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⒈介绍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移动设备之间互相通信的技术。
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无线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包括移动方式通信、移动互联网通信等。
⒉移动通信网络结构⑴移动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方式、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等,它们通过无线信号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
⑵基站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负责无线信号的接收和转发。
基站通常由基站控制器和基站收发器组成。
⑶核心网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网络的控制中心,它实现了用户数据的交换和路由。
核心网包括移动交换中心、数据中心等组件。
⒊移动通信网络技术⑴ 2G网络2G网络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采用数字信号进行通信。
2G网络提供了语音通信和短信服务,并支持低速数据传输。
⑵ 3G网络3G网络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服务。
3G网络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和功能,如视频通话、高速上网等。
⑶ 4G网络4G网络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
4G网络支持高清视频流媒体、实时游戏等应用。
⑷ 5G网络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具备超高速数据传输、大规模物联网连接和超低延迟等特点。
5G网络将推动移动通信进入新的时代。
⒋移动通信协议⑴ GSM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缩写,是2G网络的基本协议。
它采用TDMA技术进行时分复用,实现了语音通信和短信服务。
⑵ CDMACDMA是码分多址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
它将不同的信号通过独特的编码方式进行区分,实现了信号的同时传输。
⑶ LTELTE是长期演进技术,是4G网络的基本协议。
它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服务,并具备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信号覆盖。
⑷ 5G NR5G NR是5G网络的新无线接口技术,采用了更高的频段和更大的带宽,实现了超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更低的延迟。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通信法:指规范和管理通信行业的法律法规,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和合法运营。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2007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第1章 概论1. 什么叫移动通信?2. 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3.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
4. 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哪几种类型?5. 移动通信包括哪些基本技术? 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第2章 调制解调技术1. 移动通信信道有哪些基本特征?2. 什么是信道?根据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各种因数的影响而变化的快慢,信道由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属于哪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有哪些基本特征?3. 调制解调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 调制的目的、调制的主要功能和调制技术的分类第3章 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与分集接收1. 简述移动通信信道存在的3类损耗和4种效应。
2. 简述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的方式和特点。
哪种电波的传播可按自由空间传播来考虑。
3. 自由空间电波的传播损耗4. 电波在大气中传播产生折射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有利于电波的传播,什么情况下不利于电波的传播?5. 什么是菲涅尔余隙?6. 什么是信号局部中值?(在局部时间中,信号电平大于或者小于他的时间各为百分之五)7. 多径衰落服从什么分布?(瑞利分布)8. 什么是衰落、快衰落和慢衰落? 慢衰落服从什么分布?(对数正态分布)。
多径衰落服从什么分布?9. 什么是多径时散?时延扩展的大小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在一串接收脉冲中,最大传输时延和最小传输时延的差值,记为 △。
△表示多径时散散布的程度。
△的大小与时延扩展的关系。
时延扩展的影响的两大主要影响。
10.什么是相关带宽?相关带宽的表达式。
由于相关带宽的存在对输入信号带宽的要求。
11.工程上相关带宽的估算公式。
12.地形的分类与定义。
实际地形从电波传播的角度考虑,可分为哪两大类?)(201)(20144.32)]([z fs MH gf km gd dB L ++=13.天线的有效高度14.各种地形地物的传播损耗15.分集接收。
分集接收的两重含义。
分集接收的必要条件。
分集接收的充分条件。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移动通信复习资料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环境下进行通信的技术和方法。
它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并且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回顾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发展历程,并对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信道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与传统有线通信不同,具有移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移动通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的技术和方法,包括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卫星通信等。
移动通信网络是为了实现移动通信而构建的网络,包括了蜂窝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等。
