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与木板模型
34.物理建模:滑块—木板模型
【备选训练2】 如图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4 m,质量为M=3 kg的
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 m/s2)
(1)为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F=10 N,求小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滑块 —— 木板模型
1.模型特点 2.典例剖析 3.规律方法 4.备选训练 5.高考模拟演练
物思理·谢
1.模型特点
物思理·谢
1.模型特点 涉及两个发生相对滑动的物体. 两种位移关系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 若滑块和滑板反向运动,位移之和等于板长.
设板长为L,滑块位移x1,滑板位移x2
运动演示
同向运动时:
x1=L+x2
反向运动时:
L
x2
L=x1+x2
x1 x2
物思理·谢
2.模型应用 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 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 较高,故频现于高考试卷中。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 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滑板模 型类似。
物思理·谢
3. 思 维 模 板
2.典例剖析
角度1 水平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真题示例3】 (2013·全国卷Ⅱ,25)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 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 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6所示。已知物块与 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 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 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 求: (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 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第三章 微专题 动力学中的“滑块—木板”模型
v3= v1+ a2Δt
⑩
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 v1+ v3 x1= Δt 2 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 v1+ v3 x2= Δt 2 ⑫ ⑪
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 Δx= x2- x1 ⑬
联立⑥⑧⑨⑩⑪⑫⑬式,并代入数据得 Δx= 6.0 m ⑭
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 6.0 m. (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运动直至停止, 设加速度为 a4,此过程中小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x3.由牛顿第二定 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μ1(m+ M)g= (m+ M)a4 ⑮ 0- v32= 2a4x3 ⑯
设小物块的位移为 x,木板的位移为 x′,由运动学公式得 1 2 1 2 x= v0t- at , x′= a′t ; 2 2 小物块恰好不从木板上端滑下,有 x- x′= l, 联立解得 l= 0.5 m.
答案:0.5 m
2.如图所示,物块 A、木板 B 的质量均为 m=10 kg, 不计 A 的大小, B 板长 L=3 m. 开始时 A、 B 均静止, 现使 A 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 B 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已知 A 与 B、 B 与 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μ1=0.3 和 μ2=0.1,g 取 10 m/s2. (1)若物块 A 刚好没有从 B 上滑下来,则 A 的初速度多大? (2)若把木板 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让 A 仍以(1)问中的初速度从 B 的最 左端开始运动,则 A 能否与 B 脱离?最终 A 和 B 的速度各是多大?
v02- v2 v2 位移关系:L= - 2a1 2a2 解得 v0= 2 6 m/s. (2)木板 B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A 在 B 上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 小仍为 a1= μ1g= 3 m/s2 B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a2′= μ1mg = 3 m/s2 m
(完整版)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之“滑块—木板模型”
一、模型特征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滑块-木板模型(如图所示),涉与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故频现于高考试卷中。
二、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若滑块和木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
三、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名师点睛]1. 此类问题涉与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之滑块-木板模型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之滑块—木板模型问题1.滑块—木板模型根据情况可以分成水平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和斜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2.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沿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若滑块和木板沿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3.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4.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和技巧(1)解题关键正确地对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关键是确定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各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规律选择既可由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单个物体的运动,又可由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动能的变化、能量的转化,在能量转化过程往往用到ΔE内=-ΔE机=F f x相对,并要注意数学知识(如图象法、归纳法等)在此类问题中的应用.【题型1】如图所示,一质量m=2 kg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一质量M=1 kg 的小铁块以水平向左v0=9 m/s的速度从木板的右端滑上木板.