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精细化工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细化工》课件
生物发酵法的应用
在精细化工中,生物发酵法可用于生产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等产品。
01
02
03
04
总结词
利用物理性质将原料中的目标组分分离出来的工艺方法。
物理分离法的分类
根据分离原理和目标组分性质的不同,物理分离法可分为蒸馏法、萃取法、吸附法等。
物理分离法的应用
在精细化工中,物理分离法可用于生产香料、溶剂等产品,也可用于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的后续分离纯化过程。
总结词: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料转化为目标产品的工艺方法。
总结词
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工艺方法。
详细描述
生物发酵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工艺方法,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将原料转化为目标产品。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条件温和、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燃料等领域。
生物发酵法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种类和发酵方式的不同,生物发酵法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在精细化工领域,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环境保护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环境保护是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精细化工生产的另一重要挑战。由于精细化工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生产安全。
05
精细化工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精细化工新产品将不断涌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精细化工中,生物发酵法可用于生产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等产品。
01
02
03
04
总结词
利用物理性质将原料中的目标组分分离出来的工艺方法。
物理分离法的分类
根据分离原理和目标组分性质的不同,物理分离法可分为蒸馏法、萃取法、吸附法等。
物理分离法的应用
在精细化工中,物理分离法可用于生产香料、溶剂等产品,也可用于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的后续分离纯化过程。
总结词: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料转化为目标产品的工艺方法。
总结词
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工艺方法。
详细描述
生物发酵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的工艺方法,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将原料转化为目标产品。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条件温和、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燃料等领域。
生物发酵法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种类和发酵方式的不同,生物发酵法可分为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在精细化工领域,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环境保护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环境保护是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精细化工生产的另一重要挑战。由于精细化工产品多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生产安全。
05
精细化工的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精细化工新产品将不断涌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全套课件精细化工概论
片状单晶体。
第三节 非 晶 化
一、坚硬耐蚀的“理想新金属” ⑴ 非晶态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 一些非晶态合金的强度非常高,抗拉强度可达相应晶 态合金的5~6倍,这使高强度钢望尘莫及。但由于目前仅 能制得条带形或薄片形的非晶态合金,所以尚且还只能用 于制作轮胎、传送带、水泥制品及高压管道的增强材料, 以及制作各种切削刀具和保安刀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非晶态合金只要能制得型材,依其优异的机械性能, 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高强度和高韧性的作用,而且可望大 大降低成本,由液体金属一次直接成型,省去了铸、锻、 轧、拉等工序,且边角料也可全部回收,在能源和材料上 都有很大的节省。
第三节 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2.当前要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1)新催化技术 (2)新分离技术 (3)增效复配技术 (4)气雾剂(CFC)无污染替代技术 (5)生物技术
