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认同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展示了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使学生感受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家乡人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家乡人的优秀品质。
此外,学生可能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兴趣,但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地域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家乡人的优秀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的品质。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人的优秀事迹案例和图片。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点评要点。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家乡文化、风俗和人物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家乡人的优秀事迹案例,如勤劳致富、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人的品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家乡人的优秀品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人的尊敬之情。
二上《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格式教案
二上《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格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风土人情,认识到自己的家乡有许多可爱、可敬的人。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互相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杰出人物,了解他们的贡献。
2.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五、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
2. 家乡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贡献以及为家乡做出的优秀事迹。
3. 家乡的特色美食、民间艺术等。
4.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家乡杰出人物的介绍,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
3.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杰出人物。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家乡杰出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贡献,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5. 小组合作: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完成对家乡杰出人物的介绍。
6. 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了解的程度。
2. 学生对家乡杰出人物的认知,以及他们的事迹和贡献。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口头表达能力等。
4.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人教部编版PPT
你想怎样向他们表达你的感谢呢?
共
表
同
达
讨
谢
论
意
叔叔,你们辛苦了!
阿姨,你们辛苦了!
叔叔,你们辛苦了!
叔叔,你们辛苦了!
二、可敬的家乡人
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 刘明昭, 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 中国 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 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 教育家。
新课导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美丽的 家乡,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 丰富。
我们看到的只是家乡的一个部分,我们的家乡 还有更多的景点,更丰富的物产。那么所有的这一 切是谁创造的呢?
那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呢?
对,都身边的人
活动设计
阅读教材P58。
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 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
你身边还有哪些可敬的家乡人? 你身边还有哪些可敬的家乡人?
滴的小事做起,为家乡做贡献?
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说说你与家乡人的故事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美丽的家乡,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你身边还有哪些可敬的家乡人?
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互评、自评,找到为家乡出一份力的方法
那么所有的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 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
思考: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人,他们和名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 曾用名刘伯坚,重庆市开州人。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2、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3、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4、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美丽的家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欣赏图片,师作简要介绍。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品尝到的只是家乡景点的一个部分,物产的一个部分。
我们的家乡还有更多的景点,更丰富的物产。
那么所有的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家乡人)那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学生交流。
再次小结:对,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板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完成课题)二、活动探究,感恩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活动一:我与家乡人的故事1、你们看,书上的同学正争先恐后地夸赞谁呢?夸他们的什么呢?(学生交流)小结:他们有的在夸亲戚,有的在夸自己的邻居,这些人都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普通人。
2、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说说你和与家乡人的故事吧。
学生填写:活动二:感谢身边帮助我们的人那么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张大伯、王阿姨这样一些普通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他们都在默默地帮助我们。
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感谢呢?示例: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牛奶的叔叔阿姨;给居委会写一封信,感谢带给小区清洁的环卫工人……过渡:刚才,我们夸了身边的普通人,其实,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为家乡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在这里,老师收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名人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三、开展调查,了解可敬的家乡人1、走近古代名人(1)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指名说)(2)出示课件:你知道这些古人吗?(课前老师已布置学生搜集家乡古代名人的资料,)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
3.劳动者的一天: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日常工作,感受他们的辛勤与付出。
4.学做小帮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辛勤付出,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助人精神。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总体来说,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但在启发思考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家乡不同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课堂上,他们对于农民、医生、教师等职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生动、具体地介绍这些职业的特点和贡献。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家乡劳动者的关注,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运用更多案例和实例来说明问题,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围绕家乡的人文特色,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职业的人。本章节具体内容包括: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2课时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2.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3.感受家乡人的可爱,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激发对家乡人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4.学会与家乡人友好交往,通过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对家乡人的理解、尊重与认同。
9.教学反思与改进
10.学习评价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二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第二课时安排了“可敬的家乡人”。
2.学情分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主动探究获取信息能力比较弱,他们的生活圈子狭窄,知识储备少,缺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他们和很多家乡人都没有直接的接触。因而,指导学生认识了解身边家乡人的事迹,从而感受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是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身边接触最多的人,如邻居、校工、文具店阿姨、帮自己打过针的护士说起,联系生活实际,在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故事中,丰富对家乡人的了解,感受家乡人的友善,学会相互关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对家乡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生:可以和几个同学表演吗?