3. 移动通信的技术移动通信的技术包括了信号调制、多路复用、无线接入技术等。
其中,信号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格式,常见的信号调制方式有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等。
多路复用是将多条通信信号合并在一起通过一个信道传输,以提高信道利用率。
无线接入技术是指移动设备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了蜂窝网络、Wi-Fi、蓝牙等技术。
4.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早期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模拟通信技术,如1G(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通信技术逐渐成熟,2G、3G、4G等数字通信系统相继出现。
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密度,将为移动通信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性。
5. 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将更趋于智能化、跨界融合。
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将不仅仅是简单的通信工具,而是具有智能感知、自主决策能力的网络。
同时,移动通信将与其他行业相结合,为医疗、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6. 结论移动通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题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题第一章:移动通信技术概述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1.2.1 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 1.2.2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1.3 移动通信技术的分类和特点1.3.1 移动通信技术的分类1.3.2 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第二章:无线信道特性和调制技术2.1 无线信道特性2.1.1 多径传播和多径干扰2.1.2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2.1.3 阴影衰落和快衰落2.2 调制技术2.2.1 数字调制技术2.2.2 模拟调制技术2.2.3 调制方式的选择第三章:蜂窝网络与网络架构3.1 蜂窝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2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3.2.1 GSM网络架构3.2.2 UMTS网络架构3.2.3 LTE网络架构第四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4.1 多址技术4.1.1 FDMA4.1.2 TDMA4.1.3 CDMA4.2 频谱的分配与管理4.2.1 频率重用原则4.2.2 频率规划4.3 扩频技术4.3.1 DS-CDMA4.3.2 CDMA20004.3.3 WCDMA第五章: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与隐私保护5.1 通信系统的安全需求5.1.1 机密性5.1.2 完整性5.1.3 可用性5.2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5.2.1 身份认证与鉴别5.2.2 数据加密与解密5.2.3 密钥管理第六章: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6.1 无线信道容量的计算6.1.1 理论容量计算6.1.2 实际容量计算6.2 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6.2.1 信噪比的计算与分析6.2.2 误码率与比特错误率的计算6.3 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策略6.3.1 增强覆盖与容量6.3.2 减少干扰与噪声附件:1、移动通信技术复习题答案(附件1)2、移动通信技术相关参考资料(附件2)法律名词及注释:1、频率重用原则:一种在蜂窝网络中,为多个小区分配不同频率的原则,以增加系统容量并减少干扰。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篇: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3G的主要目标:全球同一频段、统一标准、无缝隙覆盖、全球漫游;提供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便于过渡、演进;高服务质量;高频谱利用率;低电磁辐射CDMA手机。
2.构成BTS与MS与之间的信号传输采用Um无线接口,BSC与B TS之间采用Abis有线接口,BSC与MSC之间采用A有线接口。
3.移动通信的蜂窝小区采用六边形形状最好。
功耗小,但操作仍不方便。
2.移动通信为什么要采用多址技术?常见的多址技术有哪几种?答: 对于移动通信系统而言,由于用户数和通信业务量激增,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频率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
由于多址方式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容量,所以一个移动通信系统选用什么类型的多址技术直接关系到4.调制码片速率是3.84 Mc/s5.码片速率:通过编码形成比特数据流,第二次交织后就是物理信道影射,经过物理信道映射后的数据还要进行数据调制形成符号,扩频调制后的速率就是码片速率。
6.GSM调制方式:一般是GMSK,后也有用EDGE。
二、填空题1.GSM900系统采用频分双工通信方式,手机发射频率(上行)为 890-915MHz ,接收频率(下行)为 935-960MHz,各占25 MHz,每一个载频的间隔为0.2 MHz,共分124个载频,双工收发间隔为45 MHz。
2.GSM: 第二代主流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码分多址WCDMA: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NSS:移动交换子系统BTS:基站无线收发信台BSC:基站控制器OSS:操作维护子系统 BSS:基站分系统MSC:移动交换中心3.半波振子长度(f=900MHz)4.扩频通信原理:在发端输入的信息先调制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扩频码序列去调制数字信号以展宽信号的频谱,展宽后的信号再调制到射频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收到的宽带射频信号,变频至中频,然后由本地产生的与发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相关解扩,再经信息解调,恢复成原始信息输出。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题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题第一点: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输信号的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通信。
