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
读了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我感触颇深。
我从那信中清楚地认识到,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们应该立足于诚信,去展望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
李开复在信中告知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度过宝贵的大学生活,应该对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生活抱有什么样的态度。
我也相信,作为祖国后备力量的我们,应该自我塑造,注重品行修养,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现实生活,正确的认识生活。
希望我们大学生都可以像李开复所期望的的那样,成为新世纪新型人才。
Read the seven letter lee to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y feeling is quite deep.From that my letter, I know clearly that as the hope that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ase on Yu Chengxin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to look to our own dream. Kai-fu lee inform in the letter w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how to spend the precious college life, should be what kind of attitude to college life and future life. I also believe that, as the reserve forces of our motherland, should be self shape, pay attention to character accomplishment, with rational eyes to look at reality,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life.Hope we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as lee had expected to become new talents in the new century.。
读《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七封信》有感一直以来都很拥戴李开复博士,始终觉得他是我们华人的骄傲。
他对中国大学生的关心,这份难得的大学生情结,也让我心生敬佩之情。
假期在读完李博士的几封“写给大学生的信”之后,心里颇有感触。
最有共鸣的是他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
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走进大学以来,就对什么是“成功”开始迷茫。
高中、初中时,对我而言,似乎考试拿了好成绩就是成功,比赛拿了奖项就是成功,老师表扬了我就是成功。
但进入大学,开始羡慕别人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觉得自己不够成功;学习很忙碌,我开始羡慕别人能挣外快,觉得自己还不够成功……也许,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都会与我有着同样的感受。
在小说中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无非就是从别人仰视的眼神中得以肯定。
”也曾觉得成功就该是这样被人敬仰,被人羡慕。
但是,李博士说得好,“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了金钱就一定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吗?有了权势就一定能拥有快乐吗?在大学里,找到一种自信,获得一份爱情,明确自己的目标,发掘自己的兴趣,这不都应该是一种成功吗?成功不一定与成绩、金钱、名利相关,成功不应该让心灵背负太多的沉重。
一语惊醒梦中人,“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自信加快乐才是真正的成功。
关于第四封信我觉得最值得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读一读,我们的大学时光到底该怎样度过?我认为,李先生的这封信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他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也许这条路并不适合于每一个人,但是我们在校的青年学生一定会从中收获很多,让我们的大学经历不再苍白,让我们的大学摆脱“迷茫、郁闷、无聊、没意思”这些本不属于我们朝气蓬勃的学生的词汇。
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向上,让我们能够毕业时有更多的自信和砝码去迎接这个社会的挑战,而不是临到毕业时充满了无助,迷茫。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李开复七封信》是一本由著名科技人李开复所著的书籍,通过七封信的形式,向读者传达了他对于人生、事业、家庭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技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的启示录。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我被李开复在书中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感动。
他在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在创业和科技领域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但是,他从未放弃,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一定会迎来成功的曙光。
其次,李开复在书中对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看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在书中提到了自己在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关系的疏远,以及对此所带来的深深的遗憾。
他在书中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要在事业的同时,不要忽视家庭和人际关系。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在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最后,我被李开复在书中对于未来的展望和期许所感染。
他在书中提到了科技的发展对于未来社会的影响和改变,以及自己对于未来的期许和展望。
他呼吁人们要积极拥抱变化,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未来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未来的挑战。
通过阅读《李开复七封信》,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懂得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科技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人生的启示录。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这本书中所获得的启发和感悟的指引下,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迎接未来的挑战。