师:当然可以,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
学生活动
生:有名的人、作出很大贡献的人、特别优秀的人。
理解善良,很孝顺。
学生交流
生介绍家乡人的事迹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激发对家乡人劳动的理解与尊重,在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能从实际行动中,举手投足中认同家乡人。
6.板书设计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家乡名人
默默奉献的家乡人
第15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2)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感知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4.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活动,明白这些可爱的家乡人值得敬佩。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评比表。
2.学生准备走访不同阶层的家乡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宜昌风光和物产图片,学生抢答这是哪里/这是什么?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引出这节课学习的“家乡人”的概念。
(板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二、新课学习活动一:家乡人暖我心学生对照课前搜集的照片,分享自己最熟悉的家乡人的暖心故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到身边熟悉的家乡人的可亲之处。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去理解内容,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取有道德价值的东西。
学会将“回望”作为向生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论,这是一种生活经验的反刍,而道德的意义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反刍与回味中呈现在学生的心中。
学生在分享中自主形成家乡人“可亲、可敬”的道德情感。
活动二:家乡人谢谢您1、除了我们身边所熟悉的家乡人,其实,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许多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他们也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为家乡贡献着。
引导学生关注平时不太熟悉的家乡人。
2、根据学生说到的情况,出示视频《宜昌的一天》,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不太熟悉的家乡人是怎么为人们默默服务,辛勤付出的。
3、学生看完视频后的交流,表达感谢,表达自己今后会怎样做。
4、邀请一位交警走进课堂,与学生互动。
学生在亲自了解交警工作后,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介绍家乡的人和事,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人的特点、家乡人的贡献等,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培养他们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自己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家乡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特点,认识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2.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尊敬。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尊敬。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家乡人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家乡人案例和图片。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材料。
3.布置教室,营造温馨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和家乡人的日常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家乡人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家乡人的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家乡人,分享他们的事迹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乡人,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展示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提问:让学生回答家乡人的共同特点和他们的贡献。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范文三篇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范文三篇【篇1】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范文我的家乡在神木。
这里四面环山,树木郁郁葱葱。
五彩的花儿遍地开放,神木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神奇的二郎山、风景如画的杏花滩、迷人的“神湖”……数不胜数。
其中我最喜欢要数离我家最近的人民广场了。
春天,人民广场景色迷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从地下探出头来的小草和色彩各异、五彩缤纷的鲜花,个个争鲜斗艳,向人们展示它们最美丽的一面。
这时候小朋友们像赶集似的,聚集在这里忙趁春风放起了风筝,我们在地上跑着叫着。
一阵微风吹过,风筝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
中午太阳高照,人民广场一下子变得火热起来,好在还有一颗颗大树为我们遮阳。
夏天,人民广场又变得生机勃勃,绿色的小草给人民广场增添了不少生机。
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好像在说:“夏天真美,夏天真美!”秋天,人民广场的花坛里更加美丽可爱,九月菊花成了群花中的佼佼者,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倒挂枝头……真是千姿百态啊!冬天,人民广场一下子冷清了不少,不过我经常到人民广场去散步,人民广场还是那样美丽。
我喜欢家乡美丽的人民广场!【篇2】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范文我的家乡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在我的家乡有一个特别的人,他身材有点儿微胖,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干起活儿来快如疾风,他就是我的父亲,我们家的顶梁柱,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天只能在吃早中晚饭的时候才能与他见上一面,因为他其他时间都在忙,早上五点起床他要给羊喂草,给小羊羔喂奶,清扫院子,喂鸡,喂猪,有时还去大道上遛弯儿会会朋友,和朋友一起唠唠家常,谈谈生活的的酸甜苦辣咸,下午他又是早早的起来带上水瓶,拿着鞭子,犒~犒~的(赶羊的呼喊声)赶着羊群去吃草啦,直到下午太阳落山才归来,回来他还要给羊喂草,因为山上的草地并不是很好大多数已经成为了平原,羊羊们不能填饱肚子所以回来还要在给它们开个小灶以防它们吃不饱晚上睡不着还吵的别人睡不着也。
