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危急值管理课件
2024危急值培训ppt课件完整版(2024)

2024/1/26
20
案例四: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患者
• 患者情况:一名年轻女性患者,因腹痛、呕吐症状到医院就诊。 • 危急值发现:腹部CT检查显示患者存在急性胰腺炎伴腹腔大量积液。 • 处理措施: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救治流程,普外科、消化内科、重症医
学科等多学科医生共同参与救治。给予患者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 分泌等药物治疗,同时行腹腔穿刺引流术减轻腹腔压力。经过积极治疗 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 经验教训: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应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共同 制定治疗方案并积极参与救治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
准确检测
检验科人员需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
2024/1/26
危检验科人员应立即通知 医生。
参与会诊与讨论
检验科人员可参与患者 的会诊和病例讨论,提 供实验室检查的专业意 见。
25
其他相关人员职责和要求
药剂师
确保药品的供应和质量 ,提供用药咨询和建议
。
2024/1/26
医学影像技师
提供准确的影像检查结 果,协助医生进行诊断
和治疗。
营养师
心理医生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 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
26
为患者提供心理评估和 支持,帮助其应对疾病
带来的心理压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6
27
本次培训内容总结回顾
危急值概念及重要性
CT血管成像可见主动脉内膜撕裂,真 假两腔形成。
急性脑梗死
MRI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缺 血灶,DWI序列呈高信号。
2024/1/26
9
实验室检查结果危急值
危急值管理课件

2024/1/28
线上培训
01
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使员
工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线下培训
02
组织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研讨会、工作坊等,提供实践机会和
互动交流,加深员工对危急值管理的理解和应用。
实施计划
03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时间表
,确保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级风险
患者情况严重,需在短时间内采取有 效治疗措施。
2024/1/28
10
03
危急值报告与处置
2024/1/28
11
报告制度及流程
03
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规范危急值报告流程
强化医务人员培训
明确报告范围、报告时限、报告方式等关 键要素,确保各级医务人员能够准确、及 时地获取危急值信息。
设立专门的危急值报告窗口或电话,接收 来自临床科室的危急值信息,并进行登记 、核实、处理和反馈。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 理,包括去重、缺失值处 理、异常值处理等。
数据整理
将数据按照需要进行分类 、汇总和整理,以便后续 分析。
16
分析方法及工具应用
描述性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危急值 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如 均值、标准差、频数分布 等。
2024/1/28
推断性统计分析
通过假设检验、方差分析 等方法,探究危急值数据 间的差异和关系。
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不同医疗机构和地区对于危急值的管理标准和流程存在差异,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利于危急值管理的推广和应用。
2024/1/28
28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28
2024版危急值制度培训ppt课件

contents •危急值制度概述•危急值识别与报告流程•临床科室应对措施•医技科室在危急值管理中作用•监督管理与持续改进策略•总结与展望目录定义与背景定义危急值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背景随着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安全的日益重视,危急值制度在医疗机构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该制度要求医技科室对检查、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危急值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以便临床医生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适用范围及对象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重要性及意义重要性危急值制度是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意义危急值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
同时,该制度也能够促进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加强医疗团队的合作精神,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观察法检查法评估法030201危急值识别方法报告流程及时限要求报告流程时限要求医师职责护士职责医技人员职责医院管理部门职责相关人员职责与权限接收危急值信息后处理流程与患者沟通解释工作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及危急值结果,并解释相关处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沟通时应注意语气和措辞,尽量使用患者或其家属易于理解的语言,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应向其说明检查或治疗的目的、方法、风险及预后等,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后续观察与记录要求临床科室应对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措施进行持续观察和记录,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处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等。
(2024年)危急值培训课件课件完整版

