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

作者:蓝莎苗泽雁

来源:《会计之友》2019年第13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数量迅速壮大,上市公司内部监管问题层出不穷,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基于2014—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实证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充分性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若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数量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若考虑其他控制变量则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数量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无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披露; 企业价值创造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13-0064-06

一、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在不断成长,2008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只有几十家,到目前为止世界500强中近1/4是中国企业。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因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低下和内部控制披露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我国企业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这对我国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水平,完善内部控制披露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先后出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文件,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定期披露经审计后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同时,上交所和深交所都出台文件对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内容和格式做出规定。这都为我国上市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控评价报告披露、保障企业投资者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披露尤其是对企业内部控制中重大缺陷的披露于企业的意义何在?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效率有没有影响?如何影响?应当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盈余质量[1],进一步影响企业运营活动,也就意味着会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产生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最早起源于国外,其资本市场较我国相对完善,研究也较深入。Leone[2]通过前人研究,证实对企业内部控制披露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企业组织复杂性,重大组织变革情况,以及内部控制系统制定、完善情况等。相较于国外,我国的内控信息披露制

度以往是自愿披露,自2008年开始强制要求披露。董卉娜等[3]基于2009—2010年深市主板A 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发现内部控制披露现状为内部控制整体状况水平逐渐上升,在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缺陷,指出上市公司在披露过程中主动性不强,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界定和披露标准认识较模糊。赵耿等[4]对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实施后2011年和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研究,指出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资金资产管理方面仍是内部控制缺陷集中的环节,企业内仍存在披露意愿不强,披露不完整不规范,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界定和披露标准认识较模糊等问题。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企业其他方面、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

Deumes et al.[5]以20世纪90年代末的荷兰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管理的范围和所有者所有权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以及披露程度和财务杠杆之间存在积极关系。Su et al.[6]研究了公司内部控制弱点(ICW)对客户的影响,指出ICW的披露会对客户对公司能力的认知和对客户的隐性承诺的激励产生负面影响。Sun[7]指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和公司投资呈现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评估和信息披露对公司内部的经营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杨程程等[8]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高管薪酬进行关联研究。李建红[9]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公司治理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董丽丽[10]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投资者决策进行影响分析。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公司客户、投资、高管薪酬及公司治理特征等相关关系,少有涉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因此本文以2013—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为基础,实证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相关建议,规范、激励企业自主、完整、准确地发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机制,助力企业价值创造效率的提升。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內部控制缺陷披露是否健全、质量好坏是评判一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直接依据。2002年美国政府颁布的《萨班斯法案》和2008—2012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和一系列《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公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这对国内外学者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信息和样本支撑。

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认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满足所有者、管理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形成相互制衡的平衡机制,才能促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中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致使投资者和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作为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直接证据,能够使投资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解,也可以间接实现对管理者的监督。其次,是否主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公众对企业增加信心,提升企业市场形象。综上所述,企业

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披露,有助于缓解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等企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相互制衡的风险报酬平衡机制,从而利于企业实现价值增值,提高价值创造效率。许多学者也就内部控制披露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金瑶瑶等[11]基于沪市制造业公司数据,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会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产生正向积极的作用。由此,提出假设1。

H1:相比于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价值创造效率更高。

企业不仅要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披露,缺陷披露的数量和充分程度也会对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产生影响。一个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数量和充分性要求高的企业,一般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内控运行效率高,从而利于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价值创造效率。由此,提出假设2。

H2a: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数量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呈现负相关关系。

H2b: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充分性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考虑到迪博数据库在2013年及以后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执行新的指标体系,且內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所以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13—2016年已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2014—2017年已披露财报数据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对样本进行筛选,原则如下:(1)剔除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企业;(2)剔除在样本期间因盈利能力较差被特殊处理(*ST)的公司;(3)价值创造效率为负的公司,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效率为负说明企业价值在毁灭,所以剔除;(4)对连续变量采用Winsorize(1%)方法进行缩尾处理。样本企业相关财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相关数据来自迪博内部控制数据库,本文使用Stata 14整理分析数据。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1.变量定义

(1)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是指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内,企业(单个或总体)利用单位资产新创造的价值,也就是企业经济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本文所述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是依据王化成[12]的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理论,本文充分考虑企业股东、债权人、雇佣者和政府这些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得出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为价值创造额与总资产的比,即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价值创造额/总资产=(净利润+财务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