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专题三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6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1)上述材料反映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2)怎样才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1)农业活动、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土地荒 漠化、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等。 (2)非农业用地可以利用荒地,不得占用耕地;可以 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鼓 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生活节水)
1.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持续发展,对水的需
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有必要通过
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据此,回答(1)~(2)
题。
(1)下列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
A.海水淡化
B.修筑水库
C.改进灌溉技术 D.人工降雨
(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的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 过去的 45 年中,由于农业活动、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而造 成中度和极度退化的土地达 1.2×108 hm2,约占地球上有 植被地表面积的 11%;世界旱地面积约 3.27×109 hm2,其 中,受沙漠化影响的就有 2.0×109 hm2,占旱地总面积的 61%之多。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土壤侵蚀问题,每年 流失土壤达 2.5×1010 t,高出世界上土壤再造速度数倍。
欢迎来到地理课堂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
理利用与保护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中国淡水短缺解决对策。 2.了解我国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的措施。3.了解土地退化 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知识点一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情景导入]
思考探究:该图反映了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是什 么?解决措施有哪些?
2.土地退化的防治

选修6 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共53页

选修6 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共53页
选修6 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 护
11、战争满足了Biblioteka 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复习课件
(3)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 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解析】 (1)~(3)根据图Ⅰ读出全球风电 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再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 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原因。甲地位于我国的内陆 地区,冬季风力大,夏季风力小,而且远离东部 的消费市场。
【答案】 (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主要原因: 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 剧;②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③开发风能资源, 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图1
图2
(1)我国人均耕地最少的区域是
,水资源和耕地匹配最差
的区域是

(2)我国南方水资源较北方丰富的自然原因是南方

我国各地普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

(3)为了遏制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南方人均耕地最少,北方水土配合 最差。第(2)题,南方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我国各地水资源短缺
命题视角2 能源问题及对策 例2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读图和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1: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
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 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 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 日军占领华 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至600万吨。1941年, 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须向日本本土输送 原煤800万吨。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2:20世纪70年代前,中东(主要为西亚 地区)国家的石油资源被西方的垄断公司独占。 196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护成 员国个体和整体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 1980年,该组织成员国石油收入达2090亿美元,比 1970年增加52%。中东石油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为 控制石油产地和保障能源安全,主要发达国家在中 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因此,这里战争不断, 冲突不断。这就导致中东各国过高的军事支出和财 政状况的恶化。

选修6 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选修6  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课件

说出两种产生“地裂缝”的人为原因,并分析“地裂缝” 可能带来的危害。 【解析】“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受力不均所致, 人为原因主要是开采矿物、地下水,工程建设所致。会 破坏地表建筑、农田、道路等,进而危及生命安全。
答案: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采矿、工程建设等。 危害:毁坏建筑、道路;破坏农田;危及生命安全等。
3.(2017·沧州模拟)湖南省是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 重的地区。该省根据农业部、环境保护部等十部委出 台的《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对部分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严重的地区探索耕地轮作休耕试 点进行了安排。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指的是将谷物作物 与豆类和绿肥作物、旱地作物与水田作物等进行轮换 种植,或是耕地休耕一年或一年以上,建立用地养地结 合的种植制度。
答案:水稻与绿肥植物、吸收重金属(镉)植物轮换种植, 提高土壤肥力,逐渐消除重金属(镉)含量;休耕期间,施 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改善土壤化学性状,利于作物生 长。
【加固训练】 “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 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 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宏观图,回答问题。
(1)说出1993~2013年,河北省河流水质变化特征及其 对水资源的不利影响。 (2)说出河北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污染严重的河长在 增加,这会使河北省可利用的水资源数量变少。第(2) 题,河北省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偏少且季节变 化大。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考点一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高频考点·互动研】 核心关键词 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 方面分析,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防 治土地退化的主要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 牧业措施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讲义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讲义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讲义一、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

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和能量,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自然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比如,按照可再生性,我们可以把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地再生和更新。

而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各种金属矿产,它们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被开采使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无法恢复的。

还有按照其用途,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等。

土地资源是我们进行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活动的基础;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不仅满足我们的生活用水需求,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物资源包括了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材等;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气候资源,如光照、热量、降水等,对农业生产和能源开发有着重要影响。

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首先,自然资源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需品。

没有清洁的水资源,我们无法生存;没有充足的食物资源,我们会挨饿。

其次,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农业生产依赖土地和水资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速度。

再者,自然资源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护至关重要。

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水。

各种生物资源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此外,自然资源也具有文化和精神价值。

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山脉、河流、森林等,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文化和艺术的源泉。

三、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并不是那么合理和可持续。

在能源方面,我们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导致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讲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讲解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考点解读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5.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6.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知识清单1.自然资源按照能否再生分为______和______。