自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出现以来,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经历了多次迭代,不断完善和发展。
1G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其通信质量和安全性较低,同时受到干扰和信号覆盖的限制。
2G则引入了数字技术,提高了通信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为短信等数据业务打下了基础。
3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始支持宽带数据传输,使得视频通话和高速互联网接入成为可能。
4G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使得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当前,5G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广,其峰值下载速率可达数十Gbps,几乎相当于光纤的传输速率。
5G技术不仅能够支持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还能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
第二点: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挑战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在智能交通领域,移动通信技术可以用于车辆与路边的通信,实现智能导航和自动驾驶;在医疗领域,移动通信技术可以用于远程诊断和远程手术,使得医疗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在工业领域,移动通信技术可以用于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扩展,如何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移动通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解决。
此外,随着5G技术的推广,如何实现不同网络和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总的来说,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们需要在享受移动通信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和解决其带来的问题,推动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
第三点:移动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中。
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1、移动通信的定义在通信中单方或双方均处于移动状态。
2、5W的含义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和另一个人、进行任何方式便利通信的个人通信。
3、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移动通信的区分4有效性、牢靠性、平安性的含义有效性:占用完可能少的信道资源传送尽可能多的信源信息牢靠性:在传输中,反抗各类客观、自然干扰的力量平安性:在传输中的平安保密性能5、数字移动通信消息收发组成、特点及其作用。
信源是消息发送源信宿是信息的归宿,通过移动台对信源消息的再现信源编码将信源送出的模拟信号取样、量化、编码,并对编码后的信号去掉冗余信息信道编码提高通信的牢靠性数字调制将传送信息的基带信号搬移至相应频段上进行传输,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的有效性和牢靠性。
6、移动信道的4中效应含义及如何克服多径衰落现象由于接收者所处地理环境的简单性、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不仅有直射波的主径信号,还有从不同建筑物反射过来以及绕射过来的多条不同路径信号。
而且它们到达时的信号强度,到达时间以及到达时的载波相位都是不一样的。
所接收到的信号是上述各路径信号的矢量和,也就是说各径之间可能产生自干扰多普勒效应它是由于接收用户处于高速移动中比如车载通信时传播频率的集中而引起的,其集中程度与用户运动速度成正比。
这一现象只产生在高速(≥70km∕h)车载通信时阴影效应:移动台在运动的状况下,由于大型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对电波的传输路径的阻挡而在传播接收区域上形成半盲区,从而形成电磁场阴影,这种随移动台位置的不断变化而引起的接收点场强中值的起伏变化。
增大基站放射功率远近效应:移动通信处于移动状态、离基站近的移动台抑制远的移动台。
功率掌握方式7、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的作用信源编码的作用是将信源送出的模拟信号取样、量化、编码,并对编码后的信号去掉冗余消息,以达到压缩信源信息率,境地信号的传输率、缩小信号带宽,从而提高通信的有效性作用。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1.移动通信主要使用VHF和UHF频段的主要原因有哪三点?P5(1)VHF/UHF频段较适合移动通信。
(2)天线较短,便于携带和移动。
(3)抗干扰能力强。
2.移动通信系统中150MHz频段、450MHz频段、900MHz频段和1800MHz频段的异频双工信道的收发频差为多少?15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5.7MHz,45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10MHz,90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45MHz,1800MHz的收发频率间隔为95MHz。
4.移动通信按用户的通话状态和频率使用方法可分为哪三种工作方式?分为单工制,半双工制和全双工制。
5.移动通信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具有哪七个特点?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移动通信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电波传播条件恶劣。
(2)具有多普勒效应。
(3)干扰严重。
(4)接收设备应具有很大的动态围。
(5)需要采用位置登记、越区切换等移动性管理技术。
(6)综合了各种技术。
移动通信综合了交换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输技术等各种技术。
(7)对设备要求苛刻。
移动用户常在野外,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对其设备(尤其专网设备)要求相对苛刻。
6.常用的多址技术有哪四种?P6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7.什么是均衡技术?P9均衡技术是指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多径传输、信道衰落等影响,在接收端会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扰(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简称ISI),增大误码率。
