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音乐小屋-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小屋-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围绕二年级音乐下册进行教学,通过学习,掌握以下技能:1.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强弱;2.理解不同音乐节拍的含义;3.学习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记号;4.练习简单的音乐演奏。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节奏和强弱感受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强弱。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播放不同的音乐,例如《小星星》、《欢乐颂》等。
然后,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跺脚、摇头等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强弱。
2. 不同音乐节拍的含义接着,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不同音乐节拍的含义。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播放具有明显节拍的音乐,并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
然后,通过问答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不同节拍的含义,例如二拍、三拍、四拍等。
3. 音乐符号和记号的学习接下来,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记号。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音乐符号和记号,并让学生逐一进行识别。
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符、休止符、调号等。
4. 简单的音乐演奏练习最后,我们要让学生练习简单的音乐演奏。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分发乐器和乐谱,然后让学生跟着乐谱进行练习,例如演奏《小星星》、《欢乐颂》等简单的曲目。
三、教学重点1.理解不同音乐节拍的含义;2.学习基本的音乐符号和记号;3.练习简单的音乐演奏。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学:通过播放音乐、展示音乐符号和记号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听取等方式学习;2.问答法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理解知识点;3.演奏法教学:通过分发乐器和乐谱,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演奏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学方法也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要注意几点:1.注重实践:音乐教学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2.多元化教学:音乐教学要多元化,不能只依赖一种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3.引导思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例如让学生听不同的音乐,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强弱,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音乐宫-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音乐宫-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下行音阶的发声方法,能唱出下行音阶;2.熟练演唱《青蛙叫》这首歌曲,掌握其中的节奏和音程;3.能够用简单的字母表示节奏,完成简单的节奏表演。
二、教学重点熟练演唱《青蛙叫》这首歌曲,掌握其中的节奏和音程。
三、教学准备1.CD机、录音机等教学器材;2.音乐宫人音版二年级下册教材;3.小乐器(如鼓、木鱼、铃铛等)。
四、教学内容【课前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小乐器,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简单使用方法;2.教师放一段简单的节奏,要求学生模仿跟随。
【学习内容1】(15分钟)1.教师向学生演示下行音阶的发声方法,要求学生模仿跟唱;2.在学生掌握下行音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唱出《小燕子》的前两小节,反复练习直至掌握。
【学习内容2】(30分钟)1.教师放小乐器伴奏音乐,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2.熟练演唱《青蛙叫》这首歌曲,掌握其中的节奏和音程;3.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简单的节奏表演,如用木鱼模拟青蛙跳跃的声音等。
【学习内容3】(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简单节奏的表示方法,如用“A”代表长音,用“B”代表短音等;2.教师给学生发放节奏打印纸,要求学生用简单的字母表示《青蛙叫》中的节奏。
【课后作业】(5分钟)1.每位学生从节奏打印纸中选择一段节奏表演;2.课后练习《青蛙叫》的唱法,确保下次课的演唱更加娴熟。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小乐器和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下行音阶的唱法和《青蛙叫》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同时让学生了解了简单节奏的表达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有些同学跟随节奏的能力不够,需要加强锻炼。
因此,在后续教学中,我将采用更多的活动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节奏感和音感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XXXX-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XXXX-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乐谱中的旋律符号:小节线、附点、连线,能正确读唱单级与连续的旋律;2.能区分古和现两首歌曲,并理解它们的艺术特点;3.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合成的四分之一拍,并能够简单地感悟音符的节奏与单元节奏的关系;4.学习简单旋律的吉他和手鼓弹奏,发展初步的音乐演奏和合作能力;5.继续锤炼声乐技能,切实提高发声准确、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表现儿童特有的生动活泼、灵动逗趣的风格。
