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种姓与吠陀——古印度文明
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与种姓制度
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与种姓制度印度,这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以其独特的古代文明和独有的社会制度闻名于世。
在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中,种姓制度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就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以及种姓制度进行探讨。
注意,本文不再重复标题,且不使用指示词以及编号。
1. 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印度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哈拉潘文明和摩亨佐达罗文明时期。
这两个文明的兴起标志着印度古代文明的发展。
这些文明古迹的发现显示了当时居民的高度农业技术和城市规划能力,据信这为后来“雅利安人”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2. 种姓制度的产生种姓制度被认为是印度社会组织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它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之后。
根据《吠陀经》的记载,雅利安人将社会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即婆罗门(贤者)、刹帝利(战士)、婆奴(农民)和苏达拉(工匠与奴隶)。
每个种姓都被赋予特殊的职责与权利,并且在社会中有明确的地位。
3. 种姓制度的特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在于,它是以出生为基础的社会等级制度,意味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其出生时所属的种姓所决定的,难以被改变。
每个种姓都有特定的职业和社交规则,各种姓之间的交流限制也非常严格。
种姓制度还给予了婆罗门种姓最高的地位,并将其置于社会的最顶层。
4. 种姓制度的影响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造成了极度的社会分化和不平等。
人们的权利和机会被严重限制,社会流动性极低。
这导致了阶层之间的紧张和矛盾。
其次,种姓制度导致了社会的碎片化,不同种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受到了限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古代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5. 反思与现状如今,尽管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已被废除,但其影响仍然存在。
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种姓意识仍然根深蒂固。
不过,近年来,印度社会对种姓制度进行了广泛的辩论和反思。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种姓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对实现社会平等提出了呼声。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社会结构的核心,深刻地影响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秩序。
种姓制度根据人们的出生和社会地位将整个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拥有特定的职责和权益。
本文将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进行全面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复杂而独特的社会制度。
一、种姓制度的起源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早期印度社会的阶层划分,它最初是基于人们的职业和社会地位而形成的。
当时,社会被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婆罗门(最高种姓,负责宗教事务和学问)、刹帝利(贵族和统治阶层)、吠舍(商人和农民)、苏达拉(最低种姓,负责卑微的劳动工作)。
这种划分是基于人们的神圣性和分工原则,认为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角色和义务。
二、种姓的衍生与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姓制度进一步发展并分化为更多的细分种姓。
这些细分种姓称为贤者(职责是教育和指导)、士兵、商人、农民、手工艺人等等。
这种细分的目的是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劳动分工,同时也加强了种姓之间的差异和地位的决定性。
三、种姓制度的特征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的社会中具有以下特征:1. 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使得每个人的地位和职责都被严格规定,任何跨越种姓的尝试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惩罚。
2. 社会封闭:种姓制度使得社会形成了明确的等级结构,并且种姓之间的流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人们通常被限制在自己所出生的种姓中,继承父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
3. 职业固定性:种姓制度将每个种姓与特定的职业联系在一起,人们通常只能从事与自己种姓相对应的工作。
这限制了人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4. 婚姻限制:种姓制度也对婚姻产生了重大影响。
通常,人们只能与同种姓的人结婚,与其他种姓的人结婚被社会视为不道德且不可接受的。
四、种姓制度的影响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对社会和个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社会不平等:种姓制度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种姓地位的不同导致了财富和权力的不均分配。
2. 社会团结与分裂: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但也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阶级之间的对立。
介绍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介绍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根据人们的出生和职业来划分不同的社会阶层。
这个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印度的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
根据古印度教的经典《吠陀经》的记载,种姓制度最初被分为四个主要的阶层,即婆罗门(Brahmins)、刹帝利(Kshatriyas)、吠舍尼(Vaishyas)和贱民(Shudras)。
每个阶层都有不同的责任和特权。
婆罗门是社会最高阶层,负责宗教事务和祭祀活动。
他们被认为是智者和知识分子,因此享有很高的尊重和特权。
刹帝利是统治阶层,负责国家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他们是王室和贵族家族的成员。
吠舍尼是商业和农业阶层,负责商业和农业活动。
贱民是最低阶层,被认为是劳动阶层,为其他三个阶层提供服务。
除了这四个主要阶层,种姓制度还包括了很多次要的社会群体,如婆羅門之下的相对低下的文職和武職,以及各种各样的职业和手工业者。
这些次要的社会群体被称为“茹西”(Jatis),它们在古代印度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社会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的依据。
每个人在出生时被赋予了特定的身份,无法改变。
