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种姓与吠陀——古印度文明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谛,说明佛教修道的主张和途径,包括八正道。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八正道:
从理论上领悟佛陀所宣扬的教义,以提高信徒 的宗教智慧;
从静坐中体验佛陀所宣扬的境界,以提高信徒 的宗教修养。
八正道:正见即信仰正;正思维即 决心正;正语即言语正;正业即行 为正;正命即生活正;正精进即努 力正;正念即思念正;正定即精神 集中禅定正
苦谛是佛教讲道的起点,也就是从人生的各种苦恼 现象说起。苦谛,宣扬人生有生、老、病、死、求 不得、怨憎、别离、身心八种苦。
集谛,说明形成苦的各种原因。佛教认为苦的根源 在于各种欲望,而各种欲望又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满 足。苦是以前欲望的果,果又成了以后的因,因果 相袭,人生轮回不已。
灭谛,说明佛教的目的是要消灭苦,佛教认为消灭 苦的关键在于消除欲望。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乔达摩·悉达多与佛教的建立
➢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创始人, 原为迦毗罗卫国的王子,29岁 时突然离开宫廷出门修行。成 道之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 鎏金像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八正 道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敦煌壁画上的婆罗门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刹帝利作为第二等级,由王族和军事行 政贵族集团组成,他们被视为社会臂膀, 即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机器的人员。刹帝 利和婆罗门一样是拥有大量土地奴隶的 统治阶级,甚至更富于婆罗门,因为整 个战争掠夺和国家收入是由他们直接占 有的。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第三等级吠舍是整个社会的支持者和供 养者,意即养活整个社会的工农劳动群 众,包括从事农牧工商各行各业的平民 大众。
• 种姓制度的内容
➢种姓制度别称瓦尔那制。是古代印度在吠 陀时代,随着奴隶制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 分化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等级体 制。瓦尔那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 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作为第一等级, 在社会上就有首脑之 尊,其他各等级对其 应敬重礼让,婆罗门 由主管宗教祭祀的氏 族贵族组成。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 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崇拜。他们既畏 惧自然的威力,又不得不依靠自然的恩 惠,于是把各种自然现象想象为人格之 神,以献祭和祈祷方式求神消灾赐福。 早期祭祀比较简单,也不存在比较抽象 的宗教哲理。这种简单的宗教,到后期 吠陀时代逐渐发展成为有完整体系的婆 罗门教。
➢首陀罗为第四等级,指被压迫在社会最 底层的劳苦大众,由被征服的非雅利安 各族组成。他们在政治、法律、宗教上 失去一切权利,处于不受保护,冤苦无 处申诉的低贱地位。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 种姓制度的影响:
阻碍印度文明的进步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沙门思潮
➢沙门思潮兴起于列国时代(公元前6-4世 纪),是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思想流派, 其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的重要内容。沙 门(Samana),意为勤息、息心、净志, 是对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 的总称。
➢交通便利 ➢气候:亚热带、适宜农耕 ➢地形:恒河提供水源
土质肥沃 沿海平原 ➢印度文明的特点
轴心时代
哈源自文库巴文化的遗迹
• 哈拉巴文化
➢旧石器时代:至少20万年之前 ➢公元前8000至前5000年:新石器社会(印度河
以西的伊朗高原附近) ➢公元前3000年左右:新石器社会在南亚次大陆
广泛建立,村落增多,有些已经发展成为初具 规模的城市,成为印度社会的管理中心。 ➢举世皆惊的哈拉巴文化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佛陀的伦理学强调积极精神而不是消极态度, 宣扬博爱,为人服务以及助人为乐等。他反 对把思想强加于人,相信讨论和榜样的力量 是唯一有效的树立真理的手段;他是伦理改 良者而非社会改革者,没有对种姓制度作过 直接的抨击,在佛教信徒团体中无种姓之分。 佛教的哲学基于唯物主义,主张除物质以外 无他物,灵魂非实体。由于物质处于不断变 化之中,经常改变形式,所以一切事物都不 是永恒的,只有变化的法则——生长与消灭 才是永恒的。