二、教学内容1.课程目标:学习两首古今中外的歌曲,鼓励学生参与歌曲创作。
掌握简单节奏和旋律元素。
2.课程内容:2.1. 第一首歌曲——《小毛驴》–了解古装歌曲的历史背景、演唱艺术特点,并与现代歌曲进行比较–理解旋律符号:小节线、附点、连线,学会读唱单级与连续的旋律–发展声乐技能:巩固浅喉唱法,训练发声准确、调性稳定和流畅协调的发声技巧2.2. 第二首歌曲——《小星星》–学会区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两个八分音符合成的四分之一拍,并能跟随节奏唱歌–学习简单吉他和手鼓演奏技巧,并尝试演奏歌曲节奏伴奏–启发学生创作,让他们学会创作自己的音乐,鼓励贯彻实践创新理念本学期,我们将用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的《音乐》课程为基础,用多种音乐教学技术来实现以上教学目标:1.演示教学:通过老师的演示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奏和旋律;2.立体教学:通过吉他和手鼓演奏活动,将音乐教学与文化体育有机融合;3.合作学习:通过合唱演唱和歌曲创作,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4.家庭作业:鼓励家庭合作完成作业,一起唱歌或尝试演奏乐器。
四、课堂活动设计时间活动安排5分钟课前热身10分钟听歌并分析歌曲特点25分钟吉他演奏与手鼓演奏10分钟合唱演唱和创作歌曲5分钟老师巡视,点评和总结,学生反馈五、教学资源1.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课本2.吉他和手鼓3.乐谱练习册六、评估方式1.课堂小测试:随堂测试学生掌握的歌曲知识点;2.课后作业:根据家长反馈,鼓励学生和家长完成家庭作业;3.日常练习:课堂、家庭和校园其他机会练习声乐、演奏乐器和旋律节奏等音乐素养。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知识与技能-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并掌握乐理知识中的音高和音程的概念和基本运用;•理解简单音乐节奏、乐句、乐段概念,学习两拍、三拍、四拍等简单节拍的演奏;•学习唱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准确的唱出平稳的调子。
二、教学内容1.乐理知识中的音高和音程2.简单节拍的演奏3.唱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习音高和音程的概念,并在音乐中运用;•理解并掌握简单节拍的演奏方式;•学习唱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2 教学难点•音高和音程的记忆和掌握;•特定节拍的演奏;•歌曲节奏和音高的协调。
4.1 热身:口型练习(5分钟)1.老师教给学生嘴唇发“嘟”声,并大声反复练习。
2.教师缩紧嘴唇并发出“嘘”声,让学生模仿练习多次。
4.2 主要教学环节(35分钟)4.2.1 音高和音程的概念1.老师介绍音高和音程的概念,并通过音乐示范进行解释。
2.以简单的例子进行练习,让学生理解音高和音程的概念,并在音乐中应用。
4.2.2 简单节拍的演奏1.教师先与学生讲解每拍的长度,然后由老师演示,让学生跟随敲打或拍手进行练习。
2.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演奏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特定节拍的演奏方法。
4.2.3 唱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教师讲解唱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提供示范;2.学生跟随唱歌,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唱歌时的问题或不足部分,以强化学生的唱歌技巧。
4.3 小结和复习(10分钟)1.教师对本次课程的内容和要点进行总结;2.学生回答或抢答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敏锐度。
五、教学参考材料1.《人音音乐教材》下册;2.电子琴或鼓类乐器。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得到了加强,并学到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断探索更加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海度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郊游》教案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郊游》教案一. 教材分析《郊游》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孩子们在春天郊游的场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童趣。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郊游》,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郊游》这首歌曲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具备一定的音乐表达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某些生僻字词发音不准确,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郊游》,感受春天的美好。
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生僻字词发音及节奏准确性。
2.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
4.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郊游》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郊游》的歌词,并范唱歌曲。
学生在听唱过程中,注意观察歌词中的春天景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发音不准确的字词。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评价。
人音版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 《郊游》(表格式)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 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美丽的野外去郊游, 共同度过了轻
学生自主选择
松、愉快地音乐 40 分钟,让我们向客人们说再见吧!
2.师生再见:
3.师:让我们再一次用优美的歌声;欢乐的舞蹈;伴随着《郊游》走出教室吧!
