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一、试题特点1、学科特点鲜明,揭示学科内涵。

选择题1、2 题考查人口与城市知识,注重学生从表格数据获取信息判读甲省的人口问题。

3、4 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并分析成因,天气异常的原因分析,图文资料设计,其设问精巧灵活。

5、6 题考查工业区位。

7、8 题考查产业结构及环境问题,要求学生能从结构图中分析判断出正确答案。

9、10 题考查香水百合开花季节。

11 题考查时间计算问题。

选择题图像,图文信息丰富多样,设问重视揭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强调知识,技能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等能力得到了有效考查。

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必考题,能紧扣区域主题,注重理性分析。

36 题围绕宁夏枸杞生产优势气侯条件,沙湖没有干涸,且面积还有扩大趋势原因,从地理学评价银川市郊建一个大湖泊是否合理。

设计题目,图文并茂,既考查学生从文字和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又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选作题,关注现实问题,倡导学以致用。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设计,注重结合图文资料,思考现实问题,其设问分别为,分析西安市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分析广西镉污染事件危害较大的原因及水电站在这次污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

试题设计取材鲜活,贴近现实,有助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地理问题和感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倡导了学以致用的学风。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1、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效的答题技巧。

如,36 题第1 问,能从气侯要素。

如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做答。

选做题旅游条件的评价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模板,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思路。

2、学生能够分析判断出题目考查的能力。

如36 题第2 小题,学生能从题干中审清题目的要求,在干旱沙漠区,湖泊没有消亡,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原因。

高三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地理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高三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质量,通过对学生的成绩和考试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评估教学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

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高三地理学科的质量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1. 学生地理成绩统计我们采集了高三年级全体学生地理学科的成绩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以下是统计结果的摘要:成绩范围人数占比优秀(90分以上)50 20%良好(80-90分)90 36%中等(70-80分)60 24%及格(60-70分)40 16%不及格(60分以下)20 8%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地理学科中取得了良好和中等的成绩。

然而,也有不少学生未能及格,需要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地理学科成绩。

2. 学生考试表现分析除了成绩统计,我们还对学生的考试表现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对学生考试表现的评价:•知识理解和运用: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图表解读:学生在图表解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点,需要加大训练力度和提高图表解读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学生在综合分析能力方面需要加强,更注重地理学科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问题分析和解决措施基于以上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我们分析了高三地理学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1. 问题分析•学生考试成绩中较多人数仅能达到中等水平,而存在不及格学生的情况。

•学生在图表解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相对薄弱。

2.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措施:•针对成绩较低和不及格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辅导措施:组织补习班、增加个性化辅导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加强对图表解读能力的培养:增加图表解读题目的训练,提供相关练习和参考答案,帮助学生提高解读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训练:设计综合分析题目,提供实际案例和资料,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三二模地理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

三二模地理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

海淀区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分析与复习建议地理教研室白洁一、命题指导思想:海淀区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模试卷的命题是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科考试说明》中的考试要求及有关规定来命题的。

此次考试是阶段性检测练习,考查学生对高三阶段复习内容理解、掌握、运用的情况,重点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就地理学科部分的命题而言,试题选取、展现大量课本以外的素材,要求考生利用教材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来解题。

试题的素材反映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最新的研究内容与成果以及各种地理现象。

在提供给考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这一机会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地理研究的发展,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所遭遇到的和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注意到地理学的研究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能产生的作用。

地理学科的命题注意阐释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表现地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同时注意体现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新观念,使试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反映出地理学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

命题强调了对地理学习能力的考查。

例如: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以及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命题考查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

其中更侧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核,突出思维理性、逻辑的过程和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跨学科的知识考查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分科设问,分别回答。

以学生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内容作为载体或背景,或是在提供新情景的条件下,分别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试题力图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起联系,根据事物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将知识重组、整和,构成一有机整体,反映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

注重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特点:1、内容构成:二模试卷地理部分检测的内容涉及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及地图知识等全部必修内容。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年九江市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题部分与年的高考命题思路一致,难度适中。

