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第六章人力资本投资.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ed8eb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e.png)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教师资格证说课稿教师资格证说课稿必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9ffc08a6529647d272852f1.png)
(二)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成本包括: 1. 直接成本 2. 受训者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 3. 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职工从事培训活动的 机会成本 收益主要表现为:受训者生产率的提高
(三)在职培训投资的成本及收益安排
1. 一般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分摊方式 由员工承担并享有其收益.员工在接受培训期间接受一种 与较低生产率相对应的较低工资率(低于不接受培训时的 市场工资率),同时在培训以后又获得与较高的生产率相 对应的较高工资率(高于不接受培训情况下所可能获得市 场工资率) 2. 特殊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安排 员工与企业共担,即在培训期间,受训者因接受培训会导 致其生产率比不接受培训时要低,企业既不按员工在接受 培训时的较低生产率来支付工资,也不按员工不接受培训 时的生产率来支付与市场工资率相同的工资率,而是向员 工支付一种位于市场工资率和低生产率工资率之间的工资 率. 在特殊培训完成后,企业向员工提供一种介于培训前和培 训后两种生产率之间的生产率相对应的工资率.
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式
企业培训决策:企业面临着通用培训带来的风险;也 可能从降低培训中收益.对于通用技术培训而言,培 训者在不离开原企业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 生产率;但是被培训者一旦离开企业,培训投资者则 得不到投资收益,而随着人才流入,则会给其他企业 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为通用技术所进行投 入的企业,面临着外部性风险. 企业如何防止外部性的产生: 不让受过培训的人才流失 不提供通用技能培训的投入,或者 通过成本分担的方式,解决通用技能培训投入问题 贝克尔的企业在职培训投入基本原则:谁受益,谁花 钱;共同受益,共同花钱
2.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资本的特性:在现期支出费用或成本,而 其目的是通过增加未来时期的收益或收入, 而在更大程度上补偿这些成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当一个人为教育和 培训在现期支付费用时,那么他必然期望 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 并最终增加其未来收入.
第六章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
![第六章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1cfde14c2e3f5727a5e962c9.png)
3、不同性别 所有的研究几乎都验证了女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男 性的教育收益率,但女性的绝对收入则低于相同教 育程度的男性。(原因) 4、不同部门的教育收益率 多数研究表明私人部门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公共 部门的教育收益率(13:11)。一般的研究也同意 这样的观点,因为私人部门的收入安排是以劳动生 产率为原则的,工资具有竞争性,劳动力市场是开 放的,而公共部门的薪酬安排存在一定的信号作用,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影响。 中国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结论:中国在合营、合 资和外资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单位中,教育年限的 收益率比公有制单位中的高3.37个百分点,而工作 年限的作用低于公有制部门。
第一个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当属美国经济学
家 舒尔茨。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关 于农业生产、产出与供给的思考》(1958)、《教育与经 济增长》(1961)、《人力资本投资》(1961)和《对人 投资的思考》(1962)等几篇重要文章,成为现代人力资 本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此期间,有丹尼森、明赛等经济学家涉入该领域,但 他们大多从具体问题分析入手,缺乏对人力资本理论进 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2、大多数学生都将会是年轻人。 在上大学到来的年收益类似的情况下, 年轻人所获得的总收益现值会比年纪大 的人要高,因为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的 工作年限更长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上大学 的成本上升,大学的入学率会下降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大学毕 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 距扩大,则大学入学率会上升
