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少年中国说(节选)六步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案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案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目标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泻、鳞、惶、胎”为形声字,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掌握字音,理解字义。

如,“泻”的三点水表义,“写”表声,指液体很快地流下;“惶”左部是竖心旁,说明这个字和心情有关,表示恐惧。

还可以将识字与理解句意结合起来。

如,“惶”表示恐惧,“百兽震惶”便是百兽感到惊惶害怕。

“哉”是平舌音,一般在文言文中做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履”字在生活中不常见,可以出示一些词语帮助识记,如“如履薄冰、如履平地”,通过这些常见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履”在这里指踩、踏的意思。

“泻、潜、试、胎、疆”为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试”不要多写一撇;“潜”右半部分中第一个“夫”的最后一笔捺变点;“疆”左半部分中的“土”不要丢掉,“土”的最后一笔变成提,右半部分中间的横最长,其次是下横,上横最短。

阅读理解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留足时间读课文,让他们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朗读中完成识字。

其次要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梳理各段的主要内容,勾画出赞美少年中国的事物,结合插图和想象体会其象征义,厘清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在朗读、背诵中体会情感。

最后查找资料,了解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朗读指导本文感情充沛,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情怀,对读者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读来使人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表达效果,一方面源自积极进取的内容和情感,另一方面得益于整齐的句式和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课题少年中国说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目标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教学和作用。

重点研究本课的写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教学爱国情感。

难点第一课时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目标义和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设计企图用充满感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设计意图:导入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

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兴趣,思想家,政治家,教诲家——XXX,他就明白这个道理。

分钟因而,他写了一篇脍炙生齿之作-----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引起学生的探究欲】XXX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望。

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二、作者、背景简介作者简介:XXX(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XXX,一字XXX,号XXX,又号饮冰室主人、XXX、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在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魁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当时帝国主义歪曲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能够沦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教案:少年中国说(节选)——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少年中国说”中的关键词语。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理解、分析、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情景模拟活动,提升口语表达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理解并领悟梁启超的爱国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

2. 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课文通过对少年中国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复兴的期望和爱国情怀。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领悟作者情感,以及通过各项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1.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升口语表达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课文打印稿3. 角色扮演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青少年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青少年的重要性,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认读关键词语,解释课文中的难点。

3. 课文理解(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课文结构,讨论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帮助。

4. 情景模拟(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课文的“少年中国说”,以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少年强则国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通过关键词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有意义的课文句子,进行抄写并注明其意义。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猜猜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让学生大胆猜测,激发好奇心,教师暂不评价,留待后续学习中揭晓答案)
(二)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预计用时8分钟)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是深入理解文章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明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初衷,使学生明白文章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为理解文章深刻内涵奠定基础。
学习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来理解文言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对少年的殷切期望以及对国家振兴的强烈渴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担当意识,明白少年肩负的历史责任,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含义,能准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文言文学习基础,掌握了一些常见文言字词的意思及文言文的基本诵读方法,能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但对于像《少年中国说(节选)》这样篇幅较长、言辞古雅且蕴含深刻思想的文章,在理解文意、把握情感以及体会修辞手法的精妙之处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指名学生朗读,全班进行评价,说说哪位同学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例如,评价学生是否读出了排比句的层层递进之感,是否把对少年的期望之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等。
配乐朗读:播放一段激昂壮阔的古典音乐,全班学生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升华对作者情感的感悟,深刻体会文章的主题,激发内心的使命感。
教法学法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清末时期国家的社会风貌图片、讲述相关历史故事等方式,创设贴合文章创作背景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更直观地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文章所承载的厚重情感。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少年中国说(节选)年级:五年级上册学科:语文版本:部编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赞美和期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赞美和期望。

2.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少年中国说》全文打印稿。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了解,引发学生对国家发展的思考。

2. 学生分享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未来的认识和期望。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发放课文打印稿,学生自主阅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做好笔记。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如比喻、排比等。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四、背诵与朗读(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节选)。