➢“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共有4部。“吠陀” 是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 汇编,虽然主要是宗教内容,但也包含一些雅 利安的早期历史。
➢《梨俱吠陀》(约公元前12至公元前9世纪) ➢《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约公元前9至公元前6世纪) ➢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期,又逐渐出现了解释吠
海,南抵德干高原,控制北印度东西海 岸,迁都华氏城。 ➢笈多王朝的衰落
公元5世纪以后,笈多王朝走向衰落; 6世纪末,帝国分崩离析 “戒日帝国”的兴起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复兴后婆罗门教的新变化
➢“印度教”——复兴的婆罗门教 ➢笈多王朝对印度教的扶植 ➢对原有婆罗门教烦琐内容的改造 ➢对佛教不杀生、业报解脱理论的吸收 ➢思想弊端依然显而易见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印度文明中古时期的到来
➢笈多王朝的扩张 ➢“超日王”的统治与扩张:西至阿拉伯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根据考古学断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至 公元前1750年,具体地说,其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 2300至公元前2000年,周边地区约为公元前2200 至公元前1700年。
➢农业:镰刀等农具的发明;大麦、小麦的种植;椰 枣、果品;牛羊的驯养——“印度河的赠礼”
➢手工业:青铜器;金属加工技术;棉纺织业;商业; 海外贸易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梵天是世界精 神、最高主宰、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 皆属梵天所创,而且只有梵天是实,其他一 切皆为虚幻。婆罗门教把解释、宣传这一教 义的婆罗门祭司僧侣,崇奉为人间的最高等 级。他们编造了一个神话:诸神对原始巨神 普鲁沙的分割。形成了四个种性。
梵 天
梵天
笈多王朝 时期的释 迦牟尼像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
➢关于佛教在印度的衰落,由于摩揭陀的历史, 从公元前30年甘婆王朝灭亡后,直到公元4 世纪初期笈多帝国兴起时止,300多年的史 实模糊不清。孔雀帝国灭亡后的西北印度不 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大夏,而后又有 安息和塞种人的入侵,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具 体情形也变得模糊不清。
年的历史模糊不清。 ➢公元320年,旃陀罗·笈多定都华氏城,建立帝国,
印度历史进入笈多王朝统治时期。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婆罗门教的复兴
➢孔雀帝国时期奴隶制的新变化:
雅利安人沦为奴隶现象受到限制; 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种姓制度面临的危机 ➢婆罗门法律文献对种姓制度的补充和解
释:
四大种姓依然是种姓制度的基础,但承认 “杂种姓”的存在。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阿育王与佛教的弘扬和传播
➢孔雀帝国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阿育王 用武力扩展了帝国疆域后,帝国内不同 地域和不同部落之间差别很大,种姓之 间矛盾严重,各种教派之间斗争激烈。
印度秣菟 罗考古博 物馆藏笈 多时期佛
头像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为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 阿育王急需一种超出各教派之上、又能为各派 都接受的宗教主张,以确立趋同意识。因此, 帝国建立后,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法,宣扬仁爱 和慈悲;鼓吹宗教宽容和容忍,要人们尊重他 人教派。
➢市政建设:精心设计的街道;双层房屋的出现;先 进的排水设备
➢社会关系:社会分化;哈拉巴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哈拉巴文化的衰亡
➢到公元前1900年以后,哈拉巴社会就进入衰亡期。 ➢衰亡原因的假说:
外族入侵(《梨俱吠陀》的记载) 生态环境的退化 自然灾害 ➢人们难以维系复杂的城市社会,哈拉巴和摩亨佐•达 罗等大城市逐渐遭到遗弃,到公元前1500年前后, 哈拉巴城市全部崩溃。
➢莫普德博士的解释: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孔雀帝国的衰亡
➢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末代国王被其将军普沙密 多罗·巽伽所杀,巽伽王朝建立。
➢公元前75年,宫廷政变,甘婆王朝取代巽伽王朝。 ➢公元前30年甘婆王朝被南印度安德罗所灭。 ➢自此后知道公元4世纪笈多帝国兴起,印度有300多
吠陀时代
➢印度的历史从吠陀时代开始才有文献纪录, 部分原因是,雅利安人迁入印度后,过了大 约1000年才有文字体系;而主要原因则在于, 这种文明和哲学特别强调无时间性的重要, 相对忽视一时的事件。