就这样一天就过去了,他可以休息啦,他的一天有点劳累,但他从不抱怨,从不后悔,他说现在的日子很好他没有什么好埋怨的,现在他很满足也很开心,可能到这里会觉得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父亲,那就错啦,他待别人和蔼可亲,待我如此严格,所以在我这儿别人都问我你最怕的人是谁时我就会回答是他~我的父亲,别人都问为啥啊?他们就是很不理解说你爸爸不是挺好的么你为什么会怕他呢,我并没有回答只是自己心里嘟囔着他当然对你们如此温柔对我必然严格要求,严厉批评啦,因为我是他的女儿吖,他不严格对我怎么让我在以后的学习或者未来的生活中过得好,过得幸福呢,所以对于他的态度我是给予理解的,但那我也是无法对他开玩笑的说话,与他讲话我也要如此严肃,他回答我也很严肃,所以我不得不承认是害怕他的。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精品教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目标】1.说出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2.学会与家乡人友好交往。
3.感受家乡人的可亲可敬,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家乡人产生理解、尊重和认同。
难点: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感恩与尊重。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调查表、卡通人物贴等【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我们共同生活在莒南这块热土,莒南就是我们的家乡,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我们的家乡人。
观察周围的家乡人,回想自己和家乡人的交往的事情,并进行记录整理.二.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主题切入,唤醒生活师:课前老师让大家留心,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贴板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谁来说一说?(预设)生1:爸爸妈妈天天接我上学,我感觉很温暖。
生2:老师和同学们常常让我感觉很温暖。
生3:快递员把快递送到我家门口,我感觉很温暖。
生4:交警叔叔在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帮助疏导交通,送我们过马路,我感觉很温暖。
师:是呀!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人,生活在他们的身边,让我们感觉既温暖又卡福.2.活动引领,体验生活活动:亲切的家乡人孩子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我们没见过面的人,但是也带给我们温暖,你发现他们的身影了吗?师:在小组内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同学们交流的非常认真,可以汇报了吗?谁来说?生:上次我们小区停电,是电路工人来小区维修的,很快家里就来电了,我心里特别高兴,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但他给我带来了温暖。
师:是呀!不仅是电路工人,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需要各行各业的维修人员,来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付出,还有谁来说?生:我们小组发现,默默无闻的家乡然还有环卫工人,他们起早贪黑,把马路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
师:你说的真好?他们是怎样起早贪黑的呢?一起来看。
(播放视频)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付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生:妈妈为了我的健康给我订了牛奶,每天一大早就可以喝到新鲜的牛奶,送牛奶的人该起得多早啊!师:你想知道吗? (播放视频)他的付出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还有想说的吗?生:我通过新闻知道,在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莒南县中医院的刘贤宝医生,主动请缨前往武汉抗击疫情。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家乡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课文内容丰富,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课文中的主人公分别是农民、工人、教师、医生等,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家乡人。
通过他们的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从而培养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此外,学生对家乡人的了解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农民、工人等职业比较熟悉,而对教师、医生等职业了解较少。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家乡人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产生尊敬家乡人的情感,培养家乡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家乡人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产生尊敬家乡人的情感,培养家乡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了解哪些家乡人,他们的工作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第15课,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渐发展,可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尊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提高对家乡的认同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素材,直观地展示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文化、历史和人物。
3.教学环节一:家乡的文化1.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乡的特点。
2.教师通过讲解或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俗、传统手工艺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文化。
4.教学环节二:家乡的历史1.教师通过讲述或播放视频,介绍家乡的历史事件或名人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历史。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历史对自己的影响。
5.教学环节三:家乡的人物1.教师展示家乡名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贡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材通过讲述家乡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人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尊重他人的认识和实践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3.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人的可爱和可敬。
