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汇总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汇总

1、狭义货币:M1=通货C+活期存款Dd+其他支票存款+旅行支票2、广义货币:M2=M1+Ds储蓄存款+Dt定期存款;M3=M2+Dn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存款;M4=M3+L 银行与金融机构外的所有短期流动资产。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即期交易);储藏手段;支付手段(跨期交易);世界货币。

4、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本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和商品经济一样,都是以私有制存在为前提的。

5、信用的基本要素:信用主体、信用标的、信用载体、信用条件6、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7、信用工具: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是贷者与借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工具。

信用工具:又称金融工具,是记载信用标的、保护债权人权利、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

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要求信用标的具备可转让性,以充分满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这就要求信用标的物由标准化的、可精确定价的和可广泛接受的载体来承载,这个载体就是具备充分流动性的信用工具。

8、主要的信用形式:(1、商业信用: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往来时发生的信用,其主要方式是预付和赊销,相应的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

商业信用作为典型的直接信用,具有交易直接而迅速、交易费用低等特点。

此外,商业信用在一点程度上扩大了商品交换渠道,调剂了商品市场,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对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缺陷】:1--授信规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限制;3--商业票据接受性有限;4--信用链条具有不稳定性。

(2、银行信用:通过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将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进行社会化资金分配的信用形式,其典型方式就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银行信用具有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等优势,它大规模地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流动,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信用形式。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金融第一章货币制度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2)狭义货币M,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M, M+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越发达, 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 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 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 6) 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 ,辅币是“角”和“分” 。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缺点:(1)纸币发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使得货币发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赖于人为因素。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简单来说,就是在商品和劳务交换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它具有三种主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准。

比如一件衣服标价 500 元,这里的 500 元就是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因为货币给了商品一个统一的价值衡量,让我们能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作用。

当我们用货币去购买东西时,货币就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没有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物物交换会非常困难,交易效率会极低。

贮藏手段,意味着货币可以被保存起来,在未来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形式的货币都能很好地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比如,纸币如果保存不当,可能会损坏或贬值,而像黄金这样的贵金属,往往具有更好的贮藏价值。

二、货币的种类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

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如贝壳、谷物,到金属货币,如金银铜,再到如今的纸币和电子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并且在交换中被接受的物品。

然而,由于其不易分割、不易携带等缺点,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金属货币,尤其是金银,由于其自身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和保存等优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它本身没有价值,但凭借国家信用得以流通。

电子货币,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如银行卡中的存款、支付宝和微信中的余额等。

它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和效率。

三、货币的创造货币的创造主要通过银行体系来实现。

当有人把一笔钱存入银行,银行会按照一定的准备金率留下一部分资金,其余的部分则会被贷出去。

而获得贷款的人又会把这笔钱存入另一家银行,这家银行同样会留下准备金,再把剩余的部分贷出。

这样不断循环,就会创造出比初始存款多得多的货币。

例如,假设准备金率是 10%,有人存入 1000 元,银行留下 100 元作为准备金,把 900 元贷出去。

货币金融知识点总结

货币金融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信用凭证,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格雷欣法则:是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

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将逐渐减少,比市场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将逐渐增多,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3.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4.货币形式的演变: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5.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6.货币层次: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M0 =流通中的现金M10+单位活期存款M21+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非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7.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主币与辅币的规定,准备金制度主币:无线清偿;辅币:有限清偿8.货币制度的类型:银本位制,金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9.我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制度:法定货币,合法通货,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市场和计划)第二章1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12.信用的构成要素:信用主体(借贷双方),信用标的(信用关系的对象-物),信用条件(期限和利率),信用工具(合法凭证)13.信用工具:是指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14.信用的特征:信用标的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15.信用形式的分类:(1)融资性质分: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2)信用主体分: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3)按期限长短划分:长期信用和短期信用;(4)按借贷对象分: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16.现代信用形式: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商品交易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直接信用;银行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货币形式间接信用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主导;国家信用:国家国债(国库券和公债券);消费信用:销售商和客户赊销方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国际信用:国与国国外商业性借贷和国外直接投资17.信用工具的特征:偿还性(偿还本金),收益性(金融工具变现),流动性(金融工具增值),安全性18.信用工具的分类:按信用关系存续时间:短期和长期;按融资性质:直接和间接;按可接受性的程度:无限可接受和有限可接受;按融资范围:国内和国际19.短期传统信用工具:(1)票据:本票,汇票,支票;(2)信用卡;(3)信用证;(4)国库券;(5)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20.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按指定时间向持票人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开出的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涉及出票人,收款人21.汇票是出票人要求债务人到指定时间向债权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完整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产生:社会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

