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合集下载

专题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十一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举一反三(全国)2

专题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十一大题型)-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举一反三(全国)2

专题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题型梳理【题型1】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题型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题型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题型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性判断物质及其组成元素【题型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量计算物质的组成【题型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物质的化学式【题型7】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表格型【题型8】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柱状图【题型9】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饼形图【题型10】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折线图【题型11】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文字表述型举一反三1.在空气中加热铜片实验(1)原理:2Cu+O2△ 2CuO(2)现象:紫红色固体变黑;质量变大(3)质量变大的原因——有氧气参加反应2.氢氧化钠(NaOH)溶液与硫酸铜(CuSO4)溶液反应(1)原理:2NaOH+CuSO4 == Cu(OH)2↓+Na2SO4(2)现象:有蓝色絮状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天平仍平衡。

3.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1)原理:CaCO3+2HCl==CaCl2 +H2O+CO2↑(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天平仍平衡。

【题型1】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例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I: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II: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在称量。

实验III: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型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再称量。

数据见下表:(1)在实验I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

(2)实验II中发生反应共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3)这三个实验中,实验III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反应式: cC + dD = yY + zZ 0 = -cC - dD + yY + zZ
令 υc = -c , υD = -d, υY= y, υZ =z 0 = ∑υBB
整理课件
2.反应进度(ξ)
化学计量方程:
0 = ∑υBB
d ξ = υB-1dnB
nB : B的物质的量 υB : B的化学计量数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 种形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从一种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 传递中能量的总数量不变。
ΔU体系= Q + W
整理课件
封闭体系: ΔU体系=Q + W
体系吸收热量,Q>0 ; 体系放出热量,Q<0
环境对体系做功,W>0 ; 体系对环境做功,W<0
整理课件
注意:
注明反应的温度、压力等。 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同一反应,反应式系数不同, rHm不同 。
2H2(g) + O2(g) → 2H2O(l)
H=Qp=-571.66kJ·mol-1
H2(g) + 1/2 O2(g) → H2O(l)
H= Qp=-285.83kJ·mol-1
整理课件
能量的几种形式
功 W:除热的形式外的其他各种被传递 的能量。
系统对环境做功(体系失功) : W < 0 环境对系统做功(体系得功) : W > 0
状态函数?
整理课件

膨胀方式 一次等压膨胀
自由膨胀
外压 p=p终
p=0
膨胀功W W = -PV
o
多次等压膨胀 p1,p2,..pj=p终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2. 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意义。

2.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意义。

2.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1. 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2.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意义及其应用。

2. 采用实验法,进行化学反应实验,观察和分析质量关系。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章: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意义1.1 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1.2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1.3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第二章: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2.1 介绍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物的质量关系2.2 讲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2.3 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理第三章: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3.1 演示化学反应实验,观察质量守恒现象3.2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3.3 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第四章: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的计算4.1 讲解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计算方法4.2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4.3 练习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第五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5.1 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法5.2 讲解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5.3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六、教学评价:6.1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观察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2H2(g) + O2(g) → 2H2O(g) 1
rHm = -483.64 kJ·mol-1
HgO(s) →Hg(l) + 2 O2(g) rHm = 90.83 kJ·mol-1
Hg(l) +
1 2
O2(g)
→HgO(s)
rHm = -90.83 kJ·mol-1
(三)赫斯(Hess)定律
在应恒用温赫恒压斯或定恒律温可恒容以条计件算下,难体以系测不定做非或体无积化法功学 , 则 的用反具实应体验热途只径测取无定决关的于。反反应应的热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过程
化学
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方程式
如: H2(g) + 1/2 O2(g)
298.15K 100kPa
H2O(g)
rHm = -241.82 kJ·mol-1
表示在298.15K、100kPa下,当反应进度
= 1 mol时(1mol H2(g)与1/2mol O2(g)反应,生 成1 mol H2O(g)时), 放出241.82kJ热量。
气体 大 活跃 有

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化学
固体:n、 m 、 M摩尔质量 液体:物质的量浓度(cn)= nB/V
气体:摩尔体积 Vm=V/n
某气体物质的体积(V)除以该气体物质的量(n) 在标准状况(273.15K及101.325kPa下),任何理想气体的摩 尔体积为:Vm,273.15K ≈ 22.4L·mol-1
质根的据量ξ的=变化n进B/ν行B计可算确无定关反。应进度。
n(N2)/mol 0
-1/2 -1 -2
n(H2)/mol 0
-3/2 -3 -6
n(NH3)/mol 0 1 2 4

