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
摘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面向2l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其粒径介于l-100纳米。
又称为超微细氧化锌。
由于颗粒尺寸的细微化,比表面积急剧增加,使得纳米氧化锌产生了其本体块状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因而,纳米氧化锌在磁、光、电、化学、物理学、敏感性等方面具有一般氧化锌产品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在橡胶、涂料、油墨、颜填料、催化剂、高档化妆品以及医药等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氧化锌由于其巨大的表面能,导致颗粒很容易团聚在一起.要使纳米氧化锌的种种特殊性能得以充分利用,首先必须解决纳米粒子之问的团聚及在溶剂中分散性能差的问题.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改性剂,目前,国内外采用表面活性剂作为纳米粉体改性剂的研究工作并不少见.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锌,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加入复合型表面活性剂(油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其进行表而修饰改性,改善纳米ZnO的水溶性和颗粒团聚的现象,制备出了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的纳米氧化锌.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粒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锌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前言纳米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对于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是纳米材料制备、加工和应用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技术。
ZnO作为纳米化的半导体材料不仅具有宽频带、强吸收和“蓝移”现象,还能产生光学非线性响应,具有更优异的光电催化活性,在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催化材料等方面也应用广泛。
纳米氧化锌的化学法制备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其中液相法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产品纯度高,适于大规模生产。
液相法主要有直接沉淀法和均匀沉淀法,其中在直接沉淀法基础上又发展了用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1]。
目前已有多种不同用途的纳米ZnO的合成方法,但是没有很好解决纳米ZnO由于粒径小、表面能大等因素引起的团聚问题;另一方面ZnO的水溶性差,难以均匀分散在水溶液中,为此需要对无机粉体表面进行修饰,以解决团聚和相容性问题。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其形貌特征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入手,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主要包括粒径、形状、表面结构等方面。
其中,粒径是影响纳米氧化锌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纳米氧化锌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位点越多,其催化、光催化、光电性能等就越好。
此外,纳米氧化锌的形状也对其性能有影响。
不同形状的纳米氧化锌具有不同的表面能和晶面结构,从而影响其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
例如,球形纳米氧化锌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光吸收能力,适用于光催化和光电转换等领域;棒状纳米氧化锌则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适用于传感器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二、纳米氧化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纳米氧化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光催化和催化剂两个方面。
光催化是指利用光能激发纳米氧化锌表面的电子,从而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纳米氧化锌具有较高的光吸收能力和光催化活性,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有机废气处理等领域。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可用于有机合成、氧化还原反应等领域。
三、纳米氧化锌在光电领域的应用纳米氧化锌在光电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太阳能电池、光电传感器、光电器件等方面。
太阳能电池是指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光电转换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吸收能力和光电转换效率,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光电传感器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光敏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响应能力和灵敏度,可用于光电传感器的制备。
光电器件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实现电子器件功能的装置,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光电转换材料,可用于制备光电晶体管、光电场效应晶体管等器件。
四、纳米氧化锌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纳米氧化锌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物成像、药物传递、抗菌等方面。
纳米氧化锌综述
化学沉淀法
2.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 连续微波加热 硫酸锌+ 纳米氧化锌( 例:硫酸锌+尿素 纳米氧化锌(粒 径为8~ 径为 ~30nm ) 特点:避免了直接沉淀法中的局部过浓, 特点:避免了直接沉淀法中的局部过浓,从 而大大降低沉淀反应的过饱和度。 而大大降低沉淀反应的过饱和度。
溶胶-凝胶法 溶胶 凝胶法
纳米氧化锌的气相化学制备技术
例:高纯度锌粒 氧化锌纳米棒 直径20~ (直径 ~30nm、长径比 、长径比>20) ) 气相法常以惰性气体为载体, 气相法常以惰性气体为载体,在超高 温气相中发生化学反应, 温气相中发生化学反应,利用高温区与周 围环境的温度梯度, 围环境的温度梯度,通过急冷作用得到氧 化锌纳米颗粒。 化锌纳米颗粒。
