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71856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1.企业危险源识别清单:制定一份企业危险源识别清单,并在清单上列出常见的危险源,部门负责人根据清单进行检查和辨识。

2.风险评估: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发生概率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以确定危险源的重要性。

3.现场巡查:定期进行现场巡查,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辨识存在的危险源,特别是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危险源,如设备老化、隐患等。

4.统计分析:对历年来的事故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以便辨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在辨识出危险源后,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加以控制和管理,确保危险源不会演变为事故。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

2.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对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落实和执行,确保每个部门、员工都能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定。

3.安全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参与到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中来。

4.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与检查制度,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不合规的行为和做法,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事故调查与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不足之处,并对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建立与完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必要性:1.保障员工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控制潜在的危险源,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2.提高生产效率:及时识别和控制危险源,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以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3.降低企业成本:事故发生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的成本。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建立和实施的管理体系,用于识别和管理工作
中的各种危险源,以减少和预防事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危险源辨识: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和评估,确定存在的危险源及
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2. 危险源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规模和潜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确定
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可能影响。

3. 危险源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以减少、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

4. 危险源监测和检查:建立制度化的监测和检查机制,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行定期
检查和评估,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5. 培训与教育:开展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员
工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各类危险源。

6. 事故分析与预防: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教训,采取相应
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通过建立和实施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识别和控制工作中的危险源,提
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环境,减少事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身
体健康。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是一种用于识别和管理潜在危险的系统, 旨在保护员工和组织免受潜在的伤害或损失。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和措施:
1.危险源辨识: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识别, 确定可能导致事故或伤害的因素。

这可能涉及到对工作环境、设备、材料和流程进行评估和分析。

2.危险源评估: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 确定其对员工和组织的潜在风险级别。

这可以通过定量或定性评估的方式进行。

3.风险控制: 基于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 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员工和组织的风险。

这可能涉及到工程控制, 如改变工作环境或引入安全设备, 以及管理控制, 如制定安全操作程序和培训员工。

4.监控与审查:持续监控工作场所的危险源和风险水平, 并定期进行审查和评估制度的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检查、测量、统计和员工反馈等方式进行。

5.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能够辨识危险源、采取适当的措施和行为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6.紧急准备和应急响应:制定紧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确保员工和组织能够有效地做出反应,减少损失和伤害。

通过实施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组织可以更好地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并减少潜在的损失和责任风险。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管理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____相关人员对该工程危险源进行辨识、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

项目安质部对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实施登记和管理。

二、工作程序1、过程流程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危险源更新2、危险源辨识危险源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管理缺陷。

2.1辨识范围:(1)所有人员:包括内部人员,分包商和访问者;(2)所有活动:包括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3)所有设施:包括建筑物(自有的和租用的)、生产用的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4)管辖范围内的作业场所:包括从事生产施工场所及影响从事生产活动的周边环境;(5)辨识时应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2.2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询问交谈、检查现场、查阅记录、安全检查表等方法。

实际操作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几种方法合理组合使用。

3、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后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长及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____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4、重大危险源管理(1)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路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

(2)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管理制度。

(3)项目总工程师马骏是本要素全面负责人,____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对该施工工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列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一、引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辨识和评价危险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就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进行论述。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步。

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因素的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通过危险源辨识,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害,为后续的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

三、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程度,并为后续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的方法可以包括定量风险评估、定性风险评估、专家评估等。

通过危险源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判断风险的大小,确定优先处理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是指由于其性质、规模和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而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门管理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评估、管理层责任、监督检查、紧急预案等。

通过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减少事故的发生。

五、结语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可以识别风险和危害,为后续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确保制度的落地和执行,以确保员工和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与目的本公司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特制定此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明确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对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

通过全面辨识和规范处理危险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与伤害的发生。

二、辨识与评估危险源1. 辨识危险源的方法(1)初步调查与检查:通过对生产场所、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初步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观察员工工作: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分析历史记录:通过检查事故报告、事故档案等历史记录,分析过去发生的事故和伤害原因,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危险源评估(1)评估危险性: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威胁程度。

