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动物资源.
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名录一、鱼类1. 虎鱼族(1)蓝鳍金线鱼(Leptobarbus hoevenii)(2)黑鲳(Lateolabrax maculatus)(3)江豚鱼(Sinocyclocheilus grahami)2. 鲈形目(1)金线鱼(Pseudobrama simoni)(2)斑点石首鱼(Siniperca scherzeri)(3)大鳞鱼(Lepidobotrys tener)(4)黑鱼(Oxygymnocypris stewartii)(5)毛鳞鲤(Procypris rabaudi)(6)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青鱼(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8)魟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9)中华鲎(Acipenser sinensis)二、两栖动物三、爬行动物1. 鳄形目(1)扭角龙(Alligator sinensis)四、水生鸟类1. 鹭科(1)白鹤(Grus grus)2. 䴖科(1)水稻鸡(Porzana parva)3. 鸊鷉科(1)小天鹅(Cygnus bewickii)五、水生哺乳动物1. 伊氏剑齿虎属(1)伊氏剑齿虎(Megalonyx figuratus)3. 海豹科(1)水獭(Enhydra lutris)这份名录是我国保护珍贵水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助于保护我们生态环境中的各种水生生物及其生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生动物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威胁,例如捕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保护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品种就变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保护水生动物的方法包括建立保护区、禁止捕捞、限制贸易等。
这些措施加强了野生水生动物的保护,让它们能够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自由繁殖和成长,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观赏和资源价值。
为了更好地实施保护,我们还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生物】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

【关键字】生物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一、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一)概况我国海洋鱼类近2000种,其中300多种是重要经济鱼类.60—70种是最为常见而产量又较高的主要经济鱼类。
就海区而论,以南海的鱼种最多,有1000多种,其中具有捕捞价值的有100—200种。
东海鱼类有700多种,但产量却比南海高,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
黄海、渤海两个海区的鱼类共有25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约40种。
我国海洋鱼类具有下列特点:(1)鱼的种类多。
中国海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跨越近40个纬度。
生活在中国海的鱼类既有暖水性的,也有暖温水性和温水性的,黄海北部有冷水性鱼类。
南海的许多鱼类则与印度洋鱼类相似,因此,我国海洋鱼类的种类位居世界前列。
(2)高产鱼种类少。
中国海水文气象要素的差异大,季节变化亦大,因而适应多种鱼类生活,但也因此不能出现巨大的单一鱼类群体。
除少数鱼种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上外,大多数鱼种的年产量约在5万吨以内。
(3)生长快、成熟早、食性复杂。
由于我国近海饵料丰富而广泛,因而缓和了鱼类之间的食饵竞争,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
鱼类初次性成熟的年龄一般为2—3龄,繁殖力比较高。
饵料基础的丰富也使鱼类的食性比食性单纯的高纬地区鱼类复杂得多。
有的鱼既食浮游生物,也食底栖生物。
鱼种间关系复杂。
(4)产卵期交错,产卵场广布。
不同的鱼种产卵的时间不一。
一年四季都有鱼类产卵。
如东海的小黄鱼在3—4月产卵,大黄鱼在4—6月产卵,带鱼在5—7月产卵。
产卵场则广泛分布于江河入海口,近岸浅滩处及离岸较远处等内外水域。
(5)分布比较集中。
中国海的中下层鱼类多为浅海性鱼种,大多栖息在10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区,受大陆架局限,水平洄游范围较小。
如大黄鱼栖息水深一般不超过60米,小黄鱼在深于100米的海域不多见。
在100—200米深的海域则生活一些暖水性的鱼类。
各种鱼类多麋集在大陆架浅海水域,渔产分布比较集中。
(二)主要经济渔类资源(1)下层经济鱼类资源:下层鱼类是生活在海底和海底附近水层中的鱼类。
嘉陵江水生动物资源数据

+
23、
汪氏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wangi(Tchang )
+
+
24、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Y.etW.)
+
+
25、
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Basilewsky)
+
26、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Bleeker)
+
123、
黄鱼幼Hypseleotris swinhonis(Günther)
+
124、
子陵栉鰕虎鱼Ctenogobius giurinus
+
125、
波氏栉鰕虎鱼Ctenogobius cliffordpopei
+
126、
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
+
127、
圆尾斗鱼Macropodus chinensis
+
46、
华鳈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sinensis
+
47、
短须颌须鮈Gnathopogon imberbis(S.etD.)
+
48、
嘉陵颌须鮈Gnathopogon herzensteini
+
+
49、
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SauvageetDabry)
+
42、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Bleeker)
+
鱼类动物地理分区

