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b31b252d380eb62946db4.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下列句子表达情感最强烈的一项是()A.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B.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叹?C.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会令人惊叹吗?D. 令人惊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
【答案】 B【解析】【分析】B相“难道不令人惊叹”是个反问句,语气最强,语意最重。
A为一般陈述句。
C一般疑问句。
D谓语前置句,比A句情感稍强,但没有B句强烈。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情感的把握,注意明确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等表达感情的不同。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美名的合肥市,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其环城公园便修建在合肥古城墙的基础之上,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
环城公园总长约9公里,分为六个景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银河景区;湖峦相映、水碧枫赤的西山景区;林木葱茏,芳草常青的环北景区。
这样的环城公园无城墙之隔hé,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风光。
倘佯其间,吊古论今,让人流连忘返。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襟喉________ 湖峦相映________ 隔hé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旖旎”的意思是________(4)将文中画线句改成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jīn;luán;阂(2)倘佯;徜徉(3)柔和美丽(4)倘佯其间,吊古论今,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解析】【分析】(1)本题作答时,要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e129e0912a2161579290f.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根据下面例句的句式特点及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仿写一句话,长短不限。
例句: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
【答案】【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
从例句句式看,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是用四个三字动宾短语构成一组排比句;②“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运用了顶真的修辞;“行山路”是动宾结构,“山路蜿蜒”是主谓结构,“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是动宾结构。
故仿写时,语句内容要有关联,句式、修辞要与例句一致,语言要通畅。
示例:读名著、记人物、理情节、析主题,主题探究,探究出文学少年孜孜不倦的作家梦想。
故答案为:【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点评】仿写要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努力从“形似”到“神似”。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是一本书,在shè世未深时,我们都是这本书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融入了红尘,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译着精彩。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
磨难和挫折其实是人生的酿造过程,幸福就是那坛陈年老酒,细品慢zā,定会品出香醇甜美。
少点怨艾,多点微笑。
微笑着,唱响欢乐的歌谣,去面对挫折,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shèzā________________世未深细品慢________怨艾(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题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题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fefadf5acfa1c7ab00cc54.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下列四句中,表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没有一个不说“绿色围墙”好。
B. 没有不说“绿色围墙”好。
C. 心里想口头说“绿色围墙”的人不是没有。
D. 每一个人都说“绿色围墙”好。
【答案】 C【解析】【分析】A、B是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绿色围墙”好。
C没有表达出“绿色围墙”好。
D是肯定句,“绿色围墙”好。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众多短篇小说中最脍zhì人口的一篇。
全篇洋溢着讽刺色彩,它不仅讽刺批判了像“变色龙”一样的奴性势力,还对“变色龙”生成及存在的土壤环境──庸俗世故、乏味无聊、猥琐下作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揭示,滑jī可笑的背后蕴含着深遂的社会批判意义,使读者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是哈巴狗似的人格,碰到领导点头哈腰,碰到打工者吹胡子瞪眼。
对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民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ì________jī脍________猥琐滑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把画线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4)在画线处补写词语,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对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对人民则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炙;wěi;稽(2)深遂;深邃(3)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气焰嚣张;恫吓讹诈【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炙”不要写成“灸”,“稽”容易写错。
(2)“深邃”的“邃”读“suì”,“逐”读作“zhú”。
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练习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练习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9b1ace58fafab068dc0220.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请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每句都以“中国书法”开头。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抖,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
【答案】①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臣僚、材料(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实践。
② 中国书法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人们对自然有、社会、生命的思考。
③ 中国书法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解析】【分析】改句子,句子的原意不能改变。
本题的方法是,分析长句有哪几层意思,把修辞限定部分的内容分别提出组成单句,注意主谓是“中国书法”,句子要顺序。
【点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
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qián诚塞得满满的。
沿着岁月的河道溯源,不觉间,仿佛已走过千年。
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一直穿越时空给后人以启迪,给后人以震撼!这是一个不惧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
他奔走在游说的道路上,执着而坚定,焦zhuó而真诚。
