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推荐教材 及参考书目
h
20
中国新文学大系
h
21
作家评说系列丛书
• 近年来由华侨出版社陆续出版的一套以作家为单 位、以纵向历史为线索的研究性系列丛书,已先 后并将陆续出版的有《鲁迅评说八十年》(子通 主编)、《周作人评说八十年》(程光炜主编)、 《胡适评说八十年》(子通主编)、《张爱玲评 说六十年》(子通、亦清主编)、《沈从文评说 八十年》(王珞主编)、《林语堂评说七十年》 (子通主编)、《老舍评说七十年》(张桂兴主 编)、《巴金评说七十年》(陈丹晨主编)、 《曹禺评说七十年》(刘勇、李春雨主编)、
h
37
• 此外还有很多地域性的文学史,如 上海文学史、香港文学史,以及正 在编撰中的北京文学史等。
在文体方面,还有很多分门别类的单 独的文体史。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杨 义著的三卷本《中国现代小说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h
38
《中国现代小说史》
h
39
《当代文学研究》(洪子诚撰著)。hΒιβλιοθήκη 26《现代文学研究》h
27
国学大师丛书
• 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90年代中期陆续推出。 • 其中重要的有:《陈寅恪评传》、《蔡元培
评传》、《康有为评传》、《梁启超评传》、 《严复评传》、《辜鸿铭评传》、《章太炎 评传》、《钱穆评传》、《冯友蘭评传》、 《张元济评传》、《王国维评传》、《张君 励评传》、《熊十力评传》等。
h
34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上、下)
• 马良春、 张大明主 编,
• 北京十月 文艺出版 社
• 1995年11 月
h
35
《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
• 刘炎生 著,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资料汇总
虑到国内中文强势院校近几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越来越多不提供参考书目的现实状况,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及道听途说所得,大海捞针般列举出这些资料,重点书目并附扼要说明文字,希望能为与我有同一考研目标却苦无门路的同学带来稍许宽慰……1、现代文学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虽有缺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能超过它,何况该书代表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对现代文学的官方阐述。
该书配套有温儒敏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补充读本。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等合著,提供了这个学科的研究概况,非常精炼,也很全面。
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册),在原《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基础上增订而成,叙述更完整而富于特色,比如不再坚持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分章叙述,台港文学也不再作为整体附后而是采取了分期编入的方式,文学各个阶段分期还附有详尽的文学大事年表,是最适合本科生全面了解现当代文学演进概况的一个本子,所以目前全国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广泛选用这部教材。
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至2011年10月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最新的第三版,现正行销海外。
该书为二十多年来“重写文学史”显著成果之一,各专题章节均由大陆相关研究的知名学者编著,建立了与读者“平等对话”的叙述姿态,观点新颖、语言平实且脉络清晰,部分章节显示出编写者尝试突破体制内主流话语霸权的可贵努力,是一部有着相当独立价值的现代文学史。
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原分四卷,最新修订本分上下两卷),收集了80年代至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论文,其中的很多论文在不少专家的集子里出现过。
看了这个以后再看他们的专集,就能把握住他们的研究方向。
刘俊等人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从文学史的观照、作家作品解析、思潮流派透视等角度收编学科内专家学者最经典的探索成果,建议作为案头必备书,以便随时翻阅。
中国当代文学必读书目2011
“中国当代文学”课阅读书目与篇目(增补稿)一、理论类1《新中国文学史略》(本课教材),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中国当代文艺思潮》,陆贵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5《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金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中国当代诗歌艺术演变史》,李新宇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版7《中国当代话剧艺术演变史》,王新民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版8《散文新思维》,刘锡庆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9《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金汉总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10《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孟繁华程光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11.《问题与方法》,洪子诚著,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2. 於可训著《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李泽厚著《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魏建、房福贤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如敏、赵祖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郭志刚、孙中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中国现代文学史:1919—1999》,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刘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朱德发主编,齐鲁书社1999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魏建、杨洪承等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当代文学五十年》,吴秀明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当代文学》,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当代小说五十年》,李运抟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当代新诗史》,洪子诚、刘登翰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当代先锋思潮论》,张清华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另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增补本);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88、1991分别出版;以上是一些文学史方面的教材、著作,还是以所考学校指定教材为主,但是我认为有几本教材的内容是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很有必要参考,我用红线标示出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中国新文学大系》2.《新文学运动史料》(1—5卷)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5.《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杨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中国文学史论》(1-3卷)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10月版。
