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长从(分一分(一))集体备课记录
分一分三下课堂教学实录

《分一分》课堂教学实录一、激趣导入1.挖掘潜能。
师:老师这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请你用手势告诉我,每人分到几个苹果?(生迅速做出反应。
)师:真不错!有2个苹果,也平均分给2个同学,请你用掌声告诉我们,每人分到几个苹果?(生拍一下手掌。
)师:还真不错!相信接下来的问题你们也能回答得很出色。
迅速抢答: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要平均师:还有别的答案吗?生:1/2。
2.展示分的过程。
师:现在就有1个苹果,我要分啦!(故意将刀子向外偏一些。
)生:(激动)不对,没有平均分。
师:为什么要平均分啊?生:要不然就不公平了。
师:(重新分苹果,展示)苹果的一半,还有人说了什么?生:(齐答)1/2。
师:(板书1/2)这1/2以前学过的知识可没有见过,1/2怎么回事啊?生:是两份中的一份。
师:它就是我们数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谁啊?生:(齐答)分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师:(故做神秘)这一半苹果用1/2表示,那另一半呢?生:(抢答)1/2。
师:(总结)这一半苹果可以用1/2表示,另一半也可以用1/2表示。
其实啊,苹果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多少个苹果呢?生:一半。
中还有很多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表示,看书中的“涂一涂”中给了哪些图?(生汇报:叶子、衣服、六边形、圆形和正方形。
)师:淘气请大家分别涂出它们的1/2,怎么涂啊?生:涂它的一半!师:对,刚刚我们说过“一半”就是1/2,对呀,可这一半怎么找啊?生:看树叶,中间有一条线,涂其中的一半就可以了!师:树叶可以,那没有线的怎么办?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师:(故做惊讶)你都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节课遇到的新问题啦,真让我佩服。
那我们只要找到这个图形的(生:对称轴),个图形平均分成(生:两份),再涂其中的(生: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2,是吗?(生:对)那开始吧!师:刚刚在大家涂的过程中,老师看到六边形的涂法有些不同,我们一起来看看。
《分一分》教学设计

《分一分》教学设计《分一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案设计:一、复习、导入:复习生字:师:秋天来了,秋天来了,院子里的果子熟了。
瞧: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颊,来到我们二三班,谁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出示课件生字)呀,二三班的小朋友真是热情好客,都愿意和他们打招呼,那好吧,我们就开起小火车,快马加鞭来迎接我们的小客人吧!(开火车复习生字)游戏导入:刚才同学们生字记得那么好,老师很高兴想和大家玩个游戏好吗?老师先讲游戏规则:全体同学轻轻起立,两臂向前伸平,一动不动的站着,看谁坚持的最久。
(播放课件:一分钟时钟声)生谈感受。
是总结导入: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
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会更深。
(出示课件:课题)二、板书课题。
谁能带着刚才的体会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一个学生读)四、播放课件朗读:想一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个别回答,师及时评价鼓励。
五、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迟到二十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里,我们来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段落用三角标出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课件:自学指导个别回答,师板书。
师:是呀,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20分钟,他会感到怎样?六、品读课文出示课件:朗读感悟。
元元非常后悔。
(指导朗读)你是从哪里看出元元非常后悔?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指导朗读)出示课件:你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老师再让我们感受一下一分钟吧。
(播放:感受一分钟)我看到大家是用心感受着时钟的一声声敲击,那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受齐读一遍课文吧!七、是总结并完善板书。
师:经过这次深刻的教训,第二天元元会怎么做呢?请大家拿出课前发的纸写一两句话吧。
《分一分》教学设计【精编】

《分一分》教学设计《分一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文中插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时刻,有谁知道?2、据生回答随机追问:你是根据图中的哪些景物判断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说说对香港的一些了解。
3、揭示课题。
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
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让人心潮澎湃的《最后一分钟》。
(板书课题:最后一分钟)4、有感情地读课题。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是诗句。
想一想: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2、扫清字词障碍。
认读生字词,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指名分小节读诗,读后师生评价。
4、交流讨论:你觉得这是“的最后一分钟”?学生根据初读感知,发表各自的见解,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三、品读诗歌1、2小节,激发情感。
1、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1、2节,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反馈交流各自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点拔一: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当作久别重逢的亲人,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
点拔二:通过第二小节中“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等镜头,描绘了当时人们看着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上升时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分一分(一)》教学实录与评析