鱼类动物地理分区一、北极地区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几乎全年都被冰雪覆盖。
在这个极寒的环境中,鱼类生存的条件十分艰苦。
然而,一些特殊适应能力的鱼类仍然能在北极地区找到生活的空间。
比如北极鳟鱼、北极鳕鱼等,它们具备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并且能够在冰下活动捕食。
二、寒带地区寒带地区温度较低,但相对于北极地区来说,还是相对温暖一些。
在这个地区,鱼类的种类更加丰富。
例如,北大西洋的大西洋鳕鱼、北太平洋的鲑鱼等都是寒带地区的常见鱼类。
寒带地区的水域丰富的营养物质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三、温带地区温带地区是鱼类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温度适中,适合鱼类的生存和繁衍。
温带地区的鱼类种类繁多,涵盖了各类鱼类,如鲫鱼、鲑鱼、鳗鱼等。
温带地区的水域条件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鱼类的生长。
四、热带地区热带地区是地球上温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这里的水温相对较高。
热带地区的鱼类种类非常丰富多样,如热带鱼、珊瑚鱼等。
热带地区的水域通常非常清澈,有丰富的珊瑚礁和海草床,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五、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是地球上寒冷的地区之一,几乎全年都被冰雪覆盖。
南极地区的海洋中也有一些特殊适应能力的鱼类,如南极鱼、南极鳕鱼等。
它们能够在极寒的环境中生存,并且具备对低温的耐受能力。
六、淡水环境除了海洋环境,鱼类还可以生活在淡水环境中。
淡水环境包括湖泊、河流、湿地等水体。
在这些水域中,鱼类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如鲤鱼、鲈鱼、草鱼等。
淡水鱼类的生存环境和海洋鱼类有所不同,它们适应了淡水环境的特殊条件。
总结:鱼类的地理分区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的温度、水质和食物来源等因素都会影响鱼类的分布和生存状况。
了解鱼类的地理分区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鱼类的生态特点,为保护和管理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进一步探索不同地理分区下鱼类的适应能力和生态关系,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重要的生物资源。
《鱼类资源分类》课件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例如,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它 们没有脊椎。
脊椎动物
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 动物等,它们具有脊椎和内骨骼。
典型鱼类和非典型鱼类的分类
1 典型鱼类
2 非典型鱼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指具有典型鱼类特征的鱼类,如硬骨鱼 类和软骨鱼类。
指一些特殊类型的鱼类,如海马、海龙 和鳗鱼等。
《鱼类资源分类》PPT课 件
海洋渔业和鱼类资源简介
海洋渔业是指人类在海洋中捕捞和养殖各种鱼类资源的活动。鱼类资源是海 洋中最丰富和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人类的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鱼类分类的主要方法和意义
分类方法
鱼类根据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和遗传关系等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意义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鱼类的特点和演化历程,为科学研究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重要经济鱼类和近岸养殖鱼类
1
重要经济鱼类
例如,草鱼、鲢鳙和鲑鱼等,它们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2
近岸养殖鱼类
例如,海鲈、鲈鱼和虾等,它们适合在近岸海域进行养殖。
国内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国内鱼类资源现状
我国具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但也面临过度捕捞和环境污 染的压力。
国外鱼类资源现状
全球鱼类资源受到过度捕捞 和栖息地破坏的威胁,保护 措施日益重要。
保护对策
加强监管,控制捕捞量;保 护栖息地,重建鱼类资源; 推广可持续渔业发展模式。
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课件,我们了解了鱼类资源的分类方法和意义,以及重要经济鱼类和 近岸养殖鱼类的种类。我们还了解到鱼类资源在国内外的现状和保护对策。 希望大家能认识到鱼类资源的重要性,并共同参与保护工作。
渔业资源名词解释

渔业资源名词解释渔业资源是指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鱼类、其它水生动植物和生物等能够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各种生物学特性,进行捕捞并加工成为食品、工业原料或其它商品所需要的鱼类、水生动物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总和。
渔业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第三级生产力和剩余生产力。
而按照生产对象可将渔业资源分为淡水渔业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两大类。
渔业资源名词解释名称:捕捞渔业资源,又叫生产力,通常以捕捞量为表示形式。
界定标准:《渔业法》第十六条规定:捕捞渔业资源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保护资源、增殖渔业资源的原则。
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强抗御风险能力,提高资源回收率。
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一概念,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会盲目限制或放开捕捞渔业资源的,只有把握好捕捞渔业资源的度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一资源。
名称:养殖渔业资源,又叫第二次生产力,通常以生长量为表示形式。
界定标准:《渔业法》第十七条规定:养殖渔业资源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在国家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批准的水域内;( 2)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界定标准:《渔业法》第十八条规定:渔业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可捕捞的水产品的具体品种和可捕捞标准、禁渔区和禁渔期,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并公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规定其他品种和规格的可捕捞标准、禁渔区和禁渔期,并报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名称:次级生产力,又叫加工转化率。
界定标准:《渔业法》第十九条规定:渔业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可捕捞的水产品的具体品种和可捕捞标准、禁渔区和禁渔期,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从事捕捞业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合理的渔具和捕捞方法。
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黑海的渔业资源