学生随歌曲做舞蹈动作。
揭示歌曲题目
律:
师:你们优美的舞姿,合着轻快的歌曲, 让老师感觉到了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了一段旋律,你听!
老师弹歌曲一、二、乐句旋律
师:这段旋律你们听过吗?
它是哪首歌曲里的旋律?(若学生回答出第一行或第三行等两个答案, 教师小结这两部分旋律是相同的。)2.用歌曲一、二乐句旋律作为哼唱练习—— “登上山坡”:
1.选择打击乐器, 配伴奏类型:
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出示沙锤,串铃2.边唱边为歌曲伴奏:老师示范乐器的使用方式,配音乐只在“X XXXX”的地方伴奏。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方式, 也可大胆尝试。
(学生若打击乐器声音大了,教师指导让学生自评说出乐器声音要小)(二)学生分组表现歌曲: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同学为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 第二组同学为歌曲做表演动作, 第三组同学随伴奏音乐唱歌。然后三组同学同时用各自的方式表现歌曲。
课题
郊游
教 学目标
1.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春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 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3.能用沙锤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 学 重点
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 学 难点
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教 学 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沙锤串铃
教学
方法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打花巴掌》教案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打花巴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打花巴掌》。
2.学会用拍手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打花巴掌》的旋律和歌词。
2.学会用拍手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钢琴。
3.录音机或音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学生进行“击掌传情”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拍手的乐趣。
2.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打花巴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歌曲教学1.教师播放歌曲《打花巴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3.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4.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节奏。
5.全班合练,教师指导。
三、歌曲演唱1.学生自主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组演唱,每组选一名指挥。
3.全班合练,评选最佳演唱组合。
四、歌曲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2.学生自由发挥,用不同的拍手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挑选优秀创编作品,进行展示。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歌曲创编的体验。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演唱和拍手伴奏。
【课后作业】1.练习演唱歌曲《打花巴掌》。
2.与家长一起练习拍手伴奏,尝试为歌曲编创不同的节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打花巴掌》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歌曲的旋律、歌词和节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为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节奏感不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重难点补充:1.节奏和拍子感知:在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游戏帮助学生感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卖报歌》-人音版

-歌曲学唱: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分组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卖报歌》的旋律和歌词,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
-乐理知识:结合歌曲实例,讲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概念和运用,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感受并运用这些知识。
-团队协作:织合唱、独唱、分组唱等活动,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协作,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卖报歌》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课程进行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传递的乐观精神,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反思。
首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对部分学生来说仍然存在难度。尽管我通过示范、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但仍有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偏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逐步提高音乐素养。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卖报歌》-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卖报歌》选自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欢乐的歌”。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
1.学唱《卖报歌》,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了解歌曲背景及意义;
2.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4.通过歌曲学唱,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卖报歌》的旋律、节奏、歌词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熟练掌握歌曲旋律,正确演唱歌词,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乐理知识:掌握歌曲中的简单音符、节奏,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合唱、独唱、分组唱时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继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 锻炼学生的听觉和动作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并演唱《亲爱的妈妈》。