纳米氧化锌粒子的超重力制备技术
例:六水硝酸锌(aq) 六水硝酸锌 中间体悬浊液 过滤洗涤 煅烧 中间体干粉 纳米氧化锌 特点:粒径小且分布集中。 特点:粒径小且分布集中。
旋转床内通氨气
纳米ZnO的超临界流体干燥制备技术 的超临界流体干燥制备技术 纳米
例:先用沉淀法制得纳米氢氧化锌
交换 无水乙醇洗涤、 无水乙醇洗涤、
国防工业中的应用
纳米氧化锌具有很强 的吸收红外线的能力, 的吸收红外线的能力,吸 收率和热容的比值大, 收率和热容的比值大,可 应用于红外线检测器和红 外线传感器 纳米氧化锌还具有质量轻、颜 纳米氧化锌还具有质量轻、 色浅、吸波能力强等特点,能有 色浅、吸波能力强等特点, 效的吸收雷达波, 效的吸收雷达波,应用于新型的 吸波隐身材料。 吸波隐身材料。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
• • • • • 1.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2.国防工业中的应用 2.国防工业中的应用 3.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4.涂料防腐中的应用 涂料防腐中的应用 5.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纳米氧化锌介绍与应用
纳米氧化锌介绍与应用纳米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
概述中文名:纳米氧化锌英文名:Zinc oxide,nanometer 别名:纳米锌白;Zinc White nanometer CAS RN.:1314-13-2 分子式:ZnO 分子量:81.37形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
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
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
纳米氧化锌在纺织领域可用于紫外光遮蔽材料、抗菌剂、荧光材料、光催化材料等。
由于纳米氧化锌一系列的优异性和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研发纳米氧化锌已成为许多科技人员关注的焦点。
纳米氧化锌金属氧化物粉末如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及氧化镁等,将这些粉末制成纳米级时,由于微粒之尺寸与光波相当或更小时,由于尺寸效应导致使导带及价带的间隔增加,故光吸收显著增强。
各种粉末对光线的遮蔽及反射效率有不同的差异。
以氧化锌及二氧化钛比较时,波长小于350纳米(UVB)时,两者遮蔽效率相近,但是在350~400nm(UVA)时,氧化锌的遮蔽效率明显高于二氧化钛。
同时氧化锌(n=1.9)的折射率小于二氧化钛(n=2.6),对光的漫反射率较低,使得纤维透明度较高且利于纺织品染整。
纳米氧化锌还可用来制造远红外线反射纤维的材料,俗称远红外陶瓷粉。
纳米氧化锌液体
纳米氧化锌液体
近年来,纳米氧化锌液体备受关注,成为了化妆品、防晒品、抗菌剂
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那么纳米氧化锌液体是什么?它有什么优点?下面,我们来逐一解释。
一、纳米氧化锌液体的定义
纳米氧化锌液体是一种透明溶液,主要成分为氧化锌纳米颗粒和水,
因为颗粒极小,一般在20-50纳米之间,因此被称为纳米氧化锌液体。
二、纳米氧化锌液体的优点
1.防晒效果显著:因为纳米氧化锌液体中的氧化锌颗粒极小,能够散
射和吸收近紫外线,提高防晒效果,特别是对于紫外线A、B的防护效
果尤为显著。
2.抗菌效果强:纳米氧化锌液体中的氧化锌颗粒具有抗菌作用,能够
杀死各种细菌、真菌、病毒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3.透明度高:纳米氧化锌液体中的氧化锌颗粒非常细小,能够高度透明,即使佩戴在脸上或皮肤上也不会很明显的出现白色残留物。
4.稳定性能好:纳米氧化锌液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分解,保持
长时间的活性和作用。
三、纳米氧化锌液体的应用
1.化妆品领域:纳米氧化锌液体应用于化妆品中,能够起到防晒、抗
菌和美白效果,特别是在霜、乳液、丝绸质地的化妆品中应用更为广
泛。
2.医疗领域:纳米氧化锌液体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可以应用于医疗
领域,如口腔喷雾剂、伤口消毒剂等。
3.环境污染领域:纳米氧化锌液体可以应用于吸附和净化河水、土壤
中的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总之,纳米氧化锌液体是一种具有巨大优势的新型液体,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深入,相信纳米氧化锌
液体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扩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氧化锌纳米涂层的作用
氧化锌纳米涂层具有多种作用:
它可以作为抗菌除臭消毒及抗紫外线的产品。
在阳光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下,纳米氧化锌能够把空气中的氧气活性化从而变为活性氧,活性氧能把大多数的有机物氧化,从而杀死大多数病菌病毒。
同时,纳米氧化锌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强,可以对紫外线产生屏蔽作用。
纳米氧化锌无毒无味、对皮肤无刺激性,且具有消炎、防皱和保护等功能,因此可以用作化妆品的防晒剂,帮助皮肤避免紫外线伤害。
在建材产品中,如玻璃、涂料中加入适宜的纳米氧化锌材料,可以减少光的透射和热传递效果,产生隔热、阻燃等效果。
纳米氧化锌还可以用于制备抗紫外线、耐光老化性能好的涂料和其它高分子材料。
在乳胶漆中使用纳米氧化锌可以增大乳胶漆对紫外线辐射的抵抗力,减弱乳胶漆对潮湿环境条件的敏感性,提高耐老化性。
同时,氧化锌能够散射光线,使乳胶漆的遮盖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总的来说,氧化锌纳米涂层在防护、抗菌、建材、涂料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如需了解更多,可以咨询材料学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纳米氧化锌
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T - 2004。 纳米氧化锌国家标准
产品前景
目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在国内形成了几家产业化生产厂家。但是纳米氧化锌的表 面改性技术及应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其应用领域的开拓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并制约了该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虽 然我们近年来在纳米氧化锌的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的应用水平以及纳米氧化锌的潜在应用 前景相比,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何克服纳米氧化锌表面处理技术的瓶颈,加快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 诸多纳米氧化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减量使用