• 一个人的朋友所做出的教育和职业选择 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密程度,会对这个人 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因 为,一个人在预测自己能否在未来的某 一领域中取得成功时,榜样的出现会有 助于降低这种预测的不确定性。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人力资本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d350b92a1eb91a37f1115c5d.png)
1 保健投资(Health Care)
人力资 本投资 的形式
2 教育投资(Education, Schooling) 3 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 4 人力迁移投资(Mobility, Migration)
5 信息投资(Investment in information)
3、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 (一)人力资本投资净现值法 • 所谓净现值法就是把未来收益与成本按预定的
贴现率进行折现后,比较两者的差额,如果差 额为非负值,那么作为追求终身效用最大化的 决策主体而言,就有继续投资的意愿;如果差 额为负值,则投资中止。
Labor Economic
•
Q= t B1 r) j
≥0
• t Bi
i1 (1 r)i
•
n
•
Cn
j1 (1 r) j
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现值 为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现值
三、人力资本理论溯源
• 威廉·配第:(1623-168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 始人,著有《赋税论》。认为一切财富都是由人的劳 动和自然共同生产出来的,但是,人的素质不同,对 社会财富的贡献也不同,有必要通过资本投资来提高 人口的素质。
人力资本理论简介
• 50年代末期,美国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加 尔布雷斯在《丰裕的社会》中提出, “现代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 重要。”
• 1960年,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的 演讲中提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 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 多。
西奥多•舒尔茨 ( Theodore W. Schultz ) (1902- )
• 魁奈: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构成国家最强大 的因素是人,…人们本身成为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 性因素。”(1758)
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中文)
![劳动经济学复习提纲(中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3a8f5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2.png)
第九章1.人力资本投资也是一种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要考虑到现期的成本和未来的收益流的折现。
如果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了成本,那么对继续教育进行投资就是有吸引力的。
现值= B11+r +B2(1+r)2+B3(1+r)^3+B4(1+r)^4+⋯+BT(1+r)^TR表示利息率(或贴现率),B是年收益流2.人力资本投资包括:(1)实际费用或直接费用。
其中包括学费成本以及在书籍和其他物品上的花费。
(2)放弃的工资报酬。
这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另外一个成本来源,因为一个人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期间通常不能工作,至少是不能全日工作。
(3)心理损失。
这是人力资本投资中需要付出的第三种成本,因为学习常常是比较困难而且比较沉闷的。
3. 年轻人更倾向于人力资本投资,因为他们的机会成本低一些,并且投资收益流的时间也更长些。
4. 为什么女性的年龄-工资报酬剖面曲线相比男性的更为平坦?我们可以用妇女受到的在职培训较少来解释这一现象。
这种人力资本“解释”并没有直接指出:妇女在工作中受到培训较少这种情况是因为雇主导致的还是因雇员导致的,但这两方面的原因理论上都是有可能存在的。
如果雇主预见到女性雇员的工作周期较短,他们就不大远一对她们提供培训。
同理,如果女性雇员预见到自己的工作周期较短,她们也不大愿意寻找那些必须达到较高培训水平才能充分实现生产率的工作。
最后,如果女性雇员预见到雇主会将她们排除于要求进行较高水平的培训或具有较丰富经验的职位之外,那么,她们在这些职位上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就会下降,而这无疑会削弱她们进行此类投机的动机。
人力资本理论一方面推测说妇女在生养孩子方面的“传统”角色会导致她们对教育与培训投资的削减,但它同时又坚决地认为,如果妇女的这一较色出现转变,那么妇女对培训的需求动机将会随之而改变。
(思考:中国自独生子政策以来,对女性的教育投资出现的变化?)5. 在职培训的投资会减少实际的工资报酬,但是如果此人不再接受进一步培训,而且他或她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也不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贬值,那么在他或她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工资报酬会保持不变。
人力资本—企业培训投资决策(劳动经济学课件)
![人力资本—企业培训投资决策(劳动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929e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0.png)
最终收益是企业员工的劳 动生产率得以提高
4
n [VMPBi VMPAi ] 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B:员工培训后的边际产品价值 C :培训总成本(假设一年的时间完成培训) r:企业最佳投资选择收益率
成本分析:应该由谁支付训练的成本?
