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课程设计
减速器课程设计文档
减速器课程设计文档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减速器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掌握减速器的设计步骤,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减速器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
2.掌握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的功能。
3.理解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4.了解减速器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5.能够分析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能够运用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
7.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教学大纲如下:1.减速器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2.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的功能3.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4.减速器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减速器的设计和应用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速器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教学资源将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准备,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一级减速器课程设计
箱体的强度与刚度
箱体材料:通常采用铸铁或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
箱体壁厚:根据减速器的功率和扭矩要求,设计合适的壁厚,确保足够的强度。
加强肋:为了提高箱体的刚度和稳定性,通常在箱体内部设置加强肋。
箱体底部:底部通常采用平底结构,并设置油池,方便润滑油的储存和流动。
箱体的润滑与密封
齿轮减速器:通过齿轮传动实现减速,具有高传动效率、高可靠性、高强度等特点。
蜗杆减速器:利用蜗杆与蜗轮之间的传动实现减速,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传动平稳等特点。
行星减速器:采用行星轮系实现减速,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效率高等特点。
谐波减速器:利用波发生器与柔性齿轮的啮合实现减速,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效率高等特 点。
润滑方式:采 用润滑油或润 滑脂进行润滑
密封设计:采用 油封、机械密封 等密封方式,确 保减速器内部的
润滑油不泄漏
润滑油选择: 根据减速器的 工况选择合适
的润滑油
密封材料:选择 耐高温、耐腐蚀 的密封材料,确 保密封效果和使
用寿命
减速器附件设计
油标
作用:显示减速器内部润滑油的油位 安装位置:减速器外壳上 类型:油标有开口式和封闭式两种 设计要求:油标应清晰易读,方便观察和清洗
减速器箱体设计
箱体的材料与结构
材料:通常采用铸铁或钢板焊接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结构:减速器箱体一般由箱盖、箱座和轴承座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方便拆卸和安装。
轴承座:轴承座是减速器箱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和固定减速器的转动部分, 其设计应保证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密封装置:减速器箱体密封装置一般采用油封或机械密封,能够有效地防止润滑油泄 漏和外界杂质进入箱体内部。
减速器课程设计
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减速器及其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减速器设计与应用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减速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类型,理解减速器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减速器的设计和优化。
二、课程目标1.熟悉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2.掌握减速器的分类、特点及适用范围;3.理解减速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和设计要求;4.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减速器的设计和仿真分析;5.掌握减速器选型和优化的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减速器基础知识(1周)•减速器的定义和分类•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常见减速器的优缺点比较2. 减速器的设计原理(3周)•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中的力学计算方法•齿轮副的啮合原理和设计•齿轮齿面的强度分析和设计•齿轮传动的振动分析和设计3. 减速器的应用与实践(3周)•减速器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减速器的优化设计与效率提升•减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减速器的保养与维护4. 减速器设计软件的应用(2周)•减速器设计软件的介绍与使用•减速器的三维建模与装配•减速器的运动仿真与分析•减速器的性能评估与优化四、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30%)•考勤情况•课堂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2. 作业与实验报告(40%)•每周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能力•报告的撰写质量和完整度3. 期末项目(30%)•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减速器方案•包括设计方案的说明、计算和分析结果、性能评估等内容五、参考教材1.《减速器设计与应用》刘明, 吴朋, 高百川著2.《减速器的设计原理与分析》肖红玉, 钟秦洁著3.《减速器技术手册》张恒军编著六、备注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单级减速器课程设计
单级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级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掌握其主要零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减速器的设计方法,结合实际需求,完成单级减速器的初步设计。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减速器设计中涉及的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单级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提高其绘图技能。
