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古诗二首之游山西村优秀教学PPT课件2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PPT

主要内容:
作者到山西村做客,见到山西村的美景。
表达情感 : 赞扬了农民的淳朴、好客的品性,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生哲理: 面对困难,我们不要放弃 , 因为曲折之后才是坦途。 要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
俗语: 1、“阳光总在风雨后” 2、“不经历风雨,怎能
见彩虹?”
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3想意境,悟诗情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正怀疑无路可走。 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 柳暗花明又一村。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这句诗中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分 别是怎么样的?
山— 重 柳— 暗
水— 复 花— 明
3想意境,悟诗情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疑无路 正怀疑无路可走。 山重水复疑无路, 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 柳暗花明又一村。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3想意境,悟诗情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正怀疑无路可走。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又一村 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明艳, 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当陆游面对突然出现柳树成荫,鲜花 簇簇时,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你是从 哪里看出来?
欣赏了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能不能 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山西村 的景美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5.古诗两首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题意 2释诗句,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山 重 水 复 疑 无 路
丰 年 留 客 足 鸡 豚
莫 笑 农 家 腊 酒 浑
游 山 西 村
1知诗人,解题意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谁能说出陆游是 什么朝代的什么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 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古诗二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教学PPT课件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7
庐山介绍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8
6
评析
这是一首通过描写山水,来表现哲理的诗篇。 诗人以庐山的形态难以认识,说明认识事物形态 的困难。诗的前两名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 的角度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 在庐山中”。 最后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 识事物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 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 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
苏轼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朗读课文
2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 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 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 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 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 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 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 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2019/1/24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3
横远 看近 成高 岭低 侧各 成不 峰同
2019/1/24
题:题写。 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 横看:从正面看。 远近高低:指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不同的角度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二首《游山西村》(精品课件)ppt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二首《游山西村》(精品课件)ppt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 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
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 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
析: 尾联写作者的主观心境和溢于言表的
恋恋不舍之情; 写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 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 形象跃然纸上; 表现诗人对山西村和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 情感,欢悦的气象;
农家尽其所有款待客人的盛情,表现农家的 淳朴热情好客,待客情意深厚;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 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 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 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 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 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析: 颔联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 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 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在写景中既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报的希望, 也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游山西村
陆游
陆游(1125—1210),南宋大诗 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 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 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 散。他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是我国伟大的 爱国诗人。陆游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 十九(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有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感》、《示儿》、《江上对酒作》、 《夜泊水村》、《晚秋农家》、《江 楼夜望》、《钗头凤》 等。
游 山 西 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PPT课件

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在给定范围内的充要条件及应用学校:盐亭县八角初中姓名:张元勇一、引论:1、二次函数f(x)=ax2 +bx+c(a>0)的图象是开口向上,顶点横坐标X=- 的抛物线。

2、一元二次方程f(x)=ax2 +bx+c=0两定实根x1、x2,由韦达定理有 = - ,当对应抛物线与x为x1、x2,若x1<x2时则必x1<- <x2。

二、问题的引出: -若一元二次方程f(x)=0有任意实根的充要条件是△=b2-4ac≥0。

若f(x)=0有实根且实根在某个给定范围(R之子集)内充要条件(即与a、b、c关系)又是怎样的?三、定理:f(x)=ax2+bx+c=0(a > 0)的判别式△>0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m,使f(m)<0。

证明:⑴若△>0,f(m)=ax2+bx+c=a(m+ )2 + <0。

⑵若存在实根m,有f(m)<0,即a(m+ )2 + <0,得4ac-b2<0,即△>0,命题成立。

四、推论:1、对于f(x)=ax2 +bx+c=0(a>0),△>0 ⇔f(- ) <0。

2、对于f(x)=ax2+bx+c ,△>0 ⇔af(- ) <0。

即a的正负号未明确时,可用该推论,亦可以分a>0,a<0讨论。

五、结论:f(x)=ax2+bx+c=0(a>0)两实根X1<X2,m、n、p、r为常数。

说明:1、若“某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在(a ,b )内”分为①仅一根在其内(较大根或者较小根);②两根都在其内的情形。

f(- )f (- >m f (- )f- >mX△>0m < - <nf ff ( f ( f ( Xf ( f ( f ( f ( f f2、联系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知识。

六、应用举倒:例1:m为何值时,方程x2-6(m-1)x+7m-9m-1=0有两实根都在(- ∞,5)内?解法1:设方程f(x)=0△>0f(5)>0 解得: <m< 或m <2-3(m-1)<5解法2:方程f(x)=0有两实根,Δ≥0得到m<2或m> 且X=3(m-1)+,只需较大的根在(- ∞,5)内,3(m-1)+<5 ,得到m<综合得: <m< 或m <2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游山西村》PPT课件
颔联

