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考试题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和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我市群众文化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群众文化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群众文化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〇一二年一月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一、了解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学的基本概念一群众文化二群众文化活动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四群众文化学五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六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七群众文化骨干和群众文化群体八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九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体系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十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和范围十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和原则二、了解艺术概论的相关知识(一)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来源(二)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三)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四)艺术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五)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创作方法(六)艺术的继承借鉴和革新创造(七)艺术欣赏的特点三、掌握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一群众文化的群众性1、群众性的含义2、群众性的社会要求二群众文化的自娱性1、自娱性的含义2、自娱性的形成原理与类型3、娱乐与教化的内在联系三群众文化的倾向性1、倾向性的含义2、倾向性的必然性与多样性3、倾向性的表现形式四群众文化的承传性1、承传性的含义2、承传的机制与意义3、承传的历史阶段四、熟悉群众文化的生存环境一群众文化的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的含义2、自然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影响3、自然环境与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二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1、历史文化传统对群众文化的影响2、人的素质对群众文化的影响3、国际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影响4、专业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交互关系三群众文化的科学环境1、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2、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开拓群众文化新领域3、群众文化的繁荣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五、掌握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一精神调节作用1、娱乐休闲效能1娱乐休息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准备;2群众文化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3娱乐休息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全过程;4群众文化娱乐休息效能具有稳定性;2、宣泄情感效能1人类的情感需要宣泄;2群众文化为情感的宣泄提供了表现方式和途径;3群众文化的宣泄情感与人的自身价值的表现;3、审美效能1群众文化审美效能的产生;2群众文化审美效能的表现;3群众文化审美活动的过程及其对参与者情绪的影响;二宣传教化作用1、传播效能1群众文化活动是信息传播的媒体和载体;2群众文化活动中信息传播的状态;3信息受传者和传播者的互变;2、陶冶性情效能1群众文化为陶冶人们的性情提供了客观条件;2群众文化陶冶性情效能的特点;3、规范行为效能1群众文化规范作用的不自觉和自觉状态;2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行为规范过程也是人的再教化过程;三普及知识作用1、社会教育效能1群众文化是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2群众文化的社会教育效能具有广泛、业余、灵活、方便、通俗的特点2、传授交流效能;1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2群众文化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3、乐中求智效能1含义;2群众文化是通过娱乐方式帮助人们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四团结凝聚作用1、沟通效能1群众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是沟通人们心理的桥梁;2加深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加强组织与公众的联系,提高组织形象;2、吸引效能1群众文化用其特有的感染力,吸引人们的参与,在参与中改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2群众文化对于人们生活有一定的实用性,群众文化活动与政治和经济活动相结合,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激励效能1含义2作用的产生与表现4、负效应控制1负效应的含义2负效应的控制六、熟悉群众文化的形态类型一农村群众文化1、含义2、基本特征1归属性2直观性3季节性3、特殊作用1提高农民群众思想觉悟,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3发挥自娱性文化优势,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二集镇群众文化1、含义2、基本特征1结构性2延伸性3目标性3、特殊作用1集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2集镇群众的文化参与意识,为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创造了良好氛围;3集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发挥了导向作用;三城市群众文化1、含义2、基本特征1整合性2开放性3层次性3、特殊作用1促进城市的文明建设,提高城市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2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促进城市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四多民族地域的民族群众文化1、含义2、基本特征1普同性2民族性3差异性3、特殊作用1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2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域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3有利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掘;五企业群众文化1、含义2、基本特征1功效性2创新性3时代性3、特殊作用1引导企业职工,实现企业目标;2激励企业职工,促进生产、工作;3增强职工团结,提高企业向心力;4陶冶职工情操,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六校园群众文化1、含义2、基本特征1广泛性2自主性3实验性3、特殊作用1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有利于学生认识世界,优化智力结构;3有利于学生增强信心,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4