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是法律制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要素,它是指对人们行为的规范。
而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体现,是写入法律文本中的具体规定。
本文将分别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定义、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首先,法律规则是法律制度中的基本要素,它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律规则是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用以保护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规则的存在和适用,可以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有法律的保障。
法律规则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它适用于所有人,无论其身份、地位和职业。
其次,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具体体现,是写入法律文本中的具体规定。
法律条文是法律文本中的文字表达,它具有特定的语言和格式要求,以确保法律文本的准确性和明确性。
法律条文通常由立法机关根据立法程序制定,它是对法律规则的细化和具体化。
法律条文中会规定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应该怎样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然后,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具体表达形式,是法律规则的具体化和细化。
法律规则是法律制度中的基本要素,而法律条文是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具体规定。
法律条文的制定往往是为了确保法律规则的具体适用,使其更具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法律条文也是法律规则的重要证据,它可以用来解释法律规则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总结起来,法律规则是法律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具体体现,是写入法律文本中的具体规定。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法律条文是对法律规则的细化和具体化。
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法律制度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法律规则,并参照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
只有依法行事,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法律是指一定社会中被普遍承认和公认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法律规则具有不成文和成文两类形式。
其中,成文法律规则是通过立法过程制定的,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表现出来。
法律条文作为法律规则的具体表达,起到明确和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
一、法律规则的定义和特点法律规则是指在一个社会中,由有关人士通过一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用于导向和规范社会行为的普遍准则和规范。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明确性:法律规则要求具备明确性,即明确规定了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应该遵循的行为方式和结果。
这样可以避免不同解释和理解所导致的争议和纠纷。
强制性:法律规则具有强制性,违反法律规则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普遍适用性:法律规则是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和组织,而非个别人或特定情况。
稳定性:法律规则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不易受个人或个别利益的影响。
二、法律规则的分类法律规则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
主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公法和私法:公法是指调整国家与公民以及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如宪法、行政法等;私法是指调整公民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如合同法、侵权法等。
物质法和程序法:物质法是指调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结果的法律规则,如刑法、民法等;程序法是指调整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过程中的法律规则,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国际法和国内法:国际法是指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如国际公约、国际仲裁等;国内法是指调整国内各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则。
三、法律条文的形式和功能法律条文是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法律规则。
它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本条文的内容和目的。
正文:具体规定了在特定情况下应该遵循的行为方式和结果。
附则:对本条文的特殊情况、例外情况等进行补充和解释。
对于法律条文来说,其主要功能在于:明确规范行为:通过法律条文,人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特定情况下应该如何行动,以及违反条文规定所承担的责任与后果。
保障权益:法律条文是保护人民权益和维护社会正义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律的力量追求公平和正义。
法律硕士法理真题练习习题及答案06
一、单项选择题1.(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法律条文就是一个法律规则B.一个法律规则只能由一个法律条文表达C.一个法律规则可以通过不同规范性文件的不同条文表达D.法律规则的某些要素必须在法律条文的表达中予以省略2.(2014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第1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下列关于本条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该规定属于法律原则B.该规定具有指引作用C.该规定属于禁止性规则D.该规定意味着我国《合同法》没有溯及力3.(2014年真题)1997年3月14日公布,同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据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法律条文中的行为模式为“勿为”B.该法律条文所载内容属于确定性规则C.1997年3月14日以后发生的故意杀人案,应当依此条文裁判D.该法律条文中刑罚的排序意在对故意杀人行为依法优先适用较重刑罚4.(2014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B.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C.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5.(2014年真题)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
A.立法体系的结构B.立法者的主观意志C.立法机关的设置D.法律的调整对象与调整方法6.(2015年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下列关于该法律条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该条文规定的是技术性内容,没有强制力B.该条文表述的既非法律原则,也非法律规则C.该条文不能够与其他条文共同表达某个法律规则D.该条文包括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7.(2015年真题)下列关于法律部门的表述,正确的是( )。