黑海的渔业资源一、黑海的概述黑海位于欧洲东南部,被称为“欧洲内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封闭海洋之一。
它的面积广阔,水深适中,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黑海周边国家如乌克兰、俄罗斯、土耳其、罗马尼亚等都依赖于黑海的渔业资源为生。
二、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黑海拥有多种丰富的渔业资源,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物种:1. 鱼类黑海是多种重要经济鱼类的栖息地,其中包括鲱鱼、鲈鱼、鳕鱼、鲑鱼、鳗鱼等。
这些鱼类在黑海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同时也是当地渔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2. 贝类黑海的贝类资源丰富,包括蛤蜊、扇贝、蚌类等。
这些贝类不仅可以作为食物供应,还可以用于制作珍珠等工艺品。
3. 甲壳类动物黑海的甲壳类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如虾、蟹、龙虾等。
这些甲壳类动物不仅是渔民们捕捞的对象,也是当地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三、黑海的渔业发展现状黑海的渔业发展经历了起伏,但总体来说,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相对稳定的。
1. 渔业生产黑海周边国家的渔民们通过使用渔网、渔具等工具进行捕捞,将捕获的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动物出售给市场。
这些渔业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也出口到其他国家。
2. 渔业管理为了保护黑海的渔业资源,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限制捕捞季节、禁止捕捞某些物种、设立保护区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渔业科研为了更好地了解黑海的渔业资源状况,各国也进行了大量的渔业科研工作。
科研人员通过监测水质、物种数量、生态系统变化等指标,为渔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黑海渔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黑海的渔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黑海周边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1. 加强渔业管理各国政府应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管理,建立更严格的捕捞配额制度,限制过度捕捞。
同时,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保护渔业资源的合法权益。
2. 推广渔业科技通过引入先进的渔业科技,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生物鱼类知识点总结

生物鱼类知识点总结1. 鱼类的分类鱼类属于脊椎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类,按照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两类:软骨鱼和硬骨鱼。
其中,软骨鱼包括鲨鱼、鳐鱼等,它们身体呈流线型,鳃裂裂缝,鳃盖不覆盖鳃孔。
硬骨鱼包括鲤鱼、鲈鱼等,它们骨骼均匀钙质,皮鳞具有固有的形态结构。
硬骨鱼还可以分为辐鳍鱼和软鳍鱼两类,辐鳍鱼的鳍梁中有棘刺,而软鳍鱼的鳍梁中没有棘刺。
此外,鱼类还可以根据鳍的位置和结构、鳞片的构造、颌的结构等特征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2. 鱼类的生活习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淡水和海水中,它们具有多样的生活习性。
例如,鲤鱼、鲟鱼、鲢鱼等是淡水鱼类,它们生活在江河湖泊中;比目鱼、金枪鱼、鲑鱼等是海水鱼类,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此外,还有一些鱼类能够在淡水和海水之间自由迁徙,比如鲢鱼、鲑鱼等。
鱼类的生活习性还包括洄游、甲鳃呼吸、鳃呼吸、皮肤呼吸等不同的方式。
3. 鱼类的营养需求鱼类是肉食动物、杂食动物或者草食动物,它们的食性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食物链中的鱼类将从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或者其他鱼类中获得营养。
有些鱼类还会吃藻类和水生植物。
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对其营养需求也有所不同。
肉食性鱼类需要高蛋白、高脂肪的饵料,其中动物蛋白占比较高;草食性鱼类需要高纤维、低脂肪的饵料,其中植物蛋白占比较高。
此外,鱼类还需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来保持身体健康。
4. 鱼类的繁殖生活史鱼类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都经历了产卵、受精、孵化、幼鱼期、稚鱼期、亚成体期和成体期七个阶段。
不同种类的鱼类在繁殖生活史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
产卵期是指雌鱼产卵的过程,雄鱼则负责受精。
一般来说,鱼类会在特定的季节和特定的地点产卵。
孵化期是指卵经过受精后孵化出幼鱼。
幼鱼期是指刚孵化出来的鱼,它们体型很小,需要依靠卵黄囊提供养分。
稚鱼期是指幼鱼长大后的阶段,它们开始进食,并逐渐长成亚成体期。
成体期是指鱼类达到成熟期,开始进行繁殖,并参与生态系统的运作。
5. 鱼类的生态功能鱼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太湖有哪些动植物资源?