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七社区群众文化1、含义2、基本特征1地域性;2群众性;3交融性;4多样性;3、特殊作用1沟通社区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2增强居民社区归属感,增强社区向心力;3对居民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导向和规范作用;4提高居民综合素质;5满足居民文化娱乐需求;八村落群众文化1、含义2、村落群众文化特点及其转化1由于村落血缘关系、亲属关系、家族关系的存在,村落群众文化所包含的传统观念和习俗也依然存在;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现今社会意识和文化成果基础上的现代新型村落文化迅速发展,正在形成崭新的文化结构九家庭群众文化1、含义2、现代家庭群众文化的发展变化1家庭群众文化由单一转向多元化;2家庭群众文化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3家庭群众文化由观赏性活动为主转向参与性活动为主;4家庭群众文化的规模由单家独户转向多家联户;群众文化专业实务一、掌握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内容一活动内容的管理1、意义1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素质的提高;3有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2、特点1管理内容的思想性2管理目标的超前性3管理标准的同一性二活动形式的管理1、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的管理1管理的内容2创作队伍的管理3创作活动的管理4创作成果的管理2、群众性文艺培训、演出活动的管理1文艺培训的五个环节2演出活动的三项管理内容3、群众性文化宣传活动的管理1建立文化宣传队伍;2疏通宣传渠道;3掌握宣传技巧;4抓好宣传效果的评估;4、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管理1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概念和形式;2引导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由非组织型向组织型转化;3加强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抢救和改造;三活动组织的管理1、群众文化协调组织的职能2、群众文化社团组织的管理1群众文化社团组织的特点2管理任务二、掌握群众文化辅导一群众文化辅导的特征与原则1、含义1定义2构成要素2、特征1群众文化辅导与学校教育的比较2群众文化辅导的特点3、群众文化辅导的原则1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原则2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3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的原则4活动为主的原则二群众文化辅导与传播1、传播的含义2、传播的特征3、传播的方式1个体传播2团体群体传播3大众传播4、辅导与传播的关系1从传播的内涵分析2从传播的力度和效应分析3从传播的结构上分析三辅导者与辅导对象1、辅导者的素质要求1编写教材能力2主持培训工作能力3示范能力4辅导艺术2、辅导者与辅导对象关系的特点3、辅导者1辅导者修养2辅导者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四群众文化辅导的流程1、辅导工作的一般流程2、辅导者的工作流程1确定辅导者的角色地位2明确辅导内容3选择传递工具4把握传输对象5重视效应反馈三、熟悉群众文化管理活动的特点一管理内容的综合性1、管理项目的全方位性2、管理过程的整体性3、管理效益的社会性二管理范围的广泛性1、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管理2、节日文化活动管理3、庙会文化活动管理4、家庭文化活动管理三管理对象的多层次性四、熟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原则一尊重群众的意愿1、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2、善于引导3、加强组织领导二按活动自身的规律进行管理1、遵循“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勤俭节约”的原则2、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3、量力而行,积极创造条件,合理确定活动的规模、形式、范围;4、注重实际效益,避免形式主义;三依靠群众自我管理1、充分相信和发挥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自我管理的能力2、加强宏观管理3、重视活动骨干的培养4、加强社会监督五、了解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操作要求一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概念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要素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立项程序和步骤四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步骤五策划方案六实施计划七应急计划六、了解营业性演出管理法规的有关规定一营业性演出的概念二营业性演出的形式三设立文艺表演团体应提交的材料四申请举办营业性演出的申请程序五申请营业性演出应提交的材料六营业性演出举办单位的安全责任七营业性演出规范中关于演出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七、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二知识产权的分类三知识产权法四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五商标的定义六着作权与版权的定义七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八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群众文化是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以其生活、工作和精神需求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传播的文化。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
群众文化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民间文化,它承载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农村,群众文化表现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如戏曲、杂技、舞蹈等;在城市,群众文化体现为各种社区活动、社交娱乐和文化消费。
这些都是人民群众自发形成的文化表达,具有浓厚的群众性和民间性特点。
群众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大众性。
它不仅关注少数精英群体的审美需求,更注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以普及、大众化为宗旨,倡导平等、共享的文化观念,强调文化的普及性和广泛参与性。
群众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实用性。
群众文化注重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它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能够得到启发和愉悦,增强幸福感和满足感。
群众文化还具有多样性。
它包括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和内容,不仅有传统的民间艺术,还有当代的流行文化。
群众文化涵盖了广泛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体现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追求。
群众文化的传播途径也日益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拓展到了网络和社交媒体。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创作和观点,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信息,这进一步促进了群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鼓励群众参与文化创作、传播和消费。
社会组织和文化机构也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