根据医生建议,迅速安排患者接受进一步检查或紧急治疗,如CT血管 造影、溶栓治疗等。
追踪和反馈
对患者进行持续追踪,观察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向医生反馈影 像学检查结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4
案例三:实验室检查结果危急值处理经验分享
确认危急值
实验室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结果,如严重高钾血症 、急性肾衰竭等,应立即确认并标记为危急值。
25
06 总结与展望:提高危急值 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2024/3/26
26
总结本次培训内容
危急值概念及重要性
深入阐述了危急值的定义、分类及其 在医疗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危急值识别与评估
详细讲解了如何准确识别各类危急值 ,以及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
2024/3/26
危急值处理流程
系统介绍了危急值处理的标准化流程 ,包括报告、记录、通知、处置等环 节。
30
2024/3/26
3
危急值定义及分类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是指某些临床检验、检 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 大,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临界
值。
生理指标类
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2024/3/26
生化指标类
如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
影像学指标类
如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
4
危急值在临床意义
01
02
03
快速识别
紧急通知
通过电话或其他快速通讯方式,将危急值结果迅速通知主 治医生和护士站,确保相关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情况。
紧急救治
医生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患者临床表现,迅速制定治疗 方案并下达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对患者实施紧急救治措 施。、处理过程和患者病情变化。对 患者进行持续追踪观察,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危急值报告及处置PPT课件

QT间期
QT间期延长,提示可能存 在心脏复极化异常,增加 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ST段
ST段抬高或压低,提示可 能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心 肌缺血等严重心脏疾病。
血常规项目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低于2×10^12/L,提 示贫血,可能存在失血、溶血等
严重疾病。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提 示感染或炎症,可能存在败血症、 脓毒血症等严重疾病。
报告流程
01
02
03
04
检测发现
临床实验室或影像科室等检测 部门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患者检
查结果异常。
核实确认
检测部门对异常结果进行核实 ,排除误差等干扰因素,确认
检查结果无误。
报告发出
检测部门将异常结果及报告单 填写完整后,通过电话、网络 等方式及时报告给临床科室。
处置与记录
临床科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采 取相应处置措施,并进行详细
会诊与治疗
组织会诊
针对危急值情况,应组织相关科室专 家进行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紧急治疗
根据会诊结果,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 急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04 危急值案例分析
心电危急值案例
总结词
心电危急值案例是常见的危急值类型之一,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置,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详细描述
心电危急值案例通常包括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干预。在心电危急值案例中,医生需要迅速判断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心肺复苏、电除颤等, 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血气分析项目
氧分压
氧分压低于60mmHg,提示呼吸衰竭,可能存在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等严重疾病。
2024版危急值管理制度培训ppt课件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 保患者身份识别无误
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 告知病情和处理方案
做好相关记录和交接工 作,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处理结果反馈与记录
01
02
03
04
处理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上级医 师和相关科室
详细记录处理过程、采取措施 及患者病情变化
对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定期对危急值处理情况进行汇 总和上报,以便医院管理层及
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遇 到的困惑及解决方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危急值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 优化方向
新技术在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前 景展望
跨学科合作在提升危急值管理水 平中的潜力挖掘
未来危急值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与趋势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06
CATALOGUE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本次培训内容总结回顾
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意义及重要性 危急值识别、评估与处置的实践经验分享
危急值报告流程、处理措施及记录要求 案例分析:成功处理危急值的典型案例解析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环节
学员对危急值管理制 度的理解和认识
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运 用危急值管理制度的 经验分享
立即处理措施 停止相关操作或设备
实施紧急救治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处理措施分类及实施步骤
通知上级医师或相关科室会诊 限期处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处理措施分类及实施步骤
安排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和诊断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及时跟进处理效果
处理过程中注意事项
01Leabharlann 020304
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 措
者安全。
护士职责
危急值幻灯课件