7.《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8.《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朱寨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9.《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10.《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必读书目:现代文学部分鲁迅《呐喊》:自序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故事新编》:序言补天铸剑理水《朝花夕拾》:小引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范爱农滕野先生《野草》:题辞影的告别过客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往事》《寄小读者》庐隐《海滨故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王鲁彦《柚子》彭家煌《怂恿》许钦文《父亲的花园》蹇先艾《水葬》郁达夫《沉沦》《薄奠》《迟桂花》废名(冯文炳)《竹林的故事》许地山(落花生)《春桃》蒋光慈《少年漂泊者》《短裤党》《咆哮了的土地》茅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白杨礼赞》《风景谈》巴金《家》《憩园》《寒夜》老舍《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茶馆》沈从文《边城》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吴组缃《一千八百担》《箓竹山房》叶紫《丰收》艾芜《南行记》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萧军《八月的乡村》李劫人《死水微澜》刘呐鸥《都市风景线》穆时英《公墓》《上海的狐步舞》施蜇存《上元灯》《鸠摩罗什》《将军底头》路翎《财主底儿女们》钱钟书《围城》《写在人生边上》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周立波《暴风骤雨》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孙犁《荷花淀》徐枕亚《玉梨魂》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林语堂《京华烟云》吴浊流《先生妈》《亚细亚的孤儿》赖和《送报夫》杨逵《模范村》《压不扁的玫瑰花》(又名《春光关不住》郭沫若《女神》:凤凰涅女神之再生炉中煤天狗《屈原》《棠棣之花》闻一多《死水》《红烛》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雨巷》《乐园鸟》《印象》《我的记忆》李金发《微雨》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殷夫《别了,我的哥哥》臧克家《烙印》《罪恶的黑手》《老马》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田间《给战斗者》穆旦《被围者》周作人《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篷船》俞平伯《陶然亭的雪》《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荷塘月色》《绿》《背影》《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梁实秋《雅舍小品》丁西林《一只马蜂》《三块钱国币》田汉《名优之死》《咖啡店之夜》《丽人行》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贺敬之、丁义执笔《白毛女》吴祖光《风雪夜归人》陈白尘《岁寒图》《升官图》当代文学部分贺敬之《回延安》、《放声歌唱》、《桂林山水歌》、《西区列车的窗口》郭小川《致青年公民们》、《望星空》、《甘蔗林——青纱帐》赵树理《登记》、《三里湾》、《“锻炼锻炼”》柳青《创业史》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梁斌《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茹志娟《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峻青《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王愿坚《党费》、《七根火柴》杨沫《青春之歌》姚雪垠《李自成》曲波《林海雪原》欧阳山《三家巷》、《苦斗》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杨朔《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秦牧《古战场春晓》、《社稷坛抒情》、《土地》、《花城》邓拓《燕山夜话》老舍《茶馆》、《龙须沟》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田汉《关汉卿》曹禺《胆剑篇》、《王昭君》丛深《千万不要忘记》张扬《第二次握手》卢新华《伤痕》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路遥《人生》、《》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王蒙《布礼》、《蝴蝶》、《活动变人形》谌容《人到中年》、《懒得离婚》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刘心武《班主任》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小鲍庄》、《长恨歌》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李瑛《一月的哀思》雷抒雁《小草在歌唱》艾青《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礁石》舒婷《致橡树》、《双桅船》北岛《回答》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陆文夫《美食家》冯骥才《神鞭》、《三寸金莲》贾平凹《废都》莫言《红高粱》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余华《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苏童《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刘震云《单位》、《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残雪《突围表演》格非《褐色的鸟群》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张炜《古船》、《九月的寓言》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心灵史》铁凝《玫瑰门》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私人生活》巴金《随想录》余秋雨《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陈忠实《白鹿原》。
现当代文学博士参考书目
一、当代文学史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需看3-5遍,理解作者内在的问题意识与解决方法。
2、董健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资料性较全,序言较有新意。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重点体会他提出的一些新研究思路,以上三本要注意比较其不同的文学史研究思路4、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上中下),此书重在使用了一些原始资料,较有特点。