MRPL 成本
收益
MRPL
T*
时间
更合理的情况应该是 由工人而不是由企业支付 一般训练的成本。
• 假定:完全特殊训练的情况下,工人提高的技能对其他雇主没有意义。
工资
MRPL
W1
W4
个人成本
W* 企业成本
企业收益 个人收益
VMP4 VMP*
T* 特殊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W2=VMP2 W3=VMP3 W1=VMP1
时间
训练期间,企业对工人的支付超过MRPL, 因而成为特殊训练的成本。但在T*后对工人 的支付少于MRPL因而弥补了那些成本。
• 如果工人可自由改换工作,则很可能存在着 有的工人会在T*之后即接受训练之后突然离 开,而在别的情况一样的企业中获得工资W1 。这种情况下,对工人没有任何损害,因为 他没有给特殊训练投任何成本;而企业则要 受到损失,它将负担特殊训练成本而得不到 任何收益。如何解决该问题?
h1
h2
1、 对企业而言,企业内员工绩效和劳 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进而使企业能 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2、对受训者而言,最明显的收益就是 可以增加其劳动收入和有关的福利 待遇,提高选择职业的能力。
h2
边 际 劳 动 产 品
VMP2 (培训后) VMP* (未培训) VMP1(培训中)
培训对边际产品曲线的影响
方法1:与工人订立长期劳动合同 方法2:企业给受过充分训练的工 人提高在T*之后的工资,从而激励 工人减少辞职。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人力资本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6f39fe616edb6f1aff001f7b.png)
(1)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
总的来说,人力资本投资中可能会产生的成本会有三部分: 一是实际投入的成本或直接费用。 二是机会成本或间接费用。 三是心理成本。
(2)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最主要的表现是在未来能够获得 到更高水平的工资性报酬,这是一种经济收益或货币收益。但 是人力资本投资同样可能会带来相应的心理收益。
人力资本投资
内容简介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及其理论模型 第二节 教育投资 第三节 在职培训投资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
本章学习要点
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模型 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决策 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投资决策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模型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正 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投资以及年龄收入剖面曲线等都进行了分析,提 出了估算人力资本投资的若干方法,并且运用统计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 此外他还将在职培训划分为一般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
明塞尔的人力资本思想
①借鉴斯密的“补偿原理”,首先建立了人力投资收 益率模型。
“三个杰出人物”:亚当·斯密、H.冯·杜能和欧文·费 雪,论证了人力资本的思想
威廉·配第:1676年提出人力资本的思想 马克思:比较全面地论及了人力资本问题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
贝克尔、明塞尔: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一,经济增长和发展取决于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 面的投资。
t
Ci
i 1 (1 r )i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571ff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9.png)
• 不让受过培训的人才流失
• 不供给通用技能培训的投入,或者
• 通过本钱分担的方式,解决通用技能培训投入问题
• 贝克尔的企业在职培训投入根本原则:谁受益,谁花 钱;共同受益,共同花钱
〔二〕在职培训的本钱与收益
本钱包括: 1. 直接本钱 2. 受训者参与培训的时机本钱 3. 利用机器或有阅历的职工从事培训活动的 时机本钱
〔四〕在职培训对企业及员工行为 的影响
1.在培训完毕之后,企业必定会通过各种人 力资源治理实践来尽力降低受过特殊培训 的员工的流淌率或辞职率。
2.特殊培训是使企业将劳动力从可变投入要 素变成半固定生产要素的重要缘由之一
3.就市场状况来Βιβλιοθήκη ,承受正规教育数量越多, 越有可能承受更多的在职培训.