学习音阶。
教学步骤:
一、热身活动(5分钟)
通过做一些轻松活跃的动作,如转头、摇摆等,热身身体。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节奏,让学生模仿敲击节奏,并加入一些动作配合。
三、进入新课(10分钟)
1. 学习音阶: 教师唱出do、re、mi、fa、so五个音,让学生模仿唱。
2. 学习《亲爱的妈妈》: 教师先演示歌曲的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跟唱。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分组演唱《亲爱的妈妈》: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轮流演唱整首歌曲。
2. 创造动作配合: 让学生根据歌词和节奏,创造一些简单的动作配合唱歌。
五、音乐欣赏(10分钟)
播放一段儿童歌曲,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然后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
例如,播放《小星星》,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模仿歌曲的动作。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拓展延伸:
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个简短的歌曲,然后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和演唱。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打花巴掌》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打花巴掌》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1、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打花巴掌》教案一等奖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打花巴掌》。
二、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曲,并为歌曲改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说童谣唱儿歌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准确地唱好歌曲。
四、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课件、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会玩拍手游戏吗?(多媒体出示拍手歌)生:会。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吧!(师带领学生结伴玩拍手游戏。
)师:同学们玩得可真开心,北京的小朋友也会玩拍手游戏,你们想不想听一听他们在玩拍手游戏时唱的一首儿歌呢?生:想。
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打花巴掌》。
(多媒体出示儿歌内容)生:齐读课题。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歌曲。
(师引导学生听到xxx时拍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1、分析歌曲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儿歌吗?生:喜欢。
师:这首儿歌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不太一样,前半部分是——说出来的,后半部分是——唱出来的,由“说”和“唱”两部分组成。
2、学习“说”的部分①指导学生正确读出附点八分音符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前半部分,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读的不错,如果你们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节奏来读就更好了。
教师示范后,学生再读。
师: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附点音符,你们知道在哪吗?生:“小朋友”的“小”。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正确。
(多媒体出示附点八分音符及相应的'字)我们应该怎么读呢?生:把“小”字读的长一些,请学生示范并评价。
师示范,生模仿,后三段相应的字也加以讲解。
②生齐读“说”的部分。
③生加上拍手读“说”的部分,老师接唱“唱”的部分。
(为学习“唱”的部分做铺垫)师:现在我们加上拍手,完整的把第一部分读一读,“唱”的地方老师来唱。
春之歌-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春之歌-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认识歌曲《春之歌》的旋律和歌词,感受春天带来的欢乐和美好。
2.了解春天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感受春天的气息和色彩。
3.能够模仿人音表达歌曲,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4.能够在欣赏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和谐。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教材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P22,教材中的歌曲《春之歌》。
2.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春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和色彩。
2.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步骤二:教学歌曲(2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春之歌》,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旋律和歌词。
2.教师带领学生跟读歌曲,并指导学生模仿歌曲的音调和节奏。
3.教师让学生分组,自由演唱歌曲,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价。
4.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歌曲的转调和变速,提升歌曲演唱的技巧和表现力。
步骤三:扩展练习(20分钟)1.参观周边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认识和体验春天的特色。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表现和创作有关春天的歌曲、舞蹈和诗歌等作品。
3.班级集体表演歌曲《春之歌》,通过表演和欣赏,让学生体验自然和人类之间和谐的美妙。
步骤四: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2.让学生自主发言,表达自己的收获和体验。
三、教学方法1.听觉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歌曲播放、表演和欣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表达的信息和情感,进而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达能力。
2.活动教学法:通过小组活动和班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歌曲演唱中来,积极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感受,提升音乐表达的技能和素养。