为了克服码间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在接收端采用的技术。
均衡是指对信道特性的均衡,即接收端的均衡器产生与信道特性相反的特性,用来减小或消除因信道的时变多径传播特性引起的码间干扰。
8.什么是分集技术?常用的分集有哪四种?举例说出目前实际移动通信中采用的分集技术?P10-11分集技术是通信中的一种用相对低廉的投资就可以大幅度改进无线链路性能的接收技术。
分集的概念是:如果用一条无线传播路径中的信号经历了深度衰落,那么另一条相对独立的路径中可能包含着较强的信号。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本科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第⼀章1-1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那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或⾄少⼀⽅,能够在移动状态下进⾏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种通信⽅式。
移动通信的特点有:①移动通信必须利⽤⽆线电波进⾏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扰环境中运⾏的;③移动通信可以利⽤的频谱资源⾮常有限,⽽其业务的需求却与⽇俱增;④移动通信系统的⽹络结构各种各样,⽹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⑤移动通信设备必须能够在移动环境中使⽤;1-2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前经历了⼏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答: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前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公⽤汽车电话、第⼀代通信技术(1G)、第⼆代通信技术(2G)、第三代通信技术(3G)。
特点分别为,公⽤汽车电话的特点是应⽤范围⼩、频率较低、语⾳质量较差、⾃动化程度低。
第⼀代通信技术(1G)的特点是该系统采⽤模拟技术及频分多址技术、频谱利⽤率低、系统容量⼩抗⼲扰能⼒差、保密性差:制式不统⼀、互不兼容、难与ISDN 兼容、业务种类单⼀、移动终端复杂、费⽤较贵。
第⼆代通信技术(2G),采⽤数字调制技术和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技术(CDMA)等技术、多种制式并存、通信标准不统⼀、⽆法实现全球漫游、系统带宽有限、数据业务单⼀、⽆法实现⾼速率业务。
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特点是能提供多种多媒体业务、能适应多种环境、能实现全球漫游、有⾜够的系统容量等;1-3 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那些?答: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线寻呼系统3、⽆绳电话系统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6、分组⽆线⽹1-4 蜂窝通信系统采⽤了哪些技术?它与⽆线寻呼、⽆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答:蜂窝通信系统采⽤的技术有:频率再⽤、⼩区分裂、越区切换。
它与⽆线寻呼、⽆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有:①⽆线电寻呼系统是单向通信系统,通话双⽅不能直接利⽤它对话。
移动通信复习
移动通信复习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传输的技术。
它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方式,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语音、短信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复习,以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
1.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
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和信息发送到基站,然后基站将其转发到目标设备。
这种无线传输是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实现的,即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接收端进行解码。
2. 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移动通信网络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移动设备、基站、核心网和接入网。
移动设备是用户的移动终端,基站是接收和转发无线信号的设备,核心网负责处理数据传输和信号路由,接入网是将核心网连接到基站的网络设施。
3. 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为了实现移动通信,需要定义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包括GSM、CDMA2000、LTE和5G。
这些技术标准定义了移动通信的频率、带宽、调制方式和网络结构等方面的规范。
3.1 GSM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是最早引入的数字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它使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将频率分成多个时间片段,并在时间上进行分割。
GSM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是2G移动通信的主要标准之一。
3.2 CDMA2000CDMA2000(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是一种使用码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标准。
它将语音和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并将它们混合在一起进行传输。
CDMA2000在北美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是2G和3G移动通信的主要标准之一。
3.3 LTELTE(Long-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
它基于OFDMA(正交频分多址)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低的延迟。
LTE能够支持高质量的流媒体和互联网应用,成为目前主要的移动通信标准。
移动通信复习(2023最新版)
移动通信复习移动通信复习
⒈引言
⑴背景
⑵目的
⑶范围
⒉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⑴无线信道特点
⑵信号传输与调制
⑶多路复用技术
⑷接收机原理
⒊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⑴移动通信系统架构