4.在职培训投资与人的生命周期有肯定联系, 随着年龄增加而削减。
• 贴现公式:Bn / (1+r) n = B0 • 当以下公式成立,进展人力资本投资才值
得: • B1 / (1+r) 1 +B2 / (1+r) 2+B3 / (1+r) 3+ …
Bn / (1+r) n > C
2.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 现值法,首先规定利率或贴现率r的值,然 后比较等式两端的数值是否能够使公式成 立。
2. 2. 特殊培训的本钱和收益安排 3. 员工与企业共担,即在培训期间,受训者因承受培训
会导致其生产率比不承受培训时要低,企业既不按员工在 承受培训时的较低生产率来支付工资,也不按员工不承受 培训时的生产率来支付与市场工资率一样的工资率,而是 向员工支付一种位于市场工资率和低生产率工资率之间的 工资率。 4. 在特殊培训完成后,企业向员工供给一种介于培训前 和培训后两种生产率之间的生产率相对应的工资率。
第6章人力资本投资
![第6章人力资本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3ef7656bbed5b9f3f80f1c5d.png)
3、成本与收益的模型分析
教育程度不同人的收入流
• 收入流A反映了未上大学的终生收入流,也就是代表 18岁高中毕业后不去上大学,立即工作;收入流B反 映了18岁上大学的人到65岁退休的终生收入流。
• 结论:
其他条件不变,上大学的总成本降低,对上大 学的需求将增加。反之,总成本上升,对大学 教育的需求下降。
3、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简史
•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背景 发达国家: 总产出增长率>(资本积累率+劳动率增长率) 德国和日本: 在实物资本饱受战争破坏的情况下迅速崛起 部分发展中国家:
以资本积累为导向的工业化战略未取得预期的成效 上述的背景所包含的共同问题: 在物质资本之外,究竟是何者对经济的增长做
(1
= Bi
r)i
jn求1 (1出Cnr)人j 力资本投资的内部收益率r,
将内部收益率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加以比较。
(其他投资的收益率往往用个人时间内生偏好率,如银行利率)
投资决策原则:如果r>s,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就是有利可 图的。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 (用内部收益率法计算)
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劳动力供给问题,尤其是妇女劳动力供给的 行为。他首先把劳动供给理论归入家庭决策,证明了对妇女而言, 工资增长的替代效应(用劳动代替闲暇)大于收入效应(收入增 加-增加闲暇-减少劳动),因此,妇女参工率提高。
工资差别与工作转换之间的关系。男性与女性工资差别不是由于 性别歧视,而是由于妇女在生育期间工作中断,由工作经验积累 减少而引起的人力资本增加慢于男性。工资增加率与工作转换率 反方向变动。
益 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 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 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同时也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
劳动经济学研究中的人力资本理论
![劳动经济学研究中的人力资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61e9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a.png)
劳动经济学研究中的人力资本理论引言: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劳动者在市场中的行为决策。
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人力资本理论被广泛讨论和应用。
本文将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理论基础、核心观点和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实际应用。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劳动者的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等被视为是一种资本投资,可以增加其劳动力的产出和价值。
该理论的重要基础是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和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的研究成果。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育程度和培训经历较高的劳动者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经济地位。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人力资本是一种投资:人力资本是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
类似于企业投资于设备和技术改进来提高生产力,劳动者投资于提高自身技能和知识来增加自身的生产力。
2. 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与其他投资一样,投资于人力资本也存在回报率。
经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投资回报。
3. 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教育和培训在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劳动者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4. 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通过不断积累人力资本可以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和就业机会。
这种积累效应不仅对个体的经济地位有促进作用,也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人力资本理论的实际应用人力资本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
政府和企业通过投资于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1. 政府的角色: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中起着重要作用。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654db176eeaeaad1f330ff.png)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流动与人力资本投资](https://img.taocdn.com/s3/m/941c4e3743323968011c92f4.png)
劳动经济学作业劳动力流动费用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摘要: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对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便是劳动力流动了,劳动力的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切入,着力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的作用。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领域中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本,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进行投资形成的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就是指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而对其进行的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有: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健康保健以及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动费用本身并不能直接形成或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但通过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在宏观上,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调整人力资本分布的稀缺程度;在微观上,可以使人力资本实现最有效率和最获利的使用。