李开复的一封信有感
李开复的一封信有感前段时间,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被Google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引起了包括《 -》、《参考消息》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
如今,李开复博士极为关注中国教育的发展,曾亲自给中国大学生写了5封饱含关切之情的来信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以下为五封信的选摘。
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
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
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
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
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
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
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
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的出色。
但是,在谈论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
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
这一番谈话之后,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
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
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他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
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
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他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地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
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
对于这些行为,一言以蔽之,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我怀着无比敬佩和激动地心情读完了《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内心与其中的话语产生了很大共鸣。
深刻发觉到: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正直守信,这些原则很重要,用这些优良品格来全副武装自己,尽力成为一个融会贯通、创新实践、三商兼高、热爱生活的新生代力量。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也进入了个跨越性的时代,但任凭时代变迁,咱们这泱泱大国不变诚信为本这根基,李教授更是深知这点,第一封信就饱含殷切的告诫我们要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正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恰恰我也这么认为。
自古以来,有商鞅立木为信,有七擒孟获这样脍炙人口的讲诚信的例子,也有烽火戏诸侯的那样因失信而落下悲剧的故事。
忽然想到我们学校的笃行楼,有几个师院学子知道,这笃行指的是什么,这笃行又出自何处呢。
孔子说过,笃信好学,只有笃行诚信之位,才能成事。
而反思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失信于人的事情不胜枚举,这样的行为不被鄙弃反而得到推崇,扭曲的价值观似乎一度成为主流,可作为一名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年,难道不该选择独善其身吗?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自然要用这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去恪守着原则,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诚信是最重要的以及最根本的。
平时不努力,考试的时候妄图用作弊的手段取得成绩,此乃对师之不信;在学校荒废度日,此乃对父母之不信;想想,当我们连对父母,老师最基本诚信都没有了,我想知道,我们的人生价值到底在哪里。
在我看来,无论创新还是其他的什么社会品质,一切的一切都该以诚信为先。
小的时候,长辈就教育我们为人需要诚实,然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们的诚信呢,何时弃我们而去,我们浑然不得而知。
扪心自问,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我的父母不只一次的撒谎过,我羞耻于自己的不诚实。
不停的告诫自己该知耻而后勇,勇敢的去认识自己,勇敢的去批判自己,请我们勇敢的去把诚信重拾。
把握诚信之本,于此,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涯更甚是未来的每一步。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当我们这些正在接受中国最高层次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彷徨的时候,当我们在思考自己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涯的时候,当我们在思考毕业之后我们将何去何从的时候,我们收到了李开复给我们的信。
李开复是全球it业最顶尖的专家之一,他的学识、修为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需要向他学习,但我们又不能一味的模仿,我们更需要的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
自古以来诚信就是人们研究的话题,当代中国人的诚信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
由于国人在国外因贪图小利而背信弃义的比比皆是,导致他国人已经对中国人的诚信已经不再“感冒”了。
所以无论你的学识如何诚信都是根本,只有做一个诚信的人才能立足于世界否则即便你取得了短暂的成功也必将失败。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恪守“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生活在群体之中,曾经日本人说我们中国是“一个中国人一条龙,十个中国人一条虫。
”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深思的一句话。
其语义是一个中国人有很强的能力,但是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团队就不能展现出其应有的实力来。
为何小小的日本敢侵略我们呢?不仅仅是他们有现代化的武器,更重要的是中国内部的四分五裂,蒋介石的一句“襄外必先安内”使鬼子更加有恃无恐的侵略中国。
以前很多人能够依靠其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闯出了一番天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团队协作能力日趋显得重要。