愈渐流清在 渐浓中碧青 依茂淙的翠 稀,淙山的 难蜿穿泉山 认蜒行在峦 。的,曲见 山草折漫 径木的步 也愈溪,
村庄景色诱人

柳山 暗重 花水 明复 又疑 一无 村路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豚.鉴赏: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 一片宁静,欢跃的情景.这两句是说 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 厚.“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 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 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 富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 用.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 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 而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 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 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 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游山西村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游山西村>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 推移展开记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 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小路上,“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 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 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 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涵 着希望.
诗词赏析
首 联 农 家 盛 情 款 待 他解 分们 释 深待 : 厚客 丰 。的 足 情 意 泛 却 指 十 猪 丰 年 留 客 足 鸡 豚 。
不解 头 要 释 浊年 笑 : ,腊 话 酒月 农 以所 家 清酿 酒 为的 味 贵酒 薄 浑 。

莫 笑 农 家 腊 酒 浑
| |
| |
间舍前正 ,,面在 顿隐花迷 觉现明茫 豁于柳之 然花暗际 开木,突 朗空几然 。 疏家看 之农见
作者轶事

提起文人,就使人想起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 书生。然而陆游既是文人之佼佼者,又有非凡的武 艺。为了实现收复失地的心愿,他曾经千里投师学 习剑术40多岁时,他应邀到了抗金前线南郑。有一 天,他带兵到山中围猎,天色渐暗,大家准备回营 了,。猛然见袭来一阵腥风,传来一声怒吼,随着 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大家见了无不惊慌失色, 纷纷逃避;只有陆游毫不惧怕,挺身仗剑,向虎刺 了去,于是人虎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 陆游一剑刺中了老虎的咽喉。陆兄如此骁勇,怎不 令人咋舌!

《游山西村》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游山西村》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将近社日, 村里忙着迎神赛会, 村民们在 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
农家虽衣冠简朴, 但古老的乡俗却很盛行。
❖ 箫鼓: n.作v., 吹箫击鼓. ❖ 古风: 古老的乡俗.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 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
之情。 “春社”, 这是我国古代的一
种习俗。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谓
流水萦绕的迷路的感觉, 刻画得形神毕现; 下句承上, 把移步换形所见之繁花似锦的 春日美景, 描绘得宛然在目。 这样使感 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结合在一起, 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 《唐 宋诗醇》评这二句说: “有如弹丸脱手, 不独善写难状之景。 ”这个评价是有见地 的。 这一联不仅写得极其自然, 而且用 语浅近, 含意丰富; 仿佛信手拈来, 然 而出人意表。 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赢得人们 的普遍喜爱, 如今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 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 不单是欣赏这难 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 而是从中 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 人们正视现实, 面对重重艰难险阻, 不 退缩, 不畏惧, 勇于开拓, 发奋上前一页进, 那么, 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
朗疏农前正 。 之舍面在
间,花迷 , 明茫
隐柳之 顿现暗际 觉于,突 豁花 然 然木几看 开空家见
❖ ❖
径愈流清在 也渐中碧青 愈浓淙的翠 渐茂淙山的 依,穿泉山 稀 行在峦 难蜿,曲见 认蜒 折漫 。的草的步
山木溪,
柳山 暗重 花水 明复 又疑 一无 村路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 它的妙处,
“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 即立春第五
个戊日为春社日。 当这一天将来临时,
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 响彻云霄,

《游山西村》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游山西村》教学课件-(共33张PPT)

陶渊明与陆游当时写下 《归园田居》与《游山西村》 这两首诗时都以弃官。但从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 作》可看出,陆游仍然希望 为国效力;而淘渊明则钟意 于田园生活,钟意于与世无 争、自给自足的日子。
1.这首诗一、二两句写什么?
答:写农家丰年足食。腊酒是自家酿造,鸡 豚是自家喂养,客人来了,自有土产招待。
顺序:“事→景→情”式,即首联
叙事,二三联写景,尾联抒情。
写法:借景抒情,一个个景点,纷
至沓来,语言清新婉丽,情趣盎然。
《游山西村》选自《 》,作者是