他契而不舍地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地做百姓代言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qián________zhuò________诚溯源焦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济世”中“济”的意思是()A.渡,过河B.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C.补益(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答案】(1)虔;sù;灼(2)契而不舍;锲而不舍(3)B(4)难道他不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吗?【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虔”不要写成“谦”等字,“溯”不要注成“shù”,“灼”不要写成“酌”。
人教版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句式变换答案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句式变换答案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38d2923968011ca30091af.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根据提供的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和上文构成排比句。
幸福常常在对比中产生。
没有在冰天雪地里跋涉过的人,不会感受到暖室轻裘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示例:没有在饥寒交迫中受过煎熬的人;不会明白丰衣足食的可贵;没有在疾病缠身中受过折磨的人;不会体味身体健康的美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注意例句中的“没有……的人,不会……”句式,还要注意前后句子形成对比。
示例:没有在战火硝烟中挣扎过的人,不会体会到河清海晏的珍贵;没有在孤独冷漠中受过折磨的人,不会体会到风雨同舟的可贵。
故答案为:答案示例:没有在饥寒交迫中受过煎熬的人;不会明白丰衣足食的可贵;没有在疾病缠身中受过折磨的人;不会体味身体健康的美好。
【点评】仿写句子一定要注意:(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
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
(3)用词不能重复。
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对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
②中国自古就不乏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用无与伦比的技艺,彰显着“工匠精神”的魅力。
③这种历经千年踌就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情怀、一份责任。
④我们年轻一代,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1)给①句中横线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A.;B.,C.—D.?(2)写出②句中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③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
(4)请将第④句改为疑问句。
【答案】(1)A(2)这里指他们的技艺没有什么能与之相比(3)铸(4)我们年轻一代,难道不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吗?或我们年轻一代,不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吗?【解析】【分析】(1)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 句式变换专项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 句式变换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e095669ec3d5bbfc0a7480.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把下面的三个短句变换成一个长句。
(可以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①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③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答案】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解析】【分析】将短句变长,主要将若干个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紧缩为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将其余内容有序地变成附加成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众多短篇小说中最脍zhì人口的一篇。
全篇洋溢着讽刺色彩,它不仅讽刺批判了像“变色龙”一样的奴性势力,还对“变色龙”生成及存在的土壤环境──庸俗世故、乏味无聊、猥琐下作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揭示,滑jī可笑的背后蕴含着深遂的社会批判意义,使读者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是哈巴狗似的人格,碰到领导点头哈腰,碰到打工者吹胡子瞪眼。
对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民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ì________jī脍________猥琐滑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把画线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4)在画线处补写词语,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对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对人民则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炙;wěi;稽(2)深遂;深邃(3)使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人性及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4)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气焰嚣张;恫吓讹诈【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炙”不要写成“灸”,“稽”容易写错。
【精品】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含答案
![【精品】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96d3567c1cfad6185fa71a.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根据下面例句的句式特点及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仿写一句话,长短不限。
例句: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
【答案】【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
从例句句式看,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是用四个三字动宾短语构成一组排比句;②“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运用了顶真的修辞;“行山路”是动宾结构,“山路蜿蜒”是主谓结构,“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是动宾结构。
故仿写时,语句内容要有关联,句式、修辞要与例句一致,语言要通畅。
示例:读名著、记人物、理情节、析主题,主题探究,探究出文学少年孜孜不倦的作家梦想。
故答案为:【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点评】仿写要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努力从“形似”到“神似”。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
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
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dɑo起来。
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遏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气恼________②絮dɑo________③装模作样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训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c9aae5b307e87100f6968d.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语言表达我喜欢仰望湛蓝广袤的蓝天,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崇山,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喜欢纵观广阔无垠的大海;因为它使我的心胸宽广【解析】【分析】从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本题可仿照“我喜欢……,因为它使我的心……”来写,示例:我喜欢观赏无垠的大海,因为它使我的心宽广。
故答案为:示例:我喜欢观赏无垠的大海,因为它使我的心宽广。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的语句仿写能力,要注意修辞和句式。