试题的特色是贴进生活,注重迁移,侧重考查主干知识、地理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二模考试,为了公平公正,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成绩,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三所学校进行了集中考试、集中阅卷,并对二模试题和考试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现总结如下:一。

命题思路这次二模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贴近高考,走进生活,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试题的题型、题量基本稳定。

这次二模试题共11道地理选择题,2道地理综合题,1道跨学科综合题,难易适中,符合高考要求。

试题难度系数估计在0.55—0.58左右。

2.注重主干知识点的考查。

二模试题就内容来说,涵盖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就教材来说,必修教材、选修教材都涉及到。

具体来讲:自然地理知识点涉及到地球运动、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自然灾害;人文地理知识点牵涉到工业、农业、城市、交通港口建设、旅游等。

3.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调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有很多学生知识点记忆模糊,知识点梳理不清,这样就很难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尤其高考对考生“知识的活学活用”要求很高。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地判断、推理、归纳和预测,并能分析、说明事物的成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地理图表和数据的分析与判读。

本次二模试题一共有七幅图表,需要学生去分析、去判读,牵涉到区域分布图、坐标图、地形剖面图、模拟图等等,几乎每一组题有一幅图表。

5.关注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学的热点不同于政治和历史,它往往是作为背景材料,作为试题的载体(如嫦娥卫星、冰雪灾害),而不是去考查热点。

更多的时候,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察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因此,要求考生必须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21中地理组一、试卷分析:本次出题是根据学校领导的布署,按照高考文综的要求来进行出题。

从整个试卷来看,表述图文并茂,试卷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表述的图象和文字两大系统。

全卷图表多达11幅,主要以地图和经纬网图为主。

图象质量较高,未发现差错。

地理试题的难易度适中,不是很难也不是很容易,内容范围比较窄,都是最近复习过的;从题目上来,都是学生没见过的,不过如果有的题目跟练习上的有些相似,比如说:选择题的第1、3、4、9、10小题。

总之,试题重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命题角度广、立意有新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试卷从两大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来看:得分率都不高,特别是选择题得分率偏低,好象学生的答案都是乱猜的;而非选择题部分,学生在答题中缺乏灵活性,得分率只有40%左右。

得分比较高的题目是:选择题第2、10、11小题,非选择题第36题第(5)、(7)、(8)小题,第39题的第(3)小题。

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有:审题不清,读图和析图能力差,无法从图上获取相关的解题信息,书写不规范,缺乏地理专业术语,地理知识的联系性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

比如说选择题第1题的图2,是华北平原的地形剖面图。

能答对的同学比较少,答不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图上无法判断这是华北平原;二是根本不懂得与华北平原相关的地理知识。

第3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缺乏地理专业术语,地理知识的联系性差。

也就是说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红色荒漠”,也无法联想到江西省的土壤是红壤,所以学生此题的得分率较低。

非选择题的第39题第(4)小题出错原因:从图上无法看出是甘肃省,从而不知道那里就是有名的农业区----河西走廊,以及甘肃的旅游景点敦煌。

此题学生的得分率是最低的。

从分数段上来看,4、5班得30-50分的同学比较多,6班同学主要是20-40分的比较多,8班同学主要是40-50分的同学较多。

从整体上来讲,8班同学考得比较好些,也基本能突出其本班的特点。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1. 背景介绍:高三地理考试是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进行一次对该考试的质量分析,有助于了解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优势和劣势,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改进措施。

2. 考试内容分布:高三地理考试的题目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占比约为40%,填空题占比约为30%,解答题占比约为30%。

这种分布能够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难易程度分析: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高三地理考试的难度可以分为容易、中等和较难三个等级。

其中,容易的题目主要涉及基础知识的掌握,中等和较难的题目则侧重于应用和拓展性的能力。

4. 打分标准:高三地理考试的打分标准包括准确性、完整性、清晰度和逻辑性等方面。

准确性指答案的正确性,完整性指答案所包含的必要要素是否齐全,清晰度指答案的表述是否清晰易懂,逻辑性指答案的组织、结构是否合乎逻辑。

5. 分数分布:高三地理考试的分数分布通常呈正态分布曲线,也就是大部分学生的分数集中在平均水平附近,少部分学生的分数偏高或偏低。

通过综合分析分数分布,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整体的研究情况。

6. 改进措施:针对高三地理考试的质量分析结果,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针对学生对于容易题目得分较低的情况,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强化练;针对学生对于应用题得分较低的情况,可以加强解题技巧的培养和实践训练。

