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时存在。
30
31
临床表现
1.疼痛:两次高峰—排便时疼痛、间歇期、便 后括约肌挛缩痛。
2.便秘:与疼痛形成恶性循环。 3. 出血:排便时出血,量少。
32
治疗
原则: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 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
1.保持大便通畅 2.局部坐浴: 3.肛管扩张:适于急性肛裂或慢性肛裂不伴乳
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
直肠肛管的解剖生理概要
2
直肠解剖(一)冠状面
3
(二)矢状面
4
(三)毗邻 1、男性直肠毗邻器官
5
2、女性直肠毗邻器官
6
3. 淋巴
(1)上组: 向上:沿直肠上动脉到肠系膜下动脉旁淋巴结。
(最主要的引流途径) 向两侧:直肠下动脉旁—髂内淋巴结。 向下:穿过肛提肌—坐骨肛管间隙—肛管动脉
血栓性外痔 3.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
38
治疗
1.一般治疗:适于无症状的痔。 2.注射疗法:适于I、II度出血性内痔。 3.胶圈套扎疗法:适于I、II、III度内痔,不适于有并
发症(栓塞、感染、溃烂)的内痔。 4.上述疗法失败后采用手术疗法 (1)痔单纯切除术 (2)痔环形切除术 (3) 血栓性外痔剥离 (4)PPH(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吻合
11
12
1
直肠肛管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 动 脉
13
2.静脉
(1)直肠:直肠上静脉丛—直肠上静脉—门静脉 (2)肛管:直肠下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和肛管静
脉—髂内静脉—阴部内静脉—下腔静脉
14
4、神经
(1)齿状线以上: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来自骶前神经丛。使精囊、前列腺
收缩。 副交感神经:来自盆神经。调节直肠功能;支
(1)I度:排便时有出血,出血较多。便后出血停止,无 痔脱出。
(2)II度:常便血,出血量中等。排便时有痔脱出,便 后自行还纳。
(3) III度:偶便血,出血量较少。痔块可在腹压增大 后脱出,不能自行还纳。
(4)IV度:因痔块多纤维化,较少出血。痔块不能还纳 或还纳后又脱出。
37
2.外痔: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 张或血栓形成。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1)脓肿深而广,约60-90ml。 (2)患侧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全身感染
症状明显。 (3)体查:直肠指检患侧深压痛,可有波动
感。
22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1)较少见。位置更深。 (2)全身症状显著(早期即有全身中毒症状),
而局部症状不明显,早期仅为直肠内坠胀。 (3)体查:直肠指检直肠上部的前侧壁外有压痛、
头肥大和前哨痔者。
33
4.手术治疗 (1)肛裂切除术 (2) 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34
35
痔
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病因 1.肛垫下移学说: 2.静脉曲张学说 (1) 解剖因素 (2) 引起静脉回流受阻的诱因
36
分类和临床表现
1.内痔:由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 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
配排尿和阴茎勃起。 (2)齿状线以下:阴部内神经。 感觉纤维异常敏锐。
15
直肠肛管生理功能
直肠排便、吸收和分泌。 肛管排泄粪便。
16
直 肠 肛 管 检 查 常 见 的 体 位
17
肛门检查后时钟定位法(截石位)
18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 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容易形成肛瘘。
病因病理 1.绝大部分由肛腺感染引起,肛窦炎—肛腺—括
约肌间—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2.分类:
19
20
临床表现
1.肛门周围脓肿: (1)最常见,位于肛周皮下。 (2)肛周持续性剧烈跳痛,全身感染症状不明
显。 (3) 体查:肛周皮肤红肿,伴硬结和触痛,
可有波动感,必要时可穿刺确诊。
21
分类]
26
临床表现
1.常有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排脓的病史。 2.症状:瘘外口反复出现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