沪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导学案

沪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导学案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4、能再探究中学会合作,并从中获得快乐。

【课前导学】请你预习书本,然后完成下列的预习题:1、什么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的产生和能量的_____ ___________。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数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总和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5、质量守恒,是因为微观上,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

【课堂探索】一、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①90g酒精和10g水混合,质量为100g,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3L水。

()③已知:1g氢气与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水。

现有1g氢气与9g氧气反应,生成9g水,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木炭燃烧后,变为灰烬,质量减少,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点:①适用范围:_________。

②守恒的是质量。

③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④应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气体和沉淀。

【交流与讨论】①如果实验二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情况该是如何?②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___容器中进行。

《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说课稿

《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说课稿

《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下面我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及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选自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本课的课型属于讲授新课,共一课时,其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及用化学反应的本质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是继《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的学习之后,对认识化学变化的进一步学习和提升,为下一课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整个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说学情初三学生正处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其好奇心、认知能力、求知欲望均在增强,渴望获得新的知识。

但由于他们处于过渡阶段,其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都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之中,需要不断的加强。

因此在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不断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四、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了如下三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用化学反应的本质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研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化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的的确定,我将本课题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及用化学反应的本质解释质量守恒定律难点:用化学反应的本质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六、说教法根据本课题的知识构成特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法、讲授法、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

七、说教具在本课题的教学过程中,我是用到的教具主要有锥形瓶、托盘天平、镊子、注射器、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以及石灰石等多种教具。

八、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的阐述中,我将分别从引入新课、新课的讲授、课堂小结以及布置课外作业四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4.2九年级化学_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含答案)