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木板足够长,求:(1)铁块相对木板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的大小;(2)铁块与木板摩擦所产生的热量Q和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总路程x.【题型2】图甲中,质量为m1=1 kg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m2=3 kg的木板右端.木板足够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甲(1)在木板右端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为使木板和物块发生相对运动,拉力F至少应为多大?(2)在0~4 s内,若拉力F的变化如图乙所示,2 s后木板进入μ2=0.25的粗糙水平面,在图丙中画出0~4 s内木板和物块的v-t图象,并求出0~4 s内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和整个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题型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且足够长的长木板,一个质量为m的煤块(可视为质点)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
滑块木板模型类型归纳
滑块木板模型类型归纳滑块-木板模型是物理学中一个经典的动力学问题,通常涉及到摩擦力、加速度、力和运动等概念。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以简单的形式展现摩擦力、相对运动以及能量转换等复杂物理现象。
在不同的物理情境下,滑块-木板模型的具体形式和解决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滑块-木板模型类型。
一、基本滑块-木板模型1.1 类型一:滑块在木板上滑动在这个最基本的模型中,一个滑块沿着一个水平木板滑动。
滑块和木板之间存在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会影响滑块的运动。
根据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将这种情况进一步细分为滑动摩擦和静摩擦。
1.2 类型二:多个滑块和木板组合在更复杂的模型中,可能会有多个滑块和木板组合在一起。
这些滑块和木板之间也可能存在摩擦力,而且它们的运动状态可能会互相影响。
例如,两个滑块通过一根轻绳相连,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两个滑块的运动状态将会相互依赖。
二、复杂情境下的滑块-木板模型2.1 类型三:斜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当滑块和木板放置在斜面上时,重力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
滑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斜面的角度都会影响它们的运动。
这个模型涉及到重力分量、斜面上的摩擦力和滑块的运动状态等多个物理量的计算。
2.2 类型四:旋转的滑块-木板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滑块或木板可能会绕着一个固定的轴旋转。
这种情况下,滑块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滑块自身的旋转状态都需要考虑。
这个模型涉及到旋转动力学和平衡条件等复杂物理概念。
三、特殊条件下的滑块-木板模型3.1 类型五: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系数变化在某些情况下,滑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可能会随着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或受力情况而变化。
这种情况下的滑块-木板模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摩擦系数的取值。
3.2 类型六: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变化在某些问题中,滑块或木板的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失去一部分质量。
这种情况下,滑块-木板模型的解决方案需要考虑到质量变化对摩擦力和其他物理量的影响。
“滑块—木板”模型全攻略
“滑块—木板”模型全攻略一、引言近年来,“滑块—木板”模型在非线性动力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模型简单而具有丰富的物理现象,包括周期振荡、混沌行为等,这使得它成为研究非线性系统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滑块—木板”模型的基本原理、数学描述、动力学行为以及数值模拟方法,以期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该模型。
二、基本原理“滑块—木板”模型是由一块光滑的水平桌面作为“木板”,上面放置一块质量为m的物体作为“滑块”。
当物体沿x轴方向移动时,有一恢复力作用在滑块上,大小与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接触力成正比,方向与滑块的速度相反。
此外,还考虑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及外加力的作用。
三、数学描述假设滑块位于原点,速度为v,摩擦系数为μ。
接触力与滑块速度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线性函数来描述:F = -kx - γv,其中F为恢复力,k为弹性系数,γ为阻尼系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所受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ma = -kx -γv。
这是一个二阶常微分方程。
四、动力学行为1. 无外加力的情况下,当γ为负值时,系统呈现周期性振荡;当γ为正值时,系统呈现发散行为。
这两种情况下滑块的运动轨迹在相空间中呈现不同的相图。
2. 外加周期性力的驱动下,当驱动频率与滑块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系统呈现共振现象。
3. 外加随机力的驱动下,当驱动强度逐渐增大时,系统会出现无规则的混沌行为。
五、数值模拟方法为了研究“滑块—木板”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来模拟系统的时间演化过程。
1. 使用数值方法求解上述微分方程,如欧拉法、改进的欧拉法、四阶龙格-库塔法等。
2. 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值,观察系统的运动轨迹和相图,以及相空间中的吸引子结构来分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3.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周期性运动、混沌行为等。
六、应用和研究展望“滑块—木板”模型在研究复杂非线性系统以及混沌行为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目前,该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力学、物理、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微专题16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之“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微专题16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之“滑块—木板模型”问题【核心要点提示】1.问题的特点滑块—木板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2.