2.故事教学法:讲述家乡人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交礼仪。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包括家乡人的真实故事、图片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礼品、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家乡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家乡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和优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家乡人的故事,学会欣赏和尊敬他们。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乡人的了解和尊重他人的认识。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4.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第四单元的第15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物,通过讲述家乡人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家乡人的可爱和可敬,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教材中包含了三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是家乡人的特点,包括他们的勤劳、善良、勇敢等品质;其次是家乡人的贡献,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后是家乡人的精神,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家乡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家乡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家乡的人、事、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家乡人的品质、贡献和精神,可能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物入手,去发现和感受家乡人的可爱和可敬之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特点、贡献和精神,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访问、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家乡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家乡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特点、贡献和精神。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物中发现和感受家乡人的可爱和可敬之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家乡人的故事,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人、事、物,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
2.讲授新课:分别讲解家乡人的特点、贡献和精神,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人。
3.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家乡人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从身边的人物中发现和感受家乡人的可爱和可敬之处。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家乡人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PPT教学课件
课堂总结
同学们,不管是普通的一员,还是杰出的名人,他们都 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家 乡才变得如此美丽,如此富饶!作为一名家乡人,我们为此 而骄傲!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一些比较特殊的人,虽然我们没 有见过他们,但他们都在默默地帮助我们。你们能不能用自
己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感谢呢?
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牛奶的叔叔阿姨
给居委会写一封信,感谢带给小区清洁的环卫工人……
活动设计
二、可敬的家乡人
刚才,我们夸了身边的普通人,其实,在我们的家乡还 有许多为家乡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你知道这些古人吗?
感动中国 南京江宁乞丐老人再次捐款339.01元!
他叫孙光有,23年来,他一人打5份工照顾残疾 的哥哥和智障的嫂嫂,一个人撑起一个家,没有一句 怨言;他是退役武警刘成,工作期间曾先后救过10多 人的生命;他是意志坚强没有被压倒的“金刚法官” 史俊杰……
思考: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为家乡作出贡献的人,他们和我们
古代还有许多的人为家乡做出了很多贡献,家乡的人们以各种方 式深深地记着他们。
江宁的现代名人:叶兆言、梅婷、毛阿敏、徐容……
读一读这些人的名字,你了解他吗?能谈谈在你眼中他
是怎样的人吗?
是啊,像刚才介绍的这样的家乡人还有很多很多,你找
到了吗?说一说。
探究分享 想一想:是谁托起城市的脊梁?谁的正义渲染了城市的 善良?谁曾让你的心灵怦然一动?又是谁让你热泪盈眶?
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雪芹
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 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
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
题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课型新授
教学课
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教学准
备及手
段
教学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
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区别吗?讲一个小笑话,用普通话讲一遍,再用家乡话讲一遍,看看有什么不同?也可以用外地话讲一讲,看看与自己的家乡话有什么区别。
3、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之情。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
2、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3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家乡的名人的,夸夸会查资料的同学。
三、家乡的骄傲
1、在学生查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填写“家乡人光荣榜”先小组填写,再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2、让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家乡的人物。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1、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2、设计“我的服务计划”。
五、美丽的传说
1、听老师讲“飞来峰的传说”,谈谈自己的体会。
2、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有关家乡的传说。
六、浓浓的家乡情
1、古人对家乡的感情也很深,他们写了不少有关思乡之情的作品。
欣赏古诗《静夜思》
2、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吧。
3、学生各自练写。
4、写后交流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古诗《回乡偶书》家乡的骄傲
我是小小家乡人
二次备课情境可以传递情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
也只有精心创设情景,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
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教学反思: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关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以丰富的活动赋德育以情境、情感,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