我们需要协作,需要团队,需要用团队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们需要的是“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
在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做一个主动的人,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造就了礼仪之邦的中国,同时也使中国的“谦谦君子”们过于含蓄,缺乏主动意识,采取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才动的行为方式,殊不知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哪怕晚一秒钟也足以让你失败。
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划它们,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七封信有感对于刚踏进大学校园的自己,突然间觉得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脚下的路还很长,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很早就听过李开复先生这位有名的人物和他写过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
但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去读一遍。
而最近的几天,终于能够静下心来去认真地读完每一封信,读过之后,还是蛮有感触的。
下面,就简单地从每一封信说起吧。
在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一封信中,给我最深刻的体会不是,成功需要多么的勤奋、努力,而是如何修身养性,成功的做人。
在信中李开复先生告诉中国大学生,不要学习成功的经历,而是要学习在这些经历中的为人处事。
就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品质,这些品质渗透到我们行为处事的每一个小细节,这就是你通往成功之路的垫脚石,也许有一天,你不经意的品质就会成为你进入成功之门的敲门砖,让你成为有魅力的人。
也许有人认为,学生应以成绩、事业为重,其他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就是身边的那些“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
李开复先生又从表达沟通能力的方面讲述了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而在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二封信中,重点谈的是:中国的IT业的发展,虽然说这与我土木工程的专业相差有些大,但他的一番话仍令我受益颇多。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的标识随处可见,但我们决不能沾沾自喜,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与真正的制造强国之间仍有非常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以后不断地发展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不断地进步!他还谈到了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功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做一个很好的技术人员;第二阶段就是培养优秀的个人素质;第三阶段就是成为很好的领导人;第四阶段就是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带动和影响整个行业的人。
对此,我个人觉得这个划分非常有道理,首先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而个人的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的话,一旦一个人心术不正,那么,他以后的成就越大,他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我本来读这七封信说实话是为了作业,但看过信的内容后还是深有感触的。
我很庆幸我读了这七封信。
我很赞同李开复所说的关于“教育的本质”这一词的解释:如果我们把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是,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
我一直都相信教育的本质不是记住知识而是理解,运用知识,我的导师曾对我说学习学的不是书本上框框架架的零星的东西而是要学以致用,拥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10年20年后你已经不再记得当初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书本知识,那位什么我们还要穷期大半生的美好岁月来学习呢?为的就是你能拥有适应社会的思维能力。
我不赞成大多数同学在大学里还像高中时期一样死读书,只要求考试考高分,能熟记知识点……在大学里我们要拥有的是一种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思维的方式,在大学我常常听同学抱怨说老师没有高中的负责任,讲课懵懂中,不知道要怎么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我觉得大学是我们人生很关键的时刻,我们应该要为自己负责,我们要自己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能力,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分,不然会成为另一批的高分低能学子,在大学里我觉得我们要珍惜这四年的时光,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尝试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同时大学是我们三观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如李开复所说的要做一个正直,诚信,宽容的人。
另外,我还很欣赏他说的有“选择的权利”,做一个有主见的人,人生是我们自己的,在中国,很多孩子的路都是被父母安排好了的,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或者他们中间有很多人也并不想说说不,他们喜欢这样这样的生活,诚然,父母是为了子女好,他们安排的路也许是一条很快就能通向成功的路,是一条捷径,但是你想过这是你多想要的生活?是你所喜欢的吗?你真的就要,就愿意让自己的人生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吗?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是属于你自己的,我知道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波折,困苦,磨难,但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不是吗?人生本就充满了挑战与未知。
读《李开复 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学生的七封信》有感你知道的,但很少实践的事——读《李开复给中生的七封信》有感生命,很短,短得让我们袖手轻喟“韶华梭掷,日月飞箭”。
生活,却很长,很长,其悠长的意味足以让我们品评终生。
在“生”的征途上,活生生的人和事教会了我们太多的智慧和道理。
可是我们也只是知道而已,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会让我们中的大局部失去将这些道理、方法付诸实践的毅力和勇气。