总结:高三地理考试的质量分析是对学生在地理学科上学习和掌握情况的一次综合评估。

通过分析考试内容分布、难易程度、分数分布等因素,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改进方向,以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和能力的水平。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分析高三地理备课组张金海一、试题分析二模地理试题相对一摸试题,稳中有变,降低了综合体的难度,增加了选择题的难度,从卷面质量上来看,由于部分试卷印刷问题,造成部分图标不清,例如选择题的图2,综合题37题的图9,选修题44题。

从试题的命题方式上来看依然是注重生活中的地理的考察,符合高考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要求,试题贴近生活,联系热点,知识点考察全面。

选择题第3、5、6、7、9题难度稍大,地球运动部分有两道题,分值为8分,难度适中。

综合题36题为自然地理,第(1)(2)小题考察了地形地市特征和河流的水文特征,难度较小,第(3)小题主要考察人文地理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37题主要考察了人口问题、资源分布、工业区位因素分析等先关知识,难度较小。

43题自然灾害,主要考察的是气象灾害,难度不大,44题环境保护,考察的是全球变暖和酸雨,难度也较小,试卷整体来看,综合体的难度要低于高考的难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年平均分为51.9,高于文综的政治和历史,17班的平均分为69.3,超过及格分数9.3,只有8名同学不及格,最高分为寻木同学92分,80分以上的有8人,70分以上的有28人,16、19、21均在平均分附近,其中16、19、18、20班80分以上各一人,从成绩来看较理想。

从答题情况来看,失分较高的主要是选择题:第1题,多数同学选择A项,对于板块边界还不清楚,错认为冰岛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第3题,部分同学没有看清楚题干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而误选了其他的选项,还有一部分同学没能理解题干中“三个太阳”的含义而导致错选,还有不分同学是不清楚瑞士的位置。

第5题,部分同学对于丘陵和高原的概念不清,只记住了不同地形的海报高度,而忽略了等高线的特征,而错误的选择A项,另外,图的印刷质量也是导致该题失分较高的一方面原因。

第6、7题,不能从所给的图中获得有效信息,对于区域特征模糊,加上图的质量,导致失分率较高第9题,没能仔细阅读题干是选择错误的选项,而导致部分同学误选其他选项,还有部分同学对于长江的黄金水道航运价值的错误理解,导致认为A选项正确。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对于高三地理的考试,你做好试卷的分析了吗?通过试卷的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弥补自己的缺点,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一)一、试卷总体评析地理(三明卷)试卷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能力考核目标与试题难度等方面体现《2011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地理)的要求。

试卷的试题重视主干知识普查,强调学科能力与素养,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难度较小,符合第一轮复习的综合考。

本次考试范围包括高中必修1、必修2、必修3以及初中区域地理部分内容。

选修部分未列入考试范围。

1、题目重视基础,区分度不大。

试题呈现形式新颖,情境素材可靠。

选择题的设计注意了同一题组中题目之间的递进;综合题各小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地理思维的逐渐展开和拓展。

试题既有利于考查目标的达成,.突出核心能力,重视学科素养,彰显地理特色2、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全面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

试题充分运用地理图像语言,考查考生读图、用图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地理试卷共有8幅图表,包括区域地图、统计图表、专题地图等,试题注重图表的信息承载,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综合分析、归纳、运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试题注重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不回避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

考查的内容涉及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工业、农业、城市、人口、聚落、海洋表层温度、冰雹灾害、水资源利用等,试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突出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有机融合,强调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

4、试卷努力落实自主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地理试题设计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迁移知识与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地理学科分析报告

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地理学科分析报告

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地理学科一、指导思想本次命题按照仿真高考的整体要求,体现了仿真性、模拟性的原则。