➢雅利安人早期并没有使用文字,只是通过口 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许多诗歌,最早的作品 就是《吠陀》。
吠陀时代
陀的文献,即《梵书》和《森林书》、《奥义 书》。
吠陀时代
➢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氏族部落组织解体,逐渐向 阶级社会迈进。
➢后期吠陀时代:
➢经济活动:铁器的推广,农业的发展,劳动分工加强; 交换的发展,商业的兴起;奴隶制的发展。
➢社会组织:结束了军事民主制阶段,形成了国家。
➢思想:《奥义书》确立了一种怀疑主义和大胆思考的 传统,内容驳杂,思想不拘一格。但其主要观念是唯 心主义一元论和泛神论思想。承认世界的灵魂梵天是 最高存在;物质世界是虚幻的;灵魂可以轮回转世; 与绝对存在物融为一体,才能解脱轮回,并得到安 定——即梵我一致。
种姓与吠陀
——古印度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周巩固教授
内容提要
•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吠陀时代 •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 •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变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古印度概述
➢古代的“印度”:包括印度、不丹、尼泊尔、 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还利用原始的万物有灵和灵魂 转移说,创造出一套灵魂投胎转世的 “业力轮回”论,认为人在死后投胎, 也就是所谓轮回,是由生前造业好坏决 定的,为善者得报,来世富贵,为恶者 得报,来生受罪,如此等等。因此婆罗 门教强调尊法行善,要人民安于现状, 忍受一切苦难。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的哲理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主张“众生平 等”。婆罗门教认为神主宰人的命运,神人当然不 平等;种姓之间也无平等可言。佛教则认为神与人 及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 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佛教的心理 学学说认为,人的苦恼来源于各种不可能实现的欲 望,所以欲望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人的欲壑难填, 相反,放弃欲望却能带来极大程度的满足和安宁, 进入心灵中的涅槃状态。佛陀认为,无我同自私相 比更为现实,无我能使人满足。佛陀的终极目的同 吠陀哲学家一样,就是要通过培养忘我精神来完全 废除果报,使出生、受苦悲剧的轮回不复存在。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八正道:
从理论上领悟佛陀所宣扬的教义,以提高信徒 的宗教智慧;
从静坐中体验佛陀所宣扬的境界,以提高信徒 的宗教修养。
八正道:正见即信仰正;正思维即 决心正;正语即言语正;正业即行 为正;正命即生活正;正精进即努 力正;正念即思念正;正定即精神 集中禅定正
苦谛是佛教讲道的起点,也就是从人生的各种苦恼 现象说起。苦谛,宣扬人生有生、老、病、死、求 不得、怨憎、别离、身心八种苦。
集谛,说明形成苦的各种原因。佛教认为苦的根源 在于各种欲望,而各种欲望又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满 足。苦是以前欲望的果,果又成了以后的因,因果 相袭,人生轮回不已。
灭谛,说明佛教的目的是要消灭苦,佛教认为消灭 苦的关键在于消除欲望。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乔达摩·悉达多与佛教的建立
➢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创始人, 原为迦毗罗卫国的王子,29岁 时突然离开宫廷出门修行。成 道之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 鎏金像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八正 道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敦煌壁画上的婆罗门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刹帝利作为第二等级,由王族和军事行 政贵族集团组成,他们被视为社会臂膀, 即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机器的人员。刹帝 利和婆罗门一样是拥有大量土地奴隶的 统治阶级,甚至更富于婆罗门,因为整 个战争掠夺和国家收入是由他们直接占 有的。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第三等级吠舍是整个社会的支持者和供 养者,意即养活整个社会的工农劳动群 众,包括从事农牧工商各行各业的平民 大众。
• 种姓制度的内容