危急值
pH<7.35或>7.45,PaO2< 60mmHg或>100mmHg,PaCO2 <30mmHg或>50mmHg。
处理措施
对于血气分析异常的患者,应根据酸 碱失衡的类型和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 ,如机械通气、药物治疗等。
血常规
总结词
参考值
血常规是评估感染、贫血、白血病等血液 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异常结果需及时处 理。
02
促进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危急值事件,提高
处理效率。
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03
组织多学科团队分享危急值处理的经验和最佳实践,以提高整
个团队的应对能力。
应用先进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引入电子化管理系统
利用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危急值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 ,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详细描述
患者因长期胰岛素治疗导致低血糖昏迷,被发现时已经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紧急给予葡萄糖溶液静 滴,患者逐渐恢复意识,最终康复出院。
心电图异常案例
总结词
心电图异常是常见的危急值之一,可能 提示严重心血管事件,需要紧急处理。
VS
详细描述
患者因胸痛就诊,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 死。紧急给予PCI手术开通血管,术后患 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危急值培训课程, 提高其对危急值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对医护人员进行危急值处理能力的考 核,并提供反馈,以促进其持续改进 。
模拟演练
进行模拟演练,使医护人员在实际操 作中熟悉危急值处理流程,提高应对 能力。
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
制定详细的危急值管理规定
明确危急值的范围、处理流程、报告制度等,为医护人员提供明 确的指导。
2024年度-危急值ppt课件

强化危急值数据监测
02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危急值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监管
效率。
加强危急值管理培训
03
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识和管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20
改进措施
优化危急值处理流程
简化处理步骤,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加强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共同应对危急值问题,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
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鼓励学员们多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 的危急值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注最新研究进展
建议学员们关注危急值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指南,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7
详细讲解了危急值出现后的处理流程,包 括及时通知医生、记录和处理危急值、以 及后续的跟踪和监测等环节。
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协作在危急值管理中的 重要性,包括医生、护士、检验师等不同 角色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24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增强了对危急值的认识
通过本次课程,学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危急值 的概念、意义和管理方法,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 很大的帮助。
16
常见应对措施
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值 班医生,报告危急值情
况。
01
护士加强病情观察,密 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
化。
03
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或 治疗的患者,及时安排
相关检查和会诊。
05
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 的治疗措施,如调整治 疗方案、给予急救措施
等。
02
做好护理记录,详细记 录危急值处理过程和结
果。
04
发现危急值 报告危急值 临床处理 追踪与反馈
危急值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对危急值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
01
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危急值管理 02 制度进行持续改进
培训与教育: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 03 员工对危急值管理制度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案例分析
01 案例背景:某医院急诊科
接诊一名患者,患者出现 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但未及时上报危急值。
02 案例分析:医生未及时上
报危急值,导致患者病情 延误,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03 案例启示:危急值管理制
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 确处理危急值。
04 案例总结:通过案例分析,
6
定期回顾:医院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和处理流程进行回顾和改进,提高医疗质量。
处理流程
发现危急值:医护 人员在检查过程中
发现危急值
制定处理方案:根 据病情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处理方
案
报告危急值:医护 人员立即报告上级
医生或科室主任
实施处理方案:按 照处理方案,对患 者进行治疗或转诊
评估病情:上级医 生或科室主任对患
03
加强医疗协作:促进各 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提高医疗效率
02
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危 急值报告和处理流程, 确保医疗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及时发 现并处理危急值,降低 医疗风险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危
01
急值管理制度
适用于医务人员、患 者及家属等对象
断、病理诊断等科室
时间和患者结局等指标,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评估方法
01 制定评估标准:根据危急值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 评估标准,包括时间、质量、效果等方面。
危急值培训完整ppt课件

•危急值概述•危急值类型与特点•危急值处理流程与规范•危急值相关案例分析目•医护人员在危急值管理中作用与责任•提高危急值处理能力培训策略与实践录危急值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意义危急值的设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潜在的危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定义定义与意义VS危急值识别与报告制度识别报告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现状01国外现状02发展趋势03临床常见危急值类型呼吸系统危急值消化系统危急值如急性呼吸衰竭、重症哮喘等。
如急性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等。
心血管系统危急值神经系统危急值血液系统危急值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
如脑出血、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等。
如急性溶血、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各类危急值特点分析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多数危急值患者起病突然,病情迅速恶化,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症状多样,易误诊由于危急值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患者症状多样且复杂,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进展迅速,预后差危急值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1 2 3症状相似但病因不同的危急值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危急值与其他疾病相互影响的危急值易混淆危急值辨析危急值定义发现途径报告方式030201发现与报告环节确认与评估环节评估病情确认流程根据危急值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处理方案。
沟通协作处理与记录环节处理措施监测与观察记录与报告案例二某医院成功处理急性心肌梗塞危急值。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包括溶栓、抗凝等治疗措施,最终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案例一某医院成功处理低血糖危急值。
通过及时发现患者血糖异常下降,迅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最终使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水平。
案例三某医院成功处理脑出血危急值。
危急值课件PPT课件