与此同时,结合近几年江苏高考命题特点以及我市考生的具体实际,在命题过程中,并没有刻意追求试题本身的难度,而是着重考查、诊断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以此了解一轮复习的效果以及指导下一阶段复习的取向。

二、考试概况实考人数6707人,较一模增加29人。

全市均分64.2分,其中客观题均分40.5分(总分60分)、主观题均分23.4分(总分60分)。

其中66分以上3406人,约占考生总数的50.7%。

三、试卷分析(一)客观题部分分析(二)主观题部分分析四、下阶段复习建议整体来说,考试目标不放松,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细规划每一课时教学内容,时刻注重学生存在问题的补偿与矫正,不断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具体来说:1.对照《考试说明》,回归教材,做到、做好“概念重消化、原理重理解、综合重联系、意义(影响、措施)重识记”。

2.进一步加强图文信息的获取、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

本次考试暴露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不会读图、不会从题干中获取信息。

培养学生正确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培养学生地理基本技能。

3.加强审题训练,强化巩固重点基础知识。

建构重点问题的答题模式。

4.培养学生专业、逻辑、全面、清晰地规范书面表述。

答题要针对问题具体分析,切忌泛泛而谈,要注意关键字词的表述,要用地理学科的语言表述,尽量用课本上的原话回答问题,简明扼要;要多个角度思考,从多个角度多写几点;字迹清晰、工整、无错别字。

5.让学生在考试中学会考试。

阶段检测与综合检测相结合。

平时作业要尽量以考试的形式完成,做到作业考试化,充分发挥考试的检测作用、引导作用、巩固作用和应试作用。

高三地理二模考试分析

高三地理二模考试分析

高三地理二模考试分析试题分析:针对新课程高考,试题在材料和考核内容上、问题方式上较广泛的渗透了新理念和新课程高考改革的一些精神,试题注意覆盖学科的主干知识和主要技能,考题尽量采用新材料和新情景,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能力立意”意图明显,主要考察了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尤其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尤其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分析、比较、推理、判定能力重点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联系原有认知,运用原理发散思路,迁移知识解决问题,考查了学生表达能力,尤其用学科语言阐释、论证、评价相关问题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思维品质,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导向。

所以试题无论是在新高考理念上、材料选取上、学生能力考察上都是一份非常好的试题。

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其中客观题中11个选择题分成4个组合题皆是以图的形式出现,一图多用,灵活性较强,尤其是2.、3组合信息量多,复杂,特别能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但知识点考察较集中,涉及面较窄,主观题有两个大题和一个选做题。

两个大题皆以图的形式分别是一副中国区域图和世界区域图,分别考察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知识,考察知识点较多,灵活性较强,试题较好,选做题立意明确非常好。

通过这份试题,我们能感受到新课改的气息,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性,特别希望能多组织几次。

试卷分析:我校是一所以艺术类学生为主的普通农村中学,学生生源较差,从学生的分数统计来看,客观题中学生得分多为8分到20分之间,得分率不高,主观题得分最多37分,最低1分,大多在25分左右,主观题36题得分多为10分左右,且失分较多的是第一个小题,得零分的较多。

37题20分的题,学生得分稍高,多早14分左右,失分较多的是第一题的地形特征的描述,选做题得分多为5分左右。

答题失分问题客观题:1. 没有理解和有效提取题中信息,信息提取不全如:第二组合左边是铁路和公路的百分比,而右边是航空的百分比,学生往往在做题时就想不全了对基本原理掌握不到位,2.不能对信息加以分析,如第三组合的6.7.8.题3.不能图图转换,没有理解空间动态过程如:第四组合9、10、11题主观题:不能进行知识迁移没有读懂题干,理解和有效提取题中信息,理解事象的本质、成因、过程并且表述不准。

最新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最新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地理计划总结之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九江市2008年综合文科试卷地理试题与2007年高考命题基本一致,难度适中。

试题的特点是坚持生活,注重迁移,注重考查主要知识、地理思维方法、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公平、公正、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双模式考试在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三所学校进行了集中考试和评分,并对双模式试题和考试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

总结如下: 1。

命题思维这种双模式命题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贴近高考,走进生活,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61年。