《分一分(一)》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67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和小数后,对数的领域的又一次扩充。
“平均分”是学习这一课的知识储备,结合分单一个体的这一具体情境来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学习既是继续学习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也为高年段系统学习分数知识作了铺垫。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简单的分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
2、经历创造“一半”的表示方法等活动体会分数的优越性,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等操作表示简单的分数,感知分数的意义。
3、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等操作表示简单的分数,学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圆形等卡纸。
教学过程:一、巧设冲突,顺势而导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分物品的情境图。
师:淘气和笑笑分享4个苹果,怎样分公平?生:每人分得一样多。
生:平均分师:对,平均分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三个字,因为今天的学习处处都要?(生:平均分)师:淘气和笑笑平均分享4个苹果,每人分到几个?用手指个数抢答。
生举2个手指并回答。
师:淘气和笑笑平均分2瓶可乐,每人得到多少?用手指个数抢答。
生举1个手指并回答。
师:淘气和笑笑平均分1个蛋糕,每人得到多少?用手指个数抢答。
生:把手指切掉一半,用半个手指表示。
师:吃个蛋糕代价这么大!1个2个3个可以用手指个数表示,一半用手指个数表示行得通吗?你能用什么好办法来表示一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一半,学生可能采用画图或记符号等方法;学生展示所用方法,教师结合学生所示再次强调“平均分”。
师:用哪一种方式表示一半最方便?为什么?生:1/2。
《分一分(一)》(教案)

《分一分(一)》(教案)《分一分(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分一分”的概念及作用;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一分”的具体做法;3. 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一分”的概念;2. 学生能够掌握“分一分”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熟练地将一份东西分成若干小份;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各个小份所代表的数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若干个相同的物品,例如苹果、糖果等,并请同学们观察。
2. 呈现知识点教师请两位同学来前面,让其中一位同学拿一个物品,另外一位同学负责将这个物品“分一分”。
教师引导学生们一起讨论将这份物品分成几份最合适,然后让其中一名同学按照讨论的意见,将物品分成相应的份数。
3. 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方法教师请一名同学走到前面,将一个物品拿起来,并将物品垂直地放在桌面上。
教师告诉学生们要想“分一分”这份物品,首先需要将物品平均地分成两份。
教师请学生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做一条虚线分割物品,再沿着虚线切割,然后将两份物品分别摆开来。
4. 练习巩固教师将从提前准备好的若干个物品中选出一个物品并拿起来,然后询问学生们该把这个物品分成几份最合适。
在学生讨论出合适的份数后,教师请学生模仿之前的操作方法,将物品分成若干份,并将每份放在桌面上,让其他同学来数数。
5. 课堂扩展教师让学生们进行分组,每组两人。
然后每组从物品抽屉中抽出一个物品,并在30秒内将这个物品分成几份,并将每份物品放在桌面上,让其他同学数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分一分”的相关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分一分”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们务必按照平均分的方法来进行分割,防止出现不公平的情况。
此外,在练习巩固环节中,我也注重了学生们的参与性,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领导并与同伴合作。
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案分一分(一)教学设计一、教材简介:《分一分(一)》这一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之后学习的。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拓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
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前没有想过或想不到的问题。
这部分内容原来是四年级所学内容,现在安排三年级,足以可见概念学习和理解是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学习时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活已有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通过折、涂色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亲身经历“分数”的探索过程,并会创造出分数,切实感受“分数”的内涵。
并会将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
拓展了分数概念的外延,从而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学情分析:《分一分(一)》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和小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
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图形,结合折、涂色的活动,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这一节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以后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奠定坚实而重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涂色活动,创造出简单的分数。
3、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集体备课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修改点评教学内容:《分一分》(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64—6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2、过程与方法: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乐中验。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难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分数表示物体、图形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图形、水彩笔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情景引入。
1、猜一猜。
师:老师这儿有个谜语,同学们愿不愿意猜猜看? (课件出示谜语)八字下面一把刀。
(打一个字) 生:分师:真聪明!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分一分的问题,(教师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2、分分看。
师:咱们的老朋友淘气和笑笑想请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提问:桌上有些什么食品?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师:如果把这些东西分给淘气和笑笑,你们认为应该梅云大西小学专用梅云大西小学专用1怎么分最公平?(平均分)老师边说边指导学生分,把四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两个,把两瓶水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一瓶水。
(用手势表示)师:现在还剩一个蛋糕,你认为怎么分才公平?(还是要平均分)淘气和笑笑分别能得到多少呢?大屏出示分蛋糕的情景,老师边说边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一半。
师:苹果每人两个,可以用整数2来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整数1来表示;蛋糕每人一半,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一半用一个什么方式表示呢? 二、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1、同桌讨论,大胆想象,用什么来表示一半呢? (1)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把有代表性板书出来,然后进行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哪种更简便,更合理?(2)向学生介绍“一半”在数学中用1/2来表示。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4课时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实录