⑵区域划分与频率规划
⑶移动交换中心
⑷基站子系统
⑸移动终端设备
⒋移动通信标准与协议
⑴第一代移动通信标准
⑵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
⑶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⑷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
⑸移动通信协议
⒌移动通信网络优化
⑴无线信号覆盖优化
⑵容量优化
⑶呼叫接通率优化
⑷数据传输速率优化⒍移动通信安全
⑴认证与加密
⑵防护措施
⑶安全漏洞与攻击
⒎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⑴ 5G技术
⑵物联网应用
⑶移动互联网
附件:移动通信复习资料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无线信道:指在没有物理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电磁波进行通信的信道。
⒉信号传输与调制: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适合在无线信道输的电磁波信号。
⒊多路复用技术:指将多个信号合并在一个信道输的技术。
⒋接收机原理:指接收器是如何将无线信号转换为有用信息的原理。
⒌移动通信系统架构:指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同组建和节点之间的关系及交互方式。
⒍区域划分与频率规划:指将通信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为每个区域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
⒎移动交换中心:指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核心节点,负责呼叫控制、接入控制等功能。
⒏基站子系统:指移动通信网络中与用户终端相连的无线接入网组建。
⒐移动终端设备:指用户使用的移动通信设备,如方式、平板电脑等。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
一、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史
1.2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1.2.1 无线信道分类
1.2.2 移动通信网络组成
1.2.3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1.2.4 移动通信网络接入技术
二、移动通信标准与协议
2.1 移动通信标准
2.1.1 第一代移动通信标准
2.1.2 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
2.1.3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2.1.4 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
2.2 移动通信协议
2.2.1 无线接入协议
2.2.2 接入和核心网协议
2.2.3 信令传输协议
三、移动通信网络性能与优化
3.1 移动通信网络性能指标3.2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法3.2.1 无线资源优化
3.2.2 频率规划优化
3.2.3 功率控制优化
3.2.4 邻区优化
3.2.5 异构网络优化
四、移动通信系统安全与保密
4.1 移动通信安全威胁
4.2 移动通信系统安全保护4.2.1 身份认证与加密技术4.2.2 安全漏洞与风险防御4.2.3 移动通信网络安全管理附件:
附件一:移动通信网络架构图
附件二:无线信道分类图
附件三:移动通信标准与协议概览表
附件四: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案例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
1.隐私保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2.数据加密:对敏感信息进行编码转换,以保证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获取和利用。
3.用户身份认证: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以确保系统和服务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4.通信保密:对通信内容进行加密处理,以避免未经授权的人窃听或获取通信信息。
移动通信复习
移动通信复习移动通信复习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以无线电波为媒介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本文将对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包括技术原理、网络架构、调制解调方法等内容。
二、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意义和应用:介绍移动通信的背景和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
2、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关键技术突破。
三、移动通信的网络架构1、蜂窝网络结构:介绍蜂窝网络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网络组成和功能:详细介绍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交换机、控制器等组件的功能和作用。
3、核心网结构:介绍移动通信核心网的组成和作用。
4、网络规划:讲解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四、移动通信的调制解调方法1、数字调制技术:介绍数字调制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和基础知识。
2、调制方法:讲解常见的调制方法,包括频移键控、码分多址等。
3、解调方法:详细说明解调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五、移动通信的接入技术1、无线接入技术:介绍无线接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包括Wi-Fi、蓝牙等。
2、接入网络:讲解移动通信中的接入网络,如3G、4G、5G等。
3、接入控制技术:详细说明接入控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六、移动通信的安全性1、通信安全的重要性:介绍移动通信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挑战。
2、安全保护措施:详细说明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加密、身份认证等。
3、安全管理:讲解移动通信中的安全管理原则和方法。
附件:附件一、移动通信相关术语解释附件二、移动通信案例分析法律名词及注释:1、通信法:指规范通信行业的法律法规,包括通信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规定。