二、货币形式的发展(一)实物货币(二)金属货币(三)信用货币1.传统信用货币两种信用形式:一是银行债券二是纸币2.现代信用货币三、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二)流通手段职能(三)贮藏手段职能(四)支付手段职能在银行存钱属于支付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四、货币数量的界定(一)狭义的货币量:现金加活期存款(三)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划分的一般性标准应该是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

一般我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成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五、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基本公式M1=C+Dd(M1表示第一层次,C表示现金,Dd表示活期存款,Ds表示储蓄存款,Dt表示定期存款,Dn表示其他所有存款,L表示除存款以外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流动性。

包含三重要求:1、不受损失2、及时转化3、现实购买力六、货币制度定义:货币制度是指一国由法律所确定的关于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包含四个方面: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黄金准备制度。

“角”“分”为辅币单位。

七、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以币材为代表。

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金属货币本位制和信用货币本位制两大阶段。

金属货币本位制银本位制金银符合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制度信用货币本位制八、金银复合本位制九、金本位制的特点:1.以黄金为主币材料,流通金铸币,无限法偿还,国家对铸币有法定的样式和含金量规定。

(最主要的)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一、信用的含义:信用是经济活动中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贷款行为。

二、信用形式(信贷信用体系中,最典型的直接信用是证券信用,最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信用。

货币金融学重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第一章1.资金融通简称金融,是货币资金借贷、转让、集聚等活动的总称。

2.什么是货币:在经济学家看来,货币是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

特征:(一)价值稳定性(二)普遍接受性(三)可分割性(四)易于辨认和携带(五)供给富于弹性3.所谓“流动性”,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它受变现的便利程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

货币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流动性含义远大于货币的含义。

4.货币的四个基本职能一、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三、价值储藏;四、支付手段其中,价值尺度与交易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5.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工具。

作用:1.减少价格数目,提高交换效率2.使商品内在价值外在地表现为价格特点: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是想象中或观念中的货币;排他性;价格标准6.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作用:两重性-克服了物物交换下的“需求的双重巧合”的弊端,降低交易成本;-使简单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商品交换;-隐含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7.价值储藏,是指货币充当购买力储藏的工具。

8.支付手段,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时,货币作为债务清偿的工具。

特点:(1)货币作为价值形式独立存在(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更多地反映债权债务关系(3)货币作支付手段使生产者活动余地更大(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9.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10.货币制度:一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法律或法令形式对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所作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构成要素:1.规定本位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4.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11.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国家垄断货币发行-纸币是法定货币,强制流通,无限法偿,最后支付手段-纸币不能兑换黄金-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转账结算为主体12.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黄金被排除出流通界(不需金银外汇准备)-现代信用货币由国家强制集中垄断发行,具有无限法偿资格,是最后支付手段。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1.证券:是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的索取权。

2.债券:是债务证券,他承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

3.利率:是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支付的价格(通常表示为借入100美元所支付的年利息战100美元的百分比)4.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权是公司筹资的重要手段。

5.外汇市场就是货币的兑换产所,是资金跨国转移的中介市场。

6.汇率:用其他国家货币表示的一过货币的价格。

7.货币:在商品或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广泛接受的东西。

8.经济周期:经济总产出的上升和下降运动9.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货币持续供给是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

10.物价总水平:一个经济社会中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

1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产生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其中两项不应归于这个指标(①对过去所生产的商品的购买,如梵高的画,股票或债券的购买②中间商品,因为会造成重复统计)12.总收入:指一年中生产要素在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全部收入,总收入与总产出是相等的。

13.一级市场:是筹集资金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将其新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购买者的金融市场。