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1)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2)若滑块和木板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核心方法点拨】此类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并且物体间还存在相对运动,所以应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找出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微专题训练】类型一:滑块-木板间有摩擦,木板与地面间无摩擦【例题1】(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 A =6 kg,m B=2 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A物体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 N,水平向右拉细线,下述中正确的是(g取10 m/s2)()A.当拉力0<F<12 N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F>12 N时,A相对B滑动C.当拉力F=16 N时,B受到A的摩擦力等于4 ND.在细线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解析】假设细线不断裂,则当细线拉力增大到某一值A物体会相对于B物体开始滑动,此时A、B之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以B为研究对象,最大静摩擦力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 A g=m B a,解得a=6 m/s2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m A+m B)a=48 N即当绳子拉力达到48 N时两物体才开始相对滑动,所以A、B错,D 正确.当拉力F=16 N时,由F=(m A+m B)a解得a=2 m/s2,再由F f=m B a得F f=4 N,故C正确.【答案】CD【变式1-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小物块放在静止的小车上,物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2.现用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关于物块的加速度a m和小车的加速度a M的大小,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选项可能正确的是()A.a m=2 m/s2,a M=1 m/s2B.a m=1 m/s2,a M=2 m/s2C.a m=2 m/s2,a M=4 m/s2D.a m=3 m/s2,a M=5 m/s2【解析】若物块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设加速度为a,对系统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a,隔离小物块受力分析,二者间的摩擦力F f为静摩擦力,且F f≤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ma,联立可得:a m=a M=a≤μg=2 m/s2.若物块与小车间发生了相对运动,二者间的摩擦力F f为滑动摩擦力,且a m<a M,隔离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μmg=ma m,可得:a m=2 m/s2,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答案】C【变式1-2】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静止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F =kt,其中k为已知常数.设物体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 f,且A、B的质量相等,则下列可以定性描述长木板B运动的v-t图象是()【解析】A、B相对滑动之前加速度相同,由整体法可得:F=2ma,当A、B间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对木板有F f=ma,故此时F=2F f=kt,t=2F fk,之后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只有B项正确.【答案】B【例题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为0.64 m、质量为4 kg的木板A,在木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2 kg的小物体B,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高中物理滑块木板模型(经典)
高中物理“滑块—木板”模型1.模型特点:滑块(视为质点)置于木板上,滑块和木板均相对地面运动,且滑块和木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位移关系:如图所示,滑块由木板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滑块和木板同向运动时,位移之差Δx=x1-x2=L(板长);滑块和木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之和x2+x1=L.3.解题关键点(1)由滑块与木板的相对运动来判断“板块”间的摩擦力方向.(2)当滑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板块”间的摩擦力可能由滑动摩擦力转变为静摩擦力或者两者间不再有摩擦力(水平面上共同匀速运动).4.处理“板块”模型中动力学问题的流程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质量为M=4 kg的长木板,在长木板右端有一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长木板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长木板与小物块均静止,现用F =14 N 的水平恒力向右拉长木板,经时间t =1 s 撤去水平恒力F ,g 取10 m/s 2,则:(1)在F 的作用下,长木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2)刚撤去F 时,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 (3)最终长木板与小物块一起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运动? (4)最终小物块离长木板右端多远?答案 (1)3 m/s 2 (2)0.5 m (3)2.8 m/s (4)0.7 m2.(多选)滑沙运动是小孩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其运动过程可类比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37°的斜坡上有长为1 m 的滑板,滑板与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140.小孩(可视为质点)坐在滑板上端,与滑板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取决于小孩的衣料,假设图中小孩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小孩的质量与滑板的质量相等,斜坡足够长,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孩在滑板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B .小孩和滑板脱离前滑板的加速度大小为0.8 m/s 2C .经过1 s 的时间,小孩离开滑板D .小孩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0.8 m/s 答案 BC3. (多选)(2021·全国乙卷·21)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长木板,木板的左边上有一质量为m 2的物块,如图(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物块上,F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F 1、F 2分别为t 1、t 2时刻F 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a 1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 )A .F 1=μ1m 1gB .F 2=m 2(m 1+m 2)m 1(μ2-μ1)gC .