精细化工概论
第二章 无机精细化学品
第一节 超 细 化
目前,超细颗粒的制备途径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 通过机械力将常规粉末材料进一步超细粉化;一是借助于 各种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将新形成的分散状态的原子或分 子逐渐生长成或凝聚成所希望的超细颗粒。前者难以得到 微米级以下的粉末,这有待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实现; 后者是当今超细化的主要方法,其最大优点是容易制得超 细粉末,具体方法很多,若按原料物质的状态分,可分为 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
第一节 超 细 化
2、物理法 物理法的主要过程是将溶解度大的盐的水溶液雾化成 小液滴,使其中的水分迅速蒸发,而使盐形成均匀的球状。 如再将微细的盐粒加热分解,即可制得氧化物超细粉。该 法与沉淀法比较,由于不需添加沉淀剂,可以避免随沉淀 剂可能带入的杂质。已用这类方法生产的超细粉有PLZT、 铁氧体、氧化锆、氧化铝等。由于盐类分解往往会产生大 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 了这类方法的工业化生产。属于这类方法的有:喷雾干燥 法,喷雾热解法,冷冻干燥法等。由于前两法工业上使用 较多、较普遍,其过程简单、容易理解,所以下面仅介绍 冷冻干燥法。
第三节 非 晶 化
一、坚硬耐蚀的“理想新金属” ⑴ 非晶态合金具有高强度、高韧性 一些非晶态合金的强度非常高,抗拉强度可达相应晶 态合金的5~6倍,这使高强度钢望尘莫及。但由于目前仅 能制得条带形或薄片形的非晶态合金,所以尚且还只能用 于制作轮胎、传送带、水泥制品及高压管道的增强材料, 以及制作各种切削刀具和保安刀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非晶态合金只要能制得型材,依其优异的机械性能, 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高强度和高韧性的作用,而且可望大 大降低成本,由液体金属一次直接成型,省去了铸、锻、 轧、拉等工序,且边角料也可全部回收,在能源和材料上 都有很大的节省。
第三节 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
2.当前要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1)新催化技术 (2)新分离技术 (3)增效复配技术 (4)气雾剂(CFC)无污染替代技术 (5)生物技术
精细化工概论
第二章 无机精细化学品
第一节 超 细 化
目前,超细颗粒的制备途径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 通过机械力将常规粉末材料进一步超细粉化;一是借助于 各种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将新形成的分散状态的原子或分 子逐渐生长成或凝聚成所希望的超细颗粒。前者难以得到 微米级以下的粉末,这有待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实现; 后者是当今超细化的主要方法,其最大优点是容易制得超 细粉末,具体方法很多,若按原料物质的状态分,可分为 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
第一节 超 细 化
2、物理法 物理法的主要过程是将溶解度大的盐的水溶液雾化成 小液滴,使其中的水分迅速蒸发,而使盐形成均匀的球状。 如再将微细的盐粒加热分解,即可制得氧化物超细粉。该 法与沉淀法比较,由于不需添加沉淀剂,可以避免随沉淀 剂可能带入的杂质。已用这类方法生产的超细粉有PLZT、 铁氧体、氧化锆、氧化铝等。由于盐类分解往往会产生大 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 了这类方法的工业化生产。属于这类方法的有:喷雾干燥 法,喷雾热解法,冷冻干燥法等。由于前两法工业上使用 较多、较普遍,其过程简单、容易理解,所以下面仅介绍 冷冻干燥法。
精细化工概论PPT课件
2、高温性能好;
料的刚度除以密度称为比刚度。
3、抗疲劳和抗热震性良好;
4、使用寿命长。
14
二、氧化铝纤维(多晶陶瓷纤维)
1、组成:主要成分Al2O3,含有少量 SiO2,B2O3,MgO等。是一种多晶陶瓷纤维, 具有长纤、短纤、晶须等多种形式。
15
2、氧化铝纤维的优点
①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保持很好的拉伸强度, 有望应用在1400℃以上的高温场合;
暗中发光的原因,称为磷光。白磷在空气这慢慢氧化,当表面
上积聚的热量使温度达到40℃时,便达到了白磷的燃点,将引起 自燃,因此白磷保存在冷水中。此外白磷受撞击、摩擦或与氯盐
酸等氧化剂接触会立即着火甚至爆炸。还有,白磷属于剧毒品
(包括与皮肤接触造成的吸收中毒)。若皮肤不慎接触白磷,可 在接触处涂0.2mg/lCuSO4溶液。
P4 + 10CuSO4 + 16H2O
10Cu +4H3PO4 +10H2SO4
24
2019/9/21
25
磷酸盐是无机盐工业中的重要产品系列,由于在新 领域、新技术、新兴产业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地使用,
磷酸盐正在从肥料时代转向功能材料时代。由
于磷酸盐不断地向更多产业部门渗透,特别是尖端 科学和新兴产业部门,使磷酸盐已逐渐成为国民经 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个系列品种。
正磷酸
OH OH P OH
O
H3PO4
偏磷酸
OH OPO
HPO3
焦磷酸
OH OH OPOPO
OH OH
H4P2O7
continue
23
白磷
分子式P4 ,是无色或黄色的有大蒜气味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精细化工》PPT课件
200~300g 500g >500g
物质名称
氰化钾 杀虫剂敌敌畏 药物阿司匹林
化学品乙醇
表1-2 几种物质的LD50值
LD50值(mg/kg体重)
物质名称
2 50~70 500~1000 6000~8000
食品抗氧剂BHA 防腐剂苯甲酸钠
尼泊金丙酯 山梨酸
LD50值(mg/kg体重)
2900 2700 >8000 10500
各种食品中最 大使用量 (E’)