外口反复愈合。 3.体征:外口呈乳头状突起或肉芽组织的隆起,压之
有少量脓液流出。 直肠指检:内口处轻压痛。 4.特殊检查:肛门镜、美蓝染色、碘油X线造影。
27
治疗
1.瘘管切开术:瘘管通过肛管直肠环上方者, 不可行瘘管切开。
2.肛瘘切除术:适于管道纤维化较重的低位单 纯性肛瘘。
3.挂线疗法:适于高位单纯性肛瘘。
28
29
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经久不 愈的溃疡。
病因病理: 1.机械性损伤:长期便秘、粪便干结。 2.解剖因素 3.急性肛裂:裂口浅、红色、有弹性;慢性肛裂:
裂口深、灰白、硬、边缘纤维化。 4.肛裂“三联征”:“前哨痔”、肛裂、乳头肥
8
(五)直肠黏膜
(1) (2) (3)
肛柱 肛瓣 齿状线
9
肛管
上自齿状线,下至肛门缘。长约3-4cm。
10
直肠肛管肌
1.肛管内括约肌:平滑肌,不随意肌。 2.肛管外括约肌:横纹肌,随意肌。分皮下
部、浅部、深部。 3、肛管直肠环:肛管内括约肌、直肠纵肌下
部、肛管外括约肌深部、耻骨直肠肌共同组成 的肌环。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
旁、阴部内动脉旁—髂内淋巴结。 (2)下组: 向下:经会阴、大腿内侧皮下—腹股沟浅淋巴
结—髂外淋巴结 向两侧:穿过坐骨肛管间隙—沿闭孔动脉
旁———髂内淋巴结
7
(四)直肠肌层
1、内层环肌:在下端增厚成为肛管内括约 肌(受自主神经支配,协助排便) 。
2、外层纵肌:下端与肛提肌、肛管内外括 约肌相连。
隆起、波动。诊断依靠穿刺。
23
治疗
早期切开引流。
24
肛瘘
肛门周围的肉芽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 组成。
病因病理
1.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蔓延或切开而来。 2.外口常假性愈合,又反复破溃。
25
分类
1.按瘘口和瘘管的数目分类 2.按瘘的部位分类 3.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Parks(1976年)
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39
护理
40
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与疾病或手术有关。 2、便秘:与肛裂有关。 3、潜在并发症:尿潴留、肛门失禁、肛门狭
窄、感染等。
41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 2.良好的排便习惯: 3.坚持保健活动 4.保持肛门清洁 5.肛门坐浴:清洁肛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
30
31
临床表现
1.疼痛:两次高峰—排便时疼痛、间歇期、便 后括约肌挛缩痛。
2.便秘:与疼痛形成恶性循环。 3. 出血:排便时出血,量少。
32
治疗
原则: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 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
1.保持大便通畅 2.局部坐浴: 3.肛管扩张:适于急性肛裂或慢性肛裂不伴乳
大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1
直肠肛管的解剖生理概要
2
直肠解剖(一)冠状面
3
(二)矢状面
4
(三)毗邻 1、男性直肠毗邻器官
5
2、女性直肠毗邻器官
6
3. 淋巴
(1)上组: 向上:沿直肠上动脉到肠系膜下动脉旁淋巴结。
(最主要的引流途径) 向两侧:直肠下动脉旁—髂内淋巴结。 向下:穿过肛提肌—坐骨肛管间隙—肛管动脉
血栓性外痔 3.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可同时存在。
38
治疗
1.一般治疗:适于无症状的痔。 2.注射疗法:适于I、II度出血性内痔。 3.胶圈套扎疗法:适于I、II、III度内痔,不适于有并
发症(栓塞、感染、溃烂)的内痔。 4.上述疗法失败后采用手术疗法 (1)痔单纯切除术 (2)痔环形切除术 (3) 血栓性外痔剥离 (4)PPH(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吻合
11
12
1
直肠肛管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 动 脉
13
2.静脉
(1)直肠:直肠上静脉丛—直肠上静脉—门静脉 (2)肛管:直肠下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和肛管静
脉—髂内静脉—阴部内静脉—下腔静脉
14
4、神经
(1)齿状线以上:植物神经。 交感神经:来自骶前神经丛。使精囊、前列腺
收缩。 副交感神经:来自盆神经。调节直肠功能;支
(1)I度:排便时有出血,出血较多。便后出血停止,无 痔脱出。
(2)II度:常便血,出血量中等。排便时有痔脱出,便 后自行还纳。
(3) III度:偶便血,出血量较少。痔块可在腹压增大 后脱出,不能自行还纳。
(4)IV度:因痔块多纤维化,较少出血。痔块不能还纳 或还纳后又脱出。
37