μ2>m 1+m 2m 2μ1D .在0~t 2时间段物块与木板加速度相等 答案 BCD4.(多选)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 的木板,木板的左端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 =1 kg 的滑块.现给滑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 0=10 m/s ,此后滑块和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乙所示,滑块最终刚好停在木板的右端,取g =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B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C .木板的长度L =4 mD .木板的质量M =1.5 kg 答案 ABD5.(多选)如图甲所示,一滑块置于足够长的长木板左端,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2 kg ,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F =0.5t (N)的变力作用,从t =0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 .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 .图乙中t 2=24 sD .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2 m/s 2 答案 ACD6.(多选)如图甲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t =0时刻,一小物块以一定速度从左端滑上长木板,之后长木板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的质量均为m =1 kg ,已知木板足够长,g 取10 m/s 2,则( )A.小物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5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与木板构成的系统所产生的热量70 JC.小物块的初速度为v0=12 m/sD.0~2 s与2~3 s物块和木板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量之比为17∶1答案ACD7.(2022·山东邹城市模拟)质量为M=1.0 kg的长木板A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1=0.5 m/s的速度向左运动,某时刻质量为m=0.5 kg的小木块B以v2=4 m/s的速度从左端向右滑上长木板,经过时间t=0.6 s小木块B相对A静止,求:(1)两者相对静止时的运动速度v;(2)从木块滑上木板到相对木板静止的过程中,木板A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3)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答案(1)1 m/s,方向水平向右(2)1.5 kg·m/s(3)0.58.(2021·湖北省1月选考模拟·15)如图a,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木板A,在A上放置物块B,A和B的质量均为m=1 kg.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t=0时刻起,对A施加沿水平方向的力,A和B由静止开始运动.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B相对于A的速度用v BA=v B-v A 表示,其中v A和v B分别为A和B相对水平面的速度.在0~2 s时间内,相对速度v B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运动过程中B始终未脱离A,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1)0~2 s时间内,B相对水平面的位移大小;(2)t=2 s时刻,A相对水平面的速度.答案(1)3.5 m(2)09.质量M=3kg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11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当速度达到1m/s时,将质量m=4kg的物体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摩擦因数μ=0.2,(g=10m/s2)求:(1)物体经多长时间才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2)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答案:1s 6.28NF。
动量守恒定律滑块+木板模型
动量守恒定律之滑块+木板模型1.把滑块、木板看作一个整体,摩擦力为内力,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2.由于摩擦生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应由能量守恒求解问题.3.注意:滑块不滑离木板时最后二者有共同速度.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以速度v 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将质量为m 的小铁块轻轻放在木板上的A 点,这时小铁块相对地面速度为零,小铁块相对木板向左滑动.由于小铁块和木板间有摩擦,最后它们之间相对静止,已知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问:(1)小铁块跟木板相对静止时,它们的共同速度多大?(2)它们相对静止时,小铁块与A 点距离多远?(3)在全过程中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多选)质量为M 、内壁间距为L 的箱子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箱子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箱子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小物块停在箱子正中间,如图10所示.现给小物块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小物块与箱壁碰撞N 次后恰又回到箱子正中间,并与箱子保持相对静止.设碰撞都是弹性的,则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A.12mv 2B.12mM m +M v 2C.12NμmgL D .NμmgL 3.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 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
小铅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将木板分成A 和B 两段,使B 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 的2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 0由木块A 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铅块恰能滑到木板B 的右端,并与木板B 保持相对静止B. 小铅块将从木板B 的右端飞离木板C. 小铅块滑到木板B 的右端前就与木板B 保持相对静止D. 小铅块在木板B 上滑行产生的热量等于在木板A 上滑行产生热量的2倍4.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圆弧面与质量为6 kg 的小车C 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圆弧面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 的滑块A ,在小车C 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2 kg 的滑块B ,滑块A 与B 均可看做质点.现使滑块A 从距小车的上表面高h =1.25 m 处由静止下滑,与B 碰撞后瞬间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最终没有从小车C 上滑出.已知滑块A 、B 与小车C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小车C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计,取g =10 m/s 2.求:(1) 滑块A 与B 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2)小车C上表面的最短长度.5.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