➢种姓制度别称瓦尔那制。是古代印度在吠 陀时代,随着奴隶制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 分化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等级体 制。瓦尔那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 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作为第一等级, 在社会上就有首脑之 尊,其他各等级对其 应敬重礼让,婆罗门 由主管宗教祭祀的氏 族贵族组成。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 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崇拜。他们既畏 惧自然的威力,又不得不依靠自然的恩 惠,于是把各种自然现象想象为人格之 神,以献祭和祈祷方式求神消灾赐福。 早期祭祀比较简单,也不存在比较抽象 的宗教哲理。这种简单的宗教,到后期 吠陀时代逐渐发展成为有完整体系的婆 罗门教。
➢首陀罗为第四等级,指被压迫在社会最 底层的劳苦大众,由被征服的非雅利安 各族组成。他们在政治、法律、宗教上 失去一切权利,处于不受保护,冤苦无 处申诉的低贱地位。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 种姓制度的影响:
阻碍印度文明的进步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沙门思潮
➢沙门思潮兴起于列国时代(公元前6-4世 纪),是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思想流派, 其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的重要内容。沙 门(Samana),意为勤息、息心、净志, 是对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 的总称。
➢交通便利 ➢气候:亚热带、适宜农耕 ➢地形:恒河提供水源
土质肥沃 沿海平原 ➢印度文明的特点
轴心时代
哈源自文库巴文化的遗迹
• 哈拉巴文化
➢旧石器时代:至少20万年之前 ➢公元前8000至前5000年:新石器社会(印度河
以西的伊朗高原附近) ➢公元前3000年左右:新石器社会在南亚次大陆
广泛建立,村落增多,有些已经发展成为初具 规模的城市,成为印度社会的管理中心。 ➢举世皆惊的哈拉巴文化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佛陀的伦理学强调积极精神而不是消极态度, 宣扬博爱,为人服务以及助人为乐等。他反 对把思想强加于人,相信讨论和榜样的力量 是唯一有效的树立真理的手段;他是伦理改 良者而非社会改革者,没有对种姓制度作过 直接的抨击,在佛教信徒团体中无种姓之分。 佛教的哲学基于唯物主义,主张除物质以外 无他物,灵魂非实体。由于物质处于不断变 化之中,经常改变形式,所以一切事物都不 是永恒的,只有变化的法则——生长与消灭 才是永恒的。
➢“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共有4部。“吠陀” 是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 汇编,虽然主要是宗教内容,但也包含一些雅 利安的早期历史。
➢《梨俱吠陀》(约公元前12至公元前9世纪) ➢《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约公元前9至公元前6世纪) ➢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期,又逐渐出现了解释吠
海,南抵德干高原,控制北印度东西海 岸,迁都华氏城。 ➢笈多王朝的衰落
公元5世纪以后,笈多王朝走向衰落; 6世纪末,帝国分崩离析 “戒日帝国”的兴起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复兴后婆罗门教的新变化
➢“印度教”——复兴的婆罗门教 ➢笈多王朝对印度教的扶植 ➢对原有婆罗门教烦琐内容的改造 ➢对佛教不杀生、业报解脱理论的吸收 ➢思想弊端依然显而易见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印度文明中古时期的到来
➢笈多王朝的扩张 ➢“超日王”的统治与扩张:西至阿拉伯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根据考古学断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至 公元前1750年,具体地说,其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 2300至公元前2000年,周边地区约为公元前2200 至公元前1700年。
➢农业:镰刀等农具的发明;大麦、小麦的种植;椰 枣、果品;牛羊的驯养——“印度河的赠礼”
➢手工业:青铜器;金属加工技术;棉纺织业;商业; 海外贸易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梵天是世界精 神、最高主宰、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 皆属梵天所创,而且只有梵天是实,其他一 切皆为虚幻。婆罗门教把解释、宣传这一教 义的婆罗门祭司僧侣,崇奉为人间的最高等 级。他们编造了一个神话:诸神对原始巨神 普鲁沙的分割。形成了四个种性。
梵 天
梵天
笈多王朝 时期的释 迦牟尼像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
➢关于佛教在印度的衰落,由于摩揭陀的历史, 从公元前30年甘婆王朝灭亡后,直到公元4 世纪初期笈多帝国兴起时止,300多年的史 实模糊不清。孔雀帝国灭亡后的西北印度不 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大夏,而后又有 安息和塞种人的入侵,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具 体情形也变得模糊不清。
年的历史模糊不清。 ➢公元320年,旃陀罗·笈多定都华氏城,建立帝国,