这种制度也为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一个框架。
然而,种姓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公平之处。
一方面,它限制了社会流动性,使得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种姓制度导致了社会不平等和歧视。
贱民和次要种姓群体常常受到歧视和剥削,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主流之外。
在现代印度,种姓制度仍然存在,但被法律禁止歧视和剥削。
印度政府实施了各种措施来提高贱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福利。
尽管如此,种姓问题仍然是印度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并需要长期的努力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第四讲:印度教(一)
(一)经典
• 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是吠陀。中国古代史籍中 音译为毗陀、薜陀、围陀,意译为明论、知论。
• 愿意为宗教的知识,后转化为对于婆罗门教、 印度教经典的总称。 • 从广义上说,吠陀是用吠陀梵文写作的一些西 北印度文献的汇总,是关于神的颂歌和祈祷的 文集;约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到前十世纪间形成, 它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 • 从狭义上说,吠陀只是指吠陀本集。
• 3、森林书
• 是梵书的附属部分,因在森林中传授而得 名。它不仅包括对祭祀的仪式和方法的说 明,同时也涉及祭祀的意义,宇宙和人生 的奥秘,人和自然、神的关系等哲学问题。
• 4、奥义书 • 森林书的附属部分,也是吠陀的最后部分。它往往和森林书相 混,不易辨别。 • 它的梵文原意是“近坐”、“秘密的相会”,引申而成为师生 对坐所穿的秘密教义。 • 奥义书也被称为“吠檀多”(意为“吠陀的末尾”或“吠陀的 最高意义”)。 • 流传下来的奥义书有200多种,一般认为成书于公元前7~前5世 纪,最晚的是十六世纪的作品。 • 奥义书内容极为庞杂,且相互矛盾,其中古老的部分据考证为 13种,重要的有《广森林奥义》和《唱徒奥义》等。 • 奥义书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摆脱宗教神话的内容,以探讨人的 本质、世界的根源、人和精神世界的关系、死后的命运等哲学 的问题。因此有人认为奥义书的哲学思辨是与吠陀的祭祀仪式 主义相对立的。
• 奥义书也规定了各种种姓断灭轮回的解脱 方法,主要是证悟梵我同一和从事艰苦卓 绝的修行,即苦行、布施、不杀生(即非 暴力)、实语、禁欲、同情等。
(四)祭祀
• 祭祀万能是婆罗门教的重要纲领之一。 •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以前,其宗教信仰可能与波斯有很多 相同之处,崇拜象征光明的火神,但没有偶像崇拜。 • 在次大陆定居并与土著结合之后,他们发展了祭祀仪式。 • 据《梨俱吠陀》的记述,可以推知当时火祭已很盛行,祭品主 要是牛乳、谷物、苏摩酒、肉类等。 • 著名的《原人歌》虽然已提到“诸神以人为牺牲”,但人祭可 能还没有成为规定的仪式。 • 《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以及各种梵书中对祭祀的意义、 赞歌、咒术、仪轨、祭官等都有了较系统的规定与说明。 • 在经书中又进一步作了发挥,并附以繁琐的注解。 • 祭祀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祭和天启祭或称火祭两类。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早期阿里扬托文明。
这个制度基于一种社会组织的原则,其核心观念是将社会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种姓,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权力、权益和义务,而这些特权和义务是通过出生遗传来确定的。
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主要有四个主要的种姓。
婆罗门是最高的种姓,代表着知识、学问和宗教。
他们是唯一被允许阅读和传授吠陀经文的人,也是唯一被允许担任祭司、教师和学者的人。
其次是刹帝利(军人和统治者)、维沙士雅(商人和农民)和苏德拉(工人和奴隶)。
这种种姓制度要求人们在自己出生的种姓内保持地位,禁止跨种姓婚姻和职业。
种姓制度对古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造成了社会的极度分裂和不公平。
堂兄弟之间可能属于不同的种姓,即使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完全相同。
这使得低种姓的人在社会中遭受歧视和压迫,限制了他们的机会和权益。
其次,种姓制度导致了职业的固定和社会流动的缺乏。
人们在出生时就被分配了一个特定的职业,无法改变或进入其他的职业。
这使得社会流动变得困难,限制了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机会。
种姓制度还威胁到印度社会的和谐和团结,因为人们不再把自己视为印度人,而是将自己的身份和忠诚归属于自己的种姓。
然而,种姓制度不仅仅是负面的一面。
在其中一种程度上,它也起到了社会组织和秩序的作用。
种姓制度通过规定每个人的角色和义务来维持社会的稳定性。
人们在各自的地位上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从而使整个社会运转得更加和谐。
种姓制度也促进了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社区和规则,这使得人们在相互支持和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社会团结和互助精神为社会带来了稳定和发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姓制度逐渐变得僵化和不利于社会进步。
它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创造力,并剥夺了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种姓制度也成为了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的源泉,导致了许多社会动荡和不满。
在现代印度,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尽管法律和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消除人们的种姓歧视。
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与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与种姓制度古代印度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明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里,种姓制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而吠陀时期则是种姓制度最初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与种姓制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印度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吠陀时期的背景概述吠陀时期,也被称为早期婆罗门时期,大约跨越了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500年的时期。
在吠陀时期之前,印度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种姓制度,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由财富、职业和氏族来决定。
然而,随着雅利安人(印欧语系的印度移民)的到来,印度社会开始发生剧变。
二、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 吠陀时期标志着种姓制度的初步形成。
吠陀文献中记录了四个主要的种姓(或叫做“吠陀”):婆罗门(负责宗教事务和学问)、刹帝利亚(军事阶层)、维沙(商人和农民)和苏德拉(劳动者和奴隶)。
2. 种姓制度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吠陀时期的宗教信仰与牛神和火神密切相关,据信吠陀时期的人们相信不同的种姓由不同的神创造,各自具备不同的天职与责任。