1.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防腐剂是为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延 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一类添加剂。 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有4类: 苯甲酸及其盐类 山梨酸及其盐类 丙酸及其盐类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1)苯甲酸及其钠盐
苯甲酸又称安息香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杀菌 剂,在PH值2.5~4之间,对很多微生物都有效。 苯甲酸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与甘氨酸化合成马 尿酸,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化合而解毒,并 全部从尿中排出,不在人体内蓄积。
精细化工
绪论
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是生 产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精细化工是当今 世界各国发展化学工业的战略重点,也 是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 一。其基本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 为全球经济和人民生活生产提供高质量、 多品种、专用或多功能的精细化学品。
第一节精细化工的分类和特点
精细化工的形成和发展 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精细化学品的分类 精细化学品的特性
二、食品添加剂的一般要求与 安全使用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使用 食品添加剂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 的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 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 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02 《精细化工概论》PPT 第二章 食品添加剂
4、依据其毒性分类 三、食品添加剂的一般求
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 遵循以下原则:
添加入食品后能被分析鉴定出来。
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1、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最大的食品安全标准。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 亡。 卫生部于2007年8月22日发布GB 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甜味剂是以赋予食品甜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两类。
3.鲜味剂 是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它们不影响任何 其他味觉、刺激,而只增强其各自的风味特征,从而 改进食品的可口性。它们对各种蔬菜、肉、禽、乳类、 水产类乃至酒类都起着良好的增味作用。 第一代鲜味剂 ——谷氨酸钠(味精) 第二代鲜味剂——核苷酸类 4、咸味剂
HO HO HO COOH
酯化 CH3CH2CH2OH,H 2SO4
HO HO HO COO CH2CH2CH3
水溶性合成抗氧化剂
L-抗坏血酸(维生素C)及其钠盐、异抗坏血酸及其钠 盐。 用途:啤酒,果汁。
天然抗氧化剂
天然油溶性抗氧化剂 生育酚(维生素E) 茶多酚、愈创树脂、迷迭香提取物 天然水溶性抗氧化剂 植酸,天然维生素C
无作用 量( 安全系数 入总量( A) MNL)
人群 膳 食调 查
各种食品日 平 均摄入量( C)
各种食品中 最 大使用量 (E’)
五、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1 健康、安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大方向; 2 生物食品添加剂(发酵、酶)新热点; 3 保健功能食品添加剂备受关注; 4 用量少,效果好的复配型潜力巨大; 5 食品保鲜剂仍将迅猛发展。
《精细化工概论》课件
探讨精细化工在可持
域。
演变和重要里程碑。
续发展和创新领域的
前景。
精细化工的定义和范围
精细化工是一门涉及合成、生产和应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化学和生物制品的学科,涵盖了 有机合成、催化反应、分离纯化、过程控制等领域。
精细化工的应用领域
药物制造
精细实现高效合成和纯化药物。
农药和化肥
精细化工在农业领域中可以生产高效农药 和环保型化肥。
功能材料
精细化工用于制造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材 料,如涂层材料、高性能塑料等。
化妆品
精细化工提供了许多用于制造高品质化妆 品的原料和技术。
精细化工的发展历程
1
2 0世纪50年代-1 970年代
2
精细化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
学科,实现了多种化合物的工业化
4 安全环保
精细化工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 控制参数的精确控制。
精细化工注重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
精细化工的未来发展趋势
1 绿色化学
精细化工将更加注重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 学,减少对环境的负 面影响。
2 新技术的应用
精细化工将积极应用 新的材料和技术,为 产业创新和进步提供 支持。
生产。
3
20世纪早期