一般说来,做仿写题的方法是,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扇动着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
繁枝伸向高空,仿佛要擎起整个沧穹。
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
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
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婪地shŭn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
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
shŭn________吸堤________岸悸________动(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擎起”中“擎”的意思是________。
“贪婪”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
【答案】(1)(吮)吸;堤(dī)岸;悸(jì)动(2)沧穹;苍穹(3)举;渴求而不知满足(4)那未来的一切,不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吗?【解析】【分析】(1)字形题中的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人教版中考语文 句式变换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 句式变换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9e441069dc5022abea0001.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阅读下面文字,在两处横线上分别补写一句话,与上下文构成排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分析例句表现的主题,例句的格式,例句的修辞。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据此可仿写为: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你们的盾牌是口罩。
故答案为:这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战争;你们的盾牌是口罩。
【点评】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
要做好这种题型的训练,既要抓好答题步骤的规范训练,又要重点抓好三类语句(总起句、总结句、展开句)的补写训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只见这些挺拔伟岸的黄山松,巍然sǒng立在我们面前。
虽然雨雾濛濛,但是它们那厚实粗壮的腰身,亭亭如盖的树冠,在雾气中却更显示出巍俄浑厚之美,如同缥缈仙境中的神树一般。
而傍着一颗巨石,树冠如云,树身如柱,喷薄而出的,就是黄山标志的迎客松了。
在这种海拔之上,能有这么壮观的腰身和树冠,简直堪称一绝。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
sǒng立________ 缥缈________ 喷薄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盖”有以下几种义项,请为“亭亭如盖”中“盖”选择恰当的一项()A.遮掩、蒙上的其,其密B.动物的甲壳C.伞;车篷D.器物上有遮蔽和封闭作用的东西(4)将画线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耸;miǎo;bó(2)巍俄;巍峨(3)C(4)在这种海拔之上,能有这么壮观的腰身和树冠,不能不算一绝。
【解析】【分析】(1)本题作答时,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写汉字,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
注意“耸”的字形和多音字“薄”字的读音。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含答案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239b63d5bbfd0a78567380.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根据下面例句的句式特点及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仿写一句话,长短不限。
例句: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
【答案】【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
从例句句式看,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是用四个三字动宾短语构成一组排比句;②“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运用了顶真的修辞;“行山路”是动宾结构,“山路蜿蜒”是主谓结构,“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是动宾结构。
故仿写时,语句内容要有关联,句式、修辞要与例句一致,语言要通畅。
示例:读名著、记人物、理情节、析主题,主题探究,探究出文学少年孜孜不倦的作家梦想。
故答案为:【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点评】仿写要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努力从“形似”到“神似”。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唯妙唯肖,都要费许多笔墨。
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diān。
”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diān譬如狗吠桑树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配套练习册句式变换答案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配套练习册句式变换答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e3f7eaf46527d3240ce0aa.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根据下面例句的句式特点及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仿写一句话,长短不限。
例句: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
【答案】【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
从例句句式看,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是用四个三字动宾短语构成一组排比句;②“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运用了顶真的修辞;“行山路”是动宾结构,“山路蜿蜒”是主谓结构,“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是动宾结构。
故仿写时,语句内容要有关联,句式、修辞要与例句一致,语言要通畅。
示例:读名著、记人物、理情节、析主题,主题探究,探究出文学少年孜孜不倦的作家梦想。
故答案为:【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点评】仿写要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努力从“形似”到“神似”。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拣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母亲”“妹妹”“老师”等。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cù,美不胜收。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46fbff804d2b160a4ec00a.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根据下面例句的句式特点及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仿写一句话,长短不限。
例句: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
【答案】【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
从例句句式看,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是用四个三字动宾短语构成一组排比句;②“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运用了顶真的修辞;“行山路”是动宾结构,“山路蜿蜒”是主谓结构,“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是动宾结构。
故仿写时,语句内容要有关联,句式、修辞要与例句一致,语言要通畅。
示例:读名著、记人物、理情节、析主题,主题探究,探究出文学少年孜孜不倦的作家梦想。
故答案为:【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点评】仿写要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努力从“形似”到“神似”。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5b4884ccbff121dc36839b.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语言综合运用。
展开联想和想象,扩展下面的句子。
春天来了,大地绿了。
