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21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21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考试要求
1.城市化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②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2.城市区位因素
例1(2018·4月浙江选考)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完成(1)~(2)题。
(1)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D (2)C
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④城的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指数都是最高的,故其发展水平也是最高的。(2)③城和④城的创新带动能力指数在四个城市中居前两位,可判断其科技水平也在四个城市中居前两位,因此高新科技发展更具优势。
例2 (2016·10月浙江选考)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发展水平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工业发展规模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 D
(2018·浙江瑞安检测)读“我国西部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完成1~2题。
1.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资源
C.地形
D.河流
2.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
B.水能丰富,发展水电
C.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
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
答案 1.D 2.C
(2018·浙江富阳检测)读“某市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1998~2006年,该市( )
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
B.农业人口逐年增长
C.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
D.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
4.图示反映出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 )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环境污染加剧
C.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D.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答案 3.C 4.D
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市区人口一直呈增长状态;城镇化水平不是每个时段增速都最慢。第4题,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的变化幅度,可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017·浙江台州适应性考试)TOD模式是为了解决城市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下图为“TOD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城市无限制蔓延”主要是指( )
A.城市郊区化
B.城市化发展快
C.“滞后城市化”
D.“虚假城市化”
6.TOD模式主要协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
A.环境恶化问题
B.交通拥堵问题
C.就业困难问题
D.治安混乱问题
答案 5.A 6.B
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TOD模式是一种为解决“城市无限制蔓延”而实行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减少了城市面积向郊区的扩展、延伸。所以“城市无限制蔓延”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指城市郊区化。第6题,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公交站点为中心,说明该模式主要协调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问题。
(2017·浙江仿真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小区雨水花园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小区绿化区及园林水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地表径流量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增加下渗、净化水质
D.减少地表蒸发量
8.雨水花园规划设计的作用不包括( )
A.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B.提高城市防涝能力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提高城市供水能力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小区绿化及园林建设,设置截流沟、排水沟、沉淀池、水管,会增加下渗、净化水质;植被湿地面积增大,会增加地表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第8题,小区雨水花园规划设计,能够增加下渗、净化水质,减少地表径流量,所以有助于提高城市防涝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但与提高城市供水能力无关;城市植被和绿地增多,会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9.下图中有A、B、C、D四座城市,试从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方面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因素考虑,________城市的区位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地区。
(2)从气候因素考虑,________城市的区位较为有利,因为它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河流因素考虑,________城市沿河而建,其中________城市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________城市位于河口,________城市所在河流通航条件最差。
(4)综上所述,________城市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答案(1)B、D 平原(2)B、C、D 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3)A、C、D C D A (4)D
解析读图可知,B、D城市位于200米等高线以下,是平原地区;A、C城市在200米等高线以上,是低山丘陵区。从地形因素考虑,平原最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从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的位置可以看出,B、C、D城市处于中低纬度地带,其中D城市距海最近。从气候因素考虑,城市多分布在水热条件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沿海地区的气候比内陆地区更为有利。从河流因素考虑,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了城市的区位。A、C、D城市都沿河分布,但区位不同。A城市所在河流位于北极圈以北,封冻期长,通航条件最差,C城市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D城市位于河口处。综上所述,D城市在地形、气候、水源和交通等条件上都具有优势,因而有较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