3.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姓制度变得越加复杂。
除了四个主要种姓,还出现了半种姓、超种姓、外来种姓等。
这种不断分化的趋势导致社会结构变得非常复杂,且人们的社会地位往往与出生即定。
三、种姓制度的影响与后果1. 制度的稳定性和秩序。
种姓制度提供了社会秩序和稳定,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身份和责任。
各个种姓在社会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保持了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2. 社会不平等。
种姓制度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不同种姓的人们享有不同的权力和特权。
婆罗门作为最高种姓,享有最高的地位和特权。
相反,劳动者和奴隶作为最低种姓,处于最低的社会地位。
3. 限制社会流动性。
种姓制度对社会流动性形成了巨大的限制,人们的身份和地位往往由出生决定,无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限制了人们的发展和追求更好生活的机会。
综上所述,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和种姓制度密不可分。
种姓制度在吠陀时期得到初步形成和发展,并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文明吠陀时代的奥秘
古代印度文明吠陀时代的奥秘古代印度文明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其中吠陀时代是其重要的时期之一。
吠陀时代是印度教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印度文化和哲学迅速发展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古代印度文明吠陀时代的一些奥秘。
吠陀时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
这个时期的印度社会是以部落为单位的,文化与宗教的传播主要通过口头传统进行。
吠陀是一系列经文的集合,是当时宗教仪式和祭祀的核心内容。
吠陀以梵语写成,包括四部吠陀经,分别是《利吠陀》、《萨摩吠陀》、《亚吠陀》和《阿达尔瓦纳》。
这些经文是当时印度社会的重要文化遗产,记录了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吠陀经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对古代印度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是梵天的崇拜。
吠陀时代的人们相信,梵天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持者,是最高的神灵。
他们通过各种祭祀仪式来祈求梵天的保佑和恩赐。
这些仪式包括祭祀火神、太阳神和其他神灵,人们相信这样可以获得幸福、繁荣和灵感。
此外,吠陀时代的经文还包含了关于生命和宇宙起源的探讨。
根据吠陀经文的描述,宇宙起源于原初的混沌状态,被创造者梵天变化为有序世界。
人类和其他生物也是从梵天的身体不同部位演化而来。
这个观点对印度后来的宇宙观和生命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吠陀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农业为基础,人们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吠陀经文中还记录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对今天的印度社会和宗教仪式仍然有着重要影响。
尽管吠陀时代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奠定了后来印度教和印度文化的基石。
吠陀经文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仪式成为印度教的核心内容,至今仍然是印度教徒信仰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古代印度文明吠陀时代是印度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吠陀经文作为当时印度社会的核心文化遗产,记录了人们的信仰、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
它不仅对于古代印度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印度今天的社会、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文明
四、佛教的兴起与衰落
◎ 背景: 前6世纪社会成员的分化与新旧势力
的消长,导致意识形态的相应变化,进 而形成诸多思想流派抑或思潮,其共同 倾向是挑战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和婆罗门 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神圣地位。 ◎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约前563-486年), 尼泊尔,刹帝利种姓, 29岁出家,36岁得道成佛, 80岁进入涅磐。
六、成道
太子于菩提树下 摄心端坐,勇猛 精进,终于第四 十九日之上半夜 悟四谛理,中半 夜悟十二因缘, 下半夜目睹明星, 证无上正等正觉
七、说法
世尊感于众生迷失 本觉,沉沦苦海, 故于成道后,游历 四方,化导群伦, 欲令众生悟佛知见、 回归本觉、离苦得 乐。 终其一生,说 法四十九年,谈经 三百余会,所度有 情,其数无量。
印度苦行僧在菩提树下修行 /泡在恒河里
印度苦行僧常以“苦行”的方式来追求“真知”。印度苦行僧 头发20年不剪 意味为信仰献身
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神话: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用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了 四个不同的种姓。他的口变为婆罗门(僧侣贵族),双臂变为刹帝利(王族官吏、 双腿变为吠舍(一般公社成员),两脚则变为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种姓流行使印度民族概念淡化了。在印度的历史上,为什么 国家难于统一、外族十分易于入侵?可能种姓制度是重要原 因之一。
种姓制度使印度社会具有超稳定性,因为职业是固定的, 等级是固定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是固定的,经济关系也是 固定的。在印度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改朝换代和外族入侵 的事件,但都未能触动种姓制度。
印度北部与中亚之间的相互影响超过印度北部与半岛南部之 间的相互影响。
文化的统一性,在这块地域上产生了与周边地区完全不同的 文化,十分独特,也十分有生命力。
揭秘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宗教信仰
揭秘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宗教信仰古代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织的国家,其种姓制度与宗教信仰在当时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揭秘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以展示这一古老文明的独特之处。
一、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根植于印度教的社会等级体系,将社会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陀和苏达拉。
这些种姓基于个人出生而被确定,一生下来就被分配到对应的种姓群体中,并且无法改变。
婆罗门种姓是印度最高的种姓,被视为祭司和智慧的象征。
他们负责宗教事务和传统教育,享有特权和社会地位。
刹帝利种姓是军事和统治阶层,担任国王、贵族和政府官员等重要职位。
他们被赋予权力和掌握国家资源的特权。
吠陀种姓主要从事商业和商贸活动。
他们是印度社会中的中产阶级,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苏达拉种姓是印度社会中最低的种姓,被认为是贱民和劳动阶层。
他们从事与清洁和低声札务相关的工作,如清洁工、司机和农民等。
这种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社会中严格遵守,社会等级之间的联系非常有限。
