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2004年语文《考试说明》对标点的考核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常用标点符号之一的顿号,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

1.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或者在商标上、包装上、说明书的图片和文字上印上些中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1990年全国卷)

2.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1993年上海卷)

3.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卷)

4.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楼,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1996年全国卷)

5.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 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997年全国卷)

以上五道高考题都考到了顿号的用法。

我们都知道,顿号是用在并列词语之间的,它所表示的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顿号的使用却常常出现错误,一些考生在答题中对顿号使用的判断也似是而非。

大致说来,顿号使用的错误有以下八种类型:

一、概数用顿号。如:

①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十七八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1993 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二、分句之间用顿号。如:

②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实际上三个分句,即“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三、联合词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③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上例,“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所以应将“淮剧”后的顿

号改为逗号。

四、并列词语作谓语之间用顿号。

④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上例中的“进步、识字、生产”是三个并列词语作全句的谓语,三个词语间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五、并列词语作补语之间用顿号。

⑤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上例中的“真实”和“动人”都充当句子的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六、集合词语之间用顿号。

⑥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团员、青年”“关、停、并、转”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应该去掉。

七、停顿较小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⑦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风、马、牛”三个词语之间停顿较小,不应该用顿号。

八、连词前面用顿号。

⑧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连词“和”“及”“或”“与”等,在连词前面是不能用顿号的。可以根据句子的不同情况,删去顿号,或者改为逗号。

以上列举了在顿号使用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八种情况。了解这些,对我们掌握顿号的用法肯定会大有一些帮助的。考生应该注意的是,高考试题中关于标点符号的测试,一般都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因此,在复习和应试中,要特别注意把对标点的运用同对文意和语气等的理解分析结合起来,一定要结合语境来判断标点运用的正误。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一)问号使用的错误 (1)他很诧异地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 问号是句末点号,只能在句末使用,不要在句中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例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2)是减少试题数量呢?还是延长考试时间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3)在黑色的夜里,秋虫唧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呢?还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呢?那么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呢? 选择关系的复句,有两个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第一个问句用逗号,不用问号。例句(2)与例句(3)的第一层都是选择关系,因此,应该把这两个问号改成逗号。(4)我们要正确回答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青年,他们的青春、生命、幸福、欢乐根植在什么地方? 例句(4)含有疑问词,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是个陈述句,句末不能用问号。 (二)叹号使用的错误 (5)“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因此,例句(5)的第一个感叹号应该改成逗号。 (6)多壮观呀!杭州的钱江大潮。 (7)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 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叹号要放在末尾。例句(6)、(7)的感叹号应为逗号,句号改成感叹号。 (8)啊!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例句(8)的感叹号应改为逗号,并放到句子最后。 (三)顿号使用的错误 (9)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提出“抬龙头,摆龙尾,全身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建设海上山东,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全面发展。 有些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又为人们熟知,这些词组中间不用顿号。例句(9)中的中西部属于这类情况,中间不用顿号。

顿号的用法规范

顿号的用法规范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顿号的用法规范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一般来说,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二是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 顿号的注意事项: 例:这篇文章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 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他二十五六岁 距这里七八里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今天做值日的是三、四组 2.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例: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 城乡交流 工农兵 调查研究 中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小”是极短的并列关系,仅凭读音自然停顿便可区别,故不用顿号。“德”等五个方面看似极短,但是“德育”等的缩略,应用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 例: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4.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例:原子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月季啦,啦,等好多花。

公文写作中的十大常见标点错误

公文写作中的十大常见标点错误

公文写作中的十大常见标点错误 标点符号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文写作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归纳起来,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以下十个: 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错误)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正确) 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 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错误) 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正确) 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错误)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正确)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 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

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错误) 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正确) 解析: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常见错误四: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 例6: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错误)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确)