(2)评估暴露度:评估员工接触危险源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程度。

(3)评估风险:综合危险性和暴露度评估结果,对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管理与控制1. 管理责任与义务(1)公司负责人应确立危险源管理的重要性,落实责任制,保证危险源管理的顺利进行。

(2)相关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并推动其落实与执行。

2. 危险源管理程序(1)制定危险源管理计划:根据辨识与评估结果,制定危险源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措施和责任。

(2)建立管理档案:建立危险源管理档案,包括辨识与评估记录、管理计划与措施、执行情况等,确保跟踪管理的实施与效果。

(3)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措施、防护设施、培训教育等,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4)监测与检查:定期进行危险源的监测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培训与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四、纠正措施与改进1. 纠正措施(1)针对危险源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整改。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本《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包括劳动者、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第三条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应急预案制定、危险源检查与评估等。

第五条企业应当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工作,并向员工提供相关培训。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档案,定期进行更新和备份。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七条企业应当对各工作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并进行重要性排序。

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工作场所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二)工程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电气故障、漏电等;(三)生产化学品可能带来的危险源,如有毒、易燃等;(四)作业人员可能引发的危险源,如操作失误、安全意识淡漠等。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组按照《危险源辨识评估方法标准》进行。

第十条企业应当制定危险源辨识报告,并向员工和相关部门公示。

第三章危险源控制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并实施。

第十二条危险源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一)修正不安全的工作场所布局,保证通行道路畅通;(二)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防护栏等;(三)配备操作人员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四)建立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范。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定期检查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记录相关情况。

第十四条对于无法完全消除的危险源,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第四章应急预案制定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和控制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程序;(二)责任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分工与职责;(三)人员疏散和救援措施;(四)事故处理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准备。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日期: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项目施工生产活动中各类危险源的辩识和风险控制力度,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项目全过程中的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第二章危险源辩识第三条危险源辨识由总工程师牵头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工程管理部、技术部、物资管理部、综合管理部等共同开展。

第四条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经营管理)——竣工交验——回访维修等全过程。

第五条辨识危险源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三种时态指过去(例如:曾经发生过的伤害事故)、现在(例如: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将来(例如:作业将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变更,新工艺使用时的安全控制状态)。

三种状态指:正常(例如:每天的正常施工过程);异常(例如:非正常状态下的的设备故障维修、检修、抢修等);紧急(例如:洪水、水灾、爆炸、坍塌等)。

第六条危险源辨识方法可采用询问和交流、利用专家经验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直观经验分析法、专家直接判断法等方法。

以上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

第七条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时,应对分部的生产活动和服务进行分析,对各方面危险源全面辨识。

第八条完成危险源辨识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负责填写《危险源辨识表》。

第三章危险源风险评价第九条评价流程为:分析、调查危险、危险源--评定危险、影响的成都和规模---确定风险的级别。

第十条风险评价的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要求;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

第十一条风险评价可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即用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汇总各部门评价意见,并负责填写《危险源及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目的:建立和完善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2.原则:-预防为主:以预防为核心,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全员参与:全体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共同维护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

-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管理。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制度和管理方法,提高危险源管理水平。

二、危险源辨识程序1.信息收集:收集相关资料,包括行业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实际情况。

2.现场勘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工作环境、设备设施等情况。

3.风险评估:通过对危险源的分类、辨识和评估,确定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4.制定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措施、技术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等。

5.实施措施:组织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建立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和程序。

6.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实施的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三、危险源管理制度1.危险源清单:建立企业危险源清单,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和编制,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措施。

2.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减少事故的发生。

3.岗位培训:对每个岗位的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危险源的特点和管理措施,增强安全意识。

4.事故报告与处理: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组织、任务和流程,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6.安全检查与评估: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潜在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7.绩效评估与改进: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危险源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绩效。