所以,它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
理论研究综述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人力资本是指人力资源的质的方面,即技能、知识和能影响个人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的其他特征。
教育支出、健康支出和为获得更好工作机会而进行的内部迁移都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但是,由于人力资本衡量的困难,舒尔茨本人和之后的有关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更多地分析教育,甚至把教育当作人力资本的代名词用于相关研究中。
“人力资本投资”被更多地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只有很少的研究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分析迁移流动行为。
最著名的是斯加斯塔,将迁移置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框架下,分析了迁移的成本和收益。
他认为迁移是一种能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力的投资,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得到收益,同时迁移也是需要资源的,即需要付出成本。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b61d1b48d7c1c709a1454a.png)
《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时间、个人收入和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
(2)效用最大化。
由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研究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劳动经济学(第六版)第六章人力资本
![劳动经济学(第六版)第六章人力资本](https://img.taocdn.com/s3/m/36a380a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f.png)
(1)教育成本的计算
①舒尔茨的计算方法:舒尔茨假定14岁以下的学生不存在因为上 学而放弃收入的问题。假定这些学生全部进入劳动力市场, 并全都进入工业部门,而且亦不存在因劳动力过多而引起工 资率下降的问题。计算分为三步进行。
②费希洛的计算方法:费希洛认为,舒尔茨的假定是不充分的, 即不能假定全部中学生都到工业中去就业,还必须假定其中 一部分人可能到农村就业,特别是农村来的学生。同时,学 生就业的年龄可能更低,比如在10岁时就参加劳动,亦即从 这时起就因上学而放弃收入。计算分四步进行。
劳动经济学
7
6.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6.1.2 人力资本的含义
1)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
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表 现为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具有的一定健 康体魄、操作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
劳动经济学
8
6.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6.1.2 人力资本的含义
长期性投资或投资产物,能带来
通常使用净现值法和投资回报率分析人员流动的 投资收益。由于净现值法在前面已有介绍,这 里仅介绍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其公式如下:
B Bi Be C
劳动经济学
24
6.4 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及中国人 力资本投资评价
6.4.1 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
1)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2)教育投资应该实行国家、社会和个人三结合模式 3)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
劳动经济学
20
6.3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与收益核算
6.3.1 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3)教育成本与收益的计算
(2)教育的成本——收益率
一般说来,受教育年限越长,教育投资越多,人们的收入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核算及投资方式(劳动经济学课件)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核算及投资方式(劳动经济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40df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1.png)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存在
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
(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
➢ 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
➢
人力资本是属于人的一部分。
➢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资本
➢ 人力资本同其它一切资本一样,都要
获得报酬。
加里·贝克尔建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均
(1 + )
1+
=
1+
=1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现值
1
2
3
= 1 +
+
+
…
2
3
(1 + ) (1 + )
(1 + )
1+
=
1+
=1
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现值
如果差额为非负值,那么作为追
求效果最大化并抱有终身观点的
决策主体而言,就有激励投资的
意愿。
➢ 4. 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
➢ 5.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 6. 强化工作匹配的意愿
迁移的方向
➢ 向工资报酬机会较好的地区。
➢ 向工资报酬最高的地区。
➢ 向有更多工作机会的新地区。
年龄特征
影响迁移
的因素
受教育程度
指的是通过对医疗、卫生、
营养、保健等项服务进行投资来
恢复维持或改善提高人的健康水
平,进而提高人的生产能力。
衡模型。
(1)通过年龄——收入曲线。
(2)失业率一般和技术水平有负相关的关系。
(3)年轻人比年老人更频繁的变换工作,也更
00164 劳动经济学
![00164 劳动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21016f83d15abe23482f4dd8.png)