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的一个分支 开始出现。
1980年代以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细化工得到了 长足的进步,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过程的基本特点
1 高纯度
2 高附加值
精细化工产品要求纯度高,能够满足各 种应用的需求。
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经济 效益。
3 复杂工艺
3 协同发展
精细化工将与其他领 域进行协同发展,实 现更加综合性和智能 化的生产。
01 《精细化工概论》PPT 第一章 绪论
展与现状
炼、酿造、漂染、鞣革等行业。
化学工业历史悠久,最初的化工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制陶、冶
19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炼焦工业,从炼焦副产品煤焦油中 提取多种有机芳香族化合物,形成了以煤焦油为基础的有机合成工业。 20世纪初,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采用裂化方法将重质油加热转化为 相当汽油馏分的轻质油。促进了石油化工的发展。
(9)表面活性剂 除家用洗涤剂以外的阳、阴、两性和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0)皮革助剂 含合成鞣剂、涂饰剂、加脂剂、光亮剂等 (11)农药用助剂 含乳化剂、增效剂等 (12)油田用化学品 破乳剂、钻井防塌剂、泥浆用助剂等;
(13)混凝土用添加剂 含减水剂、防水剂、脱模剂、泡沫剂 (加气混凝土用)、嵌缝油剂; (l4)机械、冶金用助剂 含防锈剂、清洗剂、电镀用助剂、 各种焊接用助剂、渗炭剂、汽车等机动 车用防冻剂等; (15)油用添加剂 含防水、增粘、耐高温等各类添加 剂、汽油抗震、液压传动、变压器油、 刹车油添加剂等,
(1) 农药;
(2) 染料;
(3) 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
(4) 颜料;
(5) 试剂和高纯物;
(6) 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 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7) 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8) 黏合剂;
(9) 催化剂和各种助剂; (10) 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
(11) 功能高分子材料(感光材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分类主要是从原化学工业部的范围 所做之规定, 并未包含精细化工的全部内容,例如医 药制剂、酶、精细陶瓷等。
三、精细化学品的特点
1)多品种,小批量,主要以其功能进行交易; 2) 多采用间歇生产方式 3) 技术要求比较高,质量指标高; 4)生产占地面积小,一般中小型企业即可生产; 5)整个产品产值中原材料费用的比率较低,商品性较强 6)直接用于工农业、军工、宇航、人民生活和健康等方 面,重视技术服务;
炼、酿造、漂染、鞣革等行业。
化学工业历史悠久,最初的化工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制陶、冶
19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炼焦工业,从炼焦副产品煤焦油中 提取多种有机芳香族化合物,形成了以煤焦油为基础的有机合成工业。 20世纪初,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采用裂化方法将重质油加热转化为 相当汽油馏分的轻质油。促进了石油化工的发展。
(9)表面活性剂 除家用洗涤剂以外的阳、阴、两性和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0)皮革助剂 含合成鞣剂、涂饰剂、加脂剂、光亮剂等 (11)农药用助剂 含乳化剂、增效剂等 (12)油田用化学品 破乳剂、钻井防塌剂、泥浆用助剂等;
(13)混凝土用添加剂 含减水剂、防水剂、脱模剂、泡沫剂 (加气混凝土用)、嵌缝油剂; (l4)机械、冶金用助剂 含防锈剂、清洗剂、电镀用助剂、 各种焊接用助剂、渗炭剂、汽车等机动 车用防冻剂等; (15)油用添加剂 含防水、增粘、耐高温等各类添加 剂、汽油抗震、液压传动、变压器油、 刹车油添加剂等,
(1) 农药;
(2) 染料;
(3) 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
(4) 颜料;
(5) 试剂和高纯物;
(6) 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 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7) 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8) 黏合剂;
(9) 催化剂和各种助剂; (10) 化学药品和日用化学品;
(11) 功能高分子材料(感光材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分类主要是从原化学工业部的范围 所做之规定, 并未包含精细化工的全部内容,例如医 药制剂、酶、精细陶瓷等。
三、精细化学品的特点
1)多品种,小批量,主要以其功能进行交易; 2) 多采用间歇生产方式 3) 技术要求比较高,质量指标高; 4)生产占地面积小,一般中小型企业即可生产; 5)整个产品产值中原材料费用的比率较低,商品性较强 6)直接用于工农业、军工、宇航、人民生活和健康等方 面,重视技术服务;
《精细化工概论》PPT第七章日用化学品-洗涤剂
减少或替代传统洗涤剂中的有害成分,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提高洗涤剂使用效率
通过改进洗涤方法和设备,减少洗涤剂的用量和排放量。
回收再利用
对使用过的洗涤剂进行回收处理,提取有用成分进行再利用,降低 资源消耗。
绿色洗涤剂的开发与应用
生物降解型洗涤剂
利用生物技术降解洗涤剂中的有 害成分,减少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洗涤剂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成分,洗涤剂可以分为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洗 发水、沐浴露等。
