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合集下载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tmsx 发布时间:2006-12-29 阅读:1030次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055l中 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如图T0558-1所示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 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 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抗弯拉强度(MPa);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一、试验步骤1. 样品制备:根据要求决定试块的尺寸,并根据试验需要制备足够数量的试块。

通常情况下,试块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制备好的试块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缺陷和裂缝。

2.设备校准:按照试验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设备校准,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支承样品:将试块置于测试机上,通过调整支撑架的高度使试块保持水平状态。

4.施加负荷:通过调整测试机的加载速度,使其保持恒定的加载速率,施加均匀的弯拉负荷于试块上,直至试块破坏,记录此时的载荷值。

5.计算弹性模量: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数值。

二、注意事项1.试块的制备要求:试块必须制备充分,并且表面要光滑。

在制备过程中,避免样品表面受到损伤,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2.设备的校准:试验设备在进行试验前需要进行校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包括负荷传感器、位移转换器和位移传感器等设备的校准。

3.负荷的施加:施加负荷时应注意均匀施加,避免产生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以免破坏试块。

4.试验数据的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要仔细记录负荷值和相应的试块位移值,以便计算弹性模量。

5.弹性模量的计算:弹性模量可以通过线性回归法计算得到,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找到曲线的线性部分,斜率即为弹性模量的数值。

总结: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是评价水泥混凝土材料在受力下的弹性性能的方法,通过对试块进行加载并记录负荷和位移值,计算得出弹性模量的数值。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并注意试块制备和设备校准的重要性,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査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2 仪器设备⑴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⑵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上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长向中部1/3区段内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试验步骤4.4.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髙度,精确至1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 Pa/s~0.05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 Pa/s~0.08M 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 Pa/s~0.10M 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f按下f式计算:FLbh(T0558-1)= f f2式中:f——抗弯拉强度(M Pa);f 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5.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值均超过中间值15%,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055l中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如图T0558-1所示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抗弯拉强度(MPa);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混凝土抗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测定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从而评估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弹性变形特性。

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装置及试件1.压力试验机:用于施加压力。

2. 混凝土试件:使用常见的150mmx150mmx150mm的立方体试件。

四、实验步骤1.将混凝土试件清洗干净并测量其尺寸。

2.将试件放置到压力试验机上,并调整试件的位置,使其底面完全接触到试验机的平台上。

3.按照预先制定的载荷应力阶梯进行加载,每个阶梯保持一段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变形。

4.在每个阶梯加载期间,使用应变计对试件的应变进行连续测量,并记录下来。

5.在每个阶梯结束后,记录试件受力的最大载荷值,并计算出相应的应力。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五、实验数据处理1.计算应变:通过应变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到试件的应变值。

2.计算应力:根据实验中载荷的大小和试件的净截面积可以计算出试件所受的应力。

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将应力与应变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

4.计算弹性模量: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计算出弹性模量。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完成上述实验步骤后,我们得到了试件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变和应力数据。

通过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根据曲线的斜率计算出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

在讨论结果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弹性模量的大小与混凝土的抗抗压性有关。

一般来说,弹性模量越大,混凝土的抗抗压性能越好。

2.弹性模量的大小与混凝土的配比有关。

混凝土中的水胶比、骨料种类和比例等都会对弹性模量产生影响。

3.弹性模量的大小与试件的年龄有关。

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因此,试件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的试验会得到不同的弹性模量结果。

7、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并且通过分析结果讨论了几个相关的因素。

混凝土的抗抗压弹性模量是评估混凝土抗压性能和弹性变形特性的重要参数,对混凝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测试方法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测试方法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测试方法一、静载试验法静载试验法是测定混凝土弹性模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中,又分为抗压弹性模量测试和拉伸弹性模量测试。