波折号用法_语文顿号的用法

波折号用法_语文顿号的用法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顿号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语文顿号的用法,欢迎阅读 语文顿号约数间误用的用法 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卷) [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点拨]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十七八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1993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语文顿号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的用法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 语文顿号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的用法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点拨]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团员、青年关、停、并、转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应该去掉。 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点拨]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97年)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点拨]实际上三个分句,即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一、常用标点符号的分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古代汉语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代汉语标点符号起源于清末民初,仿自西洋。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共有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历史上有一个小故事:明朝的杜之山看见一家大门上贴着红纸,提笔写上:“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二个大字,主人一念:“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十分生气。杜之山随后加上几个句点:“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主人再读,转怒为喜,连声称好。有人比喻,标点符号就象衣服上的扣子,衣服很漂亮,如果扣子没扣好,会大煞风景。可见,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有益处。 二、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常见错误 每个公文都有标题。除了一级标题,即公文的题目,公文内部还可分为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甚至更多层次的标题。公文的标题好比人的眼睛,也被称为文眼。公文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出现错误,给人很不好的印象。 公文题目,即一级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标题内部不该使用而使用标点符号。一级标题中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是,标题的末尾,除了个别情况会使用惊叹号或问号,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的内部,除用书名号和引号外,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例如: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标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标题的结尾没有用标点符号,标题两个小句之间,也没有使用逗号,而是空一格。 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级、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的标题,或缩两格单独成行的标题,句末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 例如:某部门内部规定的第六部分的标题是“六、办案岗位职责:”,作为单独成行的二级标题,这里句末的冒号是多余的。 但是,二级、三级标题的如果是分句,句中可以用标点符号,这一点与一级标题中的用法不同。

顿号的用法

顿号的用法 一、分隔并列字符 (1)“汜、祀”与“纪、记”形近,不好区别;“假、葭”与“缎、锻”形近,也不 好区别。(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 (2)普通话的浊音声母有四个:m、n、l、r,其余声母都是清音。(张志公主编《现 代汉语》) (3)括号常用的是括弧形的一种。此外有[ ]、【】、…?几种,在一篇里需用几 种括号区别用法的时候用。(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 顿号在例(1)分隔单字,在例(2)分隔字母,在例(3)分隔标点符号。 二、分隔并列词语 并列词语用顿号还是逗号分隔,有一定的灵活性。一般说来,字数少、连接紧密、结构整齐的多用顿号。例如: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2)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峻青《瑞雪 图》) (3)我们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一次雄伟壮烈的事件,这次事件必将改变我们的 生存现状并深刻地影响未来。(张贤亮《挽狂澜》) (4)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碧野《天山景物记》) (5)冷冰川也叫大陆性冰川,它是发育在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 条件下的冰川。(韩爱敏《漫话冰川》) (6)没有了我那笑得那么甜蜜、终于笑得流眼泪、笑得咳嗽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 红脸盘的、快活的母亲,我怎么会笑呢。(莫里兹《七个铜板》) 例(1)并列词语“桃树、杏树、梨树”作主语,用顿号分隔。如果要强调每一个主语,也可用逗号分隔。例(2)并列主语“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共同为指示代词“那”所修饰,例(3)并列述语“经历了、参与了、看见了”有共同的主语“我们”和共同的宾语“事件”,例(4)并列宾语“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有共同的定语“成群的”,例(5)并列主谓短语“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稀少”共同修饰中心语“大陆性气候条件”,共同成分把并列词语紧密连在一起,所以用顿号分隔,不宜改用逗号。例(1)至(5)的并列词语的结构都比较整齐,例(6)的并列词语结构不整齐,因为是作为定语共同修饰一个中心语“母亲”,连接较紧密,而且句中已有了表示更大停顿的逗号,所以这些并列词语用顿号分隔更有利于分清层次。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 本文是关于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详解,感谢您的阅读!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1.在概数中间使用了顿号。 如: ①小王看上去只有二十六、七岁。 说明: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二十六七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 考试情况:1993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2.在分句之间使用顿号分隔。 如: 北京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2008奥运会飞去。 分析:此句实际上三个分句,即“北京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2008奥运会飞去”。 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考试情况: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3.在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使用顿号。

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 应将“豫剧”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4.并列词语作谓语之间误用顿号。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分析:“进步、识字、生产”是三个并列词语作全句的谓语,不能用顿号。 三个词语间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例析 一.顿号误用 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概数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点拨]这儿“三、四”是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连词前误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点拨]“或”是连词,在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3.约定俗成的简称中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点拨] “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4.种属并列误用顿号 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点拨]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了分清层次,有的用顿号的地方可以提升为逗号,例句的“未来”、“左右”后面要用逗号。 5.并列的谓语中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6.短句中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点拨]名词加了“呀”“啊”“呢”等就成了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7. 二、逗号误用 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点拨]此句中“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教师队伍”都是动词“有”的宾语,也无层次上的大小,所以它们之间用顿号即可。 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点拨]“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承接、转折、因果。 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点拨]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1.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04年山东) [点拨]完整的直接引用(句号在引号内)前应该用冒号。

顿号的使用及十大误区

顿号的使用 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习惯上不须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一般单节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例:兄弟要敬重父母。 3、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例:义理、考据和辞章。 4、并列词语之间有问号或叹号的,不再用顿号。 5、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 如: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上例中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6、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7、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8、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