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
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作为一种重要的规范体系,起到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平正义的作用。
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是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法律的内容和形式。
一、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点法律规范是国家为管理社会事务而制定的一种强制性规则。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强制性:法律规范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团体都必须遵守。
2. 规范性:法律规范对社会行为进行了界定、指导和约束,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
3. 明确性:法律规范要求具备明确的表述,确保人们对规则的理解和适用。
4. 刚性:法律规范常常是以明文的形式存在,对其内容和约束力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形成则难以改变。
二、法律条文的定义和作用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法律规范从抽象到具体的落地规定。
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规范行为:法律条文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标准,明确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人们的行为具备合法性和合理性。
2. 预防和解决争议:法律条文为社会预防和解决争议提供了依据和手段,通过明确权利义务关系,规范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3. 弥补法律空白:法律条文对特定案例如何处理,提供了权威的依据,以填补法律空白,保证司法公正和效率。
4. 塑造舆论导向:法律条文的宣扬和传播,对舆论导向产生重要影响,引导社会舆论关注法律问题,维护公众对法律的认可与遵守。
三、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彼此依存,共同构成了法律体系。
1.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统帅:法律规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可以被概括为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而法律条文则是法律规范的具体体现和实施手段。
2.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具体依据:法律条文通过具体的表述,对法律规范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使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3. 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相辅相成: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法律条文的支撑,而法律条文的内容和意义也需要在法律规范的大框架下进行解读和理解。
法理学——法的要素
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内容 适用范围 适用方式
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
具体规定,着眼共性,削弱或 防止“自由裁量”。
某一类型的行为。
笼统规定,同时关注共性与个性, 适用较大余地。
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 全部法律体系通用。
全有或全无的方式。(排他性)不同强度的,甚至冲突的原则都 可能共存于一部法律中。
指向其他机关
指向其他规则
3.根据行为限定范围或程度不同。
强行性规则 任意性规则
具有强制性,不容许更改。 允许自行选择、协商行为的模式。
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的种类
1.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如诚实守信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原 则。 2.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①基本原则指整体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 原则。 ②具体原则指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于某一法律部门中特定情形的原则。 3.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①实体性原则指直接涉及实体法(实体性权利和义务)问题的原则。 ②程序性原则指直接涉及程序法(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问题的原则。
法律后果。人的实际行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 模式所产生的相应效果,分为合法与不合法 后果。
法律规范
法律规则与语言
1.法律规范必须以“法律语句”来表达。 2.法律人只能通过语言来理解并运用法律。 3.法律语句又分为规范语句和非规范语句。
规范语句 非规范语句
命令名 允许句 陈述句
有道义助词。如“必须、应当、禁止” 有道义助词。如“可以” 没有道义助词。
具有强制履行性质,不可随意转让或违反。
1.基本权利义务(宪法规定)与普通权利义务(普通法律规定)。 2.绝对权利义务与相对权利义务。 ①绝对权利义务对应不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②相对权利义务对应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3.个人权利义务、集体权利义务和国家权利义务。
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
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条文是表现法律规则的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要表现的内容。
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一般是对应的。
但是我们在法律条文中看到其表述法律规则的情况是不同的,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突出的情形: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2.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
3.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4.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法律规则的上位概念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中国法学对法律规范和法律规则一般不作区分,可以通用,在中国法学中,法律规范通常有两种用法,一是广义的法律规范,指称法律,它包括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技术性规定和法律规范四个要素。
一是狭义上的法律规范,指称法律上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因此它排除了非规范性法律要素。
现代国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大都是以条文为基本构成单位的。
从其表述的内容来看,法律条文可以分为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
规范性条文是指直接表述法律规范的条文,非规范性条文是指不直接规定法律规范,而规定某些法律技术内容的条文。
这些非规范性条文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他们总是附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规范性法律条文。
由此看出,应当把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区别开来。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是对应的。
但是我们在法律条文中看到其表述法律规则的情况是不同的,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突出的情形: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