14.二级市场:是交易已经发行的证券的金融市场。

两种组织形态(1.交易所2.场外市场)15.金融市场的结构:1.债务与股权市场2.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3.交易所和场外市场4.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6.交易成本:金融交易中所消耗的时间和金钱17.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上,交易一方对另一方缺乏充分了解,以至于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18.逆向选择: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

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指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后果即制造信贷风险的潜在借款人,往往是那些积极寻求贷款并且最有可能获得贷款的人。

19.道德风险:交易之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

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是指借款人从事不利于贷款人的活动的风险,因为这些活动增加了贷款无法偿还的概率,所以贷款人可能决定不发放贷款。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金融学第一章货币制度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储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2)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达,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6)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完整word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货币金融学复习要点

钱币金融学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一章钱币与钱币制度一、钱币的实质钱币是固定地充任一般等价物的特别商品,表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钱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是钱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钱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丈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一种功能,是钱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表现。

2、流通手段:是钱币的基本职能,是指钱币在商品流经过程中充任交易媒介,是使所有的商品得以交换的功能。

3、储藏手段:钱币退出流通领域后,被人们保留、珍藏起来,执行储藏手段职能。

4、支付手段:是指钱币在偿还债务或进行一方面价值转移时所拥有的功能。

5、世界钱币:当商品职能越出国境,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会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这就是世界钱币职能。

三、钱币层次的区分(基本区分)国际钱币基金组织的钱币层次区分:(1) M 0(现钞)、(2) M 1(狭义钱币 =现金 +活期存款)、(3) M 2(广义钱币 =M 1+准钱币,所谓准钱币,一般是指由银行的按期存款、积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样短期信誉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注:稳固物价,控制M 0、 M 1四、钱币制度的观点钱币制度简称“币制” ,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本国钱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固,对钱币刊行和流通的各个因素所作出的法律规定的总和。

五、钱币制度的基本因素(基本内容)1、钱币资料:是整个钱币制度赖以生计的基础2、钱币单位3、钱币种类4、法定支付偿还可以力5、钱币锻造、刊行和流通程序6、刊行准备金六、钱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钱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钱币制度。

(1)平行本位制(2)双本位制:“格雷欣法例”,劣币驱赶良币(3)跛行本位制:指国家规定金币可自由锻造,银币不可以,只好以固定比率兑换金币的一种钱币制度。

3、金本位制(1)金币本位制(2)金块本位制(3)金汇兑本位制4、金本位制的崩溃5、布雷顿丛林系统第二章信誉与信誉工具一、信誉的形式1、商业信誉:是指公司和公司之间互相供应的、与商品交换相联系的信誉形式,包含商品的赊购赊销和预支货款两种种类。

货币金融学知识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重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重点整理第一单元1、名词解释货币:错误!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它是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它具有与其它一切商品互相交换的功能,具有一般的交换手段;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错误!货币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信用货币:第一,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在社会商品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每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和货币数量成反比。

第二,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表示银行债务的凭证,它是通过银行的资产业务投放出去的.第三,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国家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这两种铸币均可自由铸造及融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均可以自由的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均能自由与之兑换。

又分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即一国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的关系。

又分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双本位制:即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金、银币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2、简答题1、货币制度包含哪些内容?答:概括的讲,货币制度可分为两类:(1)金属本位制,即以贵金属作为本位货币;铸币与银行券的发行必须以充足的金属作为后备。

其中囊括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

(2)信用货币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或不兑现本位制,是指不以有价值的商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2、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答:在金银复本位制的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银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背离,这是实际价值高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就会充斥市场。

货币金融学重点归纳

货币金融学重点归纳

货币金融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 是以信用为保证, 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制造的信用凭证, 是货币形式的现代形态。

★2.格雷欣法则: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被人们收藏、熔化或输出,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将充斥市场。

3.货币制度: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4.信用: 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5.基准利率: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6.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拆合多少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7、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拆合多少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8、直接金融市场:以证券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资金盈余者直接购买资金短缺者债权或产权来融通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9、间接金融市场: 以存款类金融机构为核心, 通过存款类金融机构向资金盈余者出售金融工具, 向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所形成的市场。

10、货币市场: 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金借贷或短期信用工具买卖所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