1、抗压弹性模量测试试件制备:按照相关标准制作棱柱体试件,通常尺寸为150mm×150mm×300mm。

试验装置:使用压力试验机,配备高精度的位移测量装置。

加载过程:先对试件进行预压,消除初始缝隙。

然后以一定的加载速度分级加载,直至达到规定的荷载值。

在加载过程中,同时测量试件的变形量。

数据处理:根据所测的荷载和变形数据,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模量取应力应变曲线直线段的斜率。

2、拉伸弹性模量测试试件制备:制作哑铃状或狗骨头状的试件。

试验装置:使用专门的拉伸试验机。

加载方式:与抗压弹性模量测试类似,分级加载并测量变形。

数据处理:同样通过应力应变曲线直线段的斜率确定拉伸弹性模量。

静载试验法的优点是测试结果较为准确可靠,但试验过程较为复杂,对试验设备和操作要求较高。

二、动力测试法动力测试法基于混凝土在振动作用下的响应来确定弹性模量。

1、共振法原理:通过激振装置使试件产生振动,当激振频率与试件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发生共振。

根据共振频率、试件的尺寸和质量,计算出弹性模量。

试验装置:包括激振器、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等。

操作过程:将试件安装在支架上,施加激振力,测量共振频率。

数据处理: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弹性模量。

2、超声波法原理: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来测定。

试验设备:超声波检测仪,包括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

测试步骤:在试件的相对两个面上分别放置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

数据处理:根据传播时间和试件尺寸,结合经验公式计算弹性模量。

动力测试法具有快速、无损等优点,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能受到混凝土内部缺陷和不均匀性的影响。

三、间接测试法间接测试法不是直接测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而是通过其他相关参数来推算。

1、回弹法原理:使用回弹仪弹击混凝土表面,根据回弹值来估算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T 0559-2005)6.13.1 目的、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

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模量为准。

6.13.2 仪器设备压力机、抗弯拉试验装置千分表:一个。

分度值为0.001mm,0级或1级。

千分表架毛玻璃片(每片约1.0cm2)、502胶水、平口刮刀、丁字尺、直尺、钢卷尺和铅笔等。

6.13.3 试件制备6.13.3.1 试件尺寸符合T 0551中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空洞。

6.13.3.2 每组6根同龄期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6.13.4 试验步骤6.13.4.1 至试验临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

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

在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干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502胶水粘劳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6.13.4.2 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须加金属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点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6.13.4.3 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1/2为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的荷载标准(即F0.5),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1kN起,以0.15kH/s~0.25kN/s的速度加荷,至3kN 刻度处停机(设为F0),保持约30s (在此段加荷时间中,千分表指针应能起动,否则应提高F0至4kN 等),记下千分表读数0∆,而后继续加至F0.5,保持约60s ,记下千分表读数5.0∆;再以同样的速度卸荷至1kN ,保持约30s ,为第一次循环。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①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②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③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④试验日期及时间⑤环境温度和湿度;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值;⑦其他试验项目及信息。
8.试验注意事项:
8.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8.2擦净试件,量出尺寸并检查外形,尺寸量测精确至1mm,试件不得有明显缺损,端面不平时须预先抹平。
εα——Fα时标距间试件变形(mm);
Εα——F0时标距间试件变形(mm)。
6.2以3根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果其循环后的任一根与循环前轴心抗压强度与之差超过后者的20%,则弹性模量值按另两根试件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有两根试件试验结果超出上述规定,则试验结果无效。
6.3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56-2005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EC按下试计算:
Fa—终荷载(N)(1/3fcp时对应的荷载值)
Fo—初荷载(N)(0.5MPa时对应的荷载值)
L—测量标距(mm)
△n—最后一次加载时,试件两侧在Fa及Fo作用下变形差平均值(mm):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的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2.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3.试验环境:
进入试验室内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
8.3将试件移于压力机球座上,几何对中,方可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tmsx 发布时间:2006-12-29 阅读:1030次1 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引用标准:CB/T 2611—1992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CB/T 3722一1992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T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2 仪器设备(1)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应符合T055l中 2.3的规定。