2.主要的资源问题:_____短缺,_____日益减少,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3.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___有限、地区_____,人为原因:不合理开发与管理、总需求量增长快;解决对策_____。

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______、时间分配不均,人为原因:____________,水污染和浪费;解决对策:_______、治理污染、_______。

4.土地退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污染;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_______、_______、农牧业措施。

耕地的利用和保护:确保耕地总量____、提高土地____、提高耕地质量、科学开发和整治土地。

5.煤炭、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主要措施:____、环保进行、保护土地、_____。

6.森林的生态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收噪声;释放氧气,______;提供旅游休闲场所。

7.草场退化的原因是由于_____,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草场退化。

带来的危害:_____、盐渍化、物种灭绝等。

保护草地的措施:只有大力_______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具体做法有实行_____制度,建立饲草料基地,变游牧方式为牲畜_____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

8.湿地的功能:提供____,保护_____;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_____;_______;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生产出大量的鱼虾等农副产品。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 人教课标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ppt 人教课标版


1、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 地震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B 汽油和柴油 C 带鱼和小黄鱼 D 水稻和棉花 2、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 正确的是: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能源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能源 自然资源 水 资 源 能源 水 资 源 能源 自然资源
A
√B
世界淡水的 需求量大
各大洲对淡水的需求
干涸的土地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南水北调工程,利用水循环的原理缓解北方的缺 水问题,达到了南北方的协调发展,为北方的经 济协调稳定发展提供了可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耕地日渐减少
(一)世界人口增长与耕地需求趋势
1.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将越来越尖锐。 目前人类已经面临耕地资源不足的困境,随 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供求矛盾的矛盾将进一 步突出。 2.从图3.4可以看出,开垦土地只能把这样的 困境延缓一段时期。更何况可供开垦的土地 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期 内大幅度提高。 3.从图3.4可以看出,如果使现有农业生产水 平翻一番、翻两番,世界土地资源能把这样 的困境延缓一段时期。 4.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资源的压力,但 是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因为从图3.4提供 的信息说明,耕地供需矛盾实质上是人地矛 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⑵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 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⑶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 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 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世界淡水供应少
全球水 液态淡水
人类可利用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3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6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微专题3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新人教版选修6
不合理利用
耕地质量低
加剧耕地资 源的短缺
中、低产田 比重大
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耕地资源的现 状及解决措施
措施
依《土地管理法》确保 耕地总量不减少
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
改善农业生态 环境;改良土 壤,提高肥力, 防治土地污染, 防治土地退化。
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 节约用地:
提高耕地质量
禁止闲置、滥用、 荒芜耕地
水体污染……
水资源短缺问题及其对策
2.解决措施
解 开源 决 措 施
节流
修水库蓄水 跨流域调水 人工降水 海水淡化 合理利用地下水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污水净化,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
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世界耕地需求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不足问题!

例题3
题 组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下表。
中国石油中长期供需平衡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
2000 2010 2020 2050

国内需求量 200 300 400 500
国内供给量 160 170 180 100
供需缺口
40 130 220 400
材料二 国际经验表明, 当一国的石油年进口量超 过50 Mt(百万吨的英文缩写 )以后,国际市场行情的变 化就会影响这个国家的经 济运行;超过100 Mt,国 家就应该有包括外交、军 事、经济在内的有力措施, 来保证石油安全。
例题2

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 题。 甲地: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乙地:植被破坏,造成水 土流失。 (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选修6.3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解析】从材料及图可知,切沟主要由流水侵蚀所致, 其危害主要是损坏耕地,加剧水土流失,影响农业生产 等,其防治措施可借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沟谷治理方 式,如修建拦水坝;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等
方式进行防治。
答案: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 时可阻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 中,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
天然气 。 ⑤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_______
2.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多元化结构 的能源系统和 (1)世界能源的总趋势:发展___________
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
(2)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利用和分布。
种类




利用形式
光热转换、光
太阳 能量巨大、无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 取的具体措施。 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 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 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 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 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 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 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 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2.(2014·全国卷Ⅰ)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 下图为切沟景观。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 断交通);加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冲刷 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 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 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 排水沟等);(在水流集中区域)设 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 中修建拦水坝(谷坊);切沟填埋。