太湖有哪些动植物资源?一、动物资源太湖是一个生物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
以下是太湖常见的动物资源:1. 鱼类:太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基地之一。
太湖水域里栖息着许多鱼类,如鲈鱼、鲤鱼、鳙鱼、草鱼等。
其中,太湖鲈鱼是太湖的特产鱼类,以其鲜美的肉质而闻名于世。
2. 鸟类:太湖湿地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和迁徙途经地,每年都有大量的鸟类在太湖湿地停歇、觅食。
常见的鸟类有白鹭、苍鹭、黄鹂等,它们为太湖增添了一抹美丽的色彩。
3. 昆虫:太湖周边的湿地和植被丰富,吸引了许多昆虫的生长繁衍。
太湖地区的昆虫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蝴蝶、蜻蜓、蚊子等。
它们是太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植物资源太湖周边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植被种类繁多。
以下是太湖常见的植物资源:1. 莲花:太湖湖区水质清澈,适宜莲花生长。
夏季,太湖莲花盛开,色彩斑斓,香气四溢,成为太湖的一大亮点。
太湖莲花以其优美的姿态和深富诗情画意的特点,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
2. 荷花:荷花是太湖地区的特色植物,也是太湖景区的重要景观元素之一。
太湖荷花颜色多样,形态各异,有红色、白色、粉色等多种花色。
每年盛夏时节,太湖荷花竞相绽放,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3. 红树林:太湖湿地地形复杂,部分地区形成了红树林生态系统。
红树林是太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防风固沙、净化水质等功能。
同时,红树林还为太湖提供了许多栖息地,是许多鸟类和水生动物的乐园。
总结:太湖是一个拥有丰富动植物资源的湖泊。
太湖水域里栖息着许多鱼类,湖边的湿地吸引大量的候鸟栖息,而周边的植被包括莲花、荷花和红树林等也为太湖增添了一抹绿意。
保护太湖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护整个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太湖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我国主要鱼类资源

▪ 铜鱼(Coreius heterodon)
俗称:尖头、水密子、尖头棒、尖头水密子、退鳅、假肥沱、麻花鱼、桔棒、 竹鱼、黄道士、铜钱扣、金鳅。英文名:Brass gudgeon , Bronze gudgeon 。
体细长,前端圆棒状,后端稍侧扁。头小,锥形;眼细小;口 下位,狭小呈马蹄形;头长为口宽的7-9倍。下咽齿末端稍呈钩 状;须1对,末端超过眼后缘。胸鳍后伸不达腹鳍起点。体呈 黄铜色,各鳍浅黄色。多见于长江流域
体长而侧扁,头背面平直,头 后背部隆起,尾柄短,其长短 于或等于其高。腹部自胸鳍基 部至肛门有明显的腹稜。口小, 上位;下颌突出,向上翘,口 裂和身体纵轴几乎垂直。眼大, 鳞细小;背鳍短,具有强大而 光滑的硬刺。侧线前端略向下 弯曲,后端复向上延至尾柄正 中。体背部灰褐色,体侧和腹 部银白色,体侧鳞片后缘具黑 色素斑点;背鳍灰白色,腹鳍、 臀鳍和尾鳍下叶均呈桔黄色, 尤以臀鳍色最深。生殖期间雄 鱼的头部和胸鳍条上出现珠星, 生殖期过后消失。
中、下层
鱼类。生活在 江河流水中。 主食水生昆虫 和软体动物。 产卵期4~5月, 在流水中进行。 最大可达7~8 市斤,为常见 的经济鱼类。
分布于全 国各主要水系。
鳡(Eiopichthys bambusa) ▪ 俗称:黄鱄、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大口鳡、鳏。 ▪ 英文名:Yellowcheck carp 。
生长比较慢,最大 个体仅2公斤。但分 布广,在黑龙江及 长江流域的天然产 量较大;加之肉质 细嫩,是我国常见 的中小型食用鱼类 之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唇滑(H.labeo)
▪ 俗称:重唇鱼
头部头长大
于体高。吻长 大于眼后头长。 下唇的侧叶特 别发达,须1 对。成鱼体侧 一般无斑点, 有些幼鱼体侧 具不明显的黑 斑。
鱼类科普知识

一、鱼类的概述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为丰富的一类,包括了超过3万种不同的物种。它们生活在水中,有些能够在海洋中生存,有些则只能在淡水环境中生存。鱼类通常被分为两类:硬骨鱼和软骨鱼。硬骨鱼是指具有硬骨架的鱼类,包括了大多数的淡水和海洋鱼类;而软骨鱼则是指没有硬骨架而是由软质软组织构成的一类特殊的鱼类。
二、不同类型的硬骨鱼
1. 鲤科:这是一种非常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淡水环境中的家族,包括了许多不同种类的金枪鱼、草食性小型淡水金枪、以及肥美可口的红色彩虹川红龙等。
2. 鲑科:这个家族包括了一些最受欢迎和最珍贵的海洋和淡水硬骨头,比如三文治、大马哈、三文治等等。
3. 鳕科:这个家族包括了一些最受欢迎和最珍贵的海洋硬骨头,比如鳕鱼、鳕鱼、龙头等等。
4. 鲈科:这个家族包括了一些最受欢迎和最珍贵的淡水硬骨头,比如黑鲈、黄金鲈、红斑Leabharlann 斑等等。三、不同类型的软骨鱼
1. 鲨鱼:这是一种非常特殊和不寻常的软骨头,它们通常生活在海洋中,而且是食肉动物。它们具有极强的嗅觉和听觉能力,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非常微小的变化。
2. 鳐科:这个家族包括了一些非常奇特和独特的软骨头,比如翼膀形状的蝠尾海豹、长尾巴电视机等等。
2. 胎生:这种繁殖方式是指母亲将卵孵化在自己体内然后生下幼鱼。
七、鱼类的重要性
鱼类是人类食品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供了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它们还是许多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成分,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鱼类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宠物,比如金鱼、锦鲤等等。
八、保护鱼类资源
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许多鱼类正在面临灭绝的危险。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这些措施包括:限制捕捞量、保护栖息地、加强环境监管等等。
关于鱼类的知识

