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迎宾社区教育中心打造社区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 天天来中心学习,他们隔三差五地来 了,若是发现我们这儿清锅冷灶的,他 们学习的心情也会凉了一半,为了能让这个 地方热络起来,我们开办了‘ 四 点 半 课 堂’,借助孩子们的魅力去感染成年人, 同时也帮部分家长解决了孩子放学后四 处散漫的问题。” 龚文兵说,他的理念 是,社区教育要使社区内的居民感受到 幸福。
“居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居民 需要什么时候培训我们就安排什么时候 培训。” 带着这样的思考中心工作人员 与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2017年 3月,得知社区居民吴朝 贵想学习一门技术,工作人员立即与他 联系,不到 10天时间,道路维护班开 起来了,培训学员 20余人。
“社区居民对学习的需求,不仅表 现在专业技能提升上,还表现在对孩子 的看管和教育、健康养生等方方面面。 摸清他们的需求后,我们为其‘量身定 制’了‘四点半课堂’、公益讲堂、文明 礼仪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多项课程。”
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国 家走过了不同的历程,体现了不同的特 色、形成了对社区教育的不同理解。
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民众 教育”。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社 会教育。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向 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
(重庆市黔江区社区教育学院供稿)
情暖中秋
— ——黔江区城南青杠小学关爱 留守儿童侧记
中心负责人龚文兵告诉记者,截至 目前,社区已有近万册图书在居民间文 明传递,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这得益 于城西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投入,城西小 学的积极配合,以及广大居民的踊跃参 与。”
营造浓厚社区教育氛围
迎宾社区教育中心挂牌之初,只有 10名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对象仅为城 西小学的学生。
社区教育的对象是全部社区居民, 学生只是其中一个群体,要让社区教育 蓬勃发展,自然就要想办法调动居民的 积极性。基于此,“按需培训”成了迎 宾社区教育中心的发展方向。
教育扶贫成效显著
“以前我们家条件十分困难,也没 有工作,通过社区教育培训之后,现在 不仅找到满意的工作,还脱了贫,摘了 帽!”家住城西街道迎宾社区 2组的张 应文说。
为了解决社区内贫困居民的就业问 题,社区教育中心把培训班办到了社区 服务中心办公楼内,通过“随到随学、 边培训边就业”等方式,吸引居民免费 参加培训。
“只有亲近居民,才能找到合适的 载体去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在城西 街道迎宾社区居委会主任陶艳琳看来, 传统的社区教育方式并不能满足居民真 正的需求,只有扎根社区,才能为居民 提供“接地气”的服务。
“迎宾社区教育中心志愿者”就是 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这些志愿 者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 解居民的现实需求,并据此因地制宜地 确定教学内容。
留守儿童代表发言 本报讯(通讯员 黄斌 刘红廷 文 /图)“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丹桂飘香的农历八 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这个象 征阖家团圆的喜庆节日里,不能与父母团圆的 留守儿童们牵动着学校每一个老师的心。为了 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关爱,9 月 30日,青杠小学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情 暖中秋佳节”为主题活动的座谈会,让全校 44 名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怀, 让他们过上了一个幸福愉快的中秋节。 留守儿童们在座谈会上表达了他们对父 母的思念之情,整个活动过程中充满了浓浓的 思念气息,孩子们激动得流下了泪水。六年级 的留守儿童代表程曦同学流着泪将自己在家 里一些学习和生活上好的做法和表现及时与 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她告诉所有同伴:“要坚 强,要独立,要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还要 照顾好亲人,一定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让远 方的父母为我们而骄傲。” 本次座谈会,让老师们听到了留守儿童的 心声,看到了留守儿童坚强的一面,对了解留 守儿童的所思所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老 师从生活、学习等方面教育留守儿童,勉励他 们在生活上要自立自强,学习上要自觉主动, 让远在他乡的父母放心,不要拖累父母,不要 成为他们的累赘。老师还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心 声写在心愿卡上,贴上了心愿墙。 本次座谈会,更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了来 自学校和老师的对他们的真心关爱,使这些远 离父母的孩子不再孤单,希望这份温暖也能让 所有在外面工作的父母不再担忧自己的孩子, 因为,学校,就是所有孩子的家,老师,就是他 们的爸爸妈妈,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也一定 能够健康成长!