每个种姓群体都有自己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不同种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非常有限。
二、古代印度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在古代印度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印度教和佛教都起源于这里。
印度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信仰万神之神。
印度教中的神是多种多样的,每个神都有自己的特定目标和意义。
印度教徒相信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的原则,他们相信通过积累善行和加强个人精神修养,可以在来世获得更好的生活。
佛教是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所创建的宗教,起初是作为一种批判印度教种姓制度和宇宙观的思想体系而兴起的。
佛教强调个人的修行和灵性追求,提倡通过摒弃贪欲和培养慈悲心来追求解脱和救渡众生。
除了印度教和佛教之外,古代印度还有其他一些宗教信仰,如耆那教和锡克教等。
无论是哪种宗教信仰,信仰者都会根据自己的宗教教义和实践信仰。
三、种姓制度与宗教信仰的关系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宗教信仰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印度的吠陀文明与种姓制度
古印度的吠陀文明与种姓制度古印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个独特而庞大的文明,其吠陀文明与种姓制度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吠陀文明的特点以及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古代印度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出现了吠陀时期,吠陀时期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阶段之一。
在这个时期,古印度的宗教、社会制度开始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
二、吠陀文明的特点吠陀文明是古代印度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之一,它基于印度教的宗教信仰,并将宗教纳入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
吠陀文明的主要特点包括:1. 宗教性质:吠陀文明是宗教性质的文明,它将宗教的教义和实践纳入社会生活中。
2. 宗教文献:吠陀文明的核心是宗教经典《吠陀经》,该经典包含了印度教的教义、仪式和祭祀等内容。
3. 牧师阶层:吠陀文明中的重要角色是牧师,他们负责宗教仪式和祭祀,具有崇高的地位。
4. 社会分工:吠陀文明将社会划分为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即婆罗门、刹帝利、贵族和劳动者,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责任和地位。
三、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在吠陀时期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的。
种姓制度基于吠陀文明的宗教信仰,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
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宗教信仰: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的宗教信仰,根据吠陀经的说法,人类是由神创造的,并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属于自己种姓的身份。
2. 社会等级: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等级,包括婆罗门、刹帝利、贵族和劳动者。
每个种姓都有不同的职责、权益和地位。
3. 社会秩序:种姓制度通过为每个人分配一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不同种姓之间严格限制婚姻和社交关系,确保了种姓的纯洁度。
4. 社会福利:种姓制度也为不同的种姓提供了不同的社会福利,例如,婆罗门享有最高级别的教育和财富,而劳动者则享有较低级别的福利。
四、吠陀文明与种姓制度的影响古印度的吠陀文明和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文化
大梵天 Brahma 妻子为文 艺女神辩 才天,辩 才天是从 梵天的拇 指上生出 来的。
毗湿奴 Visnu 遍入天 妻子为 财富女 神吉祥 天女
湿婆 Siva 大自 在天 妻子 为 雪山 女神
天 神 与 阿 修 罗 的 战 斗
二、古代印度文学
• 三个时期: 三个时期: • 1. 吠陀时期文学 ( 公元前 世纪 世纪—— . 吠陀时期文学( 公元前15世纪 世纪、 前5世纪、雅利安祭司) 世纪 雅利安祭司) • 2.史诗时期文学(公元前 世纪 世纪——公 .史诗时期文学(公元前5世纪 公 元后3、 世纪 苏多歌手) 世纪、 元后 、4世纪、苏多歌手) • 3. 古典时期文学 ( 公元前后 . 古典时期文学( 公元前后——12世 世 职业作家) 纪、职业作家) 。
• 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化的发源地。 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化的发源地。 • 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前3000多年时已经 多年时已经 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前 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初具规 模的城市居民点,还有文字符号和图画。 模的城市居民点,还有文字符号和图画。 这是印度河流域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 (Dravida)创造的古老文化(公元前 )创造的古老文化( 2500—前1750)。公元前 世纪,随着雅 )。公元前 世纪, 前 )。公元前18世纪 利安人的入侵,达罗毗荼文明消失。 利安人的入侵,达罗毗荼文明消失。
广义的吠陀文学
• 除了《吠陀本集》外,还包括《梵书》 (15部)、《森林书》(8种)、《奥 义书》(200多种)。
吠陀语
• 《吠陀本集》大都使用诗体,所使用 的语言叫“吠陀语”,它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拼音文字之一,从左到右横写, 属于印欧语系,是印度的“雅语”, 有如中国的“文言文”,也是印度古 典梵语的前身。
古代印度文明学习教材PPT课件
• 5、印度河谷文明衰落的原因 • 印度河文明的中心地区哈拉帕城与摩亨佐 · 达 罗城在公元前2000年达到了顶峰时期,到公元 前1750年左右骤然衰落。关于这一文明衰落的 原因,迄今为止,争论不断,大致有“雅利安 人入侵说”(时代不符)、“河流改道说”、 “洪水说”、“环境恶化说”、“水源交叉污 染说”等等。此外,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 大利学者钦吉曾提出了另一个标新立异的看法: 公元前1750年,一艘外星人乘坐的核动力飞船 在印度上空游弋时因故爆炸,殃及地上居民, 毁灭了印度河文明。但多数学者对此说尚不敢 苟同。
• 2、城市文明 • 沿着印度河,分布着几十个城市。在已发掘的 约70个中心城市中,摩亨佐· 达罗和哈拉帕是两 个主要遗址。二城虽相距644公里,但相似之 处颇多。城市明显看出是统一规划的产物(规 模、布局、用砖)。摩亨佐· 达罗遗址保存最好。 上城的中央建筑物是一个大浴池,以烧砖砌成, 沥青抹缝,以防渗漏。浴池的东北部也有一个 建筑群,其中有一座大厅(可能是会议厅)。 浴池的西部有十余间大粮仓,通风良好,可保 持仓内干燥。下城是居民区和商业区。
二、印度河谷文明
• 1、印度河谷文明的分布 • 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在印度河谷,分布着许多 城市遗址,最主要的有哈拉巴(Harappa) ,摩亨 佐· 达罗(Mohenzo Daro) 。这些遗址和文物被冠名 为“哈拉巴文化”,也被称为印度河谷文明。这 一文明的大致年代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至公元前 1500年。文明的分布范围:印度河口以北、以南 海岸为底边,朝东北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麓 丘陵地带。创造这一文明的民族较普遍的看法是 达罗毗荼人。