关于鱼类的知识
鱼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它们具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习性和生态角色。
以下是一些关于鱼类的基本知识:
鱼类的特征:
脊椎动物:鱼类属于脊椎动物门,拥有脊椎骨。
冷血动物:大多数鱼类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鳞片:鱼类通常覆盖着鳞片,这有助于减少水流的阻力。
鱼类的分类:
硬骨鱼类(辐鳍鱼):如鲑鱼、鲤鱼、鲈鱼等,拥有硬骨骼。
软骨鱼类(软鳍鱼):如鲨鱼、鳐鱼等,其骨架主要是软骨而非硬骨。
无颌鱼类:如七鳃鳗,没有真正的颌。
生活习性:
淡水鱼和海水鱼:有些鱼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河流和湖泊,而另一些则生活在海洋中。
底栖鱼和洄游鱼:一些鱼类生活在水底,而另一些会进行季节性的洄游。
鱼类的营养:
食性:鱼类的食性各异,有食草、食虫、食藻等不同类型。
食物链:鱼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鱼类的重要性:
食物来源:很多人依赖于鱼类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提供高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经济价值:鱼类在经济上也有重要价值,是渔业的重要资源。
生态平衡:鱼类在水域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其他水生生物的数量。
总体而言,鱼类在地球上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鱼类动物资源》课件

鱼类动物资源的问题与挑战
1 气候变化对渔业的影响
海水温度升高,造成部分渔业资源下降甚至灭绝
2 渔业资源的萎缩
过度捕捞,污染等原因造成渔业资源的减少
3 非法捕捞
一些无良渔民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使用非法手段进行渔业生产。
结论与展望
结论
鱼类动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鱼类动物资源》PPT课 件
本课介绍鱼类动物资源的分类、特点、重要性、保护与管理、利用与发展、 问题与挑战及展望。
鱼类动物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鲨鱼
鲨鱼是鱼类中最具攻击性和危险性的类型之一。
金枪鱼
金枪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重要食用鱼类资源。
小丑鱼
小丑鱼寄生在海葵身上,两者互惠互利的生存关系 是生物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的。
帝王蟹
帝王蟹是一种珍稀、高档的海洋产物,市场价值较 高,因已进入保护型海洋产生物名录。
鱼类动物资源的重要性
食用价值
作为人类主要蛋白质来源之一。
经济价值
渔业资源是许多国家的重要支柱之一。
生态价值
鱼类动物对维护生态平衡和海洋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
鱼类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1
设立保护区
通过建立自然或人工保护区来实现鱼类
出台法规
2
资源保护,限制开采或养殖。
制定鱼类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法律法规,
规范渔业活动。
3
资源监测
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监测,统计和评估情 况,及时制定合适的保护措施。
鱼类动物资源的利用与发展
渔业养殖 鱼类加工 医学应用
海水与淡水养殖
制作罐头、鱼丸、鱼露等产品
鱼油提取物含有丰富的欧米伽脂肪酸,对人体健 康有益
鱼类资源

鳞的种类
盾鳞:最原始,软骨鱼特有(表皮与真皮) 硬磷:少数硬骨鱼具有,在硬骨鱼中最原始(真皮) 骨磷:(真皮) 圆鳞:游离一端光滑 栉鳞:游离一端有细小锯状突起 棱鳞:腹中线上,有向后生长的硬棘 腋鳞:胸鳍或腹鳍基部前缘外角上,大,形似尖刀 侧线鳞:体侧,上有侧线孔
鳞式
侧线上鳞数 如鲤鱼鳞式:5 侧线鳞数—————— 34-38 — 侧线下鳞数 8 侧线上鳞:自背鳍前缘至侧线的鳞行数 侧线下鳞:自臀鳍前缘至侧线的鳞行数 无侧线的鱼计鳞方法: 纵列鳞:自鳃盖后方至尾柄末端的一行纵列鳞 横列鳞:由背鳍起点至腹正中线的一行横列鳞 多数鱼鳞数终生不变,可作为分类依据
鳕鱼 3个背鳍
大马哈鱼 第2背鳍为脂鳍, 无鳍棘由脂肪组织构成
背鳍退化成一根尾针 背 鳍 与 尾 鳍 相 连
鲐鱼
背鳍后有由鳍条 形成的数个小鳍 (附鳍)
鮣鱼第一背鳍形成吸盘
臀鳍( analfin)
位于肛门和尾鳍之间.形态;数目因种而异 鲐鱼:臀鳍后边有由一根鳍条形成的数 个小鳍。 鳕鱼:有2个臀鳍。 鲶鱼:臀鳍与尾鳍相连。 食蚊鱼:雄性臀鳍鳍条特化成交配器 功能:维持鱼体垂直平衡
触须
着生于口周围,上面分布有味蕾 吻须 位于吻部(上唇处)如中华鲟四条吻须 颌须 位于口角(上下颌) 颏须 位于下颌中央 鼻须 位于鼻孔之间 鲤鱼:1对吻须,1对颌须 泥鳅:吻须1对,上颌须1对,下颌须1对 黄颡:鼻须1对,颌须1对,颏须2对 味觉功能
鲤鱼
1对吻须,1对颌须
黄颡鱼:鼻须1对,颌须1对,颏须2对
鳍条
鳍式
鳍式:表示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载形式 鳍名—大写英文字母 “D”--背鳍,“A”--臀鳍,“V”--腹鳍, “P”--胸鳍,“C”--尾鳍 鳍棘数—大写罗马数字, 软鳍条数—阿拉伯数字, “—”表示鳍棘与软鳍条相连, “,”表示鳍棘与软鳍条分隔, “-”表示数目变化范围 如鲤鱼鳍式: D.II,18-19;P.I,16-18;V.II,8-9;A.III,5-6;C.20-22
动物世界鱼