5、温儒敏《中国现代当代学科概要》,此书必读,其中涉及书目有机会就读。
6、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一般性参考7、金汉《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一般性参考8、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可重点参阅90年代以后部分9、程光炜《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50-70年代文学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会,重点参阅50-70年代。
书名记不准了。
10、陈晓明《表意的焦虑》,80年代以来主要作家作品及研究思路11、曹文轩《20世纪80年代文学现象》?《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及其他12、杨健《地下文学》?关于文革文学的研究(很难找到)13、许子东《对50部文革小说的研究》?(可以找到)14、每年的文坛扫描、文情报告之类的资料汇编,浏览我们本专业必读的期刊。
(一般来说阅读近三年以来即可)其中《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艺争鸣》是必读的。
15、还有一些关于当代的重要名家的作品,有时间都要翻一翻,如钱中文等。
还有关于当代的女性研究、作家流派研究等专门性质的研究也都要了解其概况。
并最好做一个读书笔记,把要点,主要观点,代表作家作品记下来,以备后用。
二、现代文学史1、**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要求同洪《当代文学史》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中下),细读之后必有收获。
3、*黄修已《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有较高参考价值。
4、*朱栋霖等《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同上。
《中外文学比较史》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上为必读部分6、其他版本的现代文学史如陈光炜,唐金海等,以中国现代、当代、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整体研究的著作,可以选择性参阅。
[小学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必读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读篇目一、作品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陈独秀:论文《文学革命论》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冰心:小说《超人》,诗歌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许地山:小说《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王统照:小说《沉思》、《山雨》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诗歌集《尝试集》,独幕剧《终生大事》闻一多:诗歌集《死水》、《红烛》徐志摩:诗歌《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的一夜》郭沫若:诗歌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田汉:戏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周作人: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论文《人的文学》朱自清:散文集《背影》丁玲: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天翼:小说《包氏父子》、《华威先生》叶紫:小说《丰收》、《星》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腐蚀》老舍: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巴金: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寒夜》沈从文:小说《萧萧》、《月下小景》、《边城》、《八骏图》戴望舒:诗歌《雨巷》、《寻梦者》、《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卞之林:诗歌《断章》、《圆宝盒》、《归》臧克家:诗歌集《烙印》,《三代》、《有的人》洪深:戏剧《五奎桥》曹禺:戏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林语堂:散文《秋天的况味》李广田:散文《山之子》何其芳:散文《雨前》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夏衍:报告文学《包身工》,话剧《上海屋檐下》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钱钟书:《围城》张爱玲:《传奇》(短篇集)、《倾城之恋》、《金锁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陈白尘《升官图》袁水拍:诗歌集《马凡陀的山歌》阿垅:诗歌《纤夫》鲁藜:诗歌《泥土》陈敬容:诗歌《力的前奏》穆旦:诗歌集《探险队》李季:诗歌《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等:话剧《白毛女》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孙犁:小说《荷花淀》梁斌:小说《红旗谱》吴强:小说《红日》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曲波:小说《林海雪原》柳青:小说《创业史》杨沫:小说《青春之歌》萧也牧: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春之声》、《活动变人形》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郭小川:诗歌《致青年公民》、《团泊洼的秋天》、《望星空》贺敬之:诗歌《回延安》闻捷:诗歌《天山牧歌》老舍:戏剧《茶馆》田汉:戏剧《关汉卿》杨朔:散文《荔枝蜜》、《茶花赋》秦牧:散文《古战场春晓》、《土地》浩然:小说《金光大道》刘心武:小说《班主任》、《钟鼓楼》陆文夫:小说《小巷深处》、《美食家》高晓声:小说《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蒋子龙: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谌容:小说《人到中年》汪曾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邓友梅:小说《那五》、《烟壶》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张贤亮:小说《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贾平凹:小说《腊月·正月》、《浮躁》、《废都》、《高老庄》王安忆:小说《小鲍庄》、《小城之恋》、《纪实与虚构》、《长恨歌》阿城:小说《棋王》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韩少功:小说《西望茅草地》、《爸爸爸》、《马桥词典》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马原:小说《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洪峰:小说《瀚海》苏童:小说《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河岸》余华:小说《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舒婷:诗歌《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北岛:诗歌《回答》顾城:诗歌《一代人》杨炼:诗歌《大雁塔》、《诺日朗》沙叶新:戏剧《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高行健:戏剧《绝对信号》、《车站》巴金:散文《随想录》池莉:小说《烦恼人生》方方:小说《桃花灿烂》刘震云:小说《一地鸡毛》谈歌:小说《大厂》陈染:小说《私人生活》林白: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