《分一分(一)》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会用涂色、折纸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1、猴头、桃子的图片。
2、正方形纸、水彩笔、直尺。
3、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分桃子师:今天,课堂上来了两位小客人。
瞧,他们是谁?生异口同声:猴子(师出示猴头图片贴在黑板上)师:咱们都知道他们最爱吃——生异口同声:桃子。
(师出示4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如果把4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可以怎么分?(学生思考,汇报)生1:一只猴子2个桃子,另一只猴子也2个桃子。
生2:一只猴子3个桃子,另一只猴子1个桃子。
生3: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生1:我认为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最公平,因为他们分的桃子一样多。
生2:每只猴子分2个桃子公平,因为是平均分的。
师:对,把4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2 个,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
如果把2个桃子平均分给2 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几个?(师拿去黑板上的2个桃子图片)生:每只猴子分1个。
师:如果把1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么分?(师拿去黑板上的1个桃子图片)生:1只猴子一半。
(师把预先平均切开的1个桃子图片贴在黑板上)2、表示“一半”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学生独立思考)师;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和同伴交流一下吧!(小组交流)师:谁愿把你表示“一半”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生1:我把一块橡皮分成2块,每块是一半。
师:想一想,怎么分成2块,每块是谁的一半。
生2:把一块橡皮平均分成2块,每块是橡皮的一半。
生3:我用1/2表示一半。
师:你在哪里见过?生:在书上看到的。
生1、生2、生3、生4表示一半。
集体备课记录表(邓德情)