键措施。
05
危急值质量控制与 改进
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
危急值识别准确率
通过定期抽查和专家评审,评估医护 人员对危急值的识别能力。
危急值处理时效
建立危急值处理流程,确保在规定时 间内完成处理并记录。
危急值报告规范性
制定危急值报告标准,包括报告格式 、内容、传递方式等。
危急值课件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危急值概述 • 危急值识别与评估 • 危急值报告与传递 • 危急值处理与应对 • 危急值质量控制与改进 • 危急值相关法规与伦理问题
01
危急值概述
定义与意义
危急值的定义
指危及生命的极度异常的检验结 果,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 危险的边缘状态。
危急值的意义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家族史等信息, 了解病情发展及可能的风险因素。
检查法
利用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如心电图、 血压监测等,获取客观数据进行分析 。
评估标准
01
02
03
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 临床表现,评估病情的严 重程度。
危急值范围
参考医学指南和专家共识 ,确定各项指标的危急值 范围。
发展趋势
值班医师。
确认与处理
医师接到通知后,迅速 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措施
或治疗。
记录与追踪
详细记录处理过程,并 进行追踪与评估,确保
患者安全。
反馈与改进
对危急值处理情况进行 定期总结与反馈,不断
完善处理流程。
02
危急值识别与评估
识别方法
观察法
询问法
2024危急值PPT课件

危急值定义及作用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作用危急值制度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及时报告、处理危急值,能够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从而挽救患者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01临床重要性02应用场景危急值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如患者出现严重创伤、大出血、休克等紧急情况时,相关检验指标可能出现危急值,此时医生需根据危急值报告迅速作出反应,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
临床重要性及应用场景相关法规与规范要求法规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法规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
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应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明确危急值项目、报告方式、处理流程等,确保危急值能够及时、准确地报告给临床医生,为患者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对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掌握危急值定义和范围了解不同科室、不同病症的危急值判定标准,如血糖、血压、心率等。
熟悉检查检验项目对各种检查、检验项目的危急值有清晰的认识,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利用信息系统辅助识别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等辅助工具,自动筛选和提示危急值。
加强医护沟通协作医护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共同确认危急值,确保患者安全。
识别方法及技巧分享明确危急值发现、确认、报告、记录等各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报告流程梳理建立快速、有效的报告路径,如电话、短信、网络等,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优化报告路径对报告的危急值进行及时处理,如通知主管医生、启动应急预案等。
加强报告后处理定期评估报告流程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定期评估与改进报告流程梳理与优化建议01020304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危急值识别能力;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减少漏报、误报情况。
危急值管理培训课件

加强与设备厂商的合作与沟通, 及时了解设备更新和升级情况, 提升设备性能和稳定性。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
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危急值 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
对危急值的认知和理解。
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 危急值的监测和处理,以及在出 现异常情况时如何及时告知医护
人员。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 料等方式,加强患者对危急值的
加强危急值管理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认知和处理能力,确保制度和流程得到有效执
行。
强化医护人员责任意识,提高处理效率
增强医护人员责任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 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责任意识。
提高医护人员处理效率 加强医护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对危急值的识别、判断和 处理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危急值管理工作。
危急值管理培训危急值识别与评估 • 危急值处理措施与流程 • 危急值预防策略与培训 • 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方向 • 总结与展望
01
危急值管理概述
危急值定义与意义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 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 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对危急值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鼓励医护人员之间交流经验,分享成功案例和教训,共同提升危急值管理水平。
完善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维护保养 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巡 检、保养和维修。
确保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危急值 漏报或误报。
危急值管理培训课件