四、危险源管理的挑战和对策1.缺乏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做到安全行为习惯化。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例如,一台老化的机器设备、一个未设置防护栏的高处作业平台、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等都可能成为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现场观察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工作流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情况,直接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2、询问交流法与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风险,获取有关危险源的信息。

3、查阅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设备说明书等资料,从中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4、安全检查表法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相关标准,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工作场所进行逐一检查,确定危险源。

(三)危险源辨识的范围1、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包括日常的生产作业、设备维护、办公活动,以及临时的抢修、搬迁、改造等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本单位员工、外来访客、承包方人员等。

3、工作场所内的所有设施和设备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物料等。

二、安全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的概念在辨识出危险源后,需要对其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并确定风险的等级。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1、定性评估通过经验判断、直观观察等方法,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不同等级。

2、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值,以更精确地评估风险。

(三)风险评估的因素1、可能性即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可分为几乎不可能、很少、有时、经常等不同级别。

2、后果严重程度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声誉影响等方面,可分为轻微、一般、严重、灾难性等不同级别。

三、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一)风险控制的原则1、消除风险如果可能,应首先采取措施消除危险源,从根本上杜绝风险的发生。

2、降低风险对于无法消除的风险,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因素进行识别和判定的过程。

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1. 识别常用方法•安全巡视:定期检查工作场所,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安全检查表:使用预先设计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

•作业分析:对各类作业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安全评估:使用专业的安全评估方法,从整体上评估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

•经验总结:通过历史事故的经验总结,识别共性的危险源。

2. 辨识的内容危险源的辨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理危险源:例如高温、高压、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

•化学危险源:例如有害气体、易燃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生物危险源:例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人为因素:例如不当操作、未经授权的进入危险区域等。

二、危险源评价危险源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的过程。

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 评价依据危险源评价的主要依据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行业标准和规范。

•公司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

2. 评价指标危险源评价的指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定性评估指标:描述危险源的性质、特点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例如,对于化学品危险源,可以描述其毒性、腐蚀性等特性。

•定量评估指标:通过定量计算来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例如,对于物理危险源,可以通过计算潜在的能量释放量来评估其风险。

3. 评价过程危险源评价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收集相关信息:收集危险源的相关数据,包括安全技术资料、设备参数、工艺流程等。

•识别危险因素: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识别出可能产生危险的因素。

•评估危险程度:根据评价指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

•编写评价报告:整理评估结果,编写评价报告,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

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危险源辨识1. 公司各部门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相关标准,对生产、经营、使用、储存等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

2. 危险源辨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备设施:如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电气设备等。

(2)工艺流程:如化学反应、物料搬运、储存等。

(3)物料: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

(4)环境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等。

3. 危险源辨识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形成危险源辨识报告,并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三、风险评估与控制1.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2. 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1)消除风险: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采取消除风险的措施。

(2)降低风险:对存在较高风险的危险源,应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等。

(3)监控风险:对存在一般风险的危险源,应采取监控风险的措施,如定期检测、维护保养等。

3. 风险控制措施应形成文件,并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安全检查: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应急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安全记录: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记录,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危险源辨识:全面调查和识别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和人身危险等。

2. 危险源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职工的潜在危害程度和可能引发的事故风险。

3. 危险源管理:针对辨识和评估出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风险控制、隔离措施、个体防护措施等,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职工的伤害。

4. 监测和检测:建立相应的监测和检测机制,对危险源的暴露水平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 培训和教育:对职工进行危险源的认知教育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6. 事故调查和报告:建立事故调查和报告机制,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7. 审查和改进:定期进行制度的审查和改进,及时修订和完善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以适应工作环境和职工需求的变化。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维护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事故发生的物质、设备、作业方式或作业环境等因素。

对于企业而言,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必要要求。

为此,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识别和界定出存在的危险源。

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1. 收集信息:通过对企业相关资料和工艺流程的了解,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物质、场所、作业流程等。