2.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
3.一个条文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
4.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法律是维系社会秩序和正义的基石,而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则是构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概念、作用以及它们在法律体系中的关系。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的运作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一、法律规则的概念与作用法律规则,通常也被称为法律原则或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中的一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
它们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正。
法律规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道德规则、行为规则和程序规则,它们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
1. 道德规则:道德规则涉及到什么是对和错的道德标准。
这些规则通常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例如不杀人、不偷盗、不说谎等。
道德规则在法律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构成了法律规则的基础。
2. 行为规则:行为规则规定了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应该采取的行动。
例如,交通法规定了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必须遵守的规则,如遵守交通信号、限速等。
行为规则的目的是确保公共安全和秩序。
3. 程序规则:程序规则规定了法律体系中的程序和流程。
这些规则包括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和审判程序,它们确保了司法程序的公正和公平。
法律规则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个人权利和维护公共利益。
它们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使人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以及在违反规则时可能面临的后果。
二、法律条文的概念与作用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具体表达方式,通常以书面形式记录在法典、法规和法案中。
它们是法律体系中的文字规定,旨在明确规定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条文的特点包括明确、具体和可执行性。
1. 明确性:法律条文通常以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述,消除了模糊和歧义,使人们能够理解其含义。
2. 具体性:法律条文通常涉及具体的行为和情境,以便在具体案例中应用。
例如,一项交通法律可能规定了不同速度限制在不同道路上的具体数值。
3. 可执行性:法律条文具有强制力,违反法律条文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如罚款、刑事指控等。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
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是法律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本文将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展示这两个概念对法律体系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清楚地了解这两个概念各自的定义。
法律规则是指法律体系中的一般性规则,它们被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且提供一致的法律意见和处理方式。
法律条文则是具体的法律文件,它由法律学者和法律实践者编写,涵盖了某个特定的领域,并且给出了更加明确的法律规定。
显然,这两个概念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法律规则是用来支持法律条文的。
也就是说,法律条文是由法律规则来支持的,这些规则是用来确保法律条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
事实上,法律条文本身是不足以解释其意义的,它需要一般性规则的支持来加以说明。
此外,这两个概念对法律体系都非常重要。
法律规则是法律体系的基础,它们提供了一致性的处理方式,使法律能够有效地运作。
法律条文则是法律体系中最明确的法律规定,它们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法律解释,从而使法律具有更大的权威性。
综上所述,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它们都对法律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两
个概念,努力提高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更好地实现法律的功能。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法理学之简答题
法理学1、法的(外在)特征:(1)法具有规范性:法是人们行为的标准或规则。
(2)法具有国家意志性: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国家的意志。
(3)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4)法具有普遍性: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法的效力的反复适用性。
(5)法具有程序性:法是强调程序、规定程序和实行程序的规范。
(6)法的可诉性:法具有可争讼性和可裁判性。
2、法的作用(1)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2)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与和平、推进社会变迁、保障社会整合、控制和解决社会纠纷和争端、促进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3、法的作用之局限性的体现(真题2009年简答题2)(1)法的作用的范围不是无限的(2)法律只是调整法律所能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3)法律与事实之间的对应难题也不是法律所能够完全解决的(4)法律自身的缺陷也影响其发挥作用4、法律自身缺陷的体现:立法空白、法律的滞后性、法律的僵硬性、语言的歧义性5、权利和义务的相互联系(真题2006年简答题2)(1)从结构上看,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一方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2)从数量上看,二者的总量是相等的。
(3)从产生和发展上看,二者经历了一个从浑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
(4)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
古代社会义务本位,现代社会权利本位。