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9、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0、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11、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12、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13、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⑩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分句之间停顿较大,不应用顿号。 例(1)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作了重新安排,

标点符号(1):谈谈顿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1):谈谈顿号的用法 先看这几个句子里的顿号。对不对呢? 1、河边走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错!概数不能用顿号!) 2、我们要帮助老、弱、病、残。 (错!较小的停顿可以不用顿号!写成老弱病残,工农兵,师生就可以了,不用写成师、生) 3、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错!并列的谓语之间不用顿号!而且“识字”已经是动宾短语了,要改逗号!) 4、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错!并列补语之间,也是用逗号) 5、这红红的苹果、这青青的黄瓜、这黄黄的萝卜,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错!较长的并列主语,如果长成短语了,也是用逗号) 6、苹果,黄瓜和萝卜,使年轻人深深陶醉。 (错!这个跟上面差不多吧,但是短,短到还是词,所以打顿号。) 7、造型科学、雕刻技艺精湛、气韵生动、充满激情的盛唐石雕,是这里的一大珍宝。 (对的!并列的定语,无论多长,都是打顿号的) 8、他潇洒自如、充满激情、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也对!并列的状语,也是无论多长,都要打顿号的) 9、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啊、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错!加了“啊”“啦”“呀”这些词,单位就变大了,不是词了,要改逗号!”) 小结:最难记的就是:并列的谓语和补语,一定逗号!并列的定语和状语,一定是顿号!并列的主语,就不一定了,要看长短,还要看句意。

下面我们来判断句子,看看顿号使用是否正确。 1、人们看到海面上那巡回作业的挖泥船、建筑工地上那繁忙热闹的吊车、吊塔、拔地而起的线杠、木塔、宿舍楼,都会对建设中的新开发区赞叹不已。 (错!层次混乱,红色的两个顿号,应该为逗号) 2、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对了!) 3、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 (错了!这是概数!) 4、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又错了,这里的三、四组,就是三、四组,不是概数了,要打顿号!就是这样:“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5、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错!前面那几个顿号,都改逗号,后面那几个顿号,打对了。) 6、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错!) 7、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错!并列定语打顿号) 8、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 (错!动宾短语了)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顿号的八种使用错误 2004年语文《考试说明》对标点的考核要求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作为常用标点符号之一的顿号,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 1.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或者在商标上、包装上、说明书的图片和文字上印上些中文,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1990年全国卷) 2.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1993年上海卷) 3.小河对岸三、四里处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全国卷) 4.我校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楼,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1996年全国卷) 5.今年春节,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 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1997年全国卷) 以上五道高考题都考到了顿号的用法。 我们都知道,顿号是用在并列词语之间的,它所表示的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然而,在实际运用中,顿号的使用却常常出现错误,一些考生在答题中对顿号使用的判断也似是而非。 大致说来,顿号使用的错误有以下八种类型:

一、概数用顿号。如: ①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时,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十七八岁”是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数字之间就不能用顿号。如果用上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显然不符合原意。1993 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19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二、分句之间用顿号。如: ②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实际上三个分句,即“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19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三、联合词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③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使得句子脉络不清,应用逗号以显示层次。上例,“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二者之间都用顿号就显示不出层次的区别,所以应将“淮剧”后的顿

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附标点使用错例辨析)

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附标点使用错例辨析)

延伸阅读 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文笔流畅但标点符号屡犯错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归纳起来,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有以下十二个: 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错误)

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正确) 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错误) 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正确)例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错误)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正确) 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 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

标点符号的用法:顿号

顿号和逗号一样,是表示句中的停顿的,它与逗号的不同点是:只限于用在句中并列成分之间,顿号相当于连词和,即用顿号的地方,一般可以用和字;不过,用和的地方,不一定都可以换成顿号。 什么叫并列成分呢?句中使用的词或比词大的短语、句子等,它们处在同等的地位上,或是同属于被叙述的对象,或是同属于叙述别的事物的,都叫并列成分。 例如: 1.前面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 (小学《语文》第五册《周总理的睡衣》) 2.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广大城乡用的电,部分是从这儿输送去的。 (小学《语文》第八册《参观刘家峡水电站》) 3.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 4.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林海》) 5.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 6.坚持记日记,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和作文能力。 (小学《语文》第六册《基础训练7》) 7.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 例1中剪刀、线团、布头、针线包四种物件并存于笸箩中,是并列关系;作为词,它们在这个句子中的地位也是并列的。所以它们之间使用了顿号,第三个顿号被和字代替。例2的甘肃、青海、陕西,是并列的地理单位,在句子中也是并列关系,所以它们之间使用了顿号。例3中红的、白的、黄的、紫的是并列的几种颜色,中间用了顿号。例4中亲切、舒服,是心理的感觉和体会,是并列关系,所以它们之间使用了顿号。