4.2九年级化学_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含答案)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一.选择题(共9小题)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种类②分子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⑤原子的数目⑥物质的种类⑦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⑦C.①③④⑤⑦D.全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 g氢气和8 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12 g水B.3 g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 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 gC.蜡烛燃烧后,蜡烛与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相等D.镁条在空气里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3.下列事实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①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②铁丝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铁丝的大了③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固体的减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只有③4.充分加热m克氯酸钾和n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m+n﹣a)克B.(m﹣n)克C.(m﹣n+a)克D.(m﹣n﹣a)克5.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下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C的质量为1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3:2D.第二次反应消耗的C的质量为4g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A.NaOH B.C12C.H2D.Na2CO37.3.2克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该物质可能含有CO和H2④可能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⑤B.①②⑥C.①②⑤D.①③⑥8.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A.一定是(a+b)g B.一定不足(a+b)g C.大于(a+b)g D.小于等于(a+b)g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质量(g) 2 2 16 20反应后质量(g)17 m 6 11A.参加反应的Z与W质量比为6:11B.m=6C.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5和2,则他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二.填空题(共3小题)10.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2)要用如图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举一例).11.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稀盐酸,天平平衡.(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天平的指针(填“偏左”“偏右”“在标尺中央”下同),原因是.(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原因是.12.4.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其质量比为.4.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种类②分子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⑤原子的数目⑥物质的种类⑦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⑦D.全部【解答】解: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不变,数目没有增减.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由此可知,A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状态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B、C、D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 g氢气和8 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生成12 g水B.3 g木炭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 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 gC.蜡烛燃烧后,蜡烛与氧气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相等D.镁条在空气里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解答】解:A、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8,因此4g氢气和8g氧气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有3g氢气剩余,生成9g水,故A错;B、根据方程式C+O2CO2可知,反应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3:8,因此,3g木炭能和8g氧气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故B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蜡烛燃烧后,参加反应的蜡烛与氧气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质量总和,故C错.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与空气中的氧气的质量应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因此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参加反应的镁带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C.3.下列事实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①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②铁丝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铁丝的大了③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固体的减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只有③【解答】解:①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②铁丝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铁丝的大了,是因为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四氧化三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③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是因为水蒸发到空气中了,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原固体的减少,是因为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了氧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B.4.充分加热m克氯酸钾和n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m+n﹣a)克B.(m﹣n)克C.(m﹣n+a)克D.(m﹣n﹣a)克【解答】解: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和,由于氧气跑出去了,所以反应后质量的减少量就是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由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g中包含着二氧化锰,所以在计算质量的减少量时,必须加上二氧化锰的质量,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mg+ng﹣ag=(m+n﹣a)g.故选A.5.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下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C的质量为10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3:2D.第二次反应消耗的C的质量为4g【解答】解: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说明参加第二次反应的A 的质量为25克,B的质量为15克,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说明参加第一次反应的A的质量为15克,B 的质量为9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第一次反应的C的质量为6克,则A、B、C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3:2,则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4克,生成D的质量为50克.A、参加第一次反应的B的质量为9克,剩余6克.故A不正确;B、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4g,故第二次反应后,C的质量为15g﹣6g﹣4g=5g.不正确;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5:3.故C不正确;D、第二次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4g.故D正确.故选D.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A.NaOH B.C12C.H2D.Na2CO3【解答】解:电解NaCl的水溶液可知氯化钠中含有钠、氯元素,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所以生成物中的元素不能超出这四种元素,而碳酸钠中出现了碳元素,所以不可能得到该物质.故选:D.7.3.2克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该物质可能含有CO和H2④可能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①②⑤ D.①③⑥【解答】解:由题意,反应后CO2和H2O生成,有机物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则①正确;CO2中C元素的质量4.4g×=1.2g;H2O中H元素的质量3.6g×=0.4g;1.2g+0.4g=1.6g,说明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则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该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g:0.4g=3:1;该物质中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4,则⑥正确.故选D.8.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A.一定是(a+b)g B.一定不足(a+b)g C.大于(a+b)g D.小于等于(a+b)g 【解答】解:a g白磷在b g氧气中燃烧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恰好反应时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等于(a+b)g,不恰好反应时某种物质有剩余时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应该小于(a+b)g,所以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小于等于(a+b)g.故选D.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质量(g) 2 2 16 20反应后质量(g)17 m 6 11A.参加反应的Z与W质量比为6:11B.m=6C.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5和2,则他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g+2g+16g+20g=17g+m+6g+11g,解得m=6.Z、W 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X、Y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A、由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Z与W质量比为:(16g﹣6g):(20g﹣11g)=10:9,故说法错误;B、由分析可知,m=6,故B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Z、W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X、Y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不一定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属于置换反应,故C说法错误;D、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15和2,则他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正确;故选:BD.二.填空题(共4小题)10.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可推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解答】解: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碳、氢.11.如图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2)要用如图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若药品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装置不变,改变药品,可选用的一组药品是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举一例).【解答】解:(1)烧杯中的现象是固体逐渐减少,产生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因此反应后观察到天平不平衡,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保持天平平衡,应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答案为(1)不能;二氧化碳气体逸散于空气中;(2)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12.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稀盐酸,天平平衡.(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天平的指针偏左(填“偏左”“偏右”“在标尺中央”下同),原因是由于气球体积膨大,所以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右侧受力减小.(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偏左;原因是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解答】解:(1)右侧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左侧不反应,但右侧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由于气球体积膨大,所以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右侧受力减小,天平向左偏.故答案是: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偏左.由于气球体积膨大,所以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右侧受力减小.(2)中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右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剩余质量减少,天平向左倾斜.故答案是:偏左;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故答案为:(1)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偏左由于气球体积膨大,所以产生向上的浮力,导致天平右侧受力减小.(2)偏左;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13.4.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其质量比为12:3:8.【解答】解: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为:8.8g××100%=2.4g;水中氢的质量为:5.4g××100%=0.6g;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之和为2.4g+0.6g=3.0g;由于3.0g<4.6g,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且含有氧的质量为4.6g﹣3.0g=1.6g.故可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O元素,质量比为:2.4g:0.6g:1.6g=12:3:8.故答案为:碳、氢、氧;12:3:8。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九年级上《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易错题集二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九年级上《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易错题集二

2023~2024学年新上海版九年级上《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易错题集二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 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C.D.2.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稀盐酸、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都含有C.守恒观:铁丝在高温条件下熔化成铁水的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变化观: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H+F+3CO2Fe+3Ce2O3===高温O2 (a)(b)3.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中的图、图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俩的做法是: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指针平稳后,两同学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别是( )A.甲、乙都偏向右边,但偏差值不同B.甲、乙都偏向左边,但偏差值不同C.甲、乙都指向正中D.甲指向右边,乙指向正中卷II (非选择题)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6分 )4. 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Ⅲ.西气东输将改变居民的气体燃料结构,下表是几种气体燃料的价格和热值:燃料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价格元/千克元/千克元/千克热值综合考虑,你将选择哪种燃料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和应用,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方案设计。