高纲1245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0164劳动经济学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第一章导论【考核要求】一、劳动经济学的产生识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欧洲中世纪的劳动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领会:劳动经济学各学派的主要观点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地位识记: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在管理科学中的基础地位领会:劳动经济学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关系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中的“稀缺性”三、劳动经济学的体系与研究方法识记:劳动经济学体系所含内容研究劳动经济学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四、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识记:新古典学派的劳动经济理论的发展阶段制度学派的劳动经济理论的发展阶段领会:劳动经济学的若干前沿问题我国目前较为的劳动经济问题第二章劳动力供给【考核要求】一、劳动力供给概述识记:现代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的含义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劳动力供给的类型领会:劳动力资源的含义劳动参与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形式及其影响供给的因素二、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模式识记:劳动时间分配的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个人劳动供给曲线领会:效用的特点应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个人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三、家庭劳动力供给识记:家庭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的含义领会:影响家庭劳动参与率变化的因素经济周期变动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第三章劳动力需求【考核要求】一、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识记:劳动力需求的含义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的含义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的含义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领会: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二、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识记: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原则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原则劳动力边际收益劳动力边际成本领会:固定技术系数条件下劳动需求的决定要素价格可变情况下的劳动需求决定三、劳动力市场均衡领会: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第四章劳动力市场【考核要求】一、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理论识记: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类型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含义领会: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二、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识记:职业的含义劳动交易的内容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原则领会: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机制三、政府行为与劳动力市场识记:国际劳工组织和我国有关最低工资的规定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制度建设应考虑的因素领会: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最低工资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第五章劳动力流动【考核要求】一、劳动力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模型识记: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劳动力流动的条件劳动力流动的一般规律领会:劳动力流动理论的主要模型和内容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与决定因素识记:劳动力流动的类型领会: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与其他因素三、劳动力的区域流动国际间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现状与趋势领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弊和影响应用:评价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流失第六章人力资本投资【考核要求】识记:人力资本的定义物质资本的定义人口质量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二、人力资本投资的渠道识记: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人力资本投资的核算方法四、人力资本投资的比较分析识记:教育成本教育收益在职培训的定义领会: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应用:教育成本与收益的计算(舒尔茨)五、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识记:人力资本理论的政策意义第七章劳动工资与福利【考核要求】一、主要工资理论的内容识记:早期工资理论的主要观点领会: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应用:马歇尔的均衡工资理论二、工资与工资形式识记:狭义的工资广义的工资领会:工资与奖金、福利、津贴、补贴的不同三、工资水平识记:工资水平的衡量标准领会: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四、工资差别识记: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别年龄之间的工资差别领会:产业工资差别职业间工资差别五、最低工资识记:最低工资的含义领会:最低工资标准的测量方法六、职业福利识记:职业福利的含义职业福利的作用职业福利的类型领会:职业福利的特征应用:实施职业福利的原则第八章工会【考核要求】一、工会的含义与功能识记;工会的含义工会的功能领会:工会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二、工会结构和类型识记:工会的结构领会:工会的分类三、集体谈判的主要内容识记:集体谈判的定义集体谈判的程序集体谈判的种类领会:集体谈判的特点与功能集体谈判的结构四、中国工会识记:中国工会的性质中国工会的主要职能中国工会会员的募集方式中国工会机构的设置领会:新时期中国工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应用:中国工会的创新第九章劳动保障【考核要求】一、劳动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识记:社会保障的含义社会保障的特点我国的劳动保险项目领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医疗保险的特点失业保险的特点应用:劳动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