3.归纳概括法:通过讲解和总结,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概括和归纳,提高对音乐知识和表达要素的领悟和掌握。
四、教学评价1.通过对学生的现场表演和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歌曲的掌握和表现能力。
最新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二年级音乐下册计划一、教材简析二年级教材为人音版教材的实验本,教材贯穿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内容为依据,突出教科书以审美为核心的思想,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先进、便捷的多媒体手段和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
二、任教年级基本情况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一定的课堂常规,对音乐的感受力,我们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精神五、教学措施创设良好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感知和鉴赏六、教学进度安排1~2周第一单元春天来了3~4周第二单元难忘的歌5~6 周第三单元童趣7~8 周第四单元快乐的舞蹈9~10周第五单元兽王10~11周第六单元愉快的劳动11~12周第七单元小音乐家12~13周第八单元静静的13~14周第九单元飞呀飞14~15周第十单元跳起舞16周总复习、考试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内容:聆听《嘀哩嘀哩》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后,提示学生回答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2.可提示学生在纸上用线条或图形画出对歌曲旋律的感受。
3.边听边表演歌曲。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1.完整地聆听。
2.分小组创意,结合古诗词做表演或配乐诗朗诵。
表演《小树快长高》教学基本要求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完整版)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目的:1. 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 认识0 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 的节奏。
4. 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大树妈妈》、《郊游》。
教学难点: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教学用具: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多媒体展示)古1/ 3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 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7、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8、第二遍播放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最新资料推荐------------------------------------------------------ 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d、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 f、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例如:这里有蓝天,这里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 g、老师邀请小组成员上台演唱自己创遍的歌词,体验创遍过...3/ 3。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精华版第一课春天来了第一课时《春之歌》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流水般的旋律带来的春天气息,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情景。
2、在欣赏乐曲过程中,通过听辨、吹奏主题、哼唱旋律的活动,和伙伴合作、交流讨论,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
3、知道无词歌的基本特色和《春之歌》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难点:体验《春之歌》的优美抒情的旋律所表达的春天景色,感受春天。
教学过程:一、常规教学1、随音乐律动。
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
3、节奏练习。
春天来了,你们感受到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嗯,同学们说得很好,观察得都很仔细。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二、欣赏无词歌《春之歌》(一)了解门德尔松和无词歌1.认识无词歌和它的音乐地位。
(二)初听《春之歌》欣赏钢琴版的《舒明号123》,首先要感受自己的情绪,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你应该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给音乐写标题,而不是展示音乐的标题。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乐曲,大家认真听,感受一下乐曲,想象乐曲表现怎样情景?生:听音乐,分组讨论。
老师:听完这段音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场景?生:感受到“春天”的情景老师:好的,我们应该给这首曲子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呢?生:《春之歌》《春之声》《春天的乐曲》《春天的旋律》。
师:很好,看你来大家都听懂了这首乐曲表现的内容。
老师:老师特地来告诉你,今天这首曲子的名字叫《书明号123》,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
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总体描述乐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等。
1.请小朋友演奏《春之歌》(《选自〈汤普森钢琴基础教程〉》)2.欣赏门德尔松的另一首无字歌曲,舒明浩1233.展示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并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欢快的情绪。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二下《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一首选自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易懂的旋律,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等,并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识谱、唱歌,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旋律等音乐基本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音乐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等)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音乐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等)的运用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其他学生跟学。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音乐基本元素的特点和运用。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完成音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引导学生演唱。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怎么样?欢快吗?优美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跟学。
