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管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景观生态视角下周边环境与旅游景区的协调规划
—以千山风景区为例【摘要】在景区周边环境涌现出许多与景区不协调问题的同时,旅游者对景区
周边化境与景区完整性的做法已不适应当前旅游的发展。本文引入景观生态学的边缘效应、景观连接度与基本理论,以千山风景区为例,对景区周边环境与景区协调规划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景区周边环境应从维持稳定性的集中于分散结合、加大连接度和发挥效用的延展文化意境、体现地域特色与互利共生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以实现景区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景区周边环境协调规划景观生态学
1.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现代化的推进,旅游景区周边涌现出许多与景区不协调的现象。设施建设成为破坏景观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旅游资源圈起来进行封闭式开发,这种忽视周边环境与景区完整性的做法已不适应游客越来越挑剔的目光。
景区周边环境是在2005年《西安宣言》[1]中正式提出的,虽然是针对古迹遗址而言,着重于历史文化环境,但其中许多理念也适用于自然旅游景区。本文所提及的周边景区环境指整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与景区关系密切或自然环境相似,居民认知感较强。周边环境地域范围可以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界定,是以景区为基点在各个方向上延展的宽度,宽度并非等距,但至少会有一个优势影响方向。
景区生态在旅游方面的研究主要在旅游区域开发、旅游区域规划设计的应用领域。很多人对旅游景观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旅游景区内格局和结构、功能的布局设计上,而对景区边缘即景区周边环境尚未缺乏足够的注意和充分的研究。
2.理论分析
2.1景区周边环境与景观生态学[2]
1)边缘效应。斑块边缘部分常常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初级生产力。景区周边
环境中常常具有较多的景观,丰富度要高于景区内。景区与外界物质、能量交
换越强,边缘地带即周边环境中的景观丰富度越强。若不进行积极有效的规划,这种现象就会演变为一种消极作用。
2)岛屿生物地理学。岛屿面积越大以及与大陆距离越近,其物种多样性越高。景
区可以看作处于背景基质中文化自然景观所围合的岛屿,景区与其周边环境的
整体性保护区面积越大,越能支持或“供养”更多的景区景观要素。这也增加
了景区景观协调的周边环境,相当于扩大了景区面积。
3)景观连接度。景区周边环境与景区愈是具有相似的功能和景观元素,相互联系
较多,景观连接度越高。景区周边环境作为一种景观生态过渡带的联结纽带,
成为景区与背景区域的缓冲,一方面与景区密切相关,与景区景观密切相似,
另一方面又与景区有区别。
4)景观对比度。相似景观要素彼此差异很大,其间过渡带意味着对比度较强,自
然形成的景观是低对比度的,因此,自然景观与其周边环境是存在一定异质性
的,低对比度的相似景观,周边环境与景区协调,就要保持周边环境与景区的
低对比度。
5)中度干扰理论。中度干扰能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灵动性,因此不要简单的排除干
扰,也不要频繁干扰。构建景区空间异质性以及维持其功能,就不可忽视“缘”
中的各种干扰。景区经济效益好,周边环境中人为干扰常常表现为过度商业化;
景区效益差,表现为任意侵占利用周边环境中的土地或进行破坏周边环境资源
的建设,这些干扰都需要调控。
2.2景区周边环境的规划
根据景区周边环境与景区景观协调的内涵,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周边环境与自然结合、与景区紧密联系。同时通过管理建设对景区文化加以传播,在周边环境中营造地域特征,将互异共生的过程进行培育、扶持,是周边环境获取合理性与资源支持的重要手段。
景区周边环境的规划设计框架图
3.旅游景区周边环境规划及其实现
3.1.千山周边环境概述[3]
千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中部,西距鞍山市中心17公里,北距辽阳30公里。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44平方公里。千山,古称积翠山,又名千顶山、千华山、千朵莲花山,素有“东北明珠”之美誉。千山附近大大小小分布有参差有致的餐馆、农家院、自驾游住宿以及娱乐场所、温泉等。但是千山也会隐含有许多小的缺陷,像千山的票价管理、环境管理、卫生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对游客的态度等,都需要好好规划一下。千山周边的餐饮或农家乐等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宰客现象,这也是一种非常不良的现象,对千山的长远发展都非常不利。
3.2景区周边环境规划设计概述
周边环境是在景区外围一定区域内包括景观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在内的复合系统,景观环境主要指景观风貌。景观风貌是与景观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内容,是直接构景因素。周边环境规划设计主要指对景观风貌的布局控制。从空间上看,周边环境规划设计还应当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相适应;从时间上看,规划设计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旅游景观各要素和游客心理等变量的运动,它是个动态的过程。
3.2.1景区规划的主要因素[4]
1)资金。景区的开发、建设与经营需要大量资金,开发商的财力是否雄厚是景区
成功与否的关键。景区的开发除了购置土地和建造成本外,还要大量资金用于
景区内娱乐设施的购置,博物馆的藏品收购以及为了增强展示或娱乐效果而安
装的各种高科技设施。因此,景区需要不断、定期的投资,开发新项目,为了
降低成本,取得景区的高效益,就需要对景区周边环境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
千山风景区周围有许多小山坡,可以开发为令游客兴奋地滑雪场,以丰富旅游
的兴致感;各种农家院也可以加入如观光采摘园、生态娱乐园等具有吸引力的
项目,这不仅可以为千山获得更多游客,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了千山
周边环境的优势地域,取得规模效益,带动各种产业的发展。
2)产品。景区产品的概念创意是否独特是开业后成功营销的基础,只有独一无二
的产品体验才能让游客支付高价。
①景区的位置是产品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也是景区经营能否成功的一个关
键,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到景区距离客源地的距离、景区与整个旅游目的地的
关系(是否可以共享客源),以及进入景区的交通是否便利。
②成功的景区还要善于利用一些特殊活动丰富产品内容,吸引回头客。
③景区产品的质量体现在景区的环境质量,服务是否热情主动、训练有素,以
及是否设有人性关怀的设施等。
④景区产品的价值要“物有所值”,避免讨价还价。
3)市场。市场是景区开发和经营管理时必须时刻关注的一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景区的目标市场能否不断增长,市场和顾客的需求是否产生了
变化,什么样的变化。
4)管理。景区的管理决定了景区能否长久的存在市场上,因此景区需要制定包括景区周边环境在内的景区管理战略。
3.2.2关于千山风景区与其周边环境的协调机制
1)集中于分散相结合。景观生态学强调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景观总体布局模式。
强调集中使用土地,确保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的完整性。
①结合自然。旅游规划与自然结合紧密,尤其对于处于城镇中的景观而言。
城市景区在改变周边环境的游览活动中,一种方法就是在周边环境中利用
植物活化观赏场景,景区周边环境自然斑块的恢复或引入,可以改善、美
化景区环境以及营造旅游气氛。千山风景区目前存在的“干巴巴”、灰土土”、
“闷沉沉”、“脏兮兮”的现状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千山景区内部河流
较少,不少河段垃圾充斥,清理河沟并注水既是对景区原貌的尊重,也靓
化了周边自然环境。绿化和水景面积增加,自然也就增添了休闲意味,这
对千山景区是一种现代化的补充。对于千山周边敏感区来说,周边环境可
作为城镇公共绿地和公共景观的建设地,其中生态绿地不仅数量要多,而
且分布均匀,植被造型多样,不仅有常见的草坪式的平面结构还要利用植
被垂直层次分叠结构,尽量选择乡土树种植,采用自然化田园式绿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