2. 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单级减速器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基本的机械原理、力学、材料力学等知识,具有一定的CAD绘图技能,但实际设计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单级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减速器的作用、分类及单级减速器的结构特点。
2. 减速器的设计原理:涉及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分析单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3. 零部件设计:介绍单级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包括齿轮、轴、轴承、箱体等。
4. 设计计算:根据实际需求,运用相关公式和规范进行单级减速器的参数计算和设计。
5. CAD绘图:运用CAD软件进行单级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包括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
6. 设计优化:分析单级减速器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减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减速器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减速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案例,理解其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减速器设计原理进行简单减速器设计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如CAD)进行减速器零件图的绘制和装配图的制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评估减速器设计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互相尊重、协作与沟通。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以实践为主,结合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介绍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特点。
b. 讲解减速器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包括传动比、模数、齿数等参数的确定。
c. 分析减速器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以及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2. 实践教学:a. 利用CAD软件进行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b.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减速器设计计算,指导学生完成设计任务。
c. 组织学生进行减速器装配和调试,分析实验数据,评估设计合理性。
3. 教学大纲:a. 第一章:减速器概述(对应教材第X章)1) 减速器的基本概念2) 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3) 减速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b. 第二章:减速器设计计算(对应教材第X章)1) 传动比、模数、齿数的确定2) 齿轮啮合原理及强度计算3)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计算c. 第三章:减速器设计实践(对应教材第X章)1) CAD软件应用2) 设计计算案例分析3) 实验教学及数据分析4. 教学进度安排:a. 理论教学:共X学时,每周X学时。
减速器ug课程设计
减速器ug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减速器三维建模和运动仿真分析的能力;3. 使学生了解减速器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UG软件完成减速器的零件建模、装配及运动仿真;2. 能够分析减速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并对设计进行优化;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面对工程问题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课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在本年级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UG软件有一定了解,但对减速器的设计与仿真分析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减速器基础知识:介绍减速器的基本结构、类型及工作原理,对应课本第二章相关内容。
- 齿轮减速器- 蜗轮蜗杆减速器- 行星减速器2. UG软件操作:复习UG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掌握建模、装配和运动仿真模块,对应课本第三章相关内容。
3. 减速器三维建模:- 零件建模:教授如何使用UG软件进行减速器各个零件的建模,对应课本第四章内容;- 装配:讲解减速器各个零件的装配方法,确保正确性,对应课本第五章内容。
4. 减速器运动仿真分析:- 运动仿真:教授如何设置减速器的运动仿真参数,分析运动过程,对应课本第六章内容;- 性能分析:介绍减速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分析方法,对应课本第七章内容。
5. 设计优化与工程实践:- 设计优化:教授如何根据分析结果对减速器设计进行优化;- 工程实践: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进行减速器设计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减速器课程设计草图过程
减速器课程设计草图过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减速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减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2)掌握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包括齿轮、轴承、轴等;(3)熟悉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传动比、齿轮参数、强度计算等。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2)具备分析和解决减速器故障的能力;(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减速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对减速器行业的认识;(2)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2.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包括齿轮、轴承、轴等;3.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传动比、齿轮参数、强度计算等;4.CAD软件在减速器设计中的应用;5.减速器故障分析与维修;6.减速器设计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2.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思考和分析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减速器的设计和应用;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减速器设计》等专业书籍;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技术资料等;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4.实验设备:减速器实验装置,用于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设计练习、报告等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5.课程设计:评估学生对减速器设计的整体把握和实际操作能力。