二、劳动保护的主要措施识记:劳动保护的含义领会:劳动保护的意义应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检查三、我国劳动保障制度识记:我国劳动保障改革的基本思路领会:政府在劳动保障制度中的作用第十章劳动就业【考核要求】一、就业理论的内容识记:劳动就业的概念充分就业的概念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内容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的内容领会:不同就业理论的共性和特征二、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识记:影响劳动就业的主要因素领会:人口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经济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应用:劳动制度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三、我国城镇就业制度识记:就业制度的含义领会:我国城镇就业制度的改革第十一章失业【考核要求】一、失业的类型与原因识记:失业的概念失业的主要类型领会:各种失业的具体原因应用: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二、失业的衡量及社会承受力识记:失业率隐性失业的主要测量方法领会:失业的影响决定失业的社会承受力的因素应用:失业的衡量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识记:工资膨胀率自然失业率的概念菲利普斯曲线领会:造成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关系四、降低失业率的政策识记: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领会: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失业治理的良策中国失业者的结构分析我国的失业的原因分析应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第十二章劳动管理【考核要求】一、政府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劳动力市场的经验识记:西方国家人力政策的目标和具体做法领会:西方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调节干预的主要内容应用:我国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我国劳动管理体制的改革二、劳动法规的主要内容识记:劳动法的概念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我国劳动就业管理制度领会:劳动合同的原则我国劳动争议的新特征应用:处理劳动争议的方法附录题型举例一、单选题:1、劳动力需求弹性包括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和劳动力()A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B供给的自身弹性C 供给的交叉弹性D 供给单位弹性2、甲雇员的闲暇偏好大于乙雇员的闲暇偏好,则两者的等效用曲线的斜率关系为()A 甲大于乙B 甲小于乙C 两者相等D 无法判断二、多选题1、按照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对资本的认识,资本从形态上可以划分为()A物质资本B人力资本C金融资本D技术资本 E 社会资本2、工资形式包括()A 基本工资B 奖金C 津贴D 补贴E 计件工资三、辨析题1、市场劳动供给曲线是将一个市场中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相加。
劳动经济学(全) 第六章 人力资本
![劳动经济学(全) 第六章 人力资本](https://img.taocdn.com/s3/m/eda0a4840b1c59eef9c7b470.png)
C 人力资本培 训投资决策
人力资整源理管课理件专业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一、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经过长期性
投资形成的体现于劳动者个人或者团队
身上的由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
构成的资本。
——能力和技能的独特组合
劳动经济学
3
整理课件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一、人力资本
长期性投资或投资产物,能带来
2. 间接成本(opportunity cost)
受训者花费时间来接受培训;利用有经验的 员工从事培训活动带来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劳动经济学
22
人力资整源理管课理件专业
专题二:培训投资
(二)培训投资的收益
总劳动力成本:
T
C
1
TC 1
2
r
边际产品价值:
V
M
P1
VM 1
P2 r
在职培训的间接计算方法: 1. 模型法 2. 净现值法 3. 经验公式法
经济收入的生产能力
体现于劳动者个人或团体身上 的,在劳动过程中表现
个体/群体(整合)
劳动经济学
4
整理课件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二、人力资本与相关概念
劳动经济学
5
整理课件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三、人力资本的特征
劳动经济学
6
整理课件
第一节 人力资本概述
四、人力资本的类型
按照人力资本的差异性分类
同质型人力资本、异质型人力资本
时期可以挣到20 000元,收入的现值为:
20000 PV0 20000 1r
他也可以选择在1时期上学,支付5 000元的费用,在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如何增加你的 人力资本?
1 保健投资(Health Care) 2 3 4 5 教育投资(Education, Schooling) 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 人力迁移投资(Mobility, Migration)
人力资 本投资 的形式
• 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质资本,它是体现在劳 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的能力, 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 识、技能、健康、经验等状况。
为什么会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
• 劳动力供给理论假设的简化——同质劳 动力 • 人力资本—异质劳动力
2、人力资本的特征
•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不同点:
加里•贝克尔
Gary. Becker
• 1930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 波茨维尔。 • 1951年,贝克尔在普林斯大学获经 济学学士学位,1953年在芝加哥大 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55年获芝 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 1967年荣获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的克 拉克奖 • 1992年,贝克尔把经济理论扩展到 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获得巨大成就 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 • 代表作:《歧视经济学》(1957, 1971),《生育力的经济分析》 (1960),《人力资本》(1964, 1975),《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1976),《家庭论》(1981)。
如何获得人力资本:人生不同阶段的人 力资本投资
人生各阶段
出生前后-学龄前的早期儿童 时代
投资侧重点
营养、胎教 家庭教育
投资主 体也在 变化
青少年时期以及刚刚成年阶段 学校教育 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 在职培训 成人教育 培训 干中学
人力资本投资的计量困难
• 孩子小时学钢琴是投资还是消费?