,字
务观,自号
, 朝著名诗人。
《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 ,
足景象的句子是“ ”。
”;写农村一片富 ,
读一读试比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从今 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一二句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 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表达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译文:不要笑农家酿制的腊酒浑浊,丰收 年里他们用丰足的菜肴款待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颔 联
暗: 深绿
明: 红艳
这两句诗写什么?包含什么哲理?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
此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 村风俗画卷: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 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民风淳 朴可爱的欢乐画面。
译文:吹箫声,击鼓声,追随着春社祭日已 经临近,人人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犹存。
尾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联
诗人对农村的喜爱之情和对 农家的赞美之意.
写诗人的愿望.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 时间趁月夜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敲门拜访, 恋恋不舍之情益于言表.一个热爱农村,与 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 上。

四年级上册语文5古诗两首游山西村精选优秀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5古诗两首游山西村精选优秀ppt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 博,山清水秀,风景优 美。同窗们都知道哪些 风景名胜,说说看。
观看庐山的录像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他觉得庐山怎样样?
苏轼 著名的北宋诗
人苏轼在欣赏了庐 山后,写下10首诗, 其中一首就是<题 题:书写,题写。 西林壁>。
庐山位于长江以南,鄱阳湖西岸,平地突起于江湖之 滨,山水掩映,风景秀丽,夏季凉爽宜人,是中国著名的 避暑和旅游胜地。庐山北部断崖构成的峡谷峭壁,奇险壮 观。锦绣谷、大天池、小天池、龙首崖、仙人洞等都是著 名景点。山的东南部有汉阳峰、五老峰、含鄱口等胜景。 庐山断层叠起,构成许多瀑布:如王家坡双瀑、黄龙潭、 乌龙潭、石门涧等。最著名的三叠泉,三级跌水,总落差 达120米,其形、声、动态之美令人叹绝,被誉为“庐山 第一奇观〞。
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都曾先后到白鹿洞书院讲过学。
从远麓处看的,从近白处瞧鹿,这些洞山都书是高院低不平是的。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宋代时与岳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麓书院、石鼓书院、睢阳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朱 庐山南麓秀峰一带,遍及历代文人墨客和著名人物的脚印,留下众多古迹、传说和艺术价值很高的碑刻。
庐山的西北麓有晋释慧远建造的东林寺,是中国
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山中寺庙曾多达300余处,最
同窗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著名的有东林、西林、大林,称三大名寺。海会、秀 不识庐山真面目,
著名文人李白、白居易、柳公权、陆游等都留有石碑题记。
只缘身在此山中。
峰、万杉、栖贤、归宗,称五大丛林。著名文人李白、 庐山北部断崖构成的峡谷峭壁,奇险壮观。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所见
横看:从正面看。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古诗二首之游山西村PPT课件2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古诗二首之游山西村PPT课件2

体裁:七律,即七字八句 感情:以喜悦之情为基调,重在表
达对淳朴自然生活的赞美。
内容:一方面记叙游事,一方面表
达对乡情乡景的赞美,二者是有机结合 在一起的。
环境:一个动态性环境,由“游”
字所致,以山水为背景,以农家茅舍为 中心,呈现出一种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象。
诗眼:是第二句,即颔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键是一个“又”字。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要求: 1、有节奏地朗读这首诗。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问题: 1、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否遇到“山
重水复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 况?谈谈你的感受。
3、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0日星期三2022/4/202022/4/202022/4/20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02022/4/202022/4/204/20/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02022/4/20April 20,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陆游)
上一步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 步
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 鹊桥仙 洲!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体裁:七律,即七字八句 感情:以喜悦之情为基调,重在表
达对淳朴自然生活的赞美。 内容:一方面记叙游事,一方面表 达对乡情乡景的赞美,二者是有机结合 在一起的。 环境 :一个动态性环境,由“游” 字所致,以山水为背景,以农家茅舍为 中心,呈现出一种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象。
诗眼 :是第二句,即颔联:“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键是一个“又”字。 顺序 :“事 → 景 → 情”式,即 首联叙事,二三联写景,尾联抒情。 写法 :借景抒情,一个个景点 ,纷至沓来,语言清新婉丽,情趣盎 然。
上一步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
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作品 最多的诗人之一,尤其是在蜀时所写的那些悲壮激 昂的爱国诗篇,影响极大。后来,他把自己的全部诗 歌和文集题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 “六十年间万首诗”,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品最多 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最突出的主题 是表现‘恢复神州”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充满 爱国激情的诗里,他以激越悲壮的声音, 唱出了广大 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抒发了自己“一生报 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和“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 愤。热烈地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据鞍杀敌,为国捐躯。 除了大量的爱国诗篇,陆游还有很多写景和抒发生 活情感的优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问题: 1、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否遇到“山 重水复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 况?谈谈你的感受。 3、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