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策划书(无封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项目信息 (2)
创意亮点 (2)
活动前期准备 (3)
确定主题 (3)
查阅信息 (3)
联系合作机构与指导老师 (3)
活动背景 (3)
东关街历史 (3)
保护与整治 (9)
旅游价值的显现 (11)
改造之路 (14)
活动可行性分析 (17)
活动目的 (17)
活动意义 (18)
经费预算 (18)
活动流程 (29)
活动预期效果............................ . (20)
东关街调查问卷 (21)
关注历史——传承古街文化
项目信息
项目方向:文化艺术
学校:合肥工业大学
专业:10届建筑2班
实施地点:扬州市东关街
项目时间:2012年7月9日——2012年7月12日
团队成员:5人(王安平徐一品董浩然唐波方飞)
东关街夜景内秀的街道充满历史沧桑的东圈门
创意亮点:
古街承载的是一座古城世代人民的的生活,沉淀的是一方地域文化。在历史传承角色当中,古街很完整的展现了曾经的生活场景。然而作为一种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当中,有那么一段时期古街的处境似乎异常委屈与凄凉。急功近利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匆忙的脚步下,写字楼、商场、酒店这些现代建筑正在不断的侵蚀着古城区的每个角落,老街似乎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打着整顿市容的名号,一个个老街道正不断的被清扫出市区。许多年后,在这座城市,除了照片、文字,还有多少东西能给我们叙述那曾经的历史。青石板路小巷正在离开这城市,走在混凝土、玻璃当中,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吗?所以,我们选择了一条保护比较完好的古街,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去重新唤起那段历史记忆。
1.实地调研扬州东关街的现状。
2.了解当地现有的保护手段以及开发措施。
3.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商贩、居民等各个群体对古街现有改造的意见。
4.深入商铺,感受传统工艺、风俗文化的魅力,收集资料,做好后期宣传。
5.与当地政府沟通,把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我们的团队意见反馈给他们。
6.对以上活动进行总结,写出调研报告,并且通过校电台以及建立人人小站,
来推广活动中一些有效的经验措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古街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
活动前期准备:
1 确定主题:通过新闻了解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古街正在被城市化建设所蚕食,古街保护已然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结合我们自身的专业特色以及扬州东关街的改造工程,将主题确定为“关注历史——传承古街文化”;
2 查阅资料:为了加强对扬州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古街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我们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的方式收集资料。这保证了我们能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更多更细致的问题,更充分的学习到古街保护方面的知识。
3 联系合作机构与指导老师
合肥工业大学校广播台
联系状态:口头承认
承诺提供:随时愿意帮助后期宣传
联系人:台长187551613943
扬州市旅游局
联系状态:正在联系
联系方式:办公室87343638
指导老师:徐佳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辅导员对项目全程给予指导
活动背景:
一:东关街历史
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距今约1200年历史。自大运河开通后,这条外依运河、内连城区的通衢大道,逐步成为最活跃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经过千年的积淀,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堪称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
唐代,扬州赢得了“东南第一商埠”的美誉,有天下“扬一益二”之称;而利津古渡(即今天的东关古渡)是当时扬州最繁华的交通要冲。有了码头
就有街市,舟楫的便利和漕运的繁忙,催化出一条商贸密集、人气兴旺的繁华古街——东关街。
东关街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它全长1122米,街内现有50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古树老井等重要历史遗存,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21处。这种“河(运河)、城(城门)、街(东关街)”多元而充满活力的空间格局,体现了江南运河城市的独有风韵。
上个世纪90年代出土的扬州东门遗址证明,早在唐代至元代时期,东关街就拥有坚固的城垣、独具特色的民居和设施齐全的浴室。据扬州文史专家考证,唐代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描述的就是东关街。
然而四五年前的东关街还没有此番纷繁的景像,街面破损,房屋形制不一,人员嘈杂,道路狭窄拥挤,交通混乱,基础设施陈旧简陋,街巷格局残缺破损,一些重点地段名园故居等文物古迹保护不善,老街风貌被蚕食。怀着挽救古街,挽救历史文化遗存,挽救古城文明的心情,从2006年起政府开起了对东关古街的调研整治……
历史上的东关街
改造前的东关街
东关历史街区历史上是众多的富商巨贾的居住地,也有商业,但不算主流。今日我们看到的东关,仍然以居住为主,但在形制和形态上都大相径庭。靠近城市道路是钢混结构的多层住宅组团,沿街面断断续续留存的一些老门楼,老围墙也破败不堪,其中参杂着一些几番搭建的水泥砖混宅棚。
有一些保存相对较好的传统民居,以一至两层的院落式住宅为主,此类用地人口密度大,屋宅使用面积小,局部私人自项目较多,生活设施不完善。街区内部两侧有大量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小型商业服务设施,常会看到三四个一群围圈打牌的,谈天的,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城市的更新与插建,已经在街区的外围逐步蚕食了街区的传统风貌。尽管街巷路网、空问尺度与功能分布上都表现出传统的空问特征,但随着现代生活需求的变化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街巷在物质、结构、功能上都退化了,街巷格局变得的越来越模糊。一些名人故居,名园名院只剩下骨架,有些甚至被全部夷平,已经找不着踪迹了。此外东关街沿线80年代以前零星插建的规划院、四美厂、谢馥春等工业、办公用地。
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悠久,规划范围内新老建筑都有,呈现出不同年代的建筑混杂分布的局面,根据实际情况,建筑年代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清代及以前建筑;民国建筑;80年代以前建筑;80年代至2000年建筑;2000年以后建筑。
街区内建筑按风貌保存的完整程度分为以下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