6、成文法相对于不成文法的优点(1)成文法明确具体(2)成文法修改废纸的程序严格(3)成文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自由(4)成文法有较好的预防作用(5)成文法有利于推进社会改革7、不成文法相对于成文法的优点(真题2011年简答题2)(1)不成文法易于适应社会现实:社会变化、成文机械(2)不成文法不存在背离立法原意的问题:条文表达、不完善不周密、需要解释、解释与立法原意(3)不成文法易于发挥司法官员的创造性8、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的比较(1)法的渊源不同:民法法系国家的正式法源只是指制定法,法源的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的法的效力;在普通法系国家,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法源,遵循先例是普通法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法理二【法的要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第五讲法的要素一、法的要素(一)Concept法的基本成分,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二)法的要素的特征1、个别性和局部性【要素是一个个元素或个体,是组成法律有机体的细胞】2、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整体性——一个要素变/被违反,另一个或整体也可能变/被违反】3、多样性和差别性【法的要素有3种不同的种类,相同种类的法律要素又有多种不同的个性】法的要素与法的渊源不同,法的渊源指法的外表形态而法的要素是任何形态的法律(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质料二、法律概念(一)concept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1)事物:动产、不动产、定着物、附着物2)状态: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3)行为: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二)来源法律人吸纳/(立法/司法/法学家)or创设【死亡:生理or宣告死亡/父母:生父母、养父母和继父母】——俩来源都和日常生活相联系“法律概念是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建筑材料”——[德]伯恩·魏德士(三)功能1、表达2、认识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
----博登海默3、提高法律的合理化功能——提高法律的明确化程度和专业性程度,独立职业,法成为专门工具4、建构/构成任何判断都是两个以上概念的结合,因此,法律概念也是构成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基本要素。
5、是法律推理的有力工具(四)分类涉人概念:关于人(自然人、团体)的概念,例如“公民”、“法人”涉事概念:关于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概念,例如“故意”、“过失”涉物概念:关于物品及其质量、数量和时间、空间等无人格的概念,例如“标的”、描述性概念:对外在事物进行描述的概念,通过描述使法律得到表达描述性概念通常是对与法律有关的事物、时间、地点的描述例如租赁、婚姻、盗窃、公务员等规范性概念:对人的行为有规范意义、本身具有规范内容的概念(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诉人们行为的模式与标准)例如故意、过失、违法等相对确定性概念:外延与内涵相对确定的概念,如定金、赔偿、盗窃、证据相对不确定性概念:外延与内涵相对不确定的概念,如正当程序、公序良俗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可能通过立法或者法律解释或法律适用而确定起来;由于新事物产生,一个原本确定的法律概念也可能不确定起来-“言论自由”【所以是“相对的”】确定性法律概念的解释不允许自由裁量,只能依法而释;不确定性法律概念在运用时需要法官或者执法者自由裁量–抢劫罪的解释一般法律概念:适用于整个法领域的概念,如权利、义务、责任、规则等,是法律概念的最高等级,还可称为“法律范畴”部门法律概念:仅适用于某一法领域的概念,如犯罪、刑罚、合同、债务、行政相对人等分别适用于各自的部门法领域二、法律规则——构成法律的主要因素(一)concept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二)法律规则的结构1、三要素说【主导地位:假定、处理、制裁】假定:法律规则中指出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处理:法律规则中指出人们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的部分制裁:法律规则中指出行为要承担法律后果的的部分不足——“制裁”仅是否定性结果而未包含肯定性、奖励性结果,若包含其表述与内涵不符“处理”一词的含义也与中文的普遍适用的含义不同2、二要素说【行为模式、法律后果】行为模式: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的部分可为、应为、勿为义务or权利都可以法律后果:法律规则中指出行为要承担法律后果【合法/违法】的部分分为合法后果(保护、许可、奖励)违法后果(制裁、不予保护、撤销、停止、要求恢复、补偿等)3、新三要素说法律规则——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
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乃是法律条文体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法律文书中,每一
条条文中都会包含有以逻辑结构来承载其内容的法律规定。
法律规定则以规范、方针或者其他指导性文字形式表达,可以说这些文字就是法律规则的基石。
它以具体、清晰、明确且有条理性的信息组成逻辑体系,从而形成了法律文字。
针对不同类型及层次的法律行为,它们所承载的逻辑结构也不相同。
例如,一
般的法律行为规定,可以采用约束的形式,即强制性的法律行为,要求本着“必须执行”的原则;或者采取推动的形式,即积极的推动行为,以实施某种社会的保护活动,等等。
法律条文则是法律具体规定的体现,它可以说是一种囊括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司法裁量、政策及行政规。
它是一种具有定力、权威以及强制力的指令,它既受宪法的控制,其内容也受某一特定领域的其他规定和条款的约束。
它将法律的精神内涵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来,它的内容与法律的本质密不可分,因此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因此,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与法律条文融为一体,形成了法律行为规范的基本
特征:一是为了保障国家、社会的利益,达到合理的公正;二是以法律条文表达强制性的约束,以规则形式凸显出各项实践行为所带来的权利和义务,完善法律概念的构成结构,为解释、实施和判断法律提供依据,其中的每一项条文都构成了法律的精髓及基石,是法律秩序在世界各国中的基石。
法律重要知识点(背诵)
法理学一、法的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是法作用于社会的特殊形式。
1.指引作用,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2.评价作用,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3.教育作用,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表现为示警和示范作用。
4.预测作用,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
5.强制作用,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法律条文是表现法律规则的形式,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所要表现的内容。
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关系一般是对应的:1.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2.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3.一个条文可表述不同法律规则或其要素;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三、法律责任竞合的免除条件1.时效免责2.不诉及协议免责3.自首、立功免责4.因履行不能而免责四、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2.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3.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五、法律责任的竞合及特点法律责任的竞合,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律责任产生,而这些责任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
1.数个法律责任的主体为同一法律主体。
2.责任主体实施了一个行为。
3.该行为符合两个货两个以上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4.数个法律责任之间相互冲突。
六、立法原则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进行立法活动的准则,是立法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
1.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2.科学立法原则3.民主立法原则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七、执法的含义及特点执法,又称法的执行。
广义的执法,是指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法律的活动。
宁夏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考试题库