我们知道,氧化锌作为硫化体系必用的助剂,其填充量较高,一般为5份左右,由于氧化锌比重大,填充量大, 其对胶料密度的影响非常大。而动态使用的制品如轮胎等,重量越大,其生热、滚动阻力就愈大,对制品使用寿 命和能源消耗都不利,尤其是现代社会,人们对产品安全性和环保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近的国外名牌轮胎剖 析资料表明:其氧化锌用量远低于国内普通水平,一般约为1.5-2份左右。而国内以前由于材料的落后无法实现 这一点,现在大比表面纳米氧化锌的出现,可完全减量至这个水平,基本填补了这一空白。另外,减量使用对配 方成本的影响也较大,使通过减量使用降低成本成为现实。
1.平衡条件下反应动力学原理与强化的传热技术结合,迅速完成碱式碳酸锌的焙解。
2.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制备不同纯度、粒度及颜色的各种型号的纳米氧化锌产品。
3.本工艺可以利用多种含锌物料为原料,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4.典型绿色化工工艺,属于环境友好过程。
性能表征
纳米级氧化锌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粒子为纳米级,同时具有纳米材料和传统氧化锌的双重特性。与传统氧化 锌产品相比,其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产品细度、化学纯度和粒子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具有光 化学效应和较好的遮蔽紫外线性能,其紫外线遮蔽率高达98%;同时,它还具有抗菌抑菌、祛味防霉等一系列独 特性能。
纳米氧化锌国家标准
纳米氧化锌国家标准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催化剂、生物医药等领域。
为了规范纳米氧化锌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纳米氧化锌国家标准》,以下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纳米氧化锌产品的命名和分类。
根据产品的形态和用途,
纳米氧化锌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对各类别产品的命名进行了规范,以便消费者和生产企业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标准中的术语。
其次,标准对纳米氧化锌产品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定。
包括产品的外观要求、
化学成分、晶体结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晶粒尺寸等方面的指标,以及产品的包装、标识和运输要求,确保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安全的使用。
此外,标准还对纳米氧化锌产品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包
括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仪器设备的要求、检测结果的评定标准等内容,为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保证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标准还对纳米氧化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进行了规范。
包括生产
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产品质量的监控和评价、不合格产品的处理等内容,为生产企业提供了质量管理的指导和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总的来说,纳米氧化锌国家标准的制定,为纳米氧化锌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
了技术支持和规范指导,有利于促进纳米氧化锌产品的质量提升和产业健康发展。
希望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严格遵守该标准的要求,确保纳米氧化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行业发展和消费者利益保驾护航。
纳米氧化锌紫外屏蔽机理
纳米氧化锌紫外屏蔽机理1. 引言1.1 纳米氧化锌的特性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能的纳米材料。
其主要特性包括稳定性高、抗菌性强、成本低廉、对环境无害等。
纳米氧化锌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利于与其他成分充分接触和反应,具有较好的光学特性,能有效吸收紫外光,达到防晒的效果。
纳米氧化锌还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有助于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延缓皮肤细胞的老化。
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中,纳米氧化锌能够提供宽谱的紫外防护,包括UVA和UVB,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防晒产品中。
纳米氧化锌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防晒成分,能够有效保护皮肤免受紫外光的伤害。
对纳米氧化锌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防晒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接下来的正文将详细探讨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屏蔽机制、抗氧化作用、与皮肤的相互作用、安全性评估以及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技术,以全面展示纳米氧化锌在防晒领域的潜力和重要性。
1.2 紫外光及其对皮肤的危害紫外光是太阳光中的一种辐射,根据波长分为UVA、UVB和UVC 三种类型。
其中UVA波长较长,穿透力强,能够深入皮肤真皮层,引起皮肤老化和皮肤癌;UVB波长较短,主要作用于皮肤表皮层,引起皮肤晒伤和皮肤癌的发生。
长期暴露在紫外光下会导致皮肤衰老、色素沉着、皱纹增多,甚至引发皮肤癌等恶性疾病。
特别是UVB波长更容易破坏DNA分子,增加皮肤癌的风险。
1.3 纳米氧化锌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纳米氧化锌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是一种日益普及和受欢迎的防晒成分。
随着人们对紫外线伤害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于选择有效的防晒产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纳米氧化锌因其出色的紫外光吸收性能和高度的稳定性而成为防晒产品中的热门选择。
2. 正文2.1 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屏蔽机制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屏蔽机制是通过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来实现的。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尺寸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这种微小尺寸使得纳米氧化锌颗粒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和反射紫外光。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能隙较宽,能够吸收更短波长的紫外光,包括UVA 和UVB。