2、信息安全法:指保护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包括数据隐私、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2023简版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移动通信复习资料一、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技术,在移动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人们使用移动通信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互联网接入和数据传输等各类信息交互。
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1.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模拟信号传输,主要用于语音通信。
代表性的1G通信标准是美国的AMPS制式。
然而,由于信号传输时易受干扰和安全性差等问题,1G技术逐渐被淘汰。
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引入了数字信号传输,实现了数字化的通信服务。
2G技术采用了CDMA、GSM、TDMA等多种制式。
这些制式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可靠和高效,同时也提供了短信服务,为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基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强的信号覆盖能力。
3G技术包括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等多种制式,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支持。
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引入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技术,实现了更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更低的延迟。
4G技术满足了人们对于高速互联网接入的需求,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5.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最新的通信技术标准。
5G技术将带来更高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同时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
它为推动物联网、工业自动化和智能交通等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移动通信网络架构1. 方式端(UE)方式终端是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提供接入网络、语音通话、数据传输等功能。
现代方式终端还支持各种应用程序和互联网接入。
2. 基站子系统(BSS)基站子系统由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机组成。
BSS负责与方式终端的通信连接,管理方式终端的接入、切换等操作。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1.3G的主要目标:全球同一频段、统一标准、无缝隙覆盖、全球漫游;提供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便于过渡、演进;高服务质量;高频谱利用率;低电磁辐射CDMA手机。
2.构成BTS与MS与之间的信号传输采用Um无线接口,BSC 与B TS之间采用Abis有线接口,BSC与MSC之间采用A 有线接口。
3. 移动通信的蜂窝小区采用六边形形状最好。
4. 调制码片速率是3. 84 Mc/s5.码片速率:通过编码形成比特数据流,第二次交织后就是物理信道影射,经过物理信道映射后的数据还要进行数据调制形成符号,扩频调制后的速率就是码片速率。
6.GSM 调制方式:一般是GMSK,后也有用EDGE。
二、填空题1.GSM900系统采用频分双工通信方式,手机发射频率(上行)为 890-915MHz ,接收频率(下行)为 935-960MHz ,各占25 MHz,每一个载频的间隔为0. 2 MHz,共分124个载频,双工收发间隔为45 MHz。
2.GSM: 第二代主流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码分多址 WCDMA:宽带码分多址 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NSS:移动交换子系统 BTS:基站无线收发信台 BSC:基站控制器OSS:操作维护子系统 BSS:基站分系统MSC:移动交换中心3.半波振子长度(f=900MHz)4.扩频通信原理:在发端输入的信息先调制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扩频码序列去调制数字信号以展宽信号的频谱,展宽后的信号再调制到射频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收到的宽带射频信号,变频至中频,然后由本地产生的与发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相关解扩,再经信息解调,恢复成原始信息输出。
5.分集接收:所谓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对它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互相独立(携带同一信息)的信号进行特定的处理,以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办法。
分集有两重含义:○1分散传输: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
○2集中处理:即接收机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包括选择与组合)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2023最新版)
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移动通信复习知识点⒈简介- 移动通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⒉无线传输基础技术⑴无线传输基本原理- 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谱域和时域的关系⑵无线调制技术- 调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常见的调制技术(AM、FM、PM等)⑶多址技术- 多址技术的作用和分类- CDMA、TDMA、FDMA、OFDMA等多址技术的特点⑷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常见的纠错编码技术(如海明码、RS码、卷积码等)⒊移动通信系统架构⑴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移动设备(方式、平板等)- 基站和基站控制器- 核心网和服务网⑵无线通信网络- 2G、3G、4G、5G网络的特点和区别- 蜂窝网络的组网方式(宏站、微站、室内覆盖等)⑶移动通信协议- GSM、UMTS、LTE等移动通信协议的概述- 协议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简介⒋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⑴频率规划- 频段分配和频率重用- 干扰和衰落的影响⑵小区规划- 小区分布和规模- 小区覆盖和容量规划⑶网络优化- 覆盖优化和容量优化- 天线系统优化和功率控制⒌移动通信安全与隐私保护⑴通信安全的基本概念- 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⑵移动通信安全漏洞- 窃听和监听- 数据篡改和重放攻击⑶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 双因素认证和访问控制附件:⒈移动通信系统架构图⒉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示意图⒊移动通信安全漏洞图示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电信法:电信行业的法律规范和管理方式。