10月 9日下午,记者走进迎宾社 区教育中心,悠扬的读书声、嘹亮的歌 声、欢声笑语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
志愿者在“四点半课堂”为学生讲课。
对社区居民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生,他们都在过程中传递着一份学习的 快乐。
如果说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是缘于一 种学习需求,那么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体验成长则是终身学习的不竭燃料。为 了彰显这个“乐”字,迎宾社区教育中 心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
(见习记者黄敏 /文 图片均为资料 图片)
社区教育的由来
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是一定 地域空间内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现代人 的一生,往往从生长到发展都离不开社 区,又受制于社区环境。现在,人们普遍要 求有个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在物质生活 提高的同时,要求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提 高自身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广大社区民众 渴望学习。于是,以社区为载体而开展的教 育活动,即“社区教育”就应运而生了。
14
2017年 10月 11日 星期三
主编:陈大增 责编:田丹 美编:向珍 责校:冉经纬 组版:陈晨
教育在线
黔江迎宾社区教育中心
打造社区教育“闭环”
黔江区城西街道迎宾社区教育中心 建于 2016年,最初以青少年德育为主 要工作,之后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发 展为拥有公益讲堂、文明礼仪、职业素 养等涵盖社区老、少、青的立体教育。
迎宾社区教育中心深谙,开办社区 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居民学会 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文化 素养,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享受品质 生活带来的乐趣。于是,志愿者除了在 教室内授课,还把课堂搬到社会、搬到 大自然、搬到生活中。
为了营造社区覆盖、人人参与、处 处能学的氛围,黔江区城西街道以街道 办事处为龙头,迎宾社区教育中心为骨 干,城西小学为基础,建起社区教育网 络,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主干;整合城 西小学教育资源,开放学校图书馆、运 动场等公共文化资源,作为城西街道全 民终身学习的支撑;最终实现搭建全民 学习的平台,实现全民终身学习。
截至目前,迎宾社区教育中心已聘 请工作人员 50人,组织志愿者达 200 余人次。工作人员将学习人群划分为 “ 老 年 人 ”、 “ 中 年 人 ” 和 “ 青 年 人 ”, 根据不同人群对继续教育的不同需求设 置相应的课程,仅一年时间,教育中心 先 后 举 办 了 200场 培 训 , 受 训 人 数 2000人。
因培训名目都经过多方考察,பைடு நூலகம்括 对居民需求的考察和对相关社会企业的 考察与合作,培训成果非常显著。在一 年多的时间内,社区教育中心成功培训 贫困居民近 200人,其中有 100多人 找到合适的工作。
让社区居民快乐学习
在迎宾社区教育中心,每天都会有 一群可爱的孩子准时到这里学习。因学 习时间固定在每天下午的四点半,也被 大家称为“四点半课堂”。
“居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居民 需要什么时候培训我们就安排什么时候 培训。” 带着这样的思考中心工作人员 与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2017年 3月,得知社区居民吴朝 贵想学习一门技术,工作人员立即与他 联系,不到 10天时间,道路维护班开 起来了,培训学员 20余人。
“社区居民对学习的需求,不仅表 现在专业技能提升上,还表现在对孩子 的看管和教育、健康养生等方方面面。 摸清他们的需求后,我们为其‘量身定 制’了‘四点半课堂’、公益讲堂、文明 礼仪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等多项课程。”
在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国 家走过了不同的历程,体现了不同的特 色、形成了对社区教育的不同理解。
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民众 教育”。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社 会教育。一种理解是把社区教育界定为向 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
(重庆市黔江区社区教育学院供稿)
情暖中秋
— ——黔江区城南青杠小学关爱 留守儿童侧记
中心负责人龚文兵告诉记者,截至 目前,社区已有近万册图书在居民间文 明传递,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这得益 于城西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投入,城西小 学的积极配合,以及广大居民的踊跃参 与。”
营造浓厚社区教育氛围
迎宾社区教育中心挂牌之初,只有 10名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对象仅为城 西小学的学生。
社区教育的对象是全部社区居民, 学生只是其中一个群体,要让社区教育 蓬勃发展,自然就要想办法调动居民的 积极性。基于此,“按需培训”成了迎 宾社区教育中心的发展方向。
教育扶贫成效显著
“以前我们家条件十分困难,也没 有工作,通过社区教育培训之后,现在 不仅找到满意的工作,还脱了贫,摘了 帽!”家住城西街道迎宾社区 2组的张 应文说。
为了解决社区内贫困居民的就业问 题,社区教育中心把培训班办到了社区 服务中心办公楼内,通过“随到随学、 边培训边就业”等方式,吸引居民免费 参加培训。
“只有亲近居民,才能找到合适的 载体去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在城西 街道迎宾社区居委会主任陶艳琳看来, 传统的社区教育方式并不能满足居民真 正的需求,只有扎根社区,才能为居民 提供“接地气”的服务。