洗涤剂的发展历程
早期洗涤剂
早期的洗涤剂主要使用天然物质,如肥皂、草木灰 等。
合成洗涤剂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洗涤剂逐渐取代天然物 质,成为市场主流。
环保洗涤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 环保洗涤剂,如无磷洗衣粉、生物降解性洗洁精等 。
《精细化工概论》ppt第七章 日用化学品-洗涤剂
目
CONTENCT
录
• 洗涤剂的概述 • 洗涤剂的成分与性能 • 洗涤剂的生产工艺 • 洗涤剂的应用与市场 • 洗涤剂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01
洗涤剂的概述
洗涤剂的定义与分类
洗涤剂的定义
洗涤剂是一种能够去除污渍和杂质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家庭 、工业和商业领域。Fra bibliotek溶解与搅拌
将表面活性剂等原料在搅拌条 件下溶解于水中,形成均一稳 定的溶液。
灌装与包装
将洗涤剂溶液灌装到指定的容 器中,进行密封包装,确保产 品质量和安全。
生产设备与技术
02
01
03
混合设备
用于将各种原料进行均匀混合,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
溶解设备
具备加热和搅拌功能,确保原料完全溶解于水中。
提高洗涤剂使用效率
通过改进洗涤方法和设备,减少洗涤剂的用量和排放量。
回收再利用
对使用过的洗涤剂进行回收处理,提取有用成分进行再利用,降低 资源消耗。
绿色洗涤剂的开发与应用
生物降解型洗涤剂
利用生物技术降解洗涤剂中的有 害成分,减少对环境的长期影响。
洗涤剂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成分,洗涤剂可以分为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洗 发水、沐浴露等。
洗涤剂的发展历程
早期洗涤剂
早期的洗涤剂主要使用天然物质,如肥皂、草木灰 等。
合成洗涤剂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合成洗涤剂逐渐取代天然物 质,成为市场主流。
环保洗涤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 环保洗涤剂,如无磷洗衣粉、生物降解性洗洁精等 。
《精细化工概论》ppt第七章 日用化学品-洗涤剂
目
CONTENCT
录
• 洗涤剂的概述 • 洗涤剂的成分与性能 • 洗涤剂的生产工艺 • 洗涤剂的应用与市场 • 洗涤剂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01
洗涤剂的概述
洗涤剂的定义与分类
洗涤剂的定义
洗涤剂是一种能够去除污渍和杂质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家庭 、工业和商业领域。Fra bibliotek溶解与搅拌
将表面活性剂等原料在搅拌条 件下溶解于水中,形成均一稳 定的溶液。
灌装与包装
将洗涤剂溶液灌装到指定的容 器中,进行密封包装,确保产 品质量和安全。
生产设备与技术
02
01
03
混合设备
用于将各种原料进行均匀混合,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
溶解设备
具备加热和搅拌功能,确保原料完全溶解于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小、生产复杂、技术性强、保密性高。
4、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5、间歇生产 6、附加价值高,商品性强;
精细化工的原料来源
• 煤的加工 • 石油加工 • 天然气的利用 • 农、林、牧、渔副产品的利用
• 煤的炼焦:
粗苯
苯:50-70% 甲苯:12-22% 二甲苯:2-6%
煤焦油 萘、2-甲基萘、蒽、菲、芴、苊、 芘、苯酚、甲酚、二甲酚、氧芴、 硫芴、吡啶、咔唑等
胶束: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 非极性部分会相互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 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少了 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 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 4、增溶
• 4、增溶
随着亲水基不同和浓度不同,形成的胶 束可呈现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
• 2、乳化
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 种液体 。
分层 水包油
油包水
• 3、分散
能使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物质称为 分散剂,如颜料分散在涂料、印刷油墨中。
• 4、起泡和消泡 • 泡沫是指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
• 4、起泡和消泡
4、起泡和消泡
• 发泡剂:能使气泡稳定存在的作用。用以发泡的表面活性剂叫发泡
增溶作用
5、洗涤作用
• 从固体表面出去污物统称为洗涤。洗涤 去污作用,是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表面张力而 产生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等作 用的综合结果。
肥皂去污原理示意图
• 表面活性剂种类:
2、染料、颜料
• 染料:在一定的介质中,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
化合物。
➢ 从中国古代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 多年的丝绸织物。
——“工业味精”之称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引力
问题:溅开来后为什么形成水滴?