⒉隐私权:个人信息的保护权利。
⒊数据保护:数据在使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一、移动通信概述1、移动通信的定义和特点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其特点包括移动性、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噪声和干扰严重、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要求高等。
2、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到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如 GSM 系统,再到第三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3G),如WCDMA、CDMA2000 和 TDSCDMA 等,以及第四代长期演进移动通信系统(4G),如 LTE 和 LTEA,直至当前正在发展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
3、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移动通信广泛应用于个人通信、物联网、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军事等领域。
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1、移动台(MS)包括手机、车载台等,是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终端设备。
2、基站子系统(BSS)由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并管理无线资源。
3、网络子系统(NSS)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和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等,主要负责完成移动性管理、呼叫处理、用户数据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4、操作维护子系统(OSS)用于对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三、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1、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包括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多径传播、阴影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等。
2、大尺度衰落模型如 OkumuraHata 模型、COST231-Hata 模型等,用于预测信号在较大范围内的平均衰落情况。
3、小尺度衰落模型包括瑞利衰落、莱斯衰落等,用于描述信号在短距离内的快速波动。
四、移动通信中的调制技术1、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模拟信号。
2、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四进制相移键控(QPSK)、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指出几个移动设备供应商,及其所属地区(国家)。
答:华为、中兴:中国;阿尔卡特:法国;北电:加拿大;爱立信:瑞典;三星:韩国2、什么是软切换?N-CDMA系统软切换有什么优越性?答:发生在使用同频的相邻小区间且在同一MSC下的切换称为软切换;3、扩频通信有哪些优点?答:抗干扰能力好;保密性好;可以实现码分多址、抗多径衰落。
4、移动通信的切换由哪三个步骤来完成?答:1、MS发送测试报告;2、网络对测试报告做出分析后,发送切换指令;3、MS与新小区建立链路。
5、分集技术的作用是什么?它可以分成哪几类?答:分集技术,可以改善多径衰落引起的误码,可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极化分集等。
6、说明GSM系统中MSC的作用。
答:MSC是网络的核心,完成系统的电话交换功能;负责建立呼叫,路由选择,控制和终止呼叫;负责管理交换区内部的切换和补充业务;负责计费和账单功能;协调与固定电话公共交换电话网间的业务,完成公共信道信令及网络的接口。
7、GSM提供的控制信道有哪几种?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答:1、广播控制信道,分为:FCCH:频率校正信道,传送校正MS频率的信息;SCH:传送MS的帧同步、BTS的识别码BSIC;BCCH:传播每个BTS 小区特定的通用信息;2、公共控制信道CCCH:基站与移动台间点到点的双向信道;3、专用控制信道DCCH8、GSM网络由几部分组成。
答:有网络子系统NSS、基站子系统BSS,操作子系统OSS、移动台子系统MSS。
9、话务量是如何定义的?什么是呼损率?答:话务量指在一个单位时间(1小时)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时间的乘积;一个通信系统里,造成呼叫失败的概率称为呼损率。
10、什么叫位置登记?为什么必须进行位置登记?答:当移动台进入一个新的位置区LA时,由于位置信息的重要性,因此位置的变化一定要通知网络,这就是位置登记;进行位置登记,是为了避免网络发生一起呼叫现象。
11、什么是切换?切换实现过程可以分为哪几类?答: 移动台在通信过程中,由一个小区进入相邻小区,为了保持不间断通信所进行的控制技术叫做切换;切换分为:同一个MSC下不同BSC的切换;同一MSC下同一BSC的切换;不同MSC之间的切换。
12、什么是跳频?为什么要进行跳频?答:通信过程中,载频在几个频点上按照一定的序列变化,称为跳频;跳频可以改善由多径衰落引起的误码特性。
13、什么是PIN码?什么是PUK码?答:PIN是SIM卡的个人身份识别码,PUK是对应的解码。
概念:1、移动通信发展;第一代美的AMPS、欧洲的TACS 第二代:GSM CDMA 第三代北美的CDMA2000、欧洲与日本的WCDMA、以及我国提出的TD-SCDMA三大系统2、MT2000的含义是: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2000,其中2000的含义有三个:在公元2000年左右开始使用;在2000MHz左右的频率上使用;支持的业务速率可以达到2Mbps以上。
3、短波是指频率为3~30MHz,波长为100m~10m的无线电波。
4、大区制小区制:大区制是指在一个服务区(如一个城市或地区)只设置一个基站(Base Station,BS),并由它负责移动通信网的联络和控制。
特点:⑴系统及控制简单⑵容量小。
优点是:建网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在用户数较少的地域非常合适。
缺点:服务区内的所有频率均不能重复使用,因而频谱利用率及用户数都受到了限制。
5、小区制就是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无线小区,每个无线小区中分别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