2013年4月25日
调整相关危急值项目,如肾内科肌 酐危急值项目、血液内科血小板危 急值项目等。 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系统。优化危 急值项目提醒及弹窗功能。
2016年3月25日
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召开危急值 协调会。 进一步明确门急诊中午、夜间危 急值等特殊情况处理流程。 针对的运行危急值项目进行有效 性分析及进一步优化处理流程。
规范记录
1.接到“危急值”报告后15分 钟以内主管医师应根据病情做 出相应的处理,处理意见应及 时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2.接收报告人负责跟踪落实并 做好相应记录。
发现“危急值”
1.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 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 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2.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 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核实标本信 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 诊断、检测项目等)。
(三)高效服务
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 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我院危急值管理时间轴
2015年12月30日
再次修订《临床“危急值”报告
2011年12月7日
我院制定《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 制度》、流程;完善相关信息网络系统。
及处理制度》 ,去除病理科危 急值及进一步明确、精简影像危 急值项目。
“危急值”管理目的
(一)及时处置
“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 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有效沟通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 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 作。
危急值幻灯完整ppt课件

个大气压下,正常体内物理溶解的氧,100ml血液仅占0.3ml,因此体 内绝大多数的氧需求来源于血红蛋白化学结合的氧。氧分压过高,容 易造成氧中毒,氧分压低,容易形成呼吸衰竭,当低于<4KPa (30mmHg )既有生命危险。
七、二氧化碳分压(pCO2) • 参考值:动脉血4.65~5.98kPa • 危急值区间<2.7KPa;>9.3KPa • pCO2增高提示存在肺通气不足,体内CO2蓄积。pCO2
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
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 细胞参数及计数网 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 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 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 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 和不饱和B12结合力、 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减少血容量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均必须立即施行减少血容量治疗。
完整版ppt课件
常用危急值区间及其意义
• 十二、血小板(PLT): 参考值:(100~300)×109/L
危急值培训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 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减 少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 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 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 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 沟通与合作。
门急诊病人以电话方式报告至门急诊护士 站
完整版ppt课件
12
病区报告流程:病区护士(正常上班 时间由主班护士负责,晚班由值班护 士负责)接收后应及时登记“危急值” 并签名,并立即报告经管医师或值班 医师。临床医生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识 别,若与临床状不符,应关注标本的 留取情况,如有需要,即应重新留取 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状相符, 应在接报告后10分钟内对病人进行诊 治。抢救工作结束后书写危急值记录。
医生必须将诊治措施 记录在门诊病历中
完整版ppt课件
医师接收后及时识别,若与临床症状 不符,核查标本留取情况,如有需要, 重新留取标本进行复查;若与临床症 状相符,应在接到报告后10分钟内对 病人进行诊治并做好记录
17
医技科室如何做?
各医技科室要制定“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及 “危急值”范围,工作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做 到及时向临床医师提供预警报告。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危急值管理制度
完整版ppt课件
1
危急值的定义和意义:
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 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 的边缘状态。
此时临床医生如果能及时得到检验、 检查信息,迅速的给予有效的干预措 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完整版ppt课件
2
4、脑干出血者 5、延髓或上劲髓脱髓鞘者
2024版年度危急值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危急值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CONTENTS •危急值概念与意义•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危急值处理原则及方法•危急值案例分析与讨论•危急值相关法规与标准•危急值培训与教育危急值概念与意义01危急值定义及作用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危急值作用是临床医生观察到或检查到的患者生命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出现严重异常,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导致严重残疾或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临床意义与重要性01危急值能够及时提醒医生患者的危险状况,帮助医生迅速作出诊断和治疗决策,从而避免病情恶化,挽救患者生命。
02危急值还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性和责任心,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疗安全的保障。
如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如血钾过高或过低、血糖过高或过低、白细胞计数过高等;如呼吸心跳骤停、血压过高或过低、体温过高等。
如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肺栓塞等;心电图危急值影像学危急值检验学危急值生命体征危急值常见危急值类型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02指对提示患者处于生命危急状态的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复核、报告、记录等管理机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及时的诊疗依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图、影像学、临床检验等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生命体征等。
危急值定义危急值意义危急值范围报告制度概述报告流程详解•发现与确认: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后,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记录与通知: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临床危急值管理PPT课件