动物世界鱼一、简介鱼是水生脊椎动物的统称,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重要动物。
广义上,鱼指包括骨鱼和软骨鱼在内的所有水生脊椎动物。
狭义上,鱼是指除了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以外的所有水生脊椎动物。
二、分类1. 骨鱼:骨鱼是硬骨鱼类,包括了大多数鱼类,例如鲑鱼、鲤鱼、鳕鱼等。
2. 软骨鱼:软骨鱼是不具备真正的骨骼,骨骼是由软骨构成的,例如鲨鱼、鳐鱼等。
三、生活习性1. 呼吸方式:大多数鱼类通过鳃呼吸,通过口腔或者特殊的鳃裂进行呼吸。
2. 居住环境:鱼类可以生活在各种水域中,如淡水、咸水、河流、湖泊、海洋等。
它们适应了各种不同的水生环境。
3. 运动方式:鱼类通过摆动身体和尾巴来进行游动。
鱼的身体形状和尾巴的设计有助于它们在水中灵活地游动。
四、形态特征1. 身体结构: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它们通常有鳞片覆盖,由粘液保护皮肤并减轻阻力。
2. 鳍:鱼类通过鳍进行平衡和游动。
不同类型的鳍具有不同的功能,有助于鱼类在水中保持稳定的姿势和快速的运动。
3. 呼吸器官: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用于吸取水中的氧气,将氧气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交换,从而实现呼吸作用。
五、鱼类的重要性1. 食物资源:鱼类是人们的重要食物资源之一,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价值。
2. 经济价值:钓鱼、养鱼以及渔业相关产业为许多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贡献。
3. 生态平衡:鱼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对水质的调节、食物链的构建和生态平衡的维护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保护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许多鱼类正面临着威胁。
过度捕捞、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都对鱼类的生存和繁殖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人们应该加强对鱼类的保护和管理,限制捕捞量,减少水污染,采取可持续的渔业管理措施。
七、结语鱼类是水生生物中多样性和重要性都很高的一类动物。
它们生活在水中,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态角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保护鱼类资源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是保护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环。
鱼类动物资源

3.13 合鳃目
特征:鳗形,无胸鳍和腹鳍,单鳃孔。 代表动物:黄鳝
3.14 鲈形目
特征:腹鳍胸位或喉位,鳍条1~5枚,背鳍 2个,分别由鳍棘和鳍条组成,栉鳞,无鳔 管。 代表动物:“四大海产”的大黄鱼、小黄鱼、 带鱼和乌贼
大黄鱼
小黄鱼
3.15 鲽形目
通称比目鱼,两眼在一侧,幼鱼有变态 有左鲆右鲽,左舌右鳎之称。即: 鲆科、鲽科,舌鳎科和鳎科
返回
THANKS
鱼两 化点 石五 亿 年 前 的
鱼类是低等的有颌,变温,适应水生生活的 脊椎动物。在志留纪,由原始的有头类发展 出一支具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即鱼类的祖 先,进而产生出现生的适应水生的形形色色 的两大类鱼: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
原始有头类的另一分支是原始无颌类,即最早出现的无颌鱼类。 它们还没有上、下颌,只有一个漏斗式的口位于身体前端。这种口, 不能主动摄食,只有靠水流把微小生物带进口内。再者是它们没有腹 鳍,但有膜质的外骨骼,包裹在身体外边。所以无颌鱼类又有甲胄鱼 类之称。
鲆
鲽
3.16魨[tún]形目
特征:具门齿,有些种类有气囊, 代表动:箱魨,河魨
箱魨
河魨
3.17鮟鱇目
鮟鱇
鱼类资源的经济价值
4.1 食用鱼类:几乎所有的鱼类都是能够食用的, 一般鱼肉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和多种 微量元素的优质食品。鱼肉蛋白质含量16%-25%, 明显高于牛奶、鸡蛋,与鸡肉、牛肉和羊肉相当。 4.2 药用鱼类:椐记载,近200种鱼有药用价值。 如鱼肝油是用鲨鱼的肝加工而成。 4.3 观赏鱼类:有3类,即金鱼(是由鲫鱼培育 而成)、锦鲤和热带鱼类。 4.4 其他用途:如科研、稀有鱼类的保护、加 工饲料(如鱼粉)等。
渔业资源的概念