使用顿号须注意的问题

使用顿号须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紧密的并列词语中间不用顿号 不是所有的并列词语都需要加顿号,例如“东西南北”“兄弟姐妹”“近现代”“云贵川”“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结合紧密,中间没有加顿号,“中、外学者”“国内、外”“孔、孟儒学”“炎、黄联盟”“金、元两代”“魏、晋间人”中间没有停顿,顿号要删去。比较:云贵川(中间无停顿),云南、贵州、四川(中间有停顿)。 二、表示概数的相邻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1)飞机在6 000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 狭窄范围内的地面。(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上例的“八九公里”和“一二十公里”中间没有停顿,不加顿号。 *(2)小伙子凝眸注视着六、七十个红白指示灯和十多个仪表。 *(3)印第安人的语言多种多样,大约多达一千七、八百种。 *(4)他早晨5、6点钟开始工作,13点结束工作。 例(2)(3)的顿号要删去。例(4)的“5、6”改为“五六”。 三、注意区分并列词语的不同层次 不同层次的并列词语要用不同的手段表示,顿号不能同时用于两个层次。例如:*(1)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树则、数学家王寿仁、语言学家张志公、戏剧家焦菊隐、洪深、石羽、书法家刘炳森、文学评论家侯金镜、医学家朱宪彝、顾学勤等…… *(2)他不仅以油画《天安门前》、《小八路》、《母亲》、素描《突围》等主题性创作闻名,也以为小说《林海雪原》作插图为人称道。

*(3)盆地内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铅、锌、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 例(1)的顿号用于两个层次,界限不清。除“戏剧家焦菊隐、洪深、石羽”“医学家朱宪彝、顾学勤”中的顿号保留外,其余的顿号要改为逗号,使两个层次分别用逗号和顿号表示。例(2)也是把顿号用于两个层次,有两种改法:一是把“素描”前的顿号改为逗号,使其余两个顿号处于第二层;二是把前两个顿号去掉,使保留下来的第三个顿号处于第一层,而三个直接相连的书名号处于第二层。例(3)石油和煤炭不是金属,“煤炭”二字后面的顿号可改为“与”或“及”,使连词处于第一层,顿号处于第二层。 四、鉴别用顿号分隔的词语是否并列关系 *(1)评委会用无记名投票选举,选出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105人,其中中央级出版社32家、34人,地方出版社65家、71人。 *(2)联系地址江西南昌市、××××学院、职工宿舍10幢401号。 例(1)两个“家”字后的顿号应删去,因为本句是要说明选出多少优秀编辑,出版社数和优秀编辑数是领属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例(2)地址各段也是领属关系,非并列关系,顿号要删去。在信封上书写时地址各段之间可留空,也可不留空。 五、注意关联词语前面的顿号使用是否适当 用关联词语连接的词语,中间无停顿时不用点号分隔,有停顿时一般用逗号而不用顿号表示。(即关联词语前要吗用逗号,要吗不用标点)例如: (1)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贾祖璋《南州六月荔 枝丹》 (2)必须去一人,你,我,或者小程,都行。(《现代汉语八百词》)

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精)1

初中语文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示例 1、概数用顿号 概数是表示大概的数目,有时拿数词连用来表示,如三五个、七八十人等。因为表示约数,所以概数中间不需要停顿。因此,如果加上顿号,就是错误的。 例析:“三四里”是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的距离数目。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之间不需要停顿,一加上顿号,便成了“三”和“四”的并列,这就不符合表达的原意。 2、缩写的集合词用顿号 一些词语,如父母、中小学生、干群、干警等是一些缩写的表示集合群体意义的词语,它们之间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例析:“指战员”是一个集合词,“指”是指导员,“战”指战士。“指战员”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3、连词前用顿号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这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析:连词“和”连接“共鸣”和“关切”,表示并列,而再加上顿号就多余了,应该删去顿号。 另外,还要注意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如“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甚至”“或者”是连词,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甚至”表示更进一步,删去“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中间的顿号;“或者”表选择,把“或者”前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4、并列谓语、补语用顿号 并列词语或短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析:“学习、进步、工作”和“真实、动人”分别作谓语、补语,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5、分句间用顿号 分句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并列成分之间各自成句,各自表达自己的意义,所以应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示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因此,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6、并列成分不同层次间用顿号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因为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是一个层次,“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又是一个层次。不同曾册间用顿号,造成脉络不清。大的并列层次间应用逗号。 7、分句间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三点原因”之间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不能用分号,应用逗号。 8、单句排比用分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9、无疑问处用问号 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是并没有疑问。这时,就不能用问号。