2. 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展示,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回家后完成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中国少年的理解和期望的文章。

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节选)赞美中国少年的精神风貌期望中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分析讨论、背诵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少年的赞美和期望,并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15年所作的演讲,本文节选自该演讲。

这篇课文以激昂的语言,赞美了少年的中国,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以及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言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

但本文的语言较为激昂,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文言字词的意思。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

以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课文译文。

4.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或视频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有什么联系?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少年中国”代表了什么?作者为何如此赞美少年中国?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2.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导语引入1.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位著名作者是谁?2.作者链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学者,诗人,宣传家。

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师从康有为,受改良思想影响。

曾经参与“公车上书”,又与谭嗣同等创办南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组织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3.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

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二、初步感知,解决生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鹰隼(sǔn)发硎(xíng)澌(sī)2.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少年的责任。

第二部分(第二段)说明中国少年的勃勃生机。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少年中国说》(节选)是梁启超先生所作的演讲,它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和对少年一代的期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其中的爱国情怀。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朗读、解析和感悟。

学生需要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通过感悟,体会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对中国未来和少年一代的期望,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PPT、课文文本、多媒体设备。

学具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感受语言的美妙。

3. 解析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理解对中国未来和少年一代的期望。

4. 感悟课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的感悟,体会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6. 汇报讨论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中国未来少年责任六、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2.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七、课后反思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重点关注细节:板书设计一、板书内容的选择板书内容的选择应当精准反映课文的核心观点和关键信息。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本文的作者、背景和主题,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

4. 拓展阅读: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简介本文的作者、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交流学习生字词的心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主题、结构、修辞手法等。

(2)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 拓展阅读:(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作者:梁启超背景:戊戌变法时期主题:爱国、进步、自强修辞手法:排比、对偶、比喻等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少年中国说(节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让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鼓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的一篇演讲。

课文通过对少年中国的赞美,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的信心。

本节课将学习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鼓励。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梁启超的照片,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戊戌变法,为学习《少年中国说》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鼓励。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中国少年聪明、勇敢、有担当中国前景美好、强大、繁荣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按照课文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中国少年。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和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少年中国说》的内容,掌握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1. 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3. 朗读与背诵,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思考中国的历史与未来。

2. 简介《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工具书,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四、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 学生回答课后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背诵与展示(5分钟)1. 学生进行课文背诵,展示学习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背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节选)1.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2. 写作目的:赞美少年中国,激发民族自豪感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两遍。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示范等环节,使学生对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理解“少年中国说”的深刻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探究课文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

课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提出了“少年强则国强”的著名论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理解“少年中国说”的深刻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梁启超的画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梁启超的作品,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指导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探讨“少年中国说”的内涵。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期望和关爱。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激发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节选)少年中国说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含义和使用,如“翩翩”、“屡屡”、“蒸蒸日上”等,以便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学习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排比的运用,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理解其表达效果和增强语言感染力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不敢大胆发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教学难点
-难点一:课文中的抽象概念理解。例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少年中国”这一概念,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详细的解释来帮助学生把握。
-难点二: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学生可能对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理解不深,教师需要通过对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识别和应用。
-难点三:梁启超时代背景的把握。学生可能对晚清民初的历史背景了解有限,影响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教师需要提供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建立起文本与历史背景的联系。
-难点四:文章情感态度的领悟。学生可能难以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深厚情感和殷切希望,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讨论、情感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的情感色彩。
在教学中,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教师应采用以下策略:
-对于重点内容,通过反复阅读、提问、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难点内容,采用直观教学、情境创设、分组合作等方法,帮助学生分解难点,逐步攻克。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现代意义,并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启发他们。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文本主题和表达方式。

3.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4.通过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5.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教学准备教材:《少年中国课》五年级上册;媒体: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资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和标志性建筑,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好奇心,并通过多媒体讲解,简单介绍一下祖国的基本概况、历史背景等。

二、学习篇章1.朗读篇章组织学生集体朗读文本,并对部分生词、短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和讲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优美和思想的深刻。