★11.同业拆借: 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为解决临时资金困难, 调剂头寸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12.票据贴现:票据持有者将未到期票据转让给贴现银行, 以取得资金的行为。

13、金融远期: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 按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14.金融期权: 指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合约。

15.投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聚集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 进行多元化证券组合投资, 将投资收益按基金份额进行分配的金融机构。

16、政策性银行: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 为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 以国民经济的整体性和长远利益为目标, 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17、中央银行:18、货币需求: 指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 对货币需求的量的总和。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

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2)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3)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

3.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什么?货币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答:(1)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在货币流通总量既定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划分各个层次,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结构的依据。

(2)迄今为止,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并无定论,但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已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接受。

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做“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现金)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

根据资产流动性不同,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层次:M1=C+D,M2=M1+S+T,M3=M2+Dn,M4=M3+L。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

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2)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3)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

3.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什么?货币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答:(1)货币的层次划分,是指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对现实流通中各种信用货币形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在货币流通总量既定的前提下,按照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划分各个层次,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结构的依据。

(2)迄今为止,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并无定论,但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已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接受。

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做“货币性”,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转换成现实购买力(现金)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

根据资产流动性不同,货币供应量分为以下层次:M1=C+D,M2=M1+S+,T M3=M2+D,n M4=M3+。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四、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五、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六、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但是,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八、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九、“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

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

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开展1、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有:1>.先王制币说〔盛行于先秦〕;2>.自然产生说〔司马迁〕。

2、西方早期货币起源说有:1>.创造发明说;2>.便于交换说;3>.保存财富说。

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1>.简单价值形式;2>.扩大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

4、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的关系分为:1>.商品货币〔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2>.代用货币;3>.信用货币;4>.电子货币。

5、电子货币特殊属性:1>.具有多元化的发行主体;2>.是在线货币;3>.是虚拟货币;4>.是信息货币。

6、1985年,中国银行##分行发行我国第一X银行卡“中银卡〞;2002年,“银联卡〞出现。

第二节货币的性质与职能1、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别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2、西方学者还提出过:货币金属说、货币名目说3、货币职能:按产生、形成的历史顺序分为: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根本职能。

第三节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指一个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该国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货币金属;2>.货币单位;3>.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4>.准备制度。

3、货币制度的演变:1>.银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3>.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不兑现的信用本位制。

4、我国的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通货,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人民币实行垄断发行,发行权集于中央;3>.人民币限于国内流通,在当前实行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货币金融学要点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要点知识点

货币金融学重点知识点 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小的工具。

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特点:1.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想象或观念的货币)2. 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必须具有完全的排他性3.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货币自身的量必须能够计量,价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也称交易媒介,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不需要是足值的货币三、价值储藏价值储藏是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被人们保存、收藏时所执行的职能。

特点:货币作为储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储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作为债务清偿的工具)。

特点:1.货币作为价值形式独立存在,单方面发生转移。

2.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物。

它虽然仍反映交易双方的买卖经济关系,但更多地反映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3.货币作支付手段使生产者活动余地更大,它可以先买后卖。

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的可能性。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一.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货币性“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取决于交易成本和转换的便利程度)二、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1.第一层次:狭义货币 M1=C+D 货币的四项职能货币层次的划分C (Currency)指流通中的通货,包括硬币和纸币D(Demand Deposits)表示活期存款,指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类别。

M1是狭义货币供给量,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直接购买能力,是央行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2.第二层次:广义货币 M2=M1+S+TS(Savings)表示银行储蓄存款T (Time Deposits)表示定期存款M2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直接和潜在的购买能力,有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M1向M2转移的趋势。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金融学第一章钱币制度钱币的含义钱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任一般等价物的特别商品,并表达着必定的生产关系。

钱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积蓄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钱币钱币层次区分标准按金融财产的流动性来区分。

流动性:某项金融财产的变现能力,包含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本钱1〕流通于银行系统外的现金M02〕狭义钱币M1,现金+活期存款〔3〕广义钱币M2,M1+准钱币;准钱币:按期存款+积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余存款。

(钱币层次区分意义((1〕拥有不一样流动性的不一样层次的钱币是惹起经济改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兴盛,钱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亲密。