纳米氧化锌催化剂
纳米氧化锌催化剂
纳米氧化锌(ZnO)催化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半导体催化剂。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
和化学性质,纳米氧化锌在许多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纳米氧化锌催化剂的主要特点和应用:
1. 光催化性能:纳米氧化锌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可在光照条件下降解有机污染物、抗菌和防腐蚀。
在环境治理领域,纳米氧化锌光催化剂可用于处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降解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染料和有机污染物等。
2. 电催化性能:纳米氧化锌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可用于氧还原反应(ORR)和氧
析出反应(OER)。
在能源领域,纳米氧化锌可作为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
和锂离子电池等。
3. 催化剂载体: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分散性,可作为催化剂载体,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在固相催化剂中,纳米氧化锌可作为载体提高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4. 抗菌性能:纳米氧化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抗菌材料、抗菌涂料、纺织品等领域。
5. 防腐蚀性能:纳米氧化锌可作为防腐蚀涂料的添加剂,提高涂料的防腐蚀性能。
纳米氧化锌催化剂的研究重点包括提高催化性能、改善稳定性和活性、优化制备方法以及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氧化锌催化剂在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纳米氧化锌的物理制备方法
纳米氧化锌的物理制备方法
纳米氧化锌的物理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机械化学合成:通过球磨机对原料进行机械化学活化,合成前驱体粉末,再经过热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锌。
这种方法可以生成直径在10~40nm范围内的氧化锌纳米颗粒。
2. 脉冲激光沉积(PLD):这是一种薄膜生长技术,利用激光照射使靶材烧蚀,烧蚀物最终沉积到衬底形成薄膜。
此法能制备与靶材成分一致的化合物薄膜。
3. 磁控溅射:通过高能粒子轰击靶材表面,使得靶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被溅射出来,并在衬底表面沉积形成薄膜。
4. 喷雾热解:将原料溶液通过喷雾嘴喷洒成雾状,在高温下进行热解,生成氧化锌纳米颗粒。
5. 等离子体合成: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和高活性,使得气体中的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锌纳米颗粒。
6. 分子束外延(MBE):通过控制分子束的流量和能量,在衬底表面外延生长氧化锌薄膜。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备纳米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可以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和条件而有所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
1. 球形纳米粒子: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往往呈现出球形形态,粒径一般在10-50 nm之间。
2. 纳米棒状结构:通过水热法、氢离子交换法等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往往呈现出棒状或柱状结构,纵向方向的粒径一般在20-50 nm之间,横向方向的粒径一般在5-10 nm之间。
3. 纳米管状结构:通过水热法、溶剂热法等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往往呈现出管状或空心柱状结构,管径一般在10-30 nm之间,长度可达数百纳米。
4. 纳米片状结构:通过水热法、电化学沉积法等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往往呈现出片状或片状堆积的结构,片厚一般在5-20 nm之间。
以上仅是纳米氧化锌形貌特征的一些典型表现形式,实际制备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变异或调控方式,可以获得更加复杂的形貌。
纳米氧化锌
ZnO纳米材料的研究一、ZnO纳米材料简介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它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纳米材料研究成为跨世纪材料研究的新热点。
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是当前纳米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和热点。
在这些材料中,氧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又受到了特殊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形态各异的纳米结构被不断制备出来,更因为以这些纳米结构为原型的纳米器件在光、电、磁、热、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ZnO纳米材料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不仅具有相近的晶格特性和电学特性而且具有很高的激子束缚能(60 meV),激子在室温或者更高的温度下不会被电离的特点以及高热导率、高的压电效应、较强抗辐射能力和较大的剪切模量等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更容易实现高效率的激光发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发展。
ZnO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纳米氧化锌的简介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精细的新型无机材料, 又称为超微细ZnO。
由于颗粒尺寸的细微化, 使得纳米ZnO产生了其本体块状材料所不具备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久保效应等。
新型无机材料近年来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