2. 现场调查:对企业内部进行现场走访和实地调查,观察存在的潜在危险源,如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化学品存储等。

3. 风险评估: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现场调查结果,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风险级别和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

4. 辨识报告:将评估结果整理成辨识报告,明确标识出各类危险源的具体位置和风险级别。

三、危险源管理危险源管理是指通过实施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在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时,可参考以下要点:1. 风险防控措施:根据辨识报告中的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员培训等。

例如,在高风险级别的危险源上设置安全防护设施,要求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操作等。

2. 定期检查和评估:对已经实施的安全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同时,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更新辨识报告。

3. 应急处置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并进行演练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熟练应对。

4. 信息共享和教育宣传:通过内部培训、安全提示牌、宣传栏等方式,向员工传达危险源的相关信息和管理要求,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四、制度落实和监督为确保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和持续改进,需要进行下列措施:1. 落实责任: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职责,确保各项制度要求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一、制定目的为避免因危险源的存在而导致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事故发生,保障公司的安全和员工的身心健康,确保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社会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二、危险源控制的目标危险源控制的目标是将危险源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降至最小程度,以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的辨识、评估、控制和管理。

四、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物质、设备、工具、机器、设施、环境等因素。

五、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1.辨识方法对公司的各个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进行检查、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

特别关注新进员工、迁移工作岗位、新设施设备等场合的危险源的识别。

2.评估方法按照危险源控制的原则,将上述危险源进行辨识、分类、定量化评估,确定危险源的危害等级。

根据所确定的危害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人身、财产、环境的影响。

六、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防范措施对于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环境和设备,应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生产场所和工作区域的安全。

例如:防火、防爆、防盗、防雷等措施。

2.技术措施人员技术、设备技术、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措施,是限制和控制危险源的重要手段。

例如: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改良、生产过程参数的控制、技术研究的推进等。

3.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督促员工遵守相关规定,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管理等。

4.紧急处理措施建立公司内紧急处理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和应急物资储备等。

这种措施能使生产胜利、较快地恢复正常,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七、危险源的监控和评估公司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已确定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和评估。

监控内容应包括危险源的情况、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状况等方面。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是指在企事业单位内,对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后果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分类、评估和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下面将具体介绍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危险源辨识与分类首先,要对企事业单位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和分类。

辨识的方法可以包括:检查现场、观察生产过程、分析历史事故案例等。

辨识的依据主要是危险源的性质、特点和可能引发的后果。

辨识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评估和管理。

二、危险源评估与风险判定辨识完成后,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评估,判定其可能的风险程度。

评估主要包括:危险源的频率、暴露时间、可能造成的损失、现有的控制措施等。

评估的结果应体现出危险源的重要程度,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制定危险源管理措施根据危险源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工艺改进、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等。

措施的制定应考虑到可行性、经济性和效果性等因素,并以有效地减少危险源产生风险为目标。

四、实施危险源管理措施根据制定的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危险源管理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明确责任、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总结改进等。

相关部门应加强危险源管理的宣传和监管,确保措施的顺利实施。

五、持续改进危险源管理危险源管理工作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估和管理的复审,找出问题和不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危险源管理水平,确保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总之,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是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人员、设备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落实具体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危险源的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管理之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之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之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简介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公司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以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原因,对于企业的生产安全影响极大。

通过制定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的危险源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安全控制水平,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持续发展”。

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人和环境中存在的对人的生命、财产及其他权益,有危害、伤害、损害和破坏作用的因素。

在生产作业和生活中,与人员安全直接相关的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机械危险、电气危险、火灾爆炸危险等多种类型。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是指对有潜在危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鉴定、评价和等级化的过程。

在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根据风险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不同的辨识方法,常用的辨识方法有以下几种:直观辨识法直观辨识法是人们对事物直观感觉的理解和判断,主要依赖于人的主观经验和常识。

通过观察、听取、问询、考察等手段来发现危险源。

安全评价法安全评价法是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评价,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危险源,主要采用工程技术原理和科技方法来进行辨识。