减速器机械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减速器设计说明书系别: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目录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4)第二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5)第三部分电动机的选择 (5)3.1 电动机的选择 (5)3.2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6)第四部分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7)第五部分 V带的设计 (8)5.1 V带的设计与计算 (8)5.2 带轮的结构设计 (11)第六部分齿轮传动的设计 (12)第七部分传动轴和传动轴承及联轴器的设计 (18)7.1 输入轴的设计 (18)7.2 输出轴的设计 (23)第八部分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9)8.1 输入轴键选择与校核 (29)8.2 输出轴键选择与校核 (29)第九部分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0)9.1 输入轴的轴承计算与校核 (30)9.2 输出轴的轴承计算与校核 (30)第十部分联轴器的选择 (31)第十一部分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33)11.1 减速器的润滑 (32)11.2 减速器的密封 (33)第十二部分减速器附件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3)设计小结 (36)参考文献 (36)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一、初始数据设计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初始数据F = 1400N,V = 2m/s,D = 320mm,设计年限(寿命):10年,每天工作班制(8小时/班):2班制,每年工作天数:300天,三相交流电源,电压380/220V。
二. 设计步骤1.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2. 电动机的选择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 设计V带和带轮6. 齿轮的设计7. 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8. 键联接设计9. 箱体结构设计10. 润滑密封设计11. 联轴器设计第二部分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一. 传动方案特点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V带、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对称分布。
3.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V带具有缓冲吸振能力,将V带设置在高速级。
单机减速器课程设计
单机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机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单机减速器的主要参数计算方法和步骤。
3. 学生能够了解单机减速器的选型原则和设计要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单机减速器的简单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如CAD)绘制单机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软件(如Excel)进行单机减速器的参数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机械设计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单机减速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单机减速器设计的基本能力。
学生处于大学本科二年级,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单机减速器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单机减速器的选型、计算和绘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依据课程目标,教师将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同时,通过课程考核、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评估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单机减速器概述:介绍单机减速器的定义、分类、应用范围及发展历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单机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讲解单机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各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机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 单机减速器的主要参数计算:学习减速器的传动比、转速、扭矩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减速器课程设计讲稿
故障类型: 齿轮磨损、 轴承损坏、 油封漏油 等
处理方法: 更换磨损 的齿轮、 更换损坏 的轴承、 更换漏油 的油封等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维护和更 换易损件
故障诊断: 通过观察、 听声音、 测量温度 等方式进 行故障诊 断
故障处理: 根据故障 类型和程 度,采取 相应的处 理措施, 如更换、 维修或更 换减速器
减速器结构设计
齿轮设计
齿轮类型:直齿、斜齿、 人字齿等
齿轮材料:钢、铸铁、铝 合金等
齿轮尺寸:直径、齿数、 模数等
齿轮精度:等级、公差等
齿轮润滑:润滑油、润滑 脂等
齿轮安装:轴向、径向等
箱体设计
箱体材料:选择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
箱体形状:根据减速器类型和安装要求选择合适的形状
箱体尺寸:根据减速器尺寸和安装空间确定
轴承类型:滚 动轴承、滑动
轴承等
计算方法:根 据轴承载荷、 转速、温度等 参数进行计算
校核标准:符 合国家标准或
行业标准
校核结果:判 断轴承是否满 足强度要求, 是否需要更换
或改进设计
箱体强度计算与校核
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分 析法
校核标准:满足ISO 12100标准
材料选择:考虑材料的强 度、刚度和耐磨性
噪音和振动:减速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应控制在可接受范 围内
尺寸和重量:减速器的尺寸和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安装和维护
减速器设计的参数选择
减速比:减速 器输入轴与输 出轴的转速比
传动效率:减 速器输入轴与 输出轴的扭矩
比
承载能力:减 速器能够承受
的最大扭矩
尺寸和重量: 减速器的尺寸 和重量应符合
减速器课程设计讲稿
catia课程设计减速器