我想上述也许是李开复博士写这七封信的原因之一吧!这七封信内容详实,情感真切,发人深省。
我边读边反思我过去的十七载岁月。
我感触颇多,也许,我还有你都应该知道或在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去做到以下几点:(一)当今社会更要求我们有完善的根本素质确实,在现在追求高品质,高素质的生活世界里人的根本品质似乎赶不上开展的高速列车了。
人们总是在夸某人有好口才,有强大的气场,却从不提及那些最根本的素质。
“人贵有自知之明”、“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虚”、“执着”……在那些急躁的心中无半寸立足之地。
18人看着小悦悦一点点的靠近死亡,却无人伸手救起这个4岁的孩子。
车轮第一次碾轧的是小悦悦弱小的身躯,第二次,碾轧的却是道德,是人性。
随着这个鲜活的生命的逝去,我们不得不思考“ 到底怎么了?”然而,我要说的是:一个成功的人不一定有最大的依影响力,不一定有最好的表达能力,但是,一定有最完善的道德(即根本素质)。
道德是我们的名片,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它都是别人认识我们的一个无形的标志。
一个具备完善根本素质的人,总是比其他人在各方面更有优势。
(二)多元化的成功很多人将成功与“有财富”、“有地位”等划上等号。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种丧失了自我独立判断力,背离了正确价值观的看法。
真正的成功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也不是盲目的追随某种社会风潮。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曾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
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也就是说,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开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比昨天更好。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首先,要成功必须有方向,最忌讳犹豫不决,那样既浪费时间,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有一个大方向还要有规划,有对现实和许多客观因素分析后做的一个个小目标,在达到目标后也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学习也就有了动力。
在实现这些目标之前,要注重培养许多品质。
其中诚信占首位,否则免谈精诚合作,诚信是做人之本,在此基础上和老师、同学、朋友们客观沟通,直截了当,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合作更需要诚信,把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同伴,同样也会很多,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快乐。
还要满怀热忱,这样学习和工作对自己来说就是享受了,有了这种境界,也就预示着成功了一半了。
要自信还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意见。
要学会管理自己,认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现在就是不够大胆,不喜欢跟别人表达我的想法;做事缺乏毅力,总是半途而废;缺乏探究意识,发现问题也不去深入思考,肤浅地看一下就以为自己懂了;有时候还会想我们现在学的东西可能没用,或者说不重要……但是看完信后就知道了我的想法是错的。
所以从现在起我会努力“用勇气改变”这一切,尽最大努力跟老师同学们交流,锻炼自己;为自己定一个目标,每天看十页课外书,坚持决不放弃;一旦发现问题一定查阅相关资料或向老师请教,举一反三,弄懂为止;还要注重实践,因为“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会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现在我知道了以后我们的许多专业知识都是建立在现在学习的东西的基础上的,一定要打牢基础,才能建造更高的大厦。
还要懂得这个世界不是每件事都是公平的,要学会“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用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用只会分辨二者的不同”。
还要有创新意识,出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这就是我读第一遍的感受,以后我还会再读,希望我会有更深的体悟!《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2李开复博士1961年12月3日生于中国台北,11岁时游学美国。
拥有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书笔记例文.doc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书笔记范文【读书笔记】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感触很大: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诚信天下,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
做一个融会贯通,创新实践,跨领域融合,三商兼高,沟通合作,热爱工作,积极乐观者。
融会贯通者: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得,做过的才能真正掌握。
创新实践者:重要的不是创新。
而是有用的创新。
跨领域融合者:重要的不是深度的解析。
而是跨领域的合成。
三商兼高者:你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什么。
而在于你贡献了什么。
沟通合作者:只会思考而不会表达的人与不会思考的人没什么两样。
热爱工作者: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
你就会在一生中享受每一天。
积极乐观者:半杯水是半满还是半空。
主要看你是在倒水入杯还是出杯。
作为一名学生,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
总结上个学期,确实还有很多的不如意,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学习。
没有任何一个理由能让自己在某一小方面松懈。
在学习上,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上,我应是个积极主动的人;在生活上,我必须乐观热情……做一个坚守诚信、正直的人,培养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坚信: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坚信: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年,很不容易地走到了今天,走进了大学,猛然间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脚下的路还有很远很远。
今天的社会竞争不言而喻,就这样停止,一切都会从你的身边消失,仅仅只能做个对社会无用,对家庭无用,对自己都无用的无用之人。
心里明白,也对自己说过一万遍:加油!要奋不顾身地向前走!一路向前也应有人的指点,李开复博士的话总能告诉我些东西,可能平时会一时忘记,我却提醒自己经常去看看,经常去想想,希望能让道路更加平坦。