2.理解篇章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例如:(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思想?(2)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的?(3)你认为这些思想和表达方式和你的感受和经历有什么关联?3.展示视频通过短片或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文中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思考讨论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1)你对作者的思想有何认同和感悟?(2)你认为文中表达的思想与当今社会具有什么现实意义?(3)学生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通过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学生更加清晰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提高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效率。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和思考讨论的结果,写一篇关于“我对祖国的理解和认识”的短文,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梁启超及其作品《少年中国说》的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及内容。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少年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生字新词:讲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少年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少年中国说》。

2.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3.生字新词:讲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5.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6.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板书《少年中国说》2.板书内容:少年中国说梁启超中国少年中国希望中国未来七、作业设计1.让学生根据对本节课的学习,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少年中国说》的内容。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国少年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少年中国说》,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之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观察学生对《少年中国说》中的历史典故和人物的熟悉程度,如孔子、孟子、岳飞等。
-观察学生对《少年中国说》中的结构布局和文章脉络的理解。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观点分享,了解他们对如何成为一名有担当的少年的理解和思考。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检查他们对《少年中国说》中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知识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文章内容,但对于一些较难的历史典故和修辞手法可能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降低难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
2.能力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角色扮演法: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5.实验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文中提到的修辞手法,撰写一段赞美祖国的文字。
6.游戏法: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历史典故接龙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对历史典故的记忆。
情感升华:
结合《少年中国说》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少年中国说》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少年中国说》内容,强调《少年中国说》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技能训练: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少年中国说优秀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少年中国说优秀教案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少年中国说优秀教案设计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丰宁三小岳明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解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关系,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四字短语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2)背诵课文。

3.情感与价值激发为了祖国的繁荣而积极进取的爱国心与责任心。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单,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

【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从歌词“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入手,引出梁启超先生,再由“戊戌变法”过渡到课文。

2.“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

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失败,也叫“戊戌维新”或“百日维新”。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早年极力鼓吹维新变法,是我国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文学方面,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著有《饮冰室合集》。

2.“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

《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

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0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当时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不能自治,只能由帝国主义列强共管或瓜分。

在国内,一些昏聩无知的卖国求荣者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卑劣阴谋,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甘为亡国奴的心理,激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先生适时地写出了这篇《少年中国说》,全文逻辑严密,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充沛。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奋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课文第1自然段阐明了建设少年中国之责任在中国少年;第2自然段运用了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第3自然段直抒胸臆,感情饱满地赞颂了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讴歌了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通过层层阐述,说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饱含着作者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洋溢着热爱祖国的激越之情。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所以让学生借助注释和资料大致理解文意大致可以做到。

但课文中出现的象征手法,以及少年中国于中国少年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因此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情景,联系全文合作探究,体会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理解少年中国于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创作手抄报。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集体朗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4.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集体朗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教学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安排】【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是少年人,少年与国家是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深刻地了解一下。

2.助读资料:(1)走进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饮冰室合集》。

(2)写作背景:梁启超生活在清末民初。

面对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国家的落后、虚弱,他追随康有为,积极投入一系列变法维新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学问家。

“百日维新”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

《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

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集体朗诵课文。

(重点)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和作者2.能理解并掌握文中的主要观点3.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和见解4.能积极参与班级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教学内容:1.《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和作者2.文中的主要观点3.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和见解的表达4.班级讨论和个人发言的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开篇问候2.导入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少年中国说》的学习3.通过询问学生关于国家和社会的看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社会”4.介绍《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和作者5.让学生自学文本,理解并掌握主要观点6.部分学生发言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2.对于集体性课文,让学生分组讨论彼此对文本的理解和看法,并在团体中达成共识3.让每个团体安排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并讨论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共识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和见解,并与其他同学共享想法5.教育学生发言的技巧和注意点第三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2.练习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掌握既求同又尊重个人差异的能力3.通过讨论,教导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写一篇文章2.对于《少年中国说》的理解和认识进行思考和总结3.准备下一次课的讨论和发言教学评价:本次教学设计内容充实、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阅读《少年中国说》和班级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国家和社会认识和见解,并且通过讨论和发言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课后留下的作业也能有效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能够继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中国说(节选)》导学单
一、我会读:(自我评价:☆☆☆☆☆)
1、我读了()遍,就可以把课文读流畅。