内聚力
表面活性剂
——“两亲”结构
亲油基(长烃链R-,C8-C18之间)
亲水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COOH,-COOR,-NH2)
亲油基
亲水基
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
• 1、润湿和渗透
不良润湿 良好润湿
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表面张力,液体可以很好的固体表面铺展开来。
(3)在胶束表面的吸附增溶
• 苯二甲酸二甲酯等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的小分子极性有 机化合物在胶束表面的增溶是通过被吸附于胶束表面区域或 是靠近胶束表面分子“栅栏”的区域完成的。
• (4)包裹在亲水长链内部
以聚氧乙烯基为亲水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 常将被增溶物包藏在胶束外层的聚氧乙烯链中。以这 种方式被增溶的物质主要是较易极化的碳氢化合物, 如苯、乙苯、苯酚等短链芳香烃类化合物
• 石油加工
➢催化重整:苯、甲苯、二甲苯 ➢热裂解:乙烯、丙烯、丁二烯 ➢催化裂化:多烷基苯、烷基萘 ➢临氢脱烷基化:苯、萘
•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乙烷、丙烷和较高碳链的烷烃(其中 主要是甲烷)
➢可直接用于制备碳黑、乙炔、氢氰酸、各种 氯代甲烷、二硫化碳、甲醇、甲醛等
➢制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物),进一步制得 甲醇、甲醛、高碳醇、正丁醛、甲酸、乙酸、 丙酸、丙烯酸、丙烯酸酯、人造石油等
剂或起泡剂。
• 稳泡剂:在作为起泡剂的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少量极性有机物可提高
液膜的表面粘度,增加泡沫的稳定性,以期延长泡沫寿命,该类物质称 为稳泡剂。
• 消泡剂:消除泡沫稳定的因素。
• 抑泡剂:防止泡沫的产生。
• 4、增溶 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使得在溶剂
中难溶乃至不溶的物质溶解度显著增加的作用。
• 4、增溶
• 4、增溶
4、增溶
• 4、增溶的作用方式
(1)非极性分子在胶束内核的增溶,饱和脂肪烃、环烷烃
以及苯等不易极化的非极性有机物,通常被增溶于胶束内核 中,就像溶于非极性碳氢化合物溶液中一样。紫外光谱或核 磁共振谱分析表明,被增溶的物质完全处于一个非极性环境 中,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增溶后胶束体积变大。
非极性分子
(2)与表面活性剂分子并排分布
对于分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相似的极性有机化 合物,如长链的醇、胺、脂肪酸和极性燃料等两亲 分子,则是增溶于胶束的“栅栏”之间。被增溶物 的非极性碳氢键插入胶束内部,其极性头插入表面 活性剂极性基之间,通过氢键或偶极子相互作用联 系起来。这种方式增溶后胶束并不变大。
NH2
酰化
NHCOCH3
硝化
水解
NHCOCH3
氯化
NHCOCH3 Cl
NO2
NO2
SO3H
磺化
水解(碱熔)
氯化
Cl 气固相接触催化水解
C-烷化 硝化
高压液相碱性水解
CH(CH3)2 氧化
CH3 H3C C O OH
OH
脱羧 COOH
酸解 水解
NO2
还原
NH2 重氮化
N2+Cl-
氧化 CH3
1、表面活性剂
精 细 化 工 概 论
绪论
化学品
非差别性
差别性
产量大 用途广
产量小 用途专
产量大 用途广
产量小 用途专
通用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
拟通用化学品
专用化学品
硫酸 烧碱 化肥 通用塑料
染料 颜料 农药 医药
火药 炭黑 合成纤维
医药 感光材料 调和香料
• 精细化学品: 我国1986年颁发《精细化工产品分类规定》,
• 农、林、牧、渔副产品的利用