陈忠实:小说《白鹿原》张炜:小说《古船》毕飞宇:小说《青衣》、《玉米》、《推拿》二、史料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鲁迅:《摩罗诗力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美文》、《<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郭沫若:《革命与文学》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革命文学》、《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文艺的大众化》、《<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郁达夫:《<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鲁迅:《论“第三种人”》胡秋原:《阿狗文艺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丁玲:《三八节有感》王实味:《野百合花》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下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三、文学史参考书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俞元桂等著:《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朱光灿等著:《中国现代诗歌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李运抟著:《中国当代小说五十年》,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张振金著:《中国当代散文史》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董健等主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
本科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目一、作品类(以作品集为主,个别是单部作品)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卷(包括被列为“存目”的书也要看),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坟》《中国小说史略》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巴金《家》《春》《秋》《寒夜》《憩园》老舍《骆驼祥子》《断魂枪》《猫城记》《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沈从文《边城》《长河》《八骏图》郁达夫《沉沦》钱钟书《围城》张爱玲《金锁记》《封锁》《倾城之恋》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许地山《缀网劳蛛》废名《桥》徐訏《风萧萧》《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鬼恋》无名氏《野兽野兽野兽》师陀《果园城记》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施蛰存《春阳》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李劼人《死水微澜》萧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艾芜《山峡中》张天翼《包氏父子》鹿桥《未央歌》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何其芳《画梦录》梁实秋《雅舍》艾青、穆旦、戴望舒、冯至、卞之琳、徐志摩等等的诗歌。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和文学思潮研究类(压缩版)(一)作家研究类1、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2、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6、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7、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8、孙党伯:《郭沫若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9、钟桂松:《茅盾传》,东方出版社199610、陈思和、李辉编著:《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1、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12、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14、宋剑华:《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15、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16、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7、许子东:《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18、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19、宋剑华:《生命阅读与神话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释义》,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二)文学思潮研究类1、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2、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现实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3、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4、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5、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6、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7、徐行言、程金城:《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8、王富仁、王光东:《灵魂的挣扎——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9、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10、解志熙:《生的执著——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1、余凤高:《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2、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4、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5、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16、吴福辉:《都市漩涡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17、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18、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19、杨义:《京派海派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复旦大学出版社)22、李泽厚:《美的历程》2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24、周策纵:《五四运动》,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三)文学史论: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卷)(修订版),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安排【精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安排陈晓明以下是我们这学期的课程安排,请选课的同学下载,因今天数一下下面,将近200人,我就没有复印。