(2)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图片,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红磷燃烧等,提问学生在这些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物质的质量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讲授新课(1)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讲述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

然后给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①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在锥形瓶中放入少量红磷,在锥形瓶口的橡胶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称量装置的总质量。

然后点燃红磷,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待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的总质量。

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实验结论: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不变,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②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烧杯,在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在另一个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并称量其总质量。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知识清单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知识清单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知识清单一、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它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质量守恒定律所指的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例如,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2 个氢气分子和 1 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 个水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只是重新组合成了新的分子。

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如果知道了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如果知道了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 +O₂点燃 CO₂。

如果有 12 克碳完全燃烧,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需要 32 克氧气,生成 44 克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还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以 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为例,每 36 份质量的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可以生成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关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否则计算结果会错误。

(2)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物质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是混合物,需要先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3)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现象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一些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一、教材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在整个初中化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了解学生是针对性教学的基础。

初三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经历过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小组探究、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通过小学阶段科学的学习以及初中物理生物的学习,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但在“做出假设”“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会加强学生概括推理能力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并且能用质量守恒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以及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提高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初步形成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通过探究学习,初步形成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确立本节课的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五、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与分析探寻科学规律,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案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1.1 引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化学实验中的物质变化,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质量变化的思考。

引入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即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物的总质量。

1.2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如氢气与氧气反应水,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1.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如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与物的质量比等。

举例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工业生产中的物质转化、环境污染的控制等。

第二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计算2.1 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关系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物、物、系数等。

解释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物的质量关系,即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系数比的摩尔质量。

2.2 摩尔质量与质量计算介绍摩尔质量的概念,即单位摩尔物质的质量。

教授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摩尔质量计算反应物和物的质量。

2.3 质量计算的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化学反应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质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反应物的质量比例、计算物的质量等。

第三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与化学计量3.1 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概念,如摩尔、物质的量、反应物与物的化学计量数等。

解释化学计量数与质量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

3.2 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计算教授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数计算反应物和物的物质的量。

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3 质量守恒与化学计量的应用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计量的应用,如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物质的纯度测定等。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等。

第四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误差分析4.1 误差的概念与分类介绍误差的概念,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4.2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4.2质量守恒定律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不能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定义中,“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 内;“各物质”包括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尤其应注意不能遗漏气体。 (3)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不是体积或其他物理量的守恒。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76
10
5
24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5
0
A.x=90 B.d可能是单质 C.c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3∶8
10.(2023吉林)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如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 定律。
(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试剂的总质量为m1,保持装置密闭使红磷燃烧,待装置冷却后,再 次称量装置和试剂的总质量为m2,大小关系是m1 = m2。 (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碳酸钠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气球膨胀,电 . 子天平示数减小 。
4.2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 参加 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 质量 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1)六个一定不变
原子的 种类 微观 原子的 质量
原子的 数目 元素的 种类 宏观 元素的 质量 物质的质量总和
(2)两个一定变 宏观: 物质的种类 微观: 分子的种类 (3)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 数目 元素的 化合价
6.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纯净物
C2H5OH
O2
CO2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课件(共46张PPT)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课件(共46张PPT)
产生向上的浮力,进而导致称量时,天平不平衡,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
后,再称量。(2)将锥形瓶置于天平左盘上,向右盘加砝码使天平恢复
平衡,挤压滴管后,接下来要观察的是锥形瓶中的实验现象及天平指针 是否偏转,从而判断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3)表格“▲”处的项目 应该是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
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从图A到图B再到图C,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 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课堂速记]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核心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例2 2017· 上海 过氧化氢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4-2-2所示,
方框内应是(
B
)系
例3 2017· 福建 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总结] 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规律总结:
六个“不变” 两个“一定变” 物质的种类 三个“可能变” ①元素的化合价 ②物质的状态
①元素的种类
宏 ②元素的质量 观 ③物质的总质量 ①原子的种类
微 ②原子的数目 观 ③原子的质量
分子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探究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第2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用“ ”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图21-3是氮气
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同步测试题附答案不全