专题滑块与木板模型
专题常见滑块—木板模型分析类型一地面光滑,木板受外力1.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和木板B,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 m,质量为M=3 kg的木板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 m/s21为使小物体与木板恰好不相对滑动,F不能超过多少2如果拉力F=10 N恒定不变,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速率;类型二地面光滑,滑块受外力3.如图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m,木块B的质量为M,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水平力F 作用于A,则保持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不超过A. μmgB. μMgC. μmg1+错误!D. μMg1+错误!4.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木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木块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的铁块B大小可忽略,铁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块长L=1 m,用F=5 N的水平恒力作用在铁块上,g取10 m/s2;1若水平地面光滑,计算说明两物块间是否发生相对滑动;2若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求铁块运动到木块右端的时间;类型三地面粗糙,木板受外力5.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和木板B,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求拉力F的最大值;6.如图所示,小木块质量m=1kg,长木桉质量M =10kg,木板与地面以及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4 m/s向=.当木板从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恒力F=90 N作用时,木块以初速v左滑上木板的右端.则为使木块不滑离木板,木板的长度l至少要多长类型四地面粗糙,滑块受外力7.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A .当F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B .当F =mg μ25时,A 的加速度为g μ31 C .当F >3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g μ21 类型五 地面粗糙,滑块与木板具有初速度8. 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m /S 2求: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知识要求:运动学公式、相对位移的计算、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的特点、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方法要求:一、动力学的观点:运动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分析、受力分析 整体法、隔离法 图像法二、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不需分析具体的过程,只需抓住初、末状态注意两点:1、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二者加速度不相等;2、滑块与木板发生分离的条件: 滑块由木板一端运动到另一端过程中若1滑块与木板同向运动,二者对地位移之差等于板长;2滑块与木板反向运动,二者对地位移之和等于板长;。
第三章 微专题24 “滑块-木板”模型问题-2025年高中物理《加练半小时》新教材版
第三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三章运动和力的关系微专题24“滑块-木板”模型问题1.滑块—木板同速后能否一起运动的判断:先假设能一起运动,对整体分析求出共同加速度a 共。
再分析仅靠摩擦力带动的物体,此物体的最大加速度a m =F fm m。
若a m ≥a 共,则两物体以后一起运动,若a m <a 共,则两物体以后相对滑动。
2.滑块由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若相向运动,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板长。
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地叠放着两个物体A 、B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A 质量为2kg ,B 质量为1kg ,从t =0时刻起,A 受到一向右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F =(6+2t )N 。
t =5s 时撤去外力,运动过程中A 一直未从B 上滑落,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m/s 2),则()A .t =2s 时,A 、B 发生相对滑动B .t =3s 时,B 的速度大小为8m/sC .撤去拉力瞬间,A 的速度大小为19m/sD .撤去拉力后,再经过1s ,A 、B 速度相等答案C 解析当A 、B 之间的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 、B 之间刚好出现相对滑动,对B 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 A g =m B a ,此时的加速度为a =4m/s 2,对A 、B 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A +m B )a =12N =(6+2t )N ,所以t =3s ,故A 错误;0~3s 内A 、B 一起运动,t =0时A 、B 的加速度为a 0=F 0m A +m B =2m/s 2,则t =3s 时,B 的速度为v 3=a t =a 0+a 2t 1=9m/s ,故B 错误;5s 时A 物体的加速度为a 2=F -μm A g m A =16-0.2×202m/s 2=6m/s 2,则5s 时A 物体的速度为v A =v 3+a A t 2=9m/s +4+62×2m/s =19m/s ,故C 正确;撤去拉力时,B 的速度v B =v 3+μm A g m Bt 2=9m/s +8m/s =17m/s ,设经过t 3时间两物体速度相等则有v A -μm A g m A t 3=v B +μm A g m B t 3,解得t 3=13s ,故D 错误。
动力学中的“滑块—木板”模型-高考物理复习
图4
A的下面抽出,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应大于( C )
A.mgsin θ+μmgcos θ
B.mgsin θ+2μmgcos θ
C.4μmgcos θ
D.2mgsin θ
解析 设拉力为F0时,B刚要从A下面被抽出,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0-2mgsin θ-2μmgcos θ=2ma,对物块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cos θ -mgsin θ=ma,联立可得F0=4μmgcos θ,故A、B、D错误,C正确。
01 02 03 04 05 06 07
目录
提升素养能力
