程内容《古诗词欣赏》朗读、背诵理解古诗词的诗意以及了解古诗词的作者等。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和生活实际了解诗文的意思;阅读浅近的古诗词,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感受语言的优美。

三、活动安排为了保证古诗词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影响国家规定的学校教学任务,通过访谈了解到,一般的学生学习一首古诗(律诗、绝句),一般情况下只要一节课就足够了。

所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每星期一学生可以在国旗下进行诵读展示,星期四由老师指定学生在黑板的边角书写2 到3首古诗词让学生诵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提高学生诵读的信心。

以后根据活动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内容。

四、课程实施建议1、自主性:课程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读、多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加强诵读,引导想象,给学生更充分的思维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单位:小学年级:负责人:1、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1、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作“直”。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诗词鉴赏: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2、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品译文与赏析: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

只听见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轻快的小舟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

创作背景: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

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3、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及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她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担心孩子一走很久才会回来。

谁能明白母亲无私的爱?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注解:1、寸草心:子女的孝心。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

在这里“心”字双关。

2、三春晖:比喻指慈母之恩。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4、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赏析: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5、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解: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

②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全草类。

⑦一道:一路。

⑧开:分开。

诗词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诗词鉴赏: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

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6、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解:1、郭:外城。

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志。

2、山郭:靠山的城墙。

3、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

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5、楼台:指寺庙。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作品鉴赏: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

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

“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

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

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

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

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7、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译文: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诗文赏析: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

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

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

8、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

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风波: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您请看看一叶小扁舟,出了风口又入波浪里。

作品鉴赏: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

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

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9、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 泊船:停船。

泊,停泊。

2. 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 瓜洲: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在长江的北岸,扬州的南面,与京口相对。

4. 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

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

“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

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

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 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7. 数重:几层。

8.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之(江南岸)绿了。

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

译文:(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

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1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诗词注释:①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宗五年(公元1072年)当令。

②望湖楼:在杭州钱塘门外西湖上。

③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④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⑤白雨:白色的雨点。

⑥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跳入水中。

⑦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8).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地名⑨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诗词译文: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