2022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同步测试题附答案不全

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B.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C.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的原理就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C.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提高城乡空气质量D.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引起爆炸3.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氧气的消耗B.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少煤的浪费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减少酸雨的形成4.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5.“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6.工业上常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再燃烧,其目的是()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延迟燃料燃烧的时间D.增加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7.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到“对照”的科学方法,下列实验与这一科学方法不符合的是()A.B.C.D.8.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10.欣欣把一张硬纸板叠成一个纸盒,并用双面胶把纸盒粘好后,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水.随后她将这个装有水的纸盒悬挂在空中,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纸盒下方,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纸盒没有燃烧!这是因为()A.纸盒不可燃B.纸盒没有接触空气C.装上水的纸盒的温度在它的着火点以下D.纸盒装上水以后着火点提高了11.两同学围绕蜂窝煤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当煤燃烧正旺时将炉门关上,煤层上方发现蓝色火焰.解释:此时氧气不足而产生的CO在燃烧B.煤燃烧完后煤灰质量比煤的质量轻.解释: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逸出C.在煤炉上方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解释:CO难溶于水D.将煤做成蜂窝状就更易燃烧.解释: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12.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扇蜡烛会降低蜡烛的着火点B.扇蜡烛会减少火焰周围的氧气C.扇煤炉可增大进入的氧气的量D.扇煤炉会增加可燃物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就可燃烧B.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C.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埸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14.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A.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D.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15.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8.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C.蜡烛火焰被吹灭,说明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19.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引言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质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产生量,从而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以及计算反应物的消耗和生成物的产生量的方法。

反应物的质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关系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然而,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的是摩尔比例关系而不是质量比例关系。

为了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反应物的摩尔质量。

假设化学方程式为:A +B ->C + D其中A和B是反应物,C和D是生成物。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化学数据手册或使用分子量计算器来获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

假设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为MA,反应物B的摩尔质量为MB,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为MC,生成物D的摩尔质量为MD。

根据摩尔质量和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可以得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frac{m_A}{MA} = \\frac{m_B}{MB} =\\frac{m_C}{MC} = \\frac{m_D}{MD}$$其中,m A、m B、m C、m 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质量。

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和生成物的产生量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消耗量和生成物的产生量可以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关系和质量信息来计算。

以下将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 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反应物的消耗量可以根据给定的质量信息和质量关系计算。

假设已知反应物B的质量为mB,我们可以使用质量关系来计算反应物A的质量mA:$$\\frac{m_A}{MA} = \\frac{m_B}{MB}$$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m_A = \\frac{m_B}{MB} \\times MA$$其中,m A为反应物A的质量。