宁夏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考试题库一、单选题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关于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B.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C. 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D. 所有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了法律规则解析:AB两项,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C项,任何一个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D项,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
故选D。
城乡规划类别公共行政的主要责任是提供公共产品,城乡规划属于()。
A. 政治类公共产品B. 社会类公共产品C. 经济类公共产品D. 科技、教育、文化类公共产品解析:社会类公共产品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自我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与公共设施管理、城市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保健与防疫等。
故选B。
计算机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或指令都是以()形式表示的。
A. 区位码B. ASCII码C. 十进制D. 二进制解析: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形式是数据,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用二进制(binarysystem)数表示。
二进制只有1和0两个不同的数字符号。
所以,在计算机内部用来传送、存储、加工处理的数据或指令都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
故选D。
劳动法调整对象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是()。
A. 某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关系B. 某公司与股东就股利问题而发生的关系C. 自然人汪某与自然人朱某之间发生的租赁关系D. 某农民工与个体餐馆就工资问题所发生的关系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法理学:法律规则
法理学:法律规则(一)法律规则的含义法律规则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并以规定权利义务和相应法律后果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二)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1.假定条件,是指一个法律规则中关于该法律规则适用情况的部分,包括法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适用。
包含两个方面:(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
其内容有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域以及对什么人生效等。
(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2.行为模式,是指一个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具体行为的部分,是法律规则的核心部分。
行为模式可以分为三种:(1)可为模式(权利行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可以如何行为"的模式。
这种行为模式与授权性规则相联系。
(2)应为模式(义务行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应当或必须如何行为"的模式。
(3)勿为模式(义务行为模式),指在什么假定条件下,人们"禁止或不得如何行为"的模式。
【注意】可为模式与授权性规则相联系;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与义务性规则相联系。
3.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行为人在法律上所得到的评价或应承担的后果。
法律后果可以分为两种:①合法后果,即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则关于行为模式的规定,就会得到法律上的肯定性评价,具体表现为对行为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
②违法后果,即行为人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则关于行为模式的规定,就会得到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具体表现为对行为人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销、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三)法律规则与语言1.一切法律规范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具有语言的依赖性;2.法律人适用法律解决具体案件的时不是适用语句的自身或语句所包含的字和词的本身,而是适用语句所表达的意义;3.语言的意义具有歧义性和模糊性,故法律需要解释,也因为此法律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4.表达法律规则的特定语句往往是一种规范语句,根据规范语句所运用的助动词不同,可以分为命令句(必须、应该、禁止等次)和允许句(可以)。
法理复习笔记2-法的构成(法的价值、原则、规则)
第二讲 法的构成最高位阶:法的价值:自由、公平、正义、秩序、效率 所有法律原则规范都受其支配 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每个法律都由法律规则构成,法的概念又构成了法律规则如:法的价值:公平——体现在诉讼法领域,即法律原则:回避原则——具体到法律规则,即审判员在下列。
情况下要回避——在法律规则中又包括了法律概念:诉讼员……一、法的概念(一)“概念”的含义Conception :以符号或语言指称某一类事物(二)分类1、描述性概念: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现象,“实然”(本来就有的)2、规范性概念:这种现象不一定在现实社会中出现,但要求人们遵从。
具有约束和规范性质的概念,蕴含了价值要求或价值判断,反映一种“应然”的现象。
(人们规定的) *举例:区分下列概念的性质:同学、学生会、小鲜肉、责任、软妹、自然人、腹黑、代表、城会玩(加粗的是描述性概念)(三)法律概念的特点法律概念以规范性概念为主、具有确定性*举例:哪些属于法律概念?社会主义法(是法律概念,但含义比较模糊,对于‘社会主义’比较模糊)、社会调整(教材上当做法律概念,但孟涛老师认为不是法律概念)、自由(是一个日常概念,有也可以是一个法律概念:言论自由、集会自由……)、法系、不动产、集体(当成为法律概念时往往具有明确含义,是特指某些机构)、公民、善意(法律概念中的善意是指:不知情)、占有(占有人对动产或不动产实际的占有状态)、五听(中国古代法律概念)、法人、民主集中制、恶逆(中国古代法律概念)、禁治产人、管制、正当防卫、抽象行政行为、故意(四)法律概念的来源1、日常用语2、学说理论(法人、意思表示、想象竞合犯)世界三大法律概念发源地——罗马法、英国法、德国法(五)具体的法律概念一、法律主体(人+机构)概念注意:同一法律概念在不同法律中可能存在不同含义*举例:近亲属1、刑事诉讼法——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2、民法、民事诉讼法——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法律规则
2016年法硕联考专题之法律规则【小贴士】1、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注意: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条文分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
规范性条文既可以表述规则,也可以表述原则。
非规范性条文包括定义性条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辅助性条文【生效时间】。
《物权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七条:“本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2、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1)“穷尽规则”。
“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
”(2)“实现个案正义”。
“法律原则不得径行适用,除非旨在实现个案正义。
”(3)“更强理由”。