因也有一部分是旁听的同学,也可共享资料。
今天因是讲绪论,可能有点理论性,把一些文学史的前提和大家谈谈,开始可能面对文学史观念叙述之类会有些抽象,讲完绪论就回到文学了,这样大家可以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中来理解和把握文学史。
还有哪些同学没有登记到书的,请周四来登记。
也欢迎大家有想法可以在我博客上留言。
今天因解释课程进度占用了一些时间,下次课留出时间供大家提问题。
主干基础课:《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安排北京大学中文系,2009-2010学期。
第一讲绪论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2次4课时)一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二当代文学史的性质和叙述观念/三寻求必要的理论参照体系/四现代性与“历史化”/第二讲《讲话》的方向与革命文学的范例(2次4课时)一启蒙运动与革命文学二革命文艺方向性质的确立与主体的建构三解放区革命文艺创建的美学范例四革命文学的历史本质与生活细节问题第三讲建国初的文学运动(2次4课时)一第一次文代会及革命文学的历史确认二在主流边缘的胡风与沈从文/三关于对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四对电影《武训传》和《〈红楼梦〉研究》的批判第四讲现实主义理论源流及其斗争(1次2课时)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起源与扎根二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与文艺批评活动三左翼阵营对胡风的批判四对胡风“反党集团”的批判第五讲农村阶级斗争的文学图谱(1次2课时)一农民作为当代文学主体的地位二赵树理的创作:在观念与本真的生活之间三历史地与经验地把握乡土中国四《创业史》: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第六讲革命历史叙事的兴起(2次4课时)一重写革命历史的现实依据与现代性动机/二革命历史的重现:宏大场景与英雄气概/三历史的奇迹化:革命传奇与英雄主义/四历史化的叙事与文学的品质/五英雄化与革命传奇:《红岩》/六回避现实的企图:重写历史或边缘性的写作第七讲“双百”方针及其对文学的影响(2次4课时)一“双百”方针的背景与形成/二现实批判性:反官僚主义的文学/三情感的多样性:《洼地上的“战役”》、《红豆》与《百合花》四具体化的革命史及其个体化/第八讲集体想象中的超我表达(2次4课时)一超我的颂歌:时代的代言人/二在自我与时代之间:困境中的自由/三小我的表达,有限的情感流露/四新民歌运动:艺术的祛魅/第九讲“十七年”的话剧、散文与儿童文学(1次2课时)一突显时代精神的话剧创作/二风云变幻中的散文创作/三时代夹缝中的儿童文学/第十讲“文革”时期的文学(1次2课时)一“文革”的发生与政治化的文学/二“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文学/三“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第十一讲“文革”后的伤痕文学及其反思性(2次4课时)一伤痕的展示:拨乱反正后的历史反思/二伤痕的确认:修复历史及其主体/三王蒙的寸草心:对“文革”后的独特反思/四伤痕的深化:人性论与人道主义/第十二讲朦胧诗开启的精神向度(2次4课时)一“地下”的状况与《今天》的诞生/二“三个崛起”与对现实的“回答”/三朦胧的明朗化:从自我到历史/时代/四“归来的诗人”群体/第十三讲历史选择中的改革文学与知青文学(2次4课时)一时代主体的塑造:开拓者家族/二现实的期望:改革攻坚战/三知青文学:归来的迷惘/四时代的精神镜像:超越的理想主义第十四讲应对西方潮流的现代派与寻根派(2次4课时)一现代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二现代主义的引介与争论/三现代主义在叙事文学方面的表现/四寻根文学的源起及其代表作/第十五讲先锋派的形式变革及其后现代性(2次4课时)一变革的前行者:莫言、残雪、马原/二先锋派的简要历史寻踪/三90年代:先锋派的转向与撤退/四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第十六讲历史祛魅时期的新写实与晚生代(2次4课时)一王朔的出场与90年代初的文学语境/二新写实:原生态与认同生活现实/三晚生代与当下生活的奇观性/第十七讲女性主义写作表征的文化与美学意向(1次2课时)一历史叙事中的女性经验/二自我内在化的女性话语/三时尚前卫的女性写作/第十八讲转向语词与叙事的第三代诗人(2次4课时)一第三代诗人的创作流变/二90年代中国诗人在海外的创作/三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诗歌/第十九讲新时期以来的话剧、散文与儿童文学(1次2课时)一新时期以来的话剧:现实、实验与小剧场/二新时期以来的散文:个人叙述与宏大历史三新时期儿童文学:从传统的回归到现代性的延续/第二十讲多元分化与“后文学”时代的到来(2次4课时)一多元分化格局与个人化写作/二自在写作的边缘空间/三“80后”与网络写作/第二十一讲乡土叙事的转型与汉语文学的可能性(2次4课时)一传统精神与审美的重建:《白鹿原》与《废都》/二现实主义的多样性与乡土叙事/三本真倔强的乡土叙事/四新世纪的乡土叙事与本土化问题/另:4课时机动研讨。
【免费下载】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必读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读篇目一、作品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陈独秀:论文《文学革命论》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冰心:小说《超人》,诗歌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许地山:小说《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王统照:小说《沉思》、《山雨》胡适:论文《文学改良刍议》,诗歌集《尝试集》,独幕剧《终生大事》闻一多:诗歌集《死水》、《红烛》徐志摩:诗歌《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的一夜》郭沫若:诗歌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田汉:戏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周作人: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论文《人的文学》朱自清:散文集《背影》丁玲: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张天翼:小说《包氏父子》、《华威先生》叶紫:小说《丰收》、《星》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腐蚀》老舍: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巴金: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寒夜》沈从文:小说《萧萧》、《月下小景》、《边城》、《八骏图》戴望舒:诗歌《雨巷》、《寻梦者》、《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卞之林:诗歌《断章》、《圆宝盒》、《归》臧克家:诗歌集《烙印》,《三代》、《有的人》洪深:戏剧《五奎桥》曹禺:戏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林语堂:散文《秋天的况味》李广田:散文《山之子》何其芳:散文《雨前》丰子恺: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夏衍:报告文学《包身工》,话剧《上海屋檐下》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钱钟书:《围城》张爱玲:《传奇》(短篇集)、《倾城之恋》、《金锁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陈白尘《升官图》袁水拍:诗歌集《马凡陀的山歌》阿垅:诗歌《纤夫》鲁藜:诗歌《泥土》陈敬容:诗歌《力的前奏》穆旦:诗歌集《探险队》李季:诗歌《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等:话剧《白毛女》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