• 印度的气候受季风影响很大。在通常情况下, 每年的六月,包含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水汽的季 风向东北方向横扫大陆,带来大量,但不规则 的降雨。洪水常常泛滥成灾。印度也还常常遭 遇干旱,特别是南印度。由天灾引起的反复发 生的饥荒给印度历史打上了烙印。 • 此外,印度雅利安人在他们的次大陆上与外界 隔绝的程度也远不及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人。 印度西北部的山脉不是不可逾越的 ,实际上, 在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北部与中东和中亚之间 的相互影响超过印度北部与半岛南部之间的相 互影响。 因此,这里成了种族和文化的大熔炉。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指古印度社会对人们根据出生的阶层和职业进行分层的制度。
这个制度在古印度的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
根据种姓制度,古印度社会被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包括婆罗门、刹帝利、吠陀和苏达拉。
婆罗门种姓在社会上处于最高的地位,他们主要是负责宗教事务和教育。
刹帝利种姓是统治阶层,他们通常担任政治家、军事将领和行政官员。
吠陀种姓是商人和商贩,他们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苏达拉种姓则是最底层的劳动者,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艺。
种姓制度不仅限制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职业选择,还规定了他们的婚姻和生活方式。
按照种姓制度,一个人的婚姻必须在其社会地位和种姓范围内选择配偶。
婚姻是种姓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种姓制度在古印度社会中具有很强的束缚力。
种姓之间严格保持社会和经济的隔离,阻止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公正。
每个种姓都有特定的职业和行为规范,人们被束缚在自己的种姓中,很难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另外,种姓制度也给古印度社会带来了不平等和歧视。
婆罗门种姓在社会上享有特权和权力,而苏达拉种姓则被歧视和压迫。
种姓制度也加剧了性别不平等,对女性的歧视更加明显。
尽管种姓制度有很多负面影响,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古印度社会提供了一种组织和秩序。
种姓制度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秩
序,且在宗教和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虽然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但在现代印度社会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层和歧视问题。
印度政府通过法律和措施试图减少种姓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并鼓励社会流动与公平。
世界文明史小知识_印度种姓制度
世界文明史小知识_印度种姓制度在谈印度的种姓制度之前,有一点需要提醒你注意,那就是种姓制度并不是印度文明独有的。
在东亚、东南亚、西亚以及西非等很多的地区,都有类似种姓制度这样的划分。
比如,古代波斯的种姓制度就和印度的非常相似。
他们有着相同的祖先,都是印欧部落雅利安人的后代。
跟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对比来看,古代波斯也有四个等级,分别是僧侣、武士、文官和平民。
前三个阶层的人,都是外来的雅利安人,在社会上地位和身份较高。
而第四种则是当地的原住民,地位很低。
再比如,古代朝鲜从11世纪开始到近代之前,也实行着包括六个等级的种姓制度。
最高等级是,两班(分为文班和武班),他们是古代朝鲜的贵族阶级。
下一个层级是中人,属于社会上的富裕阶层。
再下是常民,普通百姓。
这里的常民,通常指的是有些资产的农民,或者城市居民。
在常民之下,朝鲜还有代表下等百姓的贱民阶层,以及白丁阶层。
这两个阶层的人,通常是那些一无所有的百姓。
不过,以上这五等都还是自由民,朝鲜还有第六等人,就是奴婢,奴婢是没有人身自由的。
另外,在古代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种姓制度的划分。
比如公侯伯子男,或者把人按照身份分为士、农、工、商,等等。
虽然农民和工匠中的下一代人也有可能成为官员,也就是进入到士绅阶层,但是总的来讲,古代中国的阶层也是非常固化的。
综合来看,其实这些种姓制度,或者类似种姓制度的社会划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印度著名的社会学家古里(Govind Sadashiv Ghurye)就对此总结出了六个核心特点,任何社会等级制度如果具有了这六个特点,都可以算作广义上的种姓制度社会。
第一,根据出生划分阶层;第二,各阶层有明显的高低等级之分;第三,各阶层有社交限制;第四,各阶层的居住地是彼此隔离的;第五,各阶层有不同的职业,而且通常是子承父业;第六,各阶层之间禁止通婚。
好,听完了这六条标准,我相信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想到了,其实很多早期文明的等级划分制度都符合这几个特征。
印度种姓制度及古印度法的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及古印度法的影响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种姓制度”与古印度法及其影响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同时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摩奴法典是其代表性的法典.它以婆罗门为中心,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而这种影响力也深深渗透进了古代印度的法制中.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同时,它还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由于这四大等级和四大特征,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分化出严格的阶级,整体社会法制也围绕着这一制度为中心展开.从古代印度立法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它对种姓制度的严格维护,强烈地保护着高等种姓的权益,例如在债法中,同时借贷者,对婆罗门收取的月息是2%,刹帝利为3%,吠舍为4%,而首陀罗则为5%,呈现出逐级递增的趋势.婚姻法也严格限定不同种姓的人之间不得通婚.种种诸如此类的规定严格控制了不同种姓的活动范围权限,规定了不同程度的权利和义务,将各等种姓之间界限明确开来,认为的撕裂了整个社会,将各种不平等性发挥到了极致.高种姓享用到了极大特权,而低种姓却背负起沉重负担,不得不说这正是奴隶制印度社会的严重弊端,这一制度下建立起的法制很难有平等公平而言.一切法制均为保证上层种姓利益而设,极大地压迫了下层民众,这在婆罗门教时期尤为突出.随着阶级矛盾尖锐而应运而生的佛教成为国教后,对原本的种姓制度有一定冲击,佛经逐渐成为了立法的渊源,即便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等思想,但这对于种姓制度及受其影响较久的古印度法律并没有太大影响,并没能从真正意义上扭转这种局面.种姓制度依旧影响着印度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回过头来看,从一开始,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能够进入法律中,与婆罗门教有关.约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在印度兴起并很快发展为国教,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无不深深打上了婆罗门教的烙印.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宣扬善恶有因果,业力有轮回;二是声称万物皆为造物主“梵天”所造,但各个种姓是梵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生出来的,高低贵贱迥然不同.为了表示对梵天的敬畏和服从,就必须竭力维护种姓制度.由于婆罗门教成了国家的统治支柱,其祭司遂成为国家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教义也变成了国家法律的主要内容.婆罗门教祭司们将教义编成“法经”、“法典”等,用法律形式将种姓制度固定下来.