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集成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企业物流集成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1.1 集成的内涵与特征
集成是一项活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是一种方法。集成突出强调集成主体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行为性。因此,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被广泛用于构造复杂系统和解决复杂系统的效率问题。
集成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①目的性——即集成活动是集成主体的主动行为和寻优过程。
②主体行为性——即集成是集成主体——人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过程,是集成主体为实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③非线性——集成能导致功能倍增或涌现(Emergence)的新功能。集成体不是集成要素各功能的简单加和,而是一种非线性功能变化或功能涌现。企业也是人、财、物、信息等资源进行有机组合,以实现其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一功能涌现的集成系统。④整体优化性——集成是集成行为主体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过程,这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优化思想和方法,而且经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比较选择,充分发挥各集成要素的优势,并且最终实现整体优化目标。⑤相容性——各可集成单元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互关系或联系,这种相互关系或联系是各集成单元能否集成为一个整体的必要条件,当然这种相互关系或联系又是以具体的集成目标为前提的。⑥互补性——集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整体功能倍增或涌现,而集成行为源于集成主体仅靠自己的努力而难以实现或达到其目标,因此,需要寻求合作者(集成对象)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优势互补既是集成的特征,又是集成单元相互选择的条件。⑦层次性——由于集成要素处于系统的不同层次,集成活动往往又是在系统的不同层次展开的,不同层次的集成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层次性是集成的主要特征之一。
1.2物流集成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品而发生的。相对于投入的是企业外供应或企业外输入流,相对于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物流或企业内转换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企业外销售物流或企业外服务物流。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为了从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使原、辅材料不断流动变成产品并送到用户手中的过程。根据企业物流系统的时间和顺序。
从企业物流的系统特征来看,它具有集合性、相关性、适应性、整体性和服务性的特点:①集合性:企业物流与生产、流通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是一个包含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分销及后勤服务活动的产、供、销三位一体的集合体;②相关性:企业物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③适应性:企业物流系统处在一个复杂的外部环境包围之中,深受环境的制约。为使系统正常运行,必须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过去,物流被认为是一系列分散的、非协调的活动,分布在企业各组织功能中,物流管理也是以分散管理为基础。这样,在一个企业中,实体供应、生产支持和实体分销活动就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管理见图,各部门制定的政策以及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了优化本部门的目标,从不考虑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实际上,实体供应、生产支持和实体
分销这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因此,如果仅从物流各部门利益出发进行优化决策,虽能实现局部目标最优,但整个企业的利益必然受损,企业总体目标无法达到最优。
企业物流管理主要解决如下4个问题:①如何使原、辅材料的采购运输、库存管理、供给生产合理化;②如何使产品在加工制造中生产周期最短,在制品控制最合理,成本最低;
③如何使产成品库存量最优,配送模式最优化;④如何使生产中的废旧物流得到合理利用和处理。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最优,就必须将系统集成方法应用于企业物流管理。
企业物流集成管理又称集成化物流管理 d logistics Management,,指在集成思想指导下,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各种物流活动作为一个集成系统来进行管理,按一定集成模式构造成集成系统的过程。ILM即是实体供应管理、制造支持管理与实体分销管理的系统集成。①实体供应所涉及的是与从不同供货渠道购得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入企业有关的输入物流。它通过使外部采购成本最小化以及减少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来影响ILM的总目标,从而对整个企业的利润率产生影响。②制造支持所涉及的是与原材料和外购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空间转移、储存以及在制品控制等业务活动有关的生产物流。它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在制品库存来影响ILM的总目标,从而对整个企业的利润率产生影响。③实体分销指的是产成品离开生产线终端后,通过成品仓库和配送中心,送货到最终用户的输出物流。它通过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分销成本、减少产成品库存来影响ILM 的总目标,从而对整个企业的利润率产生影响。
ILM的目标是通过调和总成本最小、顾客服务最好、总库存最少以及产品质量最优等目标之间的冲突,实现企业物流管理总体绩效最大化。①总成本最小。通常订货费、运输费、仓储费、库存成本以及其他物流费用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物流管理,必须将物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并使实体供应、制造支持与实体分销之间达到高度均衡。从这一意义出发,总成本最小目标并不是指运输费用或库存成本,或其他任何物流活动的成本最小,而是与物流活动有关的所有成本的总和最小化。②顾客服务最好。要建立一个效果好、效率高的物流系统,就必须同时考虑物流成本费用与顾客服务水平,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系统集成的思想出发,在ILM系统中,生产制造是实体供应的顾客,实体分销则是生产制造的顾客。因此,ILM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以最低的总成本费用实现整个ILM系统顾客服务的最优化。③总库存最少。即是指在实现ILM系统目标的同时,要将库存控制在最低的程度。“零库存”反映的便是这一目标的理想状态。因此,这一目标的达成,就有赖于对整个企业的库存水平与库存变化最优控制的实现,而不只是单个利润中心库存的最小化。④产品质量最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如果在所有物流过程完成后,发现生产出的产品存在质量缺陷,就意味着所有成本的付出将不会得到任何价值补偿,导致企业受损。因此,达到和保持产品质量的高水平,也是ILM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实体供应的零缺陷开始,直至ILM全过程质量的最优化。
2 企业物流集成管理的集成方式
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集成化物流管理,必须经过两个阶段,即内部集成和外部集成。