(2〕经济的繁华与冷清是经过钱币数目的改动表现出来的;钱币数目的改变对经济的展开有很大的影响。

(3〕经过将钱币分红不一样的层次,拟订相应的指标;能够观察拥有不一样流动性的金融财产对经济的影响,有益于央行察看钱币政策的实行成效。

(本位钱币((1〕拥有无穷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金本位制的特点((在金属钱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乎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理国内金属钱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1〕单位钱币规定为必定数目必定成色的黄金;(2〕刊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3〕金币可自由锻造,自由消融;(4〕币值中的其余钱币能够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5〕黄金与金币能够自由的输入输出;(6〕金币拥有无穷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钱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钱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独一合法通货,严禁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同意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刊行的原那么。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钱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钱币制度(弊端:(〔1〕纸币刊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拘束,拥有必定的伸缩弹性,使得钱币刊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靠于人为因素。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一、货币的本质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然结果。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二、货币的演变1、实物货币:以实物作为货币,如牲畜、布帛、贝壳等。

2、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货币,如金、银、铜等。

3、纸币: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等。

4、电子货币:以电子方式作为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电子钱包等。

三、信用与金融市场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是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金交易的场所。

3、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的结构是指构成金融市场的各组成部分的比重和相互关系。

4、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

四、货币供给与需求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的货币量。

2、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动机而形成的对货币的客观需求。

3、货币均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均衡状态。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2、金融调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调节经济中的货币数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

3、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到经济部门的中间环节或途径,包括货币渠道和信用渠道两个传导机制。

货币金融知识点整理货币金融学是一门涵盖广泛且实用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货币、信用、银行、国际金融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货币金融学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1、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同时也是价值的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金融学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四、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五、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六、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但是,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八、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九、“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

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

具有核心地位消费信用是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促进消费十一、商业票据:汇票、本票、支票联系区别联系:都可背书流通转让区别:本票是债务人(出票人)向债权人(持票人)开出的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

汇票是债权人(出票人)向债务人(持票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按指定日期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

汇票需要承兑。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银行从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十二、利息率及计算利息率=利息额/借贷资金额×100%单利法:I=P·r·n S=P(1+n·r) I为利息额;P为本金;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复利法:S=P·(1+r)的n次幂 I=S-P十三、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一)平均利润率、(二)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三)预期通货膨胀率、(四)中央一行货币政策、(五)国际收支状况十四、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固定利率:指在整个借贷期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浮动利率: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内,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名义利率: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实际利率: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利率市场化十五、1694年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诞生了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十六、商业银行的职能、业务: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的职能)、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业务:负债业务(形成资金来源)、资产业务(资金用途)、中间业务(服务)十七、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十八、投资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佣金投资银行的业务:证券承销、证券交易、证券私募、资产证券化、收购与兼并、基金管理、风险资本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创造与交易、咨询服务等证券私募:私募发行又称私下发行,就是发行者不把证券售给社会公众,而是仅售给数量有限的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共同基金、保险基金等。

优点是:要求低,成本低,收益高。

缺点是:流动性差,面窄。

资产证券化:只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证券的行为十九、如何判断出存款型金融机构、契约型储蓄机构、投资型中介机构存款型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契约型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型中介机构:投资银行、金融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包括(了解):(一)公司型基金与契约型基金(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与单位信托二十、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二十一、英格兰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鼻祖二十二、中央银行的性质:经济手段为主,(一)是管理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二十三、中央银行的地位(一)发行的银行。

其一,是指中央银行占有本国货币发行的独享垄断权;其二,是指中央银行必须以维护本国货币的正常流通与币值稳定为宗旨。

(二)银行的银行。

1.集中存款准备金2、最终的贷款人3、组织全国清算。

(三)国家的银行1、代理国库2、代理发行政府债券3、给国家以信贷支持4,、保管外汇、黄金储备5、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并提供决策咨询二十四、中国是分业监管二十五、金融监管机构(一)中央银行、(二)财政部、(三)证券监管机构、(四)保险监管机构、(五)银行监管机构二十六、金融市场的类别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初级市场):新金融工具的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流通市场、次级市场):已经发行的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转让的市场二十七、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概念:是商业银行调剂超额准备金余缺形成的市场特点:只有金融机构才能参与;期限短;金额大;利率开放二十八、商业票据贴现:实付贴现金额=汇票金额-贴现利息贴现利息=汇票金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天)二十九、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CDs)和普通定期存款单区别:可转让性三十、债券回购市场概念:债券回购交易实质上一种以有价证券作为抵押品拆借资金的信用行为交易过程:回购涉及两个交易过程:一是卖出——先卖后买——正回购;二是买入——先买后卖——负回购其实质是一种以债券作为质押品的质押贷款协议。