3.(多选)如图3甲所示,一滑块置于足够长的长木板左端,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滑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2 kg,现在滑块上施加一个F=0.5t(N)的变力作用,
从t=0时刻开始计时,滑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最大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目录
提升素养能力
解析 要使木板沿斜面加速运动,对物块与木板整体有
F>(M+m)gsin α,解得 F>20 N,故 A 错误;对物块与 木板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m)gsin α= (M+m)a,对物块有 f-mgsin α=ma,为使物块不滑 离木板,则 f≤μmgcos α,解得 F≤30 N,综上可得, 当 F≤30 N 时物块不滑离木板,当 F>30 N 时物块与木板发生相对滑动,故 B 错误,C 正确;若 F=37.5 N>30 N,物块能滑离木板,对木板有 F-Mgsin α-
( ACD )
A.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B.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动力学方法重要应用之二“滑块—木板模型”
动力学方法重要应用之二“滑块—木板模型”高三物理备考中,"滑块木板模型"历来被当做非常重要的知识来复习,可见它在高考物理中的地位。
"滑块木板模型",是一轮复习中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关知识的巩固、深化及应用,更牵涉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深透理解这类模型,有得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及分析能力。
下面就这个模型做思维解题分析。
解题策略1、"滑块木板模型",往往牵涉滑块与木板这两个物体都参与运动,而滑动摩擦力是它们运动的桥梁。
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分析方法,与传送带的分析方法一样(详见:《动力学方法重要应用之一:传送带模型》一文),但这类问题又比传送带模型复杂很多。
因为木板受到滑动摩擦力影响后,又往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滑块受到滑动摩擦力影响后运动性质甚至会发生变化。
所以解决这类问题,要注意从位移、速度、时间等角度,寻找它们间的关系。
2、弄清静临界条件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要求滑块不从木板上掉下来的临界条件是:滑块与木板具有共速。
经典例题1、木板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放着一个小滑块m,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为了使得m能从M上滑落下来,求下列情况下力F的取值范围。
解析:首先判断m与M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如果要滑动,m与M间的静摩擦力要达到最大静摩擦力;(2)未滑动,此时m与M加速度相等。
第一小问: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a=μg共速时,两者加速度相等,由整体法得:F= (M+m)a即:F=μ(M+m)g所以,F的取值范围是:F>μ(M+m)g。
第二小问:受力如图所示对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μmg/M再对整体,得:F=(M+m)a解得:F=μ(M+m)mg/M所以F的取值范围是:F>μ(M+m)mg/M。
2、质量M=3kg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11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当速度达到1m/s时,将质量m=4kg的物体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摩擦因数μ=0.2,(g=10m/s2),求:(1)物体经多长时间才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2)在这段时间内,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多大?(2)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解析:(1)首先两物体各自运动,分别对两物体受力分析,易知道物块的加速度a1=μg=2m/s2,而木板的加速度a2=(F-μmg)/M=1m/s2设静止时运动时间为t,对物块它t时刻的速度为:v1=a1t=2t对木板t时刻的速度为:v2=v0+a2t=1+t由于相对静止,必有v1=v2,即:2t=1+t因此,t=1s(2)1s末时两物体的速度v1=v=2m/s这段时间内,物块位移s1= v1t/2=1m木板位移s2=(v0+v2)t/2=1.5m因此相对位移为△x==s2-s1=0.5m(3)滑块相对木板静止时,两者具有共速且加速度相等,因此对整体有:F=(M+m)a得a=1.57m/s2再隔离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 a=6.28N滑块木板模型小结1、正确受力分析后,抓住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各自加速度;2、正确画出情景图,找出两者位移、速度、加速度关系。
滑块和木板模型例析
滑块和木板模型例析滑块和木板模型是高三物理复习的一个重要模型,有时需要从动力学角度运用整体法、隔离法,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解题:(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或整体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
有时可以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角度分析。
所以此模型能考查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及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对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是一个大的综合。
现结合例题谈谈滑块和木板模型的运用。
图1【例1】如图1所示,有一木板静止在光滑且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的质量为M=4kg,长为L=1m。
木板右端停放着一个小滑块,小滑块质量m=1kg,其尺寸远小于L,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g取10m/s2),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求:(1)为使木板能从滑块下抽出来,作用在木板右端的水平恒力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其他条件不变,在F=28N的水平恒力持续作用下,需要多长时间将木板从滑块下抽出?解:(1)要使m能从M上滑下,则m与M发生相对滑动,此时,方法二:当m与M恰好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时,(2)当F=28N时,物块在木板上滑动,设经时间t把木板从滑块下抽出。
总结:本题是牛顿定律的常见题型。
整体法与隔离法交替运用,及找到滑块和木板发生相对运动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易犯的错误是把所求m的加速度a1看做是相对于木板M的加速度,导致错误。
注意在牛顿定律中所求加速度大多相对地面。
(1)求以上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距离x;(2)求以上过程中,木块与小车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方法一:从动力学角度。
从以上分析可知,①为使木板能从物块下抽出,必须是二者要发生相对滑动,而它们相对滑动的条件是,受外力F 作用的木板的加速度要大于不受外力F作用的滑块的最大临界加速度;②当滑块、木板速度不同时,一般要对每个物体进行隔离分析,即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位移关系,从动力学角度解答问题。
滑块—木板模型专题附详细答案