孙犁:小说《荷花淀》梁斌:小说《红旗谱》吴强:小说《红日》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曲波:小说《林海雪原》柳青:小说《创业史》杨沫:小说《青春之歌》萧也牧: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春之声》、《活动变人形》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郭小川:诗歌《致青年公民》、《团泊洼的秋天》、《望星空》贺敬之:诗歌《回延安》闻捷:诗歌《天山牧歌》老舍:戏剧《茶馆》田汉:戏剧《关汉卿》杨朔:散文《荔枝蜜》、《茶花赋》秦牧:散文《古战场春晓》、《土地》浩然:小说《金光大道》刘心武:小说《班主任》、《钟鼓楼》陆文夫:小说《小巷深处》、《美食家》高晓声:小说《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蒋子龙: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张洁: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谌容:小说《人到中年》汪曾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邓友梅:小说《那五》、《烟壶》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张贤亮:小说《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贾平凹:小说《腊月·正月》、《浮躁》、《废都》、《高老庄》王安忆:小说《小鲍庄》、《小城之恋》、《纪实与虚构》、《长恨歌》阿城:小说《棋王》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韩少功:小说《西望茅草地》、《爸爸爸》、《马桥词典》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马原:小说《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洪峰:小说《瀚海》苏童:小说《1934年的逃亡》、《妻妾成群》、《河岸》余华:小说《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舒婷:诗歌《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北岛:诗歌《回答》顾城:诗歌《一代人》杨炼:诗歌《大雁塔》、《诺日朗》沙叶新:戏剧《陈毅市长》、《假如我是真的》高行健:戏剧《绝对信号》、《车站》巴金:散文《随想录》池莉:小说《烦恼人生》方方:小说《桃花灿烂》刘震云:小说《一地鸡毛》谈歌:小说《大厂》陈染:小说《私人生活》林白:小说《一个人的战争》陈忠实:小说《白鹿原》张炜:小说《古船》毕飞宇:小说《青衣》、《玉米》、《推拿》二、史料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鲁迅:《摩罗诗力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美文》、《<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郭沫若:《革命与文学》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革命文学》、《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文艺的大众化》、《<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郁达夫:《<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鲁迅:《论“第三种人”》胡秋原:《阿狗文艺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丁玲:《三八节有感》王实味:《野百合花》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下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三、文学史参考书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俞元桂等著:《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朱光灿等著:《中国现代诗歌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李运抟著:《中国当代小说五十年》,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张振金著:《中国当代散文史》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董健等主编:《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及设置目的本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讲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至目前的文学发展状况。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轮廓,了解这一时期出现的文学思潮及文学流派的基本情况。
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和评论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并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及审美观的教育。
二、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等形式。
三、教学参考书目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思和、李平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当代文学100篇》,学林出版社出版。
四、学分与学时分配学分:4学时:64五、训练设计方案在每次课的讲述过程中,根据师生的互动,发现学生兴趣与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结合点,随机布置一定量的小题目,以个人发言的方式,在下一次课时融入,力求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旧模式。
六、自学指导方案(一)引导学生坚持作阅读笔记,在积累中提高对当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阅读笔记所要记录的内容有:作品内容提要、艺术特色、社会历史背景、写作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及个人看法等。
)(二)自选一篇作品,写出一篇较完整的鉴赏评论性文章,为将来的论文写作打基础。
七、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以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成绩的计算方法为:(一)期未闭卷考试(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为主),占总成绩的60%;(二)课堂表现、出勤占总成绩的20%;(三)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0%。
(四)实训练习占10%八、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两种传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分期与发展概况。
第一节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一、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开放性的整体二、中国当代文学的产生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阶段性特征一、第一阶段:战争心态下的文学(1949~1978年)二、第二阶段:和平建设时期的文学(1978~1989年)三、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90年代以来)第三节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特征一、文学与时代的密切联系二、由一元到多元的文学格局三、探索与困惑并存的发展态势思考题:1、中国当代文学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性发展?各阶段有何特征?2、中国当代文学有何重要特征?第一编 1949~1978的文学第一章1949~1978文学思潮(4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三次文代会的召开;了解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反右”斗争及文艺政策的调整;“左”倾思潮的升级及对文学事业造成的损害。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