其中最为着名的一部法典是摩奴法典,它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式的法律典籍,全面阐述了婆罗门教的教义,详细规定了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这种形式的带有明显阶级性的宗教信仰进入法律生活也就催生了明显带有阶级性的法制.由宗教出发进行立法并不是古印度的专利,反观古希伯来法,摩西十诫摩西五经等正是在宗教背景下出现的,但它却并没有融入如种姓制度般严密的等级制度,没有因此将社会人为划开来.即便是在同出于奴隶社会的中国古代时期,阶级性存在的同时并没有如此森严的等级制度,因此,可以说,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出现是一项独特的景观.而其影响力的扩大以致直接左右着古印度法制乃至人们的思想更加凸显出其在古印度巨大的生存空间和潜力.这种巨大的生存土壤的提供在于宗教在古印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就不可避免的使宗教思想广泛的参与进了秩序的创建中来.法律作为规范这些方面秩序的重要工具,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也就成为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既然自身为宗教,更确切的说是婆罗门教所维护统治的工具,因而其极力维护这些也就更加是一件顺水推舟的事.由此可见,宗教在于古代印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种姓制度作为婆罗门教的一项核心,也就自然而然的占据了核心的地位,成为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核心.种姓制度对于印度法律的影响关键在于其本身立法思想,而其着重于纳入宗教,尊崇宗教的思想的指导使这种法制的宗教色彩越发浓厚,将阶级性的分化色彩更将浓墨重彩的画出,将等级的区分划分代替原始的根本歧视。
印度古代文明种姓制度与宗教多样性
印度古代文明种姓制度与宗教多样性在印度古代文明中,种姓制度与宗教多样性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种姓制度是印度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宗教多样性则是印度文化的核心特点之一。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讨论。
1. 印度古代文明的种姓制度印度古代文明的种姓制度源远流长,并在印度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种姓制度是根据人们的出生而决定其社会地位和职业的制度。
种姓分为四个主要类别:婆罗门(最高种姓,负责宗教活动和学问)、刹帝利(统治者和军事人员)、吠舍(农民和商人)以及首陀罗(劳动者和奴隶)。
这个制度将人们分为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秩序维护和社会分工的作用。
然而,也存在着种姓制度带来的不平等和歧视问题。
较低种姓的人被剥夺了平等的机会和权利,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受到了严重限制。
种姓制度对于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印度古代文明的宗教多样性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
佛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宗教都在印度古代文明中发扬光大。
印度教是印度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庞大。
印度教有着复杂的信仰体系和众多的神祗。
印度教教义中强调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
佛教作为一种离世宗教,在印度古代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一些伟大的佛教寺庙和佛塔在印度仍然保存至今。
此外,锡克教也是印度重要的宗教之一。
锡克教强调对上帝的信仰和平等,倡导勤劳和勇敢的生活方式。
锡克教在印度古代文明中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种姓制度与宗教多样性的关系种姓制度与宗教多样性在印度古代文明中有着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种姓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例如,婆罗门种姓与印度教密切相关,刹帝利种姓与佛教相关,吠舍种姓与商业和贸易相关。
种姓制度和宗教信仰在印度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发展中相互作用。
虽然种姓制度存在一些负面问题,但它也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
宗教多样性则为印度的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互补性。
4.古代印度文明
第一节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
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
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
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
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
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一)主要知识点1、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
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
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2、目前大体可以推测,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
(二)名词解释1、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
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
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
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
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
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
2、摩亨佐·达罗: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遗迹之一,位于现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是哈拉巴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巴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良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 000人,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该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
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与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吠陀时期与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的历史长河中,吠陀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而与之紧密相连的种姓制度,则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吠陀时期,约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600 年,是印度文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到来为印度带来了新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雅利安人是一群游牧民族,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语言——梵语,以及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吠陀文献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化遗产。