试题类型:试题数量基本稳定。

第二个模型测试包括11个地理选择题、2个地理综合题和1个跨学科综合题。

难度适中,符合高考要求。

测试的难度系数估计约为0.55-0.58.2年。

注意主要知识点的考查。

就内容而言,两模块试题涵盖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在教材方面,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都有涉及。

具体来说,自然地理知识点与地球运动、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和自然灾害有关。

人文地理知识涉及工业、农业、城市、交通港口建设、旅游等。

3年。

重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强调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许多学生记忆模糊,知识点不清,很难举一反三,进行全面的学习。

特别是,高考要求考生“灵活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具体来说,它要求考生具有更高的能力来提取有效的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合理地判断、推理、归纳和预测、分析和解释事物的原因,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4年。

强调地理图表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第二次模型测试共有七张图表,需要学生分析:解释,涉及区域域分布图:坐标图、地形剖面图、模拟图等。

几乎每组问题都有一个图表。

5年。

关注热点和实际问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地理的热点不同于政治和历史。

它通常被用作背景材料和试题的载体(如嫦娥卫星:冰雪灾害),而不是用来考察热点。

更常见的是,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最终落脚点是考察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质量分析一、总体评价本次考试重点考查本学期复习的地理基础知识,试题知识覆盖面涵盖了必修教材的三本教材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以及选修模块的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

考查内容基本符合预设要求,自然地理的地球知识这部分知识涉及较少,考试的难度有所降低,侧重于人文地理的考察,让学生分析生产和生活中地理现象和人们的实践的原因,体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从考查的知识类型看,以人文地理为主,难度有所下降。

.本次考试考查的重点是必修三本教材的系统地理基础知识。

考查的主干知识有:绝大部分知识是多年来必考的主干知识,试题难度大多为中档题,从考查结果来看,均分正常。

2.就试题本身而言,仍着眼于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命题导向与高考目标完全一致。

本次考试考点虽然熟悉,但试题考查要求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迁移运用基础知识,解读图示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对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地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3.试题设问的角度亦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次考试的主观题注重了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而不是让学生掌握答题的模板和套路,泛泛的回答,对于解决学生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1.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效的答题技巧。

如,37题第1问,能从农业的区位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

掌握了答题的模板。

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思路。

2.学生能够分析判断出题目考查的点。

如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学生能从题干中审清题目的要求,能够分析出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包括两方面。

3.有个别同学也会分析地理事物形成的原因。

三、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严密。

例如第36题第1小题,要求答新加坡洪涝灾害的原因,学生泛泛的谈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2.描述地理事物能力不强,没有记住答题模式。

3.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

高三地理质检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质检质量分析

地理学科质量分析报告(省质检)本次地理试卷总体精良,材料选取科学,设问新颖,有梯度有深度,是一份考察学生学科素养效度较高的好卷子,能较好地诊断我省高三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状况,为我们科学有效地制定下一阶段的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备考策略提供了依据。

一、试题特点(一)立足主干,注重对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立足主干,内容具有一定的覆盖面。

考查学生能否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二)试题创新性突出,难度较大试题创新性突出,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逻辑联系紧密,创新性强,难度较大。

(三)试题选材时代气息浓厚,体现了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试题融入的生活气息很强,体现了人地和谐发展的的理念。

试题深深地烙上了社会当下时事热点和生活常识的痕迹。

二、答题分析1.选择题部分学生具体答题过程中,最后两个选择题组得分率比较低。

两道题主要考察自然地理,难度大,花费学生大量的解题时间,要让学有所舍弃。

再者选择题最高33,最低9分,分差大。

教学备考中应引导学生在复习备考最后阶段,要重新回归课标与教材,踏踏实实做好地理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地理原理的理解等差缺不漏工作,不断提升运用能力。

2.综合题部分主要考查“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得分率低。

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是无法有效提取图文材料给出的信息。

二是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于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不能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导致描述不全面,不完整。

三是基础不扎实,不能及时调用储备的基础知识。

三、存在问题省质检地理试题普遍得分率较低。

高三地理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质量分析高三地理科目的质量分析是评估学生在地理学知识、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的表现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个分析,教师和学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对后续的教育和学习计划做出调整。