印度历史进入笈多王朝统治时期。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婆罗门教的复兴
➢孔雀帝国时期奴隶制的新变化:
雅利安人沦为奴隶现象受到限制; 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种姓制度面临的危机 ➢婆罗门法律文献对种姓制度的补充和解
释:
四大种姓依然是种姓制度的基础,但承认 “杂种姓”的存在。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阿育王与佛教的弘扬和传播
➢孔雀帝国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阿育王 用武力扩展了帝国疆域后,帝国内不同 地域和不同部落之间差别很大,种姓之 间矛盾严重,各种教派之间斗争激烈。
印度秣菟 罗考古博 物馆藏笈 多时期佛
头像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为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 阿育王急需一种超出各教派之上、又能为各派 都接受的宗教主张,以确立趋同意识。因此, 帝国建立后,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法,宣扬仁爱 和慈悲;鼓吹宗教宽容和容忍,要人们尊重他 人教派。
➢市政建设:精心设计的街道;双层房屋的出现;先 进的排水设备
➢社会关系:社会分化;哈拉巴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哈拉巴文化的衰亡
➢到公元前1900年以后,哈拉巴社会就进入衰亡期。 ➢衰亡原因的假说:
外族入侵(《梨俱吠陀》的记载) 生态环境的退化 自然灾害 ➢人们难以维系复杂的城市社会,哈拉巴和摩亨佐•达 罗等大城市逐渐遭到遗弃,到公元前1500年前后, 哈拉巴城市全部崩溃。
➢莫普德博士的解释: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孔雀帝国的衰亡
➢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末代国王被其将军普沙密 多罗·巽伽所杀,巽伽王朝建立。
➢公元前75年,宫廷政变,甘婆王朝取代巽伽王朝。 ➢公元前30年甘婆王朝被南印度安德罗所灭。 ➢自此后知道公元4世纪笈多帝国兴起,印度有300多
吠陀时代
➢印度的历史从吠陀时代开始才有文献纪录, 部分原因是,雅利安人迁入印度后,过了大 约1000年才有文字体系;而主要原因则在于, 这种文明和哲学特别强调无时间性的重要, 相对忽视一时的事件。
➢雅利安人早期并没有使用文字,只是通过口 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许多诗歌,最早的作品 就是《吠陀》。
吠陀时代
陀的文献,即《梵书》和《森林书》、《奥义 书》。
吠陀时代
➢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氏族部落组织解体,逐渐向 阶级社会迈进。
➢后期吠陀时代:
➢经济活动:铁器的推广,农业的发展,劳动分工加强; 交换的发展,商业的兴起;奴隶制的发展。
➢社会组织:结束了军事民主制阶段,形成了国家。
➢思想:《奥义书》确立了一种怀疑主义和大胆思考的 传统,内容驳杂,思想不拘一格。但其主要观念是唯 心主义一元论和泛神论思想。承认世界的灵魂梵天是 最高存在;物质世界是虚幻的;灵魂可以轮回转世; 与绝对存在物融为一体,才能解脱轮回,并得到安 定——即梵我一致。
种姓与吠陀
——古印度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周巩固教授
内容提要
•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吠陀时代 •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 •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变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古印度概述
➢古代的“印度”:包括印度、不丹、尼泊尔、 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还利用原始的万物有灵和灵魂 转移说,创造出一套灵魂投胎转世的 “业力轮回”论,认为人在死后投胎, 也就是所谓轮回,是由生前造业好坏决 定的,为善者得报,来世富贵,为恶者 得报,来生受罪,如此等等。因此婆罗 门教强调尊法行善,要人民安于现状, 忍受一切苦难。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的哲理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主张“众生平 等”。婆罗门教认为神主宰人的命运,神人当然不 平等;种姓之间也无平等可言。佛教则认为神与人 及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 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佛教的心理 学学说认为,人的苦恼来源于各种不可能实现的欲 望,所以欲望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人的欲壑难填, 相反,放弃欲望却能带来极大程度的满足和安宁, 进入心灵中的涅槃状态。佛陀认为,无我同自私相 比更为现实,无我能使人满足。佛陀的终极目的同 吠陀哲学家一样,就是要通过培养忘我精神来完全 废除果报,使出生、受苦悲剧的轮回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