李开复博士说:要从诚信谈起!要从优秀到卓越!要做到成功、自信、快乐!我读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诺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从记事开始,我就被告知,细节决定成败,平时的一举一动最能看清一个人,时时都不能松懈,积极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最好,却一定要努力做更好,不能做到完美,却一定要努力去接近完美!要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观后感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观后感李开复一共给大学生写了七封信,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三封和第四封,应为现在的我正在经历或者说面对这些问题.刚刚经历过高考不久的我们,终于放下重担,可是有不少人同时也放下了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我觉得我就是.到了大学以后不思进取,终日玩乐,发泄自己对高考成绩的不满,自暴自弃,所以使自己大学的第一学期非常糟糕.读了李开复的信,然我认识到了大学的关键性.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当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
为了在学习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为了在毕业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工作,每一个刚进入大学校园的人都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
只要做好了这七点,大学生临到毕业时的最大收获就绝不会是“对什么都没有的忍耐和适应”,而应当是“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
只要做好了这七点,你就能成为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快乐的毕业生。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
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
李开复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
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李开复还说:" 虽然我一向鼓励大家追寻自己的兴趣,但在这里仍需强调,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兴趣也是必须要做的。
例如,打好基础,学好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一类必须做的事情。
如果你对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有兴趣,那你是幸运儿,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算你没有兴趣,你也必须把这些基础打好。
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八篇【篇一:《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读完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感慨颇多却不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
李开复谈了很多现在中国人不重视的品德,首先是诚信。
诚信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在世界上便寸步难行。
读完之后心里有太多的感想却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也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一项通病,那就是不善于表达自己。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地融入到集体中去,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而不能默默地躲在角落。
我是一个在陌生人面前十分内向的人,总是不敢表现自己,比如说吧,班里69个人,有47个人都去竞选班委而我却始终没勇气站上讲台。
这是我以后要努力的地方。
当然,他还谈到了很多使我们受益终生的优秀品质,比如对学习的兴趣、处理好人际关系等,我就不在一一列出了。
但他说的话却是不能只看这一遍的,如果我们多看几遍必定能获益很多。
而能做到他说的大部分,那就离成功的人生不远了。
其实我们也不能只顾自己努力,还要学会跟同学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将来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诚信和自信使我们在社会的通行证,拥有了这两样,我们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多读读李开复的信,会让我们学会很多。
【篇二:《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带着好奇与希望进入大学,却发现自己很无知,也很迷茫。
经过这么多天的了解,看了李开复老师的信之后,我感觉自己开朗了许多。
首先,要成功必须有方向,最忌讳犹豫不决,那样既浪费时间,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有一个大方向还要有规划,有对现实和许多客观因素分析后做的一个个小目标,在达到目标后也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学习也就有了动力。
在实现这些目标之前,要注重培养许多品质。
其中诚信占首位,否则免谈精诚合作,诚信是做人之本,在此基础上和老师、同学、朋友们客观沟通,直截了当,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合作更需要诚信,把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同伴,同样也会很多,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快乐。
读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读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李开复先生在信中写到关于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有人曾说过: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很难,但毁掉它却十分容易。
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步入社会,我们都应该做到诚实守信。
先生认为做人还应该做到为人正直,社会中的人形形色色,你要如何在那里立足?你应该为人正直,才能让你的老板或者员工下属对你做出的一些决定信服。
即使在以后的工作中碰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也不能放弃这一做人的原则!先生还提到要生活在群体之中,并不是说一个人就不能生活,而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你会学习到你在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以及团队意识。
在工作中如何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甚至可以学习到如何指挥一个团队,这可以锻炼你的执行力。
而且你付出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在团队之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
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应该声明。
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