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教学内容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和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我市群众文化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群众文化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群众文化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〇一二年一月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一、了解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学的基本概念(一)群众文化(二)群众文化活动(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四)群众文化学(五)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六)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七)群众文化骨干和群众文化群体(八)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九)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体系(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十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和范围(十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和原则二、了解艺术概论的相关知识(一)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来源(二)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三)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四)艺术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五)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创作方法(六)艺术的继承借鉴和革新创造(七)艺术欣赏的特点三、掌握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一)群众文化的群众性1、群众性的含义2、群众性的社会要求(二)群众文化的自娱性1、自娱性的含义2、自娱性的形成原理与类型3、娱乐与教化的内在联系(三)群众文化的倾向性1、倾向性的含义2、倾向性的必然性与多样性3、倾向性的表现形式(四)群众文化的承传性1、承传性的含义2、承传的机制与意义3、承传的历史阶段四、熟悉群众文化的生存环境(一)群众文化的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的含义2、自然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影响3、自然环境与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二)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1、历史文化传统对群众文化的影响2、人的素质对群众文化的影响3、国际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影响4、专业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交互关系(三)群众文化的科学环境1、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2、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开拓群众文化新领域3、群众文化的繁荣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五、掌握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宣传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附件2:2012年宣传思想文化知识竞赛题库单位姓名职务分数注意事项:1、请用黑色或蓝色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位置上。
2、考试形式:开卷。
3、考试时间:4月25日至30日4、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时事形势部分:(包含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自治区宣传部长工作会议、自治区十次党代会、市三次党代会精神、市委书记讲话、新春寄语等)(共65分)1、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
(1分)2、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
(1分)3、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1分)4、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分)5、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
(1分)6、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的重要标志。
(1分)7、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1分)8、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是关键。
(1分)9、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
(1分)10、壮大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1分)11、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的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的是什么?(2分)12、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包含哪些基本内容?(3分)13、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的“三贴近”原则指的是什么?(1分)14、自治区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于2011年月日在南宁举行?(1分)15、“广西精神”的基本内涵包含哪几个方面内容?(1分)16、广西精神凝聚了全区各族人民的思想精粹、优秀品质和人文价值,体现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考题

1. 醉众文优工作诙须(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券.B「以经济建设拘中心1、群冷文化事业里位设备,可以分為文娱活动业芻性设备和(M血静态性业务活动设备B・动态性业务活动设爸C.行政性役备D-关键性设爸3>文化工作应把⑻啟在首位.飛经济叙益B、社会赦歪4. 《中共中办公氏国勢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歩加强农村文优建役的意见》发布于(B>oA.年Bs 2005^去属于群众文化事业性管理机构的是①)血文优市场办公室氏乡质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C工人文优宫D-址市群众文化管理姿長会6.乡顛文化站是基层(A)建设的主阵地•扣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7>群众文化工作是3 文化奎业.扣公益性氏豔利性&群公文化戛业机构的見著特佟是运用()的手段来实现用T群炊文化的管理• 九行政氏法荐C・业勞D.经济9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A)。
A、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B、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10、化工作应把(B)放在首位。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11、群众文化工作必须(A)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2、群众文化工作是(A)文化事业。
A、公益性B、盈利性13、乡镇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B)乡镇文化站业务管理、指导范围。
A、不属于B、属于•14、我国的群众文化行政性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机构,二是协调机构;三是(B)A.计划机构B.服务机构C.行政机构D.决策机构-j'i15. 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管理环节是(A)A.组织管理B.业务管理C.安全管理D.效益管理逬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A)。