catia课程设计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使用CATIA软件进行减速器三维模型构建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学生了解减速器的主要参数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TIA软件,独立完成减速器三维模型的构建。
2. 学生能通过修改参数,对减速器模型进行优化设计。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及制造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增强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操作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CATIA软件操作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
- 减速器的主要参数、性能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 CATIA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三维建模原理。
2. 实践操作:- CATIA软件操作:熟练使用软件进行三维模型构建、修改参数和模型渲染。
- 减速器三维建模:根据实际需求,运用CATIA软件构建减速器模型。
- 参数化设计:通过修改参数,对减速器模型进行优化设计。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理论知识学习,介绍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及性能指标。
- 第二周:CATIA软件基本操作训练,熟悉三维建模环境。
- 第三周:减速器三维建模实践,指导学生完成减速器模型构建。
减速器设计-机械设计及制造课程设计
(1) 选择电动机①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俺找找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为卧式封闭结构。
② 确定电动机功率。
工作及所需的功率w P (kw )按下式计算ww w w V F P η1000=式中,N F w 2600=,1.1=w V m/s 滚筒效率w η=0.96,代入上式得96.010001.12600⨯⨯=w P =2.98kw电动机所需功率0P (kw )按下式计算,查各类机械传动的效率值:96.0=滚筒η 99.0=联轴器η 98.0=齿轮η 99.0=轴承ηηwP =0P923.0223≈⨯⨯=联轴器齿轮轴承ηηηη923.098.20==ηwP P kw ≈3.23kw 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m P (kw),使m P =(1~1.3) 0P =3.23(1~1.3)=3.23~4.20③ 确定电动机转速。
工作机卷筒轴的转速w n 为:DV n ww π100060⨯==3201.1100060⨯⨯⨯π=65.68r/min查机械设计手册 取m P =4kw 。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取二级齿轮减速器齿轮i =8~40 。
故电动机的转速可取范围为:w m n i n 总==(8~40)×65.68r/min=525.44~2627.2r/min符合此转速要求的同步转速有Y132M1-6 和Y112M-4两种电动机,综合考虑选择同步转速为1000r/min 的Y 系列电动机Y132M1-6 ,满载转速960=m n r/min 。
(2)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①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为:w w n n i /=总960/65.68=14.62 ②分配各级传动比21齿齿总i i i ⋅=1齿i :2齿i =1.31齿i =3.352齿i =3.352齿i =4.37④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1. 各轴转速Ⅰ轴:==m n n Ⅰ960r/minⅡ轴:1/齿ⅠⅡi n n ==960/3.35=286.57r/min Ⅲ轴:2/齿ⅡⅢi n n ==286.57/4.36=65.73r/min 滚筒轴:Ⅱ滚筒n n ==65.73r/min 2. 各轴功率Ⅰ轴:ⅠP =联轴器η0P =4⨯0.99=3.96kwⅡ轴:ⅡP =轴承齿轮ⅠηηP =3.96⨯0.98⨯0.99=3.84kw Ⅲ轴:==轴承齿轮ⅡⅢηηP P 99.098.084.3⨯⨯=3.73kw 3. 各轴转矩电动机轴:41055.91055.96060⨯⨯=⨯⨯=mn P T N ·mm Ⅰ轴:3939399.0397910000=⨯=⋅==联轴器ⅠⅠⅠηηT i T T N ·mm Ⅱ轴:99.098.035.339393⨯⨯⨯==ⅠⅡⅠⅡⅠⅡηi T T =128034N ·mm Ⅲ轴:99.098.036.4128034⨯⨯⨯==ⅡⅢⅡⅢⅡⅢηi T T =541593N ·mm滚筒轴:99.099.0541593⨯⨯==ⅢⅣⅢⅣⅢ滚Ⅳηi T T =530815N ·mm 高速级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① 按图所示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单级减速器课程设计
单级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级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2. 学生能够掌握单级减速器的设计步骤、参数计算和选型方法;3. 学生能够了解单级减速器的制造工艺、装配和调试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单级减速器的设计计算;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CAD软件绘制单级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3.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原理,分析并解决单级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机械设计及其制造工艺的热爱,增强工程意识;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单级减速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包括减速器的作用、类型及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2. 单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分析齿轮传动原理,探讨单级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及其优势。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3. 单级减速器设计计算:学习单级减速器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参数计算和选型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单级减速器CAD绘图:运用CAD软件,绘制单级减速器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单级减速器制造工艺与装配调试:了解单级减速器的制造过程、工艺要求,学习装配和调试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6. 单级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解决单级减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减速器中速轴课程设计
减速器中速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减速器中速轴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减速器中速轴的传动原理和设计要点。