事故调查法通过分析整理事故具体发生的情况、原因和后果,识别存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管理的内容危险源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危险源清单建立和完善危险源清单,明确危险源的性质、位置、特征、等级、范围等信息,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危险源等级化评估按照相关标准,对危险源进行等级化评估,以确定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和优先级,为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危险源管控计划制定危险源管控计划,明确管控条线、责任人、管控措施等内容,对危险源进行全过程的管控和跟踪。

危险源监测与评价通过现场检查、测试、监测等手段,及时掌握危险源的运行状况和风险形势,对危险源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和总体评估。

危险源预警与处理按照规定的预警程序和处理措施,快速反应处理突发事件和危险源,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和控制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引用标准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第四条各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各职能部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第五条必须根据国家标准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危险(安全)评价,即工程公司(项目部)所有构筑物、承建的施工现场、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库区(库)、贮罐区(贮罐)、危险化学品使用、储运等危险性作业的工业设施和作业以及其他具有危险性、可能发生或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的生产场所予以危险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第六条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进行。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降低危险性,保障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

第七条公司对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现场,必须开工前进行一次风险分析评估;剧毒品作业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与后果做出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评价,并将评价报告按管理权限上报有关部门。

第八条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将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和国家有关标准对危险源划分等级,确定不同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

第九条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监控。

按照“集团公司-铜城建设公司-各分公司”三级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监控管理。

第十条建立危险源登记台帐制度,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数量与等级变化以及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与维护、人员培训、安全责任落实等情况,有效控制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消除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一、引言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

危险源的存在可能对我们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的概念,并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

二、危险源的概念危险源是指那些潜在的、可能引发事故或伤害的物质、设备、场所或行为。

危险源可以分为自然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两类。

自然危险源主要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可能导致事故或伤害的因素,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

人为危险源则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潜在危险,如化工厂的化学品泄漏、建筑工地的高空坠落等。

三、危险源辨识方法1. 体验法体验法是一种直接接触危险源并进行感知的方法。

通过对可能存在危险的场所或设备进行仔细观察和体验,我们可以辨识出其中的潜在危险源。

2. 经验法经验法是通过过往经验和案例来辨识危险源。

通过研究类似行业或类似设备的历史事故,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避免或减轻风险。

3. 分析法分析法是通过对系统、流程或设备进行全面的分析,辨识出其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源。

这种方法常用于工程设计环节,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四、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要点1. 风险评估和防范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我们可以合理分配资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危险源对我们的威胁。

2. 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培训和教育体系,确保员工都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的相关知识和防范措施。

培训应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操作的演练,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危险的能力。

3. 监测和检查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检查制度,定期对危险源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通过定期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突发情况做出应对措施。

预案应包括人员疏散、紧急救援、设备停用等方面,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并有效处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加强安全管理事前控制,强化对石黔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发生,现就石黔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危险源辨识、管理和监控以及风险控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石黔高速公路工程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引发石黔高速公路施工人身伤害及设备、财产损失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第四条本项目根据本标段工程项目特点、地质地貌、当地气候、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承担的施工范围和工程进展和开工情况,在工程项目大面积施工前,辨识出施工安全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确定重大危险源,从而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五条危险源辨识工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工作任务分析和工作任务危险性研究结合的方法。

第六条危险源辨识的各项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2、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如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工程或技术部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队长、专业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设备部部负责人、机械调度员、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手等;3、危险源辨识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要全,要能基本覆盖本项目的所有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序以及机械设备(设施)、工作场所等知识;4、对参加辨识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危险源辨识培训,使每个人能掌握辨识范围和类别的基本情况,了解本项目安全生产具体要求;5、基础资料准备齐全,包括图纸、清单、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说明书、技术规范、安全技术规程等;第七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具体操作步骤:1、按照工程量清单章节,列出各清单细目包括的所有分项工程内容;2、根据定额以及施工经验,列出每一分项工程中包含的所有施工工序及每工序内的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3、对每个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存在的危害危险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安全管理缺陷)进行详尽的列举;3、将危害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对应于危险因素列出;4、危险源辨识小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按照清单章节;清单细目;分项工程;施工工序;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危险和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伤害或事故等内容,对已经辨识的危险源及其潜在风险,编制详细的《危险源辨识清单》。