• 碳水化合物: 糖类、淀粉、糖类树胶——单糖 纤维素——己糖(葡萄糖)和戊糖(木糖)
• 脂肪和油类: 主要成分:甘油三羧酸酯 可获得化工原料:脂肪酸、脂肪族含氮化合 物、二聚酸、氨基酰胺和咪唑啉类、壬二酸 与壬酸、脂肪醇、环氧化合物、蓖麻醇酸、 甘油。
硝化
NO2
还原
共计11类。分别为:
农药、染料、涂料(油漆、油墨)、颜料、 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感光材料、磁性 材料)、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催化剂和 各种助剂、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 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膜、偏光材料)。
• 精细化工产业特点:
1、多品种、小批量、高纯度; 2、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3、高技术密度:
➢ 公元前2600年,中国最早记载了染料的使用。 ➢ 公元前11世纪,商朝,中国染料和染丝技术已相当成熟。 ➢ 公元前2世纪开始的“丝绸之路”,中国的纺织品远销到中亚、 西亚、
地中海和欧洲。 ➢ 公元2世纪和3世纪,在罗马人的坟墓中发现用茜草和靛蓝染色的织物,
而不是古代皇帝的紫袍(帝王紫)。 ➢ 700多年,一份中国手稿提到用蜡染布的防染技术。 ➢ 1856年,英国青年Perkin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时,发现了第一个合
4、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5、间歇生产 6、附加价值高,商品性强;
精细化工的原料来源
• 煤的加工 • 石油加工 • 天然气的利用 • 农、林、牧、渔副产品的利用
• 煤的炼焦:
粗苯
苯:50-70% 甲苯:12-22% 二甲苯:2-6%
煤焦油 萘、2-甲基萘、蒽、菲、芴、苊、 芘、苯酚、甲酚、二甲酚、氧芴、 硫芴、吡啶、咔唑等
胶束: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 非极性部分会相互吸引,从而使得分子自发形成有 序的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减少了 憎水基与水分子的接触,使体系能量下降,这种多 分子有序聚集体称为胶束。
• 4、增溶
• 4、增溶
随着亲水基不同和浓度不同,形成的胶 束可呈现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
• 2、乳化
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 种液体 。
分层 水包油
油包水
• 3、分散
能使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物质称为 分散剂,如颜料分散在涂料、印刷油墨中。
• 4、起泡和消泡 • 泡沫是指气体分散在液体中的分散体系。
• 4、起泡和消泡
4、起泡和消泡
• 发泡剂:能使气泡稳定存在的作用。用以发泡的表面活性剂叫发泡
增溶作用
5、洗涤作用
• 从固体表面出去污物统称为洗涤。洗涤 去污作用,是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表面张力而 产生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增溶等作 用的综合结果。
肥皂去污原理示意图
• 表面活性剂种类:
2、染料、颜料
• 染料:在一定的介质中,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
化合物。
➢ 从中国古代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 多年的丝绸织物。
——“工业味精”之称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引力
问题:溅开来后为什么形成水滴?