2、我可以把下列词语读准确。

二、我会写(自我评价:☆☆☆☆☆)
给下列字注音。

泻( ) 鳞( ) 惶( ) 胎( )
履( ) 哉( ) 潜( ) 硎( )
疆( ) 试( ) 皇( )
三、我会填(自我评价:☆☆☆☆☆)
按原文内容填空。

1.少年智则,,,,
,,,。

2.红日,。

,。

潜龙,。

,震惶。

鹰隼,。

四、第读了课文,我心中还有一些疑惑:
《少年中国说(节选)》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カ:
1、认识“泻、潜”等6个生字,会写“胎、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理清课文层次。

一、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方法,感知小古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讲一下小古文的意思。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其中人物爱国的精神。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感受课文句式特点,并理解人物的品格和强烈的爱国精神
【学习难点】理解应用四字韵文,比喻手法以及象征的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学前准备】课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泻、潜”等6个生字,会写“胎、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 读通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

【教学过程】
1、检查导学单,字词正音,练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2、谈话:
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位著名作者是谁?同学们把书翻到52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古文——《少年中国说(节选)》。

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觉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反馈,PPT 出示课题)同学们说得太棒了!我们再来看一个动画视频,更加直观地感受这个故事。

(播放视频)
一、创设问题
1、什么是少年中国?
2、又什么是中国少年?
二、自主探究
1、朗读小古文,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用“”画出来,想一想。

2、画一画:课文用了哪些事物赞美少年中国?用“”画出来。

三、讨论解疑
1、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有什么联系?
四、展示提升
1、生字词学习。

(字词正音,开火车拼读并组词)
指导难写的字“潜、疆”。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一)(1-1)中国少年肩负重任。

(二)(2-2)少年中国英姿勃发。

(三)(3-3)讴歌美好的未来。

五、总结感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少年中国(节选)》大概讲了什么内容?
2、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六、当堂检测
1、划掉错误的字或读音。

潜(qián qiǎn)龙腾渊地履(lǔ lǚ)其黄
奇花初胎(tāi tái)百兽震惶(huāng huáng)
(鳞麟)爪飞扬一(泻泄)汪洋
(丛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慌荒)
2、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

1矞矞皇皇: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鹰隼试翼,风尘翕张: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干将发硎,有作其芒: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天戴其苍,地履其黄:___________________ 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词;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
起立!听好老师三字指令“站如松!”请坐,还是三个字,注意“坐如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古文,这似乎很有些难度,但相信我们同心协力可以很好地克服。

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没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在这样的背景这下,梁启超先生心中充满愤慨,于是他说:(出示课件)
1、“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2、“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文中也有一句,和这句话的意思相同,你知道是哪一句?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
是的,在梁启超先生的心里,中国之崛起的力量在于我们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

什么是“说”?
(出示课件:“说”是一种古代的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
一、创设问题
1、大家齐读,找出梁启超先生怎么描述心目中的中国?
2、请大家先各自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探究
1、梁启超在这个文段中写到了哪些事物?
2、作者写了这一连串的事物的目的何在?
三、讨论解疑
理解题目中“少年”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展示提升
阅读课文,说一说少年中国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课文运用了八种象征、比喻描述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

以“红日初生”,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造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后者是以刚刚磨砺过的宝剑比喻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

五、总结感悟
当时的梁启超先生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我们的少年吧!
齐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六、当堂检测
一、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首先强调了少年的________,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要靠少年的强大,紧接着,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花、干将发硎等做比,告诉我们中国少年前途无量,少年中国前途无量。

二、重点段落品析。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A排比B比喻C拟人
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

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为当代少年,你觉得你有什么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