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基本体现。
现身还提到要做一个主动的人,机会是不会自己跑到你面前的,只有你主动上前才会争取到,要在所有人面前自信!你的激情往往映射出你的才智。
在大学还要开发自身的潜质,勇于挑战自我。
给自己制定一个看起来很具有挑战性但不是完全不能实现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能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思想。
要记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才行!在与人沟通上要做到直截了当,有了客观的意见就可以直接的表达,如果做任何事都像打太极拳往往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也会造成很大的误会。
当然,你也要用适当的方法和口气表达你的意见,比如说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让别人难堪。
这样你的批评才会奏效。
在学校的时候要珍惜你的校园生活。
因为你在这里你会系统的学习知识,还拥有比较单纯的社会人际关系。
是踏入社会的最后的学习的地方。
你还要做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个人素质,先生不止一次的提到诚信和为人正直,他认为诚信比你所拥有的智慧更加重要,当一个公司这么重视诚信,他的员工也一定更值得信赖,而唯有如此,员工才会把自己更多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
李开复七封信读后感
经过推荐我看了李开复写给当代大学生的七封信,在读之前我先是对李开复这个人进行了了解,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生于中国台湾。
毕业于哥伦比亚政治系,后转计算机学院。
与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是同学.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1988年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
先后在微软、谷歌、苹果等企业担任过高层,现在则是创立了创新工场。
在信中李开复老师从七个方面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提了很多使我终生受益的建议。
第一坚持守信正直的原则他说诚实守信是要从小事做起,不贪小便宜、不弄虚作假。
一个人无论多出色如果他不是一个守信用的人,那他的人品是不完善的。
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第二生活在团体之中这是强调我们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团体精神。
在中国无论是我们的表达能力还是团体意思都是不足的。
这些都可以从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来说,参加的人很少,在活动场上除了参与者就没有了其他人。
这些都体现了我们的团体意思不强,也没有积极性。
第三做一个主动的人一个主动的人就是要懂得主动的推销自己,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
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尤其是我们在求职面试中,我们要让别人了解我们,看到我们的求职热情。
第四挑战自我开发自我潜力这是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并定出一个目标。
然后我们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并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
第五直接了当的沟通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直接的人,要把自己的想法直接的表达出来。
同时也要在接受别人意见时不要去曲解他人的想法。
直接的沟通方式可以让人更容易接受,还可以提高办事的效率。
第六珍惜校园学习生活在大学中学习的生活是很宝贵的,当下有很多学生放弃学习走上创业之路,但是成功的人又有多少。
虽然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校园的学习能让我们打好基础,良好的基础能使参加工作或作深层次的研究更得心应手。
并且我觉得首先大学最重要的不是教我们学会一门学科,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做人。
第七你想带一顶什么样的博士帽这是要我们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即使问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1000范文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1000范文从李开复老师的信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亮点,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缺点。
以下是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1000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读后感1000字范文6篇一诚信是一种美德,干百年来源远流长,亘古不变。
做人德为先,诚实是最古老的道德义务,是具普遍意义的道德义务,又是初始社会化必须完成的文化教化内容,世界各民族无一不把诚实作为少年儿童道德教育和行为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对诚实品质的培养是道德社会化的最早项目和最重要的内容。
具不具备诚实品质,已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与否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格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准。
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诚实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能不能做到守信,表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道德素质。
诚实不说谎就是全人类的道德诉求,是亘古以来回响在一切文化形式中的庄严的道德呐喊,是照射在人类良知上的一束红色道德之光。
但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当前,诚信危机正侵蚀一代学子的心灵,扭曲其灵魂,扰乱了学生正常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一是助学贷款到期不还,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二是考试作弊获得虚假成绩,违返了公平竞争规则。
三是不诚信行为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
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给中国大学生的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这篇文章,是学生度过大学四年的一盏明灯。
作者在指出“大学:人生的关键”的同时,详尽的从自修方式、打好基础、运用实践、培养兴趣、形成主动、把握时间、为人处世等多方面为青年学生的大学四年做了规划,文章切合实际、通俗实用,如作者期望的那样,相信该篇文章会为大学生们成为“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有前途的中国未来的主人翁”指明前进的方向。