2. 计算生成物的产生量生成物的产生量也可以通过给定的质量信息和质量关系来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5•郴州)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X+O2↑中X的化学式为()A.NaOHB.Na2OC.NaHD.Na4(OH)4 2.(2015•黔东南州)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3.(2015•哈尔滨)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4%B.46%C.50%D.55%4.(2015•南京)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5.(2015•巴中)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A.N2B.N2OC.NOD.NO26.(2015•临沂)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NOB.N2C.NO2D.N2O7.(2015•丹东)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2 8 30 50反应后质量/g 20 待测46 16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0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8.(2015•莱芜)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M中有氨气D.M可能是碳酸氢钠9.(2015•河池)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名称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40 10 10 0反应后质量/g 6 M 28 16A.甲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M=38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10.(2015•雅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11.(2015•宜昌)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A.CaSiO4B.Ca2SiO3C.CaSi2O3D.CaSiO312.(2015•遵义)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13.(2015•张家界)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应为()A.FeSB.Fe2S3C.FeOD.FeS214.(2015•潍坊)在一定条件下,物质A,B发生反应2A+2B═2C+D,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下表数据: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4.6 4.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4 8.0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B.a=0.6C.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D.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15.(2015•滨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6.(2015•咸宁)咸宁城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在修建铁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3C+S K2S+3CO2↑+X↑,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是N2B.黑火药在混合物C.KNO3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KNO3属于氨肥二.填空题(共4小题)17.(2015•南充)已知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18.(2015•黄冈)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g.(2)实验2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19.(2015•河南)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则x= ;化学方程式为.20.(2015•孝感)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发生了8.1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及时派出救援队前往,并为尼泊尔灾区提供了大量的消毒液、大米和帐篷.其中“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帐篷的主要成分聚氯乙烯塑料属于材料.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5•郴州)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X+O2↑中X的化学式为()A.NaOHB.Na2OC.NaHD.Na4(OH)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X+O2↑,反应前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4、6、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钠原子、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OH.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2015•黔东南州)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个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本题可分析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增加,故乙是生成物;丙的质量减少,故丙是反应物.A、充分反应后,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等于生成甲、乙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甲和乙,根据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无法确定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反应中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丙,生成物是甲和乙,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3.(2015•哈尔滨)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4%B.46%C.50%D.55%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充分反应后盐酸可能有剩余,蒸发时剩余的盐酸挥发掉,故不能用稀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进行计算;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CO3+2HCl═CaCl2+H2O+CO2↑、K2CO3+2HCl═2KCl+H2O+CO2↑,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由与金属离子结合的酸根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碳酸钾、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CO3+2HCl═CaCl2+H2O+CO2↑、K2CO3+2HCl═2KCl+H2O+CO2↑,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钾、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71,碳酸根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60,差是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1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82.7g﹣75g=7.7g,设原混合物中含碳酸根的质量为x,则60:11=x:7.7g,x=42g;则所含金属元素质量为75g﹣42g=33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4%.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掌握反应前后金属元素的质量不变、看成碳酸根离子被两个氯离子取代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015•南京)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5.(2015•巴中)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A.N2B.N2OC.NOD.N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X+6H2O,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1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4X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2015•临沂)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NOB.N2C.NO2D.N2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X+6H2O,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 分子中含有6个氮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2015•丹东)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2 8 30 50反应后质量/g 20 待测46 16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0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18g,故甲是生成物,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减少了34g,故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是34g;由质量守恒定律,因为18g+16g=34g,所以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丙,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待测值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8g,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所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故选项说法正确.D、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8.(2015•莱芜)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M中有氨气D.M可能是碳酸氢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推测反应物中的元素组成;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C、纯净物X是不可能含有氨气的;D、根据M的元素组成考虑.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物质X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稍加热就分解为NH3,H2O,CO2,说明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B、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X不稳定;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生成物中有氨气,不能证明原物质中就有氨气,且原物质是纯净物,故一定不能含有氨气;D、物质X是由C、N、H、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X不是碳酸氢钠.故选A.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物质的元素组成;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9.(2015•河池)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名称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40 10 10 0反应后质量/g 6 M 28 16A.甲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M=38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且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相等可求出待测的质量,据此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40+10+10+0=6+M+28+16,解得M=10.A、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甲是化合物,故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说正确;C、由以上分析,M=10,故错误;D、甲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丁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去伪存真,挖掘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求解.10.(2015•雅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解答:解:A、丁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B、甲反应后质量减少70﹣35=35g,为反应物,乙质量减少15﹣7.5﹣7.5g,为反应物,丙质量增加48.75﹣6.25=42.5g,故B正确;C、由B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乙=丙,丙一定是化合物,甲和乙都有可能是单质,也有可能是化合物,故错误;D、由B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乙=丙,故为化合反应,故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相关量的分析与判断,并进而对反应的类型及质量关系进行探讨.11.(2015•宜昌)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A.CaSiO4B.Ca2SiO3C.CaSi2O3D.CaSiO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SiO2X+CO2↑,反应前钙、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1、1、5、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碳、氧、硅原子个数分别为0、1、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钙原子、1个硅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aSiO3.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2015•遵义)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故可以判断B、C是否正确;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质也可能是置换反应.解答:解:A、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A错误.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若BD是单质也可能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故C错误.D、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由于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不一定是1:1,故若取zgA和z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z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3.(2015•张家界)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应为()A.FeSB.Fe2S3C.FeOD.FeS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再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R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R+2H2O+7O2═2FeSO4+2H2SO4,反应物中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铁原子个数分别为4、4、1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S2.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2015•潍坊)在一定条件下,物质A,B发生反应2A+2B═2C+D,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下表数据: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4.6 4.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4 8.0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B.a=0.6C.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D.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4.6g+4.0g+0+0=0+0.4g+8.0g+a,a=0.2,反应后A质量为5克,A质量减少是反应物;B质量减少了也是反应物;C质量增加为生成物,D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字没有增减,故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表格信息可知4.6g+4.0g+0+0=0+0.4g+8.0g+a,a=0.2,故错误;C、设B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d,则2b:d=(4.0g﹣0.4g):0.2,则b:d=9:1,故正确;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有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等,故错误;故选C点评:解此题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15.(2015•滨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为1: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5克,所以甲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5:20=1:4.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得:18+1+2+32=X+26+2+12,解得X=13,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甲质量减少了5克,是反应物;反应后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0克,是反应物;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所以是化合反应.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25:20=1:4.故选:B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16.(2015•咸宁)咸宁城际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在修建铁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3C+S K2S+3CO2↑+X↑,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