同时还要在几个小区间设置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统一控制各小区之间用户的通信接续,以及移动用户与市话网的联系。
优点:是有效地解决了频道数量有限和用户数增大之间的矛盾。
其次是由于基站功率减小,也使相互之间的干扰减小了。
缺点:对控制交换功能的要求提高了,加上基站的数目增多,建网的成本增加。
6、区群:不使用同一组信道的若干个相邻小区就组成了一个区群。
4×3复用方式:每4个基站为一区群,每个基站分成3个120°扇区,共需12组频率。
7、直放站技术:在组网时,出于经费或地形地物等方面的考虑,会出现无线电波覆盖不到的地区,称之为盲区或死区。
为了实现整个服务区内的通信,使死区变活,消除盲区,通常在适当的地方建立直放站,以沟通盲区和死区内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8、波形编码:波形编码是将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直接变换为数字代码,尽量使重建的语音波形保持原语音信号的波形形状。
其基本原理是对模拟语音波形信号进行抽样、量化、编码而形成的数字语音信号。
解码是与其相反的过程,将收到的数字序列经过解码和滤波恢复成模拟信号。
波形编码需要较高的编码速率,一般为16~64 kb/s。
9、参量编码:是基于人类语言的发声机理,找出表征语音的特征参量,对特征参量进行编码的一种方法,因此也称之为声码器编码。
参量编码由于只传送语音的特征参量,因此可实现低速率的语音编码,其编码速率一般为1.2~4.8 kb/s。
线性预测编码(LPC)及其变形均属于参量编码。
参量编码的语音可懂度较好,但有明显的失真,不能满足商用语音通信的要求。
10、混合编码:是基于参量编码和波形编码发展的一类新的编码技术,它将波形编码和参量编码结合起来,力图保持波形编码语音的高质量与参量编码的低速率。
在混合编码信号中,既包括若干语音特征参量,也包括部分波形编码信息。
其比特率一般为4~16 kb/s,语音质量可达到商用语音通信的要求。
因此,混合编码技术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使用较多的编码方案是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解码器(RPE-LTP)和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器(CELP)。
11、按照纠正差错的类型可分为纠正随机错误的编码和纠正突发错误的编码两种。
随机错误是指码元间的错误互相独立, 即每个码元的错误概率与它前后码元的错误与否无关; 突发错误是指一个码元的错误往往影响其前后码元的错误概率, 换句话说, 一个码元产生错误, 则后面几个码元都可能发生错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 既要纠正随机错误, 又要纠正突发错误。
12、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 最小频移键控(MSK)调制是调制指数为0.5的二元数字频率调制, 其调频带宽较窄, 且具有恒定的包络, 因而可以在接收端采用相干检测法进行解调。
但是对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对信号带外辐射功率的限制十分严格, 如带外衰减要求在70~80 dB以上,再采用MSK就不能满足要求了。
这时, 可采用MSK的改进型——GMSK作为替代的调制方法。
13、分集接收的概念:是指接收端对它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互相独立(携带同一个信息数据流)的信号进行特定的处理,以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接收到的多径信号分离成独立的多路信号,然后将这些多路分离信号的能量按一定规则合并起来,使接收的有用信号能量最大,数字信号误码率最小。
分散传输,集中处理。
14、分集技术的分类:按分集的目的分类:宏观分集:抗慢衰落。
微观分集:抗快衰落;按信号传输的方式分类显分集:比较明显的分集信号的传输方式。
隐分集:分集作用隐含在传输信号之中的方式15、交织编码技术:把一条消息中的相继比特以非相继方式被发送。
这样,在传输过程中即使发生了成串差错,恢复成一条相继比特串的消息时,差错也就变成单个(或长度很短),这时再用信道编码纠错功能纠正差错,恢复原消息。
16、位置更新:指的是移动台向网络登记其新的位置区, 以保证在有此移动台的呼叫时网络能够正常接续到该移动台处。
移动台的位置更新主要由另一种位置寄存器——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进行管理。
17、扩频通信, 即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是一种把信息的频谱展宽之后再进行传输的技术。
频谱的展宽是通过使待传送的信息数据被数据传输速率高许多倍的伪随机码序列(也称扩频序列)的调制来实现的, 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
在接收端则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 将宽带信号恢复成原来的窄带信号, 从而获得原有数据信息。
扩频通信与CDMA的关系是: CDMA只能由扩频技术来实现, 而扩频通信并不意味着CDMA。
特点:隐蔽性好, 对各种窄带通信系统的干扰很小频谱利用率高, 易于重复使用频率;抗干扰性强, 误码率低;可以实现码分多址;易于数字化, 能够开展多种通信业务。
18、短波通信的特点:优点:勿需中继站就可实现远距离通信;技术成熟、完善;建设周期短、建设和维护成本低;机动性强、使用灵活;对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抗毁性强;缺点及对策,频带窄、容量小,采用单边带调制技术;短波天波信道是变参信道,采用实时选频技术。
多径效应严重导致信号衰落,分集接收技术、扩频技术,时频编码/时频相编码及检测技术。
大气和人为干扰严重,扩频技术。
19、20、天线阵:是一列取向相同、同极化、低增益的天线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和激励,利用波的干涉原理产生强方向性的方向图。
组成这种阵列的天线叫阵元(阵元一般采用对称振子)天线阵的排列:一般等距,主要有等距直线排列、等距圆周排列、等距平面排列。
智能天线的分类:线阵、圆阵;全向阵、定向阵。
21、硬切换:在硬切换过程中,UE先断开与Node B1(源基站)的信令和业务连接,再建立与Node B2(目标基站)的信令和业务连接,即UE在某一时刻与一个基站保持联系。
软切换:而在软切换过程中,UE先建立与Node B2的信令和业务连接之后,再断开与Node B1的信令和业务连接,即UE在某一时刻与2个基站同时保持联系。
22、接力切换使用上行预同步技术,与目标基站先建立上行连接,在切换过程中,UE从源小区接收下行数据,向目标小区发送上行数据,即上下行通信链路先后转移到目标小区。
23、功率控制作用:功率控制技术是CDMA系统的基础,没有功率控制就没有CDMA系统。
功率控制可以补偿衰落,接收功率不够时要求发射方增大发射功率。
功率控制可以克服远近效应,对上行功控而言,功率控制的目标即为所有的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够用即可。
由于移动信道是一个衰落信道,快速闭环功控可以随着信号的起伏进行快速改变发射功率,使接收电平由起伏变得平坦。
24、开环功率控制:接收机测量接收到的宽带导频信号的功率,并估计传播路径损耗,根据路径损耗计算得到需要发射的功率。
接收到的功率越强,说明收发双方距离较近或有非常好的传播路径,发射的功率就越小。
闭环功率控制:内环控制:测量信噪比和目标信躁比比较,并向移动台发送指令调整它的发射功率。
若测定SIR>目标SIR,降低移动台发射功率,若测定SIR<目标SIR,增加移动台发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