【答案】春天携着温暖的气息悄然而至,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舒服极了,大地铺上了一层碧绿的毛毯,踏上去,走一走,软绵绵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扩写句子的能力。
扩写,顾名思义,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先划分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然后在三者前面加上修饰语。
可以从时间、地点、数量、形态、性质、速度等方面进行补充。
此题可以围绕“来”和“绿”进行扩展。
2.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1)文中“你们”指的是________,“我们”指的是________。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演讲者和广大人民(2)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3)A设问句,B反问句。
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
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句式变换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2e74b6294dd88d0d26bb4.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①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②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答案】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②烈士的母亲说,她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牺牲光荣,她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解析】【分析】①句式反问句,可以改为陈述句。
注意意思不能变。
②可以改为“转述句”。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
标点符号的改变: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并改成第三人称的说法;“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再加上句号,就是从第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
故答案为: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
②烈士的母亲说,她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牺牲光荣,她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
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
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是一本书,在shè世未深时,我们都是这本书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融入了红尘,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译着精彩。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
磨难和挫折其实是人生的酿造过程,幸福就是那坛陈年老酒,细品慢zā,定会品出香醇甜美。
少点怨艾,多点微笑。
微笑着,唱响欢乐的歌谣,去面对挫折,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shèzā________________世未深细品慢________怨艾(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人教版中考 语文 句式变换训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 语文 句式变换训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0d61bc59eef8c75ebfb30a.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把下面的三个短句变换成一个长句。
(可以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①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③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答案】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解析】【分析】将短句变长,主要将若干个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紧缩为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将其余内容有序地变成附加成分。
2.学校开展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你所在的八(1)班安排你邀请校团委方老师下周一班会课在你班教室作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讲座,你将怎么对方老师说?(2)班级准备举行一场有关传统节日PK洋节日的小型辩论会。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帮助拟写一个辩论题目。
在这个物质日益丰盈的年代,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年味淡了,其它各种传统节日也都跟以前的隆重盛大无法比拟了。
作为我国传统节日里最有诗意和最富有民间传说的中秋节,与之相关的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传说故事至今流传,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都曾写下了关于中秋佳节的诗句,并且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现在的情况是,如今传统节日显然缺少了其文化内涵。
随着洋节日纷纷进军中国,每逢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时,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都会出现异常火爆的场面和景象。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群体,已经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肯德基里过生日了。
他们不知道长命锁,没见过八仙桌,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的脑海和记忆里越来越少了,有同学坦言:“我更喜欢西方节日中的那份轻松自由和快乐的气氛。
像春节这些节日,尽管有浓浓的亲情,但太正式,对我们来说没有诙谐和乐趣,不好玩。
”(3)本次活动结束后,张浩同学写了一篇报道稿。
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和完善。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练习题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4b1fc9a45177232e60a205.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下列句子表达情感最强烈的一项是()A.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B.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难道不令人惊叹?C.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会令人惊叹吗?D. 令人惊叹,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
【答案】 B【解析】【分析】B相“难道不令人惊叹”是个反问句,语气最强,语意最重。
A为一般陈述句。
C一般疑问句。
D谓语前置句,比A句情感稍强,但没有B句强烈。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情感的把握,注意明确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等表达感情的不同。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者对描画的物件,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有严格的选择、充沛的感情、高度的加工。
绝不能把描写物件变成说明性的图解或地理志,使观者看了suǒ然无味、无动于zhōng,这样当然谈不上什么意境。
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创作不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
意境的创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在画水墨山水时,感觉到自己就像进入战场,在枪林弹雨中。
因为画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一点疏乎差错都不行。
每一笔都要解决形象问题,感情问题,远近虚实、笔墨浓淡等问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suǒzhōng充沛________然无味无动于________(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引人入胜”中“胜”的意思是()A.胜利B.比另一个优越C.优美的景物或境界D.能够承担或承受(4)把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答案】(1)pèi;索;衷(2)疏乎;疏忽(3)C(4)这样还谈得上什么意境呢?【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索”不要写成“锁”;“衷”不要写成“中”。