3.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公式,计算减速器中速轴的转速、扭矩等关键参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减速器中速轴的初步设计。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评估减速器中速轴设计的合理性。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减速器中速轴的设计、制造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机械设计、制造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面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类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机械设计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的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介绍减速器的作用、分类及工作原理。
b. 详细讲解减速器中速轴的结构、设计要求和传动计算。
c. 分析减速器中速轴的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2. 实践教学:a. 利用CAD软件进行减速器中速轴的初步设计。
b. 进行减速器中速轴的制造和组装,学习相关加工工艺。
c. 对减速器中速轴进行性能测试,收集数据并分析,评估设计合理性。
3.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理论教学部分:共4课时,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第1课时:减速器概述及工作原理。
第2课时:减速器中速轴的结构及设计要求。
第3课时:减速器中速轴的传动计算及材料选择。
第4课时:减速器中速轴的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b. 实践教学部分:共6课时,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第1-2课时:CAD软件操作及减速器中速轴初步设计。
减速器课程设计csdn
减速器课程设计csdn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减速器的基本概念,掌握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减速器结构,并解释其设计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分析减速器的力学性能,包括扭矩、转速和效率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减速器系统,运用CAD软件绘制减速器零件图和装配图。
2. 学生通过实验或模拟,能够测试并评估减速器的性能,包括力的传递效率和处理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针对具体需求对减速器设计进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将培养对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兴趣,认识到工程问题解决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交流与分享设计过程中的想法和经验。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实际工程项目的责任感,形成安全意识,培养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工程技术类学科的学生,考虑到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强,课程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理解减速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实践加深认识并掌握相关技能。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未来的工程技术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减速器的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减速器原理概述:介绍减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涉及教材中第二章“减速器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2. 减速器结构与设计参数:详细讲解不同类型减速器的结构特点、设计参数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参照教材第三章“减速器的结构与设计”。
3. 力学性能分析:运用物理学知识,分析减速器力学性能,包括扭矩、转速、传动效率和轴承寿命等,结合教材第四章“减速器的力学性能分析”。
4. 减速器设计方法:教授减速器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选型、计算和校核等,参考教材第五章“减速器的设计方法”。
减速器装配图课程设计
减速器装配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减速器装配图的识图、绘制方法,包括零件的名称、位置、装配关系及标注。
3. 学生能了解减速器装配图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减速器装配图的识图和绘制,提高空间想象和绘图能力。
2.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有效沟通和解决减速器装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减速器装配图,增强对机械制造和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认识到工程图纸在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提高对工程伦理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机械制图》教材中关于减速器装配图的相关章节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减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简介:使学生了解减速器的作用、种类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2. 减速器装配图的识图方法:包括零件名称、位置、装配关系及标注的识别,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3. 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技巧:学习使用绘图工具,掌握绘图规范,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
4. 减速器装配图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了解相关标准,确保图纸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减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简介,认识减速器装配图的基本组成。
第二课时:减速器装配图的识图方法,分析教材中的实例。
第三课时: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技巧,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四课时:减速器装配图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总结绘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减速器装配图课程内容的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装配图的基础知识。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结合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课程设计减速器