A、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B、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17. 曲艺和民间舞蹈属于群众文化流通领域中的(C)产品。
:]!A.群众文化艺术B.群众文化娱乐服务性C. 民间民俗艺术D. 工艺美术类组织管理B.业务管理 C.安全管理D.效益管理二多项选择題1•群点文化事业机构人员调配交流的形式中,不改变隶属关系的调配交丽,主要有。
《文化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详解

事业单位招考工作员《文化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详解满分:100分时限: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
每小题1分,共40分)1.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立足于社会实践,深入工农群众C.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 D.文艺要为争取抗战的胜利服务2.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历史经验,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明确提出文艺要: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用以_________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集体主义与时俱进 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C.集体主义改革创新 D.爱国主义与时俱进4.关于“多彩贵州”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秀美B.人民善良勤劳,物产丰富C.是国着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民族风情多姿多彩D.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5.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考古学认为,周口店北京人、山西西侯度人和贵州黔西________,分别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
A.观音洞人 B.桐梓人 C.穿洞人 D.水城人6.贵州有史籍可考的古代学术始于汉人,以“牂牁名士”盛览和以经学着名的代表人物是A.黎昌庶 B.郑珍 C.莫友芝 D.尹珍7.遵义是国家第一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其批准时间是A.1982年 B.1984年 C.1986年 D.1988年8.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贵阳市附近苗族人民纪念古代苗族英雄_______的传统节日。
A.张秀眉 B.格罗格桑 C.亚努 D.嘉八许9.贵州省是中国着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目前,全省世居的少数民族共有:A.19个 B.17个 C.15个 D.13个10.在贵州的少数民族中,居于前四位的少数民族,按人口多少排列,正确的是:A.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 B.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C.布依族、苗族、侗族、土家族 D.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11.每年从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台江县的苗族同胞就开始欢庆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姊妹饭节”。
乡镇文化系统岗位练兵试题节选(简答部分)

乡镇文化系统岗位练兵试题节选(简答部分)1. 我国近代群众文化的研究的特征。
(1)开启了在群众文化方面对中国沿袭千年的传统文化核心思想与儒学思想认真地批判。
(2)西方异质文化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开始涌入,引起了群众文化及其研究的开放特点。
(3)群众文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启示了国人对真理的追求,从而为后来的“五四”运动的掀起作了初步的思想准备。
2.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文化的特征是什么?(1)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根本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群众文化非常重视本体文化的建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群众文化的历史发展尽管有所曲折,但它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的。
(4)群众文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3. 群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的劳动创造了群众文化,人的社会化是最早形态的群众文化即部落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社会存在是群众文化生产的土壤,社会的变革是群众文化变化的重要动因,人的社会需求及需求的变化则催发了群众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4. 群众文化的群众性这一特征的含义。
(1)群众性表明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主导地位;(2)群众性表明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自我性;(3)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自主性。
5. 群众文化的自娱性形成原理。
群众文化的自娱性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一个心理范畴的问题,人的心理生活的重要方面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当生理上的需要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到满足时就有快乐的情绪体验。
群众文化就是获得这种快乐的情绪体验的最佳途径。
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同社会性需要和人的意识紧密联系的心理现象。
群众文化的娱乐特征必然会作用于群众文化活动中作为主体的每一个人,并结成一种审美关系,产生具有具体内容的审美情感,当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之间有了共同情感,就产生了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共鸣现象。
6. 如何检验群众文化是否具有人民性?首先是看它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看它在社会发展中有无进步意义,一般说来,传达了时代的声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人民自己的思想或感情、审美趣味的群众文化,就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文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文化知识复习资料)-综合应用能力

祝愿天下莘莘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事业单位考试题库:文化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文化知识复习资料)-综合应用能力wh.jpg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四条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全国文化站建设规划和标准,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文化站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应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无偿划拨建设用地。