注意讲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等基本元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完成歌曲的演唱。
注意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总结,巩固所学内容。
聆听 小号手之歌-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聆听小号手之歌-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乐器声音的美妙和独特。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乐曲,并较为深刻的理解其中的情感、思想。
二、教学准备1.《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2.音响设备。
3.乐器——小号。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先播放《小号手之歌》的原版,让学生感受音乐。
活动教师把音响调好,在音响上放入《小号手之歌》的原版音乐,让学生聆听音乐。
目的通过让学生听音乐,体验音乐美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分析乐曲活动1.教师提问:大家怎样感受这首歌曲?2.学生回答:听到音乐会感到很快乐。
3.教师提问:音乐中有哪些乐器声音?4.学生回答:小号声音。
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
3. 播放人声版《小号手之歌》,让学生感受人声和小号声的结合。
活动教师把音响调好,在音响上播放人声版《小号手之歌》。
目的通过让学生听人声版《小号手之歌》来感受人声和小号声的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4. 听歌,欣赏美妙音乐活动教师放歌,并安排上座位听,然后由学生给出自己的听后感。
目的通过听歌并分享感受,让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音乐欣赏能力。
5. 小组比赛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3人,要求每组选出一名成员演奏小号手。
2.指导学生演奏《小号手之歌》。
目的通过小组比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小号演奏技巧,同时也是对之前教学的检验和巩固。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听到小号的声音,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独特。
通过欣赏,学生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音乐中的情感、思想。
小组比赛也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检验,让学生更加自信和热爱音乐。
教学完成后,老师可以对学生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既注重大方向的评价,也注重细节方面。
此外,还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同事合作,共同推进班级的音乐教育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喜欢音乐,学会音乐,爱上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东亭学校小学二部田甜第一课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春之歌》、《春风》,演唱《大树妈妈》、《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教学内容聆听《春之歌》聆听《春风》表演《大树妈妈》编创和活动1.认识“0”(以四分音符为一拍,“0”休止一拍,“0”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
第一课时内容:1.歌曲:《大树妈妈》.2. 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重难点:通过演唱《大树妈妈》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准备:琴录音机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发声练习二新课教学1导入新课2 聆听歌曲录音,感受音乐情绪及歌曲内容3 学习歌曲,(听唱法)4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 歌曲处理,歌曲表达了6 表演歌曲1)齐唱2)个别表演7 背唱歌曲三小结;第二课时内容:歌曲:《郊游》重难点:演唱中正确运用各种记号准备: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歌曲教学1. 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2. 听唱法学唱歌曲.3 歌曲难点处理,(歌曲第二部分)4. 表演歌曲5. 律动表演三、小结第三课时内容:聆听《春之歌》、《春晓》复习歌曲重难点:体会不同体裁歌曲的不同风格准备:琴录音机过程:一、组织教学1. 师生问好2 .复习《大树妈妈》二、. 表演唱《大树妈妈》分小组表演,个别演唱。
三小结四聆听《春晓》《春之歌》录音,感受音乐情绪及歌曲内容。
跟随音乐,做律动。
五小结第二课难忘的歌教学目标一、能随《都有一个红亮的心》念一句京白和做一个亮相的动作,表现出对京剧独特韵味有兴趣。
二、能随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哼唱,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绪。
三、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背唱歌曲。
四、能按“强、弱、次强、弱”的规律边唱《共产儿童团歌》边拍击。
五、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能正确听辨童声音色,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卖报歌》,并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按“强、弱、次强、弱”的规律边唱《共产儿童团歌》边拍击;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视听唱法结合教具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和内容设计。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
(播放《国歌》)(2)欣赏了这首歌曲,你们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升国旗的情景)(3)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还有另外一个曲名,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同学们已无数次聆听过这首歌,但它却依然那么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这么伟大的作品是谁作曲的?(聂耳)简介聂耳。