集体备课记录表描述任教班级:四年级(1)班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新课呈现(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4926≈5000 9375≈9000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板书课题:求近似数)(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84380 726310a.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c.小组汇报结果84380≈8万千位是4,舍(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726310≈73万千位是6,比5大,入(3)练习: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63599≈6万709327≈71万637000人≈64万人(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讨论交流,引导归纳)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二、课堂练习1.在○里填上“>”、“<”或“=”,说说你是怎样比的?58140○6214070265○12080035万人○350000人20万○199999410200○409300 85万○850001质疑:①20万=199999,因为199999的个位到万位每位上都是9,四舍五入后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万位上是9,再加上进来的1,是20万,所以这两个数相等,这样想对吗?学生讨论并归纳①比较大小要用原数比较.②可把20万写成200000后再与199999比较.师:那么85万=850001对吗?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40400 400400 44000 50004 9054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比较的?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80000=()280000=()2800000=()4050000=()10070000=()76410000=()4.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三十万零八十四个字.(2)一个劳动模范退休后,用十多年的时间为国家栽树三十万七千五百棵.发言记录5.思考题:填空19()785≈20万20()968≈20万问:□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什么问题吗?四、布置作业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40400 400400 44000 500042.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80000 280000 28000004050000 10070000 76410000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何新艳:放手让学生讨论、争议,课堂应该会活跃许多,或许课堂组织会乱,但是宁乱勿静,从乱中学会收放自如。
分一分(一)集体备课记录表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初案)分一分(一)三年级(2)班主备:陈海带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提问:(1)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个?(2)把1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多少?生答出一半时,继续问:苹果的一半,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1.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
再请4个同学上台汇报自己表示一半的方式。
2.介绍“一半”可以用表示。
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表示,是数学王国里的一类新朋友,是分数。
3.出示几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分别是什么图形?试着动手涂出每个图形的。
生独立做后汇报,汇报说明自己是怎样得到每个图形的。
4.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个分数,分数王国里还有很多的分数,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或正方形纸、圆形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能得到哪些分数?生独立做,再汇报得到分数的过程。
学生汇报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平均分。
5.认识分数。
(1)在的基础上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和读法。
若学生中有知道的让他们说一说,教师再补充介绍并板书。
(2)介绍分数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如,分母的2表示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分子的1表示其中的1份,强调平均分。
(3)在认识完分数后写几个分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同桌间相互写出一个分数,读一读,说清每个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二、试一试1.课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纸,上课时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这张纸平均折成4份,再给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学生独立按要求完成后汇报,收集几种不同的折法贴在黑板上。
2.指着黑板上贴的几种不同折法提问:涂色部分都是这张纸的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再汇报。
3.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1份、2份、3份、4份分别涂色颜色,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分数,并说一说这些分数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练习练一练1、2、3、题作业:练习练一练第4题四、板书设计分一分(一)一半:集体备课发言记录:邓耀华: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分一分1教学设计、说课稿、反思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杨家小学王云飞【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能用涂色、折纸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会正确写、读、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准备】师:水彩笔、展台、课件。
生:标有序号1、2、3的纸各一张、直尺、铅笔、1支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分食品情境感受1/2,初步感知分数意义。
师:听说我们3.1班的同学个个聪明能干,淘气和笑笑想请我们3.1班的同学帮助他们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请看大屏:老师读题,提问:桌上有些什么食品?生:四个苹果两瓶水一个蛋糕师:如果把这些东西分给淘气和笑笑,你们认为怎么分最公平?师:今天我们就来帮他们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师:谁来帮他们分?老师边说边指导学生分,把四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两个,把两瓶水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一瓶水。
师:现在还剩一个蛋糕,你认为怎么分才公平?(还是要平均分)淘气和笑笑分别能得到多少呢?大屏出示分蛋糕的情景,老师边说边分,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一半。
师:苹果每人两个,可以用整数2来表示;水每人一瓶,可以用整数1来表示;蛋糕每人一半,可以用一个整数来表示吗?一半用一个什么方式表示呢?师:你知道1/2表示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准确完整叙述: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2来表示。
也就是,淘气分得的一半占整个蛋糕的1/2,笑笑分得的一半也占整个蛋糕的1/2。
师:一半,数学上就是用这个1/2来表示,这个数叫分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像1/2这样的分数朋友。
(二)动手操作,深化认识感受分数1/2,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分数,现在刘老师想考验大家是不是心灵手巧,请你在1号纸上找到1/2,涂上颜色,标上1/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学实录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6—58页。
教学目标:1、借住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好动的天性,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材分析:认识分数是学生已有“平均分”的概念和对除法意义认识以及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本课借助生活中一个常见的事例,勾起学生对平均分的记忆;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通过折纸、涂色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借助对称图形的知识对图片进行对折、涂色,使他们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学会了分数的读、写的方法,能用图形表示分数或写出图形所表示的分数等有关分数的知识。
本课是学生自入学以来有关分数知识的第一课,对了解分数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一课,为下面学习分数的加、减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准备:笑脸、台灯、和尚人头像、等边三角形、正五边形、五角星等图片;习题卡片;彩笔及电脑课件。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地处乡村,但随着远程教育的普及,学校已实现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愿望。
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学生家长也开始重视教育、关注教育,甘心将资金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上。
关于分数的知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的,甚至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但学生对平均分已有了深刻的认识,这对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师(播放课件:两个小朋友争夺这一个苹果的情境“我吃”“我吃”……):这两个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生:他们两个人在争夺一个苹果。
师:你认为怎样才能让这两个人都满意?生1:两个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他们才会满意。
生2:每人一半。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看看大屏幕。
(师播放课件,“将苹果平均分”)将苹果分成相等两份或几份的做法就是平均分。
学习新知:一、联系实际,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师: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请同学们发明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一半。
二次备课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案

课
题
分一分(一)
设计人
杜文国
指导教师
金钥匙专家团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展思维。
情感态度: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课题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针对学生典型的出错点全班纠正,再次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平均分
2......分 子
......分数线
4......分 母
读作:四分之三
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
教学反思
由于自己比较紧张, 课堂应变能力差,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不够灵活。还有就是在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上做的不够,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丰富,没有及时赞美学生优异的表现和创造力,在这些方面以后要重点学习和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加强学习,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向指导老师及同事请教,
1.认识几分之几。(折纸)
2.说分数
3.你在生活中发现了那些分数?
4.小结: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份之几来表示。
(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
活动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活动四 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争取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教
学
重
点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第六单元第一课第一课分一分(一)(教案)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时教学设计它的二分之一,它指的是?生:那一个苹果(强调一个)师:二分之一和我们之前认识的整数、小数不一样,它叫做分数师: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分一分”。
2、涂一涂出示要求: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二分之一。
师:涂完的小朋友,请先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一下。
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认识几分之几1、下面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四分之一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明确:这三幅图都是表示将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分,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 份,其中的1 份、2 份、3 份、4份分别涂上颜色,填一填,说一说。
指出:①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1 份表示四分之一;②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2份表示四分之二;③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3 份表示四分之三;④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4 份表示四分之四;师:刚才我们通过涂一涂、找一找、折一折发指名说一说。
生1:40×25=1000(千克)生1:都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 4 份,涂上了其中的 1 份,所以……生2:平均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都是……一找、折一折三个活动的设置,层层递进不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首先画一画,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想法表示一半,引出数学中用1/2表示一半更为简洁和方便这一概念,从而发现1/2的具体含义,再通过判断是否是1/2和画出1/2两个问题的设置加深同学对其具体含义的理解,接着通过找一找拓展学生的分数概念,发现其他的分数,从而具体介绍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最后,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将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现了很多分数,但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都是在怎样分的基础上才得到分数的?师:对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得到分数。
(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1、折一折,涂一涂师:用你们手中的卡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分一分1教案(范)