“迎宾社区教育中心志愿者”就是 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这些志愿 者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 解居民的现实需求,并据此因地制宜地 确定教学内容。
留守儿童代表发言 本报讯(通讯员 黄斌 刘红廷 文 /图)“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丹桂飘香的农历八 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这个象 征阖家团圆的喜庆节日里,不能与父母团圆的 留守儿童们牵动着学校每一个老师的心。为了 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关爱,9 月 30日,青杠小学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情 暖中秋佳节”为主题活动的座谈会,让全校 44 名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怀, 让他们过上了一个幸福愉快的中秋节。 留守儿童们在座谈会上表达了他们对父 母的思念之情,整个活动过程中充满了浓浓的 思念气息,孩子们激动得流下了泪水。六年级 的留守儿童代表程曦同学流着泪将自己在家 里一些学习和生活上好的做法和表现及时与 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她告诉所有同伴:“要坚 强,要独立,要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还要 照顾好亲人,一定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让远 方的父母为我们而骄傲。” 本次座谈会,让老师们听到了留守儿童的 心声,看到了留守儿童坚强的一面,对了解留 守儿童的所思所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老 师从生活、学习等方面教育留守儿童,勉励他 们在生活上要自立自强,学习上要自觉主动, 让远在他乡的父母放心,不要拖累父母,不要 成为他们的累赘。老师还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心 声写在心愿卡上,贴上了心愿墙。 本次座谈会,更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了来 自学校和老师的对他们的真心关爱,使这些远 离父母的孩子不再孤单,希望这份温暖也能让 所有在外面工作的父母不再担忧自己的孩子, 因为,学校,就是所有孩子的家,老师,就是他 们的爸爸妈妈,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也一定 能够健康成长!
10月 9日下午,记者走进迎宾社 区教育中心,悠扬的读书声、嘹亮的歌 声、欢声笑语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
志愿者在“四点半课堂”为学生讲课。
对社区居民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生,他们都在过程中传递着一份学习的 快乐。
如果说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是缘于一 种学习需求,那么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体验成长则是终身学习的不竭燃料。为 了彰显这个“乐”字,迎宾社区教育中 心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
(见习记者黄敏 /文 图片均为资料 图片)
社区教育的由来
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是一定 地域空间内的人们的生活共同体。现代人 的一生,往往从生长到发展都离不开社 区,又受制于社区环境。现在,人们普遍要 求有个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在物质生活 提高的同时,要求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提 高自身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广大社区民众 渴望学习。于是,以社区为载体而开展的教 育活动,即“社区教育”就应运而生了。
14
2017年 10月 11日 星期三
主编:陈大增 责编:田丹 美编:向珍 责校:冉经纬 组版:陈晨
教育在线
黔江迎宾社区教育中心
打造社区教育“闭环”
黔江区城西街道迎宾社区教育中心 建于 2016年,最初以青少年德育为主 要工作,之后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发 展为拥有公益讲堂、文明礼仪、职业素 养等涵盖社区老、少、青的立体教育。
迎宾社区教育中心深谙,开办社区 教育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居民学会 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文化 素养,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享受品质 生活带来的乐趣。于是,志愿者除了在 教室内授课,还把课堂搬到社会、搬到 大自然、搬到生活中。
为了营造社区覆盖、人人参与、处 处能学的氛围,黔江区城西街道以街道 办事处为龙头,迎宾社区教育中心为骨 干,城西小学为基础,建起社区教育网 络,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主干;整合城 西小学教育资源,开放学校图书馆、运 动场等公共文化资源,作为城西街道全 民终身学习的支撑;最终实现搭建全民 学习的平台,实现全民终身学习。
截至目前,迎宾社区教育中心已聘 请工作人员 50人,组织志愿者达 200 余人次。工作人员将学习人群划分为 “ 老 年 人 ”、 “ 中 年 人 ” 和 “ 青 年 人 ”, 根据不同人群对继续教育的不同需求设 置相应的课程,仅一年时间,教育中心 先 后 举 办 了 200场 培 训 , 受 训 人 数 2000人。
因培训名目都经过多方考察,பைடு நூலகம்括 对居民需求的考察和对相关社会企业的 考察与合作,培训成果非常显著。在一 年多的时间内,社区教育中心成功培训 贫困居民近 200人,其中有 100多人 找到合适的工作。
让社区居民快乐学习
在迎宾社区教育中心,每天都会有 一群可爱的孩子准时到这里学习。因学 习时间固定在每天下午的四点半,也被 大家称为“四点半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