内聚力
表面活性剂
——“两亲”结构
亲油基(长烃链R-,C8-C18之间)
亲水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H,-COOH,-COOR,-NH2)
亲油基
亲水基
表面活性剂应用原理
• 1、润湿和渗透
不良润湿 良好润湿
表面活性剂降低了表面张力,液体可以很好的固体表面铺展开来。
(3)在胶束表面的吸附增溶
• 苯二甲酸二甲酯等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的小分子极性有 机化合物在胶束表面的增溶是通过被吸附于胶束表面区域或 是靠近胶束表面分子“栅栏”的区域完成的。
• (4)包裹在亲水长链内部
以聚氧乙烯基为亲水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 常将被增溶物包藏在胶束外层的聚氧乙烯链中。以这 种方式被增溶的物质主要是较易极化的碳氢化合物, 如苯、乙苯、苯酚等短链芳香烃类化合物
• 石油加工
➢催化重整:苯、甲苯、二甲苯 ➢热裂解:乙烯、丙烯、丁二烯 ➢催化裂化:多烷基苯、烷基萘 ➢临氢脱烷基化:苯、萘
•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乙烷、丙烷和较高碳链的烷烃(其中 主要是甲烷)
➢可直接用于制备碳黑、乙炔、氢氰酸、各种 氯代甲烷、二硫化碳、甲醇、甲醛等
➢制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物),进一步制得 甲醇、甲醛、高碳醇、正丁醛、甲酸、乙酸、 丙酸、丙烯酸、丙烯酸酯、人造石油等
剂或起泡剂。
• 稳泡剂:在作为起泡剂的表面活性剂中加入少量极性有机物可提高
液膜的表面粘度,增加泡沫的稳定性,以期延长泡沫寿命,该类物质称 为稳泡剂。
• 消泡剂:消除泡沫稳定的因素。
• 抑泡剂:防止泡沫的产生。
• 4、增溶 是指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使得在溶剂
中难溶乃至不溶的物质溶解度显著增加的作用。
• 4、增溶
• 4、增溶
4、增溶
• 4、增溶的作用方式
(1)非极性分子在胶束内核的增溶,饱和脂肪烃、环烷烃
以及苯等不易极化的非极性有机物,通常被增溶于胶束内核 中,就像溶于非极性碳氢化合物溶液中一样。紫外光谱或核 磁共振谱分析表明,被增溶的物质完全处于一个非极性环境 中,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增溶后胶束体积变大。
非极性分子
(2)与表面活性剂分子并排分布
对于分子结构与表面活性剂相似的极性有机化 合物,如长链的醇、胺、脂肪酸和极性燃料等两亲 分子,则是增溶于胶束的“栅栏”之间。被增溶物 的非极性碳氢键插入胶束内部,其极性头插入表面 活性剂极性基之间,通过氢键或偶极子相互作用联 系起来。这种方式增溶后胶束并不变大。
NH2
酰化
NHCOCH3
硝化
水解
NHCOCH3
氯化
NHCOCH3 Cl
NO2
NO2
SO3H
磺化
水解(碱熔)
氯化
Cl 气固相接触催化水解
C-烷化 硝化
高压液相碱性水解
CH(CH3)2 氧化
CH3 H3C C O OH
OH
脱羧 COOH
酸解 水解
NO2
还原
NH2 重氮化
N2+Cl-
氧化 CH3
1、表面活性剂
精 细 化 工 概 论
绪论
化学品
非差别性
差别性
产量大 用途广
产量小 用途专
产量大 用途广
产量小 用途专
通用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
拟通用化学品
专用化学品
硫酸 烧碱 化肥 通用塑料
染料 颜料 农药 医药
火药 炭黑 合成纤维
医药 感光材料 调和香料
• 精细化学品: 我国1986年颁发《精细化工产品分类规定》,
• 农、林、牧、渔副产品的利用
• 碳水化合物: 糖类、淀粉、糖类树胶——单糖 纤维素——己糖(葡萄糖)和戊糖(木糖)
• 脂肪和油类: 主要成分:甘油三羧酸酯 可获得化工原料:脂肪酸、脂肪族含氮化合 物、二聚酸、氨基酰胺和咪唑啉类、壬二酸 与壬酸、脂肪醇、环氧化合物、蓖麻醇酸、 甘油。
硝化
NO2
还原
共计11类。分别为:
农药、染料、涂料(油漆、油墨)、颜料、 试剂和高纯物、信息用化学品(感光材料、磁性 材料)、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粘合剂、催化剂和 各种助剂、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 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膜、偏光材料)。
• 精细化工产业特点:
1、多品种、小批量、高纯度; 2、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3、高技术密度:
➢ 公元前2600年,中国最早记载了染料的使用。 ➢ 公元前11世纪,商朝,中国染料和染丝技术已相当成熟。 ➢ 公元前2世纪开始的“丝绸之路”,中国的纺织品远销到中亚、 西亚、
地中海和欧洲。 ➢ 公元2世纪和3世纪,在罗马人的坟墓中发现用茜草和靛蓝染色的织物,
而不是古代皇帝的紫袍(帝王紫)。 ➢ 700多年,一份中国手稿提到用蜡染布的防染技术。 ➢ 1856年,英国青年Perkin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时,发现了第一个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