本文将对高三地理科目的质量分析进行讨论。

一、地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我们来分析学生对地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地理学知识是地理科目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对学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地理学知识的掌握方面,学生整体表现较为一致。

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例如地球的构造、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等。

然而,在一些具体的地理学知识点上,学生的表现不尽相同。

例如,对于世界地理中的一些特殊地域、国家的位置和特征,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可能是因为地理学知识的广度较大,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导致对某些细节的理解不够深入。

二、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理解和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因此,在质量分析中,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理解能力方面,学生整体表现良好。

他们能够理解地理理论和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地图、统计数据等工具,有效地获取地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

此外,学生在理解地理学中的各个概念和原理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推理关系。

然而,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学生的表现有所不足。

一些学生可能在将地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时遇到困难,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解释地区差异、分析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训练和指导。

三、教学策略和建议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科目的质量,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 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如地图、图片、视频等,能够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地理概念和现象,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高中地理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试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内容:一、引言:(100字)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通过地理学习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而高中地理试题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高中地理试题的质量分析,旨在评估考试的科学性和教育效果,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二、方法:(200字)本报告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地理试题的质量进行分析。

定量分析包括对试题易难度、测试水平和区分度的计算和评估,定性分析则主要考虑试题的内容科学性、灵活性和启发性。

三、结果:(600字)1. 易难度:通过试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计算得出,易难度介于0和1之间,值越大表示试题越容易,值越小表示试题越难。

结果显示,高中地理试题的整体易难度适中,但部分试题易难度明显偏高,说明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够。

2. 测试水平:根据试题的平均得分,我们可以评估试卷的整体测试水平。

结果显示,高中地理试题的平均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较好。

然而,一些试题的平均得分较低,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有待加强。

3. 区分度:区分度反映了试题对学生能力差异的敏感程度,值越大表示试题区分度越好。

结果显示,高中地理试题的整体区分度较低,说明试题对学生的能力差异感知较弱。

这可能是因为试题设计不够科学和严谨,未能充分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

4. 内容科学性:通过对各试题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高中地理试题的内容大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全面准确地覆盖教材内容。

然而,还存在一些试题内容不够准确和深入的情况,需要加强教师的相关指导。

5. 灵活性和启发性:高中地理试题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培养,结果显示试题的灵活性和启发性整体较好,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200字)本次质量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地理试题的整体质量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试题的易难度和区分度有待改进,应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设计试题,使其更科学和合理。

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鼓楼区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质量分析考试概况鼓楼区高三地理科目第二次模拟考试于2021年10月15日上午9:00至11:00在鼓楼区第一中学大教室举行。

共有参考学生500人,实际到场487人,考试缺勤率为2.6%。

此次考试试卷为全选必答题,卷面总分为150分,共4页,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等,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考试表现班级平均分本次模拟考试,鼓楼区第一中学高三地理班级平均分为98.2分,最高分为147分,最低分为34分。

分数上下波动较小,分布较为集中。

题型得分分布题型满分平均分得分率选择题30 21.7 72.3%判断题20 18.3 91.5%简答题40 35.1 87.8%计算题30 22.5 75%分析题30 15.1 50.3%总分/平均150 98.2 65.4%从题型得分分布表中可以看出,选择题和计算题得分率较低,分析题得分率更是不足50%,说明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满分题目分析本次考试共有5道满分题目,题目编号分别为5、8、13、16、19。

其中,第5题为地质灾害类型判断,难度较高,得分率仅为48.5%;第8题为区域崩塌的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判断,得分率为62.3%;第13题为地球自转周期的计算,得分率最高,为89%;第16题为不同地域上春季温度变化率比较,得分率为76%;第19题为全球气候带和气温分布分析,得分率为58%。

常见错误分析通过对本次考试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错误:1.部分学生考试时题目未仔细审题,导致相对简单的题目出现了错误答案。

2.部分学生存在题目不会做的情况,没有按照地理理论进行分析和推理,往往是只看到题目的表面而没有深度思考,建议学生应该多多修炼思维能力。

3.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稳固,需要在平时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加强记忆和理解。