19.1复习笔 记
19.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0.1复习笔 记
20.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1.1复习笔 记
21.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2.1复习笔 记
22.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23.1复习笔 记
23.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作者介绍
这是《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 书作者的介绍。
7.2习题(含 考研真题) 详解
8.1复习笔记
8.2习题(含记
9.2习题(含 考研真题) 详解
10.1复习笔 记
10.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11.1复习笔 记
11.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12.1复习笔 记
12.2习题 (含考研真 题)详解
13.1复习笔 记
精彩摘录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 ①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创作方向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研) 它表现了文学观念的从比较重视学识、才情、文人传统,到重视政治意识、社会政治生活经验的倾斜,从较 多注意市民、知识分子到重视农民生活的表现的变化。 谈谈赵树理及其“山药蛋派”创作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局限。 “新时期文学”女性写作。(2008暨南大学考题) 以《龙须沟》和《茶馆》为例,论述老舍十七年文学的得失。 结合对人文精神的讨论,分析九十年代的文学走向。 简述艾青“归来”后的诗歌的艺术特色。 1《子夜》模式,是一种以阶级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并通过人物的阶级关系来展示社会面貌,带有鲜明的中共 党史的叙事立场的叙事模式
读书笔记
这是《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 换为自己的心得。
当代文学参考、必读书目
※<教学参考书目录>1.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4.洪子诚:《当代文学概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金汉主编:《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7.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2年版。
8.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下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谢冕、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8—19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卷)》,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12.王晓明编:《批评空间的开创: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3.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4.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6.(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
17.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
18.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19.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20.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佘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当代文学参考书目
主要书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1-12),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1982-1984年。
☆潘旭澜主编《新中国文学词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思和:《鸡鸣风雨》,学林出版社1994年。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 年。
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
☆王晓明:《潜流与旋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3年。
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普实克:《普实克论中国现代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年☆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三联书店1995年。
李书磊:《都市的迁徙》,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西方文化与文艺理论柳鸣九主编《新小说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华夏出版社1995年。
张寅德主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理)第一编小说部分1,鲁迅:《在酒楼上》(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
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
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
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
'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