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
[标签:标题]篇一: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大学生是一个一直以来充满了耀眼光环和神圣职责以及希望的词语。
因为它代表着是一群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四有青年。
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外籍教育人士对中国的大学生失缺信心,原因是什么啦?许多代表着中国大学生的留学生在国外的土地上留下一片声名狼藉。
他们丧失诚信,没有责任感,作弊等等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中国大学生的声誉。
这应该是引起我们警觉的,可是现在大多数人还是不以为然,这样下去的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的。
所幸我们还有李开复先生这样的敢于面对现实,说出真话的开明人士,让我们看到了一点希望的曙光。
仔细看看这七封信,无一不是字字珠玑,令人反思。
第一封信首先是要求我们要有诚信。
在学校里都要有诚实守信的道德标准,无可否认现今的教育界,哪怕是政府都丧失公信力,但是我们要以君子四德来要求自己,我们泱泱中华上千年无数人的结晶不能再我们手中断送,哪怕不能发扬光大,自己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继承下去。
第二封信李开复先生建议我们从优秀到卓越。
我们真的优秀嘛,这答案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明白,我们可以欺骗别人,但是我们能欺骗自己嘛,我们不能成为笑话,别忘记我们是代表着现今中国大学的一群人。
卓越是优秀的一个升级,我们只有让自己变得优秀之后再谈卓越,书籍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从古到今无数人的智慧得以保留,我们变得优秀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书籍,网络,大量的信息。
那是我们成为优秀的第一步。
第三封信李开复建议我们成功自信快乐。
其实这一点我自己都有深切记忆,我印象中初三时期,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最忙,但是我确实我最快乐的一段时期,那时候我真真正正的进入状态,我可以无视别人的眼光,遨游书籍,那时候过的很累,但是却无比充实,我至少在那个时候有希望,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一步一步的实行,最终成功之后变得很自信,那种快乐的确是以前的我不曾拥有过的。
或许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己吧。
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的。
应用文-成功人生——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成功人生——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成功人生——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xa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寒窗数十载,在的大门前,早有一大批的热血青年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未来,那是一片神秘的土地,有着早已硕果累累的大树,丰满的果实诱惑着人们争相前往,未知的恐惧又使得一些人望而却步。
\xa0 消极、被动、自卑或者盲目、狂妄、自大或多或少都存在于中国大学生的身上。
李开复的信中指出了这些不正确的并给出了使中国大学生人格更完美、生活更顺利和事业更成功的一些忠告。
这些忠告都是李开复先生在他的人生过程中所真实体验到的。
阅读后,我才发觉自己对于人生这个词还是一片迷茫。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在爸爸妈妈的温暖羽翼下,我总是感叹日子过得太乏味;在老师的孜孜教诲下,我厌烦学习知识的过程太枯燥。
没有想过如何塑造自己,没有注意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生活还是按照它自己的轨道转动,却在读完那些信的一瞬间全乱了。
我到底生而为何?\xa0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个人的存在总有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从小我走着父母安排的路,做着老师布置的作业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想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按部就班地呼吸着、存在着。
每每有人问我以后想作什么,我都深深地向往却恐惧着。
\xa0我羡慕比尔的传奇式成功,崇拜保尔光荣的一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乐观、理智,行动就决定一切。
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是目前迫切应该努力的。
前一阶段,我报名参加了辩论赛,并且作为二辩上场。
这对于面对着很多人就无所适从的我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现场的观众很多,主持人在上面说着开场白,我坐在旁边一次次地深呼吸,集中注意力听清每一个字,努力绽放大大的笑容。
比赛过程中我并没有出色的表现,没有受到特定的肯定,这让我明白自己并没有辩论的天分。
然而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我的紧张感被兴奋所代替,这种心理变化让我感到异常的高兴。
原来,我也可以在那么多人面前接受挑战。
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七封信有感
李开复老师在第二封信中提到了情商,他认为情商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培养情商,我们需要多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多吸取别人(情商高的人)的意见,这样有助于我们清楚的认识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认识自我,准确定位自我价值的能力不仅仅可以帮助个人找到自己合适的空间及发展方向,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各司其职、协同工作的优秀团队。这样在别人看来你是个谦虚、自信、真诚的人,他们才会愿意与你相处,相对别人而言,你在无形中有了更
就读大学时,你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学好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
经过大学四年,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交流中锻炼表达,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力,学历相对而言只是一块垫脚石,很多学生进入社会中往往会发现无论以前多优秀,在这里我们都会有一种无力感、挫败感,因为学习是一个人的事,我们习惯一个人,但社会生活恰恰是一群人的事,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倾听,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接着是学会分享,主动地与别人表达你的意见,传达你的想法,别人不认同,你也要学会听从别人的意见,甚至是批评,在这个社会中,你不再是中心,所以不要把自己放在过高的位置上。我们要
之间关系越来越融洽,这个社会谁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差异,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懂得倾听,懂得为他人考虑,我相信以前差异都不是问题。