ZnO是目前为止II-Ⅵ族半导体材料中最硬的一种,这意味着ZnO 可避免其它II-VI材料在应用于光发射器件中出现缺陷的增殖现象;ZnO作为UV探测器具有很低的暗电流,最大响应波长可达350 nm;ZnO材料在0.4-2μm的波长范围内透明,且具有压电、光电等效应,因而提供了将电学、光学及声学器件,如光源、探测器、调制器、光波导、滤波器及相关电路等进行单片集成的可能性。
因此引起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兴趣。
三、纳米氧化锌的结构ZnO晶体属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晶格常数为a=3.296Å,c=5.2065 Å。
纳米氧化锌粘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纳米氧化锌粘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纳米氧化锌是一种特殊的氧化锌材料,具有较小的粒径和高表面积。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氧化锌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以纳米氧化锌粘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粘度特性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将介绍纳米氧化锌的定义和特性。
纳米氧化锌是指氧化锌粒径在纳米级别范围内的材料,通常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粒径分布。
这使得纳米氧化锌具有许多与传统氧化锌不同的特性,如优越的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能。
此外,纳米氧化锌还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和特殊的表面效应,这些特性对其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溶剂热法、水热法、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选择,以获得所需的纳米氧化锌材料。
制备方法的选择与纳米氧化锌的粘度特性密切相关,在文章的后续部分将会进一步探讨。
总结起来,纳米氧化锌粘度是指纳米氧化锌材料在流动过程中的黏度特性。
纳米氧化锌的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纳米颗粒的大小、形状、浓度、溶液性质等。
通过研究纳米氧化锌的粘度特性,可以更好地了解纳米颗粒在流动中的行为规律,并为相关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纳米氧化锌的粘度特性,总结其影响因素,并对纳米氧化锌粘度的研究意义和未来展望进行讨论。
通过对纳米氧化锌的粘度特性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相关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探讨纳米氧化锌的粘度特性及其研究意义和展望。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
首先,我们将概述本文所要讨论的纳米氧化锌粘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其次,我们将介绍全文的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最后,我们会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
首先,我们将详细介绍纳米氧化锌的定义和特性,包括其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纳米氧化锌(性能表征、形态、表面改性)
纳米氧化锌(性能表征、形态、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锌粒径介于1-100 nm之间,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
纳米氧化锌性能表征纳米级氧化锌的突出特点在于产品粒子为纳米级,同时具有纳米材料和传统氧化锌的双重特性。
与传统氧化锌产品相比,其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产品细度、化学纯度和粒子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具有光化学效应和较好的遮蔽紫外线性能,其紫外线遮蔽率高达98%;同时,它还具有抗菌抑菌、祛味防酶等一系列独特性能。
分析测试中心用透射电镜对产品进行了分析,纳米氧化锌粒子为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20~30纳米,所有粒子的粒径均在50纳米以下。
经3400比表面及孔径测定仪(北京金埃谱科技公司)测试,纳米氧化锌粉体的BET比表面积在35m2/g以上。
此外,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参数,还可以生产出棒状纳米氧化锌。
本产品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检测鉴定,结果表明,在丰富细菌培养基中,加入0.5%~1%的纳米氧化锌,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抑菌率达99.9%以上。
纳米氧化锌形态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其颗粒大小约在1~100纳米。
由于晶粒的细微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以及高透明度、高分散性等特点。
近年来发现它在催化、光学、磁学、力学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功能,使其在陶瓷、化工、电子、光学、生物、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普通氧化锌所无法比较的特殊性和用途。
纳米氧化锌在纺织领域可用于紫外光遮蔽材料、抗菌剂、荧光材料、光催化材料等。
由于纳米氧化锌一系列的优异性和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因此研发纳米氧化锌已成为许多科技人员关注的焦点。
纳米氧化锌的性质和用途
纳米氧化锌的性质和用途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备受。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纳米氧化锌的性质和用途,并探讨其未来发展前景。
纳米氧化锌的性质纳米氧化锌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吸收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其晶体结构为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mc。
纳米氧化锌的物理性质包括高熔点、高硬度、优良的热稳定性、电磁屏蔽性能等。
化学性质方面,纳米氧化锌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还原性,可在高温、强酸、强碱等恶劣环境下保持稳定。
纳米氧化锌的用途电子领域:纳米氧化锌在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和稳定性,可用来制造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电子元器件。