(2)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如图T0558-1所示3 试件制备和养护3.1 试件尺寸应符合T0551中表T0551-1的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孔洞。

3.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4 试验步骤4.1 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 mm。

4.2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

4.3 加荷时,应保持均匀、连续。

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s~0.05MPa/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5 MPa/s~0.08MPa/ s;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加荷速度为0.08MPa/s~0.10MPa/s。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F(N)。

4.4 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5 试验结果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弯拉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抗弯拉强度(MPa);F——极限荷载(N);L——支座间距离(mm)b——试件宽度(mm);h——试件高度(mm)。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报告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材料,其性能对于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是衡量混凝土材料刚度和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旨在通过静态加载试验方法,测定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并分析其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

二、试验目的1.测定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

2.分析混凝土的强度与抗压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

三、试验装置与试验材料1.装置:压力机、压力计、测量仪表等。

2.试验材料:混凝土试块(规格:150mm×150mm×150mm),水泥、砂、骨料。

四、试验方法1.制备混凝土试块:按照规定配比,将水泥、砂、骨料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浆料。

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中,用振动台振动压实,使混凝土密实均匀。

待混凝土凝固硬化后,取出试块。

2.试验前准备:收集试块,清理试块表面杂质,并记录试块的尺寸和质量。

3.试验过程:将试块放置于压力机上,通过逐渐加载施加压力,直至试块发生破坏。

在加载的过程中,记录试块的变形情况和施加的压力。

4.试验结果处理: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试块的抗压弹性模量,并绘制应变-应力曲线。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到了20个混凝土试块的弹性模量数据,根据计算公式,计算出各试块的抗压弹性模量,并计算出平均值。

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绘制了应变-应力曲线。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抗压弹性模量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混凝土的强度与刚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强度更高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弹性模量,可以更好地承受外部荷载。

2.在加载过程中,混凝土试块的变形呈现出线性的关系。

当加载压力增大时,混凝土试块的变形也相应增加。

3.应变-应力曲线可以反映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和变形能力,通过对曲线的形状和斜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六、结论本试验通过静态加载方法,测定了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并分析了其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T 0559-2005)6.13.1 目的、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

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模量为准。

6.13.2 仪器设备压力机、抗弯拉试验装置千分表:一个。

分度值为0.001mm,0级或1级。

千分表架毛玻璃片(每片约1.0cm2)、502胶水、平口刮刀、丁字尺、直尺、钢卷尺和铅笔等。

6.13.3 试件制备6.13.3.1 试件尺寸符合T 0551中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空洞。

6.13.3.2 每组6根同龄期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6.13.4 试验步骤6.13.4.1 至试验临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

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

在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干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502胶水粘劳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6.13.4.2 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须加金属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点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6.13.4.3 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1/2为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的荷载标准(即F0.5),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1kN起,以0.15kH/s~0.25kN/s的速度加荷,至3kN 刻度处停机(设为F0),保持约30s (在此段加荷时间中,千分表指针应能起动,否则应提高F0至4kN 等),记下千分表读数0∆,而后继续加至F0.5,保持约60s ,记下千分表读数5.0∆;再以同样的速度卸荷至1kN ,保持约30s ,为第一次循环。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第 页,共 页 JJ0512
பைடு நூலகம்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 及编号 成型时间 龄期(d) 试件编号(一) 抗弯拉极限荷载(kN) 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 (kN) 初荷载F0(kN) 试件编号(二) 试件高度h(mm) 试件宽度b(mm) 试验 次数 Δ0 Δ0.5 Δ0.5-Δ
0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设计弹性模量(MPa) 养护方式
终荷载F0.5(kN)
Δ0
Δ0.5
Δ0.5-Δ
0
Δ0
Δ0.5
Δ0.5-Δ
0
千分表读数 (μ m)
断裂面形状及位置(mm) 循环后极限荷载(kN) 循环后抗弯拉强度测值 ff'(MPa) 弹性模量测值Ef(MPa) 弹性模量测定值Ef'(MPa) 备 试验: 注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4
千分表读数 0.001mm
5
6
7
8
9
10
循环后极限荷载(kN)
循环后断裂面位置
循环后强度测值(MPa) 循环后强度测定值 (MPa)
弹性模量测值(MPa)
弹性模量测定值(MPa) 备 注:
记录编号: 委托/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养护条件 成型日期
终荷载F0.5(kN)
Δ0.5 Δ0.5-Δ0 Δ0
第 页,共 页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试验依据 试验条件 样品描述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混凝土种类
抗弯拉弹模设计值极限荷载(kN)断裂位置极限强度测值(MPa)
极限强度测定值(MPa)
初荷载F0(kN)
试件高度h (mm)
试件宽度b(mm)
循环次数
Δ0
1
2
3
Δ0.5 Δ0.5-Δ0 Δ0
Δ0.5 Δ0.5-Δ0
试验:
复核:
日期:



FWD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弹性模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FWD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弹性模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FWD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弹性模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需求,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路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道路建设中。

然而,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缝、破坏等问题,给交通运输和行车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拉弹性模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有效评估路面的弯拉性能,为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拉弹性模量检测中,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静/动载荷试验、拟静态试验等,但这些方法不仅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试验过程繁琐、耗时耗力、数据准确性受到很大影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一种新的弯拉弹性模量检测方法,FWD(Falling Weight Deflectometer,落锤撞击式变形仪)被广泛引入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监测和评估中。

FWD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冲击动力学原理的非损伤性检测方法,通过在路面上释放一枚标准质量的冲击锤,记录锤击后路面的变形响应,从而实现对路面结构刚度和弹性模量的评估。

与传统的静/动载荷试验相比,FWD检测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快速、准确可靠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检测成本和提高检测效率,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拉弹性模量检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在实际应用中,FWD检测技术主要通过测量路面的最大下沉量和回弹速度等参数来评估路面的弯拉弹性模量。

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路面的刚度和变形性能,从而及时发现路面结构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处理。

此外,FWD检测还可以结合数值模拟和图像处理等技术,对路面的损伤程度、裂缝情况等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估,为路面的维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FWD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拉弹性模量检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有效提高路面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路面建设和养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4.2.2每组6根同龄期同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59-2005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Ef按简支梁在三分点各加荷F0.5/2的跨中挠度公式反算求得:
6.33个试件中如有一个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按另外两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计算。如果这两个测值的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值中较小值的15%,则以两个测值的平均值为测试结果,否则结果无效。
6.4如果有两个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该组结果无效。
6.5结果计算精确至100 MPa;
7.试验报告:①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②试验日期及时间;③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④环境温度和湿度;⑤执行标准;⑥抗弯拉模量,断裂位置;⑦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T0559-2005);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值。
2.2适用范围: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小梁试件。
3.试验环境:
进入试验室内检查温湿度仪,在试验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仪器设备:
序号Βιβλιοθήκη 名称使用要求1压力机
应符合T0558的规定。
2
抗弯拉试验装置
应符合T0558的规定。
3
千分表
分度值为0.001mm,0级或1级。
4
千分表架
金属框架。
5
其它试验仪器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T0558-2005)6.4.1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水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标准。

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试件。

6.4.2 试件制备6.4.2.1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为直角棱柱体小梁,标准试件尺寸为150mm ×150mm×550mm。

6.4.2.2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3根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

6.4.3 仪器设备6.4.3.1 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

6.4.3.2 抗弯拉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6.4.4 试验步骤6.4.4.1 试验前先检查试件,如试件中部1/3长度内有蜂窝(如大于φ7mm ×2mm),该试件应立即作废,否则应在记录中注明。

6.4.4.2 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6.4.4.3 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使其与试验机下压头中心距离各为225mm,并旋紧两支座,将试件妥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支座及承压面与活动船形垫块的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垫平。