2.外痔:由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 张或血栓形成。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1)脓肿深而广,约60-90ml。 (2)患侧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全身感染
症状明显。 (3)体查:直肠指检患侧深压痛,可有波动
感。
22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1)较少见。位置更深。 (2)全身症状显著(早期即有全身中毒症状),
而局部症状不明显,早期仅为直肠内坠胀。 (3)体查:直肠指检直肠上部的前侧壁外有压痛、
头肥大和前哨痔者。
33
4.手术治疗 (1)肛裂切除术 (2) 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
34
35
痔
最常见的肛肠疾病。 病因 1.肛垫下移学说: 2.静脉曲张学说 (1) 解剖因素 (2) 引起静脉回流受阻的诱因
36
分类和临床表现
1.内痔:由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 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
配排尿和阴茎勃起。 (2)齿状线以下:阴部内神经。 感觉纤维异常敏锐。
15
直肠肛管生理功能
直肠排便、吸收和分泌。 肛管排泄粪便。
16
直 肠 肛 管 检 查 常 见 的 体 位
17
肛门检查后时钟定位法(截石位)
18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 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容易形成肛瘘。
病因病理 1.绝大部分由肛腺感染引起,肛窦炎—肛腺—括
约肌间—直肠肛管周围间隙。 2.分类:
19
20
临床表现
1.肛门周围脓肿: (1)最常见,位于肛周皮下。 (2)肛周持续性剧烈跳痛,全身感染症状不明
显。 (3) 体查:肛周皮肤红肿,伴硬结和触痛,
可有波动感,必要时可穿刺确诊。
21
分类]
26
临床表现
1.常有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排脓的病史。 2.症状:瘘外口反复出现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
外口反复愈合。 3.体征:外口呈乳头状突起或肉芽组织的隆起,压之
有少量脓液流出。 直肠指检:内口处轻压痛。 4.特殊检查:肛门镜、美蓝染色、碘油X线造影。
27
治疗
1.瘘管切开术:瘘管通过肛管直肠环上方者, 不可行瘘管切开。
2.肛瘘切除术:适于管道纤维化较重的低位单 纯性肛瘘。
3.挂线疗法:适于高位单纯性肛瘘。
28
29
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下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经久不 愈的溃疡。
病因病理: 1.机械性损伤:长期便秘、粪便干结。 2.解剖因素 3.急性肛裂:裂口浅、红色、有弹性;慢性肛裂:
裂口深、灰白、硬、边缘纤维化。 4.肛裂“三联征”:“前哨痔”、肛裂、乳头肥
8
(五)直肠黏膜
(1) (2) (3)
肛柱 肛瓣 齿状线
9
肛管
上自齿状线,下至肛门缘。长约3-4cm。
10
直肠肛管肌
1.肛管内括约肌:平滑肌,不随意肌。 2.肛管外括约肌:横纹肌,随意肌。分皮下
部、浅部、深部。 3、肛管直肠环:肛管内括约肌、直肠纵肌下
部、肛管外括约肌深部、耻骨直肠肌共同组成 的肌环。切断可引起大便失禁。
旁、阴部内动脉旁—髂内淋巴结。 (2)下组: 向下:经会阴、大腿内侧皮下—腹股沟浅淋巴
结—髂外淋巴结 向两侧:穿过坐骨肛管间隙—沿闭孔动脉
旁———髂内淋巴结
7
(四)直肠肌层
1、内层环肌:在下端增厚成为肛管内括约 肌(受自主神经支配,协助排便) 。
2、外层纵肌:下端与肛提肌、肛管内外括 约肌相连。
隆起、波动。诊断依靠穿刺。
23
治疗
早期切开引流。
24
肛瘘
肛门周围的肉芽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 组成。
病因病理
1.多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蔓延或切开而来。 2.外口常假性愈合,又反复破溃。
25
分类
1.按瘘口和瘘管的数目分类 2.按瘘的部位分类 3.按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Parks(1976年)
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39
护理
40
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与疾病或手术有关。 2、便秘:与肛裂有关。 3、潜在并发症:尿潴留、肛门失禁、肛门狭
窄、感染等。
41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 2.良好的排便习惯: 3.坚持保健活动 4.保持肛门清洁 5.肛门坐浴:清洁肛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