血糖降低:卧床休息,立 即进食,监测血糖;血糖升 高:口服降糖药或皮内注 射胰岛素,监测血糖 少食多餐,多吃干食饭后 躺卧半小时
术后进行性腹痛加重呈板状腹提示:胆漏可能
术后腹痛,伴有腹膜刺激征,体温及血象升高提示:吻
腹部
合口瘘
2019/8/23
项目
预警值
操作流程及措施
患者自觉切口剧痛及突然松开感,切口处有大量淡红色 加强心理护理,协助医生
手术 切口
液体流出,严重时并发肠管或网膜脱出提示:切口裂开 可能
处理切口,抗感染
SPO2
术后<90%提示:麻醉后麻药或舌根后坠致组织供氧不足 可能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血糖
患者出现大汗、心慌、饥饿感、皮肤潮湿等症状,查血 糖低于3.9 mmol/L提示:低血糖反应
静注钙
<2.2mmol/L >25mmol/L
高血糖:监测血糖,运动治疗,饮食治疗,健 康教育,药物治疗。
低血糖:口服葡萄糖或含糖食物,必要时静脉 注射葡萄糖。
5
危急值的临床意义及处理
一:检验科危急值标准
项目
预警值
操作流程及措施
总胆汁酸
纠正胆道梗阻,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尿淀粉酶 >1500U/L
病因治疗:胆石症及时手术。
抗休克治疗,严密监测生 命体征,注意保暖
情绪 及 心 患者情绪极度差、有轻生念头 理
2019/8/23
加强巡视,多与病人沟通, 启动防自杀预案
13
思考
1、危急值报告登记的内容
时间,接听电话人员,危急值报告者,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危急 值项目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范围:适用于全院医技部门(检验、放射、超声、心电、胎儿电子监
护)临床科室(住院、门诊、急诊)危急值的管理。
• 职责:临床医师、护士在获悉危急值报告时,按照相关要求准确记录
和有效处理,同时将处理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危急值报告及接收
• 电话报告危急值:医技部门危急值管理系统在15分钟内没有收到住院
部、或门诊、或急诊护士站回复,在5分钟内(危急值报告发送后20 分钟内)电话报告危急值。
• 电话报告流程:“危急值”审核者电话通知开具检验单科室(手术、
产房、转科病人由开具科室的危急值“首接者”负责通知),接听者 复述检验结果,由通知者确认复述内容。通知者在危急值通知记录本 上记录通知日期及时间、危急值内容、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或ID 号、接听科室、通知人;接听者在电脑系统上点击接受按钮,表示已 收到危急值报告(我科要求填写“异常途径危急值登记本” ),并通 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处理,门诊及急诊则通知病员到医师处就诊并 告知坐诊医师危急值情况。
危急值低值
动脉血PH <7.0
>7.6
动 脉 血 <20mmHg pCO2
>60mmHg
危急值高值
动脉血pO2 <50mmHg
空 腹 血 糖 <2.2mmol/L GLU
>14mmol/L
床旁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血气分许结果
项目
危急值低值
危急值高值
血清钾K <3.0mmol/L
>6.5mmol/L
上述相关人员常规每年更新一次。
• 危急值报告范围确定:一般情况下同一个检验、检查项目危急值报告
范围统一设定,但根据年龄(新生儿、儿童、成人)、专业差异等, 部分检验项目设定不同危急值报告范围。
危急值报告及接收
• 报告及接收原则:“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严格执行首报、首接负责
制
• 报告方式:采用医院“危急值管理电脑系统”发放报告;意外情况
危急值处理
• 住院病人“危急值”处置: • 护士接收到危急值后,5分钟内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医师在危
急值发送后30分钟内处置。
• 如果值班医生不能独立处置,应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处置;若需要会诊
讨论,按会诊流程处置。
• 医师处置完病人后,于危急值发送后6小时内在电脑上“危急值管理
系统”完善处置信息填报,同时完成病程记录。