牛顿定律——滑块和木板模型专题一.“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建模指导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例1、m A=1 kg,m B=2 kg,A、B间动摩擦因数是0.5,水平面光滑.用10 N水平力F拉B时,A、B间的摩擦力是用20N水平力F拉B时,A、B间的摩擦力是例2、如图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 A =6 kg,m 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若使AB不发生相对运动,则F的最大值为针对练习1、如图5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 A=6 kg,m 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运动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例3、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 =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二者达到相同速度时,物块恰好滑到小车的最左端.取g=10 m/s2.则:(1)小物块放上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小车的长度L是多少?针对练习2、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kg ,木板的质量M=4kg ,长L=2.5m ,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水平恒力F=20N 拉木板,g 取10m/s 2,求:(1)木板的加速度;(2)要使木块能滑离木板,水平恒力F 作用的最短时间;(3)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假设木板的上表面也粗糙,其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3.01=μ,欲使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需对木板施加的最小水平拉力.(4)若木板的长度、木块的质量、木板的上表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不变,只将水平恒力增加为30N ,则木块滑离木板需要多长时间? 牛顿定律——滑块和木板模型专题答案例1、3.3 N 5 N例2、48 N针对练习1、答案 D解析 当A 、B 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即滑动摩擦力时,A 、B 才会发生相对运动.此时对B 有:F fmax =μm A g =12 N ,而F fmax =m B a ,a =6 m/s 2,即二者开始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为6 m/s 2,此时对A 、B 整体:F =(m A +m B )a =48 N ,即F >48 N 时,A 、B 才会开始相对运动,故选项A 、B 、C 错误,D 正确.例3、答案 (1)2 m/s 2 0.5 m/s 2 (2)0.75 m解析 (1)以小物块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1解得a 1=μg =2 m/s 2以小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mg =Ma 2解得a 2=F -μmg M=0.5 m/s 2 (2)由题意及运动学公式:a 1t =v 0+a 2t解得:t =v 0a 1-a 2=1 s则物块运动的位移x 1=12a 1t 2=1 m小车运动的位移x 2=v 0t +12a 2t 2=1.75 mL =x 2-x 1=0.75 m针对练习2、解析 (1)木板受到的摩擦力F f =μ(M +m )g =10 N木板的加速度a =F -F f M =2.5 m/s 2.(2分) (2)设拉力F 作用时间t 后撤去F 撤去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 ′=-F f M =-2.5 m/s 2(2分) 木板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且a =-a ′,故at 2=L解得t =1 s ,即F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1 s .(2分) (3)设木块的最大加速度为a 木块,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a 木板,则μ1mg =ma 木块 (2分) 得a 木块=μ1g =3 m/s 2对木板:F 1-μ1mg -μ(M +m )g =Ma 木板 (2分)木板能从木块的下方抽出的条件为a 木板>a 木块解得F 1>25 N .(2分) (4)木块的加速度a 木块′=μ1g =3 m/s 2 (1分) 木板的加速度a 木板′=F 2-μ1mg -μ(M +m )g M =4.25 m/s 2(1分) 木块滑离木板时,两者的位移关系为x 木板-x 木块=L ,即12a 木板′t 2-12a 木块′t 2=L(2分)代入数据解得t=2 s.(2分) 答案(1)2.5 m/s2(2)1 s(3)大于25 N(4)2 s分析滑块—木板模型问题时应掌握的技巧1.分析题中滑块、木板的受力情况,求出各自的加速度.2.画好运动草图,找出位移、速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3.知道每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4.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1)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2)二者加速度不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动量守恒得
MV1 mv1 (m M )V2 ⑨
解得 由功能关系得
解得
V2 = 0.563 m/s
⑩
1 2
m v12
1 2
MV12
1 2
(m
M
)V22
m gy
y = 0.50 m
y 比A 板的长度小,故小物块C 确实是停在A 板上.最后A、B、C 的速度分别为:
VA V2 0.563m / s B
8 24 20
8 24 2 24
v1 2
5
5
由于v1 必是正数,故合理的解是
v1
8 24 V1 20 0.155 m / s
⑦
C
B
V1
A
v1
2 24 5
1.38m / s
⑧
当滑到A之后,B 即以V1= 0.155m/s 做匀速运动.而C 是以 v1=1.38m/s 的初速在A上向右运动.设在A上移 动了y 距离后停止在A上,此时C 和A 的速度为V2,如图示:
解:由于C受到外力作用所以系统动量不守恒,设木板向前运动的位移是S
,则木块的位移为S+L, 时间为t
对C: F(S+L)-μmg(S+L)=1/2×mvm2 (F-μmg)t = mvm
对AB:μmgS = 1/2×MvM2
μmg t = M vM
解以上四式得: vm=3vM S=0.5 m F对C做的功 W=F(S+L)=30J
S
x
C
B
V
A
题目 下页
x 比B 板的长度l 大.这说明小物块C不会停在B板上,而要滑到A 板上.设C 刚滑到A 板上的速度为v1 ,此时A、B板的速度为V1,如图示:
则由动量守恒得 由功能关系得 以题给数据代入解得
mv0 mv1 2MV1
⑤
1 2
mv02
1 2
mv12
1 2
2M
V12
mgl
⑥
V1
(M+m)V= (M-m)v0
m
最后速度为V,由能量守恒定律
1/2(M+m)v0 2- 1/2(M+m)V 2 =μmg S
2M 2
S
0
v0
(M m)g
V
V
v0
M
m
v0
M
m
M
例4、如图所示,长为l 质量为m1的木板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左端放一质 量为m2的物体B.物体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A与B以速度v0在水 平光滑地面上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当A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要使物
从B板的左端开始向右动.已知地面是光滑的,而C与A、B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皆为μ=0.10.求最后A、B、C各以多大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取重力加
速度g=10m/s2.