各级人民政府应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文化站建设予以重点扶持。
第六条文化站应位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便于群众参与活动的区域,一般不设在乡镇人民政府办公场所内。
文化站的选址、设计、功能安排等应征得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同意。
第七条文化站基本功能空间应包括: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和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等配套设施。
第八条文化站应配置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设备、器材和图书等文化资源,并有计划地予以更新、充实。
文化站设施和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资产登记及相关手续,依法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第九条因乡镇建设规划需拆除文化站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择地重建。
乡镇人民政府在作出决定前,应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征得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wh1.jpg(八)受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委托,协助做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及监督工作。
发现重大问题或事故,依法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上报。
第十二条文化站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并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保障其设施用于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文化站应在醒目位置标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人员和经费第十三条文化站应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编制数额应根据所承担的职能和任务及所服务的乡镇人口规模等因素确定。
第十四条文化站站长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备相当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热爱文化事业,善于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具备开展文化站工作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考题图文稿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考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9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A)。
A、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B、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10、化工作应把(B)放在首位。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11、群众文化工作必须(A)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2、群众文化工作是(A)文化事业。
A、公益性B、盈利性13、乡镇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B)乡镇文化站业务管理、指导范围。
A、不属于B、属于.14、我国的群众文化行政性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机构,二是协调机构;三是( B)A.计划机构B.服务机构C.行政机构D.决策机构15.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管理环节是( A)A.组织管理B.业务管理C.安全管理D.效益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A)。
A、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B、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17.曲艺和民间舞蹈属于群众文化流通领域中的( C)产品。
A.群众文化艺术B.群众文化娱乐服务性C.民间民俗艺术D.工艺美术类组织管理 B.业务管理 C.安全管理 D.效益管理18.影响群众文化产品供需的根本原因是( d )A.供需主体因素B.市场因素C.环境因素D.历史因素19.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最关键要抓好( c )A.业务管理B.安全管理C.组织管理D.效益管理20.乡镇的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属于群众文化行政性管理机构中的(a )A.协调机构B.专业机构C.事业机构D.行政机构21.兼有群众文化行政和业务双重职能的群众文化机构是( a )A.文化站B.群众文化处C.群众文化科D.群众文化司22.1983年提出的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原则是( d )A.“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自娱自乐,为生产建设服务”B.“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自我教育,自我娱乐,为政治服务”C.“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节约.“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勤俭节约”23.社会性的群众文化供给,具有的显着特点是( c )A.计划性B.公益性C.行业性D.直接适应性24.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的群众文化管理方法是( b )A.行政B.法律C.经济D.业务25.我国的群众文化行政性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机构,二是协调机构;三是(c )A.计划机构B.服务机构C.行政机构D.决策机构26.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管理环节是( b )A.组织管理B.业务管理C.安全管理D.效益管理27.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设备,可以分为文娱活动业务性设备和(c )A.静态性业务活动设备B.动态性业务活动设备C.行政性设备D.关键性设备28.曲艺和民间舞蹈属于群众文化流通领域中的( c )产品。
群众文化考试大纲

《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群众文化专业基础一、了解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学的基本概念(一)群众文化(二)群众文化活动(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四)群众文化学(五)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六)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七)群众文化骨干和群众文化群体(八)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九)群众文化事业机构体系(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十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和范围(十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和原则二、了解艺术概论的相关知识(一)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来源(二)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三)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四)艺术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五)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创作方法(六)艺术的继承借鉴和革新创造(七)艺术欣赏的特点三、掌