• 联系到患者后,告知其到首诊医师处或急诊室优先就诊、处理,如果
首诊医师不在岗,安排同一专科其他医师接诊。
• 非门诊上班时间(下午16:50后),门诊危急值转发至急诊科,由急诊
科护士通知患者到急诊科,并由当班相关专业急诊医师进行处理。
• “危急值”处置医师在处理完病人并做好门诊病历记录后或不在院病
员告知其及时就诊后,于危急值发送后6小时内在医生“危急值管理 系统”终端完善处置信息填报。
危急值处理
• 手术室、产房病人“危急值”的处置:
• 病员在手术室期间,手术医师接收到病区转报告的危急值后,5分钟
内通知麻醉医师,麻醉医师处置完病人后,6小时内在“手术室危急 值登记本”上完善处置信息填报。主管医师或手术医师同时在病区电 脑上“危急值管理系统”补充完善处置信息填报,并完善病程记录。
• 病员在产房期间,产房护士接收到病区转报告的危急值后,5分钟内
(停电、信息故障等)直接电话联系临床科室。
• 报告接收地点、方式和时间:“危急值”报告由开具检验单的住院部
各科室、门诊、急诊护士站终端计算机接收,通过屏幕显示并发声音 提示“有危急值,请接收”,直至接收报告告及接收
• 报告流程:医技检验人员有效识别和审核确认“危急值”后,5分钟
• 在意外情况(停电、信息故障、检修等)致使电脑系统沟通不可行时,
医技检查人员在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后5分钟内电话报告危急 值;报告流程同上,而接听者需要在危急值登记本上记录上述通知内 容。
危急值处理
• 门诊、急诊科病人“危急值”处理:工作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后,5
分钟内通过终端上提供的电话联系患者。如果不能联系到患者,在门 诊办公室登记备案或登记在急诊无联系方式危急值登记本上,同时告 知坐诊医师危急值情况。
内通过电脑发送系统发送至临床科室。
• 床旁检验(POCT)危急值的报告流程:临床科室POCT操作人员发
现危急值后,应在15分钟内确认并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处理,同 时在危急值登记本上记录。如果医生决定该危急值需要检验科复查, 则按急诊检验管理制度执行,要求从医生开具检验申请单到工人将标 本送达检验科的时间≤30分钟。
危急值的定义
•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检验、检查出现异常结果,表明患
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状态而必须立即给予治疗的临床预警值。
危急值管理
• 危急值项目管理及报告范围的确定:由医务部组织临床、医技人员、
护理人员等共同制定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并在信息系统中设定。
• 危急值项目管理及报告范围的更新: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医务部组织
通知产房医师,产房医师处置完病人后,6小时内在“产房危急值登 记本”上完善处置信息填报,完善病程记录。主管医师或手术医师同 时在病区电脑上“危急值管理系统”补充完善处置信息填报。
危急值报表的管理
• 临床科室每月打印1次“危急值”纸质报表,做出分析存档。
床旁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血气分许结果
项目
关于危急值管理
学习目标
危急值管理制度的目标、范围、职责(了解) 危急值的定义(掌握)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掌握接收时限、床旁危急值报告及电话报告危急
值的流程)
危急值处理(掌握住院病人危急值的处理) 床旁危急值的项目及报告范围(了解) 思考
危急值管理制度
• 目的:规范医技检查、检验中“危急值”报告管理,确保“危急值”
血清钠Na <120mmol/L
≤1d:<130g/L 血 红 蛋 白 1~14d:<100g/L Hb
>14d:<80g/L
>160mmol/L >220g/L
床旁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二:血糖结果
项目
危急值低值
空 腹 血 糖 <2.2mmol/L GLU
>14mmol/L
危急值高值
床旁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