第三封信的题目是“成功”、“自信”、“快乐”。李开复老师认为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可以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对于快乐,我认为是与激情一体的。上面说过,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需要设定一个长远的目标,然后找一份所热爱的工作,对其注入我们的激情,这样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快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相信自己行,对其投入激情,我们可以把它做好,这便是成功。其实很多人成功是为了快乐,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七封信》有感你知道的,但很少实践的事
——
生命,很短,短得让我们袖手轻喟“韶华梭掷,日月飞箭”。
生活,却很长,很长,其悠长的意味足以让我们品评终生。
在“生”的征途上,活生生的人和事教会了我们太多的智慧和道理。
可是我们也只是知道而已,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会让我们中的大部分失去将这些道理、方法付诸实践的毅力和勇气。
我想上述也许是李开复博士写这七封信的原因之一吧!这七封信内容详实,情感真切,发人深省。
我边读边反思我过去的十七载岁月。
我感触颇多,也许,我还有你都应该知道或在生活中应有意识地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当今社会更要求我们有完善的基本素质
的确,在现在追求高品质,高素质的生活世界里人的基本品质似乎赶不上发展的高速列车了。
人们总是在夸某人有好口才,有强大的气场,却从不提及那些最基本的素质。
“人贵有自知之明”、“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虚”、“执着”……在那些浮躁的心中无半寸立足之地。
18人
看着小悦悦一点点的靠近死亡,却无人伸手救起这个4岁的孩子。
车轮第一次碾轧的是小悦悦弱小的身躯,第二次,碾轧的却是道德,是人性。
随着这个鲜活的生命的逝去,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人到底怎么了?”然而,我要说的是:一个成功的人不一定有最大的依影响力,不一定有最好的表达能力,但是,一定有最完善的道德(即基本素质)。
道德是我们的名片,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它都是别人认识我们的一个无形的标志。
一个具备完善基本素质的人,总是比其他人在各方面更有优势。
(二)
多元化的成功
很多人将成功与“有财富”、“有地位”等划上等号。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种丧失了自我独立判断力,背离了正确价值观的看法。
真正的成功并不是简单地复制别人的成功之路,也不是盲目的追随某种社会风潮。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曾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
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也就是说,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比昨天更好。
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成功必定也会是独一无二的。
它可以是你创造了一种新技术,也可是你得到了别人的肯定,还可以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然而,失败与成功总是相辅相成的。
要知道,每一个失败不是惩罚,而是一个学习的经验。
旅途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很多时候,我们收获的并非是成功而是你在旅途中所经历的一切。
这一切,足以让你成长。
(三)
跟随你内心的声音
“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这是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词。
他的话平实、坚定而充满感召力,同时也印证了“内心的声音”在如今这个选择无处不在的社会的重要性。
“我”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所以,在说话,做事时我们就得大声说出“我”的看法,“我”的感受,即我们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而不应该随波逐流。
即便是小事也得说出我们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让“无所谓”、“随便”等词从你的语言库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我认为……”、“我觉得……”、“我想要……”只有如此,你才能成为你生活之舟的唯一掌舵者。
你要稳稳地操纵舵盘,决定自己何时转弯,何时加速,何时减速……
(四)
奋力一搏
俗语言:“人生十有八九乃不平之事。
”这便意味着还有十之一二的坦途。
我认为这十之一二的顺利于我们已是足矣。
因为,大部分的成就便来自于那十之八九之中的奋力一搏。
有时,因为害怕失败,我们不敢尝试,不去拼搏。
此时,我们就得冷静的分析,万一失败最坏的下场是什么呢?左不过是颜面扫地吧!如若成功我们得到的又会是什么呢?退一万步说,即便是失败我们也可以收获“旅途中的经历”。
所以,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说“当你自认为成功率达到40﹪~70﹪,你就该去做这件事了。
也许你会失败,但拖延或等待的代价往往是更大的。
”在做事之前一定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
另外,若等到一件事有100﹪的成功率时再去做,即便是成功了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五)
选择的智慧
“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有胸怀来接受不可以改变的事,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这是这七封信中我觉得最具指导意义的一句话。
的确,当今的社会给了我们很多在选择上的自由,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具备选择的智慧。
那么该如何面对选择呢?首先,我要说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十全十美的选择绝不存在。
所以,我们应在抉择前“重重”思考,抉择后“轻轻”放下。
即在选择之前我们得冷静地、全方位地考虑,而非只是着眼于两个对立面举棋不定。
同时,还得勇敢地抛开一些包袱,如:他人的闲言碎语等。
一旦抉择后,事情改变的机率就很小,我们就得从容、
淡定的放下。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生活在矛盾中,才不会经常患得患失。
以上五点便是我读完这七封信之后感触最深的地方。
我将它们一一罗列出来:一是为了勉励我自己,二是希望这五点能够对正在阅读此文的你产生些许积极的影响。
正如李开复所言:
21世纪,年轻人的世纪;
21世纪,平坦的世纪;
21世纪,充满希望的世纪;
21世纪,充满挑战的世纪;
21世纪,新一代国际化人才大展宏图的世纪。
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要相信我们并非身处湖北;身处十堰这个小山城里,而是站在世界的中心,世界的舞台将由我们来绚丽,来精彩。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更应具有百倍信心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增添上不可忽略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