握群众文化的本质特征(一)群众文化的群众性1、群众性的含义2、群众性的社会要求(二)群众文化的自娱性1、自娱性的含义2、自娱性的形成原理与类型3、娱乐与教化的内在联系(三)群众文化的倾向性1、倾向性的含义2、倾向性的必然性与多样性3、倾向性的表现形式(四)群众文化的承传性1、承传性的含义2、承传的机制与意义3、承传的历史阶段四、熟悉群众文化的生存环境(一)群众文化的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的含义2、自然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影响3、自然环境与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二)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1、历史文化传统对群众文化的影响2、人的素质对群众文化的影响3、国际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影响4、专业文化艺术与群众文化的交互关系(三)群众文化的科学环境1、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2、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开拓群众文化新领域3、群众文化的繁荣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五、掌握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精神调节作用1、娱乐休闲效能(1)娱乐休息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准备;(2)群众文化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3)娱乐休息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全过程;(4)群众文化娱乐休息效能具有稳定性。
群众工作考试最新题库和答案

总论:群众工作的基本框架一、单项选择题1、(B)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
A、群众路线B、群众立场C、群众观点D、群众工作2、群众工作的基本立场是(C)A、动员群众B、依靠群众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关心群众3、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是(A)A、以人为本B、服务群众C、紧密联系群众D、坚持群众路线4、从(B)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建设时期B、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5、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提出的(B)重要思想,为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注入了新的理论。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C、科学发展观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 A ),是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党从事群众工作的根本目的。
A、发展为了人民B、建设为了人民C、服务为了人民D、发展依靠人民7、(C)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
A、中国共产党B、党政干部C、人民群众D、广大党员8、(D),是群众工作的根本方法。
A、发展为了人民B、发展服务人民C、发展奉献人民D、发展依靠人民9、中国共产党的(D),就是把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具体实施的人民群众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统一于伟大的实践。
A、政治工作B、思想工作C、组织工作D、群众工作二、多项选择题1、在坚持群众工作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ABCD)A、围绕群众利益展开B、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展开C、围绕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展开D、围绕不断建立和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问题展开E、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展开2、新时期,领导干部在群众工作中应具有(ACD )的基本品行。
A、权为民所用B、心为民所牵C、情为民所系D、利为民所谋E、利为民所用3、人民内部矛盾,主要包括(ABCDE)A、群众间的矛盾B、群众与改革的矛盾C、群众与发展的矛盾D、基层社会建设与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矛盾E、基层干群关系矛盾4、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的技术要求(ACD)A、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B、一切以群众要求为出发点C、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D、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E、只重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5、以下对新时期群众工作基本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E)A、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党的群众路线B、掌握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操作技术C、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技术D、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E、学会尊重群众6、下面哪些选项属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务员不能做好群众工作的情况(ABE)A、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讲排场,比阔气B、做表面文章,急于树政绩C、对群众愿望上心,D、对群众生活不关心E、置群众利益于不顾7、下面对“情为民所系”理解正确的的是(ABCDE)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以人为本C、满腔热情地去做群众工作D、站在人民的立场上E、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8、下面对党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支持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BD)A、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B、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C、代表某部分人的利益D、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E、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9、下面对“利为民所谋”理解正确的是(ABC)A、多谋富民之策B、多为群众谋利益C、多办利民之事D、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E、重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三、判断题1、全党干部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二、(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的答案,将选中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多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
共30分)1.我国的群众文化行政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机构,二是协调机构;三是()A.计划机构B.服务机构C.行政机构D.决策机构答:A2.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管理环节是()A.组织管理B.业务管理C.安全管理D.效益管理答:A3.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设备,可以分为文娱活动烽务性设备和()A.静态性业务活动设备B.动态性业务活动设备C.行政性设备D.关键性设备答:A4.典艺和民间舞蹈属于群众文化流通领域中的()产品。