纳米氧化锌还可以用于制造高效能太阳能电池,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医药领域:纳米氧化锌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因此在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纳米氧化锌可用于药物载体,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纳米氧化锌还可以用于制备医用材料,如生物降解性塑料、生物医用陶瓷等。
建筑材料:纳米氧化锌具有高效、环保的特性,在建筑材料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利用纳米氧化锌制备的涂料具有高透明度、高耐候性、防紫外线等优点,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纳米氧化锌还可以用于生产高效节能窗、防水材料等。
其他领域:纳米氧化锌还可以应用于环保、能源、催化剂等领域。
例如,纳米氧化锌可以作为催化剂,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纳米氧化锌还可以用于废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
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电子、医药、建筑材料等领域,纳米氧化锌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氧化锌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未来,我们期待纳米氧化锌在新能源、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实现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纳米氧化铁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材料,其独特的结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太阳能电池、气敏传感器、抗菌剂、光催化、涂料等多个领域。
因此,对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具有极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物理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锌1.气相法气相法通过将氧化锌的前驱体化合物(如Zn(CH3COO)2)在高温、低压下剥离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
该方法具有制备快速、纯度高、粒径均匀等优点。
但同时,气相法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其制备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沉积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都会对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性质造成较大的影响。
此外,气相法需要使用较为昂贵的设备,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2.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通过将氧化锌的前驱体溶于溶剂中,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得到无定形的氧化锌凝胶,最终经过退火过程形成纳米晶体。
溶胶凝胶法具有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如pH值、沉积时间、类型和浓度的沉淀剂等)调控所制备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尺寸、形状、组成和结构。
但由于溶胶凝胶法是一种时间和温度敏感的制备方法,需要准确地控制反应条件,否则可能对纳米晶体的尺寸和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锌1.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使用水作为反应介质制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方法,其制备过程是在定向自组装和去离子水的作用下,利用氧化锌前体通过水解、缩聚和晶化反应形成纳米晶体。
水热法的制备成本低、性能稳定、实现易等优点,同时其制备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形状、分散程度等指标能够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等来实现调控。
但一些较为严苛的反应条件(如高温、高压、高pH 值)可能会导致反应副产物的产生以及反应设备的损坏。
2.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利用水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对Zn2+和O2-离子的芳香水溶性试剂的配合和共沉淀来实现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制备。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光电子器件、生物医学材料、催化剂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1. 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首先,将适量的锌盐(如硫酸锌、氯化锌)和适量的碱(如氢氧化钠、氨水)溶解在水中,得到适当浓度的锌溶液。
然后将此溶液倒入高压釜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
反应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时间可以调节所得纳米氧化锌的粒径大小。
反应完成后,用离心或其它分离技术将沉淀分离出来,并用纯水洗涤多次,最后在适当的温度下烘干即可。
2. 气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气相法是一种高温下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常见的气相法包括热蒸发法、沉积法和氧化还原法。
其中,热蒸发法通常将金属锌通过热源加热,蒸发到气相中,然后将蒸发出的锌气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锌纳米颗粒。
沉积法则是通过将氧化锌前驱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或喷雾法将溶液中的氧化锌沉积在基底上。
氧化还原法是将金属锌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锌纳米颗粒。
3.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将溶液中的前驱体通过水解和聚合反应形成氧化物凝胶的方法。
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几步:首先,将适量的锌盐在溶剂中溶解,得到锌溶液。
然后添加适量的水解剂和保护剂,使得锌盐分解产生氢氧化键,并形成胶体溶液。
接着,胶体溶液经过酸碱调节,凝胶形成。
最后,将凝胶经过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纳米氧化锌粉末。