• 对“经济之谜”的一些解释: • 贝克尔指出,劳动并不能用人时衡量,因为 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并非同质的,较高质量的 劳动力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而较高质量劳动力需要教育和培训,这种投入 也就成为真正的投资。 • 丹尼森的研究表明,在1929年-1957年期间, 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五分之一是来自教育,由 于工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使劳动力的平均质量 提高0.97个百分点,对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率的 贡献为0.67个百分点,占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的 23%。
信息投资(Investment in information)
3、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 • 1. 不完全依赖于物质生产过程 • 2、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连续性与可调整性 • 3、人力资本形成的时间过程一般要比物质资本 更长 • 4、流动性差和抵押性差 • 5、独特的折旧方式 • 6、投资与消费边界模糊 • 7、包含某些无法直接用货币来加以计量的成分
• (1)是一种无形资本,与人体不可分离;
• (2)是活的资本,具有生命周期性和特定的时效性;
• (3)只可租用,不可转让和买卖; • (4)边际收益不一定递减,还可能递增; • (5)具有累积性; • (6)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 1、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 •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之谜 • ——传统以资本决定的增长理论产生了一系列难解的 “经济之谜”: • 索洛在1956年发表了《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 提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劳动力的增长和资本的 增长。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产出增长要大于劳动和 资本两种投入增长。产出增长与投入增长之差,就是 著名的索洛的“残值”。 • “库兹涅茨之谜”:美国在经济增长同时,净资本形 成却在减少,即更多的产出是用较少的资本生产出来 的。
• 1958 年 , 雅 各 布 · 明塞尔发表了题为 《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论 文,首次创立了个人的收入与其接受培 训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
人力资本理论简介
• 50 年代末期,美国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加 尔布雷斯在《丰裕的社会》中提出, “现代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 重要。” • 1960 年,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的 演讲中提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 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 多。
Labor Economic
•
Q= Bi i - i 1 (1 r)
Bi i i 1 (1 r)
t
t
Cn ≥0 j j 1 (1 r )
n
• • n • Cn j (1 r ) j 1
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现值
为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现值
三、人力资本理论溯源
• 威廉·配第:(1623-168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 始人,著有《赋税论》。认为一切财富都是由人的劳 动和自然共同生产出来的,但是,人的素质不同,对 社会财富的贡献也不同,有必要通过资本投资来提高 人口的素质。 • 魁奈: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构成国家最强大 的因素是人,„人们本身成为自己财富的第一个创造 性因素。”(1758) • 亚当·斯密:最早在《国富论》提出这个概念,他认 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者的技能影响个人收入。
第6章
人力资本投资
讲授:甘春华
什么是人力资本?
• 战争、灾害以后剩下的是什么?
• 什么财富是外界不能夺走的?
• 为什么年轻不怕输?
本章主要内容
• 基本概念与理论模型 • 教育投资的分析 • 在职培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劳动力流动
第6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一节 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概念
一、人力资本的涵义与特征
• 1、人力资本的涵义:
西奥多•舒尔茨 ( Theodore W. Schultz ) (1902- )
• 1902年4•月生于美国南达 科他州阿灵顿。 • 1930年,他在威斯康星大 学获博士学位,而后到阿 华州立学院任教,从1934 年起任该院经济、社会学 系主任。1943年后舒尔茨 到芝加哥大学任教,曾任 该大学经济系主任职务。 1979年因研究发展中国家 农业经济成就卓著而分享 诺贝尔经济学奖
• 大学生在校打网球(需付费)是投资还 是消费?
4、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
• (一)人力资本投资净现值法 • 所谓净现值法就是把未来收益与成本按预定的 贴现率进行折现后,比较两者的差额,如果差 额为非负值,那么作为追求终身效用最大化的 决策主体而言,就有继续投资的意愿;如果差 额为负值,则投资中止。
• 萨伊: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1803法国)。 强调人才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家,他们具有特 殊的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 H·冯·杜能:德国经济学家。认为把资本的 概念用于人,不会降低人的价值。
四、人力资本理论简介
•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 家雅各布· 明塞尔在1957年提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