渔业资源的概念
渔业资源是指人类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域中所能利用的各种生物
资源,包括鱼类、贝类、虾蟹类等水生动物以及水草等植物资源。
这
些资源是人类的重要食品来源,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代
社会中,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于渔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保护和管理好渔业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保护和管理渔业资源方面,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确保这些资
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并且不会被过度开采而导致枯竭。
这包括制定相
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推广科学种养技术等方面。
总之,渔业资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利用这些资源的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和管理好它们,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并为人类带
来更多福祉。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

珍视水生资源,保护物种多样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种:
1.中华鲟。
这是一种珍贵的濒危鱼类,是长江的标志性物种。
2.白鲟。
白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3.达氏鲟。
达氏鲟是一种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
4.施氏鲟。
施氏鲟是一种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流域。
5.中华倒刺鲃。
中华倒刺鲃是一种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地区。
6.胭脂鱼。
胭脂鱼是一种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7.大鲵。
大鲵是一种两栖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地区的山地溪流中。
8.扬子鳄。
扬子鳄是一种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9.海马。
海马是一种海洋鱼类,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的近海海域。
10.文昌鱼。
文昌鱼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浅海
区域。
以上只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的一部分,总共有166个水生经济物种被收录。
对于这些珍贵的物种,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其灭绝。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
其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种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相对稳定。
在有利条件下,种群数量能迅速扩大;在不利条件下(包括不合理的捕捞),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资源趋于衰落。
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它是人类发展水产业的物质基础。
海洋生物资源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人类所利用的总动物蛋白质(包括饲料用的鱼粉)中,约有12.5~20% (鲜品计算)来源于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当前,海洋生物药物已在提取蛋白质及氨基酸、维生素、麻醉剂、抗菌素等方面取得进展。
海洋生物有20多万种(17万余种动物,2.5万余种植物)主要的门类有鱼类、甲壳动物类、软体动物类、海兽类和藻类。
1.海洋鱼类资源鱼类是海洋生物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并且分布广泛,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万米左右的深渊都有分布,海洋鱼类约有2万多种。
鱼肉中含蛋白质、氨基酸很高,对促进智力发育、降低胆固醇和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作用。
2.海洋植物资源海洋中的植物大都是藻类,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又叫海藻,主要有绿藻、褐藻、红藻等。
海洋植物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还含有大量的非含氮有机化合物以及未知生长素,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抗病毒、促进生长等生物活性。
在食用方面,海藻不仅含有许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且还含有20多种维生素,是一般植物所没有的;在工业方面,海藻中所含的多种化学物质在化学、纺织、食品加工等多种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在药用方面,藻类中可作药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绿藻、褐藻、红藻、蓝藻。
如褐藻中的海带因含碘较多而能治疗甲状腺肿大已为人们所熟知;作为肥料及饲料,因海藻体内含有很多氮、磷、钾,在农业上作肥料效果很好,对土豆、红薯、花生等作物有明显的增产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扁头哈那鲨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1.2 虎鲨目(Heterodontiformes): 鳃裂5对。背鳍2个,前方1个具硬棘,有毒腺 相连,具臀鳍。我国有2种:宽纹虎鲨 (Heterodontus japonicus),分布东海、黄海, 狭纹虎鲨(H. zebra),分布东海、南海。 宽纹虎鲨:1米以上。体黄褐色,具深褐色宽横纹,