4. 其他方法此外,还有一些其它方法可以制备纳米氧化锌,如溶剂热法、微乳液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也可以得到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氧化锌材料。
总的来说,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水热法、气相法、溶胶-凝胶法等不同的工艺进行制备。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pH值等,以获得所需的纳米颗粒大小和形貌。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
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生物医学、光电子学、能源储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形貌特征是指其表面形态的特点,包括形貌、尺寸、分散性等方面。
本文将从形貌特征的角度,介绍纳米氧化锌的各种形态以及其对其性能的影响。
1. 球形纳米氧化锌
球形纳米氧化锌是最常见的一种形态,其直径一般在1~100纳米之间。
由于其表面积小,具有较高的晶格稳定性和光催化性能,并且易于控制反应速率和催化效率。
球形纳米氧化锌在催化剂、生物医学和环境治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棒状纳米氧化锌
棒状纳米氧化锌是一种尺寸较小、长度较长的形态,其长径比一般在2~10之间。
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光学性能,棒状纳米氧化锌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学、催化剂、生物医学等领域。
此外,棒状纳米氧化锌还可以通过改变其长度和直径来调控其光学和电学性能。
3. 多面体纳米氧化锌
多面体纳米氧化锌是一种表面具有多个不规则面的形态,其晶体结构相对复杂。
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光电传输性能,多面
体纳米氧化锌在光催化剂、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4. 纳米线状氧化锌
纳米线状氧化锌是一种直径非常细、长度较长的纳米材料,其直径一般在10~100纳米之间。
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纳米线状氧化锌被广泛应用于纳米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光电器件等领域。
纳米氧化锌的形貌特征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控制其形貌和尺寸,可以调控其光学、电学、催化等性质,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纳米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抗菌机理
01光催化抗菌机理
纳米氧化锌在阳光尤其是紫外光的照射下,在水和空气中能自行分解出带负电的电子,同时留下了带正电的空穴,这种空穴可以激发空气中的氧变为活性氧,与多种微生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把细菌杀死。
02金属离子溶出抗菌机理锌离子会逐渐游离出来,当它和细菌体相接触时,就会和细菌体内活性蛋白酶相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将细菌杀死。
通过纳米氧化锌和普通氧化锌对纯棉织物进行抗菌整理和研究,发现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是光催化和金属离子溶出两种抗菌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纳米氧化锌对金葡球菌的抗菌性强于大肠杆菌,纳米粒子的粒径越小,光催化作用越强。
纳米氧化锌的实际应用
01生活日用品领域
在服饰方面的应用,比如运动衫,罩衫,制服,套裤,职业服,泳衣和童装等。
它还被用于工业和装饰方面,例如:广告用布,户外装饰布等。
02专业卫生领域
医用方面,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涤纶短纤可以与棉混纺制成医院用的床单,手术服,医生工作服,病员服等。
民用方面,可以用于食品行业以及各种床上用品,家具布,装饰布等,无菌手术服,无菌口罩,卫生包覆材料等。
03户外作业领域
纳米氧化锌的抗紫外性能使得其可用于生产各类遮阳伞,窗帘,运输篷布和各类帐篷用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氧化锌材料
摘要:综述了纳米氧化锌的性能。
描述了纳米氧化锌的制备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 许多新的手段引入到了纳米氧化锌的合成工艺中弥补相互之间的不足。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性能,制备,应用
1.纳米氧化锌的性能
1.1紫外线屏蔽
在整个紫外光区( 200~ 400 nm) ,氧化锌对光的吸收能力比氧化钛强。
纳米氧化锌的有效作用时间长, 对紫外屏蔽的波段长, 对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均有屏蔽作用, 能透过可见光, 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它可用于制备抗紫外线、耐光老化性能好的涂料及其它的高分子材料。
在乳胶漆中使用纳米氧化锌可以增大乳胶漆对紫外线辐射的抵抗力, 减弱乳胶漆对潮湿环境条件的敏感性,提高耐老化性。
同时,氧化锌能够散射光线,使乳胶漆的遮盖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1.2补强性
一般的无机填料填充于聚合物中时具有如下缺点: 使用量大, 不能兼顾刚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韧性同时提高。
而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的纳米粒子, 就可以使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得到显著的提高, 并克服了以上提及的一般无机材料的缺点。
1.3抗菌、除臭性
氧化锌是传统无机抗菌材料, 在与细菌接触时, 锌离子缓慢释放出来。
由于锌离子具有氧化还原性, 它能与细胞膜及膜蛋白结合, 并与其结构中有机物的巯基、羧基、羟基反应, 破坏其结构, 进入细胞后破坏电子传递系统的酶, 并与- SH 基反应, 达到抗菌的目的。
在杀灭细菌之后, 锌离子可以从细胞内游离出来, 重复上述过程。
氧化锌纳米粉末因为粒径小, 表面原子数量大大超过传统粒子, 表面原子由于缺少邻近的配位原子而具有很高的能量, 所以可增强氧化锌的亲和力, 提高抗菌效率。
1.4阻燃性
氧化锌可作为一种阻燃增效剂。
它多数是和其它的增效剂或阻燃剂协同使用, 其增效作用与硼酸锌类似。
ZnO 一般可作为PVC 的紫外吸收剂, 但其对PVC 的热稳定性有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配方中一般采用的含量不高。
在电缆涂层中使用纳米
氧化锌, 除有阻燃作用之外, 还可以增大涂层对紫外线辐射的抵抗力, 减弱涂层对潮湿环境条件的敏感性, 提高耐老化性。
因此,可用于制备较好的室外电缆涂层。
1.5颜料
纳米氧化锌无毒、无味,不分解、不变质、热稳定性好,本身为白色,其作为白色颜料添加在涂料中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加以着色,价格便宜。
2纳米氧化锌的制备
2.1 物理法