4.部分学生的思路混乱,回答问题时需要有条理,建议学生平时要注意改进思考方式。

高三地理二模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二模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二模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备课组
一、试题特点、答题情况
1难度中等,但得分不易。

一些学生思维与命题者思路不一致,理解偏差。

2知识覆盖较广,考察了重点知识。

自然与人文地理比例较合适。

3注重与生活联系,现实性较强。

比如,短视频的发送与聚落关系;光导照明等
4试题开放性较强。

如设计旅游项目等
二、努力方向
1回归基础,回归考纲,回归教材。

2研究真题,找命题规律,悟高考动态。

只研究全国卷和海南卷3活用模板,主干知识模板进一步固化。

4重视图表.高考“题不离图,图不离题”,读图时一要看清主题,二要看清图例,图例是解题金钥匙。

5适度关注热点。

2019高考更加关注立德树人,可关注的热点有:绿水青山建设(秦岭违建);一带一路倡议;精准扶贫;传统文化;新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

高三地理11月二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三地理11月二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三地理11月二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三地理11月二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础知识不扎实:部分学生在地理基础知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如基本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等方面掌握不牢固。

对策:学生需要回归课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可以通过做题、复习笔记、看教材等方式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

答题技巧不熟练:部分学生在答题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如如何分析地理问题、如何组织答案、如何使用地理语言等方面。

对策: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历年真题、模拟题等方式来提高答题技巧,掌握地理问题的解题思路和组织答案的方法,同时注意使用地理语言和规范答题。

读图能力不足:地理考试中常常出现图表题,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困难,如读图能力不足、图表分析不准确等。

对策:学生需要加强读图训练,提高图表分析能力,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能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综合运用能力不强: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部分学生在综合运用方面存在困难,如无法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分析问题时缺乏综合思维等。

对策:学生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梳理和整合,形成知识网络,同时注意练习综
合题和跨章节的题目,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时间把控不当:在考试中,时间把控非常重要。

部分学生在时间把控方面存在问题,如时间分配不合理、答题时间不够等。

对策:学生需要提前进行模拟考试和限时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时间把控能力,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1、学科特点鲜明,揭示学科内涵。

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与城市知识,注重学生从表格数据获取信息判读甲省的人口问题。

3、4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并分析成因,天气异常的原因分析,图文资料设计,其设问精巧灵活。

5、6题考查工业区位。

7、8题考查产业结构及环境问题,要求学生能从结构图中分析判断出正确答案。

9、10题考查香水百合开花季节。

11题考查时间计算问题。

选择题图像,图文信息丰富多样,设问重视揭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强调知识,技能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等能力得到了有效考查。

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必考题,能紧扣区域主题,注重理性分析。

36题围绕宁夏枸杞生产优势气侯条件,沙湖没有干涸,且面积还有扩大趋势原因,从地理学评价银川市郊建一个大湖泊是否合理。

设计题目,图文并茂,既考查学生从文字和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又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选作题,关注现实问题,倡导学以致用。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设计,注重结合图文资料,思考现实问题,其设问分别为,分析西安市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分析广西镉污染事件危害较大的原因及水电站在这次污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

试题设计取材鲜活,贴近现实,有助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地理问题和感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倡导了学以致用的学风。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效的答题技巧。

如,36题第1问,能从气侯要素。

如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做答。

选做题旅游条件的评价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模板,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思路。

2、学生能够分析判断出题目考查的能力。

如36题第2小题,学生能从题干中审清题目的要求,在干旱沙漠区,湖泊没有消亡,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原因。

3、有个别同学也会评价某种地理现象的合理性问题。

如36题第3小题。

4、相当一部分同学已掌握了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能力,并分析探究原因的能力。

如第1、2小题,但不能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准确描述。

5、有部分同学也会论证,探讨事物的能力。

如37题第
3小题。

三、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严密。

例如第36题第1小题,要求答宁夏枸杞生产的优势气侯条件,相当一部分答成了灌溉地形条件。

2、描述地理事物能力不强,没有记住答题模式。

如墨西哥高原的地形特点。

3、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

4、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不够。

5、探讨分析地理事物成因能力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