椒房小学 范东日 学情分析:分数的概念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因此概念的建立是很重 要的。课前布置给学生预习,要求学生会读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本课 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和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借助直观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正方形题单、小黑板 学生:各种图形、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反馈,目标揭示(8 分钟) 1. 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学王国的两大家族,就是整数和小数,今天我们来继续认 识数学王国的另一大家族,那就是分数。(出示课题:认识分数) 2. 题单检查预习情况。 3. 预习反馈,同时让学生举出几个分数的例子,练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4. 揭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思考哪些目标我们已经达到了? 5. 学习分数的写法,练习各部分名称。 6. 那么分数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这节课一起来重点研究。 二、学生自探,优生展示(15 分钟) 1. 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我想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怎么分呢? 2. 通过预习,你知道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吗? 3. 你怎么理解 1/2?也就是这个 1/2 是怎么得到的呢?(为什么要平均分) 4. 你还能用 1/2 表示什么? 5. 拿出你准备的任意一个图形,表示出它们的 1/2。 6.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说这个 1/2 是怎么来的。 7. 刚才我们举了那么多例子,你能概括一下 1/2 的意义吗? 8. 那么 1/3 又表示什么呢?(多媒体蛋糕演示)剩余部分用分数又怎么表示? (2/3) 9. 你还能说说什么可以用 1/3 表示吗? 10.同学们理解的真不错。下面咱们一起来活动一下: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大家 准备的正方形,将这张纸平均分成 4 份,用彩笔任意涂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 份,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怎么表示,写在图形上。 11.小组互相说一说。 12.全班交流,把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学生说说分数的意义) 13.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再对比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14.板书:分母表示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初案)主备教师:陈海带
任教班级:三年级(6)班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问:
(1)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个?
(2)把1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多少?
生答出一半时,继续问:苹果的一半,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吗?
1.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造表示“一半”的方法?
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
再请4个同学上台汇报自己表示一半的方式。
2.介绍“一半”可以用表示。
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表示,是数学王国里的一类新朋友,是分数。
3.出示几种图形,让学生观察分别是什么图形?试着动手涂出每个图形的。
生独立做后汇报,汇报说明自己是怎样得到每个图形的。
4.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个分数,分数王国里还有很多的分数,拿出
一张长方形纸或正方形纸、圆形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能得到哪些分数?生独立做,再汇报得到分数的过程。
学生汇报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平均分。
5.认识分数。
(1)在的基础上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和读法。
若学生中有知道的让他们说一说,教师再补充介绍并板书。
(2)介绍分数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如,分母的2表示把苹果平均分
成2份,分子的1表示其中的1份,强调平均分。
(3)在认识完分数后写几个分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说一说;同桌间相互写出一个分数,读一读,说清每个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二、试一试
1.课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纸,上课时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这张纸平均折成4份,再给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学生独立按要求完成后汇报,收集几种不同的折法贴在黑板上。
2.指着黑板上贴的几种不同折法提问:涂色部分都是这张纸的吗?
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再汇报。
3.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1份、2份、3份、4份分别涂色颜色,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分数,并说一说这些分数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练习练一练1、2、3、题
作业:练习练一练第4题
四、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一半:
张纸的
4
1。
(2) 拿出2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各折出它的
21和41。
(3)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你能折出它的31
吗?
(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平均折成三份,其中的每份就是这张纸的3
1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你对分数是怎样理解的? 有何收获?有何感想?
提示:(分数)怎样分呢?(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 就 是几份之一)。
五、作业:课本练一练第4题。
六、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