(2)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可知,“乎”应为“忽”。
(3)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68f9a580216fc710afd1d.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根据下面例句的句式特点及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仿写一句话,长短不限。
例句: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
【答案】【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
从例句句式看,主要有两个特点:①“坐飞机、乘高铁、换汽车、行山路”是用四个三字动宾短语构成一组排比句;②“行山路,山路蜿蜒,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运用了顶真的修辞;“行山路”是动宾结构,“山路蜿蜒”是主谓结构,“蜿蜒出习主席心系群众的一片深情”是动宾结构。
故仿写时,语句内容要有关联,句式、修辞要与例句一致,语言要通畅。
示例:读名著、记人物、理情节、析主题,主题探究,探究出文学少年孜孜不倦的作家梦想。
故答案为:【示例1】擦黑板、坏钢笔、破擦板、行板书,板书工整,工整出无数教师谆谆教导的一片苦心。
【示例2】阅课本、背知识、游题海、析考题,考题奋笔,奋笔出学子多日苦读的努力果实。
【点评】仿写要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努力从“形似”到“神似”。
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对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
②中国自古就不乏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用无与伦比的技艺,彰显着“工匠精神”的魅力。
③这种历经千年踌就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情怀、一份责任。
④我们年轻一代,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1)给①句中横线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A.;B.,C.—D.?(2)写出②句中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③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
(4)请将第④句改为疑问句。
【答案】(1)A(2)这里指他们的技艺没有什么能与之相比(3)铸(4)我们年轻一代,难道不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吗?或我们年轻一代,不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吗?【解析】【分析】(1)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e55b9a580216fc710afd00.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改写句子。
①孔子弹琴。
(扩句)②圆圆的月亮挂在空中。
(改为比喻句)③我这样做,难道没有道理吗?(改为陈述句)④这样的弹奏是不会令人感动的。
(改为反问句)【答案】①孔子正在毕恭毕敬地弹琴。
②圆圆的月亮像个金黄的玉盘,高高地挂在空中。
③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④这样的弹奏怎么会令人感动呢?【解析】【分析】①孔子正在毕恭毕敬地弹琴。
比喻,就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它有相似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形式叫做比喻。
如何改比喻句,关键在于运用联想,寻找合适的喻体。
在比喻句中,本体就是句子本来要说明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具体、生动,为大家所熟悉的事物;比喻词就是用来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通常由“好像、仿佛、犹如、似”等词语担任。
②圆圆的月亮像个金黄的玉盘,高高地挂在空中。
反问句变陈述句:先去掉反问词,再进行否定(加一个否定词或者减一个否定词使句子变通顺),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
③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不会”改为否定词“会”,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④这样的弹奏怎么会令人感动呢?故答案为:①孔子正在毕恭毕敬地弹琴。
②圆圆的月亮像个金黄的玉盘,高高地挂在空中。
③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
④这样的弹奏怎么会令人感动呢?【点评】本题考查改写能力。
解答此题,要细读句段找到句子在用词,句意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具体要求人作答。
2.学校开展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你所在的八(1)班安排你邀请校团委方老师下周一班会课在你班教室作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讲座,你将怎么对方老师说?(2)班级准备举行一场有关传统节日PK洋节日的小型辩论会。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帮助拟写一个辩论题目。
在这个物质日益丰盈的年代,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年味淡了,其它各种传统节日也都跟以前的隆重盛大无法比拟了。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句式变换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749a8d2af90242a995e51e.png)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依照句子,完成下面的句子。
例句: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仿句:在校园的小径上,________无数欢声笑语。
在沸腾的操场里,________,在图书馆安静的氛围中,________,在教室的课桌上,________。
【答案】我留下;我洒下颗颗汗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印下我书写描画的痕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本题注意结合具体情形仿写句子,操场上会洒下汗水,课桌上会留下写字的痕迹。
故答案为:我留下;我洒下颗颗汗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印下我书写描画的痕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仿写句子的要求,并能根据具体的题目进行仿写。
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仿写的重点:①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
②词性要相当。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真正的中国是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了儒教、道教,融合了佛教、回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的中国。
【答案】真正的中国是这样的:她闪着丝绸之光、敦煌之光,修筑起长城,开凿出运河,创造了儒教、道教,融合了佛教、回教,同化了一支支异族入侵者。
【解析】【分析】把长句化为几个意思,用短句形式表现出来。
【点评】考查学生长短句的变换能力。
2.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1)文中“你们”指的是________,“我们”指的是________。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什么?(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1)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演讲者和广大人民(2)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3)A设问句,B反问句。
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
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解析】【分析】(1)“你们”指的是敌人;“我们”指的是广大人民和演讲者;(2)“千百万个李公朴”指的是所有富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民。
(3)根据A有问有答可知是设问;根据B“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可知是反问。
(4)去掉疑问词“吗”、去掉否定词“不”即可改为陈述句,但表达效果不够强烈了。
故答案为:(1)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演讲者和广大人民;(2)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3)A设问句,B反问句。
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