A.群众文化艺术B.群众文化娱乐服务性C.民间民谷艺术D.工艺美术类答:C5.属于群众文化事业性管理机构的是()A.文化市场办公室B.乡镇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C.工人文化宫D.城市群众文化管理委员会答:A6.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的显著特色是运用()的手段来实现对群众文化的管理。
A.行政B.法律C.业务D.经济答:A6.按照决策目标的深广度来分,群众文化决策分为战略性决策和()A.常规型决策B.风险性决策C.战术性决策D.高层决策答:A二.多选题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B.国家实力的衰弱C.封建思想的禁锢D.民族精神的衰落答:ABCD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制度的更替B.科学技术的进步C.思想运动D.经济、政治的发展答:BC3、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
下列表述属于学习型社会的特点的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A.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B.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C.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学习。
答:BCD判断试题:1.《文化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和颁布的第一部文化法律(√”)2.《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的分类模式:(1)主体或核心行业,(2)前沿文化行业。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题1.从文化现象的层面讲,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
2.“群众文化”这一专用词最早出现于中央苏区(1932年)(《关于四月的报告》)。
3.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的政策,实现了文化馆(站)服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5.群众文化需求是通过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来实现的。
6.群众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7.群众文化的基本职能是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8.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主流思想、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产业的发展、外国文化的影响等。
9.中华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历久弥新,其内涵是在于兼容并蓄和博采众长,其力量在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0.虚拟的群众文化新领域——网上文化馆、网上演出、网上展览、网上培训,它不受时间、场地、人数、距离的限制,使群众文化有了更大的沟通范围和施展影响力的时间和空间。
二、简答题1.简述群众文化需求的三个层次。
P13娱乐休息的生存需求审美愉悦的享受需求表现创造力的发展需求2.群众文化与其他文化现象的根本区别。
P13.群众文化需求表现在哪些方面求知的审美的竞技的消遣的健身的社交的情感的………4.群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群众文化的自然环境群众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群众文化的科学技术环境5.群众文化服务的特点。
P22普及型、提高型、保障型、个性化三、举例分析题1.请例举政府直接供给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并分析。
政府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演出活动、文化下乡活动、进社区活动等2.群众文化服务中保障型服务主要针对哪些人群,请举例,并分析。
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群体、老年人、未成年人、边远山区的农民等四、论述题1.群众文化应如何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的广泛应用2.有人说“群众文化已经被公共文化所替代”,你认为对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群众文化发展有哪些影响。
文化生活会考试题及答案

文化生活会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不是文化的基本特征?A. 传承性B. 多样性C. 阶级性D. 民族性答案:C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其中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直接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B. 为经济和政治提供思想指导C. 直接决定社会制度的变革D. 为经济和政治提供人才支持答案:B3.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作用不包括:A. 促进民族文化交流B. 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C. 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D. 直接改变社会制度答案:D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大众传媒的特点?A. 传播速度快B. 覆盖面广C. 信息量大D. 信息准确性低答案:D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其核心是: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C.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答案:A6.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A. 源远流长B. 博大精深C. 封闭保守D. 包容性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A. 求同存异B. 兼收并蓄C. 排外封闭D. 和而不同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华文化的力量源泉?A. 社会实践B. 民族精神C. 传统文化D. 外来文化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A. 促进民族团结B. 增强民族凝聚力C. 促进民族分裂D. 提高民族自信心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方式?A. 口头传承B. 文字传承C. 物质传承D. 精神传承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交往行为B. 实践方式C. 思维方式D. 交往范围答案:ABC2.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哪些特点?A. 潜移默化B. 深远持久C. 直接迅速D. 短暂易变答案:AB3. 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包括:A. 民族节日B. 语言文字C. 宗教信仰D. 文学艺术答案:ABCD4.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包括:A. 维护世界文化的繁荣B. 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C. 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D. 促进世界文化的统一答案:ABC5.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包括:A. 认同本民族文化B.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C. 保持文化封闭D.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答案:ABD三、判断题1.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公共文化基础知识试题

公共文化基础知识试题
《公共文化基础知识试题》
1. 什么是公共文化基础知识?