高考地理总复习 6.3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高考地理总复习 6.3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
可能对库区及其周 围地区的环境带来 不利影响
利用形式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光热转 降水较少、光照充
换、光电 足的地区:西北、
转换
青藏高原等地区
风力发电
青藏高原、西北、 东部沿海地区
水力发电
水量丰富、落差大 的地区
第十六页,共28页。
种类 优点
缺点
潮汐 能
干净,无 污染
能源密度小,修建大 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 进出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原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 因 弱的环境被破坏
防治的 原则
建立“防、治、用”相结合的体系,强调将防治工作与消 除贫困、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贯彻预防为主,使 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十页,共28页。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
生物措施 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栽树
第二十六页,共28页。
(3)地处(dìchǔ)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 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成 本高,施工难
第二十七页,共28页。
谢谢(xièxie) 观看!
第二十八页,共28页。
第十九页,共28页。
该题考查城市的新环境问题城市内涝和城市水资源 短缺。根据资料中提示“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 雨水资源化”,并具备“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作用,可知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能实现收 集拦蓄雨水,并能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各种措施。
答案: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 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 溉绿地、喷洒(pēnsǎ)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 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⑵矿产资源中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 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⑶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 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 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世界淡水供应少
全球水
液态淡水
人类可利用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_1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_1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水资源为例》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本节以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为例,探究当下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水资源在高中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较好的巩固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内容中与水资源有关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以水资源为例,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且已经学过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部分内容,学生学习起来较轻松,容易接受。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结合实例,说明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及解决对策;3、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列举生活中的一些节水措施;(2)过程与方法目标1、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总结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通过案例,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和解决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爱惜水资源的习惯;2、通过对中国水资源的学习, 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②水资源紧缺的解决对策2、难点: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水资源缺乏》,通过视频内容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与思考,引出新课题。

(二)【新课学习】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公布导学案课前自主预习部分的答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熟悉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不是,如果开发利用的强度超过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他就会退化、解体。

【教师活动】板书:一、可再生资源(一)概念(二)必要性【过渡】同学们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已有简单的了解,如何用所学的内容来解决实际案例呢?接下来我们就进行第二环节——课堂探究。

人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人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①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 ②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 ③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
喷洒路面等; ④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 ⑤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
水资源
2、解决措施
(1)开源:修水库蓄水; 跨流域调水; 人工降雨; 海水淡化; 合理利用地下水;
(2)节流: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污水净化,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
土地资源
土地退化
(1)土地退化的表现: ①土壤侵蚀、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②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③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 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 净化雨水; 减轻城市内涝; 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
练习
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1990年至201耕地面积扩 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 应对措施。
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漫天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 资源短缺问题的应对措施
②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
①工农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用水量不断增加;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 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④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2)防治措施: ①生物措施 ;②工程措施 ;③农牧业措施
土地资源
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1)现状:①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 ②耕地的地理分布不均匀; 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④耕地质量差; ⑤土地退化严重、污染严重。
(2)解决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耕地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 专题三
自然资源的 利用与保护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
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 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 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自然资源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有限性 区域性 整体性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有哪些类型? 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可分为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农业资源、
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
源污染,浪费严重 西北地区: 总量不丰富,缺水带――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问题, 如土地荒漠化加剧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淡水资源短缺
2、中国水资源问题 (1)总体特征: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时,采取的措施P51 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 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思考讨论我国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 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提示:可耕地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工业、交通 建设用地的增加,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且人类的不合理利用,使耕地的退化 越来越严重,加剧了人地矛盾。为此,我国制定了“十分珍惜、合理使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
2、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
可耕地面积减少 ②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 ③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耕地资源问题
3、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美国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印度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淡水资源短缺
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国家,试 分析其原因。
①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
②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地处30°N附近,
夏季受副高控制,
造成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少]雨。而且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污染和战争的破坏严重
冬季在西风带时 又由于没有海洋 汽,所以降水少,
草,植树造林 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
调整产业结构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耕地减少
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读图3.4,P39思考答案
耕地资源供不应求,耕地资源不足 若进一步开垦土地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会使耕地出现供需
矛盾的时间延缓 不太可行,因为开垦耕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水平也不可能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土地退化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
开源:①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 均问题②开渠引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 大问题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 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节流: 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
水农业 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
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
4、我国耕地分布: 主要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 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
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 ―――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干旱面积大 5、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
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 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下图为近年来影响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回答。
图中因素对农业用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有
A.①②
B.②③
C
C.③④
D.①④
下列地区中退耕因素与图中①对应不正确的是
D
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
B.三江平原退耕还湿
C.云贵高原退耕还林
D.河西走廊退耕还湖
随堂测练
下表是我国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 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C.人口多,经济发展快
气候干旱。
D.流经多个国家的国际河流多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淡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开源: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 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节流: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 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 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 产生的环境问题。(10分)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 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2 )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海水淡化――――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 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
读图3.2, ⑴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⑵我国不同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 特征: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 原因:水污染严重 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 特征: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 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②流经本地
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 源、气象资源、水资源等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淡水资源短缺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淡水资源短缺
2、中国水资源问题 (1)总体特征: 总量多、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④水污染、水浪费和生态破坏 (3)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 ①制约经济发展②影响粮食生产安全③损害生态环境④损 害人体健康⑤引发国际冲突
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 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耕地减少
我国近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灾毁耕地 人为原因: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
※※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 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