张伟等人研究了利用立式振动磨制备纳米氧化锌粉体的过程和技术,得到了A- Al2O3.ZnO.MgSiO3的超微粉,最细粒度可达0.1µm。
该法得不到1~100nm的纳米级粉体,这是因为物理法所制得的粉体的粒度与磨介的性能,进料的细度,磨介的磨介程度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目前用此法还得不到真正的纳米级氧化锌。
2.2 化学法
2.2.1 固相法
张永康用ZnSO4.7H2O和Na2CO3分别研磨10min,再混合研磨10min,经100e远红外加热反应2h,得前躯体碳酸锌;然后对前躯体在200e烘1h,得纳米ZnO初产品; 最后经去离子水,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干燥得纳米ZnO产品.此法制得的产品粒度在6.0~12.7nm之间,分子形貌呈呈棒球形,且粒度分布均匀。
石晓波等使用H2C2O4.2H2O和Zn(Ac).2H2O为原料,置于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
20min,真空干燥3h得前躯体ZnC2O4.2H2O,然后用微波炉辐射分解30min,即得纳米氧化锌粉末。
2.2.2 液相法
直接沉淀法.该方法是在可容性锌盐中加入沉淀剂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积超过沉淀化合物的浓度积时,即有沉淀从溶液中析出, 过滤后经煅烧得到纳米ZnO。
均匀沉淀法.该法是利用沉淀剂的缓慢分解, 与溶液中的构晶离子结合,从而使沉淀缓慢均匀地生成,克服了沉淀剂所造成的局部不均的现象,而获得粒度,分子形貌和化学组成都均一的纳米粉。
溶胶-凝胶法.李东开等利用Zn(Ac)2.2H2O在硬脂酸, 柠檬酸盐,草酸盐等的不同溶剂中脱去所含结晶水或吸附水或有机物(乙酸,醋酸).然后对制得的前躯体
进行热分解得纳米ZnO 粉末。
2.3气相法
2.3.1 化学气相法
Mitarai等以氧气为氧源,锌粉为原料,在550e下,以N2作载体,进行氧化反应。
2.3.2 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淀法
本法是利用反应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激光的吸收,引起气体分子激光光解、热解、光敏化和激光诱导化学合成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纳米粒子。
2.3.3 喷雾热解法
赵新宇等利用喷雾热解技术,以二水合醋酸锌水溶液为前驱体,水溶液经雾化为气溶胶微液滴,液滴在反应器中经蒸发,干燥,热解,烧结等过程制备ZnO钠米粒子.粒子由袋装式过滤器收集,尾气经净化排空.该法制得的产物纯度高, 粒度和组成均匀,过程简单连续, 颇有工业潜力。
3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
3.1 在陶瓷行业的运用
纳米ZnO的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粒度较均匀,在陶瓷业可以直接利用,并能降低烧结陶瓷的温度,烧制的产品光亮如镜,有很好的“成像效应”,且制作工序减少,能耗降低,极大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纳米ZnO的陶瓷品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制作卫生陶瓷洁具。
3.2 纳米氧化锌的紫外屏蔽作用
纳米氧化锌既有屏蔽紫外线和杀菌护肤等特点,因此,可用于化妆品中,以抵抗紫外线和病菌的侵袭。
由于纳米ZnO具有抗菌, 防臭,抗紫外线等作用,因此,在纺织品中,加入纳米氧化锌可制造出高档舒适,具有保健功能的穿着。
近年来人们不断研制出各种新型的功能纤维。
3.3 橡胶工业上的运用
纳米ZnO是制造高耐磨,耐用橡胶制品的原料,如飞机轮胎,高级轿车用的子午胎等.因具有防止老化,抗磨擦着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不仅改善了橡胶制品的表观质量和内在质量,而且其用量仅为等级氧化锌的30%~ 50%,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纳米ZnO在橡胶制品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3.4 催化剂和光催化剂
纳米ZnO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都远远大于其传统催化剂,其催化速度是普通ZnO的100~1000倍。
纳米ZnO也是一种重要的光催化剂,在光的照射下,它几乎不引起光的散射,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宽的能带,因此被认为是极有前景的光催化材料。
3.5传感和吸波材料
纳米ZnO也是一种很好的吸波材料,它对电磁波、可见光和红外线都都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在军事上用它作隐身材料, 能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逃避雷达波, 并能起到红外隐身的作用,在国防上有重要意义.纳米ZnO因具有质量轻,颜色浅,吸波能力强等特点,现已成为吸波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4 新方法及发展方向
最近,出现了几种新方法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法。
钱珮珮采用微波均相沉淀法,以七水硫酸锌为锌源,尿素为均相沉淀剂,制备出30~50nmZnO。
与传统方法相比,微波均相沉淀法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效率高,而且产品具有较高的纯度、窄的粒径分布和均一形态。
陈云涛等以超声-微波法结合热转化反应,合成了具有六方晶系红锌矿结构的ZnO纳米带、棒和纳米颗粒。
ZnO纳米带长度约10µm、宽度约1µm、厚度约100nm; ZnO 纳米棒的宽度1 µm左右,长度3~4µm;ZnO 纳米颗粒的尺寸较均一,平均粒径约30nm,分散度较好,团聚现象不太明显。
微波是内加热, 加热速度快而且均匀, 超声波具有空化作用, 能细化晶粒而不需要分散剂。
程超等通过微波合成法在不同溶剂中得到花状、刺球状、多角星状纳米氧化锌。
徐帅等以氯化锌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中空纤维膜为分散介质,采用双膜分散法制备出纳米氧化锌颗粒。
参考文献
[1]王小丹,铁绍龙. 纳米氧化锌的性能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发展论坛,2005,24(3)
[2]丁浩冉,王树林,陈海燕,王海峰.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2011,24(26):97-99
[3]欧阳成,李红超,常卿卿,田磊,荆旭冬,周蓉.纳米氧化锌的制备现状及发展趋势,湿法冶金,2011,30(3):191-193
[4] 曹优明, 郑仕远, 张辉, 陈治龙.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渝西学院学
报,2003,2(4):16-17
[5] 田静博, 刘琳, 钱建华, 邢锦娟, 秦金兰.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8,29(2):47-49
[6]徐甲强, 潘庆宜, 孙雨安, 等. 纳米氧化锌的乳液合成、结构表征与气敏性能 . 无机化学学报, 1998, 14( 3) : 355- 359.
[6]安崇伟, 郭艳丽, 王晶禹.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表面改性技术进展, 应用化工,2005,34(3):142-143
[7]孟弘. 纳米材料制备研究进展,矿产保护与利用,2003,8(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