吠陀本集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这些文献不仅包含了宗教仪式、赞美诗和咒语,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在吠陀时期的经济生活中,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雅利安人开始定居并开垦土地,种植谷物和饲养家畜。
随着农业的发展,贸易也逐渐兴起,人们开始交换商品和服务。
而在政治方面,部落首领的权力逐渐增强,形成了早期的王国。
军事力量在这个时期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部落之间时常会为了争夺资源和领土而发生冲突。
然而,与吠陀时期紧密相连、对印度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将人们分为四个主要的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最高的种姓,他们主要担任祭司和学者的角色,被认为是与神最接近的人。
他们掌握着宗教仪式和知识,负责向人们传授宗教教义和经典。
婆罗门在社会中享有极高的地位和特权,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供养。
刹帝利处于第二等级,主要由国王、武士和行政官员组成。
他们掌握着政治和军事权力,负责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全。
刹帝利的职责是保护婆罗门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吠舍是第三等级,主要包括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等。
他们通过从事生产和贸易活动为社会创造财富,需要向婆罗门和刹帝利缴纳赋税。
首陀罗则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工作,如仆人、工匠等。
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最低,受到其他种姓的歧视和压迫。
种姓制度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
一方面,它与雅利安人的入侵和征服有关。
雅利安人通过武力征服了当地的原住民,并将他们纳入到种姓制度的底层。
第四讲:种姓与吠陀——古印度文明
印度历史进入笈多王朝统治时期。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婆罗门教的复兴
➢孔雀帝国时期奴隶制的新变化:
雅利安人沦为奴隶现象受到限制; 奴隶地位有所改善。
➢种姓制度面临的危机 ➢婆罗门法律文献对种姓制度的补充和解
释:
四大种姓依然是种姓制度的基础,但承认 “杂种姓”的存在。
道谛,说明佛教修道的主张和途径,包括八正道。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八正道:
从理论上领悟佛陀所宣扬的教义,以提高信徒 的宗教智慧;
从静坐中体验佛陀所宣扬的境界,以提高信徒 的宗教修养。
八正道:正见即信仰正;正思维即 决心正;正语即言语正;正业即行 为正;正命即生活正;正精进即努 力正;正念即思念正;正定即精神 集中禅定正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梵天是世界精 神、最高主宰、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 皆属梵天所创,而且只有梵天是实,其他一 切皆为虚幻。婆罗门教把解释、宣传这一教 义的婆罗门祭司僧侣,崇奉为人间的最高等 级。他们编造了一个神话:诸神对原始巨神 普鲁沙的分割。形成了四个种性。
梵 天
梵天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的哲理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主张“众生平 等”。婆罗门教认为神主宰人的命运,神人当然不 平等;种姓之间也无平等可言。佛教则认为神与人 及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 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佛教的心理 学学说认为,人的苦恼来源于各种不可能实现的欲 望,所以欲望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人的欲壑难填, 相反,放弃欲望却能带来极大程度的满足和安宁, 进入心灵中的涅槃状态。佛陀认为,无我同自私相 比更为现实,无我能使人满足。佛陀的终极目的同 吠陀哲学家一样,就是要通过培养忘我精神来完全 废除果报,使出生、受苦悲剧的轮回不复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佛陀的伦理学强调积极精神而不是消极态度, 宣扬博爱,为人服务以及助人为乐等。他反 对把思想强加于人,相信讨论和榜样的力量 是唯一有效的树立真理的手段;他是伦理改 良者而非社会改革者,没有对种姓制度作过 直接的抨击,在佛教信徒团体中无种姓之分。 佛教的哲学基于唯物主义,主张除物质以外 无他物,灵魂非实体。由于物质处于不断变 化之中,经常改变形式,所以一切事物都不 是永恒的,只有变化的法则——生长与消灭 才是永恒的。
➢市政建设:精心设计的街道;双层房屋的出现;先 进的排水设备
➢社会关系:社会分化;哈拉巴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哈拉巴文化的衰亡
➢到公元前1900年以后,哈拉巴社会就进入衰亡期。 ➢衰亡原因的假说:
外族入侵(《梨俱吠陀》的记载) 生态环境的退化 自然灾害 ➢人们难以维系复杂的城市社会,哈拉巴和摩亨佐•达 罗等大城市逐渐遭到遗弃,到公元前1500年前后, 哈拉巴城市全部崩溃。
➢莫普德博士的解释: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孔雀帝国的衰亡
➢公元前187年,孔雀帝国末代国王被其将军普沙密 多罗·巽伽所杀,巽伽王朝建立。
➢公元前75年,宫廷政变,甘婆王朝取代巽伽王朝。 ➢公元前30年甘婆王朝被南印度安德罗所灭。 ➢自此后知道公元4世纪笈多帝国兴起,印度有300多
种姓与吠陀
——古印度文明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周巩固教授
内容提要
•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吠陀时代 •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 •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变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古印度概述
➢古代的“印度”:包括印度、不丹、尼泊尔、 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陀的文献,即《梵书》和《森林书》、《奥义 书》。
吠陀时代
➢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氏族部落组织解体,逐渐向 阶级社会迈进。
➢后期吠陀时代:
➢经济活动:铁器的推广,农业的发展,劳动分工加强; 交换的发展,商业的兴起;奴隶制的发展。
➢社会组织:结束了军事民主制阶段,形成了国家。
➢思想:《奥义书》确立了一种怀疑主义和大胆思考的 传统,内容驳杂,思想不拘一格。但其主要观念是唯 心主义一元论和泛神论思想。承认世界的灵魂梵天是 最高存在;物质世界是虚幻的;灵魂可以轮回转世; 与绝对存在物融为一体,才能解脱轮回,并得到安 定——即梵我一致。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复兴后婆罗门教朝对印度教的扶植 ➢对原有婆罗门教烦琐内容的改造 ➢对佛教不杀生、业报解脱理论的吸收 ➢思想弊端依然显而易见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印度文明中古时期的到来
➢笈多王朝的扩张 ➢“超日王”的统治与扩张:西至阿拉伯
➢“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共有4部。“吠陀” 是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 汇编,虽然主要是宗教内容,但也包含一些雅 利安的早期历史。
➢《梨俱吠陀》(约公元前12至公元前9世纪) ➢《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