二、寓教于乐:1)聂耳不仅创作了举世文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还为小朋友写了一首歌曲,你们知道是什么歌曲吗?(放歌曲范唱)(2)介绍《卖报歌》的由来。
(3)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描写旧社会报童生活的《卖报歌》,听一听歌曲运用了哪些演唱形式?(4)学唱第一段。
1、请同学观察一下,这首歌曲共有多少段?2、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第一段。
先听老师范唱一遍,请你们轻声的模仿。
3、学生跟琴小声的模唱。
(用la代替歌词)4、让学生填唱歌词。
5、你觉得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表现了怎样的心情?该用什么样的速度演唱?(生:明快、活泼、速度稍快)6、教唱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
三、创造表现:1、分组唱,把学生分为甲、乙两组。
2、分男女生唱。
3、齐唱。
4、欣赏聂耳的其它作品。
四、完美结课: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
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踏步。
生:跟音乐律动,轻声唱。
师:“大家在演唱时,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出示答案选择:坚定有力;抒情优美。
教师解答歌曲的情绪是坚定有力、精神饱满的,表现了少先队员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的形象。
二、寓教于乐、1、出示节奏谱:①X X•X X X嘀嘀嗒嘀嗒②X•X X X X—嘀嘀嗒嘀嗒教师示范,个别读,一起读,分组传送。
要求:放慢、声音响亮、有弹性、节奏准确。
2、生聆听歌曲师:“听了这首歌你的感受到了什么?生…(歌曲情绪充满活力,表现了儿童团美好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
)3、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师:“那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听老师来唱一唱,老师的歌声是坚定自豪还是舒展,优美?”生…4、读歌词师:“那就让我们用坚定自豪的声音来读歌词。
”第一段分句,连读;第二段齐读,然后纠正。
5、学唱歌词第一段:分句学唱,跟琴轻声连唱,纠错,师生分句接口唱。
再连起来唱唱(要求每个字唱得有力点,有弹性。
)歌词:“嘀嘀哒嘀哒”犹如号角给人一种勇敢前进的感觉,歌唱时要精神饱满,坚定有力,用原速唱一唱。
第二段:直接跟琴唱,纠错,用原速唱两段连起来唱。
跟伴奏唱。
三、创造表现1、教师边唱边做。
2、学习分解动作。
3、学生边唱边做。
4、跟音乐完整表演5、听《儿童团放哨歌》生:…师:正是由于儿童团员们是那么的勇敢顽强,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那么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四、完美结课让我们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时刻准备着,学生一起宣呼!让我们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拥抱明天的新世界。
播放《共产儿童团歌》的伴奏音乐,生列队踏步走出教室。
第三课时一、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师:同学们,儿童团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少年儿童组织,那么这个组织发展到今天是什么组织?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1、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唱出了哪些内容?2、复听歌曲。
提示:歌曲中对少先队员提出了哪些要求?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3、再次复听,学生轻声合着音乐唱一唱,并用手击节拍。
师:让我们接过烈士手中的枪,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随音乐全体起立,情绪高涨的演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聆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一)导入新课,了解京剧1、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
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
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的大剧种之一。
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
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二)听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了解唱腔。
1、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初听区分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了解京剧的四个行当A师:老师扮演的是剧种的主人公李铁梅。
铁梅穿着偏襟红袄,显得那么精神。
京剧的所有演员都穿这样的衣服吗?生:不是。
还有古代的衣服。
师:我们把穿古装衣服叫传统京剧,穿现代衣服的叫现代京剧。
B师:服饰不仅可以把京剧划分为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
我们还可以根据京剧的服饰区分出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特点师:戏曲人物按年龄、性别、身份、性格划分开的叫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类别。
"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2、复听唱段了解京剧的主要唱腔,师:旦角在传统京剧里一般是伊伊呀呀的小姐。
铁梅是这样的孩子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唱段。
生:勇敢、善良。
师:铁梅生长在怎样的家庭呢?生:革命的家庭师:是的,李铁梅是革命者的后代,她的爸爸是一名铁路扳道工,但真实身份却是我党的地下联络员,家里经常会来一些不认识的人,爸爸和奶奶都让铁梅管他们叫表叔。
他们家真有那么多表叔吗?师: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师:懂事的小铁梅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却很明白。
表叔那么多,其实都是每次负责联络的地下党交通员。
唱腔中唱到“铁梅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你是怎样理解的?师:大家能正确的听出铁梅的年龄、性格来。
是由其唱腔及音色所决定的。
这里老师就要向同学介绍京剧的主要唱腔西皮、二黄。
3、(板书)西皮:曲调活泼、刚劲,适合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感情。
二黄:曲调苍凉、深沉,善于表现忧郁、激愤的感情。
让学生判断唱腔种类。
再次欣赏了解京剧主奏乐器师:不论是活泼、刚劲的曲调,还是苍凉、深沉的曲调,都要有乐器来演奏。
京剧主奏乐器京胡,它的发音刚劲嘹亮。
4、(出铁梅画像)这就是李铁梅,她虽然只比你们大几岁,却非常的聪明能干。
(1)她为什么能干呢?表现在哪里?(学生会答出,她会担水、劈柴、拾煤渣、帮大人放哨,送情报,还会提着篮子做买卖等等)(2)从哪里可看出她的机智和聪明?(她和邻居姐姐互换了衣服,引开日本特务,将密电码安全送到游击队)(3)我们应该向铁梅学什么?教学反思:《卖报歌》这首歌以朴素的语言,辛辣的笔调,刻画了旧社会卖报儿童的苦难生活,全曲为F凋,2/4拍子,一段体结构,分节歌形式。
歌曲既反映了孩子们对旧社会的控诉,又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和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