豹纹鲨
鲸鲨是最大的鲨,是鱼类中最大者,最大个 体体长达20米,体重10-15吨,为鱼类之冠。鲸鲨 的食物主要是细小的鱼类和浮游生物。鲸鲨长有 牙齿但对于捕食却是不起任何作用,用鳃滤去海 水后就可以将食物咽下。
鲸鲨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鱼类,鲸鲨的游动速度缓 慢,常漂浮在水面上晒太阳。鲸鲨以浮游性甲壳类及小型 鱼类为食,性情温和,不攻击人。
皱唇鲨
真鲨科(Carcharhinidae):牙狭长,第一背 鳍大,位于胸鳍和腹鳍之间的上方,第二背鳍小, 尾鳍宽大,下叶前部三角形突出,后部近尾端处 有1或2个缺刻。
黑印真鲨(Carcharhinus menisorrah)分布 南海、东海和黄海。
双髻鲨科(Sphyruidae):头的额骨趋向左 右两侧突出。喷水孔消失。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2.2 鳐形目(Rejiformes):吻部不延长, 胸鳍前延形成体盘,尾柄粗大,尾鳍发达。 犁头鳐科(Rhinobatidae):体盘犁形或近犁 形。
噬人鲨
姥鲨(Cetorhinus maximus)成鱼最大可达15 米,仅次于鲸鲨,重达15000千克。张口取食浮游 生物,主要尾甲壳动物,有时食中小型鱼类,有 时翻身晒腹。性温和。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1.4 须鲨目(Orectolobiformes): 有口鼻沟或鼻孔开在口内,鼻部有1鼻须或喉部 有1对皮须。我国有2科11种。如豹纹鲨 (Stegostoma fasciatum),分布东海、南海。 鲸鲨(Rhincodon typus)分布热带、温带海区。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1 鲨形总目(Selachomorpha): 又称侧孔总目 (Pleurotremata):
体呈梭形,鳃孔侧位(侧孔总目)。 背鳍背位,胸鳍前缘不与头侧相连,歪尾。 2.1.1.1.1 六鳃鲨目 (Hexanchiformes):鳃裂6-7个,背鳍1 个,有臀鳍和喷水孔。我国有3属3种。如 扁头哈那鲨(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分布东海、黄海。
在头后宽狭纹交叠。分布于黄海及东海.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1.2 虎鲨目(Heterodontiformes):
狭纹虎鲨(Heterodontus zebra ) 俗名: 虎皮鲨、虎头鲨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 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2.1.1.1.3 鼠鲨目(Lamniformes):
吻沟双髻鲨 (Sphyrna lewini):分布于太平洋 西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均产之。为捕捞其 他经济鱼类的兼捕对象。无显著渔期。
2.1.1.1.6 角鲨目(Squaliiformes):背鳍2个, 臀鳍消失,鳃裂5-6个位于胸鳍基底前方;吻软骨 1根。我国有21种。
长吻角鲨(Squalus mitsukurii)分布于太平洋 西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均产之。
2.1.1.1.5 真鲨目(Carcharhiniformes): 眼具瞬膜,椎体具辐射状钙化区域。肠螺旋 瓣螺旋形。我国有6科28属58种。 猫鲨科(Scyliorhinidae):如虎纹猫鲨 (Scyliorhinus torazame)分布黄海和东海、 梅花鲨(halaelurus burgeri)分布东海和南海。
鳃裂5对,吻软骨3根,椎体星型,背鳍2 个,均无硬棘,有臀鳍。我国有4科共8种。 如噬人鲨(Carcharodon carcharias)广泛分 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我国见于广 东沿海;姥鲨(Cetorhinus maximus)分布 我国各海区。
噬人鲨
噬人鲨习性凶猛,在被钓捕或受枪击时, 挣扎猛烈,有袭击渔船和噬人的记录。大者长 达12米,普通者长6~8米。捕食各种大型动物。 也吞食大量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广泛分布于各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在大洋洲海域最为 常见。中国沿海常捕到1米左右的幼鱼。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我国鱼类分类概述: 我国现已知鱼类3264种及亚种。包括软骨 鱼类和硬骨鱼类。 2.1 软骨鱼类:
特征:内骨骼全为软骨,海生,体被盾鳞;鼻 孔腹位;鳃间隔发达,鳃孔5—7对。歪尾。肠内 具螺旋瓣。雄鱼有鳍脚,营体内受精,卵胎生或 假胎生。 2.1.1 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体呈梭 形或盘形。鳃孔5—7对,各自开口于体外而无鳃 盖。共2总目。软骨鱼类多属此亚纲。
第1 躯体都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1.2 出现上、下颌。 1.3 皮肤常被鳞。 1.4 中胚层的内骨骼支持。双凹型椎体。附肢 骨出现,但未与中轴骨相连。 1.5 鳃呼吸,多具鳔。 1.6 单循环,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静脉窦和 动脉圆锥(软骨鱼类)组成。 1.7 肾脏排泄。 1.8 有侧线。神经较为原始。 1.9 多卵生。少数卵胎生。
虎纹猫鲨
梅花鲨(halaelurus burgeri)个体长不到 1米。全身被有黄褐色的“猫皮”,只具暗色横 纹和黑色斑点,三五成群,形成梅花状,故名梅 花鲨。为暖水性近海底栖小型鲨类。产于东海南 部以南海域。
皱唇鲨科(Triakidae):如:皱唇鲨(Triakis scyllium)分布东海、黄海和南海。
第八节 鱼类动物资源
2.1.1.2 下孔总目(Hypotremata):又名:鳐形
总目(Batomorpha):体形背腹扁平,鳃孔腹位。 胸鳍前部与头侧相连。无臀鳍。 2.1.1.2.1锯鳐目(Pristiformes):吻扁平狭 长,剑状突出,边缘具坚大吻齿;背鳍2个,尾柄 粗大,尾鳍发达。 尖齿锯鳐(Pristis cuspidatus): 见于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