若无更强理由,不适用法律原则。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1A.规定的是确定性规则,也是义务性规则B.是用“规范语句”表述的C.规定了否定式的法律后果D.规定了家庭成员对待老年人之行为的“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婚姻法》第19条第1款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关于该条款规定的规则(或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A.任意性规则 B.法律原则C.准用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多选题)关于法律要素,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反垄断法》第三十七条:“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
”这属于义务性规则B.《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三款:“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这既不属于法律原则,也不属于法律规则C.《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七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本条例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机构制定。
法理学概念比较
法律学概念比较1.法律汇编/ 法律编纂法律汇编指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标准加以系统排列,汇编成册。
(1分)法律编纂指在重新审查某一法的部门的现行法规或法律的基础上,消除过时的或其内容相互冲突、相互重复的部分,增补适应新的情况的内容,使其更为完整、系统、全面、统一的活动。
(1分)相同点:都是法律系统的一种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1分)不同点:在行为主体上,汇编可官方也可非官方;编纂只能由法定立法机关进行。
在是否属于法的创制活动上,汇编不是,编纂是。
(1分)2. 法的规范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这是按照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区别所做的分类。
✧法的规范作用,是指法律作为行为规则直接作用于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对社会的影响,它是经由法的规范作用而产生的。
✧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看,法具有规范作用;从法的本质和目的看,法又有社会作用。
✧这两种作用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法通过其规范作用(作为手段)而实现其社会作用(作为目的)。
3.法律规则/ 法律原则法律规则又称为法律规范,是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规定法律上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一般性规定。
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或原理,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和本原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
不同:法律规则对某种事实状态的法律意义作出明确规定。
法律原则只是法律行为和法律推理的指南,并不明确地规定一种事实状态及其法律意义,也不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适用范围远广于规则4.法律规则/ 法律条文法律条文是人们在规范性法律文件所看见的内容,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构成单位。
从内容的角度看,法律条文可分为两种:一是规范性条文(直接表述法律规范);二是非规范性条文(规定法律技术内容)。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简要表述如下:(1)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属于法的三个要素。
法律条文是法律的形式,条文表现规则、原则,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同时,法律规则也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有时可能会以其他形式,如习惯、惯例或法理的形式来表述。
法律原则的特点在于比较笼统、模糊,它只对行为或裁判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不直接告诉应当如何去实现或满足这些要求或标准,因此,与法律规则相比,缺少确定性和可预测
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一个工具。
它本身并不是法律规则或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概念不是完全独立的法的要素,而要依附于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不能单独适用
法律规则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在适用范围上,因为法律规则内容具体明确,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其各种情况的共性,而缺乏灵活性。
同时,规则的这种僵硬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个案的不正义。
为了进行个案平衡,可以适用法律原则来弥补这一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
立法实践中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有点法律条文是非规范性法律条文。
并不是所有的法律规则都必须通过法律条文来表现。
即使法律条文表述了法律规则,也不是一个法律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法律规则的或者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的。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
在内容上:法律规则是明确、具体的;法律原则是笼统、模糊的。
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只适用于某一类行为;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
在适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法律原则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
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法律关系
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由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客观事实。
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也可分为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
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受当事人意志影响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变动的事实。
法律行为可分为善意行为(合法行为)与恶意行为(违法行为)。
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情况或现象。
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
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
行为能力
法律关系主体以自己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
权利能力,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
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公民的意识能力在法律上的反映
自然法学派实证法学派
1在制定法或实在法之外,有一种更根本的法。
这种法源于事物的本性,特别是人的本性,即人的理性。
2自然法是实在法的客观基础,又是衡量实在法是否合理的标准。
3强调从道德价值正义等角度分析法律。
1法与道德无关2法只能是国家制定法,恶法亦法3研究法律应当采取实证主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