(约公元前9至公元前6世纪) ➢在后期吠陀产生的时期,又逐渐出现了解释吠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根据考古学断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至 公元前1750年,具体地说,其中心地区约为公元前 2300至公元前2000年,周边地区约为公元前2200 至公元前1700年。
➢农业:镰刀等农具的发明;大麦、小麦的种植;椰 枣、果品;牛羊的驯养——“印度河的赠礼”
➢手工业:青铜器;金属加工技术;棉纺织业;商业; 海外贸易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还利用原始的万物有灵和灵魂 转移说,创造出一套灵魂投胎转世的 “业力轮回”论,认为人在死后投胎, 也就是所谓轮回,是由生前造业好坏决 定的,为善者得报,来世富贵,为恶者 得报,来生受罪,如此等等。因此婆罗 门教强调尊法行善,要人民安于现状, 忍受一切苦难。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吠陀时代
➢印度的历史从吠陀时代开始才有文献纪录, 部分原因是,雅利安人迁入印度后,过了大 约1000年才有文字体系;而主要原因则在于, 这种文明和哲学特别强调无时间性的重要, 相对忽视一时的事件。
➢雅利安人早期并没有使用文字,只是通过口 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许多诗歌,最早的作品 就是《吠陀》。
吠陀时代
➢交通便利 ➢气候:亚热带、适宜农耕 ➢地形:恒河提供水源
土质肥沃 沿海平原 ➢印度文明的特点
轴心时代
哈拉巴文化的遗迹
• 哈拉巴文化
➢旧石器时代:至少20万年之前 ➢公元前8000至前5000年:新石器社会(印度河
以西的伊朗高原附近) ➢公元前3000年左右:新石器社会在南亚次大陆
广泛建立,村落增多,有些已经发展成为初具 规模的城市,成为印度社会的管理中心。 ➢举世皆惊的哈拉巴文化
道谛,说明佛教修道的主张和途径,包括八正道。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八正道:
从理论上领悟佛陀所宣扬的教义,以提高信徒 的宗教智慧;
从静坐中体验佛陀所宣扬的境界,以提高信徒 的宗教修养。
八正道:正见即信仰正;正思维即 决心正;正语即言语正;正业即行 为正;正命即生活正;正精进即努 力正;正念即思念正;正定即精神 集中禅定正
笈多王朝 时期的释 迦牟尼像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在印度的衰落
➢关于佛教在印度的衰落,由于摩揭陀的历史, 从公元前30年甘婆王朝灭亡后,直到公元4 世纪初期笈多帝国兴起时止,300多年的史 实模糊不清。孔雀帝国灭亡后的西北印度不 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大夏,而后又有 安息和塞种人的入侵,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具 体情形也变得模糊不清。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的哲理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主张“众生平 等”。婆罗门教认为神主宰人的命运,神人当然不 平等;种姓之间也无平等可言。佛教则认为神与人 及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 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佛教的心理 学学说认为,人的苦恼来源于各种不可能实现的欲 望,所以欲望是一切邪恶的根源;人的欲壑难填, 相反,放弃欲望却能带来极大程度的满足和安宁, 进入心灵中的涅槃状态。佛陀认为,无我同自私相 比更为现实,无我能使人满足。佛陀的终极目的同 吠陀哲学家一样,就是要通过培养忘我精神来完全 废除果报,使出生、受苦悲剧的轮回不复存在。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阿育王与佛教的弘扬和传播
➢孔雀帝国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阿育王 用武力扩展了帝国疆域后,帝国内不同 地域和不同部落之间差别很大,种姓之 间矛盾严重,各种教派之间斗争激烈。
印度秣菟 罗考古博 物馆藏笈 多时期佛
头像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为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 阿育王急需一种超出各教派之上、又能为各派 都接受的宗教主张,以确立趋同意识。因此, 帝国建立后,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法,宣扬仁爱 和慈悲;鼓吹宗教宽容和容忍,要人们尊重他 人教派。
➢首陀罗为第四等级,指被压迫在社会最 底层的劳苦大众,由被征服的非雅利安 各族组成。他们在政治、法律、宗教上 失去一切权利,处于不受保护,冤苦无 处申诉的低贱地位。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 种姓制度的影响:
阻碍印度文明的进步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沙门思潮
➢沙门思潮兴起于列国时代(公元前6-4世 纪),是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思想流派, 其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的重要内容。沙 门(Samana),意为勤息、息心、净志, 是对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 的总称。
• 种姓制度的内容
➢种姓制度别称瓦尔那制。是古代印度在吠 陀时代,随着奴隶制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 分化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等级体 制。瓦尔那分为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 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作为第一等级, 在社会上就有首脑之 尊,其他各等级对其 应敬重礼让,婆罗门 由主管宗教祭祀的氏 族贵族组成。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 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自然崇拜。他们既畏 惧自然的威力,又不得不依靠自然的恩 惠,于是把各种自然现象想象为人格之 神,以献祭和祈祷方式求神消灾赐福。 早期祭祀比较简单,也不存在比较抽象 的宗教哲理。这种简单的宗教,到后期 吠陀时代逐渐发展成为有完整体系的婆 罗门教。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梵天是世界精 神、最高主宰、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 皆属梵天所创,而且只有梵天是实,其他一 切皆为虚幻。婆罗门教把解释、宣传这一教 义的婆罗门祭司僧侣,崇奉为人间的最高等 级。他们编造了一个神话:诸神对原始巨神 普鲁沙的分割。形成了四个种性。
梵 天
梵天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乔达摩·悉达多与佛教的建立
➢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创始人, 原为迦毗罗卫国的王子,29岁 时突然离开宫廷出门修行。成 道之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 鎏金像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 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八正 道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佛陀的抗争与救赎
敦煌壁画上的婆罗门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刹帝利作为第二等级,由王族和军事行 政贵族集团组成,他们被视为社会臂膀, 即统治阶级执掌国家机器的人员。刹帝 利和婆罗门一样是拥有大量土地奴隶的 统治阶级,甚至更富于婆罗门,因为整 个战争掠夺和国家收入是由他们直接占 有的。
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
➢第三等级吠舍是整个社会的支持者和供 养者,意即养活整个社会的工农劳动群 众,包括从事农牧工商各行各业的平民 大众。
年的历史模糊不清。 ➢公元320年,旃陀罗·笈多定都华氏城,建立帝国,
印度历史进入笈多王朝统治时期。
后佛陀时代的帝国兴替与社会演进
• 婆罗门教的复兴
➢孔雀帝国时期奴隶制的新变化:
雅利安人沦为奴隶现象受到限制; 奴隶地位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