6.4.4.4 保持连续均匀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0时,加荷速度为0.02MPa~0.05MPa;大于等于C30且小于C60时,0.05MPa~0.08MPa;大于等于C60时,0.08MPa~0.10MPa。

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加速变形时,不得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

6.4.5 试验结果计算6.4.5.1 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折强度f f 按下式计算:f 2FL f bh式中: f f ──抗弯拉强度(MPa );F ──极限荷载(N ); L ──支座间距离(L=450mm ); b ──试件高度(mm )h ──试件高度(mm )。

6.4.5.2 如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试件之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之结果无效,则该组结果作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T 0559-2005)
6.13.1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步骤。

抗弯拉弹性模量是以1/2抗弯拉强度时的加荷模量为准。

6.13.2仪器设备
压力机、抗弯拉试验装置
千分表:一个。

分度值为0.001mm 0级或1级。

千分表架
毛玻璃片(每片约1.0cm2)、502胶水、平口刮刀、丁字尺、直尺、钢卷尺和铅笔等。

6.13.3试件制备
6.13.3.1试件尺寸符合T 0551中规定,同时在试件长向中部1/3区段内表面不得有直径超过5mm深度超过2mm的空洞。

6.13.3.2每组6根同龄期条件制作的试件,3根用于测定抗弯拉强度,3 根则用作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

6.13.4试验步骤
6.13.4.1至试验临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避免其湿度变化。

清除试件表面污垢,修平与装置接触的试件部分(对抗弯拉强度试件即可进行试验)。

在试件上下面(即成型时两侧面)划出中线和装置位置线,在千分表架共四个脚点处,用干毛巾先擦干水分,再用502胶水粘劳小玻璃片,量出试件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
6.13.4.2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使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千分表架放在试件上,压头及座线垂直于试件中线且无偏心加载情况,而后缓缓加上约1kN压力,停机检查支座等各接缝处有无空隙(必要时须加金属薄垫片),应确保试件不扭动,而后安装千分表,其触点及表架触点稳立在小玻璃片上。

6.13.4.3取抗弯拉极限荷载平均值的1/2为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的荷载标
准(即F0.5),进行5次加卸荷载循环,由1kN起,以0.15kH/s~0.25kN/s的速
度加荷,至3kN刻度处停机(设为F0),保持约30s (在此段加荷时间中,千分表指针应能起动,否则应提高F0至4kN等),记下千分表读数,而后继续加
至F0.5,保持约60s,记下千分表读数^0-5;再以同样的速度卸荷至1kN,保持约
30s,为第一次循环。

6.13.4.4同第一次循环,共进行五次循环的挠度值为准。

如第五次与第四次循环扰度值相差大于0.5 Jm时,须进行第六次循环,直到两次相邻循环扰度值之差符合上述要求为止,取最后一次扰度值为准。

6.13.4.5当最后一次循环完毕,检查各读数无误后,立即去掉千分表,继续加荷直至试件折断,记下循环后抗弯拉强度ff,观察断裂面形状和为止。


断面在三分点外侧,则此根试件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结果无效,则该组试验无效。

6.13.5 试验结果整理
F 0.5
6.13.5.1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Ef按简支梁在三分点加荷载2的跨中
扰度公式反算求得:
__ 23L3(F°.5 _F。

)
E f = --------- -------------
1296J 山.5 —A o
(T 0559-1)
式中:
Ef ――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MPa;
F0.5、F0终荷载及初荷载(N);
人a5、人0――对应F0.5及F0的千分表读数(mr)
L -- 试件支座间距离(L=450mm;
J =lbh3(mm4)J ――试件断面转动惯量,12
6.13.5.2 以3次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3个试件中最大值或最
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舍去,以
中间值作为试件的抗弯拉强度。

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
15%寸,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3个试件中间如果有一个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混合料抗弯拉强度按另外两个试件的试验结果计算。

如果这两个测定值的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值中较小的15%则以两个测定值的平均值为测试结果,否则结果无效。

如果有两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组结果无效。

结果计算精确至lOO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