2. 公共文化基础知识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什么?
3. 世界各国的公共文化基础知识有何异同?
4. 如何普及和传承公共文化基础知识?
5. 公共文化基础知识对个人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
6. 如何让公共文化基础知识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7. 公共文化基础知识的普及渠道有哪些?
8. 如何保护和传承公共文化基础知识?
9. 公共文化基础知识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0. 你认为公共文化基础知识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考题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考题1. 醉众文优工作诙须(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券.B「以经济建设拘中心1、群冷文化事业里位设备,可以分為文娱活动业芻性设备和(M血静态性业务活动设备B?动态性业务活动设爸C.行政性役备D-关键性设爸3>文化工作应把⑻啟在首位.飛经济叙益B、社会赦歪4. 《中共中办公氏国勢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歩加强农村文优建役的意见》发布于(B>oA.年Bs 2005^去属于群众文化事业性管理机构的是①)血文优市场办公室氏乡质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C工人文优宫D-址市群众文化管理姿長会6.乡顛文化站是基层(A)建设的主阵地?扣精神文明B、物质文明7>群众文化工作是3 文化奎业.扣公益性氏豔利性&群公文化戛业机构的見著特佟是运用()的手段来实现用T群炊文化的管理? 九行政氏法荐C?业勞D.经济9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A)。
A、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B、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10、化工作应把(B)放在首位。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11、群众文化工作必须(A)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2、群众文化工作是(A)文化事业。
A、公益性B、盈利性13、乡镇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B)乡镇文化站业务管理、指导范围。
A、不属于B、属于?14、我国的群众文化行政性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类:一是专业机构,二是协调机构;三是(B)A.计划机构B.服务机构C.行政机构D.决策机构-j'i15. 在节日文化活动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管理环节是(A)A.组织管理B.业务管理C.安全管理D.效益管理逬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是(A)。
A、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B、每年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17. 曲艺和民间舞蹈属于群众文化流通领域中的(C)产品。
:]!A.群众文化艺术B.群众文化娱乐服务性C. 民间民俗艺术D. 工艺美术类组织管理B.业务管理 C.安全管理D.效益管理二多项选择題1?群点文化事业机构人员调配交流的形式中,不改变隶属关系的调配交丽,主要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从文化现象的层面讲,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
2.“群众文化”这一专用词最早出现于中央苏区(1932年)(《关于四月的报告》)。
3.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的政策,实现了文化馆(站)服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5.群众文化需求是通过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来实现的。
6.群众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7.群众文化的基本职能是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8.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社会主流思想、人们的文化素质、文化产业的发展、外国文化的影响等。
9.中华文化之所以长盛不衰、历久弥新,其内涵是在于兼容并蓄和博采众长,其力量在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0.虚拟的群众文化新领域——网上文化馆、网上演出、网上展览、网上培训,它不受时间、场地、人数、距离的限制,使群众文化有了更大的沟通范围和施展影响力的时间和空间。
二、简答题
1.简述群众文化需求的三个层次。
P13
娱乐休息的生存需求
审美愉悦的享受需求
表现创造力的发展需求
2.群众文化与其他文化现象的根本区别。
P1
3.群众文化需求表现在哪些方面?
求知的审美的竞技的消遣的健身的社交的情感的………
4.群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群众文化的自然环境
群众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群众文化的文化环境
群众文化的科学技术环境
5.群众文化服务的特点。
P22
普及型、提高型、保障型、个性化
三、举例分析题
1.请例举政府直接供给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并分析。
政府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演出活动、文化下乡活动、进社区活动等
2.群众文化服务中保障型服务主要针对哪些人群,请举例,并分析。
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群体、老年人、未成年人、边远山区的农民等
四、论述题
1.群众文化应如何适应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的广泛应用?
2.有人说“群众文化已经被公共文化所替代”,你认为对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群众文化发展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