三十一、中央银行票据市场发行目的: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基础货币。

通过央行票据的发行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三十二、证券交易所的职能:提供交易场所、制定交易规则、信息发布、仲裁交易纠纷三十三、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区别普通股:普通股的持有者享有股东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权参加股东大会。

并按持有的股份数量投票表决;有权参与公司利润和清算剩余资产的分配,其投资回报视公司盈利状况和股利分配政策而定。

优先股:其持有者享受固定的股息率,在股份公司盈利分配、公司破产清算后剩余财产的分配顺序上,优先股的股东优先于普通股持有者。

但是,优先股股东没有关于公司经营决策的投票和表决权(涉及优先股股东权益的除外)三十四、股票价格指数:,股票的市场价格瞬息万变,为了反映市场总体价格走势,需要编制股票价格指数三十五、金融期货合约概念金融期货合约实质上是一种标准化的远期合约。

所谓“标准化”,指的是所交易的基础资产、合约规模、合约期限、合约交割的因素采用固定的标准。

三十六、金融期权合约概念金融期权合约是一种能够在合约到期日之前(或在到期日当天)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基础金融产品的权利。

美式期权:合约能够在到期日之前任何交易日执行欧式期权:只能在到期日当天执行奇异性期权:非标准化的期权,一般在柜台交易,合约内容可协商决定三十七、货币需求的概念指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在适当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是货币需求。

三十八、货币需求(凯恩斯)的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三十九、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了解)(一)公众的收入状况收入水平——同向变动;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同向变动;收入波动性——同向变动(二)市场利率——反向变动(三)金融业的发达程度——反向变动(四)人们的预期和偏好:(1)预期市场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增加;下降则减少(2)预期物价水平上升,则货币需求减少;下降则增加(3)人们偏好货币,则货币需求增加;人们偏好其他金融资产,则货币需求减少四十、货币需求理论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偏好是对货币的偏好)、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四十一、原始存款:指银行的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派生存款:是由银行的贷款、贴现和投资等行为而引起的存款原始存款和存款总额的关系:派生存款=存款总额-原始存款四十二、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可用D=R/r表示D:存款总额;R: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r: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四十三、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四十四、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一)基础货币,由两部分构成1、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2、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即通常所说的“通货”。

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负债业务基础货币减少;资产业务基础货币增加(二)货币乘数,用于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同方向数倍变动存款乘数反映原始存款和存款总额的关系四十五、通货膨胀的定义:是纸币流通制度下,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量而引发的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现象。

四十六、通货膨胀的类型(至少两种):(一)根据物价上涨程度:1、爬行的通货膨胀2、中度的通货膨胀3、奔腾的通货膨胀4、恶性的通货膨胀;(二)根据市场机制作用:公开性的通货膨胀与隐蔽性的通货膨胀(三)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上、成本推进、结构性以及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四十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衡量各期居民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四十八、通货膨胀的成因(了解)需求拉上论、成本推进论、供求混合推进、结构性通货膨胀与输入性通货膨胀理论四十九、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1、对浮动收入者有利,对固定收入者不利2、对实际财富持有者有利,对货币财富持有者不利(对储蓄者不利)3、对债务人有利,对债权人不利4、对政府有利,对公众不利五十、通货膨胀的治理(了解)需求政策,通过宏观紧缩政策来控制社会需求,从而降低物价1、紧缩性货币政策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二)供应政策,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来达到平衡的最终目的(三)收入政策(四)指数化政策五十一、货币政策的目标:(一)稳定物价(首要目标)、(二)充分就业、(三)经济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四大目标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并非协调一致,相互之间往往存在冲突。

协调矛盾的主要方法:1、统筹兼顾2、相机抉择3、政策搭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