课程设计减速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减速器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并解释减速器在改变转速和扭矩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减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机械系统中的速度和扭矩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减速器模型,并进行模拟实验,以验证减速器的效果。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减速器的拆装和检查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减速器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工程实际问题解决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心。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减速器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已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评估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减速器基础知识:- 减速器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 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减速器的原理与应用”。
2. 减速器结构与组件:- 减速器的组成及其功能。
- 各类减速器(如圆柱齿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等)的结构特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减速器的结构与组件”。
3. 减速器设计与应用:- 减速器选型依据及方法。
- 简单减速器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减速器的设计与应用”。
4. 减速器实际操作:- 减速器的拆装、检查和维护。
- 实际操作中减速器性能测试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处:由结构设计可预选键长L =70mm ,工作长度l =70-20=50(因是A 型键)
,键高h=12mm 。
由于键是标准件,其剪切强度通常是足够的则键连接工作表面的挤压应力[]P P 4315520
=35.06MPa 100~120MPa
575012
σσ⨯==⨯⨯()<联轴器处:L =70mm ,l =70-7=63(因是C 型键),h=9mm
齿轮处:由结构设计可预选键长L =70mm ,工作长度l =70-20=50(因是A 型键)
,键高h=12mm 。
由于键是标准件,其剪切强度通常是足够的则键连接工作表面的挤压应力
[]P P 482260=11.68MPa 100~120MPa
475012
σσ⨯==⨯⨯()<带轮处:由结构设计可预选键长L =56mm ,工作长度
l =56-20=36(因是A 型键)
,键高h=8mm 。
由于键是标准件,其剪切强度通常是足够的则键连接工作表面的挤压应力
482260⨯
11r111(F F )P a P f X Y =+=3046N 22r222(F F )P a P f X Y =+=1827N
验算轴承的寿命
因为1P >2P ,所以只需验算1号轴承
61110()60r h C L n P ε==10631090800()601023046⎡⎤⎢⎥⨯⎣⎦
=64.410⨯>6
210⨯经过寿命验算,表明轴承32011型轴承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减速器箱体的设计
机座厚壁
机座壁厚:δ=0.025a +1=0.025×122+1=4.05取δ=8mm 机盖壁厚:δ1=8mm
机座凸缘厚度:b=1.5δ=12mm 机盖凸缘厚度:b 1=1.5δ1=12mm 机座底凸缘厚度:b 2=2.5δ=20mm
地脚螺钉直径:d f =0.036a+12=16.392mm≈18mm 地脚螺钉数目:n=4
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d 1=0.75d f
=16mm
机盖与机座连接螺栓直径:d 2=(0.5~0.6)d f =10mm 连接螺栓d 2的间距:l=150mm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d 3=(0.4~0.5)d f =8mm 窥视孔盖螺钉直径:d 4=(0.3~0.4)d f =6mm 定位销直径:d=(0.7~0.8)d 2=8mm 轴承旁凸台半径:R 1=C 2=20mm 凸台高度:h=画图时确定
外机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l 1=δ+C 1+C 2+(8~12)=50mm 大齿轮顶圆于内机壁距离:Δ1>1.2δ=9.6mm 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Δ2>δ=8mm
机盖、机座肋厚:m 1≈0.85δ1=6.8mm=7mm;m≈0.85δ=7mm 轴承端盖外径:D 1=d 2+(5~5.5)d 3=30+40=70mm D 2=d 2+(5~5.5)d 3=45+45=90mm
轴承端盖凸缘厚度:t=(1~1.2)d
3
=9mm
轴承旁边连接螺栓距离:s≈D
2尽量靠近,不干涉Md
1
和Md
3
为准
其他技术说明窥视孔盖板A=90mm,A
1
=120mm,
通气器由于在室内使用,选通气器(一次过滤),采用M20×1.5油面指示器选用游标尺M16
油塞螺钉选用M16×1.5
启盖螺钉选用M10
定位销选用Φ8
润滑与密封一、齿轮的润滑
采用浸油润滑,由于低速级周向速度低,所以浸油高度约为六分之一大齿轮半径,取为35mm。
二、圆锥滚子轴承的润滑
由于轴承周向速度低,所以宜开设油沟、飞溅润滑。
三、润滑油的选择
齿轮与轴承用同种润滑油较为便利,考虑到该装置用于小型设备,选用L-AN15润滑油。
四、密封方法的选取
选用凸缘式端盖易于调整,采用闷盖安装骨架式旋转轴唇型密封圈实现密封。
密封圈型号按所装配轴的直径确定为(F)B25-42-7-ACM,(F)B70-90-10-ACM。
轴承盖结构尺寸按用其定位的轴承的外径决定。
设计小结1、设计时优先选择国家标准第一系列的参数;
2、为了方便后期润滑方式的设计,电机转速可适当选大一些,经济方面成本也较
低。
后期计算轴承只能选择润滑脂润滑,原因是轴承圆周速度小于4m/s,造成这一
现象的原因是电机转速在传递到轴承之前先经过V带一级减速,所以输入轴转速减
低。
3、对于斜齿计算,齿轮中心距圆整到以2和5结尾,然后精确计算螺旋角。
4、轴的设计计算如果参考书上例题,一定要使小齿轮分度圆直径和输入轴齿轮
段轴径满足e≥2m
t。
否则轴的结构、材料将发生改变。
5、轴承选择应先于轴的强度校核,直齿推荐采用深沟球轴承,斜齿推荐采用圆锥
滚子轴承,验算寿命足够后方可选取轴承尺寸参数代入后期计算。
6、输出轴与齿轮2联接用平键联接的计算中出现键长较小,强度不能满足的情况,
究其原因在于L
3
值取值太小,为了满足强度,修改齿宽系数,或者增大齿数,才
能增宽大齿轮齿宽,这点须注意反复调整。
参考资料[1]《机械设计基础》,主编:胥宏,科学出版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教材
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主编:韩莉,邓杰,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
一版
[3]《简明机械零件设计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胡家秀主编,2006年1月第一版;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龚桂义主编,1989年5月第三版;
[5]《设计手册软件》,网络上下载
[6]《工程力学》,主编:赵春玲、尹析明,西南交大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