顿号用法

1. 较长的主语后面,或虽不长但有必要强调的主语后面,或带着语气词的主语后面,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因亏损严重,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柳州铁路工程建筑公司,日前被柳州铁路法院宣告破产。”“升学,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不敢小视的问题。”“她呀,已经毕业好几年了。” 2. 如果宾语较长,特别是当宾语是主谓短语时,动词和宾语之间常用逗号。例如:“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出在联营柜台上。” 3. 全句开头的状语后面,一般要用逗号表示停顿;主语后谓语前的状语,如果较长,需要停顿,后面也用逗号。例如:“八五期间,我市增加了对能源工业的投入,推动了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大型电视系列剧《东周列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加深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4. 称呼语、插入语等特殊成分同句子中一般成分之间,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没事,老王,您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对这种人,毫无疑问,我们只能诉诸法律。”“童年的往事,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永远值得回忆的。” “老王”是称呼语,“毫无疑问”“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插入成分,后面都用了逗号。 5. 句子成分不在通常位置上的时候,这个成分后面一般要用逗号。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挺好看的,他画得。”谓语动词“起来”因放在主语之前,补语“挺好看的”因放在主语和动词之前,所以后面都用了逗号,表示两部分之间有一个停顿。 6. 并列的短语如果较长或者有两层的并列关系,第二层已经用了顿号,第一层就要用逗号,以体现出层次性。例如:“影片散文式的结构,如诗如画的景色,简洁、纯朴的对白,以及那深长的、带着淡淡忧伤的笛声,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7. 表示序次的词语如“首先、第一、其次、最后”等之后,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首先,要加快开发、引进适合本地生产的蔬菜新品种,搞好加工。第二,要搞好产销衔接工作。第三,……” 8.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恒星有各种各样,但全都是发光发热的气球体。”“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9. 关联词语如“所以、可是、然而、否则、那么”等后面所引领的分句如果较长,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民族文化素质中的…文化?,当然包括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书本知识的多少,但是,从实践角度看,这仅仅是

顿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

顿号的正确使用-知识详解 (一)顿号的基本用法 句子内部并列的词语之间需要停顿时,用顿号。示例: 在人类发展史上,产权载体已先后出现了自然物、劳动产品、商品、货币、债券与股票等多种形式。 (二)提示 1. 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不要用顿号分隔。示例:工农兵‖长江中下游‖上下班‖父母亲‖男女青年‖中小学生‖红白喜事‖离退休干部。 2. 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的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示例: 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济南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3. 相邻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示例:两三个‖三五天‖二十七八岁‖六七点钟。 4. 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加顿号。示例:初中一、二年级‖国棉六、七厂‖个月‖退居二、三线‖17、18号楼‖102、103路无轨电车。 5. 并列的引语、并列的书名、并列的括号,中间使用顿号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点顿号。因为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可以避免“满纸黑瓜子(顿号)”。示例: ⑴在这个句子里,“伟大”“光荣”“正确”都是形容词。 ⑵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⑶总复习题中(5)(6)(7)三道题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6. “一”“二”“三”和“甲”“乙”“丙”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顿号。

7. 位置禁则:顿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顿号使用常见差错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如: *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应作: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应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 *他们常常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向消费者直接传达产品信息。(应作:他们常常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适当的方式,向消费者直接传达产品信息。或者:他们常常选择合适的地点,利用合适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式,向消费者直接传达产品信息。) 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如: *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评委会用无记名投票选举,选出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105人,其中中央级出版社32家、34人,地方出版社65家、71人。(中间的两处顿号都应去掉) 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如: *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5年来,此装置先后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物理参数和指标,引起国际核聚变界的广泛关注。(“并”前面的顿号应去掉或改作逗号)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常见10种标点符号错误用法 标点符号是公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忽视的部分。本文归纳了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10种情况:常见错误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错误) 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必读书目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也可以看一些带拼音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正确) 例2: 公安部门要切实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常见错误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3: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年),毕业后成功就业。(错误) 陈某某大学本科四年(2004—2008),毕业后成功就业。(正

确) 例4: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错误) 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年内建成。(正确) 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常见错误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 例5: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错误)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确) 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常见错误四: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 例6: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错误)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责任单位:各镇(街道)](正确)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