格式详见附件一。

第八条本项目公路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的危险因素造成的事故、伤害类别大致有以下:1、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是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自卸车或放飞车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挂钩、跑车事故;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4、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井下、隧道、洞室透水淹溺;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指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包括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火灾;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包括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和坠落,也包括由地面坠入坑、洞、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0、坍塌:是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

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

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指隧道、洞室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拱部、顶板垮落为冒顶。

二者常同时发生,简称冒顶片帮。

12、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3、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4、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汽瓶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

容器爆炸是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

包括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形成的化学爆炸,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15、中毒和窒息:指人体接触有毒物质,如在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横通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生突然晕到,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

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事故,也不适用于慢性中毒和职业病导致的死亡;16、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

如扭伤、跌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范围上应包括施工现场内受到影响的全部人员、活动场所,以及受到影响的周围环境、排水系统等,也包括劳务分包人、供应商等相关方的人员、活动与场所可施加的影响。

2、危害和危险因素确定要防止遗漏,不仅要分析正常施工、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施工生产组织活动的3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3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下潜在的各种危险,分析支护失效,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

3、对同一分项工程中不同施工工序中存在的相同的危害危险因素,按照危险性最大的原则,进行归纳合并。

4、要充分发动全员参与危险源识别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第三章危险源风险评价第十条在完成危险源辨识工作后,施工单位应由项目部领导、主要技术、管理人员、施工队长等成立危险源风险评价小组,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评价小组采用5~7人组成,讨论通过,必要时可邀请监理单位参加讨论。

第十一条危险源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价法:1、风险评价公式为:D=L×E×C2、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为L,按照施工经验和本单位管理特点,3、按照作业工人出现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作为E,根据不同5、把危险性作为D,其值为L、E、C三者乘积,其等级划分如第十二条风险评价结果填入《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对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确定。

格式详见附件二。

第四章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第十三条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危险源均可判定为重大风险危险源:1、采用LEC评价法,D>160分,即A、B类危险源;2、明显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3、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发生,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根据《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和第十三条的规定,应该把本单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汇总,同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填写《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编制的《危险源辨识清单》、《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经项目部领导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审核确认。

经监理审核通过的危险源资料必须报石黔公司安全部备案。

第十六条施工方案因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影响发生变动的,施工单位应将施工方案变动后增加的危险源及时补充和完善,并经自审和工程监理单位审查确认后报石黔公司安全部备案。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人员集中的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注意事项及保障措施。

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八条对危险源应当进行定期的监控,确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进行了整改,具体检查方法参照《石黔高速公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执行。

各从业单位及部门应按照不同的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周期进行检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安全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石黔高速施工总承包指挥部三分部安全质量部负责解释。

附件一:危险源辨识清单;附件二:危险源风险评价表;附件三: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清单;附件四: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范例;附件五:其他格式的桥梁和通道工程等危险源辨识和评价范例。

附件一:(第章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号:页脚内容填写人:审核人:日期:附件二:(第章工程)危险源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号:页脚内容填写人:审核人:日期:附件三: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清单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号:页脚内容填写人:审核人:日期:附件四:范例(第200 章路基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号:填写人:审核人:日期:(第400 章桥梁工程)危险源辨识清单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号:填写人:审核人:日期:(第200 章路基工程)危险源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号:填写人:审核人:日期:(第400 章桥梁工程)危险源风险评价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号:填写人:审核人:日期: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清单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编号:填写人:审核人:日期:附件五: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钻孔灌注桩)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钻孔灌注桩)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钻孔灌注桩)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盖板通道及桥梁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土方路基、便道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调查表(拌和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