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阅读书目1、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唐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4、钱谷融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2版7、中国新文学图志(上、下)杨义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8、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下)许志英等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9、现代文学研究刘勇等主编北京出版社2001年10、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中国现代小说史杨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2、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3、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王德威著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14、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唐小兵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5、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6、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年李欧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7、艰难的选择赵园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8、论“五四”新文学刘纳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19、心灵的探寻钱理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20、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到抗战的历程钱理群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21、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孙玉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2、现代汉诗的百年流变王光明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3、中国现代散文史俞元桂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24、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佘树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25、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中国现代随笔研究黄科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6、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王富仁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27、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汪晖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28、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阅读书目
短篇小说:
《正月》孙犁、《登记》赵树理、《科尔沁草原的人们》玛拉沁夫、《晌午》秦兆阳、《粮秣主任》丁玲、《老水牛爷爷》峻青、《堰河边》沙丁、《喜鹊登枝》浩然、《雨》艾芜、《改选》李国文、《达吉和他的父亲》高樱、《来访者》方纪、《我的第一个上级》马峰、《英雄的乐章》刘真、《静静的产院》茹志娟、《惠嫂》王宗元、《乡下奇人》欧阳山、《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长长的流水》刘真、《小仆人》叶君健、《路考》张天明、《机电局长的一天》蒋子龙、《弦上的梦》宗璞、《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张洁、《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张承志、《满月儿》贾平凹、《最宝贵的》王蒙、《小镇上的将军》陈世旭、《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娟、《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悠悠寸草心》王蒙、《蓝蓝的木兰溪》叶蔚林、《话说陶然亭》邓友梅、《罗浮山血泪祭》中杰英、《雕花烟斗》冯骥才、《我是谁》宗璞、《夏》张抗抗、《丹凤眼》陈建功、《小贩世家》陆文夫、《两望茅草地》韩少功、《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活佛的故事》玛拉沁夫、《灵与肉》张贤亮、《月食》李国文、《西线轶事》徐怀中、《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大淖记事》汪曾祺、《头像》林斤澜、《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寻访“画儿韩”》邓友梅、《女大学生宿舍》喻杉、《三角梅》王中才、《七岔犄角的公鹿》乌热尔图、《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晓声、《老霜的苦闷》矫健、《围墙》陆文夫、《阵痛》邓刚、《沙灶遗风》李杭育、《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最后一个渔佬儿》李杭育、《危楼记事》李国文、《白色鸟》何立伟、《找乐》陈建功、《透明的红萝卜》莫言、《塔铺》刘震云、《十八岁出远门》余华、《迷舟》格非、《红粉》苏童、《花季》林丹、《树杈见的月亮》韩东、《饥饿的口袋》陈染、《赵一曼女士》阿成、《离爱远点》徐坤、《是谁在深夜说话》毕飞宇、《老屋小记》史铁生、《雾月牛栏》迟子建、《镇长之死》陈世旭、《心比身先死》池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徐怀中
中篇小说: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黄金海岸》秦牧、《铁木前传》孙犁、《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辛俊地》管桦、《沙桂英》唐克新、《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叶蔚林、《蒲柳人家》刘绍棠、《在同一地平线上》张辛欣、《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射天狼》朱苏进、《黑骏马》张承志、《今夜有暴风雨》梁晓声、《迷人的海》邓刚、《美食家》陆文夫、《祖母绿》张洁、《燕赵悲歌》蒋子龙、《绿化树》张贤亮、《小鲍庄》王安忆、《爸爸爸》韩少功、《你别无选择》刘索拉、《灵旗》乔良、《烦恼人生》池莉、《追月偻》叶兆言、《风景》方方、《子弹穿过苹果》林白、《一地鸡毛》刘震云、《绝非偶然》张欣、《过把瘾就死》王塑、《活着》余华、《享福》陆文夫、《向上的台阶》周大新、《父亲是个兵》邓一光、《分享艰难》刘醒龙、《大厂》谈歌、《工作人》张抗抗、《褐色鸟群》格非、《年月日》阎连科、《永远有多远》铁凝、《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刘恒
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孙犁、《保卫延安》杜鹏程、《三里湾》赵树理、《红旗谱》梁斌、《红日》吴强、《林海雪原》曲波、《上海的早晨》周而复、《青春之歌》杨沫、《烈火金刚》刘流、《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三家巷》欧阳山、《创业史》柳青、《红岩》罗文斌&杨益言、《欧阳海之歌》金敬迈、《艳阳天》浩然、《金光大道》浩然、《李自成》姚雪垠、《东方》巍巍、《青春万岁》王蒙、《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将军吟》莫应丰、《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芙蓉镇》古华、《黄河东流去》李准、《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白门楼》刘斯奋、《平凡的世界》路遥、《少年天子》凌力、《第二个太阳》刘白羽、《浮躁》贾平凹、《穆斯林的葬礼》霍达、《浴血罗宵》肖克、《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活动变人形》王蒙、《上下都很平坦》马原、《洗澡》杨绛、《玫瑰门》铁凝、《敌人》格非、《泥日》陆天明、
《九日寓言》张炜、《突围表演》残雪、《我的帝王生涯》苏童、《白鹿原》陈忠实、《务虚笔记》史铁生、《长恨歌》王安忆、《尘埃落定》阿来、《耳光响亮》东西、《高老庄》贾平凹、《战争和人》王火、《醉太平》朱苏进、《许三观卖血记》余华、《故乡面和花朵》刘震云、《疼痛与抚摸》张宇、《羽蛇》徐小斌、《日光流年》阎连科、《第三十幕》周大新、《红雾》邓一光、《心灵史》张承志、《一个人的战争》林白、《大浴女》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