m=1.0kg
C
v0 =2.0m/s
B
A
M=2.0kg
M=2.0kg
解:先假设小物块C 在木板B上移动距离 x 后,停在B上.这时A、B、C 三者的速度相等,设为V.
m2Leabharlann m1(3)若m1 < m2 木板能与墙多次碰撞, 每次碰后的总动量都向右,最后木板 静止在靠近墙壁处,B静止在A右侧.
由能量守恒定律 1/2( m1 +m2)v0 2≤μm2g l
v0 2 m2 gl / (m1 m2 )
5.长L=1m,质量M=1kg的木板AB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B的左端有一 质量m=1kg的小木块C,现以水平恒力F=20N作用于C,使其由静止开始向右 运动至AB的右端,C与AB间动摩擦因数μ=0.5,求F对C做的功及系统产生的 热量
由动量守恒得
mv0 (m 2M )V
①
在此过程中,木板B 的位移为S,小木块C 的位移为S+x.
由功能关系得
相加得 解①、②两式得
代入数值得
mg(s
x)
1 2
mV 2
1 2
mv02
mgx
1 2
(m
2M )V
2
1 2
mv02
mgs 1 2MV 2
②
2
x
Mv02
③
(2M m)g
v0
C
B
A
x 1.6m ④
体一直不从木板上掉下来,v0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解:木板碰墙后速度反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向左为正向)
( m1 +m2)V=( m1 –m2)v0
讨论:(1)若m1 > m2 最后以共同速度为V向左运动,
由能量守恒定律
m2
B
v0 m1
A
1/2( m1 +m2)v0 2- 1/2( m1 +m2)V 2 ≤μm2g l
f1
A
f2 v0
B
L
v0 /3
A
B
V
S2
L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左端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与小车之间的摩 擦系数为μ,现在小车与物体以速度v0在水平光滑地面上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当小车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物体在小车上向右滑移一段距离后一起 向左运动,求物体在小车上滑移的最大距离.
解:小车碰墙后速度反向,由动量守恒定律
VB V1 0.155m / s
VC VA 0.563m / s
V1
yC
V2
A
v0
1
2
(m1 m2 ) gl / m1
v0
V
m2
V
v0 m1
m2
m1
(2)若m1 = m2 碰后系统的总动量为0,最后都静止在水平面上,设静止时 物体在木板的右侧,
由能量守恒定律 1/2( m1 +m2)v0 2 ≤μm2g l
v0
m2
v0 m1
v0 2 m2 gl / (m1 m2 ) gl
滑块木板专题
v1 m v2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2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放一质
量为m=1kg 的物块。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使物块以v1=0.4m/s 的水
平速度向左运动,同时使小车以v2=0.8m/s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 (取g=
10m/s2)求:
(1)物块和小车相对静止时,
物块和小车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为使物块不从小车上滑下,
小车的长度L至少多大?
v1 m
M v2
m
M
V1
V
m
M
V
2.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A(可
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 v0从长木板的一端开始在木板上滑动,到达另一端滑 块刚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1/3v0 ,若把此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它条件相 同,求:滑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m=1kg C
A
F=20N
B
M=1kg
F
L
C
摩擦生的热 Q=μmgL=5J
SA
B
2001年春季北京: 如图所示,A、B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完全相同的两块
长木板。A的左端和B的右端相接触。两板的质量皆为M=2.0kg,长度皆为 l =1.0m,C 是一质量为m=1.0kg的木块.现给它一初速度v0 =2.0m/s,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