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根据上下文,联系文中中心思想,再确定词语的具体所指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根据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分析关键词语的意思,再判断句子的含义即可。
(3)本题考查设问、反问修辞手法的理解能力。
它们的特点分别为:有问有答、无疑而问。
(4)本题考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能力。
去掉反问句的部分标志即可变成陈述句,但表达效果变弱了。
3.按照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那滋润着白云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缩句)(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是不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的。
(改为反问句)(3)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面前赶到泸定桥。
(改为双重否定句)(4)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仿写句子。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少一些愁苦。
①人生如________,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
②人生如________,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________。
【答案】(1)清泉流进了心田(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呢?(3)红四团的战士非抢在敌人面前赶到泸定桥不可。
(4)为了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一本书;精彩;乏味;一幅画;亮丽;灰暗【解析】【分析】(1)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清泉”,谓语中心语是“流进了”,宾语中心语是“心田”,因此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清泉流进了心田”。
注意“着”“了”“过”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要保留。
(2)这是一个否定的陈述句,给为反问句时要把否定词“不”去掉,加上反问词“怎么(或难道等)”即可,句末用问号。
因此这句话可以改为: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呢?(3)在理解句意之后,找出关键部分“必须”,采用“非……不可”或“不能不”等词,句意通顺即可。
(4)不合逻辑,应去掉“不”。
(5)仔细分析例句,这句话首先把“人生”比作“一首诗”,“热烈”和“愁苦”属于反义词,因此仿写的句子也要有这个特点。
如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少一些乏味。
此题答案是多元的。
故答案为:⑴清泉流进了心田⑵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车在路上跑呢?⑶红四团的战士非抢在敌人面前赶到泸定桥不可。
⑷为了避免道路交通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⑸一本书;精彩;乏味;一幅画;亮丽;灰暗【点评】⑴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
答题时要首先要分析句子的各个成分,然后去掉状语、定语、补语,剩下的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组合在一起就是句子的主干。
⑵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
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
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
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⑶本题考查把肯定句转换为双重否定句的能力。
答题时要找出句子的关键部分,采用“非……不可”或“不能不”等词,句意通顺即可。
⑷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即由整体到局部地方法进行判断。
⑸本题考查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
(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③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④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答案】二十四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作了较系统记录的,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
【解析】【分析】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
解答本题需要提取关键词,比如,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作了较系统记录等。
故答案为:二十四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作了较系统记录的,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
【点评】这是一道下定义类试题,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5.下列四句中,表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没有一个不说“绿色围墙”好。
B. 没有不说“绿色围墙”好。
C. 心里想口头说“绿色围墙”的人不是没有。
D. 每一个人都说“绿色围墙”好。
【答案】 C【解析】【分析】A、B是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绿色围墙”好。
C没有表达出“绿色围墙”好。
D是肯定句,“绿色围墙”好。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6.下列句子句式变换后,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A.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人人都说好。
改句:这本书的内容谁说不好呢?B. 原句: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不光需要科技的力量,而且需要战略的眼光。
改句: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的宏伟目标,不光需要战略的眼光,而且需要科技的力量。
C. 原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改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D. 原句: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宇宙的智慧生物,正是伟大的宇宙自己用纯粹的物质创造的。
改句:宇宙,它的伟大在于,它用纯粹的物质,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够理解它的智慧生物。
【答案】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式之间的转换,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要看句子的意思有没有改变,重点注意两个句子之间哪些词语变了,这些词语有没有影响句意的表达。
本题中要特别注意肯定反问句表达否定意思,否定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
B 项意思发生变化,原句重点是战略的眼光,改句重点是科技的力量。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式变换能力。
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不同语气的句子可以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但表达效果不同。
根据表达的需要,不同语气的句式可以变换。
注意句式的变换,其实只是句子形式的变化,它的意思不会发生变化。
7.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解说: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C.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解说:划线的依次是形容词和数量词。
D. 星光灿烂眷恋祖国心情放松都市精灵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复句的类型,词语的性质和短语的结构等,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练习。
D项解说有误,这四个短语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分别为: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多加训练这类题型,找到做这类题型的方法和规律。
8.综合性学习5月8号的早晨,梅子一进教室就开讲了:今天可有意思了,一女的上车,刷卡支付没有成功,司机提醒她重新支付,那女的一下子就激动起来,指着司机一直说,一直说,司机就一直忍着,一直忍着。
我看司机握方向盘的手有点抖。
到站了,咱班梦如同学递给司机一张字条,回头笑了笑,就下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